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指标体系如何揭示“真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5 02:13:03

经济指标体系如何揭示“真实”


日期:2010-06-07 作者:高帆 来源:文汇报                      

    高帆
    
    改进和完善经济指标体系,无疑有着必要性和紧迫性。尽管统计部门已对此做出积极回应,但如何有效改进统计方法、独立展开统计活动、精准提供统计数据,有待持续努力
    
    加快发展方式转型,是我国回应国内外多重挑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抉择;它内在地要求对经济指标体系作出调整,以更好地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状态和趋向。
    
GDP难以揭示“长期的财富创造能力”
    
    就经济增长而言,以GDP及GDP增长率为指标,能反映我国国内在特定时期产出的全部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并进行不同时期情况的比较;国际社会通常也用它测度和比较各国的经济成长性。然而,这个指标难以揭示“长期的财富创造能力”。它的缺陷包括:
    
      ——GDP及其增长率生产性指标,难以揭示商品和服务是否最终完成了从供给向需求的“惊险的跳跃”,而商品和服务只有转化为消费,才具有促进社会发展和居民福利的终极意义。
    
    ——它是产出性指标,难以揭示商品和服务的当期供给水平是否“损害”了长期生产能力,而能源、环境等不可再生资源的跨期均衡配置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它是货币性指标,即使在商品和服务产出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和价格水平变动也会导致GDP及其增长率出现“合意性”转变

    ——它是总量性指标,难以揭示商品和服务在不同群体之间的配置结构,而收入分配差距会加剧市场经济中的生产相对过剩或有效需求不足。
    
    显然,在经济指标体系中,GDP及其增长率依然是度量经济增长的关键性指标,但必须引入其他指标,如绿色GDP、能源消耗弹性系数、基尼系数等来弥补它的功能性缺陷;多元化而不是单一性的指标,有利于揭示发展方式转型的方位和成效。
    
应根据居民真实体验调整CPI的商品权重
    
    在物价稳定方面,当前我国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企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来标度物价变动程度,CPI更是货币当局选择和实施货币政策的最重要依据。我国CPI主要由8大类商品价格加权计算得出。统计部门迄今并未公布这8大类商品在CPI计算中的权重,但根据统计资料推算:食品的权重约为32.4%,而居住的权重约为15.0%。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而住房开支在居民尤其是城镇居民的总支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住房的消费品基本属性和大额支出特征,要求CPI涵盖房价变动。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CPI中的居住类权重低于美国42%和欧盟23%的水平。
    
    应该承认,我国现行的CPI数据难以精确反映居民消费价格变动的真实状态。进一步地,CPI标度了前期货币发行和商品供给之间的关系,以CPI这个滞后变量来确定货币政策可能会面临“时点对接”难题。据此,我国应根据居民真实体验来调整CPI的商品权重,增强CPI统计的精准性、灵活性和透明度,并基于货币供应、PPI以及CPI之间的传导路径来增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反映我国就业状况存在偏差
    
    就业状况关系到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程度,关系到居民的收入-消费状况,因此会对国内需求启动、产业结构升级等产生重要影响。当前我国主要用城镇登记失业率来标度就业状况,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02-2008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0%-4.3%之间,2009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921万,失业率为4.3%。而事实上,以城镇登记失业率来标度我国的就业状况是存在偏差的,原因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依然十分显著,2008年我国农村就业人数为4.76亿人,占整体就业人数的比重为61.88%;国务院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也显示,2006年底我国农村户籍劳动力资源数量约为6.09亿,其中外出务工人员(农民工)约为1.32亿。现行统计指标没有涵盖农村劳动力以及二元结构转化中的农民工,也不能瞄准城镇内部失业但未作登记的社会群体,因此难以准确揭示我国社会就业的真实状况。由此应尽快采用更具涵盖性和精确性的调查失业率,逐步补充和取代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以提高就业数据对经济现实的反映能力和对政策制定的指引功能。
    
需增加统计指标来标度国内外经济关联性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与域外经济体的贸易和资本联系更加紧密。在现行统计体系中,通常用贸易顺差、逆差和贸易依存度等指标来标度国际贸易状况,用实际使用外资额和对外直接投资额等指标标度资本利用情形,例如: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17.99万亿元,贸易依存度59.8%,实际利用外资额952.5亿美元。然而,这些统计指标并不足以全面反映国内外经济关联性,如: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会通过传导机制影响国内物价总水平;但在经常项目自由兑换而资本项目不可自由兑换的背景下,境外“热钱”仍会以多种变通方式流入并“潜伏”国内,以期获取利率差、汇率差和资产价格差等投机投资收益。由此,我国统计体系必须将国外主要市场、主要产品的价格变动考虑在内,据此构建域外商品和要素价格预警机制;同时应在强化监管的基础上对“热钱”流入流出进行估算和测算,以努力减弱资本流向逆转对国内经济运行的可能冲击。
    
    改进和完善经济指标体系,无疑有着必要性和紧迫性。尽管统计部门已对此做出积极回应,但如何有效改进统计方法、独立展开统计活动、精准提供统计数据,有待持续努力。
    
    (作者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系副主任)

2009年生产总值超过6万亿元,GDP平均增速达11%——

长三角城市群 离世界级还有多远


日期:2010-05-26 作者:刘巍巍;李荣;黄深钢 来源:文汇报                           酝酿多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日前正式由国务院批准实施。
    
