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1:52:45

矿业设备 |矿业新闻 |矿产资源 |矿业管理 |矿业城市 |矿权交易 |矿业市场 |矿业企业 |中国矿联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中国矿业网 >>中国矿业报 >>电子版>>B2.矿政 本栏目编辑服务热线:13718643421

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的“实话实说”
――第二届全国百家地质队经验交流会对话录
http://www.chinamining.com.cn 2007年07月19日 作者:孟凡君 编辑:赵京燕 孙磊 王新生

甘肃地矿局第四地勘院院长  冯 晖
(一)
主持人:去年,第一届全国百家地质队经验交流会在深圳召开,我当主持人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大家还认可。这次我又走上这个舞台,由我来主持这次“实话实说”节目。
“实话实说”就是说心理话、说老实话。今天,有这样一个地质队,它有一个“惟一”,这个“惟一”就是温家宝总理曾经在那里工作了11年。至今这个队还保留着温总理工工整整的野外记录和负责撰写的地质报告。近些年,这个队发扬“三光荣”的革命传统,锐意改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业绩。他们说,温总理给那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只有把工作干好,为共和国增光,为总理增光。现在让我们用掌声请出甘肃地矿局第四地勘院(以下简称四院)院长冯晖先生,请他来讲讲2002年9月1日,温总理专程到四院来的情况,让广大地质工作者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
冯晖:我们甘肃四院现有职工2697人,设置二级单位46个。40多年来,我院经历了以找富铁、铬为主,以找富铁、富铜、磷为主,以找铅、锌、钨铬、矾等为主,以找金为主的4个找矿阶段,探明大、中型矿床68处,发现并评价矿产地400余处,提交黄金储量80余吨。自1964年队伍组建以来的风雨历程,铭刻了地质工作者历经艰辛的创业史,也记录了地质工作者感天动地的发展史。
温家宝总理曾经在四院工作了11年,他对四院的改革、发展十分关心,曾于2002年9月1日,专程来院看望曾经一起工作过的老同志,并就地勘单位的改革、发展同院领导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他说,这么大的一支队伍,也够你们带的。你们矿山多,在工作和施工中要注意安全生产。希望你们继续发扬成绩,带好队伍,为地矿事业的发展再做贡献……总理很恋旧,只带了一个随从,来到他以前居住过的老房子,房前屋后地走一走,并想照一张照片留作纪念。然而,女房主没有认出是温总理,不让照,温总理很随和,说不让照就算了。女房主端详了温总理一会,说:“你看起来像县长。”总理笑了,随行的同志显得很尴尬,但总理一点也不在意。说实话,共和国的总理日理万机,还时刻关注着地质工作,并且还那样地平易近人,确实让我们感动。
主持人:目前四院的产业框架是什么?
冯晖:四院目前形成了以地质找矿、矿业开发为中心,工程勘察与施工、多种经营、多业并举的格局。地质勘查公司目前找矿队伍规模120人,主攻北山祁连、深化南山祁连西段、开拓阿尔金。矿业开发现有矿山企业8个,以矾、黄金开发为主,生产经营逐步向铁矿开发等领域拓展,除参股的矿山外,目前还自主经营4座黄金矿山、1座黄金冶炼厂、筹建1座铁矿。工程勘察与施工业现有4个企业,并且完全按照内部企业化经营模式运行,施工领域由国内积极走向国外市场。多种经营主要是与地质找矿配套的一些产业,有实验室、出版室、职工医院、物资经销公司、基地物业管理公司等。
主持人:你们多年来一直坚持地质找矿,而且探采一体化工作做得很好,特别在资料二次开发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请讲述一下你们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冯晖:我们队的工作区域地质矿产工作程度低、交通困难,经过研究对比,在近期有望突破的地区开展了矿产远景调查,全面评价资源潜力,同时,总结成矿规律,提出找矿方向。我们高度重视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工作,把退休老专家们请过来,进行资料综合研究分析,确定远景找矿靶区,而且与新的找矿理论方法结合起来,进行论证和验证,为地质找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原来地质找矿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过去找矿前景不好的区域就放弃,这是一种局限思维。而我们在这方面有所突破,找矿思路更开阔,并且做了大量的工作。近年来,我院发现并评价了小西弓金矿、寒山金矿、鹰咀山金矿、玉山钨矿、七角井钒多金属矿、化石沟铜矿等。这主要是我院多年来始终坚持“面上展开,重点突破”的原则,紧紧围绕区域内成矿带展开、进行靶区优选的结果。
主持人:从上世纪80年代起,四院就开始走探采一体化的路子。20多年来你们有什么切身体会?这条路能否一直走下去?
冯晖:四院的探采一体化是从1985年起步的,开始是对探矿过程中产生的矿石进行生产实验及对前人采矿形成的尾矿进行处理。后来成立了采矿队,在华西山生产黄金,一年仅生产2.8千克。直到1988年改为大规模的堆浸工艺,实现了万吨级堆浸规模,黄金产量一度占酒泉地区的30%。
其实,走探采一体化路子,当时并不是很自觉,只是要回应严峻的挑战。队伍要生存,职工要发工资,但是干着干着,我们发现,地质队的性质和使命决定了地勘单位的发展必须紧紧围绕地质矿产做文章,依托勘查成果和地质资料的优势,对适合开发的区块采用合作、联营、自营等方式兴办矿山企业。我们发展地矿经济必须大力推进矿业开发,实现探、采、浸、选、冶“一条龙”。现在,我院的矿业开发收入已接近全院经济总量的50%。要搞好矿业开发,我们体会到,必须紧密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协调处理好与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关系,处理好构建和谐单位与加快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我们重视做好人才工作。《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颁布以来,给我们地勘单位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再创新业。
张盛丰:(点评)四院有着光荣传统,成果显著,和谐发展。他们在3个方面抓得很好:1.区域调查与找矿研究是重中之重,特别是资料的二次开发。2.拥有自主矿权,加强矿业开发是重要途径,通过探、采、冶一体化,加快了附加值的增加。3.主动加大经济投入和政府投入,是加快发展的重要保证,而且能够达到双赢。
何熙平:(点评)我赞同张局长的观点。甘肃地矿四院一是指导思想明确,经济结构合理,主动抢占工程勘察市场,探采一体化成效显著;二是有长远考虑,手里抓一批,眼里看一批,心里想一批,从而长期占据矿业勘查市场,达到长盛不衰。
主持人:实际上,地质工作的发展模式有千种万种,但只有两个目标要达到,一是看地质事业有没有发展;二是看地质职工生活有没有改善。衷心祝愿甘肃地矿四院富裕起来,发展起来。
(二)

