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只跟熟人打交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02:34
社会资本的原理告诉我们,一个人人际网络的结构和他在这个结构中活动的行为直接关系到他的社会资本的强弱。简单说,人的沟通能力越强,沟通效果越好,就能产生越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对于已经进入科技信息能源生产等行业新时代的中国来说,对国人的社交状况、社交能力以及社交效果做一个全新的估计与对未来的预判是很有价值的。
由零点调查公司发起的基于2005年沟通指数的起始研究,今年再一次发布沟通指数调查报告。这次调查工作于去年10月开始,在中国城市、小城镇和农村15个地区,针对普通居民进行入户抽样调查,成功样本完成了3780个。
该报告指出: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沟通指数的总体得分为69.32分,较上年同期水平呈现出3分的小增长,这表明,随着社会日益发展,中国人的沟通水平和状况也在随之前进,但距离高沟通水平仍有较大距离。
然而,我们同时也应认识到,中国人仍然局限于“亲缘社交”,陌生人为主体的“社交外圈”的开拓增量与资本价值利用较小,这其中不仅有沟通技巧上的不足,也有客观上交往渠道缺乏等多种原因.
发现一:亲缘社交,中国人的人际胡同
“ 只会跟熟人打交道”
中国人常常用“人际关系”来概括个体的人际维护能力和沟通水平。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国人在沟通强度(交往的频繁程度)和沟通深度(心理依赖度、亲近感)方面指数还是不低的,分别为71.49分和73.57分。但这与中国居民的人际网络广度(人数)较窄(60.16分)是有直接关系的。正因为所属圈子小,人们才容易实现频繁、深入的沟通。就像走在一条狭窄的小胡同,我们伸手即可触碰两边的墙壁,然而却看不到大道的广阔。
从具体的人际网络结构上看,中国人交往圈子中亲戚圈的规模最大,人均15人,占人际网络规模的33%;社交圈规模略小,人均为14人,占31%;同学圈和同事圈则人均9人和7人,分别占20%和16%。可见中国居民的社交半径并不大,其社交圈的大小几乎等同于由亲缘关系决定的亲戚圈。与“陌生人社交”不同的是,中国人的人际交往表现出明显的“熟人社交”的特点,在自己熟悉的人际网络中交流和沟通相对频繁,而在陌生的一般层次的交往场合,人际沟通和人际开拓的能力相对较弱。
水浓于血——恋人亲密度高于亲人
在亲缘小圈里,人们普遍感到最亲近的是夫妻(0.6),子女(1.0)和父母(2.0和2.8)这三类核心家庭成员,公婆/岳父母(12.9)、(外)祖父(18.3)、兄弟姐妹(22.6)略居其后。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很多人眼里,尤其对于80后的年轻人,与恋人之间的心理亲密程度(18.3)甚至已经超过其兄弟姐妹,成为内圈中唯一一个毫无血缘和姻缘关系的人际关系。
发现二:不会和陌生人说话
想说,不会说
中国传统伦理体系建立了三纲五常,但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台湾的学者就已经提出了“第六伦”的概念,即指在传统的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这五伦之外,还应该建立以处理陌生人之间关系的“第六伦”。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所谓的“陌生人”已经越来越容易地相互参与到对方的生活乃至整个漫长的生命之中。而按照社会学的观点来看,其实我们这个世界早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陌生人——五度空间理论用科学数据告诉我们,任何两个陌生人之间,最多动用五层人际交流的联系,就可以确立起关系来。
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发展中,家庭的小型化使得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交往圈日渐缩小,社交却日渐扩大。信息时代更是打破了地理界限,网友、电话友的出现,甚至可以从未谋面的人倾心交谈。按这样的发展来看,被社会学家关注并要求的“逐渐淡化家庭关系”的社交原则,将更容易得到贯彻执行。
但《2007年零点中印居民沟通指数报告》却表明,中国公众的人际交往需求并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其次,中国公众在的陌生人交往方面表现出交往意愿较强、交往能力较低、交往机会较少的特点。
陌生人交往中的“1-2-3”现状
调查结果表明,平均来看,中国居民每月可结识1个新人(包括见过面谈过话或交换过联系方式的新朋友,也包括在网上认识的新朋友)。其中,44.6%的人在过去一个月中认识新朋友的数量不到3个,4.5%的人认识的新朋友在4-10人之间,能够结识11人以上的人群比例只占0.9%。另外,还有40.4%的中国居民在过去一个月内没有认识任何新人。
此外,在这次调查活动中,还测量了人们结识新朋友的意愿。调查结果表明,平均来看,中国居民希望每月能结识3名陌生人。具体来看,近一半人(49.6%)希望每月能够认识1-3个新朋友,14.1%的人希望每月认识4-10个新朋友,3.2%的人希望每月认识11个以上的朋友,另外,16.6%的人并不想认识新朋友。
我们都知道,人是生活在社会网络之中的,如果个人编织的社会网络越广、越强,个人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就越强,所能获得的社会支持也就越多。而通过对交际价值的研究,我们已经知道,在现实生活中,中国人往往忽略的恰好是最能创造社会价值的“外围社交圈”。按照陌生人,即“第六伦”的定义,陌生人却恰好是我们是身处这个社会变迁剧烈的时代中,帮助我们接触社会各个领域的一个联接点。通过他们,我们可以认识到更加百态的人生,更加多姿的世界。同时,通过结识陌生人而发展出的“弱关系”,由于具有较强的异质性,这样当我们需要转换行业或工作性质时,他们所能提供的帮助往往比父母、亲戚等“强关系”来得更加有效。
