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创新人才培养 关注大学生就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02:50
2006-09-23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大学要主动调整学科结构
我想着重谈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大学生就业机制的根本转型,另外就是大学相应的对策。
社会经济的转型导致大学生就业机制发生根本的转变。过去是由国家计委制定相关的计划,而现在,大学生就业的逻辑起点是市场需求。按照市场经济的逻辑,有需求就会刺激供给,而这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会影响到大学生就业的机会、年薪和岗位特性。因此,我们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不得不考虑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按照市场的供求规律进行资源配置,包括人力资源的配置。
我们学校今年招的各省市自治区高校的文科第一名大部分集中在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理科前10名,8名都是选计算机专业,因为就业的机会高。但原来我们北大古印度语,古波斯语专业招得很多,因为这些专业对北京大学文史哲都很重要。但如果我们只招10个学计算机的,10个学工商管理的,10个学法律的,招2000个学古波斯语的,这些学生毕业之后就会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不适应,不是说你学的专业重要不重要,而是要考虑到现实的需要,这个对大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大学必须面对市场经济这种新的环境,来调整自己相应的办学理念和学科结构。
另外,前一段很多学校在扩招时,往往选择培养成本比较低的专业扩大规模,带来了一系列的就业问题。大学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型带来的人才结构的变化,客观地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作学科结构的调整。
再就是层次结构的调整。很多学校追求高层次,大专、大本培养研究生;上硕士的,又要上博士,而没有考虑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的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有层次、结构问题。
再有就是区域结构的调整。我觉得现在中国大学生就业有一个很大的区域结构方面的问题,就是在东部沿海城市,北京、上海、广东这些地方云集了一大批大学毕业生,但是在广阔的西部和中部,他们需要大批的毕业生,但是去那边的毕业生相对还是比较少的。应该制定一种政策框架,有利于区域结构的调整。这对于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非常重要。
此外,我觉得,要增加毕业生的灵活性、适应性。比如我们和斯坦福大学的学生比,他们的学生没有我们的学生学得深和扎实,但是知识面比较宽,比较灵活。在知识的更新和变化越来越快的今天,斯坦福要求学生有更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第三个方面,就是培养创业型、创新型的人才。首先要培养创业精神,使学生突破传统的就业观念,有自信心,敢于承担风险;另外要营造一种创业的环境,一个是政策环境,一个是舆论环境,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相应的条件。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盐碱地养不活好苗子
作为一个大学的主要领导,我深感高等教育现在无论从体制、机制还是理念上都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信息不对称,往往造成大学的盲目和社会的盲目,使得社会处于一个发散状态——这很可能造成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崩溃,因为许多学校的扩招并没有按照社会的需求来进行。
人才培养是一个长周期,你如何做到当你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未来走出校门走入社会的时候有合适的岗位,需要作出一个有效的评估。现在还没有一个有效的反馈信息提供给我们。
我还是坚持这个观点,市场调节是必要的,但是政府绝对推脱不了责任。作为政府,对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模要有个科学的规划,人才的培养决定着社会未来产业的发展,也决定着国家的未来。
家庭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孩子们抱着美好的憧憬走进大学校门,却失望地走出校门,很可能导致他们对社会不满。这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我认为,政府在这个环节并没有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比如说每年的招生计划,有没有对各大学的招生计划进行有效地指导?如果单纯把一个杠杆压到市场调节上,那这会是一个缓慢的而不是有效的反馈系统,会造成剧烈的振荡。
另一点,培养人才不是生产产品,人才是有生命的,这个生命决定着中国的未来,在座的各位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多年后我们必将被历史淘汰,整个社会要由现在的年轻人承担。他们未来的信念如何,对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信心如何,直接决定着中国未来命运和产业发展,所以必须重视大学生心态素质的培养,对民族的热爱和社会的关心,这是我们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再谈谈大学育人的环境问题。高校都想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我把它叫做一个梦想。有这个梦总归是好事,但不要变成梦想、幻想,一定要脚踏实地做自己的事。大学做的应是真正使你育人的土壤肥沃起来。
什么叫一流大学?同样一个人在别的地方无所造就,进入这个环境就成为人才。一流大学之所以有一流的大师,不是让我们花钱买一流大师,自己培育出一流大师才是我们的责任。一块盐碱地好苗子也养不活,而你把好的种子撒进肥沃的土壤,才能长出参天大树。
所以培养人才也罢,孕育大师也罢,这些都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建议我们所有的大学抵制社会上竞争名利、名次的风气,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确定我们恰当的目标。
“神五”和“神六”的群体在35岁到40岁,极少有从国外引进的博士和硕士,大部分是我们自己培养的。这个群体的培养经验,对我们高等教育是非常好的启迪。