内蒙古地矿局第十地勘院院长  王文龙
主持人:今天我们来到内蒙古赤峰,自然是内蒙古地勘十院(以下简称十院)在此的原因。据内蒙古地矿局介绍,这里诞生了“十院模式”、“十院速度”、“十院精神”。十院是目前以地质队为单元,经济总量最高的国有地勘单位,今年预计可达到10亿元。它的发展正处于裂变的状态,便有许多“探秘”的内容。现在就让我们请出十院院长王文龙先生,掌声欢迎!
主持人:王院长,您是目前地勘单位的“首富”,十院的职工也个个腰缠万贯,请您谈谈是怎么发财的,发财的诀窍是什么?
王文龙:说实话,十院的做法更确切地说,是因地制宜,利用自治区政府给我们的扶持政策,走自己的路。我们十院在地矿局的领导下,经过领导班子共同的努力,向前迈进了一步。我们大力推进二级经济实体的转制,除地质勘查公司外,把所有具有一定规模的院办企业全部改造成有限责任公司,并且在有限责任公司里让企业职工占大股,全院职工入股,地勘单位相对控股,社会资金适当进入参股。经过企业股份制改造,大幅调整产业结构,一个以地质勘查为主导、以矿业开发为支柱、以工程地质勘察与施工为补充的新型产业结构初步形成。去年,十院承担了29幅1∶5万矿调项目,十几个矿产勘查项目,物化探测量200平方千米,总货币工作总量4500多万元。目前,十院有生产矿山3个、在建矿山企业2个,主要是铜、钨、铅锌、金等矿产,总采选能力已达4000吨/日,工程勘察与施工已经占赤峰地区50%以上的市场。预计今年的市场总收入可达10亿元,利税达到4.5亿元。我们顺应改革大趋势、适应市场大环境的鲜明特点,有力地推动了十院产业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我们缩短时间,改资源开发“三段式”为“一段式”,这就是十院的模式、速度。谈到“十院精神”,我认为就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自强自信、永不言败。
主持人:请问,您认为地质队办矿的优势和劣势各是什么?
王文龙:我认为十院办矿的优势主要是:我们懂技术、有人才,有勘查技术优势;积累了大量的地质资料,有资料成果优势;同时,还有职工素质优势。当然,劣势同样存在,主要表现在资金缺乏、社会资源不足和采矿、选矿技术相对落后等方面。
主持人:十院是怎样排除劣势的?十院的个性化优势能保持下去吗?
王文龙:资金上的问题,主要是靠职工集资入股、社会资金适当参股进行补充来解决。我们寻求和大的国有矿山企业充分联合、合作,以自己资质、矿权、技术和对方的资金等生产要素对接。至于个性化优势能否保持下去,我还没有把握,但下一步的路,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治理、整顿和提高。在规范管理上下工夫,提高效益,快速发展。管理矿业企业要不断摸索,我们靠机制和制度,充分发挥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作用。
主持人:十院的矿业开发已有相当规模。下一步路打算怎么走?
王文龙:随着在建矿山的投产,十院控股矿山企业总的采选能力可达4000吨/日,年可生产铅锌5万金属吨,白银100金属吨,铜5000金属吨,钨1000金属吨。我们还拥有几十个优质矿权,在安全地度过二三年产业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后,我们将着手对现有的众多企业进行产业链条对接,争取上市,建成一个规模较大的、拥有现代科学管理机制的、有相当技术实力、资金实力的综合性矿业集团公司。
代表提问:请问十院是如何获得矿权的?在股份制改制中如何规避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王文龙:我们的矿权有三种,一是入股企业自有的矿权;二是十院原有的矿权;三是收购矿权。自治区政府为了促进地勘单位的改革与发展,在矿权上给了我们许多关照。在股份制改制中,我们按照内蒙古国有企业改制政策,严格报批、审批。现在,政府对地勘单位二级企业改制既没有支持性文件,也没有限制性文件。
孙矿生:(点评)十院结合本院情况,不断总结经验,实现跨越式发展,主要表现在:1.能正确认识自己,明确优势和劣势。2.科学定位,理清优、劣势,明确扬长避短的思路。3.操作具体,在市场运行、操作过程中,抓住关键,特别是以人为本,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把职工的切身利益和地勘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十院这种经验很实用,我们都应该学习和推广。
张盛丰:(点评)通过对十院的了解,我谈三点想法:1.办矿能致富,地勘单位利用技术、成果、人才三大优势可以快速致富,小矿能小富,中矿能中富,大矿能大富。2.改制能快富,过去体制、机制不灵,必须用现代企业制度来改造。通过改制,积累资金,改变僵化体制。3.富民能藏富,地勘单位为社会经济服务外,就是使广大职工富裕起来,而且能正确处理国家、单位、职工三者的利益关系。可以说,十院的经验对地勘系统很有代表性。地勘十院应尽快上市,组建成为北方最大的矿业公司。
何熙平:(点评)十院改革成功,一是对国家和地方贡献大。赤峰市年财政收入40亿元,十院就交了1.8亿元,不得了,矿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赤峰的支柱产业。二是队伍强了,职工富裕了。三是积极推进企业化改革,十院产业定位科学合理,以地质勘查为龙头,以矿业为支柱,以工程勘察为重要补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推进改革,成为内蒙古地勘单位改革的一个缩影。
(三)

