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7)直觉催生的哲学体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1:50:00

腾小松画
柏格森的获奖评语是“丰富而充满活力的思想以及卓越的表达技巧。”
直觉催生的哲学体系
译    名:亨利·柏格森
生卒年月:1859、10——1941、1
国    籍:法国
代表作品:《时间与自由意识》
获奖评语:丰富而充满活力的思想以及卓越的表达技巧。
1927年,诺贝尔文学奖出人意外的颁给了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以表彰他的作品“丰富而充满活力的思想以及卓越的表达技巧。”
柏格森是一位“唯灵论”者,由于他杰出的思想才能,使其哲学体系与实证主义和社会主义学说一起成为二十世纪初法国思想界的三大潮流。
“唯灵论”是神秘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学说。主张世界的本源与本质是心灵或精神,物质作为心灵的附属物或产品,只是表象或假象,并不真实存在。认为世界具有一个无所不包的大灵魂。
柏格森就是沿着这样的思路与实证主义和社会主义进行长期周旋的。他认为,直接掌握意识现象和生命现象的是人的直觉,他揭示出哲学的错误在于认为智慧是全部认识的唯一工具。他进一步演绎说:只有直觉才能在运动现实中直接掌握生命现象和意识现象。直觉排除了分析,本能地、直接地把握精神并进入到精神意识的深处。他举例说:小说家在描写人物时,不可能与这个人物打成一片,然后才把对他的认识写出来,特别是把他的心理活动写出来,而是通过直觉进入到描写对象的内部,进行丰富的描写。他说这种现象在人的生命中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它是创造力的源泉。
从二十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时间里,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哲学曾经红极一时,并直接催生了意识流文学的诞生。意识流小说家们正是依据柏格森的直觉美学理论和“心理时间”的新概念,用内省的办法来探索人物心灵深处,大胆打破传统小说的时间顺序,采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凌乱颠倒、相互渗透的手法,来达到一种戏剧性的艺术效果。意识流小说的最大贡献是将人们的注意力由外部世界引入人的主观意识或无意识地带,去关注人的精神世界。
这是人类认识史的一次重大飞跃,他把以往哲学所关注的焦点猛然间从唯神论和唯物论的两极拉到了人的内心世界,并在时间变量的表达形式上突破了某种抽象的或固化的形态,从而使时间成为永恒地关涉生命和自我的实在。他认为这种时间为“持续时间”。与生命力相类似,这种概念亦可阐述为“活时间”。这种时间是动态的流动,呈现出经常的和永恒增长的量变。
柏格森的哲学理论曾使很多人为之倾倒,如著名作家爱尔勒·佩基、帕蒂特等都把柏格森称为师长。其实,与这些作家相比,柏格森并非占有年龄优势,只是他的理论滋养了这些作家。
柏格森于1859年出生在法国巴黎,其父母均为犹太人,他毫无疑意地继承了犹太人的天才睿智,在知识的海洋里显示了他的吸纳能力,还是上中学期间,人们就很难分清他到底喜欢哪门功课,因为他在拉丁文、希腊文、英文、数学、作文、哲学、自然科学、历史、地理、修辞学方面均获过大奖。报考师范大学时,校长的推荐信这样评价他:  “本校最优秀的学生。”那年他19岁。
此后,他进行了10年的大学苦读,并获得文学博士学位。
这个天才人物刚进大学校园就翻译了萨利的《错觉——心理学的研究》,在这本译著中,柏格森融进了自己的许多精彩见解。后来,他的文思潮涌,连续发表了《时间与自由意识》、《亚里士多德的场所论》等。
其中《时间与自由意识》是他最具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他针对唯机械论和唯物质论提出了反对理性主义的唯灵论概念。认为,人类必须向自己的内心寻求真理,而且必须依靠直觉去透析意识之外的一切事物,并用诗的语言来表达和领悟透析成果。他的这些观点对人类认识自己产生了深远影响,以致美国著名哲学家詹姆士对他做出了这样的评价:柏格森的理论“引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大学毕业后,他在多家大学担任讲师、教授;1901年,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22年,被任命为国际联盟知识合作国际委员会委员,任第一届委员会主席。
期间,他发表和出版了大量哲学著作,主要有《形而上学导论》、《创造的进化》、《生命与意识》、《精神的力量》、《绵延性和时间性》、《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思想和运动》等。
柏格森的著作思想深邃,逻辑严密,语言优美,可以这样说,他是用文学语言来表述哲学思想的大师。
瑞典文学院的评委们这样评价他:“如果知道他的思想脉络坚牢得可以作为人类精神的导引,就可以断然说:柏格森将来的影响势必比他已赢得的极其重要的影响更大。无论以文章大家或诗人而论,他都不比同时代的任何人逊色。在严密客观的真理探索中,他所有的热情均被自由的气息鼓动。这股自由气息切断了物质强加的隶从性,向理想主义敞开了广阔无边的空间领域。”
柏格森部分作品年表
1888年  出版哲学论著《直觉意识的研究》
1889年  出版哲学论著《时间与自由意识》
1896年  出版《物质与记忆:身心关系论》
1903年  出版《形而上学导论》
1907年  出版《创造的进化》
1911年  出版《生命与意识》
1922年  出版《精神的力量》
1922年  出版《绵延性和时间性》
1932年  出版《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
1934年  出版《思想和运动》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7)直觉催生的哲学体系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45)哲学与数学的逻辑空间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1)】张扬理想的“碎瓶”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17)拓展自由主义的空间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19)普罗米修斯的圣徒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4)《农夫们》的春夏秋冬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5)堕入费边主义的好人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6)撒丁尼亚岛的风味大餐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9)德意志民族的天之骄子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34)怪诞背后的精神家园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36)唤醒失态的法兰西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55)天风海雨般的灵动思绪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55)天风海雨般的灵动思绪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36)唤醒失态的法兰西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34)怪诞背后的精神家园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9)德意志民族的天之骄子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6)撒丁尼亚岛的风味大餐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5)堕入费边主义的好人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4)《农夫们》的春夏秋冬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1)】张扬理想的“碎瓶”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9)德意志民族的天之骄子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35)发自心灵深处的呐喊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12】象征主义戏剧的极致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13】救赎的信念和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