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孝子董永故里在博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25:31
2003-08-27 08:35:21
汉孝子董永的故事至今已流传2000多年,1987年,由数十名专家教授经过缜密论证,确认汉孝子董永故里在博兴。
有关董永的最早记载,见于东汉武翟山武氏墓群武梁祠石刻(位于山东省嘉祥县)。石刻画面上董父坐于一轮车上指点董永劳作,董永则手执农具,回首观望其父,身旁刻有“董永,千乘人也。这就点明了董永是汉代千乘人。千乘城始于战国时期,“以齐景公有马千乘,常猎于此而得名。在汉代为郡、县名。千乘郡与千乘县,即今博兴县。
《博兴县志·人物志》中载:“董永墓在今崇德社(今陈户镇),去墓数里有董家庄,永故宅也。据《山东通志》、《青州府志》、《博兴县志》、《续山东考古录》及《汉书》记载,今博兴县境西部
在汉代为乐安县,属千乘郡。今博兴县城即乐安故城。董家庄在今博兴县陈户镇(位于县城北约15公里)。董家庄原有董公庙。《山东通志》还载“仙孝祠在西门内,祀汉孝子董永。明代王为邦《仙孝祠
记》中载:“本邑有董仙旧址,当日鬻身葬父,神女助织。孝声至今著也。我侯建祠绘象……文中,我侯,即指当时博兴县知县翁兆云。可见原祠已圮,明代知县翁兆云重修。康熙四年博兴知县蒋维藩又重
修,现已无存。据康熙五十八年《博兴县志》载,董永墓在崇德社,今属陈户镇,原有墓碑,因日久年深,碑已不存。民国25年,县长张其丙重修《博兴县志》时,重立墓碑一块。此碑尚存。以上资料,充
分证实了博兴县陈户镇董家村,即汉孝子董永故里。
董永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他的主要事迹有:(一)家贫、少失母,独养父;(二)鹿车载父,肆力田亩;(三)父终,无以葬,自卖身于富公以供丧事。他的这一事迹,为世人所敬重,为历代所颂
扬。三国时期,魏曹植在《灵之篇》中写道:“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债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这是我国最早描写董永的署名文艺作品。西汉
末年,刘向的《孝子图》亦有关于董永的记载,此书已亡佚。有关董永的记载仅见唐《法苑珠林》和宋《太平御览》的引文。东晋史学家干宝把董永的故事收在自己的《搜神记》里。不仅如此,而且一些文
人也在诗词、戏曲中加以歌颂,引为重要的创作素材。如,元杂剧《织锦记》、《百日缘》,后来的黄梅戏《天仙配》等,都取材于董永的故事。
近年来,博兴县注重利用董永这一文化优势,抓住机遇,突出发展主题,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以董永二字大做文章,发展博兴的名优产品。目前“董公、“董府、“董郎等名字为商标的白
酒系列产品已达数十种。不仅誉满大陆,而且在台湾岛内深受欢迎,还远销美国、俄罗斯、泰国、韩国等20多个国家。另外,仙女牌老粗布成为博兴的地方特产,深受顾客喜爱。
董永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孝敬父母、赡养老人的高贵品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精神文化宝藏,2002年,博兴县和国家有关部委联合评选了“全国十大孝星,2003年,博兴县委、县人民政府又
隆重推出“中国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暨董永文化旅游节,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了进一步的光大和发扬。
(申爱荣李景宇王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