同时,我们培养人才的层次还不精细,培养各个专业的硕士、博士,都用同一个标准,完全脱离了社会需求。同样是博士和硕士,应该有不同层次和类型。我们毕竟不需要那么多博士、硕士进行研究。高校没有更多地给大学生提供对市场需求的敏感、对团队精神的追求,他们走向社会时会感觉很迷茫。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创新人格的养成是根本
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仅仅重视知识和能力是不够的,还要注重创新人格的养成。
所谓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性思维,在任何工作岗位上都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开拓工作新局面的人才。人才的创新性不仅取决于其良好的思维能力,还取决于健全的创新人格。大学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重视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更要重视创新人格的养成。
1.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激发学生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激情。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崇尚科学、热爱真理、追求进步的品质,是创新的根本动力,这决定了创新人才成长的动力、目标与价值导向。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对于一个纯粹的科学家来说,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关注,从来都必须成为一切工作的目的。这句话不仅对科学家适用,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样适用。大学是社会的良心和智慧之所在,要培养学生具备这种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
2.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前沿的学术品格。这就需要我们有问题眼光、国际眼光、综合眼光。马克思曾指出,对一个时代来说,“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没有问题意识,就不可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不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就不可能有创新意识。要站在世界的高度观察和研究问题,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有益的科学文化成果。《周易》有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们把这种思想加以引申,即只有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紧密地结合起来,运用综合眼光观察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实现创新性。
3.培养学生严谨求真、勤奋踏实的学术态度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创新离不开人的主观努力。一个人刻苦努力,积极向上,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创新性就可能得到发展。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曾收集了众多诺贝尔奖得主青少年时代的智商材料,结果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是高智商,而是中等或者中下等智商,但这些人的人格或个性与一般人有很大差别。华罗庚就说过:“根据我自己的体会,所谓天才就是坚持不懈地努力。”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和方法是不可能创新的。
4.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科学怀疑、理性批判的精神。爱因斯坦曾经精辟地指出,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这些人把为社会服务看作自己最高的人生目标。并且他还强调,学校始终应当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取得专门知识放在首位。因此,要创新,就必须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权威,不唯潮流。大学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对现有知识进行科学的怀疑和理性的批判,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5.培养学生开放的心态以及与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所掌握的知识越分越细致,个人不可能知晓一切,只有善于学习,以开放的心态放眼天下,兼收并蓄,积极吸纳他人的劳动成果,善于同他人团结协作,才能避免因个人知识和能力的不足所造成的局限。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维嘉:科研是激发创新潜能的最佳途径
不同类型的大学和学科专业,决定了其所培养的创新人才类型必然各有特色。结合传媒业的行业特点,我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从5个方面着手。
1.尊重创造,激发潜能,组织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和创作实践。这是开发学生创新潜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我校学科应用性强,各类课题比较多,加上国际交流合作活跃、信息流畅,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有较好的现实基础和可能性。以广告学院为例,部分优秀高年级的本科生就有机会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数学传播技术与媒体产业发展研究”等大型课题研究。同时,学校还把高层次学术活动纳入学生培养体系,学生不但参加甚至参与组织在校内举行的国际性和全国性学术会议。
2.精心设计、挖掘新意,以校园文化活动传播创新价值观念。我校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很好的基础,打造了很多品牌工程,像大学生科技文化节、科技大讲堂、“挑战杯”科技创新活动竞赛、“新奥特杯”科技大赛等,在全校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学校实行“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支持计划”,以各类学术竞赛为契机,鼓励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参加各级创新创业大赛,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了很好作用。