甘肃有色地勘局第四地质队队长  汪海峰
主持人:有一支活跃在祁连山的地质队,论区域他们优势很小,论环境他们十分恶劣。但靠着他们思路清、目标明、措施硬、在“九五”、“十五”期间经济收入稳居全局之首,被甘肃省政府授予“全省地质找矿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他们坚持“以找矿促进开发,以开发反哺找矿”的路子不动摇,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难能可贵的是,在地质工作处于低潮时,他们仍保证找矿投入,“人们昏睡他独醒”,他们是否有点“先知先觉”?让我们请出甘肃有色地勘局四队(以下简称四队)队长汪海峰,来回答我们的疑问吧。
主持人:在地质工作处于低潮的阶段,很多地质队工资都难保证,矿权市场又不发育,你们怎么保证找矿投入?
汪海峰:我们四队现在有4个地质项目组,4个矿业开发分队。上世纪90年代初,我队就开发了安西县新金厂,在金矿开发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改变了找矿经费完全依赖国家项目投资的状况。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们在肃南发现了小柳沟钨钼矿,2006年已经投产,年创产值达6亿元。我们还与甘肃建新实业集团签订了小柳沟钨钼矿开发以及小柳沟外围钨钼矿风险勘查协议,共引进勘查资金2亿元,在矿产资源的合作开发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地质找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处于低潮的时候,我们认准一个理,地勘单位只有立足地质,才能主动承担起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的责任,心无旁骛地进行地质找矿,让地质勘查得到较大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队里经济困难,为了保证找矿资金的投入。当时职工集资110万元,又借款80万元投入找矿。
主持人:拿职工的钱去找矿不打怵吗?
汪海峰:怎么不打怵?压力大着呢。但是我们长期搞专业,心里还是有点底。我们邀请专家,为我们提供找矿理论依据;选择靶区,筛选投资小、工艺简单、规模较小的项目,把风险控制在最低。近几年,我们根据最新的成矿系列理论,总结出深部找矿理论、方法和技术,建立了小柳沟地区钨钼多金属的分带模式、勘查模式和勘查思路,使区域找矿成果迅速扩大,接连发现了祁青钼矿和多处铅锌银矿点,扩大了肃北县石硐沟铅锌银多金属的找矿成果,使之达到大型规模。
主持人:上世纪90年代初,你们就进行了黄金开发,为下一步的地质找矿积累资金。当时是基于怎样的思考?
汪海峰:我们认为地质队要发展,在有条件的地方必须走“以找矿促进开发,以开发反哺找矿”的路子。
主持人:企业真正的竞争力是人才的竞争力,其他竞争力都是人的竞争力的外化。请问你们是怎么解决人才问题的?在大西北要留住人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啊!
汪海峰:我们这里原来人才流动频繁。现在,我们采取以情感人,大力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四队精神,提高业务骨干待遇,把年轻人才送出去到大专院校学习深造。近三年来,我们培养了博士生1名,硕士生5名。现在他们大多走上了技术领导岗位或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人。如今我们效益一年比一年好,人才已形成反向流动了。
主持人:你们找合作伙伴,是怎样达成共识的?有什么经验和教训?
汪海峰:甘肃是经济贫困地区,我们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引资,加快重点矿区勘查进程,目前共引进勘查开发资金近2亿元。在选择合作伙伴上,我们主要看这个合作单位是否具备知名度、诚信度,资金是否雄厚。同时,我们在控制矿权的前提下,谈好维护权益等条件。一般来说,合作伙伴一旦投入资金就不会轻易放弃。
孙矿生:(点评)我谈一点,主要是从事地质找矿工作探索思考的问题,也就是资料二次开发的问题。我觉得,对已经取得的资料和认识,需要不停地、反复地去重新认识、重新探索,这样就很有可能产生许多新的看法,取得非常可观的收获。小柳沟地区的找矿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一个矿可综合开发利用,就会使其价值成倍地滚动上翻。实践证明,攻深找盲是有希望的,就矿找矿比重新找矿可能来得更快、更容易。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过去的工作,不论重新认识多少次,都会有意义,都会有价值。
(四)

山东地矿局第六地勘院院长 王祺鸿
主持人:这是一个惟一的由国务院命名的“英雄地质队”。极为可悲的是,获得光荣称号的第二年,这个队就陷入了困境,由此一蹶不振10年。到2002年职工曾连续5个月拿不到工资,凄惨之极,难以言表。但是,现在他们重新崛起了,英雄并不曾变成狗熊。为什么会这样?其中的大起大落、大落大起说明了什么?让我们请出山东地勘局第六勘查院(以下简称六院)院长王祺鸿先生。
主持人:从历史的眼光看,六院为什么会陷入困境?近几年为什么能迅速崛起?
王祺鸿:我们队于1992年被授予“英雄地质队”的光荣称号,经过几十年发展,历经风雨,为国家地质找矿确实做出了贡献。50多年来,我们共为我国黄金行业探明特大型和大型金矿30余处,探明黄金储量1000余吨。
如果用历史的眼光来看,由于对地勘行业的转型不适应,上世纪90年代初,六院曾处在了地质事业的一个低谷时期。从内部的原因分析,职工思想陈旧,观念落后,体制僵化,机制不活。到了2002年,全院总收入和人均收入位居全局倒数第二,曾经有5个月职工拿不到工资,被社会称为“高台跳水”现象。2003年局党委调整了六院的领导班子,我们高举创新发展的大旗,奋力拼搏,重振雄风,终于实现了“一年有突破、两年新跨越、三年大发展”的奋斗目标。
主持人:那么六院是怎么“变“的呢?
王祺鸿:创新,创新,再创新。2003年突出“改”字,力促改革;2004年突出“抢”字,抢抓机遇;2005年突出“管”字,强化管理;2006年突出“拉”字,拉长产业链。
主持人:世界管理大师韦尔奇说,要不断在企业内部进行革命,而且他指出,在必须变革之前做出变革,请问六院的变革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
王祺鸿:我们提出观念创新是前提,人才创新是根本,管理创新是基础。在人才建设上,我们提出了“以好人为本,政治上重用,经济上重奖”的口号,全面推行了人事制度和用工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了“竞争上岗、择优录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把无情管理与有情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再一个解决机制问题,采取精简机构和机关工作人员,干部靠选举产生。对干部政治素质上、业务素质上、组织能力上、技术专长上进行考核,全院机关科室由12个合并为7个,83名中层干部精简到38人,123名机关工作人员也削减了一半,砍掉了不少干部。可以说改革的力度很大,刀刀见血,这样内耗下 去了,能力上来了,我们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主持人:你们新的找矿突破是如何取得的?对成矿理论有什么新的认识?
王祺鸿:我们在东部“攻深找盲”的战略和“焦家式”成矿理论的指导下,联合科研院所,全力以赴实施深部探矿,打破了“大断裂只导矿不储矿的传统理论”,确定了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新类型,填补了国际金矿成矿类型的空白,实现了金矿勘查的重大突破。在这一重大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综合分析了莱州市寺庄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推断该地段受焦家断裂构造控制,在其走向和倾向拐弯部位、分支复合部位有利于成矿,且矿体具有尖灭再现的成矿规律。依据这一规律,我们本着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由浅入深、由稀到密、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编制详查设计方案,终于在寺庄矿区深部实现了“攻深找盲”的重大突破,发现了一个50多吨的特大型金矿。
主持人:六院的实践证明了东部地区攻深找盲有很大潜力,同时也显示出六院的个性化优势,您是这样认为的吗?
王祺鸿:是的。六院在计划经济时代找了许多矿,如果按照现在的政策早就富得冒油了!这次找矿突破使我们认识到,胶东焦家金成矿带在主裂面之下300米至600米的范围内,特别是第三控矿构造岩性带的找矿潜力很大,我们预测还会有重大突破。六院找矿有很大的优势,我们一定要把优势发挥好,打出它的品牌。
张盛丰:(点评)六院是功勋卓著、贡献巨大的地勘单位,他们却10年陷入困境,说明我们国家当时对地勘单位在矿业政策方面还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六院现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我认为主要得益于4个方面的工作:1.改革兴院。计划经济严重束缚着职工的积极性,机关臃肿,人员冗重。他们从观念入手,从人员入手,这样就为自己重新崛起创造了很好的基础。2.人才兴院。一个单位,首先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班子是关键。六院领导班子有思路、有精神、有干劲,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制定重奖政策,吸引人才,这是重要的组织保障。3.主业兴院。六院把钱都投入到主导产业找矿、探矿上,而且紧抓不放。4.科技兴院。六院用科技指导地质找矿,不断丰富、发展找矿理论。从山东六院我们看到了我国地勘事业的希望。
主持人:六院的红旗高高飘扬在山东大地,高高飘扬在全国地勘战线上,证实我们的地质事业欣欣向荣。从这一点上说,六院不仅是山东的,也是全国的,它为我们地质事业开创了一个新的、光明的未来。
(五)

