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项目为何走出国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23:41

初春枝剪纸
几年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近年来,许多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越来越为人们所了解和熟知,民间艺人凭着祖辈相传的独特技艺,走上社会生活舞台,且走出国门。
初春枝满族剪纸是沈阳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介绍,从去年开始,初春枝剪纸作品已先后被美国、瑞士等国的民俗专家及博物馆收藏。今年3月,德国一家博物馆又特别找到沈阳,收藏初春枝的作品。
据了解,满族民间剪纸艺术,表现了辽沈地区满族人的日常生活。这种剪纸不是简单地剪个猫,剪个狗,而是有主题的,大多以风俗画的形式记录满族古老的文化传统和民间礼俗。初春枝的满族剪纸技艺系家族传承,母亲和外祖母都喜爱剪纸,擅长刀刻窗花,尤其是满族造型的“连手娃娃”。后来,她在继承家族剪纸技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作品最大特点是写形、写意、写神、写心。粗犷、朴拙、浑厚、洗练是其剪纸的风格。初春枝作品有《东北三大怪》、《二月二,龙抬头》、《祭笊篱姑姑》(系列组合)等。
有专家认为,初春枝的剪纸作品,以剪纸艺术为符号,记录了满族的文化史、生活史,这对于研究辽沈地区满族历史、民间信仰、生产生活习俗具有重要价值。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书画装裱这项纯粹传统的中国“非遗”项目如今也得到了国外的青睐。沈阳市第三批非遗项目之一的 “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传承人邴荣凯,受邀到德国,为一家博物馆进行现场装裱。
书画装裱修复技艺在上世纪40年代分布在北京琉璃厂一带,后传入沈阳地区。从现有的文字记载可以看出,书画装裱技术至少有1500年以上的历史。邴荣凯自幼受家父邴贵信熏陶,学习中国传统书画装裱技艺。 1962年跟随董子源、廖经世等学习中国画鉴定、书画装裱修复技艺。 1969年他到沈阳故宫博物院工作,修复了不少珍贵书画名作。
据专家介绍,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书画装裱修复技艺对修复现存的大量破损历代书画名作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亟待修复的书画名作只有采用传统工艺进行修复才能还书画以完整,从而体现出这些书画的价值。
沈阳关氏皮影走出国门是今年7月下旬,关氏皮影传人关维颖领着关氏皮影传承基地的孩子们参加了在韩国举办的东亚儿童艺术节,孩子们表演了皮影戏《龟与鹤》、《火焰山》和《杨文广征南》,受到国外观众的好评。
关氏皮影兴起于皮影影人的制作,其奠基人是生活在清同治、道光年间的民间画工关有富。其子关德芳承袭家传技艺,逐渐形成别具一格的影人制作风格。上个世纪初,关德芳之子关宝凤正式开始唱影,关氏皮影进入成熟兴旺时期,唱遍唱红了辽北地区。
关氏皮影是沈阳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布在沈北地区。与辽南复州皮影和辽西凌源皮影相比,沈阳关氏皮影填补了辽北地区皮影艺术的空白。
关维颖的父亲关呈璧和叔叔关呈玺是关氏皮影的第四代传人。1999年,关呈璧去世后,关维颖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看到父亲做的影人,睹物思人,他意识到自己肩负一份沉甸甸的责任。2000年皮影戏走进了沈阳沈北蒲河学校的美术课堂,关维颖给学生们讲如何观赏皮影艺术,教学生们用纸做皮影,组织学生们将语文课《会摇尾巴的狼》、品德课《小羊过桥》、寓言故事《东郭先生》等改编成皮影戏,寓教于乐。关维颖还主编了皮影戏校本课程教材,不但讲如何做皮影,还讲如何“耍”皮影。目前,沈北蒲河学校已经被确定为关氏皮影传承基地。皮影戏已作为教材引入课堂。教师关维颖还组织学生成立了一个 “荷尖戏社”,表演的第一个皮影戏《过桥》在区中小学春风艺术大赛上获得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