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总盯着人民币说事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08:12
Matthew J. Slaughter
事实一:中国与美国存在巨额贸易顺差,且还在继续增长。2006年中国对美商品贸易顺差超过2,320亿美元,这不仅较2005年增加了310亿美元,而且这新增的310亿美元比12年前中美贸易顺差的总额还要高。
事实二:中国外汇政策的重点是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保持在相对固定的水平上。
面对这两个事实,很多决策者和权威学者都把它们联系起来,宣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低估造成双边贸易严重失衡。第109届美国国会共收到27项针对中国的贸易立法提案。而本届国会已经收到的提案也已达十多项,其中多项提案都要求中国对其外汇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就在上周,数十名众议院议员正考虑提交针对301条款的动议,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就人民币汇率被低估一事展开调查。
然而对美元-人民币汇率的这种忧虑实在是杞人忧天。谈到汇率与经济的关系,经济理论和实际数据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控制名义汇率说到底是主权货币政策的一种形式;而长期来讲,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如经济产值和进出口贸易)并无显著影响。
和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一样,中国央行也利用其垄断性的发钞权来控制一种名义价格。自1994年以来中国央行开始严密关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最近几次中国央行为维持汇率印制人民币购买美元,其资产负债表上的美元资产在不断增加。
许多中央银行现在都利用自己的专有权来稳定其名义短期利率而不是名义汇率。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以联邦基金利率为关注指标;欧洲央行的关注指标是主要再融资利率;日本央行则以隔夜拆款利率为政策基准。尽管如此,以名义汇率为关注指标的国家在世界范围并不少见。2005年时全世界有55.6%的国家实行固定汇率制。此外,很多国家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政策指标,美国在1945-1971年间将美元价格基准定在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的水平上。
为选定政策所钉住的指标,各家中央银行都必须评估其他替代指标可能对其货币政策目标产生的影响。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缺少大量微观经济机构,因此短期利率变动产生的影响无法充分传导到整个经济领域。这类机构可以包括一级交易商市场,还有更普遍的是,一个汇集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纵深网络,它能在根据风险调整回报的原则下进行资源配置。而这或许正是中国央行继续关注名义汇率的一个原因:关注名义利率指标可能会弱化该指标与实际经济间的联系。与其他央行一样,中国央行一直都在逐步调整名义汇率,而不是采取急速调整的做法,以免给经济造成短期负面影响。
那么,人民币钉住美元的名义汇率是造成两国长久以来贸易失衡的“罪魁祸首”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对双边贸易产生影响的是实际汇率,也就是在名义汇率基础上根据本国和外国物价指数调整后的汇率。此外,国际市场上的供需压力能够且已经改变的不只是名义汇率,还包括商品及服务的名义价格。这种影响实际利率的压力进而又反映出比较优势的深远影响,如贸易伙伴之间在技术、劳动力资源、资本抑或是喜好方面的差异。
为了把这个重要问题说清楚,我们来看看欧洲。人民币兑欧元和英镑等欧洲货币并不存在固定汇率关系。若名义汇率是像常人所说那样影响到贸易活动的话,那么中国对美出口的增长速度就应该快于其对欧出口增速。然而实际数据却完全不是这样。1995年中国对美国和对欧洲出口的月平均规模均为20亿美元左右;到了2006年,这两组数字仍然一样,都在170亿美元左右。而把1995-2006年期间的数字作一统计,会发现两者的结果也几乎一致。个中原因在于,推动中美、中欧贸易活动的实际经济因素都是相同的,比如中国有相对丰富的无熟练技能的劳动力资源等等。
这么说吧,即使假设过去十年中国允许人民币兑美元实行浮动汇率,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仍会很庞大,且会持续上升。不管央行选择何种名义价格作为政策关注指标,比较优势在双边贸易中所发挥出的实际推动力是不会受到影响的。
本周中、美官员将在华盛顿举行第二轮战略经济对话。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Paulson)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将此对话视为双方解决两国间复杂的政策性问题的一个论坛。中国需要深化资本市场改革,通过在所有经济行业加强风险管理和优化资本配置来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而对华自由贸易和投资在令美国获益的同时也给它带来了一些问题。来自中国的竞争不但没有给美国工人、企业和机构带来好处,相反还给他们造成了伤害。
诸如此类问题的确存在,但将其归咎于人民币汇率机制却有失偏颇,而且一心拿汇率做文章寻找解决之道也只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让中国继续实施自己的货币政策吧,让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继续寻找解决之道吧。别再盯着人民币汇率问题说事儿了。
(编者按:作者是达特茅斯大学塔克商学院教授、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助理研究员,曾于2005-2007年间担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