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大中:董永故里在万荣天仙原名叫田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21:45
( 2005-12-14 08:59:38) 稿件来源:山西新闻网
人物简介
董大中,生于1935年,万荣县人,国家一级作家,著名文艺评论家,在整理山西现代文学、文化遗产上贡献突出,近几年平均每年出版一本学术专著。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赵树理年谱》、《赵树理评传》、《瓜豆集》、《敲门集》、《鲁迅与高长虹》、《李敖评传》、《台湾狂人李敖》。多年来主编和独自编辑的图书有《赵树理文集续编》、《赵树理全集》、《高长虹文集》等。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夫妻双双把家还。”当你沉醉于戏曲《天仙配》的优美意境时,可曾想到剧中主人公原本是咱山西老乡吗?
作为中国五大民间传说之一,董永与七仙女的爱情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其实,董永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但董永故里究竟在哪里?千百年来众说纷纭。山西万荣(原汾阴上孝村)、山东博兴、湖北孝感、河南汝南、江苏东台……似乎处处都有董永的影子,而这个影子却都是模模糊糊的。
董大中先生,我省著名文艺评论家,出生于万荣县上孝村(现称小淮村)董姓氏族,他确信“董永的真正故里就在我们村”。正是基于此,他新近完成了30万字的《董永新论》,这是我国第一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专题研究的著作。目前,山西已将“董永故里口传文化”作为首批重点“非遗”项目向国家申报。12月10日,记者对董先生进行了专访。
在董先生的书房里,随处可见书籍、资料,连电脑也被一摞摞书所包围,门楣上则悬挂书斋名“三闲居”。
见记者有些疑惑,董先生和颜悦色地解释道:“此三闲,可不是鲁迅《三闲集》讽刺‘有闲,有闲,有闲’之意。”原来,先生因中学读书时患脑膜炎,落下了耳聋的后遗症。虽然整天戴着助听器,你依然必须放声讲话他才听得见。“我呀,整天在家读书、写作,经常伏案,因此腿闲;书房只有我一人,不必说话,所以嘴闲;因为耳聋,诸事不问,闲言不听,当然耳闲喽!”董先生很好地运用了他这个“三闲”的特点,著作自然不时问世。
今年春,他闭门谢客埋头于书斋三个多月,写出了这部厚厚的书稿,且不说写作的艰苦,仅就阅读资料而言,这样强度的脑力劳动,对于一个年逾七旬的老学者来说并非儿戏,使人不禁顿生敬意。
父亲临终遗言道“天机”
“小淮村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子,主要是董姓人。”他翻出珍藏的《董氏家乘》(即家谱),指着其中一幅地图描述,村子由东西方向各有二里多长的两条大巷构成,两条大巷共有四座官门,另有一座南官门。“我家在南巷西官门内一百米处,自我五六岁认识了几个字起,每从这个门走过时,就看到官门上用石头镌刻的‘董永故里’几个字,工工整整地嵌在门顶处。”他将手抬得老高,比划着形容那门楼之高,“跟北边董家总祠堂的门廊、南边歇神殿戏台的后墙连成一排,十分雄伟高大。”
董先生10岁那年,父亲和祖父在同一个月内先后因病辞世,父亲临终前将他叫到床边,望着年幼懂事的儿子,殷殷嘱咐。先生清清楚楚地记住了两句,一句是“你迟生了三天,没进了家谱”,最后父亲一字一顿地告诉他:“官门上的几个字认得吗?是董—永—故—里!”从那时起,“董永故里”几个字牢牢地刻在了他的脑海里。所以说,他自幼耳濡目染,所有的素材、线索早已在他脑中埋下了伏笔。
但从解放以后,有关董永这些“旧东西”便没人敢提了,而他除了匾上几个字外,再也没有听说过别的,董永祠于1938年被日本人烧毁后,也废弃不用了。后来,戏曲片《天仙配》上映,他看到董永竟是南方人,这使他原来的印象受到强烈冲击,对父亲的“遗言”产生了怀疑。从此,一个大大的问号,在他脑中深藏了四十多年。
意外得知天仙是“田仙”
两年前,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孟繁仁找到董先生。“孟先生重点研究中国民间传说和远古神话,他先到我们村访问,听说《董氏家乘》的复印本在我手里,便想查阅,我当然支持,但仍有隐忧。”
董先生说:“几个月后,孟先生拿出了一万多字的调查报告,里面提供了几个新材料,特别说到了仙女是有原型的,那个原型就叫田仙,恰好与天仙谐音。”董先生轻拍脑门,感谢孟先生找到了故事的关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发现,它一下子改变了我的看法,田仙变天仙的佐证确实让人有意外之喜。”
田家姑娘何以长上神话的翅膀,变成天仙下凡呢?他说:“随着历朝不断的移民,故事传播到全国各地,人们不断添油加醋,离生活的原型越来越远,最后独立成为艺术形象,而董永和天仙的本来面目反而鲜为人知了。”
此后,他两次回故乡,考察了几处遗址,访问了县里的民间文学家和地方志专家,又尽可能找了所有需要的资料。让他感到惊喜的是,10年前出版的《万荣县志》上就收有一篇《董永的传说》,明确说要嫁给董永的姑娘是田家窑的田仙,不是天仙,只是人们把田仙比作天女下凡。跟几位朋友到怀介庄寻访董永墓,他才知道这个故事是当地老百姓人人皆知的。
“怀介庄一带的百姓始终坚持嫁给董永的是田家窑的田仙。”董先生讲了一段趣话,上世纪50年代,当地人看到电影《天仙配》,还曾发牢骚说:“董永的老婆明明是咱们这里的田仙,怎么变成天仙了呢?”