本报社长王家华(左)和中国煤炭地质总局129地质队长  徐培武(右)
主持人:有这样一个地质队,历史上是功勋地质找矿单位,新时期又不断锤炼成为一支地质勘查的铁军。它地处河北邯郸,但它的足迹遍布国内外,1997年它就走出国门,纵横千里,挥洒自如,靠的是什么?它提交的地质报告不断获奖,又靠的是什么?它不断有新的“绝活”出现,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还靠的是什么?现在让我们请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129勘探队(以下简称129队)队长徐培武先生,让他来解读这些“为什么”。
徐培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深化改革,壮大主业。上世纪70年代中叶以来,我们共提交各类煤炭资源和储量140亿吨,其中新发现煤炭资源和储量45亿吨。近几年,我队所有报告和资料全部采用电子版或计算机数字化提交。仅2004年~2006年,全队共完成资源勘查项目39个,提交各类地质报告20件;1997年跨出国门,高效完成了《印尼南加里曼丹省SATUI煤田一号矿井地质勘探报告》,获得外商的高度赞誉。
我们坚持“大地质、大市场”的经营理念,立足国内,走向国际,全队800多人积极抢占国外地勘市场。但与其他队相比,我们仍有很大差距。今年到现在,我们已签订2亿多元的合同。
主持人:你们的国外项目合同是怎么得到的?
徐培武:在蒙古国我们签订了一个1.2亿元的合同,这个合同是一个电话打来的,也是一个偶然机会遇到的。现在我为大家讲述这个小故事:今年元月,我接到一个陌生电话,一看号码是国外的。出于好奇就接了,原来是蒙古国一家能源公司的总经理,对方说打算找一个煤炭勘查的伙伴,问我是否有兴趣干。我问:为什么找我们?他答:听说你们的施工质量好。于是双方在元月中旬就签订了合作意向,大约1.28亿元的合作项目。今天计划启动6000万元至8000万元,预计今年11月15日前,项目全部启动。
主持人:接到这个意外电话,你认为是偶然呢,还是必然呢?你们有什么个性化优势,或者说有什么与众不同?
徐培武:后来才知道,这主要是一位煤炭系统的美国专家的推荐。这位美国专家以前与我有过接触,认为我实在,敢说真话,讲交情,做事认真。而且我队曾获过“优秀地质报告特别奖”的业绩。
主持人:这大概是偶然中的必然。这个故事,对我们有所启发,它告诉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事。现在,请您介绍一下在蒙古国工作的有关情况。
徐培武:我对蒙古国了解得也不多。蒙古国矿产开发程度较低,但是现在却特别热。在蒙古国取得矿权不容易,首先必须要对其有承诺和实际行动,要为当地交通、通讯、医院等做一些基础设施工作。另外还要有进一步的投资计划,而不单单是开矿投资。
主持人:129队改革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事企分体运行方面。请问129队事企分体运行的方向、框架和管理模式是什么?
徐培武:其实,我们也只是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比如,在勘查方面,成立勘探公司;强化基础管理,突出财务管理中心地位,实行成本预算、成本控制、项目管理机制;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全部实行合同制度;在事业体制方面,为那些不适合野外工作的、年龄比较大的、工作时间比较长的,包括部分没有技术技能、没有合适岗位的职工办理内退、待岗等。
主持人:作为中央管理的基层地勘单位,你最困惑的是什么?
徐培武:我感觉最困惑的,一是人的问题。想要的人缺,上不了岗的人多,最缺乏技术、管理人才。由于人员结构不合理,工作比较难安排。我们也采取与高校建立固定用人关系,建立校企合作项目,采取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措施。二是涉及一个敏感的话题。说实话,我们没有属地化的地勘单位的一些扶持政策,面临的问题比较多,投资方面明显低于属地化的队伍。拿到的国家项目很少,甚至拿不到。再者,就是矿业权的问题,我们虽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做了很多工作,但拿不到矿业权,导致我们与属地化的地质队相比,差距越来越大,很难有立足之地。我们是公益性的,还是商业性的?处于两难境地。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帮我们出出主意!
何熙平:(点评)129队是一支老队伍,应该说成果累累,做出了许多新贡献。他们长期坚持,一以贯之。地质队伍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改革必须以地质勘查为龙头不能动摇,但也可以多种经营,有副业作补充,但不能失去本色和本业。129队长期以来没有动摇,在坚持本业主业的基础上,向外拓展,他们介绍的情况值得我们学习。另外,他们有比较严格的管理体系,坚持事企分开的管理模式,突出产品管理的中心地位,对产品管理、劳动用工都实行新的管理制度,加强干部业绩考核,注重科技创新、设备更新,不断培养人才。这一点,我们必须坚持做下去。
对于129队遇到的困难,我希望应该引起有关部门、政府重视,尽快得到解决。其实,属地化的单位同样也遇到许多问题,最主要的是,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四号文件。我建议国土资源部应加强国务院四号文件贯彻落实的执行、检查和监督力度,加强对各省地勘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关注、协调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真正调动地勘单位的积极性,发展我们的地质事业。
(六)

