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纪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5 05:52:22
4放大缩小默认
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和潜能
——上海中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纪实

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做现代仪器分析实验。(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刘华蓉 沈祖芸 董少校
上海中学是一所有着140多年历史的老校。日前,记者在这所学校采访了解到,这所学校坚持“为明天的创新人才奠基”目标不动摇,持续不断地进行了20多年的课程改革和创新。这种人才培养上的坚持和不断推陈出新,成为学校发展取之不尽的动力源泉,使这所百年老校不断绽放新的光彩。
聚焦志趣:解决学生成才的根本保证
要让学生“飞得稳、飞得远、有后劲”,必须帮助学生解决动力问题,确定远大志向和抱负,找到兴趣和潜能的结合点。
“同样智力和学业水平的学生,走上社会后成就如何,取决于他们的意志品质和志向高低,取决于学校德育做得怎么样。”出乎记者意料,在谈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时,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坚持要从“德育创新”说起,强调抓德育、注重志向引导才是培养人才的根本。
上海中学有个获上海市教委批准实施的项目:“创新素养培育实验”。就是在这个实验中,学校提出“聚焦志趣”,培养具有创新素养的学生,首先不在于教多少课本知识,而在于激发、培养志向和兴趣,在于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学生远大理想、意志品质、行为习惯的培养成为学校最关注的内容。记者在学校采访中观察到,早上学生做早操、跑步,整齐而又有序;中午学生在食堂用餐,小声交谈,秩序井然;晚上自习的学生绝无喧哗。校园里,记者看不到随地丢弃果皮纸屑的现象。曾经长期带操的副校长李英告诉记者,清早出操是坚持了半个多世纪的老传统,而行为举止文明有方,则是学校强化德育的结果。
贴近学生实际,用德育影响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塑造他们内心的操守和信念。为此,上海中学在课程、活动设计和评价改革上下功夫,硬是把“德”这项难以用分数衡量的软指标变成了学生的硬功夫。
课堂和课程成为学校聚焦志趣、育“德”的主渠道。自主开发的39个科目150个模块,和国家课程一起,构成了上海中学学生德育课程的内容。在德育认知、实践、体验、反思四类课程中,每一类课程又分成基础型与发展型两部分,基础型科目为必修,包括国家规定科目的深化与学校自主开发的必修课;发展型科目为选修,不同课程都有“立德”的侧重点。这些课程丰富、生动、有说服力,受到学生欢迎。
特色活动成为锤炼学生的另一个大舞台。上海中学的学生大多来自城里。为了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学校坚持了近20年的“学农”、“学军”。“学农”是从1989年开始的,每届学生都要到长江口的长兴岛等基地,踏踏实实干农活。当地农民评价学生说:“400人能吃800人的饭,干1200人的活儿”。“学军”改变了初进校门学生身上的娇气,每班配备两名教官,每个训练项目都动真格的。一轮军训下来,每个学生身上要蜕一层皮。这还不算,学校还开设了“48小时适应性生存训练”等课程。为什么这么做?“就是要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提升学生志趣发展的坚韧性与抗挫力。”唐盛昌说。
在上海中学,每个学生每学期都会拿到两份成绩单:一份叫“智育课程综合分层评价表”,一份叫“德育课程综合分层评价表”,成绩从优异到不合格,共有10个等级。在高一(1)班学生小梅第一学期的德育成绩单上,记者看到,在政治理论教育、社会课程实践、行为修养课程等模块下,时政测验、志愿者服务、待人接物等内容都有相应的等级评定,学生知识学习、活动参与、外显品格情况都能反映出来。在这样的成绩单里,德育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对此,唐盛昌感慨道:“如果评价方式不改变,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很难坚持的。”
让上海中学的老师们欣慰的是:很多学生将在这里养成的早锻炼习惯、吃苦耐劳精神坚持到了大学、坚持到了工作岗位和成年后的生活中。从这里走出去的毕业生,多年以后回忆起来,最难忘这里的早操、“学军”、“学农”和各种各样的活动。因为不少学生就是在这样的活动中发现了自己的潜能,培养了自己的品格。
课程图谱:个性化课程打破“千人一面”
面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应当给他们提供不同的课程和培养方案。丰富的课程是一所高中有特色和多样化的根基。
5月20日下午,高一(9)班薛云和李吉妍两名学生正在化学实验室做实验,另外4名学生在激光与光纤创新实验室听老师讲激光方面的内容,还有几名学生在学习生物课程。在上海中学,通过横向扩大课程数量,纵向实行分层课程,保证了课程的丰富性和高选择性,使学生得以拥有符合自身水平和特长的个性化课程体系。(下转第二版)
专家点评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尹后庆:
课程浸润激活学生创新因子
创新人才成长要有能激励志气、激发兴趣、启发思考的培养模式。对于高中而言,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在于课程。
构建培育创新人才的学校课程,是一场巨大的挑战。上海中学突破中学教学内容的传统框架,摆脱应试的束缚,以课程多样化与高选择为突破的课程改革意义重大。
上海中学的课程改革带来的启示有三:首先,改革课程结构,为不同发展倾向的学生提供多样化、高选择课程。让课程符合学生多元化发展目标,并通过课程实施张扬学生的个性。
其次,在课程文化浸润下,助推教学方式的变革。学校构建了课程图谱与相应的实施系统,促进学生潜能开发、志趣聚焦与创新素养提升。更为重要的是,针对有创新潜质的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化知识的构成、兴趣与潜能的匹配,激发学生的飞跃。
再其次,体现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注重认识和发现学生的潜能,探索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规律。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不是学科知识的单兵突进,也不是通过超量叠加的训练进行尖子选拔后的再加工,而是依托课程对学生的人格健全、情操完善、精神追求给予整体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