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公众走近文化遗产(金台论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32:25
刘阳《 人民日报 》( 2010年06月04日   17 版)
早在2000多年前,生活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人们就创造了“坎儿井”这一地下水利设施。这项与长城、大运河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工程的创造,被看作绿洲文化的起源。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超量开采地下水,坎儿井正在面临消亡的威胁。2006年,吐鲁番地区的坎儿井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此同时,国家决定对部分坎儿井进行抢救。不同的设计部门编制了两套不同的修缮方案,但这些方案不仅对文物本体原状改变过多,影响文化遗产的真实性,而且成本过高。
就在当地政府一筹莫展之时,却偶然了解到,当地民众每年都要自发筹措资金进行维修,一些村民至今仍然掌握着建造和维修坎儿井的成熟技艺。于是,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大规模修缮坎儿井,应采取传统技艺和现代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当地民众的积极性进行修缮。如此一来,既对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实现最小干预,又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世代传承,既保护了物质文化遗产,又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使更多已经失去供水功能的坎儿井恢复功能和活力,更好地造福当地民众。
在这个故事中,谁创造了文化遗产?谁是文化遗产的真正主人?谁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力量?……这些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根本问题得到了明晰的答案。
对中国老百姓而言,“文化遗产”已经不再是那么陌生的词汇。在各地掀起的一轮又一轮“申遗”热中,“文化遗产”已经悄然成为彰显当地文化身份、拉动地方旅游经济的杠杆。也正是在这股申报热潮中,过度开发、管理混乱等只顾眼前利益的做法越来越凸显,对文化遗产造成了更大的伤害。对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来说,这些伤害造成的后果,将无法挽回。
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承载着这个民族珍贵的文化记忆,是其作为独立个体确立文化身份的重要依据,也是构成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元素。与文化遗产的对话,一定程度上就是与民族历史的对话。要让更多普通老百姓认识到文化遗产的真正价值,就必须让公众走近、了解自己身边的文化遗产,让他们成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最终受益者。只有民众倾心地、持久地自觉守护,才能实现文化遗产应有的尊严,而只有享有尊严的文化遗产,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在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趋同的浪潮中,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提高民众对文化遗产的关注与自觉保护。早在1984年,法国就设立了全世界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并立法规定,对于文化遗产,国家不再是它的唯一保护者,国家地方行政机构、各种组织与协会和每个公民都有义务和责任保护和热爱文化遗产。在日本,文化遗产并非仅停留在简单的保护上,而是要努力地利用这些文化财富,在公开展示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遗产的认知作用和教育作用,使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即将到来的6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为了让社会公众走近、了解自己身边的文化遗产,今年的文化遗产日将主题定为“文化遗产 在我身边”。事实上,通过博物馆免费开放和文化遗产日等活动,近年来,中国老百姓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走近和了解文化遗产的机会。但与世界上一些经验丰富的国家相比,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