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之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59:16
第一章 低碳革命开始了(1)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只能多活4年。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0000低碳革命开始了
第一节全球气候变化逼近临界点
2009年7月8日,在意大利山间小镇拉奎拉举行的8国集团(G8)峰会上,8国领导人同意,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比工业化前高出不超过2℃的水平——这是科学家认为的安全极限,为此8国到2050年之前会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80%。这是首次在重要的国际论坛上正式采纳这样的目标。次日,在“主要经济体能源气候论坛”上,全球变暖幅度不能超过2℃这一观点再次获得了各国领导人的认同,与会17国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的80%。
2℃:自然界最后的安全阀(CAP)
工业革命以来,在人们享受物质财富急速膨胀的同时,气候变化的阴霾已悄然笼罩。20世纪80年代,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开始逐渐被人们正视。但是,气候变化究竟达到哪种程度是危险的,气温升高多少将是自然界的临界值,并不是一个容易确定的问题。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温室气体咨询小组1990年报告指出,2℃可能是“一个上限,一旦超过可能招致严重破坏生态系统的风险,其恶果将非线性增加。”德国联邦议会的研究委员会也试图确定可接受的范围,认为每10年气候变暖超过℃将对森林生态系统非常危险,德国政府的气候变化咨询委员会1995年发现,2℃应该是“可容忍的”气候变暖的上限。
198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IPCC汇集了世界各地的专家定期评估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迄今为止发表了四次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评估报告,是对此最权威的鉴定。基于1995年的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欧盟的环境部长在1996年呼吁气候变暖要限制在比工业化前气温高2℃的范围内。近10年后,这一立场得到欧盟政府首脑的确认,智利、冰岛、挪威、瑞士,以及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也加入进来,后两个集团的国家进一步主张,要保证他们的安全和生存,2℃都已经太多了。
图1-1工业革命开始以来全球气温变化
在总结了130多个国家2500名科学家的发现后,2007年的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警告,多种因素的叠加将使全球变暖很快突破2℃这个临界点:如今全球气温比工业革命前约高℃,同时还在以每10年℃的速度上升,加上大气中现有二氧化碳带来的℃长期变暖效应,还有北冰洋和南极冰原消融将吸收而非反射太阳辐射,这也会导致再升温℃。
德国波茨坦气候变化研究所的比尔·哈尔博士说,平均气温不能超过2℃,这是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生存的底线。到达这个临界点,将是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开端。IPCC副主席马丁·帕里教授说:“当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的幅度在1~2℃之间,很多人遭遇水资源短缺和洪灾的风险将增加。气温升高超过2℃,产生的影响将更巨大,全球将面临农作物减产、水资源短缺、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疾病增多。”
更为凶险的末日预言来自英国独立科学家詹姆斯·拉夫洛克。他认为,如果全球气温上升接近3℃,且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500ppm(体积浓度:百万分之一),海洋及热带雨林都将净排放温室气体,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吸收二氧化碳,这将把全球平均气温推高6℃,海平面上升至少25米。那时候,地球上大部分地区将不再适合人类居住,90%的物种将灭绝,人类数量可能减少80%。
IPCC第二工作组的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要将全球变暖遏制在2℃以内需要强有力的缓解措施,现在看来这已经“非常不可能”实现,报告预测,未来100年全球地表升温幅度在16℃~64℃。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负责人詹姆斯·汉森说,如果人类还想维持一个与文明发展、生物适应的环境相似的星球,那么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必须降低到350ppm左右。而现在的二氧化碳浓度为387ppm,并以每年2ppm的速度上升。帕乔里教授说:“10年前,我们说这些影响将发生在我们的子女和孙子孙女身上。而现在,这已经发生在了我们自己身上。”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最具决定性的结论是,数值模拟和归因技术证明,最近50年来大部分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很可能是由于过多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导致的。在46亿年漫漫时空里,地球表面那层薄薄的大气层一直给地球生态系统提供着至关重要的保护,却已经在工业革命后200多年的人类活动中空前耗竭。
不知不觉之间,人类的生存和文明已危如累卵。
气候物理:地球“发烧”了
这一切的起源,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温室顶棚覆盖的玻璃和塑料薄膜,可以让阳光照射进来,同时把大量热量保留下来,使室内温度明显高于室外。大气温室效应最早是法国数学家让·巴蒂斯特·傅立叶发现的,1824年,他在论文《地球及其表层空间温度概述》里首次阐述了这一现象。
太阳辐射主要是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地球大气对长波辐射的吸收力较强,对短波辐射的吸收力较弱。白天,阳光照到地球上,能量部分被大气吸收,部分被反射回宇宙,47%左右被地表吸收;晚上,地表以红外线的形式向宇宙散发热量,也有部分被大气吸收。大气层对于地球,就像覆盖着玻璃的温室一样,为它保存了一定的热量,正是这些热量使地球上生命的大规模繁衍成为可能。
第一章 低碳革命开始了(2)
没有大气层覆盖的地球,会是什么样子?看看地球的卫星月球就知道了。月球没有大气层,被太阳照射时温度会急剧升高,不受照射时温度则急剧下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很低,月表白天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则可降低到-183℃。地球当然没有月球这样极端了,香港天文台的专家估计,如果没有大气层,地表平均温度将是-18℃。而目前,这颗适宜人类居住的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维持在大约15℃的水平,正是拜温室效应所赐。
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它们既不吸收也不散发热辐射。那些给地球保温的所谓温室气体大约有10种,最常见也最重要的是水汽,它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大约占整体温室效应的60%~70%,这也是地球上风云雨雪等各种气象活动的主要载体,但它纯粹是一种自然现象。除此之外,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和六氟化硫(SF6)是6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其中,二氧化碳大约占整体温室效应的26%,是最重要的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存留的时间高达200年,即使我们今天完全停止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此前排放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还将持续200年左右。
二氧化碳是地球上各类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空气中吸入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和淀粉等碳水化合物,再将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蛋白质和脂肪;动物则把植物作为食物,将植物组织的有机物消化掉,然后转化为动物组织;植物和动物死亡后埋压在泥土或水底下,在数万年压力及高温的作用下变成煤炭或石油等化石燃料,并储存起大量的碳。与此同时,各类生物都会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细菌和真菌会将生物的尸体分解并释放出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燃烧也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都会回到地球大气中。通过这些复杂的活动,二氧化碳不停地在地球的大气圈、生物圈、地圈和水圈中循环流动。
二氧化碳不仅是上述自然活动的载体和产物,它同时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产物,人类耕作土地、砍伐森林和燃烧木材,都会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在工业化以前的时期,这些活动的规模都不大,因此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地球大气的影响非常微小。
工业革命的到来,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显著改变了自然界的碳循环。工业革命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大致稳定在270~290ppm。但在1800年以后,现代工业和交通发展迅猛,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煤炭和石油消耗快速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而且增加速度越来越快。碳在自然界的循环平衡被彻底打破,地球开始“发烧”了。
表1-12007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及WMO-GAW监测的全球温室气体趋势CO2(ppm)CH4(ppb)N2O(ppb)2007年全球浓度3831178932092007年浓度与1750年相比137%256%119%2006—2007年的绝对增加196082006—2007年的相对增加050%034%025%过去10年平均年度绝对增加20027077注:工业化前数据分别为:CO2280ppm,CH4700ppb,N2O270ppb。
数据来源:世界气象组织温室气体公报《2007年全球大气观测中的温室气体状态》。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自1750年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已明显增加,1970—2004年期间增加了70%,目前已经远远超出了根据冰芯记录测定的工业化前几千年中的浓度值。在这34年间,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了大约80%。到2005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379ppm,远远超过了过去65万年自然变化的范围。
全球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另一个原因则是土地利用的变化。过去50年以来,除南极洲之外的各大陆都出现了显著的变暖,大部分已观测到的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很可能都是由于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所致。目前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一年超过230亿吨,和1800年相比增加了30%。这些气体在地球大气层制造出一个隐形的温室,热量被封闭在大气层内,造成地球温度上升。
报告警告说,如果到2030年,全球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导,按照二氧化碳当量计算,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0—2030年间将会增加25%~90%。世界气象组织估计,如果按目前排放量继续等值排放,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体积浓度将近乎直线增长,2050年为450ppm,2100年将增加到520ppm,增长趋势令人担忧。
图1-2工业革命前到2015年CO2体积分数和浓度的变化
数据来源:联合国报告和世界气象组织数据。
在这一趋势下,21世纪的地球将会进一步变暖。报告估计,未来2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约℃;即使所有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浓度稳定在2000年的水平不变,仍会升温约℃。科学家相信,地球的平均气温将在未来100年内骤升℃~℃。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科学家们提到了亿年前西伯利亚的一系列火山爆发,当时的火山爆发向大气层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使地球温度上升了6℃,最终导致地球上95%的生物死亡。
冰川和永久冻土带的融化
全球变暖立竿见影的后果之一,就是冰川融化。南极和北极地区形势尤为严峻。南极洲是一片由海洋环绕的大陆,而北极地区则是一片由陆地包围的海洋,她们都极为脆弱,很容易受到人类活动影响。
第一章 低碳革命开始了(3)
过去50年内,在千里冰封的南极地区,平均气温上升了℃,冰层已经变得越来越脆弱,最近几十年,已经先后有9个冰架融化坍塌。2002年3月,位于南极洲最北部的巨型冰架拉森B崩塌瓦解。它的面积为3250平方公里,厚200米,估计重量达到50亿吨,仅仅31天,这个庞然大物就不见踪影,化成千万座冰山像羽毛一般飘浮在南极洲东部的威德尔海,比前半个世纪冰川的总和还要多,令冰河学家们瞠目结舌。拉森B的警报拉响之后,科学家迅速把担忧的目光投向了第10个岌岌可危的“大家伙”威尔金斯。2008年3月,威尔金斯冰架上一块面积400平方公里大的冰川断裂入海,2009年美国冰雪数据中心发现,连接威尔金斯冰架和南极洲夏科岛冰桥的最后一段已经出现了坍塌,科学家预计,威尔金斯还将失去3370平方公里的冰层,面积相当于两个卢森堡。
与此同时,类似的一幕也在地球另一侧的北极上演。随着全球变暖化加剧,北极冰川正以惊人的速度融化,千年厚冰正在以每10年8%~10%的速度消失,一些极地区域每年的海冰季节已缩减至三星期。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对比2004—2008年的观测数据后发现,极地的冰盖不只越来越少,更越来越薄。虽然一些冻结超过两年以上的冰盖比较难以融化,但数量已经少之又少。科学家们估计,最快到2030年北极就会迎来一个“无冰之夏”。绿色和平组织“极地曙光号”科学考察船队在格陵兰岛的现场勘察发现,距离北冰洋27公里的冰川上,100平方公里的区域已布满裂缝,有些裂缝宽近500米,融化的冰水已经形成一条大河,河流流量约每秒50立方米,这种速度填满一个奥运会标准游泳池只需不到一分钟。
号称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冰川融化的速度更快。中国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通过4年的遥感监测发现,近30年来青藏高原的冰川总面积已经减少了1/10以上。预计到2050年冰川面积将减少到现有面积的72%,到2090年将减少一半。冰川融化使青藏高原的雪线迅速上升,最大上升距离达350米。国际冰雪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喜马拉雅冰川的收缩速度比任何地方的冰川都要快,可能在2035年之前完全消失。这个地区一直被称为“亚洲水塔”,冰川融化将影响到亚洲地区的24亿人口,占目前全球人口的40%。许多冰川湖蓄水量高达一亿立方米,如果溃决,洪水可能会以每秒一千米的速度席卷而下,对当地居民构成巨大威胁。
另一个不那么引人注目但却同样严重的威胁,是永久冻土地带的融化。俄罗斯大部分永久冻土带正在消退,并在向西伯利亚西北部和欧洲北部扩散。到21世纪末,格陵兰岛南部海岸、美国阿拉斯加州布鲁克斯以南地区和加拿大北极圈大部分地区的永久冻土带将融化,中国的永久冻土带面积也有可能减少一半。这对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构成了直接的威胁,正在计划中的“中俄石油管道”的设计,就必须考虑气候变化在稳定性上的影响,而青藏铁路的设计和建设,通过运用冷却技术,已经把温度上升℃后的各种可能影响综合考虑在内了。
气候失调:极端天气事件
在参与大气与地表水循环的过程中,水分子从液态到气态、再从气态到液态转换时会吸收或释放大量能量,规模之大超乎我们想象。1克水从0℃上升到100℃需要吸收100卡能量,1克100℃的水变成100℃汽需要吸收539卡能量;水蒸气进入大气后又会凝结成雨雪落到地面上,同时释放出同样数量的能量。2005年摧毁了美国新奥尔良城的卡特里娜飓风,它的破坏力就来自水汽凝结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
如果地表特别是大洋表面温度维持平衡,大气与地表水循环也可以维持基本平衡,进入到大气中的水汽总量及其所携带的总能量也会基本不变,基于水汽的能量转换所引起的天气波动,无论是波动幅度还是持续时间也会总体维持平衡。这样,天气变化就会显得相对和缓,可以预期。
00但全球变暖打破了这个平衡,使地球上的天气变化更剧烈、更富戏剧性。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说:“全球变暖,引起水分蒸发增加,因而导致极端天气频发。”因为水分蒸发增加使大气中的水汽增多,给大气增加了额外的能量,导致大气环流出现异常。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的是,水汽蒸发量会随着温度升高呈非线性增加,20℃时每立方米空气最多可容纳23克水蒸气,温度上升1℃,可容纳的水蒸气质量会增加64%;上升2℃,水蒸气质量会增加131%;上升3℃,水蒸气质量会增加201%。大气中增加的这些水汽总量,等于增加了同等规模的能量质量,这会给天气系统乃至气候变化带来多大的扰动也就不难想象了。
这些累积起来的能量,肯定会不断释放出来,以其巨大的规模在其辐射范围内演变成一股毁灭性的力量。2004年1月,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戴维·金爵士在《科学》杂志的特约社论中警告说:“气候变化是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最为严重的问题,甚至比恐怖主义的威胁还要严重。”我们可以直接感知到的后果,就是由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事件累积起来的大范围的气候失调和疫病蔓延。下面这个简单的不完全统计表,证明金爵士的警告绝非危言耸听。
表1-2极端气候事件的危害情况极端气候事件发生日期事件危害情况20世纪60年代撒哈拉牧区持续六年干旱粮食牧草极度缺乏,牲畜大量宰杀,饥饿致死超过150万1988年马达加斯加高地传染性疟疾死亡10万多人1998年7月沙嗨玛噔峡谷的冰川湖突发洪水超过100人死亡,当地生活生产受到严重影响1998年米奇飓风席卷洪都拉斯贫困人口增加了8%,低收入家庭失去了15%~20%的生产资本,重建前景暗淡续表
第一章 低碳革命开始了(4)
极端气候事件发生日期事件危害情况1998年孟加拉国洪灾2/3国土淹没,1000人罹难,3000万人无家可归2001―2002年马拉维连年旱涝500~1000人死亡,2万人死于营养不良和疾病2002年8月塔吉沙可达拉峡谷冰川湖突发洪水至少23人死亡2004―2005年尼日尔干旱与粮食匮乏250万人需要紧急粮食援助,56个区面临粮食安全2005年8月新奥尔良卡特里娜飓风1500人死亡,78万人流离失所,破坏房屋20万所,该市基本瘫痪2005年中国发生13次严重的沙尘暴水土逐渐减少,沙漠化加剧2008年初中国南方十省市爆发冰冻雨雪天气107人死亡,8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111亿元
中国人关于极端天气事件最新最强烈的记忆,或许莫过于2008年初席卷全国的雨雪冰冻灾害了。在春节将至的寒冬季节,一场史上罕见的寒潮突然袭来,让整个南中国猝不及防,一时间,高速公路冰封、电网被冻雨和冰挂压塌、城市断电停热、上亿的春运人潮滞留在南方几个主要车站附近,南方几个省的日常生活和运作几乎都被冻住了。由于冰灾导致电网崩溃,湖南省郴州市全城居民更是在黑暗和寒冷中几乎与世隔绝地生活了十几天。冰雪灾害还使贯通中国南北的大动脉京珠高速被迫关闭,这不但冻结了南中国的公路物流,也阻断了大批民工的回乡之路。
进入21世纪以来,地球“上火”引起的极端天气事件,其烈度、频度和广度每天都在刷新历史纪录,让过去那些相对稳定的气候变迁显得平淡失色。印度和南欧创纪录的热浪,斯里兰卡和中国的严重水灾,希腊、澳洲与美国加州恐怖的森林和草原大火,美国频频发生的龙卷风,中国和非洲持续多年的大面积干旱,各地越来越多的暖冬天气,每个事件前面都被媒体加上了“史无前例”这样的定语。
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监测,2009年,在从6月27日到7月26日的一个月里,全国有21个省市区152个站点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高温事件标准,17个省区71个站点日降水量达到极端强降水事件标准。与去年相比,两种极端事件均有出现站点多、范围广、超历史极值的记录多等特点。这些枯燥的数据,再清楚不过地揭示出了气候恶化的程度和速度。世界气象组织警告,如果不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地球升温将使剧烈天气现象造成的伤亡同步攀升,人类生活环境将面临一个“巨大的浩劫”,与之相比,目前困扰我们的这些极端天气事件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气候化学:蝴蝶效应