中化浙江地勘院院长 周育坤
主持人:在资源丰度并不高的浙江省,怎样寻找找矿突破?过去的地质工作像捋头发似的把山头都捋了一遍,现在还有没有找矿的潜力?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浙江地质勘察院(简称浙江地勘院)替我们做了回答。它们发现的大型萤石矿,是偶然,还是必然?是“天赐我也”,还是“独辟蹊径”?在“发现”中有什么值得回味的地方?下面我们请出中化浙江地质勘察院周育坤院长,请他来谈谈体会吧!
主持人:从区域市场入手思考地勘工作是浙江地勘院的特色。一个实力并不显赫的地质队如何求生存、求发展,你们是如何思考的?
周育坤:我院在职职工200余人,始终坚持以地质勘查为立院之本,同时不断发展地勘延伸产业――工程地质勘察和桩基工程施工,积极拓展化工产品生产和化工机械制造。30年来,我院先后提交各类地质报告80余份,探明了浙江瓯海渡船头伊利石矿、苍南县矾山明矾石矿、常山八面山萤石矿等一大批大中型矿床。目前,我院共有探矿权项目8个,2006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472.62万元。
为适应地勘单位改革发展需要,要做强、做大、做实地勘主业,就要实行两条腿走路,既要做好向国家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地勘项目和资金,又要努力开拓商业性市场地质项目,做到两者有机结合、共同发展。为此,我们从地质市场、地域市场、地质立项、地质成果等几个层面上提出了开拓地质市场的工作思路。我们通过对优势劣势的比较分析,准确定位,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争取市场地质项目,巩固稳定现有的地域市场,积极开拓新的地域市场,加强政府和各级管理部门的沟通,取得支持,做好地质项目立项,努力争取矿权。
主持人:萤石矿的发现是不是偶然的?据说它的类型与众不同,它的发现有无动人的故事?
周育坤:在浙江发现大型萤石矿,有点碰巧但也有基础。我们于1997年9月就在常山县发现了这种矿石,当时不知道是萤石,它没有五颜六色,与岩石相近,不易辨认,靠肉眼难以区分。但是我队的技术人员一丝不苟,没有放弃,并向专家咨询,请他们到现场指导,又到外地类似矿区进行实地考察;后来经过分析、测试,最后认定是萤石。找到常山这种新类型的萤石矿是找矿理论上的新突破。
主持人:把萤石矿作为找矿重点,基于怎样的思考?
周育坤:实际上,把萤石矿作为找矿重点无论是政府政策导向,还是浙江省氟化工行业对萤石的需求,以及省内萤石资源的现状,都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我院重点寻找萤石矿,主要有3个方面的因素:1.我们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地质工作有深厚的感情。2.浙江有全国最大的萤石分布区。3.我们曾经在多种经营,包括服装、餐饮、机械加工、涂料和电器等产业上的投资,结果都打了水漂,后来决定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把探矿权转让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主持人: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说,创新是创造了一种资源。这一矿床的发现有什么值得总结的经验?
周育坤:浙江萤石矿的发现和探明,使广大地质人员打开了新的找矿思路,在萤石矿找矿理论上有新的突破。交代型萤石矿难辨且存量少的观念被打破,为寻找同类型萤石矿打下了理论基础,为浙江地区乃至浙、皖、赣交界地区寻找同一类型的萤石矿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另外,萤石矿的发现为缓解浙江省氟化工企业的矿石资源提供了保证。
主持人:作为化工地质队,目前生产力要素在增加,能否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周育坤:应该说我们这方面做得还比较差,该做的事非常多。国务院四号文件鼓舞人心,都说地质事业的春天来了,但春天到底来到哪个单位,我没有明显的感觉。特别是中央管理的地勘单位面临的问题很多,具体解决的措施还没有。
张盛丰:(点评)浙江地勘院不容易,他们经过长期努力,发现了特大型萤石矿,可以说主业突出、全面发展、进入和谐、成果显著。他们是小队找大矿,为浙江化工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此,我有3点经验体会:1.找矿要充分发挥区域成矿优势和自身专业优势,这样找矿就容易获得突破。2.找矿要不断研究新的类型、总结新的归类。3.找矿要不断学习、借鉴国内外的新发现、新成果。
(七)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正元地勘院总工程师  屈绍东
主持人: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我们地勘单位坚定地“走出去”,“走出去”和“迎进来”同样具有战略意义。但是“走出去”并不容易,在东南亚某国,我们“走出去”的队伍有几十支,但在当地获得矿权的凤毛麟角,很多地勘队只有投入没有产出。今天,我们向大家介绍一支“走出去”的队伍――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正元地勘院,它们通过什么策略在国外立住了脚并逐步扩大了市场占有率?让我们掌声请出该院总工程师屈绍东,让他讲一讲“风和雨”和“悲与喜”。
屈绍东:山东正元地勘院主要从事国家矿产地质勘查,工作重点是黑色、有色金属及冶金辅助原料的勘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展贵金属特别是金矿找矿工作以来,我院已累计探明金资源量400余吨,现在国内拥有探矿权86处,采矿权1处;在蒙古国探矿权15处,采矿权3处。
我们按照“勘查开发一体化”的总体思路,把矿业开发作为实现地勘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立足山东,移师西部,在新疆、甘肃、内蒙古进行地质矿产勘查,同时走出国门。
主持人:你们的“走出去”在当时出于什么考虑?
屈绍东:在“走出去”之前,我们感到地质队伍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一定的矿业权储备,而国内的竞争十分激烈。走到境外去找矿虽然也有不少困难,但先走一步就能取得主动。我们选择蒙古国一是地域相对较近,二是也有一定的公共关系。另外也是响应国家“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号召,在资金有限、存在难度的情况下,先做一些尝试。2006年6月,我们完成了《蒙古国戈壁――克鲁伦铁多金属成矿带航空物探和地面综合找矿设计》后,还准备启动航飞计划。
主持人:在境外找矿要注意什么?
屈绍东: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了蒙古国矿业开发政策,跟踪国际矿业发展动向,适时进行矿权运作,使矿权快进快出。目前我院已转让了几个矿权,有了收益,降低了政策环境等可能造成的风险。其实蒙古国大部分矿权都掌握在政府手里,而且蒙古国的地质勘查程度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低,那里有不少前苏联打下的钻孔。蒙古国专业的矿业勘探公司很少,我们认为蒙古国今后地质勘查市场将大有可为。
在蒙古国,我们按照“高起点、大手笔、裂变式”的发展思路,坚持在观念上突出一个“新”字,在管理上突出一个“严”字,在服务上突出一个“优”字,在企业形象上突出一个“好”字,进行地质市场运作。这样不仅锻炼了队伍,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对蒙古国地质市场的认识,坚定了多方位、多渠道开发蒙古国地质市场的信心和决心。
但我们在蒙古国也遇到不少困难,主要是语言沟通困难,交通、通讯设施落后,气候条件恶劣,价值取向、文化习惯差异较大。
孙矿生:(点评)走出国门,这是“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要求,值得肯定。在国外一定要及时总结经验,对今后“走出去”有借鉴指导意义。我们的“走出去”要利用专业技术优势,产生商业价值,经过商业化运作,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国外的条件不可能一一满足我们,我们要利用技术优势进行整合,不能孤军深入,否则会遇到麻烦、风险。国内的勘查力量有序地转移到国外勘查市场,可以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也保护了我们国家有限的资源。这种做法非常可贵。
(八)