3.主动对接、接受辐射,打造社会实践新品牌。学校坚持“校台联动、主动对接、接受辐射,内涵发展”策略,强化实践教学,与各省级和地市级电视台等传媒机构联合建立校外实践实习基地42个,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生社会实践注重点、线、面相结合。“点”上的活动,如学校团委项目化运作的社会实践品牌活动,是学校组织的示范活动,讲求“精”字,即组织精细、安排周密;“线”上的活动,如学校教务处牵头、学校挂牌的校级实习基地,讲求“特”字,即各学院、各专业各具特色,百花齐放;“面”上的活动是对全体学生的明确要求,讲求“广”字,即每个学生必须结合专业特点和个人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课堂——基地——社会的有机结合,把教学、社会实践、实习、就业四大块工作衔接起来,把社会实践基地变成学生的创新教育基地。
4.拓宽视野、做好服务,引导学生尝试创业。学生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针对我校学生比较活跃,敢闯敢拼的特点,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加大了对高年级学生创业指导和创业服务的力度,通过举办“商学讲坛”、设立创业基金等方式,鼓励、支持、扶持、扶助大学生自主创业。与此同时,学校积极申报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已经获得批准。我校将以此为依托,启动“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帮助学生建立成才目标,引导他们有意识、有选择地参加各种素质拓展活动,为其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训练和帮助,提高其创新能力。     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弄虚作假是创新的大敌
中央提出,要在2020年之前,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创新型国家。这是一个非常宏伟的目标,这个目标提得也非常及时。中国改革开放28年以来,虽然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然而,我们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太少,特别是涉及到核心技术,我们的自主创新就更少了。要抓自主创新,这是极为必要的。
大学是创新的重要园地。诺贝尔奖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告诉我,90%的诺贝尔奖物理奖获得者都出自大学,而非科研院所。我问他,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他讲了两条理由:一、大学是一池活水。一批又一批学生来了,又走了。一池活水对于创新至关重要,人的思想受的禁锢少,总能不断地去发现新的东西。二、大学里有着学术的自由,不像科研院所,等级森严。有些好思想,如果领导不注意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很难冒出来。丁肇中教授的这两条理由是很有道理的,这说明我们大学进行创新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要推动创新,必须从今天中国的现实出发。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中国的社会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导面是积极向上、富有活力的。然而,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社会心态浮躁,缺乏诚信,是我们今天面对的一大问题。弄虚作假,不讲诚信,是创新的大敌。
今年6月27日,外交学院举行毕业典礼,我在毕业典礼上作了一篇讲话。毕业典礼是一个喜庆的日子。然而,在做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学校发现个别学生有抄袭行为。为此,我们学院的领导进行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必须采取严厉措施,坚决杜绝这种现象。所以,我在毕业典礼上讲到这件事时大声疾呼:“外交学院不允许偷窃,外交学院不允许作假!如果今后还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学生就不能毕业!”
天下的事就是这样,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在大学里进行创新,如果不把邪路给它堵死,正路就不能畅通。在大学里要推动创新,必须形成一个有利于创新的良好氛围,这种氛围包括提倡学术自由、独立思考,敢于对前人提出疑问,鼓励有创见的主张,同时要坚决杜绝造假,大力提倡诚信。
科学创新是要有献身精神的。俄罗斯著名数学家佩雷尔曼破解了“庞加莱猜想”。他的特点是,专心致志地致力于科学研究,淡泊名利,清心寡欲,甚至在给他发奖的时候,人都不知道哪儿去了。当然,他这种生活方式可能有不少人不喜欢,然而,他这种献身科学的精神,确实值得大力提倡。
据说,不久前,在英国的学生中进行民意测验:你最崇拜的人是谁?多数学生回答是“霍金”。这对我有很大的震动。如果今天向中国青年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可能有不少人会说崇拜某个歌星或“超女”。英国的年轻人崇拜霍金,这是很了不起的。霍金我见过,讲话讲不了,坐着轮椅,脑袋也要靠在轮椅上,看起来是一个非常虚弱的人。然而,他在科学创新的道路上进行孜孜不倦追求的精神,却让人肃然起敬。这样的残疾人在科学上有重大发现,使我们这些健康的人汗颜。青年人崇拜霍金,说明青年人看到了霍金的精神;青年人崇拜霍金的后面,是对创新的追求和激情,让人看到了青年人的希望。     吉林大学校长周其凤:大学需要良好的生态
作为大学校长,我有时候会感觉到现在大学的生存环境不是特别好,应该说我们的大学现在承载的压力非常大,我们的大学是在国家增加投入并不很大的情况下,或者是说在低成本的情况下,承载了中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的责任。我们经过努力达到20%的毛入学率,但是社会的要求更高。
大学要克服一切困难,尽可能满足青年上大学的需要。我想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对大学的投入,包括对北大清华这两所学校的投入,跟国际一流大学相比,还是差得很远。但是我们的使命要求我们办好学校。我认为美国的强大首先在于它有一批而不是几所高水平的大学,是这些大学为美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包括军事的进步,源源不断提供人才的支撑和科学技术的支撑。我们中国的大学理所当然也要承担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提供人才支撑和科学技术的支撑的重任。这是一种民族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必须这样做。但是,我们确实需要社会的理解,宽容和支持,帮助。
我们国家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要培育一个良好的高等教育生态。怎样才是一个良好的生态?怎样的生态才是符合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认真考虑。