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蝴蝶效应”,今天人们已经耳熟能详了:一只南美洲亚马逊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的美国得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在混沌学中,“蝴蝶效应”是解释复杂现象的一个经典模型。地球上的万事万物之间都是彼此相互含摄勾连和相互映射渗透的,其间的因果关系往往都具有非线性特征,各种因素往往会自我增强并相互强化,因此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往往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对于“蝴蝶效应”,也许我们更熟悉的还是一个中国化的表述方式: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气候变化是自然界在人类时代的第一个全球规模的大事件,让这个巨型事件的剧情变得错综复杂的,正是推动全球变暖的各个因素的自我强化和相互增强作用。下面,我们可以看看最明显的几个例子。
在永久冻土地带里封存着大量远古时期的甲烷等温室气体,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这里包含了7500亿~9500亿吨的有机碳,而目前大气中的有机碳大概有7500亿吨。永久冻土地带的大范围融化会将这些气体释放到大气中,使大气中的碳浓度急剧上升。无论是在西伯利亚还是在青藏高原,这种恐怖的进程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悄然启动了。克里斯?艾伯特:《气候变化:真正的安全威胁》,《中外对话》,2006年6月23日。
在青藏高原至关重要的三江源地区,永久冻土层的融化还会带来另外一个恐怖的长期后果。坚硬致密的永久冻土层对于地表水就像岩石圈一样起着保护作用,从而维持了地表的水量平衡,永久冻土层融化会使地表水失去依托渗漏到地下,不但直接影响发源于此的江河径流,也使当地的地表一步步沙漠化。文成公主入藏时还碧波万顷、水草丰美的黄河源头鄂陵湖和扎陵湖,今天已经基本干涸见底;长江源头的青海当曲和玛曲,当地的草原也已经大片沙化。这反过来又会加速当地冻土层的消融,和锁在冻土下面的甲烷向大气层的碳排放,从而形成一个很难打破的恶性循环。
在南极和北极地区,冰川融化的启动也是这样一个不断自我强化和相互增强的非线性进程。南极洲50%的海岸都是冰架,一旦冰架倒塌,南极大陆融化的冰就会失去冰架的阻挡,一步步滑进海洋,引起海水上涨。地球上80%来自太阳的光和热都是通过冰雪反射回太空的,冰架冰川减少也会使星体反照率降低,让地球越来越热,目前南极洲的普遍温度已经达到了1800年以来的最高点。北极冰川的融化动因则是同中有异,在北极地区60米深的冰川水分中盐分含量较高,表示来自大西洋温暖的海洋环流正在加速冰川底层的融化,这将使冰川的倒塌比预期来得更快。在格陵兰,冰川倒塌裂开的地方等于打开了一个缺口,让内陆地区的冰块被北大西洋温暖洋流融化。冰川融化不但将使北极熊面临无妄之灾,同时也将使全球渔业走向崩溃,进一步危及人类的生存。
第一章 低碳革命开始了(5)
另一个潜在的威胁,可能来自那些千百万年来一直沉睡在冰层底下的不速之客。美国拉特格斯大学海洋与海岸学助理教授凯?贝德勒的研究小组在对5个10万年~800万年的冰样本进行检测后发现,这些被称为“基因冰棒”的冰芯中包含的远古细菌仍具有活性,一些已存在很长时间的细菌此前并未在地球上发现过。经过研究人员的努力,南极“冰棺”中沉睡了10多万年的细菌最终在实验室苏醒过来,并已开始再次生长。由于冰川融化从地下的黑暗世界里苏醒过来的这些未知生物,究竟会给地球上的人类带来什么影响,是否意味着一种新的致命病毒?现在谁都无法判定。
全球变暖这个潘多拉魔盒打开后,人类从此就迈进了高度复杂和高度不确定的“蝴蝶效应”时代。我们也许还有数年的机会去挽狂澜于既倒,也许已经无法回头,只能去努力减缓和适应这个狂暴难测的新世界了。
趁我们还在这里,快来看看吧
地球上规模如此庞大的冰川和冻土地带的冰雪消融,带来的影响可谓无远弗届。冰雪覆盖的山地和高原地区的居民固然会首当其冲,由此带来的洪水泛滥,也会给从这些地方发源的江河下游地区的居民带来直接威胁,就是生活在海洋世界中的岛国居民,他们脚下的立足之地也在海平面不断上涨的过程中一点点失去。
全球变暖引发的海平面上升,冰雪融化导致的水体增加只是其中之一,另一个原因,则是温度升高造成水体膨胀,进一步抬高了海平面。IPCC第四份评估报告指出,如果南极冰盖融化,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6米,淹没包括纽约、孟买和上海在内的一些沿海城市。20世纪以来,摩天大楼建设、地下水超采、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等引起的地面沉降,已经造成沿海地区相对海平面的急剧上升,这和气候变化带来的海平面绝对上升两相叠加,使海平面上升的趋势更加突出。
除了少数内陆国家之外,海平面上升对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会带来冲击,所有主要的经济体都无一能够幸免。东亚、西欧和北美的沿海地区是全球经济的精华地带,美国的沿海城市容纳了全国70%的人口,是全美农业、工业、经济、文化、国防等的重地。中国沿海11个省市,面积不到全国的1/8,人口却占了全国的41%,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GDP和超过60%的工农业产值,位于三角洲和沿海低地的上海、广州、香港、天津、深圳、大连、青岛、珠海、宁波、厦门等大城市及其开发区,都是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海平面上升,将直接威胁到这些经济中心。而远离大海的苏州的“东方威尼斯”之梦,也将在海平面节节升高的过程中不再遥不可及了。
对于太平洋和印度洋里的一些岛国,这个趋势带来的灭顶之灾更是意味着灭国之痛。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一直以美丽的环礁和沙滩闻名于世,是世界著名的度假胜地。但海平面上升很可能让马尔代夫变成印度洋版的阿特兰蒂斯,因为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国土仅比海平面高出米,因此号称“人间天堂”的马尔代夫很可能由于全球变暖而沉入海里,30多万马尔代夫人将失去立足之地,举国沦为气候难民。马尔代夫国家旅游局近年在全球的营销广告语是:“趁我们还在这里,快来看看吧!”调侃中带着深深的无奈。
因为气候变化而岌岌可危的岛国并非只有一个马尔代夫。菲律宾、印尼、太平洋、印度洋及加勒比地区的群岛国家,大多也处境堪忧。如果不采取措施,很多岛屿可能将从海平面上消失,很多城市将会被淹没,慢慢变成海洋鱼类的乐园。自从复活节岛的远古文明社会崩溃以来,我们第一次听到了一些社会在气候变化侵袭面前慢慢走向崩溃的脚步声。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以前所未有的强烈言辞警告,气候变化已经开始并恐怕将对地球造成无可逆转的影响,各国政府必须付出更大努力来对抗全球变暖。在列举了一系列无可辩驳的观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后,报告向公众发出了近乎绝望的呼吁:“不是吓唬你们,我们已处于临界点。”
气候威胁:贫者更贫
气候变化对人类最快的和可预见的严峻威胁,就是加剧了饥荒和水资源的供应,而受冲击最大的则是最贫困的人群。气候变化不仅仅是贫困人口的额外负担,更会削弱他们对抗贫穷的能力,致使穷者更穷。国际扶贫组织乐施会在对大约100个国家进行调研后发现,气候变化正在威胁全球贫困人群,如不及时行动,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抵消所有贫穷国家过去50年扶贫工作取得的发展成果。
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气候变化每年令15万人丧生,其中半数在亚洲。到2015年,气候变化引起的灾难有可能危害到亿人,到2050年,每年会有2亿人因为饥饿、环境破坏和土地减少而迁移。到2020年,全球玉米产量将下跌15%,非洲将为此每年损失20亿美元。加德满都和拉巴斯等城市历史上一直依赖喜马拉雅山脉和安第斯山脉冰川供给水源,由于气候变化也将面临水荒,这样的城市预计到2030年会增加三成。牛津饥馑救济委员会新西兰负责人巴里?科茨告诫说:“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穷国50年的发展成就就会永久性地丧失。”
中国的贫困人口也已经成为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中国的贫困地区与生态环境脆弱地带高度重叠,属于全球气候变化的高度敏感区。在生态敏感地带人口中,74%的人生活在贫困县内,约占全国贫困县总人口的81%,中国赤贫人口有95%生活在内地生态脆弱地区。这组冷冰冰的数据突出表明了这些地区在经济和环境两方面都极度脆弱的处境。气候变化导致的冰川退缩、干旱加重、森林植被萎缩、水土流失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等灾害,使这些生态脆弱区的环境进一步恶化,贫困地区居民受气候变化恶果影响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绿色和平组织与乐施会:《气候变化与贫困:中国案例研究》,2009年6月。
第一章 低碳革命开始了(6)
这对中国的减贫努力,将是一个长期持续的重大挑战。长期以来,我国衡量贫富的基本标准是收入,但收入的增加如果没有可持续因素的支撑,刚刚从贫困泥潭里爬出来的人群很快又会重新跌入其中,气候变化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将成为中国贫困人口脱贫过程中最顽强的一个敌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教授表示,从中国近30年的减贫实践来看,减少传统收入贫困人口相对比较容易,而消除气候贫困人口则最复杂、最困难。因为气候贫困不易识别、难以统计,加大了消除气候贫困的难度。
2℃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最后通牒。2007/2008年度的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的开篇,引述小马丁?路德?金在《我们向何处去:混乱还是大同》的话敦促世人立即行动起来:“人类进步既不是自动发生的也不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现在面对着这样的事实:明天就是今天。当今形势异常紧迫。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反复上演着这样一个悲剧:这就是太迟了……我们可能绝望地呼唤时间停下她的脚步,可是对每一次恳求,时间都置若罔闻,并且继续急速前进。在众多文明的森森白骨和杂乱遗迹上面书写着这样令人悲哀的文字:太迟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7/2008年人类发展报告:《应对气候变化:分化世界中的人类团结》。而这一次,太迟的代价可能将是再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
第二节碳基能源走向终结
煤、石油、天然气,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能源,2006年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中国更高达。像化石一样,它们是千百万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变化形成的,它们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因此也被称为化石能源或碳基能源。200多年来,人类依赖碳基能源创造了很多人间奇迹,但它们燃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是造成大气褐云、灰霾、酸雨和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同时大部分碳基能源将在21世纪内被开采殆尽。如何改变以碳基能源作为人类社会基本动力来源的状况,成了当代社会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碳基能源与人类文明史
人类对能源的利用,最早是从火开始的。火原是一种自然现象,如火山爆发引起的大火,雷电使树木等燃烧产生的天然野火。从现有资料看,人类用火是继石器制作之后的50~60万年前才开始出现的,最早是燃烧树枝杂草来煮食和取暖,后来人们开始用草饲养牲畜,利用畜力和一些简单机械作动力,从事生产和交通运输。从远古直至中世纪,人类最先进的交通工具不过是马车而已。在如此悠长的历史岁月中,柴薪占据着第一代主体能源的位置。那时的用火还谈不上污染,而是一种贴近自然的原始文明,充满诗意的袅袅炊烟。
煤炭的利用,开创了人类的新纪元,把人类社会带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煤气灯的使用,照彻了人类的漫漫长夜;蒸汽机的发明使煤炭一跃成为第二代主体能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纺织、冶金、采矿、机械加工等工业获得迅速发展,蒸汽机车、轮船相继出现推动交通运输业出现巨大的进步。到19世纪,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由蒸汽轮机作为动力的发电机开始出现,煤炭被转换成更加便于输送和利用的二次能源――电能。
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煤炭显得日益重要。1846年,英国煤炭年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国。从此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工业革命不仅对英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面貌,大大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而且对世界也具有极大的影响。当时煤炭是工业的血液,然而,繁重的运输、笨重的锅炉、恼人的振动和飞扬的煤渣让它终于在20世纪初被石油所替代。
早在公元前250年,中国人便发现石油是一种可燃的液体。人类进入石油时代的标志,是埃德温?德雷克1859年8月29日在宾夕法尼亚州泰斯维尔小镇打出了一口深米的油井,这口井被美国称为“世界第一口现代油井”。不过俄国人却认为,谢苗诺夫1848年在里海阿普歇伦半岛开凿的油井才是世界第一口现代油井。不管这顶第一的帽子应该戴在谁的头上,他们都对开启石油时代作出了了不起的贡献:德雷克的成就更快地转化为了大规模产业,谢苗诺夫则最早使用了井架钻井技术,更在1861年建成了世界第一座炼油厂。
19世纪末,人们发明了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奥托内燃机和狄塞尔内燃机。1908年福特研制成功了第一辆汽车。此后,汽车、飞机、柴油机轮船、内燃机车、石油发电等,将人类飞速推进到现代文明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石油取代煤炭,成为绝大多数车辆的主燃料,而航空时代的开启更让石油地位陡升。到20世纪60年代,全球石油的消费量超过煤炭,成为第三代主体能源。
随着全球人口急剧膨胀,人类的能源消费大幅度增长,整个工业就是靠碳基能源支持的。煤炭、石油均是古生物在地下历经数亿年沉积变迁而形成的,储量极为有限且不可再生。按现在的消耗速度,世界上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等能源将在几十年至二百年内逐渐耗尽。20世纪60年代以来,包括水电、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和氢能等新兴和可再生能源陆续被开发出来,开始部分代替碳基能源,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类新能源的占比将不断提高,最终将有望为人类社会提供清洁和持久的动力。
第一章 低碳革命开始了(7)
碳基能源灾害:酸雨、褐云和灰霾
碳基能源在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工业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造成了难以承受的环境压力。除了温室效应外,还有各种污染,包括酸雨、褐云和灰霾等重要的副产品。
煤炭和石油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悬胶,或被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它的学术名称是酸性沉降,除了酸雨这种湿沉降外,还有一种叫干沉降。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国家均以 PH值小于作为酸雨的标准。中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形成的,此外,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有三大酸雨重灾区,近1/3的国土已经被酸雨污染,其中,华中酸雨区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区。排名第二的是西南酸雨区。第三大酸雨重灾区是华东沿海酸雨区。
“印度洋试验”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一个国际科学合作项目,正是它揭开了褐云研究的序幕。大气褐色云团是指以细颗粒物为主,悬浮在大气对流层中的大片污染物,成分包括含碳颗粒物、有机颗粒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以及沙尘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为,褐云中的灰尘和煤烟颗粒可以吸收阳光、加热空气,褐云中的臭氧会加重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中国的北京、上海和深圳以及孟买、德黑兰、曼谷、开罗等13个城市被定义为褐云覆盖的城市,这些城市的煤灰水平是所有人造微粒总量的10%。
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香港等中国东部沿海大都市,天空经常是灰蒙蒙的一片,大气能见度很低。这不是雾,在城市中,我们肉眼所及的朦胧,十之*都是灰霾。造成灰霾天气的正是我们头顶上的这片褐色云团,不过霾与褐色云团所反映的大气状况有着细微的差别:一次灰霾天气,可能以城市为中心扩大到周围区域;而成片的褐色云团则是一个区域性问题,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地区乃至全球气候和环境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灰霾影响的不仅是人们的心情,还有大家的呼吸系统。人们柔软娇嫩的肺,今天已经变成了城市灰霾的吸尘器,钟南山院士说,广东地区四十岁以上的人,无论男女如今都是“一颗红心,两叶黑肺”。在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国家标准中,只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 这老三样,真正的杀手其实在这份名单之外,它就是直径小于微米的所谓微小颗粒物(PM)。微小颗粒物的致肺癌率猛于尼古丁,因为它不仅可以进入血液,影响肺部组织,诱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甚至还会引起癌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显示,空气中微小颗粒物的浓度上升到每立方米20微克,中国和印度每年会有34万人因此死亡,它导致的经济损失,将分别占到中国GDP的以及印度GDP的。贺莉丹、江家岱:《灰霾之下人人都是“吸尘器”》,《新民周刊》,2009年5月1日。
碳基能源时代的尾声
除了严重的污染之外,碳基能源的不可持续性还在于它越来越昂贵的价格。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下,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大起大落已经成为常态。
2008年,国际石油价格一波三折。在1月22日创出美元/桶的调整低点后一路上涨,至7月2日欧佩克油价创下每桶美元的历史高位,7月11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盘中曾创出每桶美元的历史新高。此后,油价维持走低之势。至12月23日,欧佩克市场监督原油一揽子价格为每桶美元。这是自2004年7月以来,欧佩克油价首次降到35美元以下。2009年7月1日,油价又一路反弹到每桶美元。
历史上,油价几次大幅飙升,都对全球经济产生了严重冲击,甚至导致西方主要经济体陷入衰退。第一次石油危机时,国际油价比危机前大约增长了2倍,达到美元/桶。由于国际油价的大幅上涨,1974年全球进入高通胀期。发达经济体的通胀水平达到了,日本更高达,发展中经济体的物价水平也达到了。2008年上半年,因油价上涨,导致全球经济运行成本提高,产品价格普遍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油价过山车背后,是公众挥之不去的普遍焦躁情绪,而最大的阴影,则是我们今天高度依赖的碳基能源正在逐渐枯竭。全世界虽有上万个产油田,其中日产量超过10万桶的大油田仅有116个,这些油田占全球石油产量的一半。但这些油田绝大部分已生产25年以上,其中很多已经显现颓势。国际能源机构调查了排名前400位的油藏,发现最大的麻烦是世界几个最大的油田都面临产量递减问题。
2008年,墨西哥宣布坎塔雷尔油田在2007年产量基础上减产25%,每天差不多要少生产万桶石油。由于它的减产,墨西哥2008年第一季度的净出口石油减少了9%。俄罗斯也响起了警报,自从2007年10月,石油产量已下降约2%,而且没有显示出能够恢复的迹象。沙特*的加瓦尔油田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油田,占全球产量的7%。尽管沙特官方表示该油田未来几年仍可以满负荷生产,日产量可以维持在500万桶,但加瓦尔油田压力全靠强化注水来维持,产量的快速下滑已经不可避免。
为了填补这些缺口,必须依靠众多新油田的投产。尽管花在勘探开发上的钱越来越多,但最近30年的新储量发现率却在稳步下滑。最近一次新发现储量超过在产油田产量的,还是80年代哈萨克斯坦的卡沙甘油田,不过开采该油田的成本最少需要1350亿美元,最快也要到2011年才能出油。
第一章 低碳革命开始了(8)
根据美国能源部的数据,到2030年,世界液体燃料需求预计将达到每天亿桶,而从沥青砂、页岩和生物燃料中合成的非常规石油,每天可以提供1050万桶,但大部分需求的亿桶还得靠常规石油。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我们已经达到石油峰值,世界石油产量将不会超过每天8500万桶。尽管有人寄望于未开发的非常规储备,例如加拿大阿尔伯塔地区丰富的沥青砂资源,北极圈丰富的油气储藏随着全球变暖也会适于开采,可惜时间不在人类这一边。为了不突破2℃这个大限,全球排放必须在未来5~10年达到峰值,并在2050年降到1990年的80%,这迫使各国必须在21世纪中叶实现能源系统的零碳化转型。埃德?克鲁克:《石油峰值将改变我们的生活》,《中外对话》,2009年8月17日。
事实上,壳牌、BP、埃克森美孚这三巨头的液烃产率已经分别在2002年、2005年和2006年达到了最高值。可持续性组织的约翰?艾尔金顿和加里?肯德尔认为,对全球石油工业而言,2008年有可能是巅峰之年。由于运输问题的制约,全球已经进入一个石油供给缺乏可靠性和廉价性的时代,石油时代已经无可挽回地进入衰退期。约翰?艾金顿、加里?肯德尔:《石油的未来》,《中外对话》,2009年11月10日。在《为什么世界将大为变小》一书中,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前经济学家杰夫?鲁宾也断言,我们正走向能源稀缺时代。他认为,最重要的不是生产峰值是否将在2015年或2020年到来,而是向市场供应新的石油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和昂贵。与过去一个半世纪相比,如今新发现的油田要么更小,要么在技术上更具挑战性,或者两者兼具,在这些地方生产原油本身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把石油从这些更偏远的地方运出来成本也更高昂。