江西地矿局赣西地质队队长  王永珏
主持人:江西地矿局赣西地质队(以下简称赣西队)也走了出去,江西“老表”以憨厚著称,在国外市场上打拼是“丢盔弃甲”还是“攻城掠地”?在时代的“试金石”面前,任何豪言壮语都显得苍白无力。值得欣慰的是,“老表”们不负众望,硬是在国外闯出了一片新天地。现在我们请江西地矿局赣西地质队队长王永珏讲讲他们“浸泡、淬火、洗礼”的感受,也许对大家有些启示。
王永珏:赣西队是一支综合性地质调查队伍,主要从事地质找矿工作,曾经搞过多种经营但收效甚微。我们原来也打算在江西境内找矿,但事实上江西就有不下上百支的找矿队伍,竞争激烈,找矿难度很大。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工作地域已拓展至非洲、中东、南美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2005年,我们又明确提出“跳出江西、走出国门”的思路,现在已在纳米比亚获得6个专属勘查许可区,收购合作矿权1处;与伊朗首期合作项目为两处金矿,已经取得采矿权,目前拟建年采矿石6万吨、生产黄金320千克/年的黄金矿山。
主持人:赣西队“走出去”的业绩令人刮目相看,但走出去需要具备几个条件:1.有资源信息。2.有对“走出去”的程序、法律的了解。3.有资金。4.有相配套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翻译人员。请问你们是怎样具备这几个条件的?
王永珏: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走出国门,对我们一个队来说确实有难度。我们联合其他队成立了考察队伍,对国外的矿产资源、矿业政策进行了解,了解所在国的矿产品销售有什么规章和政策,并考察当地地理条件,考查适用哪些设备和技术手段。同时,我们注意培养和到社会上挖掘两栖人才,这些人才既懂专业技术知识又精通外语。“走出去”必须和强势企业建成联盟,我们公司同江苏赛城公司和金凤凰公司,在纳米比亚成立了纳米比亚(中国)矿产资源投资开发公司,有了这个平台,资金、技术上的问题解决起来就容易得多。
主持人:你们为什么瞄准纳米比亚?那里的找矿前景如何?投资环境如何?
王永珏:我们选择纳米比亚主要是因其有三大优势:一是矿产资源丰富,是非洲第四大矿产国,盛产钻石、铀、铅、锌等;二是地处非洲高原地区,地质勘查以及工程施工条件好,便于布置物化探测量工作;三是政局稳定、政策开放,劳动力较为廉价。总的说来,纳米比亚的找矿前景十分看好,投资环境不错。
主持人:你们在国外获得矿权难不难?一般怎样取得?和国内相比获得矿权的程序有什么不同?
王永珏:现在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大多还处在边做边学的阶段,风险还不小,特别是目标国的地质矿产情况和矿业法律法规及相关的税收、劳工、投资等法律法规对我们的“走出去”工作影响很大。我们有专门的机构分析相关资料,以便尽快获取矿产资源信息。我们“走出去”主要依靠我国的使馆,并和所在国上层人士加强接触,以互利互惠的原则,通过合作等方式,依法登记取得矿权。在高层达到互信很重要,另外也要运用自己的品牌,我们这支队伍在当地已有一定影响。
何熙平:(点评)据我所知,赣西队找矿工作做得相当好,给了我很多启示。现在全国“走出去”找矿形成热潮,方兴未艾,但雷声大、雨点小,看上去很热闹,实际上在国外拿到矿权的比例相当小,这值得我们思考。我的启示是:1.一定要依靠政府、使馆,尽可能取得双方政府支持,不要轻信中介和自称有本事人的说辞。2.搞清当地的法律、法规等。3.“走出去”时与大的企业实行强强联合,规避风险,使自己一举成名。
(九)

