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投行:中共地方政府总负债占GDP的70%-8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22:34
——国外投行:地方政府总负债23万亿-27万亿元,占GDP的70%-80%
(中国经济新闻网)原编者按:不断蔓延的欧洲债务危机,加重了各界对国家主权债务问题的担忧。而难解的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之谜,同样引人关注。2010 年,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负债规模急剧膨胀,大规模的投融资带来巨额债务。地方政府的高负债率像一把悬在头顶上的利剑,即使无近忧,也必有远虑。如何让地方政府走出举债过日子的泥潭,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岂止2.79万亿 国家审计署:2.79万亿元
国家审计署报告结果显示,调查的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本级截至2009年底,政府性债务约合计2.79万亿元,其中各级融资平台公司的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45万亿元。从债务余额与当年可用财力的比率看,省、市本级和西部地区债务风险较为集中,有7个省、10个市和14个县本级超过 100%,最高的达364.77%。从偿债资金来源看,2009年这些地区通过举借新债偿还债务本息2745.46亿元,占其全部还本付息额的 47.97%,财政资金偿债能力不足。
银监会:7.38万亿元
银监会给出了更为惊人的数字。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最新数据,至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7.38万亿元,这一数字是 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6.85万亿元的107.74%,地方本级财政收入3.26万亿元的226.38%。如果加上中央政府的6万多亿元国债和近 4000亿美元的外债,中国的债务规模占财政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超出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国外投行:23万亿-27万亿元
高盛5月发布的报告认为,截至2009年底,地方政府总负债7.8万亿元,约占GDP的23%。中金、花旗等分析机构的观点则更为激进:到 2010年底地方债务将到12万亿元以上。如果再加上高悬的、没有进入统计的隐性债务,真实负债水平可能占GDP的70%-80%,即高达23万亿元-27万亿元。
华民:审计署报告显示的2009年末政府性债务约合计2.79万亿,并未涵盖中国所有地方政府。而且,由于地方政府不被允许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他们的负债大多都是欠银行的,因此银监会的数据更准确些。此外,中国地方财政统计不透明,预算、结算都很难判断。地方债务的规模也尚未有完整的统计数据,风险难以得到结论。
奚君羊:各方统计口径的不一致,造成了数据的巨大出入。地方融资平台比较公开,但事实上地方政府也用其他各种方式融资,也有的地方政府的融资并未用政府名义,而是用地方政府所属机构名义,如果加上隐性债务,真实负债水平要比披露的多很多。
崔新生:具体的数据可能存在一定偏差,但注意,地方债务的主体不是地方政府,地方债务也是缺乏产业投资规划的盲目招商引资的显现。
另外,值得警惕的是高盛等国外投行的报告。可以说,本次地方债务危机被炒起来恰恰是高盛等投行的功劳。高盛曾经为深陷金融危机的希腊提供过解决方案,结果显而易见。前车之鉴不可小觑,我们不能跟着高盛的报告进行决策。
祸起“4万亿”
据审计调查,截至2009年底,所调查的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本级,在政府性债务余额的2.79万亿元中,2009年以前形成的债务余额为1.75万亿元,占62.72%;当年新增1.04万亿元,占37.28%。而在这些新增债务中,仅有8.92%用于中央扩内需新增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还有相当部分用于建设2008年前已开工的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2009年地方债务的急剧增加?
崔新生:我国地方债务主要有三方面的来源。首先从纵向上看,要追溯到1994年前后的分税制改革。当时,国家税收和地方税收进行了重新分配,国家在其中占到了大多数份额,同时,国家也将土地所有权出让给了地方政府。但分税制改革造成的些许矛盾也开始显现作用。出于对GDP的追捧和政绩工程的热衷,不少地方政府都会加大投资力度,这难免会造成地方债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说,当年的分税制改革留下的后遗症是地方债务出现的源头。其次,在我国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下,为了完成或建设诸多项目,去年国家要求配套发放贷款,这在某种程度上让地方政府的债务出现了激增。再次,主题政策的出现,如北京奥运会的举办让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进一步得以显现。
奚君羊:地方债务规模在2009年迅速膨胀的原因在于,首先,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为楼市经济刺激政策计划,国家放松了地方融资平台的管制。其次,地方政府基于为国家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配套的现实考量,以当地名义加入更多投资,然而仅凭借地方政府本身的财力远远不够,主要资金只能靠负债。另外,由于各地发展不平衡,财政收入的差距过大。一些经济落后的地方,无法维持政府部门的正常运转,加剧了地方负债。
宋颂兴: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投资,而城市化建设特别需要资金,通过负债的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
华民:由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而GDP考核机制也就成为地方政府短期行为的动因,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隐性举债的力度。
无稽“破产说”
政府债务负担过重的风险及其危害性就在眼前——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不仅让政府濒临破产,也让整个欧元区陷入恐慌。不过,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在日前的“陆家嘴论坛”上对新华社记者表示,不必对目前部分地方政府高负债率问题有过大的担忧。“目前政府负债率比较高的主要集中在经济不是特别发达的地方,中央财政对这些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较大,可以逐步帮助其解决高负债率问题。”果真如此吗?
崔新生:巨额地方债务对无论是中央财政、地方财政还是普通民众来说,并无太大影响,要说有,纯粹是一种消息面或心理方面的影响。因为一方面,地方债务的具体数字与中央总的财政收入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可比性;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区别两个概念:地方债务投融资平台的“破产”是不是就意味着地方财政的危机?其实地方债务的主体并不是地方政府,因此不能像其他联邦国家那样可以宣布破产,在我国,能破产的只能是类似于为地方政府贷款的公司或平台。
华民:负债风险大小,要看资金具体投向何处。如果投于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招商引资创造条件,使税收增加,风险还不会很大;如果是用于转移支付、产业投资以及建楼堂管所等,就会存在一定的威胁。当然,风险是否可控,还与地方政府的偿还债务能力相关。
奚君羊:仅从目前已披露的数据来看,地方负债数额在GDP、与地方政府收入中所占比重已经很高,因此存在着一定的潜在风险,我们要对未来负债的增速进行有效控制。如果任由其发展,债权人难以回收债务,进而牵连至各个环节,最终导致风险向整个社会蔓延。拿银行来说,单个银行的风险,有可能积聚成有规模的金融风险,最终可能引发债务危机。
当然,我国现在还未到债务危机的程度,因为债务危机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积累时间,3年、5年甚至更长时间,而我国现在是2009年的突发性增长,风险总体可控,必须引起注意。
宋颂兴:风险目前可控。值得指出的是,我国的地方债和西方存在一定差别。西方负债用在社会福利等方面,而我国地方政府的许多债务,比如城际交通、桥梁等都形成相应的资产,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政府负债的压力,但具体还要看项目是否优质。
事实上,中国经济很大程度上靠投资驱动。如果投资过度,地方政府突然没有举债能力,不能投资,将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影响。而如果造成银行产生不良资产,那么金融能力降低将对整个国家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