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每天学点中医养生 —经络是中医的灵魂 - 成靖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1:48:27
引用 每天学点中医养生 —经络是中医的灵魂
学习中医 2009-12-29 11:06:42 阅读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引用
依恋 的每天学点中医养生 —经络是中医的灵魂
第二章经络是中医的灵魂
经络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人体运行的通道,包括两部分,其中直行的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各个部位的分支称为络脉。《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五、上臂发青可能是肺寒的缘故
肺经是手太阴肺经的简称,它从上臂内侧开始一直到大拇指指尖。大拇指、鱼际都属于肺,所以这一部分发青可能就是肺寒的缘故。
肺经共有11个穴位。其中9个穴位分布在上肢掌面桡侧,即上肢大拇指一侧;2个穴位在前胸上部,首穴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末穴少商。本经腧穴可主治呼吸系统和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咳嗽、喘息、咳血、胸闷胸痛、咽喉肿痛、外感风寒及上肢内侧前缘疼痛等。上可舒解肝经之郁结,中可运化脘腹之湿浊,下可补肾中之亏虚。
肺经的鱼际穴定喘的效果很好,只需按揉即可。
有人总觉得气不够使,有吸不上气的感觉,这时可以点揉太渊穴,此穴为肺经原穴,补气效果极佳。
尺泽穴是最好的补肾穴,通过降肺气而补肾,最适合上实下虚的人,高血压患者多是这种体质。
对经渠穴的治疗是针对各种咳嗽的;孔最穴对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和扁桃体炎效果不错,还能治痔疮;少商是专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腮腺炎、感冒发烧等的,三棱针点刺出血马上见效。
六、牙痛与大肠经有关
大肠经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简称,它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大肠经是和肺经关系非常密切的经脉。呼吸系统有疾病时,以大肠经上的曲池穴位为治疗点,是经常使用的疗法。现代医学中,大肠是承接小肠以下的直肠、结肠、盲肠,并以下连接肛门为终点的消化器官之一。
然而,以中医学而言,大肠是指从肚脐上约1?5寸的穴位开始,经直肠直通肛门的整个系统。大肠经发生异常时,会有牙痛、鼻塞、口干渴、喉咙肿等症状出现。若压迫肩膀至手臂之部位时,亦会有疼痛感。因为肺机能不好,所以皮肤会出现苍白干燥、失去光泽的现象;又因养分无法顺利运送,精神有不安定、容易焦躁的倾向。压迫腹部的肚脐两侧及腰部时,会产生疼痛感。身体出现以上所述的症状时,使用大肠经的穴位加以治疗,症状能减轻,身体也会感到轻快。治疗大肠经的穴位有20个,脸部有迎香、禾髎;脖子部有扶突、天鼎;肩、肘部有巨骨、肩髃、臂臑、手五里、肘髎、曲池、手三里、上廉、下廉、温溜、偏历、阳溪;手掌有合谷、三间、二间、商阳等。
七、足少阴肾经病不可怕
足少阴肾经病的发病源头是肾。该病主要表现为:脊股内侧后缘疼痛、足心热痛、舌干、咽痛、心烦疼痛、咳唾有血、气喘、面色黧黑、惊恐不安、遗尿、遗精、月经不调、水肿、腰痛、痿软无力。
中医认为,治疗此病重在饮食调理,日常饮食中注意补肾。
八、胃中寒胀满找胃经
胃经也叫足阳明胃经,共四十五穴。阳明象征阳气极盛的经络。
胃经起于迎香,往上一直走到山根,然后分为二支,一支走脸,另一支沿着头角至额颅。胃经朝下沿着颈部,经过乳中,也即乳房正中线,直下到大肠。所以,乳房疾病,如乳腺炎、乳腺结核都可以从胃着手治疗。
常见的患足阳明胃经疾病者,主要反应在头、面、鼻、齿、喉以及脑病、肠胃病、发热病,有下列症候:胃痛、偏瘫、时常打哈欠、听大声易惊吓、心跳动快速、发狂、腹胀鸣叫、温邪犯肺、感冒、发热寒、流清鼻涕、流鼻血、口歪、唇生疮、颈肿喉痛、易饿、胃中寒胀满等。
胃经到大肠后一直向下沿着腿的前侧走。在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穴位叫足三里,经常按摩足三里是养护胃气的一个不错的方法,即“要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
九、鼻炎受膀胱经的影响
膀胱经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简称。循行部位起于睛明穴,上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本经脉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直行本脉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分别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一寸五分),到达腰部(肾俞穴),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本经脉一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委中穴。另一分支从项分出下行,经肩钾内侧,从附分穴挟脊(三寸)下行至股部外侧的最上方,经大腿后侧至委中穴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交于足少阳肾经。
经络是气在人体内的运行通道。生命存在,经络就存在,生命终结,人无气息了,经络也就消失了。
经络是中医的灵魂,它内连脏腑,外连四肢。有了经络,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没有经络,人就是一堆零部件的简单组合。《内经》上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主,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
一、人体经络是阴阳五行五色五味的缩影
人体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1?手太阴肺经2?手阳明大肠经3?足阳明胃经4?足太阴脾经5?手少阴心经6?手太阳小肠经7?足太阳膀胱经8?足少阴肾经9?手厥阴心包经10?手少阳三焦经11?足少阳胆经12?足厥阴肝经
人体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1.督脉2.任脉3.冲脉4.带脉5.阳跷脉6.阴跷脉7.阳维脉8.阴维脉
你清楚自己的身体吗,我们全身的经络就好像山川大河一样,川流不息奔腾无阻。五脏六腑,层次分明,如同博物馆陈列的珍贵器物一样,各得其所且各司其职。你知道阴阳五行、五色、五味这些东西都跟我们的经络有关系吗?
