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22:19:31
第一章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

  如果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教育也随之进入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重大变革的新纪元,那么,了解什么是教育技术,它有哪些特点和作用,它对教育现代化有哪些影响,现代化教育媒体有哪些教育教学特性等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内容,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催化剂。 第一节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一、教育技术定义的本质

  (一)教育技术的定义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因此,给概念下定义时要注意:定义要揭露事物的本质,不能只对现象和外表描述;定义要抽象,抽象层次愈高,适应的范围愈广;定义既要简单扼要,又要全面、准确;定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在不断发展,人们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教育技术的定义也是在实践中发展,经历了由混沌逐渐走向清晰的过程。美国是教育技术开发应用最早、研究也最为深入的国家,他们的教育技术定义经过三十余年的讨论和修改,终于在1994年由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给出了教育技术的新定义,即"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通常称其为"94定义"。 "94定义"更加简练和概括,也更能反映这一领域理论与实践的本质特点,所以得到了教育技术领域的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我国教育技术工作者在总结"94定义"的基础上,又将其扩展为: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二)教育技术定义的内涵和外延

  教育技术一词,从词语的构成上看,它是"教育"和"技术"两个词搭配而成的一个复合词组,通常可以理解为"教育的技术"或"教育当中的技术"。对于什么是"教育",一般理解比较容易,概念的定义也比较一致。教育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德育、智育、体育等诸方面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

  那么,什么是"技术"呢?马克思认为技术是人和自然的中介,它基本上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核心内容,即有形的物质工具手段和无形的非物质的智能方法。有形的物质工具手段是技术的客观要素,包括工具、设备或手段等。例如,从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具一直到计算机、卫星通信等现代教育教学媒体,这些仅仅是技术的外壳;无形的非物质的智能方法是技术的主观要素,包括知识、理论、思想观念、方法和策略等。例如,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技巧、方法和理论等,这些是技术的灵魂。因此,教育技术可以分为有形教育技术和无形教育技术。

  从"94定义"的构成中可以知道,它的内涵包括:2个研究对象,即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5项任务,即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它的外延包括:1种转变,即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观的转变;1个指导思想,即科学系统方法观;1个目标,即实现教和学的优化。我们把这些内涵和外延有机联系起来,就可以表述为:教育技术是开发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实现教和学优化的一种系统方法。具体讲:

  1.好的学习资源是教和学优化的必要条件

  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条件。它可理解为:第一,学习资源的界定是按着功能来界定的,其主要功能是对学习的支持、帮助和促进;第二,学习资源包括人类和非人类资源,如教师、学习者本身、合作学习者和信息、资料、设备、场所等。在实践中,人类资源是我们常常忽略的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例如,在合作学习中,学习者之间的合作讨论就是在互为共享学习资源的过程,一方的思维与理解对另一方必然产生帮助;第三,学习资源可能天然存在,但利用时要经过教学化的处理,即经过选择、加工、组织才能应用到教学当中去。在课堂教学中所利用的学习资源也称教学资源。

  学习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及群体学习的全部外在因素。在学校教育中,学习环境主要包括校园、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和教学软件平台、学习工具、各种学习资源等硬软件物质条件,以及校风、学风、校园文化等精神因素。此外,家庭和社区通常被认为是学生的校外学习环境。一般情况下,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是相互交融的。

  学习资源概念的形成经历了媒体、媒体环境、学习资源三个阶段。在传统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系统中,媒体就是学习资源。虽然媒体分类多种多样,但最具有影响的是戴尔"经验之塔"。在1946年出版的埃德加·戴尔的《视听教学法》一书中,把教学媒体按人类获取知识的途径和规律,用一个塔式三角形来描述,如图1-1-1所示。

  图1-1-1戴尔"经验之塔"

  (1)戴尔"经验之塔"的结构

  戴尔将人们获得的经验分为3大类: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并将获得该3类经验的方法分为10种。

  ①有目的的直接经验。戴尔认为经验之塔的最底层是直接的经验,是学生直接与真实事物本身接触的经验。即通过对事物的看、听、尝、嗅、做等取得的经验。

  ②设计的经验。这是"真实的改编",这种改编,既要保持真实事物的形状,又要突出事物的本质和主要方面,使人们对真实事物更容易理解。如制作模型,尽管模型与原物相比其大小和复杂程度有所不同,但通过制作模型,可以产生比用实物教学更好的效果。