每月实际结识的人数和意愿结识的人数对比
资料来源: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编制发布的《2007年零点中印居民沟通指数报告》。
对比人们实际上结识新人数量和他们结交新朋友的意愿,可以发现,人们的人际交往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这也就是说,中国人对于目前的交际水平其实是不满意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总结人们的陌生人交往现状:1人是现状,3人是理想,2人是差距。但如何把握住交际圈子增长的度,则将成为我们如何开拓自己的社交圈的技术关键。
陌生人交往中的“高-低-少”特点
通过此前进行的人际交往需求的调查可以看出,首先,中国居民与陌生人的交往意愿较高:73.4%的人希望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认识更多的新朋友,其中61.1%的人表示比较希望,12.3%的人表示非常希望。
但是,在中国的陌生人人际网络中,除了那些由亲友引见和交友俱乐部等中介机构专门介绍的新朋友以外,在每天生活中,与售货员、司机、钟点工形成的各种的社会关系是人际交往中无法回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些在人们眼里只是“点头之交”的陌生人交往,人们到底持什么样的态度和感受,是否只是行同“陌路人”?
在本次调查中假设了几个常见的生活场景,分析人们对于这些陌生人的交往意愿。
与不同陌生人交往意愿比较
资料来源: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编制发布的《2007年零点中印居民沟通指数报告》。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保姆/钟点工、饭馆的服务员、住宅楼每天开电梯的值班电梯小姐和出租车司机,分别有62.1%、54.8%,54.8%和54.5%的人愿意说话接触;而对于火车和街市上主动搭话的陌生人,人们的警惕和排斥情绪明显更多,49.1%和61.8%的人在这些场合不愿意与陌生人接触和聊天。
虽然交往意愿较高,但中国人在一些典型陌生人社交场景中的主动性表现并不佳,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成为人们的逃避与陌生人交往的方式。
除了因生活、工作而出现的陌生人之外,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真正的陌生人”显然要更多一些。那么对中国人而言,是否人人心里都有一个“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潜意识呢?而当你与陌生人面对相处的时候,会用什么样的方法,又是否真的具备什么样的技巧呢?从调查中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居民与陌生人的交往能力较低。当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你的反应是怎么样?会主动和不认识的人打招呼并且结识吗?对于类似问题,只有四成的人表示自己“很会和陌生人打交道”,有较强的陌生人交往能力;相反,更多的中国居民则更擅长和熟人交往。
中国居民熟人交往能力、陌生人交往能力比较
资料来源: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编制发布的《2007年零点中印居民沟通指数报告》。
不过,虽然中国人越来越意识到了,自己的交际圈是在通过一次次与陌生人的交往中扩大的,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结识陌生人并与其打交道的经历并不多,结识新朋友的渠道比较少。37%的中国居民觉得在生活中很少结识陌生人,29%的人回答一般。日常的娱乐活动是人们结识新朋友的最重要场所,其次是通过工作学习上的接触,很多一部分结识新朋友都是依靠新环境等被动结识提供的机会,人们对于各种交友组织和虚拟网络结识方式的接受度还不太高。
中国居民人际交往途径
分类 途径 %
娱乐活动 朋友聚会和party 35.7
参加各种业余俱乐部 7.4
泡吧 0.9
工作学习接触 商务会议等工作接触 19.2
培训或学校 10
被动结交 新环境(如新邻居) 24.8
虚拟网络 网上聊天认识的 8.3
组织机构 婚介/交友中心 0.2
偶遇式结识 在大街上偶遇 15.8
火车/飞机/公交车上结识 5.4
资料来源: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编制发布的《2007年零点中印居民沟通指数报告》。
当前,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正处于全面转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不断走向开放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的交往不断扩大的过程。农民在各自利益的驱动下,逐渐摆脱了对土地与地缘关系的依附,拥向了陌生的城市。而城市中的个体也逐渐从单一职业的刚性隶属关系中“解脱”出来,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机会。传统社会的“熟人”关系界限被不断超越,中国社会也因此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如何在陌生人中穿梭自如,如何构架起自己的陌生人网络,如何拓展陌生人网络的关键性节点,如何使陌生人网络自我繁殖与扩展,如何使静态的网络结构纳入动态的资源动员中,并最终使无形的关系结构转化成有形的既得利益,解决上述这些问题是我们通向“陌生人社会”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