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逻辑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41:57
含糊其词的暧昧态度
——模棱两可
金 中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见到有些人遇到问题时模棱两可(实际是模棱两不可),含糊其词,这在逻辑上就是违反了逻辑学基本规律中的第三条规律——排中律。
排中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都假,必有一真。要求人们在是非之间,态度要鲜明,不能暧昧。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下对同一对象的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判断),不能同时都否定,必须承认其中的一个是真的,不应含糊其词,也不能未置可否,以使人们关于某对象的思想成为有内容的明确的思想。遵守排中律可以保证思维明确性,违反排中律就要出现“两不可”和“未置可否”的逻辑错误。“两不可”的逻辑错误是指对两个互相否定的命题(判断)都给予否定。如有人说:“世界上有鬼还是无鬼?有人认为‘有鬼’而有人认为‘无鬼’,这两种看法我都不赞成。”这个人对“世界上有鬼”和“世界上无鬼”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都给予了否定,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未置可否”是指对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含糊其词,不表示明确态度。表现为回避表态和用语含糊。
我们用逻辑的方法分析一下鲁迅一篇名为《立论》杂文中的有关问题。《立论》的内容是:
我梦见自己正在小学校的课堂预备作文,向老师请教立论的方法。
“难!”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看着我,说。
“我告诉你一件事——
“一家人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到一点好兆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也许是谎。但说谎的得到好报,说必然的遭打。你……”
“我愿意既不谎人,也不遭打。那么,老师,我得怎么说呢?”
“那么,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呵!您瞧!多么……哈哈!’”
文中的“我”要求“我愿意既不谎人,也不遭打”,实际违反了排中律。因为“说必然的遭打”,也就是说,不说谎话遭打。不想遭打就得说谎话。“我不说谎话”和“我说谎话”是一对矛盾的命题,不能都是假的,得有一个是真的。如果既“不愿意说谎话”又“不愿意不说谎话”,即同时否定了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则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文中的老师在“愿意既不谎人,也不遭打”即“愿意不说谎话”和“愿意说谎话(因为说实话遭打,不想遭打就得说谎话)”这两个矛盾的命题前,未置可否,骑墙居中,也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
熟悉了逻辑学基本规律中的排中律,不仅可以避免自己违反思维规律,而且可以发现和指出对方在思维过程中是否犯了逻辑错误,甚至可以利用排中律深刻、快速地分析问题。
例如: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写富家少女鲍细娅品貌双全,贵族子弟、公子王孙纷纷向她求婚。鲍细娅按照其父遗嘱,由求婚者猜盒订婚。鲍细娅有金、银、铅三个盒子,分别刻有三句话,其中只有一个盒子,放有鲍细娅肖像。求婚者通过这三句话,猜中鲍细娅的肖像放在哪只盒子里,谁能够猜中,鲍细娅就嫁给谁。三个盒子上刻的三句话分别是:(1)金盒子:“肖像不在此盒中。” (2)银盒子:“肖像在铅盒中。”(3)铅盒子:“肖像不在此盒中。”鲍细娅告诉求婚者,上述三句话中,最多只有一句是真的。怎样尽快猜中鲍细娅的肖像究竟放在哪一个盒子里呢?
完全可以运用排中律来找出答案:(2)“银盒子:肖像在铅盒中。”与(3)“铅盒子:肖像不在此盒中。”是矛盾的命题,根据排中律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又根据“三句话中最多只有一句真”的条件,可以断定有一个真的命题一定是在(2)和(3)之中,因此,余下的(1)“金盒子:肖像不在此盒中”必然是假的,既然“肖像不在此盒中”是假的,显然可以推出“肖像就在此盒中”为真,所以,肖像在金盒子之中。由此例可以看出逻辑方法的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