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经济学: 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世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2:03:19
本书中,列维特和史蒂芬·都伯纳取材曰常生活,以经济学的方式来探索曰常事物背后的世界:念书给婴儿听会不会使他曰后成为一个好学生?游泳池比枪支还危险?贩毒集团的结构其实和麦当劳的组织很像,而且基层员工和小弟都没赚头,钱都进了总裁和大哥的口袋;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对孩子影响不大。
《魔鬼经济学》中确立了一个有悖于传统智慧的观点:如果说伦理道德代表了我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运行模式的话,那么经济学就是在向我们描述这个社会到底是如何运行的。...
《魔鬼经济学》是经济学鬼才史蒂芬列维特和畅销书作家史蒂芬都伯纳的联袂之作,自2005年4月在美国出版仅1个月就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八位,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同时荣登全美各大畅销书排行榜,是2005年第一财经畅销书。
毒品贩子真的都是大款吗?游泳池和手枪,哪个对孩子更危险?名字对一个人的未来到底会有多大影响?三K党到底是怎么瓦解的?怎样才能把握房地产经纪人的心思,用最便宜的价钱买到你想要的房子?本书将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世界!本书排名仅次于《哈利.波特6》的大众经济管理图书,该书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你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在本书中,列维特和史蒂芬·都伯纳取材日常生活,以经济学的方式来探索日常事物背后的世界:念书给婴儿听会不会使他日后成为一个好学生?游泳池比枪支还危险?贩毒集团的结构其实和麦当劳的组织很像,而且基层员工和小弟都没赚头,钱都进了总裁和大哥的口袋;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对孩子影响不大。
《魔鬼经济学》中确立了一个有悖于传统智慧的观点:如果说伦理道德代表了我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运行模式的话,那么经济学就是在向我们描述这个社会到底是如何运行的。
同时,作者也展示了千方百计搜集来的各种数据——学校的考试成绩、日本著名相扑手的秘密证据、房地产经纪人的买卖记录,甚至还有黑社会卧底的秘密日记。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巧妙分析,作者得出了种种令人跌破眼镜的结论。他将教会你如何用数据分析你所看到的世界;他将告诉你:真实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的……
著名的书评人兰兹·伯格把《魔鬼经济学》比喻成一部侦探小说,说自己在阅读该书的过程中一直都“屏住呼吸”,生怕一呼一吸之间,吹跑书中的那股灵气。在他看来,《魔鬼经济学》的每一个章节都包含了一本一流侦探小说的所有元素。只不过列维特所要侦破的最终目标不是“找到凶手”,而是“揭开真实世界的伪装”。《魔鬼经济学》书中的几乎每一个字都是对传统智慧的颠覆,他的许多发现被认为是惊世骇俗的,有些甚至会为他引来杀身之祸。
这本书曾经高居Amazon排行榜,而且,他从英文翻译成中文,也是速度比较快的。我在豆瓣的第一个好友Windrose早早就为此书写过一篇书评,感兴趣的可以去参考。
既然已经不是时髦阅读物,现在来补写书评,我就勉为其难的语出惊人一回。
很多推介这本书的人,都介绍到作者讲了6个故事:
学校老师和相扑运动员都会作弊; 3K党的失败和地产经纪人的成功都是因为信息不对称; 毒品贩子其实挣不了多少钱; 犯罪分子没能出生就被“计划生育”了; 怎样才能成为完美的父母; 孩子的名字重要吗?