  ③参与活动。通过演戏、表演,感受那些在正常情景中无法获得的感情上和观念上的体验。

  以上三个方面的经验,都包含有学生的行为参入。

  ④观摩示范。通过看别人怎么做,使学生知道是如何做的,以后他自己就可以动手模仿着去做。

  ⑤见习旅行。可以看到真实事物和各种景象。

  ⑥参观展览。通过观察了解来学习。

  ⑦电影和电视。屏幕上的事物是实际事物的代表,而不是它本身。通过看电影电视,得到的是替代的经验。

  ⑧广播、录音、照片、幻灯。

  ⑨视觉符号。主要指表达一定含义的图形、图示等抽象符号。

  ⑩语言符号。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即文字符号)两种,是一种纯粹的数序抽象符号。

  (2)戴尔"经验之塔"给我们的启示

  ①给我们指出了由具体到抽象的10层学习途径。虽然当前的学习途径比"经验之塔"时代多许多,但是它给出的学习规律对当今仍有指导作用。塔底的经验是直接、具体的,学习时最容易理解,也便于记忆。塔的顶层经验最抽象,易于获得概念,便于应用。

  ②给我们指出了学习的一般方法。学习应从具体经验入手,但是不能止于直接经验,要逐步过渡到抽象,上升到理论,发展思维,形成概念,这是较有效的学习方法。

  ③替代经验是科学抽象的好帮手。位于塔的中部的是替代经验,介于做的经验与抽象经验之间。它能突破时空的限制,既能为学生学习提供必要的、容易理解的、便于记忆的感性材料,又有利于教师的解说、提示、概括和总结,从具体的画面上升到抽象的概念、定理,形成规律,是有效的学习手段。

  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投入到对学习资源进行科学而富有创造性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上,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资源,达到优化学习过程,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

  2.好的学习过程是教和学优化的核心

  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处理和传递的过程,理解该过程首先要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是人、生物和自动机等控制系统所接收和加工的事物属性或运动状态。人们不仅可以通过感官直接获取事物存在和运动的信息,还可以把不同感官获取的不同侧面和层次的消息,通过大脑综合分析处理,获取事物存在和运动的深层次的信息。人们将获取的信息用符号描述,再用符号载体--信号存储、传播、呈现信息。在教育教学领域有表示教学内容的信息、描述师生特征的信息、反映教学动态过程的信息等等。

  教学过程通常用信息传播模型描述,最具代表的是香农的信息传播模型。香农是美国教育家,他于1948年将发、收电报的过程抽象成如图1-1-2所示的方框图。其中的"信息资源"是指以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影像等形式储存在一定的载体上并可供利用的信息。"编码"是传者对信息资源加工、处理的过程。"信道"是传递信息的设备和通道。"译码"是受者对收到的信号加工、处理的过程。"信宿"即受者经过"译码"将传输的信号变成可接受的信息符号。有效的信息传播需要传者的经验与受者的经验有一部分重叠,否则受者难以理解或正确认识。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各种干扰,应当尽量加以抑制。传者应当充分利用反馈通道及时、准确地了解信号传到受者后的反应,从而可以检查信息传播的效果。

  香农传播理论的"反馈、编译码要有共同经验、抑制干扰"等措施,对使用现代教育媒体传递教育信息有很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编码(备课)把教学资料变换成可输出状态,并考虑如何以恰当的表达方式和顺序传递给学生,并运用反馈手段,不断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获得调节和控制的依据,从而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改进教法和优化效果。学生也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得反馈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这是一种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过程,教师是信息的传播者,是学习资源的控制者,学生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些正是学习理论要克服的弊端。

  图1-1-2香农通讯系统模式图

  学习理论是研究人类怎样学习的理论,主要在阐明学习如何发生、有哪些规律、是什么样的过程、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学习过程中心理和生理有何种变化规律等方面而形成的理论。长期以来,由于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解释存在分歧,形成了学习理论的三大主要学派:联结(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