鲁宾指出,油价将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再次飙升。从长远来看,不但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的油耗会飙升,中东产油大国的经济发展也将使它们自身的石油消费水平接近西方。2008年在周期顶部油价曾上探每桶150美元,下一个周期油价可能达到200美元,再下一个周期可能还要高。2009年3月,油价约为每桶40美元,到11月已经到70美元,在此期间经济只是出现了一些复苏的迹象而已。
能源战争:油国三硬汉和伊拉克泥潭
碳基能源是当代社会的基础动力,也是每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资源,如何确保其稳定供给,就成了大国博弈的一个核心主题。
70年代爆发的第一次石油危机,是*产油国第一次运用油价这个非常规武器对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袭击。从那以后,石油不但成了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商品,也成了各国首都很多政治和军事决定的主要背景因素,国际局势的紧张程度和油价的走势之间,往往也有很深的牵连。
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旺盛需求的刺激和投机商的借题发挥之下,国际油价在21世纪初开始直线上涨,并突破了每桶150美元大关。油价飙涨让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国喜不自胜,滚滚流入的石油美元充实了它们的国库,也强化了一些国家民粹强人的统治地位,而它们和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石油消费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博弈,则每每成为电视新闻的头条。
20世纪前10年,最著名的油国硬汉,则非俄罗斯的普京、委内瑞拉的查韦斯和伊朗的内贾德莫属。在这些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里,政治成功的秘密就是用石油美元来取悦穷人,普京、查韦斯和内贾德都是此中高手,他们在国内的高支持率(2008年内贾德暂时除外)和在国际舞台上的强硬立场,背后的支撑力量都是石油和天然气。
查韦斯近年来在国际上倾力打造“反美斗士”的形象。2006年3月,委内瑞拉要求在该国开采石油的外国公司上交更大的利润份额,2007年,委内瑞拉宣布将4个重油项目国有化,本国资本至少要占60%,2008年初一度威胁要终止向美国供油。普京尤其擅打能源牌,他一再强调,坚持由国家控制战略资源更符合俄罗斯的现实,对恢复俄罗斯国内经济及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尤为重要。普京确立国内强势地位的关键一步棋,就是对全国第二大的私营石油企业、最具有叛逆倾向的尤科斯石油公司进行整肃。
伊拉克战争更是能源问题影响国际格局的极端反映。这场在“9?11”后由布什政府以反恐名义绕过联合国决议单边发起的战争,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地缘政治和控制中东石油的战略考虑。多年过去了,伊拉克国内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战火。从军事角度看,美国已经打败了萨达姆,从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综合起来的战略全局看,至今仍然深陷伊拉克泥潭的美国已经元气大伤。在为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金钱和生命代价之后,油瘾大发的美国在控制和影响产油国局势方面已经力不从心。张国庆:《伊拉克战争与能源问题:美国面对的两个战场》,《北京青年报》,2007年1月12日。
接替布什政府收拾伊拉克残局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心摆脱石油对美国的控制。他的自我期许是:“我将会是这样一位总统:让我们国家的农场主、科学家和企业家们人尽其才,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使我们国家一劳永逸地摆脱石油出口国的胁迫和宰割。我要结束伊拉克战争并让我们的士兵返回家园。”从竞选开始奥巴马就抛出了新能源计划,将大力投资可再生能源、节能技术和电网改造,使节约的能源超过从中东和委内瑞拉的石油进口量。
第一章 低碳革命开始了(9)
如果美国能够借此走出石油困局,也许将意味着人类低碳能源时代的到来。虽然碳基能源时代还没有真正结束,甚至还会苟延残喘很长一段时间,但这只是暂时现象,低碳新能源时代的气息,已经开始扑面而来。
第三节哥本哈根的意义
石油等碳基能源是现代社会的动力和血液,至今仍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据主要地位。能源结构向清洁能源方向的转换,意味着给整体经济和社会生活换血,肯定是个长期的转换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迫在眉睫的全球气候变化,留给人们采用行动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近年来,尽管公众对于气候变化的看法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尽管各国政府普遍朝着赞成采取积极行动的方向前进,特别是美国政策风向在2009年发生了根本转变,但在科学家的眼里,这样的努力还远远不够。
气候变化是自然界在人类史上的第一个全球事件,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目前已经到了危急关头,必须凝聚全球共识、采取协调行动去一致应对,才有望成功。但任何全球协同都是国际政治命题和国家战略平衡,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政党和产业集团,在政界、学界和商界的各个领域,利益角逐和博弈无处不在。从唤起关注到形成共识,是一段遥远的路程。而从共识到行动,最终推动结果的改变,则是更为长远的一段路程。2009年底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全球气候大会,将决定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式和力度,很多气候活动家把它看成是达成全球共识并展开协调行动守住2℃关口的最后一次机会。
拯救地球的解决方案
在全球层面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最早始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IPCC1990年发表的《第一次评估报告》,确认了对有关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基础,促使联合国大会作出了制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决定。
1992年5月22日,IPCC就气候变化问题起草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同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地球首脑会议)上,150多个国家通过了UNFCCC,并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中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该公约,1993年1月5日交存加入书。截至2009年8月,已有192个国家批准了UNFCCC。UNFCCC由序言及26条正文组成,常设秘书处设在德国波恩。
UNFCCC是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第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定,旨在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将其浓度稳定在使气候系统免遭破坏的水平上。这奠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法律基础,是具有权威性、普遍性、全面性的国际框架方案。UNFCCC敦促人们转变发展观念,并逐步对生产和生活方式作出调整,促使人们增加对共同利益的考虑。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与能源、工业、土地利用、森林等重要基础经济资源密切相关,因此它也促进了全球气候问题与国际能源、贸易、投资等重大问题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
UNFCCC所有缔约方都有义务编定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源和汇的清单。它们同时承诺制定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在社会、经济和环境政策中考虑到气候变化。它们还必须促进可持续管理、节能、增强温室气体汇的功能,包括森林和其他所有陆地、沿海和海洋生态系统。
大气中现存的二氧化碳排放约有70%~80%是由发达国家在历史上造成的,而且它们的发展已经达到高度成熟的阶段,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可持续增长,如果没有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不可能在必要期限内使排放量达到目标甚至开始下降。而且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因为自身发展的需要仍在不断上升。
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义务及其履行程序,UNFCCC的规定有所区别。要求发达国家作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采取具体措施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以支付它们履行公约义务所需的费用。而发展中国家只承担提供温室气体源与温室气体汇的国家清单的义务,制订并执行含有关于温室气体源与汇方面措施的方案,不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限控义务。
UNFCCC指定全球环境基金(GEF)作为它的临时资金机制,并在1996年第二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了同GEF的谅解备忘录,规定了各自的职责和义务。1998年第四次缔约方大会委任GEF为其永久资金机制机构,每四年进行一次评审。资金机制向缔约方大会负责,后者决定气候变化政策、规划的优先领域和获取资助的标准,因此缔约方大会定期向资金机制提供政策指导。
1995年3月28日首次缔约方大会在柏林举行以来,缔约方每年都召开会议。其中,1997年在京都、2000年在海牙、2002年在新德里、2003在米兰、2007年在巴厘岛和2009年在哥本哈根的几次缔约方大会,是几个关键的里程碑,尤其是京都、巴厘岛和哥本哈根这三站,更是决定了这份拯救地球的解决方案的核心架构。
《京都议定书》的得与失
1997年12月11日,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此前,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1995》提交给了第2次缔约方大会,为京都谈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最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这里通过了里程碑式的《京都议定书》,它规定从2008―2012年期间,主要工业化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这是国际社会第一次在跨国范围内设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或限排额度,它和市场交易机制的结合,成为《京都议定书》革命性的制度创新,开启了用市场机制解决环境问题的新时代。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作为UNFCCC的补充协议正式生效。
第一章 低碳革命开始了(10)
《京都议定书》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把缔约方分为附件一国家(发达国家和转型国家)和非附件一国家(发展中国家)。附件一国家在第一阶段(2008―2012年)须各自承担一定的减排承诺:与1990年排放水平相比,欧盟15国减少8%,美国减排7%,日本、加拿大各减排6%,东欧各国削减5%~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不必削减,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同时,议定书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1%。邹骥:《京都义言书生效:国际气候进程就演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网站,2005年2月16日。
非附件一国家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处于人均排放和总排放量激增的阶段,尽管现阶段作出某种明确的量化承诺较为困难,但也应该循序渐进,做出与各减排阶段相适应的努力。这是全球统一碳市场建立的重要条件。
为了降低附件一国家的减排成本,同时把非附件一国家也吸引到减排行动中来,《京都议定书》规定了三种补充性的市场机制:国际排放权交易(IET)、联合履行机制(JI)以及清洁发展机制(CDM)。IET是附件一国家之间针对配额排放单位(AAUs)的交易,各国可以将分配到的AAUs指标根据自身排放情况买入或卖出。JI主要是附件一国家之间的减排单位(ERUs)交易,各国通过技术改造和植树造林等项目实现的减排量,超出自己承担的减排限额的部分,可以进行交易。CDM与JI类似,只是交易双方换成了附件一国家和非附件一国家,附件一国家可以通过向非附件一国家进行项目投资或直接购买等方式,获得核证减排单位(CERs)。京都三机制把温室气体减排量成功变成可以交易的商品,承担量化减排责任的附件一国家及其企业,可以通过买入减排指标来缓解减排约束,或者降低自己的减排成本,这实际上为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其中的CDM项目交易,作为一条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节能减排技术和资金转移的渠道,也在日后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无疑是人类社会迎接全球变暖挑战的重大进展。但这个重大进展的背后,也存在着重大的缺憾,这使它的历史效果大打折扣。
最大的缺憾,是美国的退出。美国是最富裕的国家,也是最大的排放国家,排放总量占全球的1/4,人均排放量20吨/年左右,是英国人均排放量的2倍,中国的4倍和莫桑比克的20多倍。《京都议定书》谈判之际,正值克林顿总统执政后期,在戈尔副总统等的推动下,尽管国会态度消极,美国政府仍然积极参与了京都谈判,不过,克林顿还没来得及将议定书提交给国会审议就已经到任了。随后上台的共和党总统布什全盘推翻了前任达成的协议,表面的理由是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大国没有承担量化减排责任,美国的减排没有意义,真实的理由则是其最大的支持者能源企业不愿受到减排责任的束缚。美国的退出,在京都精心设计的减排防线上撕开了一道巨大的缺口,几乎要了《京都议定书》半条命。牛仔布什消极抵制之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这两个铁杆盟友也借势退出了《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的另一个先天不足是其阶段限制。目前,议定书只规定了第一阶段(2008―2012年)的减排目标,2012年之后的目标还悬在半空,“后京都时代”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减排框架将走向何方等根本问题,都还是一个谜。这也是迄今历次气候谈判的核心课题,由于涉及各自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利益,各国围绕2012年后的博弈也就分外激烈。
气候明星:斯特恩与戈尔
在动员世界舆论关注气候变化方面,尼古拉斯?斯特恩和阿尔?戈尔是两把最嘹亮的号角,真正唤醒了公众的气候意识,并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这两位表情严肃、语调平和、讲话字斟句酌、一丝不苟的学者型政治人物,在全球气候领域却具有摇滚巨星般的影响力。
斯特恩是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现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2005年7月,时任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要求斯特恩提交一份研究报告,分析气候变化造成的经济代价,以及减排的花费和收益。2006年10月30日,英国政府正式发布了斯特恩主持完成的600页评估报告《斯特恩回顾:从经济角度看气候变化》,这就是著名的《斯特恩报告》。报告很快在全球范围内激起了爆炸性的反响。
一开篇,报告就用克制和冷静的语言写到:气候变化将影响到全球人类的基本生活元素,包括水的获得、粮食生产、健康和环境。随着世界变暖,数以亿计的人将遭受饥荒、缺水和沿海洪水的威胁。“科学证据现在不容置疑:气候变化是对全球的严重威胁,急需做出全球反应。”
在和IPCC的专家们沟通后,斯特恩相信,如果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稳定在450~550 ppm碳当量,气候变化产生最坏影响的风险就可以大大降低,而当前的水平是430ppm,同时每年还在上升2ppm。因此,要实现稳定,最终必须把每年排放量降低到现有水平的80%以内。在经过计算之后,斯特恩给出的经济学结论很简单:尽早采取有力行动的益处远远超过不采取行动的经济代价。“如果我们现在就开始采取强有力的行动,把水平稳定在500到550 个碳当量,每年的代价大概是全球GDP 的1%。”斯特恩写到,“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气候变化的总代价和风险将相当于每年至少失去全球GDP 的5%,年年如此。如果考虑到更广泛的风险和影响,估计损失将上升到GDP 的20%或者更多。”他认为,这些损失的规模,只有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差堪比拟,而且这些变化很难甚至根本不可能逆转。尼古拉斯?斯特里:《斯特思回顾:从经济角度看气候变化》,《中文摘要》,英国财政部,2006年10月30日。
第一章 低碳革命开始了(11)
由于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所以需要所有国家的参与。斯特恩说:“这种反应必须建立在共识之上,既有共同的长期目标愿景,也有在今后十年中加快行动的框架;而且必须在国家、地区和国际层面之间继续采取相互支持的做法。”
在灰暗的调子之外,斯特恩也给全球公众带来了令人鼓舞的信息。他安慰说,世界并不需要在避免气候变化和促进增长和发展之间作出选择,应对气候变化是有利增长的长期战略,而且不会限制富国和穷国的发展愿望。虽然忽略气候变化将最终损害经济增长,但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则将带来可观的商业机会,因为低碳能源技术和其他低碳商品和服务将形成新的市场,每年价值数千亿美元,这些行业的就业机会也将相应扩大。
《斯特恩报告》非同寻常的历史性意义,用英国《独立报》环境版编辑迈克?麦卡锡的话来说,就是用无可辩驳的事实、数据和逻辑“击碎了所有用来拒绝采取行动的借口”,无论这些借口是科学的、政治的、经济的还是道德的。相反,报告简单有力、不容置疑的结论,使得任何对气候变化紧迫性的反对之声在道德上都变得可疑了。麦卡锡说:“反对者原来唯一还能找到的托词就是有关经济发展会受阻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已经不复存在。如果你现在还反对立即采取行动,那就是在自欺欺人了。”
斯特恩用严谨的报告占领了人们的大脑,阿尔?戈尔则是用同样严谨但却更直观生动的电影方式震动了人们的心灵。
戈尔在哈佛大学的老师罗杰?内维尔是第一个在环境中测量碳含量的科学家,是他激发起了戈尔对全球变暖问题的兴趣。进入美国国会后,戈尔成为第一位关注全球变暖的议员,他在1992年推出的《濒危的地球》一书曾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成为克林顿总统的副手后,戈尔开始力推美国政府征收碳税并签订《京都议定书》,但因为参议院反对而未果。在2000年参选美国总统时,戈尔表示当选后将致力推动签订《京都议定书》,最后却惜败于小布什之手。
失之东隅,收于桑榆。没能登上政治舞台中心的戈尔,却在环保舞台上找到了自己的天地。败选后他把主要精力投注到气候变化领域,亲自研究制作了全球变暖的多媒体资料,并在全球各地巡回演讲,呼吁人们关注这一迫在眉睫的风险,数年下来已经不下千场。电影导演戴维斯?古根海姆看了戈尔的演示后感到“极为震撼”,他说:“一个半小时之后我离开,想着全球变暖就是最重要的议题。我不知道要怎么拍这部电影,但我想要试试看。”随后就有了戈尔亲自主演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
在影片中,戈尔引用了大量图片、冰芯样本过去60万年间的温度和碳含量检测数值等一手资料,让公众明了气候变化的真相:格陵兰和南极冰床溶解可能使全球海平面升高近6米,沿海地区将被淹没,一亿人将成为难民,冰雪融化后大洋盐分含量降低可能会中断墨西哥湾流并造成北欧地区气温骤降。影片的最后,平静深沉的戈尔呼吁公众,每个人都能有所作为,尽快采取适当行动阻止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比如减少日常生活的碳排放,种植更多植物。
《难以忽视的真相》把戈尔的学术兴趣、政治生活、家庭经历、个人信念和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证据巧妙地融化在了一起,在谨严的事实分析之外,散发出一种无法言传的道义感染力,令人很难无动于衷,不论“左派”还是右派对此片的评价都极为正面。看过电影的19位顶尖气候学者都表示,戈尔在片中表达的科学观念是正确的。知名的气候科学家博客“真实气候”认为,片中的科学观点非常新颖,并引用了许多最新的研究。一直对全球变暖持怀疑态度的科学史学家迈克尔?夏默说,《难以忽视的真相》“让我震惊到不再抱持怀疑”。影评人罗杰?艾伯特写到:“你一定要去看这部电影。如果你没看,而你又有孙子的话,你必须向他们解释你为什么不去看。”
在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上,《难以忽视的真相》获得最佳纪录片奖,片中的主题曲I Need To Wake Up获得最佳歌曲奖。由戈尔编写的同名书籍,也在2006年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更大的肯定来自挪威,在奥斯陆,诺贝尔委员会将2007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IPCC和戈尔。
巴厘岛路线图
京都之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之旅的下一个枢纽站是印尼的巴厘岛。2007年12月3日到15日召开的巴厘岛会议,吸引了来自UNFCCC192个缔约方以及《京都议定书》176个缔约方的万名代表,这也是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气候变化大会。
