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沂源县--自然概况 [沂源生态农业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0:53:24
自然概况
地理位置 沂源县位于山东省中部,北纬35°55’—36°23’,东经117°48’—118°31’。东靠临朐,东南与沂水毗临,西依莱芜,西南与新泰接壤,南连蒙阴,北与博山、淄川相望。县城南麻至省会济南160公里,青岛284公里,泰安100公里,淄博(张店)97公里,临沂178公里。全县东西长63.6公里,南北宽52.2公里,总面积1636平方公里。因沂河发源地而得名。
行政区划 全县辖9镇4乡, 14个居民委员会,626个行政村, 982个自然村。
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为245.35万亩(1635.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6万亩,园地面积35.62万亩,林地面积114.7万亩。耕地中有效灌溉面积15.48万亩。
气候资源 气候特征 沂源县属暖温带季风区域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回暖迟而迅速,风大雨少。夏季湿热多雨,间有干旱。秋季凉爽,干燥少雨。冬季寒冷,雨雪稀少。因受山区地形影响,小气候特点明显,干旱威胁较严重。 日照与辐射 日照 境内历年日照时数平均2592.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9%。常年日照时数5月份最多,为277.2小时,占年日照时数的10.7%。12月份日照最少,为180.9小时,仅占年日照时数的7%。7、8月份雨季,日照时数减少,分别为47%和54%。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量,年均125.8千卡/平方厘米。年辐射量5月份最多,为15.3千卡/平方厘米, 12月份最少,为6.1千卡/平方厘米。
气温 境内常年平均气温11.9℃,年均最高气温12.7℃,年均最低气温10.8℃。一年中,最热月为7月,月均温为25.2℃,最冷月为1月,月均温-3.7℃。受地理方位和海拨高度影响,全县各地气温差异很大。海拨200-300米的平洼地带,每百米温度梯度为0.63℃;海拨300-500米的丘陵地带,温度梯度为0.35℃;海拨500-800米的低山带,温度梯度为0.8℃。县境西部海拨600米以上的低山地带,比东南部海拨200米的河谷地带,年均气温低3.6℃。民谚曰:"山下杏花山上雪,山前山后不一天"。
降水 历年平均降水量690.9毫米。年内降水不均,春季占14%,夏季占64%,秋季占18%,冬季占4%。7、8月份降水量最集中,占全年降水量的51.7%。受地形影响,北部山区、东南部沂河谷地为多雨区,东里一带年均降雨808.5毫米,较全县年多降雨117.6毫米。鲁村洼地为少雨区,包家庄一带年均降雨660.5毫米,较全县少30毫米。生态环境对降水影响也很大,鲁山、毫山等林场附近,年降水量偏多5-13%。田庄水库库区降水量比距离3公里的县城偏多27.6毫米。降水程度以7月份最大,平均14.9毫米/日,1月份最少,平均2.5毫米/日。年降水日数,历年平均86天,多雨年110天,少雨年7 2天。
湿度与蒸发
湿度 境内相对湿度年均63%,以7、8月份最大,为79%。4月份最小,为51%。整个春季在51-54%之间,为全年最小季节,春季比冬季更干燥。
蒸发 全县历年平均蒸发量为1836.1毫米,为年均降水量的2.65倍。全年除7月份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外,其它月份降水量均小于蒸发量,故发生干旱。蒸发量最大的5月份,为288.1毫米,相当于12月份和1月份之和的5.7倍。
气压与风
气压 年平均气压981.7百帕,1月份最高,平均气压为990百帕,7月份最低,平均气压970百帕。全县气压变化规律是:上半年气压逐渐下降,至7月份降到最低值。下半年从7月份以后逐渐上升,形成对称的"V"字形变化。