我们吉林大学刚刚接受了教育部的评估,评估促使学校更好地改进,加大对本科教学的投入,对学校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指标体系对于各个大学基本上都是一样的,这样的评估对于构建一个良好的高等教育生态,可能也有副作用。我觉得我们大学应该是多样化的,就像过去毛主席讲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我对评估没有研究,但是总体来说,是要有利于构建一个良好的高等教育生态。各个学校也有各个学校内部间的生态问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教育生态,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大学生就业。这就如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社会对学生的需要也是各式各样的,并不需要统一模式的学生。
吉林大学在努力地改善我们自己内部的生态,同时也下了很大工夫,希望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能够积累一些经验,形成吉大特色。我们吉大是6个学校合在一起,对于我们建立一个好的生态是非常有利的。我们并不想把6校合起来,变成老吉林大学,而是希望“五湖四海、合而不同”。
刚才我特别注意到《中国青年报》的文章,讲“格式化的一代怎能创新”。被格式化的高校也不行,被格式化的一代更不行,所以在一个学校里面,我也不希望把学生培养成格式化的一代。我希望根据学生的特性、特点来发展,在培养方案的设置方面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比如说我们实行学分制,三学期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选择课程,特别是跨学科的课程。同时,我们为学生创新提供条件,我们有的创新实验室24小时开放,有什么创新的课题可以去申请,老师帮你,可以申请经费到开放的实验室做你的事情,效果也很好。
总之,就是要尽可能地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当然也是为他们将来的就业,为学生终身的发展创造条件。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大学生培养不能万人一面
“创新”可能是当今中国社会和媒体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我想围绕创新人才培养谈几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创新人才培养和成长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且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我认为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包括6个方面:一是博专结合的知识基础,二是以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特征的智力和能力,三是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四是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五是国际视野和竞争意识,六是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
第二个观点,大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因素,具有基础性和主导性的地位。一个年轻人的大学生活,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阶段,但不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全部。创新人才培养和成长与基础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发展环境有密切关系,而且创新成果往往是他们在大学毕业之后,在工作实践中显现出来的——要接受社会检验。因此,大学、中小学、政府、社会、家庭要明确各自在创新人才培养成长中的职责,形成合力,为创新人才的产生创造条件。
第三个观点,坚持创新人才培养的多样性。这几年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2002年毛入学率达到15%,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这必然会引起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深刻变革,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多样化。在学校增多、学生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中国高等教育不能搞成千校一面,学生的培养也不能搞成万人一面。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多层次的,这就需要我们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多样化。这是和精英高等教育阶段完全不一样的,这也就决定了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也要坚持多样化。这里的创新人才,既包括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也包括高职层次、本科层次、硕士生、博士生层次。因此,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多样化,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学科专业设置的优化调整和多样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同时还涉及教师队伍和培养环境。一所大学培养人才,校园氛围和文化精神的熏陶非常重要,对大学生的成才起到至关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要进行多样化的改革,要努力形成一个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和机制。
关于就业我谈一个观点。现在大学生就业的形势严峻,我想这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高等教育规模大幅度扩张的背景之下不可避免的现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所大学不能够关起门来办学,不能够不顾社会的需求培养人,应该通过教学改革和建设,提高大学毕业生的竞争意识、创业能力,提高适应和竞争能力,让他们能够到就业市场去竞争,取得成功。