会议原定14日结束,但美国与欧盟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由于立场上的重大差异展开了激烈交锋,在美国的反对下,会期被迫延长1天。饱受各国炮轰后,美国的态度软化了下来,在大会的最后一刻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欧盟及发展中国家向美国让步,接受折中方案,放弃要求议定书正文内订明减排目标,改行路线图方案,各国将于未来两年内举行会谈,并于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下一轮气候变化大会,届时制订新的减排目标取代《京都议定书》,并于2012年生效。15日,所有缔约方一致通过了《巴厘岛议定书》,为期13天的会议最终闭幕。
“巴厘岛路线图”的最终绘制成功,得益于国际大气候的变化。2007年,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使气候变化在全球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发展中国家纷纷表示愿意为保护气候系统承担相应的责任。中国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执政理念,根据UNFCCC的规定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公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在美国,很多地方政府和企业纷纷自愿采取有利于保护气候的政策与措施,美国国会也开始对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多种方案进行深入的探讨。
第一章 低碳革命开始了(12)
“巴厘岛路线图”包含了13项内容和1个附录,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设定了明确议程。它明确重申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实际上否定了美国对中印等发展中国家承担量化减排责任的不切实际的要求。除减缓气候变化问题外,路线图还强调了适应气候变化问题、技术开发和转让问题以及资金问题,这是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极为关心的三个问题。但十几年来,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转让、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支持行动很少,技术转让方面成绩几乎为零,一直令发展中国家强烈不满。路线图还设定了时间表,要求有关的特别工作组在2009年完成工作,并向UNFCCC第15次缔约方大会递交工作报告,这与《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谈判完成时间一致,实现了双轨并进。
这份让不少与会代表激动落泪、拥抱庆祝的路线图,最大的成就是把一直游离在全球减排框架之外的“最大一根烟囱”拉入了伙。协议明确规定,UNFCCC的所有发达国家缔约方都要履行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温室气体减排责任,没有签订《京都议定书》的美国这次妥协了,使它变成了一份应对气候变化的真正的全球协议。
为此,其他各方也妥协了。前言内文中没有对工业化国家的减排任务作出具体规定,也没有建议哪些国家应当减排或者减排多少,而是在注释中援引学术著作中的建议减排目标: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比2000年减少一半;到2020年,富裕国家必须减排25%~40%。因此,环保主义者对此非常失望,甚至认为它是废纸一张。
尽管“巴厘岛路线图”不是具有法律意义的国际协议,但它是一个指导今后气候变化谈判的纲领和计划,是一个表示大家都愿意参加后一阶段谈判的“意向书”,确定了谈判的时间表。为了安慰大家,印尼代表希望人们把眼光放到远方的胡萝卜上:“我们希望这次大会像是约会,大家同意聚到一起,而明年在波兰召开的大会是结婚,后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大会则生出小孩(制订新协议)。”美国代表哈伦?沃森说:“在某种程度上,这次大会好比初次约会,我们还没有想过在结婚证上签字呢。虽然最终是什么样子尚难预料,但不管怎样,有(路线图)总好过没有。”
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全球行动的开端,“巴厘岛路线图”留给绝大多数人的,正是这样一种希望。人们同时预期,这个希望的实现之地,就是丹麦首都哥本哈根――2009年12月7―18日,第15届缔约方大会将在那里举行。
一场关于CAP的全球博弈
围绕哥本哈根的一系列气候谈判,实际上是北方国家之间和北南国家之间的复杂博弈,核心在于如何确定和分配地球村村民们各自应对气候变化承担的责任。2℃的临界点实际上划定了大自然给我们的排放总量(CAP)与行动边界,《京都议定书》确认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则确立了这个总量在各国之间分配的基本原则,据此把所有缔约方分为附件一国家和非附件一国家,并给出了附件一国家的减排总量目标。
从原则到行动的距离,就像理想和现实的距离那样似近实远。京都第一承诺期的实际执行效果,迄今并不理想,自从1990年以来,许多发达国家的排放量不降反升,没有一个达到了自己在京都承诺的减排目标,各国成绩单如下:澳大利亚增加了%(目标+8%),加拿大增长了%(目标-6%),美国增加了%(目标-7%),日本增加了%(目标-6%),欧盟降低了%(目标-8%)。即使是表现最好的德国和英国,距离自定的减排目标都有不小的差距,最近3年欧洲国家整体排放量才止住上升势头,大体稳定下来。这样一份成绩单,显然并不令人鼓舞。
虽然坐在同一条船上,但各位村民的盘算显然不同。即使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根本原则,大家的理解也各取所需、南辕北辙,发达国家看到的是“共同”的责任,发展中国家强调的则是“有区别”的责任。在北方国家中,美国表现最极端,一直以中印等发展中大国没有承担量化减排义务为由拒绝承担起自己那份责任。为了鼓励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京都议定书》还要求发达国家对其给予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方面的支持,多年来也是口惠而实不至,尤其在至关重要的技术转让方面更是鲜少行动。
奥巴马上台后,在布什政府的气候政策上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奥巴马的善意姿态和明星效应,一下子把各国对美国的敌意化去了大半。随着中国开始有可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头号排放大国的趋势,加上中国在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中增长势头不减,各国开始把更多的减排期望和压力,投向了中国。
在历次谈判中,中国和印度一直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京都原则和强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转移和能力建设支持的“巴厘岛路线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石,理由有三:现有的温室气体主要是发达国家在过去200多年的历史排放积累下来的,它们应对此负有最大的责任;中国现在还在发展过程之中,很多排放是必不可少的生存排放,而且人均排放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距离;目前记到中国名下的排放,很大部分来自跨国公司在华向发达国家市场出口商品的生产,这实际上属于发达国家排放向中国的转移。为此,发达国家应该至少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40%,同时把GDP的1%用于扶持发展中国家的减排事宜。
第一章 低碳革命开始了(13)
第一章 低碳革命开始了(14)
气候变化已经时不我待,它已经不单是一个环境问题,很快也将成为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和安全问题。唯一的问题是:如果《哥本哈根认定书》能在今年的缔约方会议上达成共识并获得通过,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如果不能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签署新的协议,全球将没有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这将导致人类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受到重挫,也因为这个原因,本次会议被喻为“拯救地球”的最后一次机会。
第四节增长的极限
物质的有限性和精神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一直是人类摆不脱的生存困境。庄子把这种矛盾主要体现为智慧追求与时间之间的冲突:“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而对于当今的人类,这种矛盾则主要体现为欲望需求与空间资源的冲突。
这个天然的限制,40年前就已经被学者们提出来了。20世纪60年代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美国、欧洲的GDP保持了5%以上的高速增长,而日本刚刚创造了连续10年GDP增长超过10%的奇迹。1968年4月,来自10个国家的30位企业家和学者聚集在意大利罗马的山猫科学院,在佩切依博士的倡议下,讨论人类未来的困境,包括人口增长、资源耗竭、环境污染,以及由此导致的增长极限,这就是著名的罗马俱乐部。他们在最著名的一份报告《增长的极限》中得出的忧心忡忡的结论,在充满自信乐观氛围的60年代曾是那样的不合时宜,不过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并没有逃脱这些“乌鸦嘴”的冷酷预言。
从马尔萨斯、洪亮吉到罗马俱乐部
人类社会始终面临的根本困境,就是人类与日俱增的需求与其生产能力及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能否成功协调“需求―生产―资源”这个“矛盾三角”之间的三边关系,并实现动态平衡,其实是检验一个社会的文明和健康程度的重要标尺。
这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马尔萨斯。在1798年发表的《人口学原理》中,英国牧师托马斯?马尔萨斯作出了一个著名的悲观预言:如没有限制,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而食物供应呈算数级数增长,人口增长超越食物供应,会导致人均占有食物的减少。“周期性灾难持续存在的原因自人类有史以来就已经存在,目前仍然存在,并且将来会继续存在,除非我们的大自然的物理结构发生决定性的变化。”这位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的经济学家写道,“将人类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主要特性是人的生存能力,和具有大量增加生存手段的能力。”他认为,当人口增长超过供养能力时,正面的抑制因素会发挥作用,这些抑制因素的本质将对生物社会系统的其他部分产生影响。
尽管一些国人对马尔萨斯的悲观预言不以为然,但这仍然不妨碍他们自豪地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看成是清朝乾嘉学者洪亮吉类似观点的小老弟。顺治年间(1651―1661年)中国人口不过1亿,到乾隆年间(1785―1791年)已经剧增至3亿,而百余年间耕地面积所增有限,人均耕地面积则从原来的5亩多下降至2亩。在《治平篇》一文中,洪亮吉通过这一简单的推论发现了“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之间巨大的矛盾,虽身处治平之世,却难免黍离之忧:“一人之居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一人之食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
洪亮吉和马尔萨斯前后相隔5年不约而同发出的这个警号,被随后响起的工业革命的汽笛声渐渐掩盖了。工业文明最大的贡献,在于通过对能源和机械的大规模使用,极大地扩展了人类社会的生产能力,使人类从技术角度告别了物质匮乏的时代,走进了现代消费社会。至此,人类需求增长与生产能力之间的尖锐矛盾,几乎一举得到了根本解决。无论从哪种角度看,这都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空前伟大的成就,我们今天的丰裕生活,都是拜工业文明所赐。
但工业文明只解决了一个问题(生产能力),却不但无法解决反而加剧了另一个问题(资源消耗),同时还附带制造了第三个问题(环境污染),把人类从“矛盾三角”推进了“烦恼四边形”。真正揭示出这个困境的,是罗马俱乐部。
1972年公开发表的《增长的极限》,是罗马俱乐部提交给国际社会的第一个报告。在这份里程碑式的报告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米都斯博士带领的研究小组,首次用模型对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结论是当时普遍的高增长其实是不可持续的。
图1-3生命地球指数(1970―2005年)
资料来源:WWF《地球生命力报告2008》。
报告认为,世界人口和经济的增长是一种指数增长,它将带来对粮食和不可再生资源成倍的需求,同时也使污染按指数增加,这个过程还看不到上限。但生态修复过程的自然滞后和污染物质在全球的扩散,很快就会达到自然界的极限,因为我们置身其中的其实是一个有限的世界。当然,人们可以寄希望于技术的革新来缓解这个困境,比如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控制污染、增加粮食产量和控制生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但在任何一个时代,技术本身也有其极限,现实世界中的技术进展往往远远跟不上人们需求的增长,更遑论技术本身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甚至还有副作用。因此,人类最佳的选择,是自觉抑制增长,并从盲目追求增长逐渐过渡到全球均衡状态。
第一章 低碳革命开始了(15)
为了让人们明白自己在这种指数型增长状态下的真实处境,《增长的极限》举了一个例子:一个池塘,如果其中的荷叶每天增长一倍,需要30天铺满池塘,那到第29天会是什么样子呢?荷叶只覆盖了一半,池塘看上去还有大片的空间,你仍然可以泛舟采荷――不过第二天一早,你的船就将无路可走了。
我们目前正处于第29天。400年前世界人口是5亿,1970年增长到36亿,今天联合国的数据是亿,这近70亿人的消费欲望已经远非以前清心寡欲的时代可以想象,而他们的消耗能力借助强大的信贷工具更会成倍放大,这是一个普遍透支未来的模式。
生态足迹:人类生存空间尺度
这种需求与自然资源的困境,今天被人们用生态足迹的概念形象直观地呈现了出来。
生态足迹也被称为生态占用,是1992年由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规划与资源生态学教授威廉?里斯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显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指定的人口单位需要多少具备生物生产力的土地和水域等自然资源,来生产所需资源和吸纳所衍生的废弃物。
图1-4人类的生态足迹(1961―2005年)
资料来源:WWF《地球生命力报告2008》。
生态足迹提供了一个核算地区、国家和全球自然资本利用的简明框架,通过量化的土地面积来折算人们不断发展的生产、生活需求,比如,一个人的粮食消费量可以转换为生产这些粮食所需要的耕地面积,其碳排放总量可以转换成吸收二氧化碳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因此,生态足迹可以形象地理解成:一只负载着人类及其创造的城市、工厂、铁路、农田的巨脚踏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脚印大小。通过这个脚印的大小,我们可以评估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小到一个人和一个城市,大到一个国家,概莫能外。
图1-5生态足迹总量排名居前的国家(2003年)
资料来源: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08年6月。
地球以自身的生物生产力面积来制造资源的能力被称为生物承载力,当人类每年的生态足迹小于地球生物承载力时,人类活动造成的资源消耗可以被及时恢复,而当生态足迹大于地球生物承载力时,人类对资源的消耗就超过了极限,不能可持续发展。地球的生物承载力,就是人类生存空间的最大尺度,我们无法突破这个尺度。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研究表明,就世界整体而言,1980年生态足迹已超过了地球生产能力。2001年的地球生态足迹为113亿全球公顷(1全球公顷指生物生产力与全球平均值相等的1公顷土地),约为地球表面积的1/4,即每人全球公顷,超出地球生物承载力约20%。1992―2002年,世界上高收入的27个国家人均生态足迹增加了8%,但中低收入国家却减少了8%。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认为,一个国家的人类发展指数超过,就是高人文发展水平,人均生态足迹低于全球人均可用生物承载力,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生活方式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持续复制。从现在的人类社会发展速度要求的生物承载力和人均GDP变化来看,生态足迹的快速增加是显而易见的,这种生态承载力严重超载的现象将使得地球的生态系统日趋失衡,社会发展不可持续。
为了让各国对自己的生态足迹有清楚的认识,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2004地球生态报告》中列出了一份“大脚黑名单”。阿联酋以其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和近乎疯狂的石油开采“荣登榜首”,其人均生态足迹达公顷,是全球平均水平(公顷)的倍;美国、科威特紧随其后,以人均生态足迹公顷位居第二;贫困的阿富汗则以人均公顷生态足迹位居最后。资源稀缺的日本人均生态足迹为公顷,是世界人均值(公顷)的倍,远远超过日本土地、水源所具备的生产能力(公顷),只好依赖进口别国资源。而在那些生态足迹小于生态承载力的“生态盈余榜”上,位居榜首的是生态足迹小国巴西,它提供了高达37%的生物承载力;加拿大、印度尼西亚等国由于国土面积辽阔、人口相对稀少同样位居前列。
人类最近100年的消耗,超过以前全部人类历史消耗的资源的总和。生命地球指数显示,仅在过去的35 年里,人类就丧失了近1/3 的地球生态资源。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和个人消费的不断增加,我们的需求还在持续扩大,我们的全球生态足迹已经超出地球承载力的30%。2003年,仅美国、欧盟和中国三个经济体就占到世界全部生态足迹近一半,而其生物承载力只有全球的30%,属于“生态赤字”国家。
在《2006地球生命报告》中,时任世界自然基金会总干事詹姆斯?利比指出:人类的消费方式和需求已经远远超出了地球的可承受力。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消费型方式,我们不能再继续这样的消耗了。西方人正在以难以持续的极端水平消耗自然资源,北美人均资源消耗水平不仅是亚洲或非洲人的7倍,甚至是欧洲人的2倍。到2050年,如果都像美国人那样生活需要5个地球,都像日本人那样生活则要准备24个地球。即使以目前世界平均增速来算,也必须有2个地球的自然资源量才能满足人类每年的需求。资料来源:WWF《地球生命力报告2008》。
图1-6生物承载力总量排名居前的国家(2003年)
资料来源: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 《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08年6月。
第一章 低碳革命开始了(16)
不过,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永远都只有一个。
“中美国”面临生态瓶颈
在最近20年来蓬勃增长的经济大潮中,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组合:“中美国”(Chimerica)。这是哈佛大学经济史教授尼尔?弗格森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在2007年3月5日《洛杉矶时报》上一篇名为《买下中美国》的文章中,弗格森宣称,美国和中国不是两个国家,而是同属于一个叫“中美国”的国家,它们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一个储蓄一个消费,一个出口一个进口,一个提供产品一个提供服务,一个储备外汇一个印制美元。他说:“这是极好的联姻。”当然,这也是一种高碳的联姻。在前所未有的环境压力面前,这两个国家原有的增长模式都已经难以为继了。
在罗马俱乐部眼中,从长远来看,世界经济的“模范生”美国其实是最大的“问题儿童”。按照美国这种极度消耗资源的模式实现的经济增长是不可以持续的,《增长的极限》给出的模型表明,如果发展中国家都复制美国的增长道路,那么绝大多数资源(能源和金属)最迟在22世纪初就会被消耗一空。
在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面前,美国人一直引以为傲的高碳生活方式已经走进了死胡同。美国国土辽阔,是个坐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人均汽车保有量居于世界前列,同时美国人酷爱大块头、大排量的汽车,这使美国的石油消耗一直居高不下。中产阶级的美国人典型的居所,往往是一套大公寓或独栋房子。美国人的饮食结构以肉奶蛋为主,他们的衣服和日常用品折旧很快,很多东西离使用寿命还很远就被快速淘汰了。美国人均拥有的电脑和其他消费电子产品,也都位居前列。这些商品从在遥远的境外工厂生产出来,到运送到美国消费者手中,再到最终被扔进垃圾箱,整个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和能源,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长期以来,美国都是一个消费主导型的国家,储蓄率非常低。美国消费者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消费力量,这种购买力其实早已超过了美国人实际拥有的财富水平。放大这个购买力的工具,就是金融市场提供的各种信贷杠杆。在美国,从房子到汽车,从水电费到电话账单,信用消费无处不在。买房者很少会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通过贷款来实施的。消费成为美国经济的最大动力之一,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成为世界各国十分羡慕和竭力推崇的消费模式。以至于那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在房价上涨期间也能稳稳当当通过银行贷款购房。