安徽煤田地质局三队副队长 李庆矿(右)
主持人:有人说干劳务发不了大财,这句话应该修正为“干一般的劳务发不了大财”。有这样一个地质队,他们不但能找矿,还干了“与众不同”的劳务,而且发了大财。这就是安徽煤田地质三队。它怎么“与众不同”了?它的“与众不同”为什么其他地质队没有做到?它的“与众不同”别人能不能学一学?我们请该队副队长李庆矿为我们说一说他的“与众不同”。
李庆矿:我们三队这些年来先后提交各类地质报告200多件,获得煤炭总储量200亿吨。特别是近5年来,我队共获得资源储量347624万吨,提交各类矿山服务型报告153件,其中安徽蒙城邵于庄、赵集已探明煤炭储量79111.88万吨。三队总收入每年以跨越式的速度稳步攀升,始终保持在全局的领先地位,2006年经济总量达3.6亿元。
经济发展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不断进行改革,通过资源整合、优化配置,不断增强主业实力,壮大延伸业,加快推进多元化发展新格局,由过去单一的地质勘探逐步发展成为一支拥有多种技术和施工手段的综合性地质勘查单位。同时,我们又是一个跨行业、跨地区、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企业集团,现有9个产业、17个公司、28个经营领域、2个合资公司和2个股份制公司。我们坚持一点:只要获利,我们就维持,而且牢牢把握市场,打造一流的队伍、一流的效益、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管理。
主持人:安徽煤田地质三队堪称“产业王国”,有9个产业。发展成如此规模,究竟靠的什么思路?
李庆矿:安徽煤田地质三队的发展,靠的是创新发展思路,营造发展活力。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在全国煤田地质行业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大背景下,我们积极主动稳妥地进行自我调整,把握改革的主动权,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探索并确立了一套适合队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运行机制。我们的产业格局是强主业,辅业为主业延伸,兼业为主业边缘产业。一句话,辅业、兼业围着主业转。
主持人:三队的新格局是在不断改革中取得的,请介绍一下采取了哪些改革举措?
李庆矿:我们大力实施“三项制度”改革。在人事制度上,实行干部聘任制;在用工制度上,建立内部劳务市场,实行职工全员劳动合同制,竞争上岗;在分配制度上,实行效益工资和岗位工资相结合。同时,我们积极调整发展战略,重新整合组织结构,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广开创收渠道,并推进产权多元化,进行股份制改造。我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抓大放小,放开搞活,走管理效益型之路,敢为人先,筑巢引凤,并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全方位参与地方经济。在创新管理机制上,我们实行“一套人马、三块牌子”:一个地质队的牌子,一个基础工程公司的牌子,一个华地集团的牌子。内部该事业的事业,该企业的企业。我们的创新管理制度,以制度治队,以制度管队,同时创新外部环境,拓展发展空间。
主持人:三队的组织架构很有特点,一套人马,三块牌子。请问这样的组织架构有什么好处?彼此之间怎么运行?会不会“撞车”?
李庆矿:这样的组织构架能提高经济效益。我们全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别负责、单独核算、分灶吃饭的生产组织经营管理模式。队级领导分兼各公司经理或分管经营实体,层层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指标层层分解,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汇报,上下形成一条完整的责任链,切实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主持人:三队做过的项目有不少是“全国之最”,请您介绍一二,给大家开开眼。同时请您回答,三队究竟有什么本事,揽了这些“瓷器活”?
李庆矿:近年来,三队先后施工完成了全国冻结成井50%以上的工程,有单井工程量属全国之最的淮南丁集矿冻结选孔工程,有亚洲最深、地层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山东郭屯井检工程,有淮南超800米深的大口径瓦斯抽放工程等等。尤其是冻结法成井是我们的“绝活”,年施工50多万米,占了全国市场份额的50%以上。2004年在黑龙江双鸭山矿区,有支队伍打了3钻都因地质条件复杂而埋钻。我们得到求援急电,只3天就赶赴现场,最后一举成功。可以这么说,三队目前是同行业中地质技术服务最完善、最齐全、最具实力的队伍之一。从技术、设备、工艺和单机钻效上,我们都可称为“一流”。
主持人:三队的人才观也很特别,他们称“凡是在各岗位上有一技之长、做出贡献的,都确立为三队人才”。那么请问,这种人才观究竟有什么效果?
李庆矿:我们这种人才观,产生了力的凝聚,全队整体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不断增强,上下形成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近年来的大学生没有一个流失,就连十多年前调出去的技术人员也纷纷要求回队,还有已退休的老技术人员也主动请缨,为三队发展再出一份力。
主持人:你们概括了三队精神,请你诠释一下。
李庆矿:三队就是三队!这是三队人最爱听和最感自豪的一句话。这里包含着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内容,涉及三队的班子建设、队伍素质、市场开拓、内部管理、队内建设、人文环境、精神风貌等方方面面,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走出的一条具有独具三队特色的发展之路,是三队人多年辛苦努力历练成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支队伍有着“团结奋斗、求实进取”的企业精神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知难而进、挑战自我、永不言败”的思想,“勇于创新、勇争第一”的拼搏精神,“以人为本、凝心聚力、团结和谐”的发展氛围,“出奇制胜、想人所未想、做人所未做、敢于亮剑、善于亮剑”的风格。这就是三队,这就是三队精神。
孙矿生:(点评)从上世纪后期到属地化后,全国地质队面临生存发展的挑战。如何带好队伍、如何在改革发展中求生存?三队人心稳、队伍稳,而且扬长避短,实现多业并举,可以说发展的面比较宽,并且发展平衡,这个队是地勘单位服务领域做得比较宽的典型。另外,他们还有个性化的核心竞争力,如冻结法成井是他们的“拳头产品”。他们抓住机遇,走上市场,抓市场品牌,给职工带来的实惠很大。抓发展,搞改革,离不开队伍建设。班子稳定,像一个大家庭,就会有一个良好发展和稳定的局面。
(十)

主持人:我去过广东佛山地质局(以下简称佛山地质局),当时该局正在大兴土木,建设综合大楼。后来打听到它的建设用地是市里特批的,减免了不少土地出让金,这使我对它刮目相看,发现它颇有“法道神术”。后来再一了解,佛山地质局的前身是广东省地矿局区调大队,它怎么从“队”变成了“局”?随着采访的深入,疑惑才慢慢解开。现在让我们请该局局长黄宇辉先生,让他为我们解开这个谜吧。
黄宇辉:我们局长期从事国家和广东省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的地质调查工作,在资料的形成和二次开发过程中,先后在广东省境内发现了3000多个矿床(点),找到了数十个(特)大、中型的矿床(区),价值数百亿元,成绩不小。但是,我们局在地方上却不出名,以前外地家属来驻地探亲,提起省区调大队出租车司机都不知道。1992年,我们打报告给市政府请求改名,居然被批准了。所以我们现在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当然地质局的牌子很管用,如建综合大楼,市政府就给了我们特别关照,因为是市政府的事业局嘛。
主持人:地勘队伍属地化后,有人形象地做了比喻,一方面要迅速把自己变成“糖”,另一方面要迅速溶入地方的“水”。你们似乎早就“糖水融一”了,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你们变成了“糖”,地方上在哪些方面感到了“甜味”?
黄宇辉:我们的专业优势是地质技术。属地化后,我们抱着社会、市场需要地质人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的想法,对公益性工作主动、热心、无偿地体现地质服务社会的职责。地质工作要得到地方政府的认可,就必须时刻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寻找切入点。2002年,我们从市人大、政协会议上知道政府很关心农作物受污染的问题,就主动建议开展全市的土壤环境地质调查。我们还参与市规划、建设等有关方案的论证,回答市“两会”提出的有关地质方面的问题,成为市政府的得力助手。
主持人:有时变成“糖”就会有局部牺牲,你们是如何认识的?
黄宇辉:作为佛山市的事业局,有时候确实需要树立大局观念。去年台风袭击佛山,当地受灾严重,我们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组织骨干力量奔赴灾区,又接连派出2批队伍前去增援,为市政府的决策提供了地质依据。这些工作都是无偿的,市政府称我们是地质“110”。当然,由于我们熟悉情况,《佛山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是我们提供的,后来市政府决定将地灾评估,地灾工程治理等项目交给了我们。
主持人:据说你们局的非金属深加工很有特色,这个产业是怎么发展的?
黄宇辉:1988年,我们发现了膨润土矿就想到要开发。通过近20年的发展,已有11个门类共70个产品,形成了综合非金属矿产品开发产业,现年产6万吨非金属细粉和一万吨超细粉。这是我局上游向下游发展的主要产业。
主持人:据说你们局的核电站选址已成为“品牌”,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黄宇辉:我们立足地质本业,努力做好国家、广东省层面地质工作的同时,针对能源瓶颈,致力于北江、西江、韩江10个核电站候选地质调查,完成了广东省第一、二、三核电站选址和相关的区域地质构造调查,同时还支援外省核电站地质选址。核电站选址需要区域地质的深化了解和研究,这是我们的优势。
何熙平:(点评)佛山地质局在工作中主要处理好了3个关系: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与地勘单位自身求生存、谋发展的关系。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谋求自身的生存发展,做到有为有位,自身的价值被社会、政府所承认、所肯定。这里包括3个层次的内容:1.为地方政府制定地质勘查规划;2.建议政府开展农业环境和城市地质调查;3.为地质灾害防治服务。二、突出自身业务优势与全方位服务的关系。三、处理好地勘本业与多种经营发展的关系。
(十一)