    作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2009年长三角城市群实现生产总值超过6万亿元,GDP平均增速达11%,城市群整体发展水平居全国同类之首。
    
    依据《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众多长三角研究专家表示,随着近年来长三角区域合作的不断深化,相信在《规划》的推动下,世界级城市群的实现并不遥远。
    
“同城效应”加速长三角城市群联动
    
    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跨江跨海大桥……近年来,随着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日趋完善,城市群空间布局结构已基本形成,“同城效应”日趋凸显。
    
    目前,沪宁、沪杭和杭宁三条高速公路,已形成3小时快速交通圈,串联起长三角区域的3个中心城市——上海、南京和杭州,而即将通车的沪宁、沪杭城际铁路则将使长三角城市群崛起为1小时都市群,“同城效应”更加明显。
    
    “苏通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以及沪崇启大桥的建设,则使长江北岸和杭州湾南岸城市与城市群域的核心贴得更近。”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郁鸿胜说,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加速了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步伐,并且由单一的经济一体化向社会、文化、科技、生态等综合性要素的全面一体化发展。
    
    在《规划》出台之前,长三角两省一市即在制度层面形成了一套协作机制,努力寻求体制与机制上的重大突破。其中包括长三角两省一市省市长会议、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长江三角洲16城市经济协调会、各职能部门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等制度。
    
    区域内各职能部门更是在经济、金融、旅游、科技、文化、信息等多项专业领域广泛合作,在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统一大市场发展、建设长三角信用体系、实现区域信息资源共享、构建人才市场等方面进行资源优化配置。
    
    每年举行一次的长三角16城市经济协调会已在交通、信息、规划、科技、产权、旅游、港口、通关、人才、“一卡通”共享等多个具体领域进行了区域一体化的试点,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规划》的出台,无疑会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加速一体化步伐。”郁鸿胜说。
    
与世界著名城市群相比,差距仍然存在
    
    尽管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与世界著名城市群相比,差距仍然存在。
    
    当今公认的世界级城市群主要有美国的大纽约区、五大湖区、芝加哥区、大洛杉矶区;日本的大东京区、阪神区、名古屋区;英国的伦敦城市群;韩国的首尔区;德国的鲁尔区;法国的巴黎区等。
    
    “这些地区不仅是各国的经济增长极,其运行机制、发展形态、空间构架等都有值得长三角城市群借鉴的独到之处。”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研究部负责人沈玉芳说。
    
    在沈玉芳看来,世界级城市群通常有着高效的统筹协调机制,如北美五大湖区城市群,由芝加哥市在2002年牵头成立了“五湖联盟”,每年聚会一次,就产业竞争、污染治理、气候应对等重大问题协调各方利益,确保实现共赢;分工明确的产业协作体系,以发挥城市间的互补性。如大东京地区的港口分工明确、各展所长,千叶为原料输入港,横滨专攻对外贸易,东京主营内贸,川崎为企业输送原材料和制成品。
    
    “虽然长三角各地也形成了一些协作机制,但由于整体规划一直没有出台,各自为政、产业同构、同质竞争的问题一直存在。”沈玉芳说。
    
    据不完全统计,在长三角16城市中选择电子信息业为产业发展重点的有12个城市,选择汽车业的有11个,选择石化的有9个。同时,在产业转型方向上也往往不谋而合,比如提出创意经济后,长三角城市群内共建设了11个国家级动漫基地。沈玉芳表示,《规划》出台后,这些问题将有望得到解决。
    
    此外,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中,粗放型经济仍占有较大比重,各城市经济增长仍基本依赖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生态环境脆弱、水体污染、土壤破坏和固体废弃物堆积等问题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挺进世界级的步伐。
    
    “当然,随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转型升级,这些问题在未来将得到改观。”南京大学长三角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志彪说。
    
长三角崛起需尽快落实《规划》
    
    在众多专家眼中,《规划》的出台无疑为该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带来重大机遇。
    
    “当然,仅有《规划》,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郁鸿胜表示,任何一个世界级城市群的崛起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长期的产业积累和城市群内部能量的积聚。
    
    郁鸿胜建议,长三角地区应抓住《规划》出台的机遇,尽快制定落实方案,并实行规范化、动态化的监督与管理,加大规划的实施力度。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高级经济师周世峰则认为,配合《规划》实施,长三角地区还应加快副中心城市的培育。
    
    “一个成熟的城市群在中心城市下,往往还有若干个副中心城市,共同带动城市群发展。”周世峰说,上海是长三角最大的中心城市,南京、杭州、苏州、宁波等则为副中心城市,也应加强建设。另外,一些现实基础稍差,但条件优越、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应加大培育力度,“如苏北、浙西,这些地区将是长三角未来的新经济增长极。”
    
    刘志彪表示,《规划》的具体实施应该和经济转型升级相结合,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整合资源,开展跨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上海以金融、商贸、航运等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江苏、浙江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
    
    此外,郁鸿胜还建议加强跨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共保共治,实现绿色增长。“可以根据长三角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实行空间分类管治政策,确保人口、城镇、产业布局合理避让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生态敏感区。”郁鸿胜说。
    
    新华社记者  刘巍巍  李荣  黄深钢
    
    (新华社上海5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