美国依靠美元的特殊货币地位,独享铸币税收益,向外过度举债发展,向内过度贷款消费,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所催生的消费泡沫毕竟难以持久,这种寅吃卯粮的消费发展模式最终在2008年走到了尽头。表面看来,这是里根时代以来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所挨的当头一棒,究其实质,则是美国经济虚拟化所带来的高寄生性已经在经济层面无法维持。美国这种生产过程的去物质化和消费过程的高物质化并存的增长模式,从环境角度看也早已不可持续。
走到十字路口的,还有这对经济双胞胎中的另一位。美国式的超前消费的背后,是中国式的凶猛生产,两者其实是一体两面、互为表里。
在最近几轮经济周期中,中国经济的推动力主要来自投资和出口这两台引擎,它们本身也高度相关。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生产过程的“去物质化”进程同步的,是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快速崛起,以及与此相关的重化工化。世界市场的主要商品生产活动向中国的转移,给中国带来了走出贫困的重要推动力,也直接推高了中国的资源和能源消耗。与此相适应的,则是中国国内行政力量主导下的快速城市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热潮。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中根深蒂固的GDP主义,则不断为这股热潮推波助澜、火上浇油。
把中国经济增长中的高物质化倾向推向极端的另一个关键变量,是我们发展模式的粗放和低效。作为看得见的政绩,硬件投资建设项目在各级地方政府大受欢迎;作为近乎免费获得的资源使用权,无论是国企还是私营企业,首先关注的都是如何把它们快速变现,很少顾及它们的开发效率和长远发展。
这是一个巨大的失去平衡的经济体,而她对生态环境的冷酷无情、对能源和自然资源消耗的速度及规模,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很少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以如此之高的激情加速折旧自己的环境未来,义无反顾地展开一场生态自杀。2008年6月,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发布的《中国生态足迹报告》,在评估中国的生态资源消耗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概览。
在过去的40年里(1961―2003年),中国因为人文发展指数快速增加,尽管生物承载力也在不断增加,但中国消耗的资源还是已经超过了其自身生态系统所能提供资源的2倍以上,平均每10年增加公顷。中国从20 世纪70 年代中期就出现生态赤字,即每年需要的生物承载力大于其自身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大部分生态赤字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碳排放。不断发展的能源需求,迫使中国只能通过以自然资源的形式进口生物承载力来弥补部分生态赤字,到2003年,中国进口的自然资源几乎等于德国全国的生物承载力。这一年,中国的消费需求加上排放的废弃物,需要*的生物承载力才能满足。
2003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为公顷,在147个国家中列第69位,尽管低于全球平均生态足迹,但乘以13亿之众的庞大人口,仍使得中国的总生态足迹毫无悬念地冲到了世界的前列。2005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进一步增加到全球公顷,资源消耗是承载能力的倍。而在《2008地球生命力报告》里,中国的生态足迹总量已经和美国相同,约为全球生物承载力的21%,人均足迹也已接近全球平均人均生态足迹。
知名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2006年在《纽约时报》的一篇专栏里指出,近30年来,年均增速高达10%的中国创造了一场经济奇迹,但数量空前的中国工厂毫无顾忌地将废弃物排进江河、将废气排入天空,同时也带来了一场环境噩梦,今天在设计、运输、生产和发电等所有环节,中国必须进行根本变革,摸索出一条更具持续性的发展模式。弗里德曼援引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丹尼尔?罗森的话说,中国著名的“猫论”应该进行版本升级了:“现在这只猫最好是绿色的,否则还没等捉到老鼠它就死了。”
表1-3中国及其主要国家生态足迹与发展指数表(2003年)国家地区生态足迹发展指数美国澳大利亚匈牙利意大利韩国南非0.66巴西0.79中国0.76印度
工业文明赋予了人类前所未有的巨大能力,上天、入地、登月、下海均无所不能,地球上几乎已经没有人类无法到达的地区,只要我们愿意。农耕时代的人们只能在几公里的范围内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巨大的自然环境对他们而言意味着永恒;而今天,我们的生活足迹已经可以扩展到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在征服了地理限制的同时也让自己从此远离了永恒,因为我们实际上把属于后世若干代人的资源都提前预支了,从地球资源消耗的代际分布角度看,我们已经把人类时代大大缩短了。
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所带来的副产品不但改变了地区土壤和水的成分,还显著改变了地球大气的构成,由此改变了亿万年来太阳能在大气圈、水圈、地圈和生物圈中的均衡分布。这是一种无比巨大的能量,而它的反作用力也同样巨大,今天已经开始通过融化的冰川、上涨的海水和变幻莫测的气候显现出来了。如果说美国人过度的消费透支引爆了全球经济危机,那么在人类过度的资源透支之后,等待我们的又会是什么,其实已经不难想见。在震怒之日到来之前,我们必须尽快转换航道,避开大自然即将对我们展开的环境清算。
低碳革命的大幕必须拉开了。
第二章 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1)
一个控制不了自己能源的国家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未来。
――贝拉克?奥巴马《无畏的希望》
10年前,我们说这些影响将发生在我们的子女和孙子孙女身上。而现在,这已经发生在了我们自己身上。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主席、2007年诺贝尔
和平奖获得者拉金德拉?帕乔里(Rajendra Pachauri)
第一节瓦克斯曼―马基法案:美国
撬动低碳世界的杠杆
2009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备受瞩目的《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ACES法案,以下简称瓦克斯曼―马基法案),这是奥巴马总统能源与气候新政推进过程中的一次重大胜利。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美国国内的立法逐渐清晰,如果该法案能在年底或稍晚的时候顺利通过参议院的表决,美国很可能将以此法案为蓝本,在接下来的几轮谈判中,逐渐落实各等级国家相应的义务和权利,也将会为美国在今后的时间里领导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向低碳经济转型奠定一个坚实的政策和制度基础。
6月26日下午5点43分,在众议院通过该法案后的第一时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自己的微博客Twitter上立即作出了公开的反应。奥巴马说:众议院今天通过了历史性的清洁能源与气候议案,感谢你们这些来自草根阶层的支持。次日,奥巴马收回了早已录制完毕、主要内容为推动美国医疗改革的讲话,改为祝贺众议院刚刚通过的瓦克斯曼―马基法案,进而敦促参议院抓紧时机通过此法。
在国会山,多数*党人将瓦克斯曼―马基法案的通过视为一个里程碑式的重大成果。法案的提案人之一、马萨诸塞州众议员爱德华?马基甚至将此法与阿波罗登月计划和民权法案相提并论。另一位提案人、众议院能源和商业委员会主席亨利?瓦克斯曼说,该法案是提高美国能源安全以及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决定性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行动”,一旦这项法案成为法律,美国将减少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并成为清洁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领域的世界领袖。
突破性的妥协法案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之初就明确表示,将在美国实行温室气体减排,立法促进清洁能源及能效领域的发展。2009年3月31日,在奥巴马新政府宣誓就职两个月零十一天之后,美国众议员亨利?瓦克斯曼和爱德华?马基公布了瓦克斯曼―马基法案讨论稿。5月21日,该法案在瓦克斯曼掌舵的众议院能源与商业委员会以33票对25票的较大优势顺利过关。在提交给众议院全体表决前,该法案一共要在9个委员会闯关,其中有4个委员会先后开了免于审议直接通过的绿灯。近年饱受攻击的众议院议长、与瓦克斯曼一样来自加州的*党人佩洛西,也将众议院在美国独立日前通过瓦克斯曼―马基法案列为其首要日程,作为重塑领导形象的关键一步。
瓦克斯曼与佩洛西面对的是众议院共和党人几乎一边倒的反对之声。共和党人一直批评这一法案无异于“国家能源税”,将损害美国的经济,增加消费者的成本,使美国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并将引起人们大量失业。有的共和党议员甚至放言,该法案对美国“有百害而无一利”。
甚至在他们的*党同僚内部,意见也并不完全一致。来自明尼苏达州、控制着众议院势力的农业委员会的*党人彼得森就是一个重量级的反对者,而该委员会掌握着27票。彼得森认为,瓦克斯曼―马基法案严厉的减排限额,将大大影响到美国农场主和牧场主们农村小电网的利益,因此很难接受。
由于兹事体大,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和游说团体几乎都被动员起来了。虽然批评之声不绝于耳,但支持的力量也同样强大,支持者名单中,包括了绝大多数环境保护组织,比如美国环保协会、自然资源保护理事会、大自然保护协会和全国消费者联盟,此外还有通用电气、道氏化学、杜克能源等巨头,甚至还有钢铁和煤矿工人,美国七大电厂中的六家都表示支持。华尔街则对法案的通过表示默许,因为该法案会在市场上造就大量新能源交易,令华尔街从中受益。
6月26日,众议院开始就瓦克斯曼―马基法案进行表决。在随后的表决中,瓦克斯曼―马基法案以219票赞成,212票反对的微弱多数在众议院过关。整个表决过程堪称惊险,44名*党议员投票反对这一法案,而在共和党中,只有8名议员投票支持这一法案(具体投票数如图2-1所示),瓦克斯曼最后拿到的赞成票,只比最低门槛多了一票。
图2-1瓦克斯曼―马基法案投票情况
在众议院通过后,这一法案在参议院将面临更大阻力,在100名参议员中需要至少60张赞成票才能使其在参议院过关。
在评论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推出的多项变革计划时,《华尔街日报》助理总编兼华盛顿分社执行编辑杰拉尔德?赛博说:“奥巴马的计划一出台就会面临两边不讨好的问题。有的人觉得他的提议太激进,有人又觉得太温吞。只有一部分人会觉得恰到好处。然而不管是美国本土还是海外,人们都希望能够采取一些措施。”作为奥巴马能源与气候新政的关键立法行动,瓦克斯曼―马基法案似乎也面对着同样的困境,共和党人和农业团体认为该法案过于超前,而世界自然基金会、绿色和平组织、地球之友等环保组织则认为法案中的措施还不够有力,承诺的减排额还远远不够,因此无法支持“这么弱”的法案。
从现状来看,瓦克斯曼―马基法案作为层层妥协之后的产物,无疑有诸多不足。但对它更公正的评价,可能需要我们眼光放得更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它。尽管在承诺的程度上,它做得还远远不够,但在未来发展趋势上,它以国会立法的方式确立了一个根本的方向,而这是决定性的。更重要的是,本法案的提出和通过是美国众议院史上的一次突破。由于每位众议员代表着50万选民,他们只对自己的选民负责,且任期只有2年(参议员任期6年),提出的议案往往显得短视。瓦克斯曼―马基法案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战略性立法,能在众议院率先提出,确实是一个意味深长的举动。
第二章 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2)
第二章 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3)
第二章 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4)
在其他国家都在防止气候变化问题上取得了进步的情况下,美国如果没有颁布任何法律就去参加哥本哈根会议无疑是尴尬的。如果由于美国立法者们的作为,使得美国代表们不用面临*地参加哥本哈根会议的危险,那么法案就为美国与会者们提供了一块不错的*布。如果12月全世界有很强的政治意愿,奥巴马就可以顺势而动。对奥巴马来说,目前的进度应该是很理想的了,届时无论是进退攻守,众议院6月26日的表决结果和尚待参议院审议的事实,都给了他很大的灵活性,使美国谈判代表在哥本哈根占据了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
碳关税:一石激起千层浪
奥巴马上台后,最引人注目的人事布局之一就是提名美裔华人朱棣文当能源部长。美国新科能源部长上台没几天,最关键的招数就出来了:“碳关税(Carbon Tariff)”。朱棣文称要对不承诺产品碳排放进行计量的国家征收碳关税,即对进口的排放密集型产品,如铝、钢铁、水泥和一些化工产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而瓦克斯曼―马基法案中的“征收特别关税”条款实质就是碳关税,它规定美国将可对未达到美国碳排放标准的外国产品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以覆盖出口至美国的产品的碳含量。瓦克斯曼的理由是,如果其他国家没有实施温室气体强制减排措施,那将使为此付出成本的美国制造商处于不公平的竞争地位,因此美国将采用征收特别关税的方式来抵消这一成本。
将气候问题与贸易问题挂起钩来,以碳减排名义出现的这个新型贸易壁垒,构思确实非常精巧。瓦克斯曼们提出碳关税条款,有国内政治的考量,通过为美国企业增加这一保护手段,以换取他们对法案的支持。它既占据了应对气候变化这个道义高地,又保护了美国制造业者,同时也为囊中羞涩的美国政府新辟了一块财源,一箭三雕,名利双收。《华盛顿邮报》就直言指出,这项法案目的是保护本地产业的竞争力,使其产品较进口产品具有较高的价格优势。
瓦克斯曼―马基法案对于应对气候变化这个迫在眉睫的全球挑战来说,它给了8年来一直缺席的美国政府一个姗姗来迟的推动力,唤起了世界对美国重新承担节能减排领导责任的期望;而对于竭力从经济衰退的泥潭中爬出来的另一个迫在眉睫的全球挑战国际贸易来说,美国出于危机时期的保护主义本能,是以环境保护为名,通过碳关税条款行贸易保护之实。
碳关税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本身非常复杂,极具争议。美国老大哥一开此头,欧盟等其他小兄弟必然有样学样,令已趋严峻的贸易保护主义形势更加紧张。碳关税的靶子,其实是以中印等为首的发展中排放大国,这两个国家也迅速做出了强烈反应。印度环境部长杰伦?兰密施认为碳关税是“恶毒的”,并坚决拒绝了在WTO谈判气候变化的想法。
7月2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说,中方坚决反对利用气候变化之名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因为其“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损人又不利己”。次日,中国一位政府发言人再次对碳关税表示“坚决的反对”。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说,碳关税不仅违反了WTO的基本规则,也违背了《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严重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姚坚语气强硬地警告,碳关税无助于增强国际社会合作应对经济危机的信心,也无助于各国共同为气候变化谈判做出的努力,只会扰乱国际贸易秩序,引发贸易战。
看来,碳关税可谓是在最不合时宜时被抛出来。目前世界各国正期待同舟共济,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同时为今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竭力凝聚共识,最不需要的就是跑出来一个让世界心神不宁的碳关税。这对奥巴马重塑美国领导地位的努力,也是一种意外的干扰。面对音量越来越高的抗议声浪和全球贸易混战的风险,奥巴马也深感忧虑。他警告说,开征碳关税可能会发出一种保护主义信号,“我认为也许有其他途径达到目的,而不需要采取征收关税的方法。”
但山姆大叔会轻易放下这根在未来低碳世界里敲打贸易对手的大棒吗?它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世界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第二节奥巴马能源新政
作为世界头号大国,美国的能源和气候政策随着新任总统奥巴马的上台发生了戏剧性转变,引人关注。
奥巴马早在参加竞选前的很长时间里就开始关注气候变化问题。2006年奥巴马在担任参议员的第二年,就与另一名参议员一起动议了两个提案,一个是要求提高燃油经济的标准,另一个是鼓励使用替代燃油。当年6月,奥巴马邀请了一些环保团体的领导人一起讨论关于增强燃油经济的立法。2007年5月在对底特律经济俱乐部的2000名汽车工业管理人员讲话时,奥巴马建议使用新技术来改善能效,批评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几乎没有做出任何努力来提高能效,减少美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当外国汽车行业的竞争者正在投资于发现提高能效的技术时,美国的汽车制造者却把时间和金钱都花费在了生产更大更快的汽车上,而且每当国会想要做出努力来提高美国的能效标准时,这些汽车公司就会通过游说激烈反对通过这样的法案。
当选总统后,奥巴马更是不遗余力推动美国经济向低碳化转型。在奥巴马看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与振兴美国经济的目标并不矛盾,为缓解气候变化所做的投入并非一种负担。比如清洁能源的开发就是振兴美国经济工作的一部分,能够创造出数百万个就业机会,成为美国摆脱经济危机促进经济振兴的新增长点。
第二章 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5)
第二章 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6)
第二章 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7)
第二章 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8)
第二章 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9)
第二章 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10)
第二章 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11)
第二章 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12)
第二章 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13)
第二章 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14)
减少二氧化碳是全球性的问题。对于中国和印度这样的用煤大国来说,未来的新电厂多为燃煤电厂,因此,碳捕集存储技术的应用不是一个选项,而是一个必须。未来几十年世界的用煤量肯定要超过现在,所以,关键在于如何以清洁的方式用煤。当美国还在争论是否应建造那种更节能的燃煤发电厂时,中国已经以每月一座的速度开始了建设。这种新一代煤电厂在燃煤前要先把煤炭气化。此外,还在一些城市周边建立了小型实验装置,以去除排放的二氧化碳并使用它为饮料提供碳酸化作用。美国气候工作基金会主席哈尔?哈维表示,中国采取这些步骤的迅速性和严肃性,堪与世界电力发展史上的所有国家媲美。
然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煤炭储备国,煤炭仍是其广泛领域里最便宜的能源。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一篇题为《碳帝国》的文章中犀利指出,主要基于煤炭发电的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于1996年及2006年间翻了一番,增速远快于过去10年,而且此种趋势似将延续:中国于2009年1月宣布,计划继续将煤炭作为主要能源,到2015年将增加30%产量以满足经济增长需求。仅是这一决策,就将抵消世界任何其他地区所作的减排努力。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在清洁技术上到底能走多远。
超导电网与智能电网
超导电缆就是采用高温超导材料制作的电缆,与传统电缆相比,它具有输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低、输送容量大、体积小、电磁污染少等4大优点,在相同截面下,输电能力是常规电缆的3~5倍。尤其适应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欧盟等幅员广阔的国家。譬如,从中国内蒙到上海,通过传统输电方式至少需要500千伏的电压,但是,通过超导电缆可使用220伏的电压输送。因此,将国家电网革新提升为超导电网,是全球生产力面临的最伟大变革之一。
不过,世界上超导电力技术研究的带头国家是美国,1999年美国开始推进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超导伙伴行动”(SPI)研究计划,该计划的研究内容就包括超导电缆、超导变压器、超导电机、超导磁悬浮飞轮储能、超导限流器等项目的研究。美国在《美国电网2030》的规划中,也提出了采用超导技术建设其骨干电网的建议。
2007年4月7日,美国超导公司成功演示了世界上第一根同比例的高温超导消磁电缆。它不仅减轻了电力系统的重量,也减少了安装成本。这种消磁电缆系统将可能被今后世界上的海军舰艇全面使用,市场广阔无比。
如果美国借此全力发展超导电网产业,8―10年内这个产业规模将超过30万亿美元,这正是奥巴马提出建设美国统一电网的动因。美国经济复苏计划明确表示:将铺设或更新3000英里输电线路,并为4000万美国家庭安装智慧电表。这意味着奥巴马政府能源计划的下一步战略将发展智慧电网产业。难怪有专家说,美国的新能源革命能否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两张网”的成败:一是超导电网,二是智能电网。
所谓“智能电网”,简单来讲就是具有人工智能的电力供应网,它能实时机动地整合调配用电供需,并达到最佳节能的电力管理。智能电网包括了输配电网络、先进电子电表、各式储能设施、信息分析管控软件及电路安全保护机制等。它能更灵活有效地调配电力供需,更需利用先进电子电表所提供的实时用电信息,来改变用户的用电行为模式、节约用电;同时,它还能透过差异电价,进一步降低尖峰用电,避免增建电厂的庞大投资。因此,智慧电网对电力供需双方都有利,有助于全面大幅节能减碳。智能电网的本质就是能源替代、兼容利用和互动经济,是最先进的通讯、IT、能源、新材料、传感器等产业的集成,也是配电网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储能技术的合成,对于推动新技术革命具有直接的综合效果。