1?经络与阴阳
中医将经络中内属脏的跟脏直接相连、关系最密切的称为阴经。它与脏对应的腑又有紧密的联系,中医称这种关系为络;将内属腑的跟脏直接相连、关系最密切的经称为阳经。同样,它络于腑相对应的脏,阳经在四肢的外面,阴经在四肢的内面。
2?经络与五行
中医的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资的特性来归类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内经》将五行学说用于医学,形成了中医学的五行学说。于是五行与人体脏腑对应起来,其中经络对应关系为: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肝经、心经、脾经、肺经、肾经。
肝经太旺的人平时都容易生气,因肝经主怒。若是女士的话就易得乳腺增生,因肝经要经过乳房;肝经有异常的话同时影响到脾经,又因木克土,所以她同时也会有消化系统方面的问题,比如腹泻、腹胀或胃疼等病。
3?经络与五色
青、红、黄、白、黑五色分别对应的经络是肝经、心经、脾经、肺经、肾经,根据经络与五色的对应关系,建议心经虚的人,即心慌心悸的人多穿红色衣服;肺经虚的人,即平时常感冒的人多穿白色衣服;肝经虚的人,即平时胆小的人容易被惊吓的人多穿青色衣服;肾经虚的人,即平时怕冷的人多穿黑衣服。
心经、夏天、红色在五行里都是属火,所以中医提出红色衣服为夏天着装的首选,不少人认为夏天穿白色衣服最好,其实穿红色的最好,因为红色的可见光波最长,可以大量吸收紫外线,保护皮肤并防止皮肤老化,这个结论又印证了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
4?经络与五味
在中医理论中,经络与五味对应为:酸入肝经,甘入脾经,苦入心经,辛入肺经,咸入肾经;而五味的功能为酸收、甘缓、苦泻、辛走、咸润,并通过经络传导间接地作用于脏腑。如某人喜吃酸东西,如果他的胃不好,那就得少吃,因酸是属木,旺肝经,木克土,而胃是属土。
当人的某个经络功能下降时,对某些滋味就感觉不到;当某个经络亢奋时,即使没吃东西口中也会感到有某种很重的口味,比如心火重时口发苦。
我们的祖先有“早吃咸晚喝甜”的习惯,这是很有道理的。早餐一定要吃好以应付一上午繁忙的工作,咸入肾经,肾经气旺,自然精力充沛。早餐的稀粥、咸菜,再吃几个包子或吃一碗面是中国传统饮食中最好的、最符合经络养生的选择。晚上吃完饭后,喝点蜂蜜,甘入胃经和脾经,胃和而安,自然会睡得好。
二、心脏不好,用热水泡泡脚
据日本有关媒体报道,日本研究人员曾针对心脏病患者研究发现,用热水泡脚有助于改善心脏血管机能。
日本国立循环器官疾病研究中心的驹村和雄等人以4名等待心脏移植的患者为对象,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试验。研究者让患者每天用热水泡脚15分钟,然后保温30分钟。结果显示,这些患者的心脏血管机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研究者认为,用热水泡脚可以使体温升高,促进末梢血管的血流更加顺畅,并减轻心脏的负担。
其实,泡脚的好处还不止这一点。从中医角度看,脚上有反射区和众多穴位,当人们用热水泡脚时,就会刺激穴位和反射区,促进脚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环,从而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起到调解全身的作用。例如:我们熟悉的涌泉穴和太冲穴受到温热的刺激后,就能起到养肾护肝的作用。如果刺激脚底的大肠反射区,还能起到通便的效果。此外,泡脚使血液循环加快,让人出汗,不仅能解除疲劳,还能使某些毒素随着汗液排出。
泡脚也是有讲究的,首先,保持泡脚水的温度略高于人体体温即可,不要超过38~40摄氏度左右。其次,泡脚时间要视年龄而定。对老年人而言,一般泡20~30分钟为宜,但低血压的老人、身体比较虚弱的老人,每天泡20分钟就足够了,以防泡脚时间过长引起血管扩张,导致血压降低。对孩子来说,因为他们的皮肤比较细嫩,所以泡脚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而年轻人每天泡15~20分钟就可以了。另外,泡脚水不能太浅,至少要没过脚面,当然,连小腿一起泡,效果会更好。
三、人中穴在急救中能帮大忙
人中穴,民间称其为救命穴,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当人中风、中暑、中毒、跌仆、过敏以及手术麻醉过程中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时,医者用食、中两指端置于拇指面,以增强拇指的指力,用拇指端按于唇沟的中上处顶推,行强刺激。以20~40次/每分钟为宜,可使患者很快苏醒。人中穴为督脉穴位,督脉通于脑,故可用于昏迷、休克等危急重症。
