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针灸的文化迷失与回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17:00
众所周知,针灸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及传统科学产生的宝贵遗产,是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1]。但是在今天,这种具有丰富文化载量的针灸之术,在其现代化及国际化的进程中,却偏离了具有自身价值的文化规定,而不断趋附于西方医学的强烈辐射。我们在欣喜于科学界及世界人民逐渐接受针灸的同时,也不能不对当代针灸的文化迷失有所忧虑与反思。观当今针灸医师,其不仅很少应用中医传统思维与经典理论治病,甚至一些人员仅仅认为针灸不过是一种建立在神经节段论基础上的物理疗法[2];而当前针灸科的治疗病种也较多局限于骨伤科病种、神经痛,以及运动功能障碍等,远远缩小了针灸“处百病”的精神内涵[3];随着现代科技方法如电针、红外辐射的引入,各种散落在民间的家传针刺技法、绝技更是大多后继乏人,逐渐濒临失传、绝迹的危险[4]。针灸的文化回归与发覆势在必行。这就需要我们不仅在针灸文化属性的知识论意义上有所掘进;还要对中国针灸的初始理论与内涵做作本体论层面的哲学反观。  

1.当代针灸文化迷失的自身因素  

1.1 技术特点与文化内涵的剥离

    毋庸置疑,针灸与方药、中医养生等相比,本身展现“技”的层面较多。古代医家多针、药并用,现代中医师常“重药轻针”,似乎也与此有关。而当前国内外种种短期的针灸技术培训,更在有意无意中剥脱了针灸博大深邃的文化内涵。只掌握针灸技术,不了解针灸的文化属性,有时固然也可以应用针灸治病,且常能取得较好疗效。但对于整个针灸学术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更不利于传统针灸之道的薪火传承、深入研究与拓展应用。如当代针灸名家张士杰先生在受到《易》、《老子》、《内经》等启示后,以援物比类之法,应用太溪一穴治疗70余种疾病,并取得十分良好的疗效(有些疑难病症针治三五次即可痊愈)[5]。这对于缺乏中医传统文化素养的人来说,是很难相信并理解的,更谈不上应用了。再如连西医也较为推崇的昏厥急救之术——针刺或掐按人中穴,有非常突出的急救效果,但若仅从技术层面以及现代医学之解剖生理基础方面来理解其作用机理,理由显然不足。而人中穴初始内涵为:“人之鼻下口上……名人中,取居身乎天地中之义也。天气通于鼻、地气通于口,天食人以五气,鼻受之。地食人以五味,口受之”(清·陈修园)。在昏厥病人阴阳似离之际,针刺或掐按此穴可循环人身天地之气[6],交通人体乾坤阴阳,大功当可建矣。那么由此可知,不光是昏厥,对于很多急顽症,单用或配用人中穴,皆会起到很好的疗效[7]。《灵枢·九针十二原》言针灸“易陈而难入”,《灵枢·小针解》曰“难入者,难著于人也”,笔者认为技术不难著于人,文化难也!  

1.2 现代针术与古典针道的脱离  

    不可否认,在神经生理学、全息理论等学说的支撑下,当前的针灸学科呈现出令人可喜的多元化发展模式。现代医学理论指导下的针灸之术也的确为解救患者之病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又因其有形可察,则更易为当今针灸医师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医学科学工作者所理解或掌握。但对于创造出这些伟大成果的中国人的基质——独特的传统意识和文化观念、创造出优秀技术体系的思想内涵,却未给予相应的重视[8]。这就造成了现代针术在一定程度上背弃了古典针道的要旨。如当代针灸名家石学敏院士认为[9]《灵枢》中的经脉及经筋病候,是针灸学的真谛,它既有理论内涵,更有临床意义。然观今之诸针灸医家医案与大量针灸临床报道,涉及经脉病候这种古代针道理论的临床研究,少之又少。对于针刺手法,越来越多临床医师认为[10]针刺有效刺激量要比针刺补泻更为重要,因只要可达到有效刺激量,就可以“气至而有效”,补泻手法的研究越来越处于淡化地位。但这就已脱离了《内经》“补泻勿失,与天地如一”、“不知补泻,不知病情……此治之二过”的针道原则了。而包含道家在内的传统文化并与之紧密相关的针灸“灵龟八法” [11]则更是很少引起针灸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2.当代针灸文化回归的两点设想  

2.1 理论整“和”  