积极发展智能电网已成为世界电力发展的新趋势。目前英国、瑞典均在积极规划推动智能电网,意大利及美国已率先试行,加州完成了第一阶段试验性200万户小区先进电表系统(AMI)的安装。初步分析显示,节省电力可达16%~30%之多,效益十分可观,预计未来全球各国将会陆续展开建设。
为顺应这一趋势,中国也已经首次提出全面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早在2007年10月,华东电网就正式启动了智能电网可行性研究项目,并规划了从2008―2030年的“三步走”战略,即:在2010年初步建成电网高级调度中心,2020年全面建成具有初步智能特性的数字化电网,2030年真正建成具有自愈能力的智能电网。该项目的启动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智能电网领域。
2009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表示,国家电网结合基本国情和特高压实践,确立了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即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国网公司将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原则,在加快建设由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1000千伏直流构成的特高压骨干网架,实现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同时,分阶段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发展。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智能电网发展道路,将是整合新能源利用效率和提高能效传输的关键方向。
第二章 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15)
第二章 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16)
也许,“强势美元”从根本上仍将是美国政府的长期政策目标,因为这关乎它的全球领导地位,但在中短期内它则可能在政策操作层面“善意忽视”美元下跌,通过美元的技术性贬值对冲掉它的一部分贸易逆差和债务包袱。只要贬值能够控制在一定区间内,就是可以接受的。
只有一个问题:其他国家会接受吗?
2009年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放出了一颗试探气球。在中国央行网站刊发的题为《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的署名文章中,周小川基于三个标准重新界定了国际储备货币:它的币值应有一个稳定的基准和明确的发行规则以保证供给的有序,它的供给总量可及时、灵活地根据需求的变化进行增减调节,这种调节必须超脱于任何一国的经济状况和利益。
因此,周小川认为,当前以主权信用货币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只能是个特例。它给经济全球化带来了莫大的好处,但这种货币的制度缺陷也令金融危机屡屡发生且愈演愈烈,让使用国和发行国都付出了越来越大的代价。“全世界为现行货币体系付出的代价可能会超出从中的收益。”这位国际知名的“人民币先生”写道,“危机未必是储备货币发行当局的故意,但却是制度性缺陷的必然。”而由一个全球性机构管理的超主权储备货币,将使全球流动性的创造和调控成为可能,从而降低未来危机发生的风险、增强危机处理的能力。周小川:《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09年3月23日。
周小川眼中的这个超主权储备货币,目前的最佳候选者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969年创设的特别提款权(SDR),“SDR的存在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了一线希望。”SDR亦称“纸黄金”,因为它是IMF原有的普通提款权以外的一种补充,所以称为“特别提款权”。它是IMF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会员国可用它向IMF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IMF的贷款,还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但它只是一种记账单位,不是真正货币,使用时必须先换成其他货币,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
这显然触到了美国的痛处。美国总统奥巴马立即出面为美元辩护,称美元“异常坚挺”,没必要创建新全球货币,同时反对有关设立全球储备货币取代美元的建议。美国财长盖特纳则反复强调,“美元仍将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对新兴国家更换储备货币的建议,西方国家大多表示反对。负责经济和货币事务的欧盟委员华金?阿尔穆尼亚表示,他还没有看到“美元今天作为一种主要储备货币所发挥的作用在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他说:“所有人都认为目前的全球储备货币美元仍在这里,而且将继续存在很长一段时间。”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也在华盛顿表示,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无可争议。由此可见,尽管美元地位渐显颓势,但是其本位货币的地位尚无人能代。
周小川的“SDR方案”,其实是被巨额美元储备绑架的中国的无奈选择。周小川的言论可以作为一种创新战略测试一下国际货币体系的反应,增加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发言权,推动美国实行强势美元政策,也可以为中国外汇储备从美元体系中部分撤出奠定舆论基础。SDR可能不是最终解决方案,但可以是一个诺亚方舟。与此同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开始铺开,人民币国际化正在衔枚急进。
纸币与能源量双通货时代
美元是美国主导国际金融市场的核心工具,也是美国经济霸权的基石。奥巴马政府实施的能源新政,除了置换美国实体经济重建其财富基础之外,其实颇有“醉翁之意”:美国政府的深层战略意图,可能并不只在解决财政赤字问题上,而更多是要通过这一新政,来改变目前美元体系面临的困境。
当今的世界经济是建立在美元纸币这样一种单一的通货基础之上,全世界所发生的任何一次振荡,都要用美元来抹平,而在今天金融衍生品如此复杂的情况下,又有谁能控制得住不出一点振荡呢?周小川的文章已经揭示出了这种以美元纸币为基础的单一通货体制的固有缺陷,他的思路是以SDR为基础的“双货币体制”来校正它。
美国人当然不会这么想。除此之外的另一个途径,就是一种美元与能源量的“双通货体系”。通货是什么?是货币。货币是什么?货币是人类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什么可以充当货币?在人类早先时候,海边的贝壳都是货币,是通货。要当通货要有什么特征?要有流动性,有支付能力,有偿债能力。现在,能源好像也具备了类似的条件,若干年后可能会出现一种新的类货币的东西,就是叫“能源量”。一个能源当量就可以相当于一桶石油,它可以作为一个计量工具,或者作为一个支付手段,还可以作为一个偿债的工具。这就可以校正美国当前制度上的一个重大危机。
这种与美元并驾齐驱的新通货,当量要足够大,现今的国际M2大概到了80万亿美元的水平,这种新通货的规模要能达到这样的当量。有人认为,能源量现在已具备了替代美元纸币本位的能力,世界市场这部汽车要在依托使用美元纸币这个轮子的同时,还要依托能源量这个新轮子。美元可以作为支付手段,能源量也可以作为支付手段,美元可以作为债务凭证,能源量也可以作为债务凭证。美国人的这种设计就校正了美国现在出现的问题,单一美元纸币体制在为美国人民带来巨大的利益同时,还给美国带来了责任和包袱,现在要把它们校正过来,就可以依靠这么一套模式。
第二章 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17)
有学者构想,美国可以将从能源的物质资源中提升的能源量要求权作为一种金融要求权和债务凭证,赋予其流通功能,在一定范围内将其他商品连接起来,成为一种新型的信用通货。其国际转型的标志之一就是2012年美国污染方购买排放许可,由此能源量通货将包括物质资源和权力资源多层次体系,能源量通货的金融要求权、流动性来源和债务凭证功能将更加完善,能源量通货将成为一种主权生产力。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以能源量通货概念为基础的主权生产力、金融要求权和物质资源支付基础的整合,能源量通货将成为在商品、服务支付和债务偿还时被普遍接受的凭证。通过这几个阶段的整合,能源量通货将囊括水、土地、粮食等基本资源成分。武建东:《打造能量通货:奥巴马拯救美国的创新秘诀》,《发展战略》,2009年3月13日。
美国人的谋略还有一个深层背景。“二战”之后世界所发生的几场大的战争,都是以美国作主战国,而这些战争多数又都与石油有关。很大程度上,美国的整个国际战略就是基于石油来展开的,无论是打伊拉克,还是制裁伊朗,都跟石油有关,为什么要这样去做?因为伊朗、伊拉克有油,有实力,值得去打。美国有智囊说:石油是上帝安排的,但是技术是美国可以创造的。石油蕴藏在哪儿美国管不了,但是美国可以变个思路,奥巴马可以通过“反弹琵琶”从后边绕过去。
石油在“二战后”不过是10~20多美元一桶,但2008年却最高涨到了147美元。为什么会这么高?就是因为有需求,世界的主要能源消耗都是以石油为基础。现在美国准备换一个思路去考虑――不用石油了,用别的能源,用可再生能源。这不但可以解决美国面临的难题,而且在道义上也好听,比布什政府那种让全世界人民指责的做法高明得多。它可以显示美国在为全球变暖做了贡献,美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一旦这个目的实现了,美国的石油需求如果降低50%,那么中东、俄罗斯、南美等石油供给国将会沦为低层次国家,它们在世界上的话语权自然会降低下来,从而实现对原有基于石油关系形成的国际间均势结构的重组。
在自传《无畏的希望:重申美国梦》中,美国总统奥巴马写道:“增强美国竞争力的最后一个关键投资是能源基础设施,这一投资可以帮助美国走向能源独立。”他认为,美国目前的状况,需要采用和艾森豪威尔政府成立国防先进技术研究计划署(DARPA)、肯尼迪总统启动阿波罗登月计划相同的办法来应对能源问题。而这两个计划带来的技术和商业革新,几乎重新塑造了今天整个世界的面貌。奥巴马说:“一个控制不了自己能源的国家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未来。”
第三章 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1)
第三章 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2)
天人合一与众生平等
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接踵而至,说明人与他所赖以生存的系统环境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冲突。根本而言,经济危机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失调,生态危机意味着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失调,自然是人生存所依的天然环境,他人的集合则构成了人生存所依的天命力量,无论从群体还是个体角度,今天我们都需要重新审视人与天之间的关系,建构面对新挑战的新观念。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并没有简单灵验的济世良方和四海通用的解决方案,但我们可以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的思考中吸收养料,获得灵感。20世纪70年代,汤因比和日本佛教日莲宗领袖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进行了一场长时间的东西方文明对话,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在对话的最后展望21世纪时,耄耋之年的汤因比提出:“挽救21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而其思想核心,则是天人合一和众生平等的观念。
中国儒家和道家认为,我们自母体生出后,整个人体器官就按一定的规则在运作,整个身体的运作规则,就是道。老子认为道生成了天地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人虽各有其道,在本质上却以道相贯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实际表明了人与自然的一致相通。因此,若自然遭到了破坏,人也无法独善其身。汉儒董仲舒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崇尚天、地、人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学说,概括了中国千百年来传统文化所持的“天人观”。
而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个神在诸神之中最早出现,所有天神皆为她的子孙后代,她就是大地女神盖娅(Gaia),西方社会常以“盖娅”代称地球。20世纪60年代末,英国大气科学家詹姆斯?拉夫洛克提出了一个地球生态系统的理论,他应友人建议将其称之为“盖娅假说”(Gaia Hypothesis)。该假说的其核心思想是“地球是活着的”,她本身也是一个生命有机体,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假如机体内部出现了有害因素,“盖娅”具有的反制回馈机能就会把有害因素除掉,以保持机体的健康。今天,气候变化其实就是“盖娅”对人类社会的报复,因为人类把自己和盖娅对立起来了。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还是西方的“盖娅假说”,在看待人天关系时表述不同,其理则一。“盖娅假说”启示人们,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都是地球母亲的后代,人类既不是地球的主人,也不是地球的管理者,只是地球的寄生生命而已。洪亮吉说:“天地不能不生人,而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因此,人类的自处之道是遵从自然法则,需索有度,使自己与整个系统相容,超过这个“数”,就会遭到自然的反制。
近年来,人们开始以全新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工业生态学即为其中一个例子。工业生态学把整个工业系统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特殊形式来看待,据此改进工业系统使之能与生态系统相兼容,最终持久生存下去。目前,在欧美30多所大学内设有该课程,工业生态学思想也被美国、日本、欧盟、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以及通用汽车、壳牌石油、施乐、道氏化学和ABB等跨国企业所接受。
人是一种有观念的动物。观念决定文化,文化决定行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表明,观念改变带来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美国之所以能把工业文明发展到极致,今天领导全球,作为其立国精神的《独立宣言》所阐述的“人人生而平等”的信条,应该是最重要的文化基因。“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主要来源于基督教的“原罪”思想,尽管美国人只在国内严格贯彻了这一信条,但它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今天已经有目共睹。
而在生态危机面前,“人人生而平等”信条的盲区已经显现了出来。归根结底,人类尽管常以万物灵长自居,但对于地球这个大系统而言,却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虽然人类可以自视为地球的主宰,以为万物皆为我而生,皆为我所用,但无形中仍有一个限度在那里,一旦突破了这个临界点,就会反受其伤。
2003年,由于人类食用果子狸引发的SARS大流行,造成全球8437人受到感染、813人丧生,经济损失达800亿美元,我国直接损失逾百亿美元。世界自然基金会2008年《地球生命力报告》显示,由于海水温度上升,毁灭性捕捞和海水污染造成海洋生物锐减,海洋生命地球指数从1970―2005年减少了14%;由于农地开垦和滥伐滥捕导致森林和生物栖息地丧失,从1970―2005年,陆地脊柱动物平均减少了33%;由于过度捕捞、物种入侵、污染、建坝和调水导致20世纪湿地减少了50%,内陆水域的物种平均下降了35%。这些冷冰冰的数据背后,是人类自身的生存空间的一步步压缩。
也许在观念层面,佛教千百年来一直崇信的“众生平等”思想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概略而言,佛家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的有情众生因为因果律的制约而际遇不同、祸福各别,但在生命尊严这个尺度面前则完全平等、无有差别:“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证得”。这给我们审视人类自身与其他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无疑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视角。人类仍将不得不把其他生物当做满足自己生存的基本资料,但当我们在向生物圈进行索取时,如果能够意识到“众生平等”的实相,就会让我们在自然界的生命面前生起一些敬畏谦和之心,给其他生物留有余地,这样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也给自己的持续生存留下余地。因为人类只是生物链条中的一环,无论这一环多么重要,多么特殊,也无法脱离其他环节而独立存在。
第三章 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3)
第三章 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4)
第三章 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5)
第三章 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6)
第三章 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7)
第三章 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8)
可惜的是,人类并没有信守这种自然契约。今天,森林砍伐、农业开发和工业扩张等形形色色的“人类传染病”已经彻底打破了盖娅微妙的平衡,使她丧失了自身的修复机制。拉夫洛克说:“我们的星球在30多亿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就像一只动物一样,自己保持着健康与适合生命生存的状态。很不幸,我们让盖娅发了高烧,很快她的状况将会恶化至一种类似昏迷的状态。她曾经陷入过那种状态并恢复了过来,但耗时超过10万年。”
让盖娅感染发烧的病毒,是人类的贪婪导致的需索无度。联合国发表的《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指出,随着人类用水量激增,从尼罗河到黄河的全球500条大河中,目前超过半数严重枯竭,有的大河已经变成涓涓细流。由6国科学家组成的科考组2006年底宣布,在中国的长江中未发现白鳍豚,比大熊猫数量更为稀少的白鳍豚可能已成为被人类“灭绝”的第一种鲸类动物。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说:“如果生物圈不再能够作为生命的栖身之地,人类就将遭到种属灭绝的命运,所有其他生命形式也将遭到这种命运。”
要改变这种命运,人类唯有郑重重申自然契约,重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们应该意识到,尽管人类与地球之间有一条永远割不断的脐带,地球无私地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阳光、空气、水和食物,人类也不停地从她身上开采矿产和能源,但她并不完全只属于人类,同样还属于其他生物,和人类一样,它们也是自然界的一分子,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用摩莱里的话说就是:“任何人都不是世界的绝对主宰者,谁也没有权利要求这样做。”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在空间上重新划分边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并不仅仅只是人类占有和利用的对象,它们本身也是这个星球的主人之一,它们的生存空间理应得到尊重和保护。那些空间属于它们而不属于我们,保护它们的空间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存空间。正是基于类似的观念,1872年,美国国会划定了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黄石国家公园,目的是“为了使她所有的树木、矿石的沉积物、自然奇观和风景,以及其他景物都保持现有的自然状态而免于破坏”。今天,占地约9000公顷、99%的面积尚未开发的黄石国家公园,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野生动物庇护所,拥有陆地上数量最大、种类最多的哺乳动物,在这里可以看到麋鹿、灰狼、黑熊、驼鹿及大角羊等珍稀野生动物。
中国在修建青藏铁路时,也很好地展现了这种理念。青藏高原上有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了不影响野生动物种群的栖息和繁殖,青藏铁路的所有工程在设计时尽可能避绕国家自然保护区,避免惊扰野生动物,在野生动物经常通过的地方还开辟了专门的动物通道。青藏铁路的环保投入达20多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8%。如今,青藏铁路开通已快三年了,青藏线上的天空依然湛蓝,湖水依然清澈,各种野生动物继续在这里自由自在的生活着。
在时间层面上,属于人类的那部分自然资源其实也并非完全属于我们这一代人,它同样也属于我们以后千千万万代的人。1972年的《人类环境宣言》已经为我们规定了对后世子孙承担的信托义务:人类有权享有良好的环境,也有责任为子孙后代保护和改善环境。全球最大产油国沙特的阿卜杜拉国王下令不允许开采新发现的油田,要为后代保存石油财富。“我可以毫不隐瞒地告诉你们,现在有一些新的发现,我告诉他们,把它们留在地下,我们的孩子需要它们。”无独有偶,中国第一煤炭大省山西省决定,“十一五”期间将山西煤炭生产总量控制在7亿吨左右,以缓解山西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保障经济又快又好发展。这才是真正可持续的发展思路。
在中国最唯利是图的房地产行业,容积率是一个基本指标,它要求必须将一个小区的建筑密度控制在一定的比例之内。如果小区的每一寸土地都盖成了房子,没有留下足够的空地作为公共空间,住在这里的人们肯定会感到窒息的。其实人类在自然界也有一个容积率,我们的需求不仅应当严格控制在大自然可以再生的能力范围之内,也应当考虑为别的物种和后世子孙留出一些“空地”,这样才能维持系统的稳定和代际的平衡,最终可长可久。尽管我们看不见,但一个天然的限度始终在那里,这是维持系统动态平衡的最后边界。知止才能有为,否则就是妄为。越是马力强劲的汽车,刹车系统越重要――还有什么比一辆高速行驶停不下来的汽车更恐怖的呢?
