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BN除了去睡觉,还有什么价值?[通信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23:05:00
3.28,CCBN第一天。
每年的CCBN第一天的主题报告会都是照例人满为患,今年似乎尤是,甚至动用了大屏幕,在三楼腾出了空地,现场直播,但同时,来的人又大都并不是那么兴奋,象坐在我身边一位,就坐在那儿,闭着眼睛打了一上午的瞌睡。
CCBN,对于广电人而言,每年这个大会是定全年基调的大会,上面的方向究竟会怎么样,都需要从演讲中揣摩一二;但同时,可能是每年都是不得不来,来了却总是听到的是和去年类似的内容,于是便也顺便补起了觉。这付情景,有点象广电的数字电视,推的轰轰烈烈,却缺少质量。
今年的演讲,大的内容,估计很多网站都能全文刊登,这里只说点自己的感受。
广电需要向“钱”看,从张的讲话里,感觉出这么个意思,今年的目标还是加大整体力度,但同时又要注重收入,加大网络运营的收入和互动数字电视的发展,张还特举了青岛、杭州和天威的例子。而美国平均电视付费60美圆和中国2美圆的极端反差,也令张说来感慨万千。而付费电视、高清电视的种种新业务都是为了最终改变目前的公益化电视性质。只是说易行难。
讲话中谈到的关于地面数字电视业务和卫星电视业务,前者还是为了将来的发展圈地,后者则是完成村村通的政治任务,只是后者对现在进行中的有线数字电视的威胁是颇大的。
张海涛在讲话中的几次脱稿故事有点意思,值得分享,
南京速度,一个非广电体制内的领导在进入广电后,花了100天就完成了南京70万用户的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作,的确令人惊讶,但对这个故事,却可多角度来看待,速度虽然快,但用户反响怎么样?投入和收入的比率怎么样等等,我觉得,以广电目前的社会角色和运作手法,要完成大规模整体平移并不是难事,白送的东西老百姓谁不要呢?但后续的故事才应该是最有价值的,是政绩还是会带来质的提升?规模效应固然重要,但如果加量不提质那也是意义不大。
青岛业务,青岛和银联合作,将家庭遥控器变成了可消费的POS终端,1+1的想法完成了一个新增值业务,这种好的业务很值得IPTV和数字电视拿来主义一下。而这种业务的开展,可解决一些目前网络支付的信用问题,因为每个终端都能对于户主,带有一定的网络实名制的作用,对于B2C、C2C的业务是有促进的;而从用户刷卡,从银联返回的费用对于基数很低的广电而言,这个ARPU是很有价值的。
用户的需求性,说是青岛有个老太太来北京,住了两天就回家了,为什么,因为他嫌北京的电视不能用来炒股,而青岛的数字电视有这功能,于是,心被牵着走了,这个例子很生动,这个用户已经成为数字电视的忠实用户了,因为数字电视的业务抓住了用户的需求,虽然实现需求的方式有很多种,但能结合自身现有资源,并有机会拓展的就要尽早下手,因为现在各类业务本身也存在同质化,业务的开展其实就是圈用户的过程。
这里面其实还是都说了一个事,就是数字电视量上来了,怎么来提升质。
但广电在要求提升数字用户发展速度的同时,却又戴上了保证低收入用户模拟频道的帽子,而且一戴就是十年,双网并行的方式,其实从市场业务角度来看是极其不合理的,可能会存在为几个人而负担一张网的维护成本。也许对于这些用户采取补贴的方式使其享受数字电视的最基本业务可能更为妥当。
07年的广电,相关的动作力度会又趋加大。而数字电视整体平移现在来看本身不存在太大的门槛,这对相关的同质化业务的影响会较大。而数字电视只有把整体平移后时代的业务做上去,才能算是趟出一条成功的道路。(个人感受,仅供参考)
晚上,和一个广电的朋友闲聊,还了解了不少新东西:
1、广电的收入除了广告外,另一个大头居然是有线准入费,每一个小区,楼盘要正式推出时,都需要广电这边的有线准入许可,而这个费用是每平方米16元,而这一直是我所不了解的。
2、数字电视的发展对于各地方台来说弊大于利,因为数字电视开播,用户可收看到的节目频道多了,必然会影响本地台的收视,而由此引发了广告收入的极大分流,除了本地广告主外,一般的大客户都很再留住,从这个角度来说,本地频道对于数字电视是不感冒的。
3、如果采取停模拟推数字,对广电收入来说利大于弊,因为现有的模拟网,根本无法解决盗链的问题,所以在表面的数字用户的基础下还潜伏着一个巨大的盗用群体,如果推广数字电视,有效阻隔盗连的渠道,会使这部分免费使用群体浮出水面,收入反而有所增长。
4、广电新业务的开拓,问题还在于体制内缺少激励机制,导致内部员工积极性不高。播出问题大于业务收入,所以一动不如一静,很多地方的广电由此缺少主动开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