就业问题还涉及其他方方面面,比如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要尽可能提供比较多的岗位及用人单位。应该树立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用人观;社会舆论应该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有正确的导向;还有如何革除一些传统的文化观念的影响等。只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我想就业问题是会得到缓解的。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要以大学生为本
就业问题是高校永恒的主题。扩招并没有增加整个社会就业的难度,反而缩短了就业的时间。更多的学生上了大学,使就业结构发生了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对就业的要求提高了,因为人力资本的投入增加了;二是大学生的就业挤压了社会上其他的人才,使失业人数可能增加。水平高的大学的学生也开始挤压水平差的学校的大学生就业,现在质量低的高校就业率甚至只有20%多。水平高的学校的问题是如何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如何把高水平的学生输送到高水平的岗位上。所以这是一个大学的整体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问题。
现在高校精英化教育在向大众化转变,1999年毛入学率是9.8%,2005年上涨到21%。1999年我国人均GDP是900美元,现在是1400美元。高等教育发展是建立在整个国民教育水平较低的基础上的。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大学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等问题,还不甚了解。
精英教育背景下对大学的评价由学术学界来作,自己评自己。进入大众化教育以后,大学的办学质量由社会、民间评价,社会、民间有自身的评价标准。以前的大学只听学界的声音,而现在,既要接受学术和学界的评价,又要接受民众和民间的评价,处在双重评价之下。因此,如何办学,如何树立目标,我们需要讨论定位。我们现在追求的所谓“大学精神”,基本上是19世纪大学的基础,而19世纪大学只负责精神产品的生产。现在西方高等教育经济学认为,大学提供的服务产品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一个好大学能否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知识体系,完备的知识前沿,这是大学教育服务产品最重要的问题;第二部分是大学能不能提供一种人文精神,能不能有良好的学术氛围,以及良好的育人环境,这是大学的必要条件;第三部分是大学有没有优秀的校友,优秀的校友是奠定大学地位和水平的重要基础。所以,大学的知识教育、文化教育、科学教育相当重要,但是大学的人文育化,培养人格、人品,也极其重要。另外就是大学校长的业绩,同样代表了学校教育服务产品的状态。我们往往希望一所大学培养的学生能够直接进入社会,从事某一项职业,但是如果大学只是职业性的培养,那不是大学成功之处,也不是成功大学的典范,所以我认为必须考虑到大学的真正功能。
再一个观点就是,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必须看到现在大学生的优势,必须在尊重大学生的前提下,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我们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要以大学生为本。现在大学生有三个方面的优势:一个是大学生的组织能力,学校的社会实践都是由他们自己搞,自我组织完成;第二个能力是自我学习能力,现在的大学生远远超过我们,他们通过网络可以谋求课堂上没有学过的知识。第三个是融入社会的能力,现在大学生走向社会后,大家评价大学生不像大学生,因为他们能很快融入社会民众中。我们要培养大学生的这种创造、创新、创业的能力,以此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提高他们就业的能力和水平。     天津大学校长龚克:为创新型人才发展打好素质基础
“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的提出跟我们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关系。大学作为一个人才培养单位,有很重的责任。
人是环境教育的产物,环境是社会大环境,并不完全是大学环境,我倾向于提“创新人才发展”,因为创新型人才不完全是培养出来的。创新型的人才是具有丰富个性的人才、多样化的人才,不是格式化的人才,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人群中,都有创新型的人才。但他们也有一些“必要的”共性—
首先要有高远的志向。古人说“志不强则智不达”,随遇而安,甘为人后的人恐怕是难有创新的。还要有求实态度,这一点极为重要。如果不把创新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那么我们全社会大讲特讲“创新”,可能将给国家的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不是危言耸听,有历史的教训。所以,必须实事求是,现在创新的大敌就是浮躁和急功近利。再一点是要有广博的知识、坚韧的意志、开阔的胸怀,还要有学习的能力。
那么大学干什么用呢?大学就是奠大学生的优良素质之基。对多数人来讲,大学只是奠定素质基础,思想的素质、知识的素质、能力的素质等等。
说到就业,现在大学生就业出现问题,首先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我们过去不大出现大学生就业问题,因为大学生太少,就业问题大部分是中学生的问题。上世纪60年代千百万人上山下乡是什么样子?很多人记忆犹新。第二,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反馈到大学,使得学生的学习观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到底是为一生发展打基础,还是为了就业谋技能,这是我们大学教育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是考虑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
为创新型人才发展打基础,需要有几方面的改革。
第一,必须切实加强思想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高远志向的培养。现在我们不是不重视德育工作,关键是要让它“入头脑”。现在的问题是教材也进了,课堂也进了,头脑没进去,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问题。
第二,必须切实加强科学精神的培养。我这里讲的科学精神是把科学作为文化,包括科学和人文的精神。这里面涉及大学的质量观,我们过去的大学里对学生评价更多是知识掌握的情况。现在需要改变质量观并研究如何在质量评价中体现对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养成的评价,这是我们大学面临的问题,现行分数体系是无法反映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养成的。大学生的知识基础从现在来看,仍然受到我们过去几十年专业模式的影响,而在交叉创新的时代,这种模式表现出对创新性的极大限制。
第三,必须切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