节能减排:不仅仅是责任,更是利益
低碳经济将成为全球下一代经济体系的核心和基础,而由新技术推动的清洁能源和能效行业,将成为一个规模巨大的全球性产业。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希望,世界各国将应对气候变化当成一个必须牢牢抓住的机遇而不是拖累,从而进行一场“哥白尼式的低碳革命”。他说:“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明确无疑的挑战,同时也将在下一个世纪里成为商业领域最强有力的游戏规则改变者。”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只有在全球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下抢得先机,才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时获得竞争优势。
低碳产业目前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增势可观。《斯特恩报告》预测,到2050年,低碳商品和服务行业的营业额将达5000亿美元。汇丰银行估计,2008年该行业上市企业的营业额达到5340亿美元,已经超过了航天和防务工业的收入总和,增幅达到75%,到2020年将突破2万亿美元。汇丰气候变化行业指数成分股公司的数量,已从2004年的154家增至目前的368家,汇丰股票定量研究全球主管约阿希姆?德利马说:“该行业在全球经济中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最乐观的估计来自英国政府,它在《通往哥本哈根之路》的气候变化公告中表示,2008年全世界低碳技术和绿色产业的产值已经达到3万亿英镑,英国在低碳行业的就业人口已有88万。
第三章 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9)
第三章 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10)
第三章 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11)
第四章 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1)
第四章 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2)
第四章 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3)
第四章 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4)
第四章 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5)
自行车文化的复兴
中国素有“自行车王国”之称,在过去的贫穷年代里,自行车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工具,浩浩荡荡的自行车大军成了中国城市的一大独特景观。
如今物质生活有了明显的提高,以机动车代步就成了一种普遍和时尚。但是它在给人们带来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困扰。交通拥挤,车满为患已经不是一两个大城市面临的问题。交通道路严重透支,城市空气质量也令人担忧。越来越多的汽车和为它们加宽的道路,将自行车逼到了越来越窄的自行车道甚至是人行道上。
著名环保者、全国政协委员梁从诫表示:“在北京骑自行车缺乏安全感:新建道路没有自行车专用车道;有些自行车道过窄;机动车行驶中占用自行车道;机动车尾气污染影响骑车人健康;机动车停车位占用自行车道;在自行车道设置公共汽车站,导致公交车出入时影响骑车人正常行驶,并造成交通隐患。这些情况损害了自行车的交通资源,当自行车与汽车在同一条道上通行时,自行车自然成了‘弱势群体’,似乎正在被人们遗弃。”
为了解决城市交通和环保问题,不少城市想了不少的办法,但这些措施都难以从根本上奏效。而自行车占地面积小,既安全又环保,既节省又健身,可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药”。
2008年中国自行车产量达8500万辆,占到世界总产量的68%,出口量居世界第一。然而,这个自行车王国却是自行车运动文化的弱国。深圳市工经联主席、自行车行业协会理事长王肇文说得好,“除了大量生产出口,中国国内年销自行车也达到5000万辆,但多数被用作代步工具,没有形成自行车运动文化。”
说起自行车文化,就不得不提欧洲的荷兰。荷兰人口只有1600万,而自行车的用量却有1800万辆,人手不只一辆,只有3岁以下和90岁以上才不被允许骑自行车,自行车普及率世界第一。在荷兰,很多政府高级官员也都是自行车一族,骑着自行车上下班十分惬意。
在邻国的韩国和日本,自行车文化也正在成为时尚。王肇文说过一个很趣的故事:他到北京遇到韩国、日本的老板,见面谈的不是买宝马汽车,而是买什么样的高级自行车。
以韩国为例。韩国是一个人均拥有车辆较高的国家,人均汽车保有量已接近每3个人一辆。由于受地形和城市道路等因素的影响,韩国自行车的出行率很低,自行车还只是人们在公园和广场用于健身的一种工具而已。在这样一个国家里,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自行车大国,其难度可见一斑。
昌原是韩国自行车运动模范城市,市民每月骑车上下班超过15天可获3万韩元奖励。2009年5月3日,韩国总统李明博骑自行车出席了该市举行的“韩国第一届自行车节”活动。为实现2050年前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半的目标,他大力提倡骑自行车出行以实现“低碳绿色增长”,并希望能在5年内使韩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自行车生产国。
韩国政府要从产销两方面大力扶植自行车产业。为实现年产20万辆的目标,政府将提供多种开发援助,并制定了《推广自行车利用综合对策》。各地方政府纷纷响应,开始修建自行车道或通过公用自行车来推动自行车普及。韩国计划在未来10年内建设总长为3144公里的自行车道路。据报道,韩国完善自行车基础设施的预算额为375亿韩元(1元人民币约合140元韩元约合1252韩元),其中高达230亿韩元的追加预算已于4月底通过了国会审议。政府还会模仿“环法自行车大赛”建设“环韩自行车大赛”的线路,将其开发为一项旅游资源。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传统自行车大国的中国,却日益失去对自行车理念的坚持。人们的观念问题是自行车文化形成的最大障碍。“很多人一年只有三五万元的收入,却拼了命也要买一辆汽车。”“在中国,骑自行车给人一种卑微的感觉,是会被人瞧不起的。”这种观念的存在,迫使很多人虽然认同自行车却不敢骑自行车上下班。
然而,这正是一种国民不自信的表现。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孔庆东骑旧自行车代步的照片一度在网上流传。孔教授笑言:“这可不是普通的自行车,这是我的‘北京吉普’。我的祖先孔子讲‘俭,吾从众’。提倡节约,这是个真道理。”目前,国内一批具有高文化素养的“强势人群”正在“脱离四轮,回归双轮”。大街上跑的都是BMW并不会让人赞颂城市品质;相反,一座空气清新、民风朴实和机会平等的城市才会让人们竖起大拇指。
从“四轮”回归“两轮”,是人们渴望自然的回归。吐着废气的传统燃油汽车正慢慢驶离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排放更少、效益更高的氢动力、纯电动力等新型清洁能源汽车。“清洁动力”好似地下喷涌而出的清泉潺潺绵延,必将取代传统动力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助推器。伴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一场“马路上的革命”悄然而至。
第二节绿色建筑:低碳宜居
伴随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突飞猛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严峻挑战。传统工业化模式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和重污染不仅使我们不堪重负,也对全世界构成极大压力。同时,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化水平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建设上升期有可能推动建筑业未来超越工业、交通等部门而居于社会能源消耗的首位。目前建筑能耗已经占到中国全社会总能耗的20%~30%。因此,推广绿色建筑,实现节能发展,刻不容缓。
第四章 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6)
第四章 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7)
第四章 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8)
第四章 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9)
房地产开发商可谓建筑产业群的整合核心,像万科这样的开发商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有能力带动更多的合作伙伴承担社会责任,在实践过程中整合上下游产业链,以整个产业链的力量实现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
绿色建筑,不是绿色豪宅
绿色建筑以其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应正在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方向。然而,这并不等于说绿色建筑就没有问题,通行无阻了。事实上,随着节能建筑热潮越演越烈,很多专家已经对绿色建筑提出了质疑。《新闻周刊》2008年9月刊登了一篇名为《绿色建筑的坏消息》的文章。建筑评论家Cathleen McGuigan用“绿色豪宅”一词点出目前绿色建筑面临的三大问题,即占地大、造价高、设计局限。对太阳能的充分利用使绿色建筑通常占地面积比一般建筑要大,大量使用新型环保材料,让绿色建筑的身价比一般建筑要高出许多,此外,由于建筑物的寿命周期很长,诸如太阳能电池板等高科技设备的使用年限也成为绿色建筑发展的瓶颈,这些设备若提前报废,那绿色建筑将骤然变成能耗大户。
对于上面提到的问题,比如占地大,专家表示,随着环保技术的革新,300 平方米的太阳光板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变成150 平方米,甚至缩小到能够安装在大楼内部,绿色建筑占地多的缺点终将消失。但是,造价高和设计局限的问题恐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是主要障碍。必须认识到,现有的一些零排放建筑只是综合科技的展示品,主要作用是宣传示范效应,但是绝非各地简单复制的样本。单纯追求眩目夺人的外观设计和高科技的应用,将无法满足中国建筑节能化的普遍需要。真正的建筑节能并不只是简单地安装一些所谓的节能设备,而是必须追求真正把实际能源消耗量减下来。
其实,古时候中国人在建筑上有很多智慧:做饭的时候将炉灶的余热通向火炕,基本可解决冬季采暖的问题。其次是把建筑物做好,一年中只需开关门窗,就可以解决人的热舒适问题。传统民居建筑,在全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是不需要采暖或者空调的。建筑能耗自然降低,建筑物二氧化碳排放量就会减少。
这对应的是建筑行业碳减排两个基本问题。第一,减少建筑物建造过程中的碳排放。如果建造是就地取材,特别是选取不用烧制的材料,就能减少能源使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因为生产1吨水泥,几乎要排1吨二氧化碳。如果建造过程中,使用的是可再生甚至可循环的材料,比如说木材,就可大大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第二,建筑物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现在城市住宅的寿命为70年,甚至有100年。在建筑物的寿命期内,单位时间内运行能耗的高低决定着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一般来讲,建筑物采暖用能的目标值较低。比方说室外气温是32℃,而室温28℃就比较舒服了,因而不需要电、煤和天然气等高品位能量。考虑好建筑空间设计的问题就能把运行能耗降下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江亿教授说得好,推广节能我国城市建筑不可能依靠大量的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来解决建筑用能,而是要靠合理的建筑设计、用能系统设计、正确的运行管理方法和使用者的节能理念与节能的生活方式来实现真正的节能。时代行进到高科技和现代化的今天,我们肯定比古代人更有智慧从绿色建筑开始营造低碳人居。
第三节低碳城市领导者
怎么理解低碳城市?所谓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模式,重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最小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性的舒缓包容。
与传统“高排放、高能耗、高污染”的城市发展模式相比,低碳城市所关注的是,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其经济发展模式、能源供应、生产和消费模式、技术发展、贸易活动、市民和公务管理层的理念和行为等是否体现为低碳化。低碳成为城市建设的一条基本标准,新标准的发展模式以实现高效利用、清洁发展、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环保低碳技术,推动低碳城市的全面发展。
日本的低碳城市
低碳转型需要“点、线、面”的结合。日本凭借其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雄厚技术,提出要把日本打造成全球第一个低碳社会。社会形态的重塑,需要区域经济和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组成部分“变绿”。首先,从低碳城市开始。
2008年7月,日本政府选定了6个地方城市作为“环境模范城市”。被选中的城市有人口超过70万的“大城市”横滨、九州,人口在10万人的“地方中心城市”带广市、富山市,以及人口不到10万的“小规模市县村”熊本县水俣、北海道下川町等。这些城市如水俣、横滨等普遍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亟须治理。
1950年代,时值日本以化学重工业为中心,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当时的水俣市因为化学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机水银,造成了一场“水俣病”的公害,许多受害者因此痛苦不堪。至今仍有不少受害者的生活受到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因此,很多日本人一提到“水俣”,便不由地联想起“公害”这个词。
另一个入选地横滨市是日本著名的港口城市,拥有365万人口,仅次于东京。近年来横滨城市垃圾量的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人口的增长,城市垃圾成为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第四章 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10)
日本创建“环境模范城市”的出发点,是打造低碳社会,以城市为单位推动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和改善城市功能。举措包括削减垃圾数量、开展“绿色能源项目”、“零排放交通项目”和推广节能住宅等。有助于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在实现城市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水俣市的环保行动就从垃圾的彻底分类和削减开始。传统的家庭垃圾分类中,是按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来区别的。1993年,为了实现垃圾的资源化,水俣市以市民为主体,一举制定了20种分类规定。这在当时的日本尚无先例。在市区,每50~100家住户设立一个资源垃圾站,共建成了300个垃圾站。除了垃圾分类之外,水俣市还以各社区的再利用推进委员会为中心,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将垃圾带回家的活动,循环再利用活动,开办跳蚤市场,对不需要的物品进行再利用等。此外,水俣市还积极举办环境方面的国际协作活动,如接纳海外的视察进修、在亚洲各国召开环境研讨会及演讲会等。
自2003年起,横滨市制定了由市民与企事业单位联手削减垃圾、提倡废物利用的环境行动准则“G30行动”。G30的“G”是垃圾(Garbage)的开头字母G,“30”是一个目标值,表示在2010年度前,将垃圾产生量与2001年度相比减少30%。很多横滨市民积极参加G30行动,效果明显。2005年市内垃圾量106万吨,比2001年市内垃圾量161万吨的情况削减了约34%,提前5年超额完成任务。减少城市垃圾,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生产工艺流程压缩不必要的包装等资源浪费,直接推动温室气体减排。除此之外,横滨市还相继开展了许多低碳发展项目,其中备受瞩目的是2007年开始投产的横滨市风力发电站“滨翼”。它的投入运转,每年可以减少110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还有如“零碳生活”项目,即引进住宅节能性能评价制度,促进节能住宅的普及,“零排放交通项目”――促进低公害、低耗油车辆的引进,零排放交通项目还与日产汽车公司合作,构建包括普及电动汽车在内的新一代交通系统工作,开办横滨环保学校,培养能够在各地区负责防止温室效应活动的“环保带头人”等。
虽然日本低碳城市的实践取得了不小的成功,但是向低碳社会转型还面临很多挑战。首先,人口的增加以及随之而来的能源需求具有刚性;其次,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的普及任重道远;最后,发展低碳城市,势必改变原有城市布局,触及城市面貌特别是经济形态的改变和调整,需要作出利益取舍。
面对挑战,日本在实施“建设低碳社会”战略的同时,提出了三个理念。
一是实现最低碳排放,其关键在于构建一个社会体系,使得工农业、商业和公民社会等充分认知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从大量生产、消费和废弃的习惯中挣脱出来,推动节能、清洁能源的利用等方式来实现二氧化碳的最低排放。
二是实现能感到富足的简朴生活。这需要从长期以来发达国家以自我为中心的消费型社会模式挣脱出来。人们选择及追求精神富足价值观的变化,促使低碳、富裕的社会得以实现。此外,生产者也需要结合消费者的意向,进行自我改革。
三是实现与自然共生,确保森林碳汇增长。保护森林、海洋等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资源,使其可再生,推动包括地区社会生物量利用在内的“自然调和型技术”使用,确保与大自然接触的场所和机会等非常重要。
挑战会有,机遇同样存在。日本的“环境模范城市”以“推动向低碳社会的转型,引领国际趋势”为目标,为他国提供了激励特别是有益的参照。
生态住宅区、零排放社区和低碳工业园
一座符合规律的生态城市应该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城市系统。在这里,环境清洁优美,生活健康舒适,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似乎过于完美,但是具备生态城市某些局部特征的生态社区已经出现,如生态住宅区、零排放社区、低碳工业园等等。
生态住宅区的目标是在有限空间内构建一个节约资源和能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景观怡人,符合美学和传统观念,生活和管理方便的节约型生态体统。与此相似的概念是低碳社区,是指在社区内除了将所有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降到最低外,也希望通过生态绿化等措施,达到零碳排放的目标。前者更加注重整体之间的和谐发展,而后者则以每个环节最大限度的减少排放为重点。位于英国萨顿市(Sutton)的贝丁顿社区(BedZED)是首个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英国生态区域发展集团倡导建设的零碳生态社区,也即零排放社区,有人类“未来之家”之称。得益于两大特色:其一是按照节能原则设计的建筑物。其二是社区能耗来源于内部的可再生能源。贝丁顿的理念是,可持续生活可以是简单、负担得起和具有吸引力的,现代生活的舒适性不会因为环保而被牺牲。
