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素质教育模式的实验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6:09:28
一、实验的理论构思

  
(一)心理教育旨在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人格因素的协同发展

  心理教育最初作为一个精神卫生学的概念,指心理健康教育。从积极方面说,指发挥心理潜能,培养心理素质;从消极方面说,指防治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⑤]目前我国中小学开展心理教育活动,有“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等种种不同提法,反映了人们对心理教育概念理解的差异,但就其总的倾向来说,与国外心理教育的重点一样,重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障碍的矫正。我们认为,中小学心理教育应把重点放在其积极方面,即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人格因素的协同发展。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人的心理是一个不断与外界发生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个体心理的发展过程就是与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提出心理结构的二分法理论认为,对客体的认识过程和施加影响于客观使之改变的意行过程的交互作用,就构成了人类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基本心理过程。[⑥]在反映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中,人们通过构建认知结构,掌握认知策略,逐步形成一系列稳定的心理能力。学生的心理能力素质即智力因素,是以抽象逻辑思维为核心的、一般认知能力和各种特殊实际能力的有机综合。[⑦]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意向活动过程中,人们通过各类心理状态,逐渐形成稳定的心理动力系统。学生心理动力素质即人格因素,是指个性心理结构中除智力因素以外,影响智力活动和智力因素发展的那些具有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因素(特征)。它主要包括个性意识倾向性、气质和性格。[⑧]现代人格心理学主张从人格特征和人格类型,并通过人格维度来研究人格心理因素。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高度整合性,是认识活动和意向活动的有机统一,是智力因素和人格因素的协同活动。根据心理过程结构的二分法,参照协同学理论来构建心理素质的结构—功能模型,我们把学生心理素质定义为一个由心理能力素质(智力因素)、心理动力素质(人格因素)和身心潜能素质三个亚系统交互作用的、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⑨]

  在人的心理素质系统中,智力因素和人格因素两个子系统既有独立的结构和功能,又是彼此制约、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智力因素构成认识活动的执行—操作系统,发挥着反映客观事物的认知功能;人格因素构成认识过程的动力—调节系统,起着始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等一系列动力作用。智力因素的发展会促进人格因素积极特征的发展;人格因素的积极特征又是促进智力因素发展的强大动力。正是由于智力因素和人格因素相互关联,从而表现出心理素质结构的整体性,不断促进心理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致力于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自组织性发展。

   (二)优化心理素质结构是促进学生素质整体发展和全面提高基础

  教育质量的关键

  面向21世纪的中小学教育,应以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的整体性提高作为目标。在学生整体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占有核心的地位和重大作用,因为它不仅制约着生理素质的提高,而且是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得以形成的核心机制。[⑩]心理素质教育既是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归宿处。无论那种素质,最终都必须转化为心理素质;无论那种素质教育,最终都应当归结为心理素质教育。[①①]因此,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应从心理素质教育入手,以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作为突破口,使学生德智体和个性生动活泼地发展。

  根据《中小学生智力因素和人格因素特点与教育对策研究》课题组的研究,中小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其液态智力所反映的学习能力的相关极为显著;学生的智力水平(IQ值)与其高考成败亦存在极为显著的相关。[①②]学生智力因素水平是影响其学业成绩的重要认知因素,与其学业成就和教育的最后造诣也有相当的关系;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与其人格特征存在高度相关。学习优等生和学习差生、三好生和后进生的人格特征的因素分析表明,好胜性因素(高持强性、高敢为性和高独立性)和沉稳性因素(高稳定性、低兴奋性、高有恒性和低幻想性)是影响中小学生学业成绩和品德行为表现的两项重要人格变量;[①③][①④]中小学生学业成绩与人格类型和气质类型相关显著。多血质(外向情绪稳定型)、多血一粘液质(内外向平衡情绪稳定型)和多血一胆汁质气质(外向情绪平衡型),是有利于学习和智力发展的气质类型;随着学生年级提高,学习优势气质由外向情绪平衡型气质向内向情绪稳定型气质变化。[①⑤]智力超常学生的人格类型倾外向,但随年级提高愈来愈倾向内向。[①⑥]人格类型、学习动力因素和学习方法是影响小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①⑦]气质与人格特征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和相互依赖性。中小学四种基本气质类型学生群体,具有与其气质特征相应的人格特征;多血质、多血一粘液质和多血一胆汁质学生群体,在好胜性和沉稳性人格因素上,具备与学习优等生相似的优良人格品质,明显优于抑郁质、胆汁一抑郁质和粘液一抑郁质。要重视学生的气质差异对其人格和学业成就的影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神经质维度(N)和精神质维度(P)相关显著;粘液质、抑郁质和粘液一抑郁质气质稳定型和内向情绪不稳定型学生,考试焦虑倾向于得高分。[①⑨]