    在科学还未发展到完全揭示生命本质的时候,用现代医学理论来整合包含文化特点的中医针灸之理,显然难尽其意。就目前来说,传统针灸体系里几乎任何一个概念,如“经络”、“气”等,都无法与现代医学的某种概念对应或等同。但由现代医学指导下的新的针灸取穴思路却也给针灸拓展了新的内涵与方法,并达到了临床治疗十分满意的效果。在当前形势下,这就需要我们采取“和而不同”的理论构建模式。《广雅》曰:“和,谐也。” 传统和现代两套理论体系可并行并重和谐发展,而不是杂合而论。学现代针术的人需精研人体神经生理及其他现代医学理论,暂可无需理解“气”,无需“治神”与“补泻”;学传统针道的人则要深入研究《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加强传统文化修养,切实体会“凡刺之道,气调而止”、“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等,临床用针、用灸时,务使以阴阳为“理”,顺势为“法”[12]。只有这样,给传统针道留一片明净之天空,针灸之文化才可得到重视,进而得以回归与发覆。同时,也绝不反对科研工作者进行传统针灸之理的现代科学研究,但要重视正确的方法论应用,以及理解中医自身的属性与本体论内涵。  

2.2 临床“像”中

    针灸界老前辈陈汉平教授在《以先进文化引领中医针灸学术发展》一文中[13]首先强调中医针灸要“姓中”,又接着说:“中医针灸学是生命科学的一部分,技术技巧含量高,与哲理、中华文化的联系千丝万缕,故锤炼一个‘像’的中医,决非易事。”只“姓中”而不“像”,往往就丧失了针灸的文化精髓,也离“道”远矣。据笔者观察分析,目前针灸临床界可大体分为以下三类情况:①不“姓中”——针灸取穴以神经刺激点、肌肉触发点、大脑皮层机能定位之头针穴等为依据,治疗重在“刺激”;②“姓中”不“像”中——取穴依据针灸处方和经穴标准定位,但不知“气穴”,无视“补泻”,治疗时又多受神经支配之影响;③“姓中”又“像”中——运用中医传统思维(根本方法就是熟读经典著作,用经典洗脑[14])对疾病进行诊断,明辨阴阳虚实与经络脏腑,审“机”论治,针治之时把握“神气之所游行出入”,知“气调而止”。上述三类情况对疾病的防治均有着不同程度的疗效。然正是因为最后者的逐渐萎缩,才导致了针灸的文化迷失;也可以认为正因为文化的迷失,才导致人们对“像”中的古典针灸疗法的淡化与漠视。发展“像”中的针灸临床则需要以针灸自身的文化命脉为根基,加强传统文化观念和经典理论学习,让文化与传统思维在和谐中回归针灸临床。  

    历史在前进,学术要发展,文化更要振兴!具有较强文化属性的针灸之道未来何去何从?这不能不引起大家的共同反思与重视。笔者在这里的探讨,实属管中窥豹,谨以浅见拙识,希能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张翌昀,孟东时,王慧民.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与针灸的发展[C].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20周年暨世界针灸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北京: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2007.613.  

[2]陈静,张幼明,郑倩华等.针灸现状剖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7):19.  

[3]王玲玲,王启才.当代针灸临床治验精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5.  

[4]张丽,杨金生,朱兵等.浅谈针灸保护的主要文化精髓和诊疗技术[J].中国针灸,2007,27(12):871.  

[5]张士杰.古法针刺灵方治验[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3-48.  

[6]高式国.针灸穴名解[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4-15  

[7]聂汉云,聂松,聂鹏.针刺人中穴治疗急顽症四则[J].中医外治杂志,2007,16(6):53-54.  

[8]王旭东.中医发展面临的文化问题及对策[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12):707.  

[9]石学敏.针灸学科发展战略[J].江苏中医药,2006,27(10):79.  

[10]龚彪,李长青,杨里.间生态学说与有效刺激量、补泻、时间及疗程[J].中国针灸,2005,25(3):184-185  

[11]黄涛.古代文化因素对针灸选穴的影响[J].中华医史杂志,2005,35(4):217  

[12]赵京生.针灸经典理论阐释[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176-184  

[13]陈汉平.以先进文化引领中医针灸学术发展[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1):1-2  

[14]高树中.一针疗法 灵枢诠用[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6;218-227  

   

    小编注:

    刘兵: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医学博士。中国针灸学会会员,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培训中心高级讲师。精于脉法,针术,方药。擅治各种疼痛、胃肠病、颈肩腰腿病、糖尿病、肥胖症、咳喘、乳腺病、不孕症、前列腺炎、顽固失眠、视听障碍、中风后遗症、带状疱疹,及疑难杂症。身心同治,广结善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