风 境内以静风、西风和东东北风为最多,以北风、北北东风、南南东风、南南西风和西北风为最少。年平均风速2.3米/秒。各季风速中,春季风速大,4月份最大,为3.2米/秒。4月份以后渐减,8、9月份最小,仅为1.8米/秒。11月份风速达到全年次高值,2.2米/秒。每年2-3月份,多为东北东风,频率10-11%;4-5月份多为西南西风,频率为10%;6-9月份多东北东风,频率8-10%;11-12月份和1月份多为西风,频率11-13%。
地温与冻土
地温 年平均地温为14.4℃,较年均气温高2.5℃。年均最高地温31.5℃,最低为4.7℃。一年内,以7月份最高为28.7℃,1月份最低为-3.2℃。地面极端最高温度是1958年6月27日,为67.9℃;地面极端最低温度是1981年1月27日,为-28.4℃。地中温度(5、10、15、20厘米)变异不明显,在14℃左右。
冻土 冻土初日,历年平均在12月17日,最早在11月18日。解冻日期,平均在2月20日。解冻日数平均每年63天。冻土厚度≥10厘米的初日为1月8日,终日为2月7日,最大冻土厚度为44厘米,发生在1958年1月26日。有10%的年份出现20-30天只冻不消的现象,其余处于冻消相间状态。
霜期 境内初霜期多年平均出现在10月15日,最早为9月29日,最晚为10月30日。终霜期多年平均出现在4月9日,最早为3月19日,最晚为5月13日。历年平均无霜期189天,最长期为219天,最短期为162天。
水资源 沂源县水资源全部来自大气降水,没有客水资源。水资源的年际变化大,各年丰枯悬殊,最大年降水量是最小年降水量的4倍,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份的降水量占全年的75.4%。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92亿m3,其中地表水3.57亿m3,地下水1.35亿m3。
生物资源 植物
陆地植物 饲草用的野生植物有10科70余种。分布于青石山阳坡的有:白羊草、马唐、狗尾草、金狗草。砂石山阳坡有:黄草、茅草、野麦子、大胡枝子、小胡枝子。砂石山阴坡有葛藤、鸡眼草。田边地埂上有猪毛菜、灰菜等。 药用野生植物50余科100多种。产量大的有:益母草、薄荷、黄芩、生地、大戟、狼毒、地锦、防风、柴胡、翻白草、地榆、何首乌、紫参、地黄、苍术、酸枣、半夏、远志、桔梗等。
水生植物 主要有浮萍、芜萍、紫背浮萍、轮叶黑藻、金鱼藻、苔草、菹草、马来眼子菜、槐叶藻等。
动物
陆栖动物 境内已发现的野生陆栖脊椎动物约300种,其中兽类约40种。分布于全县的有:刺猬、蝙蝠、伏翼、水鼠、大家鼠、小家鼠、黑线姬鼠、草免、黄鼬(黄鼠狼)、赤狐(皮子)、狗獾、菊头蝠。山区有:狼、豺(红狼)、豺猫(野狸)、狐狸等。
爬行类动物 有上百种,常见的有:壁虎、蜥蜴、红点绵蛇、蝮蛇、草上飞蛇、捆牛绳蛇、青蛙、气鼓子(蛙)、大蟾蜍、花背蟾蜍等。
鸟类 境内已查明的有82种,分属13目30科61属。有留鸟31种,旅鸟25种,夏候鸟20种,冬候鸟6种。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0余种,著名益鸟4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白鹳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雕、长耳、红角、领角、纵纹腹小、雀鹰、松雀鹰、红隼、鸢、白枕鹤等10种。 留鸟有:麻雀、乌鸦、啄木鸟、猫头鹰、山鸡、鹰、黄雀、斑鸠、野鸽、鹌鹑等。候鸟和迁徙过境鸟有:家燕、灰喜雀、杜鹃、黄鹂、两道眉、大雁、凤头百灵、栖莺等。
水生类 全县鱼类共有6目10科30种。主要有鲤鱼、鱤鱼、鲶鱼、餐条、马口鱼、麦穗鱼、甲鱼、鳖、螃虾、青鱼、象鲶鱼、鳜鱼、泥鳅、鳝鱼、鳊鲌等类。 水生动物除鱼类外,有腹足类、瓣鳃类、甲壳类、两栖类、爬行类20多种。主要是,腹足纲:光滑狭、田螺等。甲壳纲:白虾、青虾等。两栖纲:水蛇、鳖等。底栖动物主要有水蚯蚓、锥实螺等。
昆虫类 境内昆虫类的森林虫害天敌有8目37科92种。数量较大、分布较广的有食蚜蝇7种,以黑色食蚜蝇、大灰食蚜蝇、短翅细腹食蚜蝇最多。瓢虫6种,以七星瓢虫、多异瓢虫、龟纹瓢虫为主。防治螟虫类的有8种,以赤蜂、螟蛉绒茧蜂、广大眼小蜂为主。防治粘虫类有中华广肩步行虫、粘虫赤眼蜂等。还有防治多种虫害的螳螂、蜻蜓、蜘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