  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科学素质,是其智力因素水平和人格因素水平和谐发展、协同活动的整体效应。但这种一致性并不是绝对的、自发的。正是由于智力因素和人格因素的交互作用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中小学普遍存在四种典型类型学生:智力因素较好,人格因素优良,学业成绩优良学生(A型学生);智力因素较好,人格因素欠缺,学业成绩不良学生(B型学生);智力因素较差,人格因素优秀,学业成绩优良学生(C型学生);智力因素较差,人格因素不良,学习成绩差生(D型学生)。[②⑩]四种典型类型学生转化模型表明,促成B型学生向A型学生、D型学生向C型学生、C型学生向A型学生的积极转化,关键是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有针对性地促进各类学生智力因素和人格因素的协同发展,优化并发挥心理素质结构的整体效应。

   (三)小学素质教育模式实验的目标和假设

  目标 (1)确立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根据“五育”目标,把培养目标转化为五项素质目标体系,使各种教育活动能做到“三个融为一体”:德、智、体、美、劳融为一体,各种知识融为一体,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融为一体。(2)构建素质教育教学模式。开设《心理教育课》,增强心理教育课程与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的整体性和协同性,构建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人格因素和谐发展的协同教学模式;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发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作用,构建教师与学生家长双主导作用的统筹教育模式。(3)建立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优化模型。研究小学普遍存在的四种典型类型学生的智力因素和人格因素的特点,探索优化各类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促成其积极转化的素质教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假设 在小学开设《心理教育课》和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构建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人格因素和谐发展的协同教学模式,发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作用,促进小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在该素质教育模式下,实验班学生的智力因素水平、人格因素水平和学业成绩,比同年级非实验班学生有显著提高。

   二、实验的基本内容

   (一)开设心理教育课程

  小学心理教育课程系统,由认识策略训练课、语文能力训练课、数学能力训练课和人格训练课有机构成。这四门子课程,既有其独立的结构和功能,又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发挥着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整体效应。其中,认知策略训练课、语文能力训练课和数学能力训练课的整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能力,提高学生智力因素水平。

  认知策略是一种特殊的、非常重要的技能,是学生用来指导自己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和“学会创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认知策略训练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同化学习策略、注意和知觉的策略、记忆策略、思维策略和创造思维策略的训练。

  语文能力和数学能力是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基础,它是中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必备的基本学习能力;结合语文和数学学科内容进行认知略的训练,是培养小学生认知策略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各年级的语文和数学能力训练课,一方面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围绕学科课程的知识要素和能力要素,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及其智能效应,培养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学生有较为复杂的心理健康问题。[①⑧]学生考试成绩与考试焦虑相关;外向情绪不语文能力和数学能力;另一方面,要与认知策略训练课有机结合,提高训练技巧,强化学法指导,有意识地进行认知策略和学习策略的培养和训练。采用认知策略训练课与语文能力训练和数学能力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能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人格训练课与认知策略训练课在目标上是互通的,在功能上是互补的。人格因素的积极特征,不仅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促进智力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提高认知策略训练效果的重要因素。培养小学生的健全人格和优良个性品质,要十分重视从小加强道德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重视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人格训练分三单元进行:学习兴趣、学习需要和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心理卫生;气质改造,性格矫正和人际适应。各年级心理教育课,采用在同一训练模式基础上,突出重点,螺旋式分层递进方式进行教学。

   (二)增强心理教育课程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的协同性

  芜湖市新芜区教委以开设培养学生认知策略能力和个性品质为主线的心理教育课,作为改革以学科知识学习为主的应试教育模式的突破口,进而提出增强心理教育课程系统与各学科课程系统、活动课程系统和环境课程系统的整体性和协同性,构建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人格因素和谐发展的协同教学模式。