现代医学研究对人中穴的急救作用做出了科学解释:一是刺激人中穴可以升高血压。在危急情况下,升高血压可以保证机体各个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维持生命活力,而节律性、连续弱性或强性刺激人中穴,都能使动脉血压升高。二是刺激人中穴位,可影响人的呼吸活动,如连续弱性刺激人中穴,可以使呼吸持续性兴奋;连续强刺激人中穴,可以引起呼吸持续性抑制;适当地给予节律性刺激,则有利于节律性呼吸活动的运行。
运用人中穴救治昏厥急症,是简单易掌握的应急性急救措施,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实为救命之法宝。
四、按摩手掌可以治病
按照中医经络学说,人体最主要的12条正经中,与手相关的有6条,手部经穴有23个。此外,手上还分布有经外奇穴34个,全息穴(区)42个。也就是说,仅仅在一只手上就有99个穴位(区)。按摩或按压这些穴位,对治疗全身疾病有重要作用,并有防病健身的作用。
现简单介绍几个具有保健作用的手部穴位。
1?劳宫穴
劳宫穴位于手掌心横纹中,握拳时中指尖所指处。劳宫穴属手厥阴心包经,具有清心火、泄烦热、安神定志作用,按摩劳宫穴可治中风昏迷、中暑、鹅掌风、心痛、癫痫、呕吐、呃逆、口舌生疮等。寻找劳宫穴
2?鱼际穴
鱼际穴位于第一掌骨中点。按摩此穴可理气、清肺利咽喉,主治肺热所致支气管哮喘、急性扁桃体炎、小儿疳积及咳嗽、咳血、头痛、胸痛等,还可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3?少府穴
少府穴,握拳时小指尖下即是。少府有发散心火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心区疼痛、心烦、心悸、遗尿、阴部痒痛、小便不利等。
按摩手掌时应注意,掌部穴位是一个区域而不是一个点;穴位如出现压痛、酸、麻、胀等现象,具有病理诊断价值;在穴位可用拇指或食指以轻、柔、缓、慢的指力进行按揉;初次按揉后,局部若出现酸、微痛、胀等感觉,这是指力大的缘故,以后应减轻力度;按摩可随时进行,按摩整个手部,重点可放在全息穴,即中指根部以下部位。
除了按压手掌外,还可以采用梳子梳手心的方法。先在手心涂一层护肤油,选圆头梳子以免划伤手心。先从上往下梳几次,再从右往左横梳几次,继而顺时针方向梳一圈,再逆时针方向几圈。
引用 每天学点中医养生 —经络是中医的灵魂 - 成靖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每天学点中医养生 —中医的十二时辰养生法 - 成靖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每天学点中医养生 —中医的看病之道1 - 成靖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每天学点中医养生 —中医的看病之道2 - 成靖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每天学点中医养生 —中医的看病之道3 - 成靖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每天学点中医养生 —中医的看病之道4 - 成靖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每天学点中医养生 —好好学习中医的非药物疗法1 - 成靖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每天学点中医养生 —好好学习中医的非药物疗法2 - 成靖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经络是中医的灵魂 经络是中医的灵魂. 中医经络养生保健法 - tianweimin135558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98岁老中医的养生三宝 - 成靖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引用 新闻时空博客 借鉴:90岁老中医的长寿养生法 - 成靖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中医诊断歌诀 - 成靖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每天学点中医养生 每天学点中医养生 经络是中医的灵魂0 每天学点中医养生之中医的十二时辰养生法 引用 中医病理、治病、养生、强身的基础理论 - 眼睛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每天学点中医养生 -中医的看病之道(转载) 中医经络锻炼健身法 - tianweimin135558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中医睡眠的养生之道 - 成靖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每天学点中医养生_ 引用 中医按摩大全宝典(典藏) - 成靖的日志 - 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