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4:29:40
金融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宋文瑄    文章来源:本刊    点击数: 800    更新时间:2007-3-17       金融创新是当今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有效规避风险,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的农信社来说,加快金融创新的要求尤为迫切----

 

  应对市场竞争。今年底,我国金融业将结束加入WTO过渡期,全面对外资银行开放,直接融入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中。外资银行将以先进的经营理念、丰富的金融产品、高效的服务手段与中资银行展开全面竞争。就农村金融市场而言,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国家提出了构建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的总体布局。从山东情况看,目前农业银行正在把支持重点转向县域经济,邮政储蓄已分批开办定期存单质押贷款业务,互助性资金借贷组织发展也较快。面对来自内部和外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农信社只有不断加快创新步伐,才能有效增强市场竞争力,才能在新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和壮大。

 

 满足客户需求。农信社只有不断增强市场开拓意识和创新能力,努力为客户提供一流的产品和全方位、个性化、交互式的服务,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客户的金融需求,才能不断巩固老客户,发展新客户,培育和扩大黄金客户群体,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防范化解风险。农信社管理手段、员工素质相对较低,操作风险较为突出,加之信息滞后,反应迟缓,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特别是宏观调控条件下,有的行业或地区甚至出现了其他商业银行退出、农信社进去“填窟窿”的问题。因此,农信社必须在管理、机制、技术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提高内控水平、管理能力和市场反应速度,才能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真正实现稳健经营,稳步发展。

 

  提升社会形象。由于历史原因和客观原因,农信社管理体制多次更迭,牌子不硬、结算渠道不畅、服务产品单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信社的社会形象。新形势下,哪家金融机构的服务品牌和产品结构具有个性化、现代化的特征,就能大大提高社会知名度,在客户中树立起各具特色的形象,最大限度地赢得客户,赢得市场。因此,从提升社会形象、凸现品牌效应来讲,农信社也必须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金融创新的重点

 

  组织创新。农信社的管理权交由省级政府负责后,对实现组织创新提供了条件,省联社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组织机构进行了创新:完善、健全组织机构、运行制度和运行机制。

 

  机制创新。“转机建制”,促进农信社持续健康发展,是深化改革的主要目标,也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据此及时调整网点布局,抢占有利市场位置,逐步淘汰偏僻落后网点;创新考核激励机制,建立科学考核、绩效挂钩的薪酬和奖励制度,奖优罚劣。

 

  业务创新。针对社会和居民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越来越富于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农信社围绕市场需求,应推行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利率定价创新。加快营销创新,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变产品管理为客户管理,培育优质客户,建立业务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加快利率定价创新,根据风险、效益的差别,制定适宜的利率水平,降低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培养长期优质客户。要围绕业务创新,细分客户市场,深入分析各个市场的容量和饱和度,在牢牢巩固农村市场的同时,将县城和城区市场作为拓展业务的主攻方向,提高占有率。 技术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电子化网络建设水平的高低、系统功能的完善程度,直接决定着农信社市场竞争的成败。农信社要围绕科学管理、先进技术、人才储备三大体系建设,加快技术创新步伐,逐步实现业务处理的现代化、经营决策的信息化、内部管理的科学化、监督手段的科技化、服务手段的自助化、结算渠道的多样化,以科技、产品和管理创新,推动业务的健康发展。在开展全省数据大集中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与外省联网,逐步实现跨省市的通存通兑。要进一步完善卡业务功能,开发“银行卡客户分析与管理系统”,实现计算机业务分析、风险预警、数据维护、产品与营销、客户和设备运营分析六大功能。

 

  管理创新。随着县级组织形式改革的基本到位,建立适应新体制要求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已经成为摆在农信社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应针对县统一法人体制下管理经营的新特点、新要求,改进管理方法,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既减少管理层次、提高管理效率,又充分调动基层农信社的积极性,向管理要效益。

 

          金融创新的实践

 

  山东省农信社围绕打造一流金融机构,面向“三农”、 面向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在金融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成效显著。

 

  以代理业务为突破口,开拓中间业务。山东省联社在今年4月推出了“齐鲁惠农一本(卡)通”工程,将政府发放给农民的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计划生育辅助奖励、柴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补贴,由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农信社的营业网点,直接支付到全省每个农户开立的“齐鲁惠农一本(卡)通”账户上,实现了资金准时、安全一步到位。到目前累计代理发放业务量超过3700万户(次)。

 

  突出信合特色,开展银行卡业务。今年7月1日起全省农信社面向农民工推出了“齐鲁乡情卡”。该卡具有收费低、功能全,方便、安全、快捷等特点,并设有副卡,与主卡并用,农民工可在远离家乡的打工地存款,家中亲人可在家乡随时取款;推出了“锦绣前程”校园卡,大学师生校内的购物、进餐、就医、理发、洗衣、水电费、复印等消费可通过校园“一卡通”支付,并实现校外消费、存取款、转账、通存通兑以及自助存取款、转账等业务。

 

  积极开展国际业务。随着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民营、个体中小企业的不断壮大,企业对外贸业务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开办国际业务既是广大客户的迫切需求,也是农信社提升经营层次、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应对同业竞争的需要。目前,已有4家县级联社开办了国际业务,另有12家县级联社正在积极申请开办,国际业务结算量达到3300万美元。

 

  信贷管理创新提高服务。省联社进一步完善了信贷业务功能:推出了消费贷款业务;进行了贷款担保方式的创新,如实行了经营权抵押、生产资料动产质押、养殖水面使用权抵押、经济林权抵押以及农业龙头企业为农户担保等方式,逐步解决了大额农业贷款担保难问题;创新了贷款定价机制;注重了客户关系管理。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大了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力度,建立了多渠道、多层次的人才引进机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引进各类专业人才。针对高管人员队伍建设,采用高级管理人员选拔任用机制,对缺职的高管人员进行竞聘,适时面向其他金融机构和单位引进一批通晓国际业务、管理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人,优化了现有高管人员队伍结构。

 

  强化信息网络建设。目前,已在全省开发推广了综合业务、支付结算、管理信息、中间业务、网络安全等5大类18个应用系统,实现了异地、跨行业务实时结算,开通了与上海、重庆农信社的柜面通业务,实现了对各项经营管理指标的查询和分析,使科技应用渗透到业务经营和管理的各个层面。

 

金融创新永无止境。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山东农信社将始终坚持建设地方性、社区性的现代农村银行的改革方向,以创新为动力,提高创新能力,实现创建一流金融机构的奋斗目标。(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  理事长)<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