  优化学科课程系统 优化学科课程系统的关键,在于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减轻学习负担,使学生能生动活泼地发展健康的个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特长,办特色的学校。对此,新芜区教委采取了四方面的措施:第一,以学科课程的整体改革为基础,围绕学科课程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品德素质和个性素质的要求,优化课堂教学过程。通过一科多用,多科综合的形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操作技能、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第二,落实课程计划,调控课时总量。各试点学校按照新课程计划,设计与制定了一套安排合理、疏密得当、科别相同、场室交叉、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大课程运行表,确保开齐开足新课程计划中规定的科目、课别及课时总量,并采取必要的调控与检测手段,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第三,大力开展学科课堂教学教研活动,提高40分钟课堂教学质量。各试点学校围绕提高40分钟课堂教学质量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这个连环命题,展开学习和讨论,增强教研力度,狠抓备课质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结构,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第四,各试点校(园)还采取了一定手段和方法,研究分析如何培养学生的智力和优良人格品质,根据小学生的心身发展特点和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去调动学生的求知、求趣、求发展的积极性,强化道德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并在“转差”、“提差”上下功夫。

  强化活动课程系统 强化活动课程系统,就是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地全面开设活动课。新芜区教委要求各试点学校做到活动课程制度化、活动内容系列化、活动形式多样化和学生活动自主化。各校按新课程计划开设的活动课,做到内容、时间、教师、场地、器材和检测六落实,象抓学科教学管理一样加强对活动课程的管理,做到按时、有序、有效地运行。各试点校(园)结合本单位师资、场地和学生兴趣爱好特点,创设了多层次多元化的活动课程,开展了班级、文体、科技、兴趣和社会实践等五个系列活动。活动课程内容的系列化和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充实了活动课的内涵,提高了兴趣活动的层次与质量。开展系列课外活动,要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让学生在自由选择活动项目、自愿参加兴趣活动的愉悦心情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活动课程的开发和落实,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左脑和右脑的协同发展,激发学习兴趣,陶冶性情,培养优良个性品质。

  整合环境课程系统 环境课程的整合,一方面要使物态环境形成一流的教学条件,塑造富于个性、美化、绿化和知识化的校园环境;另一方面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及班风建设,创设奋发向上、催人进取的精神环境。

   三、实验的指导原则

  整体性原则 是用以认识教育对象和考察研究教育教学系统内部及外部联系的基本观点,是教育实验指导原则体系的核心。我们进行小学素质教育模式实验研究,强调几个不同层面的整体性:增强心理教育课教学与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的整体性;增强各学科课程之间以及课堂教学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增强课外活动课程与隐性环境课程的整合;增强学校教育活动的教学功能与教学活动的教育功能的整体性;发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作用,从而优化教育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促进每个小学生身心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发展。

  协同性原则 协同学从系统演化的角度,研究自然、人类社会系统中各子系统在外界物质、能量、信息作用下,产生非线性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的机理和规律,把这一理论和方法移植于小学素质教育模式的实验研究,就应牢固树立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观念,确立教育的协同观和教育的自组织观,整体优化教育与教学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形成协同效应。学生心理素质,是智力因素和人格因素交互作用的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智力因素和人格因素之间的竞争与协同,导致心理素质的结构有序和功能有序,支配着学生的品德性行为和认知性行为。以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为实验目标的心理教育课,应充分发挥认知策略训练、语文能力训练、数学能力训练和人格训练各构成部分,在训练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协同效应,致力于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人格因素的协同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是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属性,是主体在作用于客体的活动中表现的能动性,它包括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个基本特征。[②①]在学校学习活动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在心理教育课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关键在于转变教师教育观念,诚心实意地把小学生当心理教育课的主人;要创造性地采用各种教育教学措施和方法,使全体学生都能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参与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活动性原则 学生认知策略能力和智能的发展,优良人格品质的塑造,是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心理教育课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强调学生的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和“学会创造”,塑造优良人格品质。

  愉悦性原则 心理教育课要善于创设活动情景,采取以趣激学、寓教于乐、趣中启智和以趣养德的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活动;要善于创设和谐、协作、合作的心理氛围,充分运用反馈和评价手段,使大多数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乐学、勤学和会学。

  以教学促发展的原则 根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心理教育课的内容应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积极思考,又是可以为小学生所理解和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