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公务系统的学历作假难以彻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54:59
黎明:公务系统的学历作假难以彻查
xilei 发布于 2010-7-18 10:22:00

对伪学历,尤其对公务系统的学历作假,官方在理论上当然知道其危害。然而面对现实,任谁都难横心一搏。投鼠忌器,唯恐动摇基业之本,因而现实的意见是留给历史解决。
历史会解决这个问题,这没悬念。而如今更值得反思的是:历史如何造成了今天这无可奈何的现实。
学历和干部选拔、职称评定连在一起,不可割裂看待。上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存在一种文明史上罕见的“歧视学历”现象。各行各业高度警惕“知识分子”,将学历视做可能拒绝“改造”的危险标志。虽然中专、大专、本科生毕业后的身份是“国家干部”,但因政治风险太大,那时候的“臭老九”并没有以学历自傲的本钱,相反,倒有不少人以“大老粗”为荣。
工作重心转移后,以工农游民为主体的干部队伍,已不适于改革开放新局面,“专家治国”的路数得到高层青睐。于是由上下达学历和年龄结构指标,重组各地各业领导班子。似乎在一夜之间,许多有学历的小人物一步登天。
随后广泛开展职称评定,申报某级职称的基本条件和学历挂钩,职称分级待遇也参照官本级别。许多人被“学术水平”这个坎挡住——— 这是个包含发表文章篇数、刊载文章报刊级别等项要求的硬指标,而在这方面如果表现突出的话,却可以逾越学历、工龄限制而破格晋升。
我服务高、中级职称申报的活动由此开始。那时对学历和职称候选资格基本上还不是公然造假,主要的技术手法是“写足”和“拔高”。我所做的,就是对申报人做过的事和写过的文字重新审视,加工形成其学识水平最高点和业绩中理论修养的亮点。对一些素无研究训练和理论思考的老同志而言,这就是一种很大的帮助了。
决定了造假不多、浮夸有限的主要因素:第一,“学风”尚存,单位内有一股可以对团队产生作用的“学术势力”;第二,官权威力在新时期之初还没有充分发威,因而在官本体系之外尚有群众舆论和意见领袖的发挥空间。
至今,本单位还流传着我一段并不光彩的“佳话”。一位就要退休的专业干部最后一次申报高级职称,却因没有“成为铅字”的论文而得不到认可,经单位领导授意,他找到我要求帮忙。我用两天时间学习他的专业,又用一天时间写出论文,署上申报人的名字,当月发表在足够权威的刊物上,解决了他的难题。
在学风尚浓之时,没有知识产权这个社会保障机制的配套,导致了学风在官气面前一丝不存的最终结局。学院和文化出版等单位,是略有知识产权意识的地方,这里有些人还知道抄袭、挪用他人研究成果是可耻的,而在其他机关和国有机构,个人学术能力属于集体,“第一使用权”自然而然地属于领导干部,此乃天经地义般的道理。若有人坚持个人知识产权的主张,会被当作异类。在职称评定活动期间,诸多机构的学风,就随着官权走强收敛,以致后来荡然无存。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官权跋扈愈甚,假装上学,假装毕业成为常态。同时本系统内高级职称指标几乎全部不和非领导人士发生关系。更可叹的是,再无一人站出来评价高低、打抱不平,指出谁谁具备晋升高级职称的学术水平。——— 除却领导人谁说话都不管用了,谁说谁就等于引火烧身。
不断强化的官本位压倒了一切,“知识分子”、学力、学识、学术乃至实绩皆成狗屁。斯文扫地,单位内没有了可影响权力的“文”的成分、“雅”的意味,官员智力和道德水平遂快速下降,无敌、无障地沦落到谷底。
假如当年发生过全民同讨之的“舆论反弹”,假如当年的公共政策可保障知识成果谁的就是谁的,假如当年高层权力遏制了“学历利益联盟”,假如当年体制内领导对本单位民权、民意有所忌惮……何来如今千夫所指的难堪?何来全民鼓捣“教育花架子”的亡天下之凶相?
宏观观察下,社会诚信、公权诚信,伴民权、人权的消长而消长。怎样度过“官员学历门”,如何化解诚信危机,答案就在不久前才形成的历史档案中。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