中国建材地勘中心内蒙古总队队长 李全锋(右)
主持人:《决定》颁布后,广大地质工作者都高兴地说,地质工作的春天来了。全国的地勘单位从总体上讲,发展势头良好,但是“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任何时候都由于条件的不同、环境的不同,或者主观思维方式的不同,会在我们队伍中出现一些不平衡。这次会议,我们不仅要推出一些有示范效应的先进典型,同时也不忌讳选择一些尚有发展难度的地质队进行剖析,我们觉得这才是全面评估目前地质队伍的现状,是实事求是的态度。队伍困难总有困难的原因,《决定》的出台不也有“排除困难,争取胜利”的目的吗?很感谢中国建材地勘中心内蒙古总队(以下简称内蒙古总队)能主动站出来担当这样的角色,因为讲困难总比讲辉煌来得不易。不过,它们的“难”也许正是我们、尤其是政府官员值得重视的问题。下面就请内蒙古总队李金锋队长来谈谈吧!
李金锋:我们队现有职工400多名,业务主要包括地质、钻探、中心实验室、测量4大块,固定资产1700万元,注册资金1400万元,去年人均收入11000多元,收入比较低。计划经济时代,我们拿国家的钱为地方做事,为地方经济做出了很大贡献。2001年~2006年期间,我队找到有价值的矿产地30余处,现有探矿权4处。
主持人:终端不仅可以拉动销售,还可以直接获得市场反馈。内蒙古总队的终端在哪里?你认为当前工作中最大的难度是什么?
李金锋:在现行地质勘查市场环境下,矿业权是地质勘查单位的经营之本,是地勘队伍的命运所在。国家对矿业权实行市场运作,非金属矿权基本要在“招拍挂”市场取得,而拍卖市场是高价中标原则,作为国家事业单位的地勘队伍根本无法与企业集团、投资商甚至民营企业抗衡。最终地勘单位就只有两件事可做:一是给他人做“嫁衣”,二是“打工”。
主持人:如果地质队只是扮演“打工”的角色又怎么发展呢?
李金锋:这正是问题的所在。我队的资本金很少,1700万固定资产主要是非经营性的房产,怎么投钱去“招拍挂”取得矿权?
主持人:同在内蒙古,内蒙古地勘十院发展迅猛,你们队为什么比较困难呢?
李金锋:对中央管理的地勘单位,由于体制、人际、信息等诸多原因,与属地化的地勘单位比较外部环境有很大差异,尤其在矿业权上,我们受地方制约很大,很难得到。另外,同样是地质队,中央管理的与属地化管理的在同一个地区却有不同的待遇,十分影响职工情绪。
主持人:建材地质队业务狭窄吗?在地质技术上没有个性化优势,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内蒙古总队如果优势在终端用户,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那就好了。
李金锋:我队专业人才短缺,“招不来,留不住”;勘查手段、勘查设备几十年未变,在当前“攻深找盲”的形势下很不适应,力不从心;加上建材地质队业务知识面窄,对其他金属矿床规律缺乏研究,缺乏市场竞争力。
张盛丰:(点评)地勘单位属地化管理以后,总体上主要分为3大类:第一类,发展情况比较好的单位,大概占全国地勘单位的1/4,主要表现为主业突出,经济实力比较强,经济规模比较大,经济效益显著,人均资产数量比较高,职工素质比较高。第二类比较多,约占1/2,经济有所发展,产业结构基本合理,但优势不突出,经济总量仅为“过得去”的水平。第三类约占1/4,还处于比较困难的状态。
这其中存在一个问题,属地化的地勘单位与中央管理的地勘单位外部条件有很大区别,主要是属地化的地位比较高,政策到位,地方重视。而中央管理的则享受不到同等待遇,几乎是远距离管理,地方又很少过问,这样导致中央管理的地勘单位有部分经济规模比较小,人才流失严重,队伍没有竞争力。对此,我建议首先要在中央管理的地勘单位中进一步落实《决定》精神,要有部门专门抓落实。就内蒙古总队的具体发展来说,我建议:1.尽可能与上级的集团公司进行产业对接。2.盘活资金,大力发展矿业。3.提高职工素质,提升资质。4。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
主持人:中央管理的地勘单位和属地化的地勘队伍拉开了差距,我们需要思考中央管理的地勘单位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是商业性的还是公益性的?它的定位是什么?它的职能和属地化的地勘单位有什么不同?对于中央管理的地勘单位国家不是没有政策,《决定》上专门强调了,但能落实吗?谁来落实?这里体制、定位是关键问题。
(本报记者 孟凡君  整理)

用户 验证码显示评论
相关新闻
一报在手,方知矿业天下事
欢迎订阅《中国矿业报》
从2007年元月起,本报可破月、跨年(自办发行)订阅。订阅方式有两种:(1)破月、破季订阅的读者可到当地邮局办理,邮发代号1-185,每份全年定价240元。(2)跨年订阅的读者可汇款到报社,由报社负责按期邮寄报纸。(3)订阅份数超过50份的可直接与发行部联系。
欢迎新老订户订阅 订阅热线:010-63428695转837 手机:13910407587
汇款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南滨河23号立恒名苑2-1701室
邮编:100055
收款人:姬忠实
联系电话:010-63428695转837 传真:010-63421508
邮箱:jzs2000@tom.com
管理部主任、办公室主任(广告总监):胡晓墩 电话:010-63422533
邮箱:hdundun@sina.com
 
中国矿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国矿业联合会”、“中国矿业网”、“中国矿业报”、“中国矿业杂志”的所有信息,版权均属中国矿业联合会或中国矿业网所有,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中国矿业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矿业联合会”、“中国矿业网”、“中国矿业报”、“中国矿业杂志”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矿业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会尊重著作权人或互联网内容提供者的著作权。如有异议,请按照《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的要求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电子邮箱:pub@chinamining.com.cn
联系电话:010- 62245561
 

版权所有 ©中国矿业网(国土资源部矿产开发管理司、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 中国矿业报社、中国矿业杂志社联办)1999-2007
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发邮件给我们

电话:010-62245561京ICP备06023581号企业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