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我们的城市中国 唯美者有如青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8:58:05
品味我们的城市中国   唯美者有如青连
  
  在很多人眼里,青岛和大连这样的城市是北方的异类,大片的海滩,清洁的街道,新鲜的空气,欧化的建筑,动感的城市。因为历史原因,大连的日俄式建筑居多,但渤海终究比黄海差了些大气,青岛用官方的描述则是“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相应的历史文化也更加灿烂。  
  青岛和大连似乎是上天特意给各自的省会济南和沈阳带来的麻烦,但麻烦不是天敌,大连雄踞着辽东半岛尖,青岛则牢牢捍卫着胶州湾,是胶东地区的不二中心,而更让青岛人提气的是,青岛是山东省最发达的城市,对省会济南没有认同感,而大连人还是有些“惧怕”自己的老领导老大哥沈阳的。  
  究其原因,还是历史底蕴和经济因素决定的。青岛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赶上了当年的第三批中的末班车,而大连不是,且在几十年前,“旅顺”这个名字是要更为响亮的,“旅大”也叫了很多年,最近一次改称“大连”却不到三十年。而有一种说法大连地名是“达里因”的音转。“达里因”系俄语“远处”的意思。由来是在大连沦为俄国租借地以后,根据沙皇尼古拉之令将此地命名为达里因,同时作为自由贸易港开放,更多的还是有些让人伤感。  
   青岛开埠很早,但却自称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其实还是下面所属县市的功劳。田单的故事让中国人记住了即墨古城,田横五百士造就了人们对田横岛的敬仰,琅琊台、徐福东渡的传说更让青岛人提气。大连由于地处关外,中央开发的也相对较晚,且经常被少数民族政权占领,难以系统发展,其辖下的甘井子、瓦房店、普兰店这些名字和青岛下面的胶州、即墨、平度比,略显了丝土气,后者明显飘逸多了,而在秦汉之际,琅琊作为中国惟一的海港郡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正是有了先前的基础,才会有后来的密州市舶司、鳌山卫、灵山卫,青岛经历了一条海上绵延之路。  
   二者也有很多相似点,都是沿海开放城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在近代,青岛和大连因为都是风水宝地,最频繁的出现就是那些“教案”、“惨案”,既使列强的野心昭然若揭,但积弱的晚清和北洋政府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北方这两优良港口的被侵吞,着实让今人心碎,那时的关内关外日子都不好过。  
   德占青岛的“胶州湾事件”,日本灭亡中国的“21条”,而青岛主权问题更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保卫青岛是当时全国人民誓死力争的核心目标。大连则由于身处关外,“旅顺惨案”既使发生,政府和民众也是徒唤无力。  
   建国后发展几十年,大连在地理、经济、教育各个领域上长期领跑。相对大连所处的环渤海经济圈核心地理位置,青岛需要更多的自力更生,正是因为这种意识的驱动,才有啤酒、海尔、海信等名牌产品的横空出世,让青岛顺里成章成为了中国名牌之都,2008奥运会分赛场的申请更让青岛人屡屡自豪。相反,大连有些停止不前,大连善于包装“浪漫之都”这种城市本身形象,而青岛乐于打造城市品牌。青岛更适合青年人激烈的拼争和奋斗,大连相对于青岛来说更适合于生活。  
   提到青岛城市建筑文化,不得不说八大关,这个最初是以韶关路、嘉峪关路、函谷关路、正阳关路、临淮关路、宁武关路、紫荆关路、居庸关路这八个天下名关命名的街区,多年汇聚了各国建筑风格,也让青岛获得了和上海、厦门、天津一样的“万国建筑博览会”头衔。而康有为、老舍、沈从文等名人故居效应则相对大连的朴实浑厚,为青岛插上了轻灵的翅膀。  
   教育上,青岛远远不如大连,虽说民国时期的青岛也是中国北方文化活跃的重要阵地,但如今叫得响的只有中国海洋大学,大连则是高校众多,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无一不是国内著名学府。不过青岛以优美的办学环境和软硬件优势也在引进一些国内重点高校的分校入住,城市的教育潜力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大连的名片是“足球之都”,全国公认,但这种说法走到青岛就不行了,青岛人固执但真实的认为大连的郝海东还是俺青岛人呢,没什么了不起,现在的足坛一哥“山东鲁能”更还有不少青岛人,说明青岛人玩足球并不差。大连人当然也有强硬的理由,就你们个个行,但就是拧不成一根绳,足球,是依靠团队精神的。其实类似的纷争很有些无趣,山东人和东北人本来就是同一血脉,这都是属于自家人吵架,大连服装节,青岛啤酒节,各有各的精彩,对这些外人很难说些什么。  