然而作者发散的思维和旁征博引,导致在我看来,何止是6个故事,60个恐怕也不止。
看完这本书,我有两个印象比较深刻:
第一个印象来自作者,一位经济学专家和教授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兴趣和金钱来研究这些有趣的问题。当然,和研究问题相比,发现这些问题更能说明作者的见解和智商。因此,做学问这件事其实很微妙,下力气固然重要,但选题也是成功的关键。即便不能获得诺贝尔奖,但写一本畅销书,给普通大众讲讲趣味经济学,恐怕也不算埋没自己多年的功课。
第二个来自统计分析工具--相关性。统计相关性是经济学中常用的一种分析工具。相关性是指当两个因素之间存在联系的时候,一个典型的表现是:一个变量会随着另一个变量变化。相关又会分成正相关和负相关两种情况。我用书中作者的例子来举例说明,下雪外面就会变冷,这是正相关。出太阳就不会下雨,这是负相关。值得注意的是(我自己当年学习统计和经济学时经常犯类似错误),相关性并不描述因果关系。比如每天更新自己的Blog就会提升自己的排名吗?如果经过统计发现,排在Blogger排行榜上的多数Blogger的更新频率是每天一次,似乎我们就可以说结论成立。但其实不然,影响Blogger的排名因素远远不止一个更新频率,上述假设的数据(如果确实如此)只是说明更新频率和Blogger排名存在一种正相关。
讲完两个印象再放出我的观点:这本书之所以有趣,就是作者充分利用了相关性作为工具,去探索事情的因果关系。然而,作者并没有证明因果关系(因果关系也无法证明),但是,作者通过发现相关性给我们一个错觉,所有有趣的问题一定会有一个意想不到而且有趣的答案。

“魔鬼”的世界
文:刘亚祥
出处:中国青年报 2006年3月
2005年,美国的经济学家和出版家们发现自己完全陷入了一个“魔鬼的世界”。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谈论“魔鬼”成为一种时尚,它频频现身于各种电视新闻、专题片、脱口秀、访谈、书评中,人们讨论《魔鬼经济学》的热情甚至超过了他们对《哈利·波特6》的关注,甚至平头百姓在平常聊天的时候也会扯上几句“魔鬼”里面的经典字句,据说这样可以让对方觉得他们比较“有深度”……
热闹归热闹,《魔鬼经济学》绝对不是一本虚有其表的书,史蒂夫·列维特这位最新的美国经济学奖获得者,全美40岁以下最著名、最另类的经济学家真正懂得人的心思,他知道该怎么跟你的思维做游戏,轻描淡写地把你带进他的“魔鬼世界”,神不知鬼不觉地在一场探险般的阅读中向你揭开“隐藏在所有事物背后的真相”。
阅读《魔鬼经济学》的意义在于它能从根本上改变你对很多社会现象的看法,该书极富营养,除了为你提供很多事实性的结论之外,它还可以教给你一种把握事物真相的方法。列维特在书中所传达的一个主要观念就是:很多被我们认为是常识的东西可能根本就是错误的,很多公论性的观点所传达的也未必就是真相。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美国上世纪90年代中期犯罪率下降的解释。
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社会笼罩着一种极度恐慌的气氛,犯罪学家们估计,按照过去几十年当中的犯罪趋势,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的犯罪率将达到历史最高,大街上到处都是持枪行凶的匪徒,届时整个美国将沦为人间地狱———犯罪学家们对此列出了种种“令人信服”的论据,政府也在大声疾呼全社会来关注……
可就在人人自危,感觉在劫难逃的时候,历史出现了让人尴尬而欣喜的转折:自9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的犯罪率一路狂降,美国突然又回到了太平的时代!
于是乎,几年前还在着力论证“犯罪浪潮势不可挡”的学者专家们又在忙着为“犯罪率下降”找理由,“强韧的经济形势”、“更有效的巡逻政策”、“严格的枪支管理条例”……就在众说纷纭的时候,史蒂夫冷不丁地抛出了一个颠覆性的结论:堕胎!
没错,他坚信20多年前的“堕胎合法化”才是犯罪率下降的惟一合理解释。
这一结论不可避免地把他推到了几乎所有主流犯罪学家、道德家和经济学家们的对立面,后者随即在各种媒体上对史蒂夫展开围剿、嘲弄,甚至是污蔑和谩骂,压力之下,史蒂夫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并用自己特有的“列氏方法”赢得了这场世纪大辩论。
其实,在《魔鬼经济学》中几乎处处都有相类似的问题。毒品贩子真的都是大款吗?游泳池和手枪,哪个对孩子更危险?名字对一个人的未来到底会有多大影响?三K党到底是怎么瓦解的?怎样才能把握房地产代理人的心思,用最便宜的价钱买到你想要的房子……作者举重若轻,妙语不断,手法娴熟地肢解了一个个看似另类的命题,把读者频频抛上想像力的巅峰,让人大呼过瘾之后又能掩卷沉思。就像著名的评论家兰兹伯格所描述的那样,“阅读《魔鬼经济学》简直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探险之旅”。
从蝴蝶效应到魔鬼经济学
最近一直在研究一本书,叫做《魔鬼经济学》,自认为收获很大。讲的是一些非主流的联系。例如犯罪率降低与允许堕胎的法律颁布的关系,3K党与房地产经济人的相同之处。这些东西看似没有关系,但却有着很深的联系。
因此,最近又开始研究一些事物与英特尔的联系,例如:赛扬系列上市与百部数字电影百城公益的联系,与意法半岛体合作和Santa rosa发布的联系等等,突然发现了很多东西。
一只蝴蝶在纽约中央公园的小黄花上扇动了一下翅膀,于是东京掀起风暴电闪雷鸣……你相信吗?我相信。这虽然是个极端的例子。但我现在却深信不移。
再举个例子,前两天和几个朋友一起闲谈,为什么猪肉涨价和股票火暴有关系。农民都拿钱去炒股了,没有人养猪了。虽然是个玩笑话,但其中是否真的有联系呢?