实地勘察考证寻“神话”
董大中先生亲自到“第一现场”田野考察,对准民间传说、遗址遗迹、董姓源流等刨根问底,终于从历史长河中“刨”出了宝贝,摸清了来龙去脉。
据董先生考证,董永故事最早见于记载的,是西汉刘向的《孝子传(图)》、三国曹植的《灵芝篇》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而《搜神记》对后世影响颇大,它第一次把完整的董永故事写了下来,此后的所有董永故事,都由它而来。20世纪以来,董永故事一直是说唱、戏曲、影视文学创作追逐的题材,拥有广大读者和观众。
根据之一:田仙与董永的民间故事
早在秦汉时期,河东上孝村有个年轻农民董永,他早年丧母,对父亲十分孝顺,常用小车推着父亲上地,边劳动边照料老人。父死后因家贫,只好卖身葬父。附近田家窑有位聪明伶俐的田仙姑娘,对董永产生了爱慕之情,主动在董永经常路过的地方等候,二人石门桥相会,老槐树为媒,土地爷作证,定下了终身。他们到财主家打工一起还债,财主提出要田仙织出一百匹布来,而心灵手巧的田仙果然织出精美的一百匹布来,财主只得放他们夫妻还家。
根据之二:“董永故里”石匾、董永祠与墓
由于董氏族人的呵护,小淮村“董永故里”碑石等遗址尚存。“遗憾的是,董永祠前一对石狮子于四年前被盗,如今村里仅剩那块石匾啦!”他不禁感叹,近五十多年特别是近二十年,一些重要物证被人为地破坏,都消失了。不过,在小淮村附近的怀介庄,至今仍保存着董永的墓。
根据之三:河东仍存“合婚布”婚俗
“河东地区有一婚俗叫‘合婚布’,你知道吗?”董先生解答道,男家在结婚时都要准备“合婚布”,做衣服里子的,象征男女白头偕老,此婚俗就是从董永故事里传出来的。
“田仙为还债很快织出了百匹布,作为一段佳话传播开来,青年男女都向田仙姑娘学习,日久天长便逐渐形成风俗习惯。”
他认为,河东地区青年人结婚必备“合婚布”,跟董永是分不开的,它是当时群众“集体创作”的,它是董永生活的活化石,比一切文字记载、比各地兴建的各种纪念性建筑物具有更大的说服力。
根据之四:董姓发源于河东稷王山
当听到天上的仙女原是人间的田仙落入“语言陷阱”,他马上意识到这是由移民造成的,于是把移民问题当作从头学习的重点之一。“河东地区不仅是华夏孝文化的发源地,还是董姓的发祥地。”他得知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是国内这一学科的重镇,便将目光投向复旦,而在山西又没找到安介生博士的《山西移民学》,不得不专程前往上海请教。
董姓在中国来说,属于大姓之一,其发源地是河东汾阴、稷王山一带。董先生说:“万荣的东面是稷王山,山的东边便是闻喜。四千多年前,董姓便在闻喜县产生。”到了两汉之际,距今两千多年,也就是董永生活的那个年代,董姓才开始向四面八方搬迁出去,迁移、发展到全国。同时,董先生又紧扣“父残子大孝”这个要害,得出董永不可能外迁,而是后代移民出去的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人口的迁徙,这个美丽的故事渐渐传到了河南、河北、山东、湖北、江苏等地,并出现了董永遇仙的各种神话故事及版本。
“可以说,在历史上著名的二十四位孝子中,除舜以外,名气最大的也只有董永一人。”董先生说,“董永”两个字,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名,已成为孝的化身,矗立在中国人的心中。每当我们看到这两个字时,眼前就会清晰地出现一个人影,诚实、勤苦的他对父母是那样孝顺,我们眼前还会出现另一个身影,一位妙龄女子因倾慕董永的为人,执意嫁他为妻,与他同患难共生死……更有无数个在董永影响、带动下成为孝子的男男女女。
董大中先生分析说,董永故里说法不一,归根结底是中华民族的特定文化使然。因为,孝道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核心构成,为了广泛推行和强化孝义,我们的文化中便很自然地生长出这样一位典型,并让他卖身葬父的事迹“孝感动天”,最终感动天下之人。所以,各地百姓言之凿凿,把董永故里“搬”到本乡本土,也就不足为怪了。
同时,董大中的研究报告对山西省、对万荣县是一剂清醒剂,能促进当地政府把有关董永的一切文化资源都及时保护下来,进行一系列做深做火的举措,就像秦皇岛的“孟姜女”、宁波的“梁祝”,都已成了城市的名片和招牌,不仅有专门的博物馆,还有公园、雕像,以及旅游专线、纪念品等等。
“我们守着这样的宝贝,还不赶快行动起来吗?希望我们也会拥有这一切。我早已与县里商量好了,一旦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第一步就是修建祠堂。”在他的建议下,万荣县刚刚成立了“董永与孝文化研究会”,小淮村亦将着手开发“孝文化”。(本报记者 李尚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