   北方的海滨城市自有独特的魅力,大连的星海湾、金石滩已经是最佳的海滩了,但青岛除了同样热情奔放的海滩,还有更加深幽神秘的崂山。古代中国的海山神山本身就被遥传在这附近,而似乎在全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蒲松龄也是个强烈的山东本土意识主义者,似乎是为了照顾老乡,《聊斋志异》也多次以崂山为背景。《香玉》中的白牡丹和红山茶总让人凄婉转侧,《崂山道士》则展示了崂山派道法的精妙和高深,无怪乎秦皇汉武都曾来此求仙,邱处机、张三丰也前来修道,成吉思汗尊呼邱为“神仙”,崂山道教也因之达到鼎盛。如今,崂山矿泉水也跟着出了大名。  
   青岛和大连之间的关系很微妙,竞争从未停止过,就是办报纸也要比一比,大连有自己的《半岛晨报》,但口碑却很一般,而青岛有成功的《半岛都市报》,不管怎样,二者还是尽职尽责地充分展现着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的风情。此外,他们各自和自己的省会也在上演着省内德比,形成了大连VS青岛,大连VS沈阳,青岛VS济南这几对错综复杂的竞争网络,正因为济南并不是和沈阳同一个档次的城市,山东阵营优势要弱些,但又和传统的对立阵营不同,这里所谓“辽宁集团”和“山东集团”内部并不是一条心的。八○年代看广东、九○年代看浦东,二十一世纪,也许属于山东,随着山东整体经济实力成为全国第二,烟台、威海这些第二方阵的迅速成长,青岛在这场马拉松较量中底气十足,以大连沈阳为首的东北典型的重工业城市话语权稍弱,其实大连和青岛的产业结构是大大的不同,青岛是典型的轻工业城市,民用工业的发展自然让民众对青岛的认知度更高,这对大连也是不公平的。  
   遗憾的是,任凭大连和青岛怎么发展,辽宁和山东省内的其他兄弟城市还是更认同沈阳和济南,中华民族是很讲究“根”的民族,即似青岛能凭借近代史上的名堂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但始终和大连一样,是因为外来殖民而直接形成的都市,和中国本土那些千年历炼的府城、州城还是差了些传统文化的厚度。比如济南就是长期以山东政治文化中心的意义而存在的,其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人文气息是青岛短期内决难赶上的。  
   现在大连的口号是“大大连”,不仅仅要是去辐射辽宁和东三省,更是着眼其航运中心位置对日、韩、俄、朝鲜等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和辐射,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但更多的行家还是认为“振兴东北看辽宁,振兴辽宁看沈阳”,换句话说,东北棋局的核心还是在沈阳。  
   前面提过,中华民族从来都不是一个海洋民族,从大连、青岛、宁波、厦门这些城市的近代发展史中读出的是列强的侵华史,这些洋气的港口城市矗立着的西洋建筑的确很美,但却换不来中国人的民族自尊,更不会有中国人文化精神的寄托,这些和济南铁公祠、大明湖的韵味更是完全不同,这里并没有寄托中华民族的那份自信和骄傲。  
   在重庆直辖的成功经验背后,很多人也认为,类似大连和青岛这样的城市发展空间已经很小,唯一的出路就是直辖,如果青岛直辖的话,辖区可能是半个山东,整个半岛,当然,这是济南不愿意看到的;同理,如果大连直辖的话,辖区可能是半个辽宁,整个半岛,这些精华部分的丢失也是沈阳不愿意看到的。而青岛何大连的今天不单独是青岛人或者大连的功劳,是所有山东人和辽宁人以及全国为青岛、大连做出过贡献的人的功劳。山东和江苏几乎是中国的官本位最厉害的两个地方,换言之,在文化上,青岛不会得到烟台、威海这些小兄弟的认同;而相反,大连在这方面的阻力或许就要小不少。  
   青岛和大连都是自己省内最有风韵的城市,其实直辖不直辖并不是最关键的,因为青岛过去的发展并不是依赖于这些特权,而是需要找回并保持保持着那种持续、健康的创业激情,何况青岛的城市规模离直辖市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大连的城市美誉度很高,但这个不惜重金全力打造的“北方香港”究竟含金量几何?产业结构调向何方?或许,大连的未来面临着比青岛更棘手的难题。  
   烟大轮渡的开通及运行,青烟威铁路的建设能大大拉近了大连、青岛在地理上的距离,而人心上却有着很远距离。然而人们新里都清楚,火车轮渡只是近年内南北铁路交通运输的过渡产物,渤海跨海大桥或海底隧道,才是未来南北交通的真正需要,青岛和大连最终是要走在一起的,纵然青岛一晚各不情愿,但大连要是真的和烟台先握个手,青岛也会增加不少危机感的。  
   大连虽处东北,但非苦寒的北地边疆,大连的空气里无不充满豪爽的阳光;青岛虽在山东,但非典型的孔孟之乡,青岛的泥土中无不散发着浪漫的芬芳。这里的人们都辛勤工作,也善于生活,也在心中都藏有那么些梦想,更有同样唯美的天际线来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