联系,也许真正我们每次都把两个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到一起看时,会看到更多……也许天才就是这样造就的……
《魔鬼经济学》(《Freakonomics》)——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世界(a rogue economist explores the hidden side of everything),这本书已经读罢有些时日了,一直想把自己收获的一些东西记录下来,但却因为懒惰迟迟没有开始,今天终于动笔了。
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有同事问我怎么样?我不知该怎样回答,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整本书没有一个主题,或者说不是一个主题。再加上社会背景的差异,书中分析的一些问题都是我所不能理解的。但是书中在解析实例的时候也涉及到一些经济学的概念,包含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而导致某些现象的产生,而且我也更多的收获了一些知识。
1、白领犯罪:又称绅士犯罪、斯文犯罪,它是美国犯罪学家萨瑟兰在其1949年出版的《白领犯罪》中首先提出的概念。白领犯罪在安然事件之后引起关注的,现在白领犯罪指的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非法行为。
感想:白领犯罪让我们关注到了一个监督机制的重要性,如果企业是一人为大,就会存在问题。当然安然事件也触发了很多问题,产生的《萨班斯法案》此时是国内的上市企业,包含国内的四大运营商都在积极准备的。
2、盖吉世的戒指(故事出自柏拉图的《理想国》):有一名叫盖吉世的牧羊人有一次在一个秘密洞穴里碰到一个带着戒指的尸体。当盖吉世把这个戒指带到手上的时候,他发现这个戒指原来可以让他隐形。只要他一带上这个戒指,就没有人能够看见他做的任何事情,于是盖吉世开始利用这枚戒指做一些邪恶的事情——引诱女王,谋杀国王等等。
感想:这个故事是葛乐康(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兄长)在听完苏格拉底的讲课之后谈起的一个故事,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到葛乐康认为任何人在得到盖吉世的戒指之后都会为所欲为,所以道德不是人真正想要从事的行为,只是一个不得已的次佳选择。也就是说没有戒指的人不遵守道德的成本太高,所以只能选择遵从。但是也有很多人(例如苏格拉底)对此持反对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即使拥有这样的戒指也会遵守道德。
这两种观点中基于人类本质是懒惰的说明需要法律、回报和惩罚,基于人类本质是善良的说明在可选择下经常做正确的事。实际上,这源于工作中不同的管理体系和环境,一个充满规则,一个则不是。从中短期看,二者都能产生好效果,但长远看,基于人性善良的管理体系才能不断成长。那么一个领导人就需要创造一个令人舒服的工作环境,包括吸引、激发、扩展和激励员工等,这也就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
3、传统智慧:是指那些在“虽然没有切实证据证明,但却因为被广大精英和权威人士所传扬而成为社会共识的观点及信息”。很多常识性的东西可能根本就是错的,很多公论性的观点所传述的未必就是真相。针对那些未经深究便被认为“理所当然”的智慧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创造了传统智慧这个词,这是经济学上的对于克里希那穆提所提出的关于“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实则是内心折射的世界”的理性解释。
感想:第一次接触到这个词但是很喜欢,因为我感觉生活中太多这样的传统智慧,有的时候也会被一些这样的东西困扰着,不过现在都可以用传统智慧这个词来解开。
这本书中还有许多对于我来说新奇的实例,但是太具有美国色彩了,恐怕要等我在美国生活过一段时间才能了解。书人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给我知识,启迪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