除了住宅社区,低碳模式也适用于企业园区。低碳工业园,就是建立在减少碳排放基础上,由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形成的企业社区。在该社区内,各成员单位通过共同管理环境事宜和经济事宜来获取更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9年6月5日,在“金融与重庆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由英方独资设立的环保企业重庆诺实科技有限公司表示,预计2010年1月起开工建造世界首个低碳工业园区。与一般的工业园不同,低碳工业园既能获得比单个企业通过个体行为的最优化所能获得的效益之和更大的效益,还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因企业生产而产生的碳排放,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四章 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11)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起,海南、吉林、黑龙江和贵州等省相继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广州、上海、宁波等约20多座城市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天津、苏州等提出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奋斗目标。在多年的实践中,中国已有生态城市建设案例上百个,但真正成功、在国际国内产生重大影响的例子很少或者说没有。但是,行进到今天,生态环境理念开始渗透到城市建设的各个角落。
低碳城市目标的提出,就标志着这样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来临。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国内就以上海和保定两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的示范项目。近年来,保定市已形成光电、风电、节电、储电、输变电与电力自动化等六大产业体系,新能源企业达160余家,“中国电谷”和“太阳能之城”等享誉海内外。上海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先锋,近些年也主打环保牌,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逐渐领先。这两个城市在低碳化发展方面具有一定条件和潜力。
低碳城市的规划版图
在低碳城市发展中,城市规划作为先期设计后期引导的“城市版图”,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所谓城市规划,就是通过预测城市发展并管理各项资源以适应其发展的具体方法或过程,以便更好地指导已建环境的设计与开发。传统上,城市规划较多注意的是城市地区的实体特征。而现代城市规划则试图研究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土地使用模式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并制定出能反映这种连续相互作用的规划。在低碳城市发展战略中,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低碳社区建设、低碳城市交通体系等都需要在城市规划中予以体现。
城市规划通常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城市的总体规划是一种综合性的城市规划,它是确定一个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以及制定城市中各类建设总体布局的全面环境安排的城市规划。而城市详细规划就是指为实施城市总体规划而提出具体规划要求的地区性规划。在规划阶段,低碳城市应当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碳排放作为设计原则与标准。具体包含很多内容,诸如绿色建筑、零排放交通等等。
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和悉尼等国际大都市,都有自己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生动的实例会更有说明力。
纽约号称“世界的中心”,是联邦政府的重要经济支柱,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居民住房、办公和交通容量有限性的问题。为了使城市能够高效运转,而保持一个高品位的生活环境,纽约市的城市规划体现出很多特点:
(1)积聚式发展。为了能够使城市容纳更多的人口,纽约采取了许多措施:强化聚集发展,更加充分利用城市的可利用空间(除绿化用地外),促使有限的城市中心区空间能够容纳更大比例的人口等。纽约的“中心区运动”是一种降低城市中心区人口居住压力的解决方法。当地政府担心土地开发商由于没有拥有土地的支配权而进行资产转移,因此考虑把开发权由政府初步转移到开发商手中以扫除顾虑,以促进城市中心区的空置土地得到更为有效的开发。
(2)便捷公共交通。纽约还强调保证新建房产接近公共交通、工作地和服务供应点,以减少人们上下班、娱乐等活动对交通设施的压力。并采取相应措施促进交通节点,特别是轨道交通节点的建设。纽约还建议推广远程办公(在家通过使用与工作单位连接的计算机终端工作),有利于减轻城市交通拥挤。
(3)建立中央商务区。在经济方面,纽约认为CBD(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的健康发展是地区财富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器,是吸引经济要素聚集的巨大磁场。此外,使城市更富有人性化,通过加强交通网络的建设增强CBD的实力是中心区运动的关键。
(4)绿化建设。19世纪中期弗雷德里克提出关于“中央公园”的预想,纽约因此成为第一个在高速发展的大都市建设“绿色公园”的城市,它的建设目标不仅是为了给公众提供一个富有环境活力的开放式空间,更重要的是实现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兴起“绿色草皮运动”,重新投资城市公园、公共场地、自然资源和创造一个区域性的绿色通道网络等。
国外大城市的规划经验颇有借鉴价值。虽然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的发展背景、阶段和所处国情不同,但很多共通的东西值得仔细思考。
规划应有助于解决房价畸高的城市化弊病。以上海为例。1999年,上海全市房地产均价在3176元左右,2003年达到近5000元/平方米,此后房价一路飙升,最近两年更是飞速增长,截至2009年6月底,均价已经达到15800元/平方米,在市中心等地段,房价可达20000~30000元/平方米。在深圳、北京和广州也出现同样问题。怎样加大土地供应,为中低收入者提供住房,是大城市规划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土地开发利用价值不言而喻。借鉴纽约规划经验,建设以轨道交通站点为圆心,可承受步行距离为半径的高密度开发,不仅能减少城市发展对中心区和交通运输的压力,而且也能起到对城市环境的保护。
引用*的一句话就是:“城市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制定好城市规划,要按照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统筹兼顾,综合布局。”
市政管理低碳化:垃圾发电、LED照明与城市绿化
第四章 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12)
第四章 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13)
第四章 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14)
第四章 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15)
第四章 低碳城市与低碳乡村(16)
因此,低碳乡村建设,不能仅仅是建立在美好理想之上的蓝图,而必须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民生计的根本问题结合起来。世界自然基金会每年都致力于帮助发展中国家的农民,结合当地特产,建立拓宽营销渠道,以增加当地农民生计。可以说,农村经济基础和产业发展模式,是低碳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不妨从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说起,从打造乡村低碳经济竞争力的角度,来学习借鉴近邻国家的经验。
走进一家日本超市,在牛肉货架旁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一种日本本地生产的牛肉――“松阪牛”,比旁边的美国、欧洲进口牛肉的价格要高很多,但是销售却比进口牛肉要好。原来“松阪牛”的饲养程序极为严格,饲料是经过挑选的大麦、豆饼为主的混合饲料。牛长肥后,为了增进牛的食欲,每天要给牛喝啤酒,为牛按摩,甚至让牛听音乐、晒日光浴。尽管一头优质“松阪牛”的价格在四五千万日元,却仍然深受日本人的欢迎,拥有美国、欧洲等进口牛肉所无法取代的地位,可见品牌效应的影响。给牛喝啤酒、按摩、听音乐,这在我们看来似乎是有些胡闹的趣事,却正是日本“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的精髓所在。
日本“一村一品”运动,还有一个经验是政策支持和保护。第一,支持山区农业。对山区粮食生产给予财政补贴,其中50%直接补贴给农户;50%补贴给农村社区,主要用于山区农田基本建设和新增农村劳动力的培养。第二,设立农业保险基金。由农民投保保费和政府补贴各占50%组成。第三,建立农产品价格风险基金。为保持国内农产品市场的稳定,日本政府除直接进行农产品价格干预外,还建立了农产品价格风险基金,农民和政府各出资30%和70%,由农林水产省负责管理。第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毛晓斌:《赴日本“一村一品”培训团学习考察报告》,《新疆农业科技》,2009年第1期。
“一村一品”的成功,揭示了农村产业发展的三个特点:一是最能体现当地的优势;二是最能占领消费市场、质量优异、经济效益好;三是最能使产品获得较好的声誉。尽管地方产品有些“肉包子登不上席面”的感觉,但只要用心去培育、用心去经营,就可以使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过去最为常见、最为普通的土特产品完全可能成为全国乃至国际著名品牌。
这个思路对我国也是适用的。在中国,政府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方针,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农家乐”的生态旅游方式为我国乡村经济发展及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新的渠道。
生态旅游作为建设低碳乡村和生态新农村的重要一环,在解决经济发展、农民就业以及保护环境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农家乐”是乡村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有很多积极意义:
(1)“农家乐”旅游可以促进农村经济效益的提高。农村拥有丰富和特色的旅游资源,吸引城市人来体验“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游农家景、享农家乐”,成本低收效快,是帮助农民快速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
(2)“农家乐”旅游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农村劳动力过剩是个大问题,而“农家乐”旅游可以让农民在当地就业,打零工、办旅馆、摆小摊、开饭店、加工旅游纪念品等。
(3)“农家乐”旅游能够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家乐”旅游的兴起,为农副土特产品提供了很大消费市场,促进了当地蔬果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畜牧业等多种行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4)“农家乐”旅游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新农村的发展。农村开发旅游,加强了水土保持,环境治理,带动了农副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保护、开发利用和传承民族历史文化和自然文化方面发挥了十分独特的作用。
但是,在“农家乐”为农民增收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生态旅游带来的环境压力。这几年来农家乐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诸如缺乏统一管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重服务质量、环境污染现象严重等等。应当看到“农家乐”的发展适应当前我国农村情况,经济发展的良性带动作用明显,有助于农民增收。然而对于出现的负面问题,特别是与发展生态新农村初衷相违背的现象,则要在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逐一切实解决。
低碳乡村蓝图:和谐家园
说了这么多,从乡村居住生活方式、能源利用方式、农业种植方式,到农村产业模式,那么,一副全景式的低碳乡村蓝图究竟是怎样的呢?
让我们把镜头聚焦到四川省彭州市通济镇大坪村。“无论是村民的居住环境、产业模式还是环保设施,这里都很符合低碳的标准。彼此之间合作共生的关系,更降低了社会成本。”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主任廖晓义如是说。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之后的重建过程中,廖晓义和她的团队尝试在当地建立生态民居,作为极重灾区的大坪村被推荐入选。在经历了一年的试验之后,一个全新的低碳生态乡村“红十字乐和家园”已经初步成形。
在乐和家园的建筑形式上,采用独特的土木结构,一层、一层半或两层,简单、实用。黄色的竹篱墙,褐色的木构,青色的屋瓦……而且,这些小木屋有机分布于大坪村,且几户相对集中,形成一个个生态群落。这些群落还进行景观点缀,为环保木屋注入更多的旅游元素。比如石材采用当地随处可见的石灰岩,在景观中引入当地最常见的本土树种:核桃树、桃树、竹子及山草野花等,再引入一些本土的花卉,丰富植被物种。院落内的装饰元素利用村民常见的饮水槽、石水池、石磨、木楼梯、竹篓、背篓及卵石等。同时,当地因盛产林木,也被居民广泛用于墙面围护,建筑被竹木围合,与周边群山氛围和谐统一。
在乐和家园的设计中,生态民居、低碳乡村还要有绿色的生活方式。乐和家园还引入旱厕、沼气池、节能灶、垃圾分类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比如厕所改成独立卫生间,庭院适当扩大,鼓励生态养殖,既改善了当地祖祖辈辈简陋的卫生习惯,也加大了人群与养殖群的居住距离,提高了卫生标准。
乐和家园在建造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能源的使用,自然碳排放就减少。用设计师刘加平的话说,“就是用当地一堆木材建造的房子”。
“乐和家园”作为我国首个低碳乡村的试点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及社会的赞赏。彭州市拨款修建了水泥路,大大加速了低碳生态乡村的建设过程。从过分依赖农药、化肥的“石油农业”向依靠有机肥、不使用农药的“生态农业”转化,这一低碳化模式将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吸引更多的村民加入进来。
据此,我们可以为低碳生态乡村描绘这样一幅蓝图:它的发展模式遵循了顺应自然、珍惜自然的法则,它以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推动乡村产业转型为目标,它有环保节能的住宅、有清洁无污染的能源利用、通过高效节约的种植方式及丰富多样的产业模式,推动乡村经济在低碳基础上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未来的新农村,不但应该是一个富裕的新农村,更应该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和谐家园”。
我们期待,当人们结束忙碌,走出城市,眼前看到的还会是那个“绿遍山原白满川”翁卷《乡村四月》,乡村四月,宋代。的世外桃源。
第五章 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1)
第五章 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2)
第五章 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3)
第五章 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4)
第五章 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5)
第五章 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6)
第五章 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7)
第五章 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8)
新节俭主义:消费有理,浪费可耻
中国新生的财富人群正需要一种全新理念来重塑价值观念,即“新节俭主义”。
有人说,节约是生产力低下的自然经济时代的产物,在物质丰富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重提节约是否不合时宜。有人说消费是生产的牵引机,是现代化列车不可缺少的车轮,倡导向节约型社会转型是否守旧落伍?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节约?
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肆意消费、物欲横流,“节约”似乎已经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似乎再次唤醒了人们对节约的重视,狂热的消费理念渐渐退潮,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一种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在一定的范围内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对是否时尚的要求减低,却更加看重品质本身。
所谓“新节俭主义”,不再是过去的节约一度电、一分钱、一件衣服,不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对付物质贫乏的口号,而是对过度奢华、过度复杂的摒弃,是尝试为快节奏生活带来的沉重心理负担减负的方式,其本身的意义就是简单生活。
新节俭主义最崇尚简单,但它不以牺牲生活质量、减少生活内容、降低人的欲望为目的,为代价,而是砍掉多余的枝枝蔓蔓,活出生活的本真。“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享受”――这是“新节俭主义”的精髓所在。所以只要简单,一切从简,就是一种快乐,一种轻松。这种从物质到精神领域的简单,与传统意义上的节俭已完全不同。由窘困产生的节俭正被一种崭新的行为和观念所代替,我们定义它为“新节俭主义”!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生活中可以做到节俭的情况人人可为,可以节约之处俯首即是。
“新节俭主义”并不是吝裔,而是一种公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体现。其实,整个人类的发展史,就是放弃粗放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寻求更合理、更节约、更和谐,也更符合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式。“新节俭主义”认为,节俭是一种美德,繁杂家居耗费了过多的精力,我们需要拾回一些好传统,过高品质的俭朴生活。
“新节俭主义”意味着环保、归真、简约、精致,奉行“新节俭主义”的人主张在不压抑自身必要消费需求的前提下,摒弃无谓的铺张浪费,扔掉多余、烦琐的部分,过精致、纯粹而简单的生活。他们宣称:不拒绝消费但拒绝浪费,不勒紧裤腰带省钱,而是用头脑选择更好的方式花钱。
“新节俭主义”引领回归本真
“新节俭主义”的生活态度,其实是在回归本真。李大钊曾经在《简易生活之必要》一文中说,衣食享用过度、亲友应酬过度、物质消耗过度、精神劳役过度,既成社会之弊,又会滋生罪恶。比尔?盖茨也曾说过:“花钱如炒菜一样,要恰到好处。盐少了,菜会淡而无味,盐多了,则苦咸难咽。”看来,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新节俭主义”应该成为一种时尚,让我们尽量减少和避免在喧哗和浮躁中浪费时间和金钱,让“新节俭主义”引领我们过一种本真的品质生活。
“新节俭主义”的核心观点是,收入虽然不菲,支出却要精打细算。该消费时消费,该节省时节省,既要将日子过得五彩缤纷,又要摒弃过度的奢华。简而言之,就是理性消费,简约生活。“省钱而不省品质,省钱而不省品位,省钱而不省时尚,省钱而不省体面”,“新节俭主义”的理念与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政策导向并不矛盾。
用理性的态度享受生活,以务实的态度面对人生。作为一种良好风尚,“新节俭主义”正在渗透生活的细节,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消费习惯。其实,“新节俭主义”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我们在不经意间已经成为“新节俭主义”一族。
百元周――顾名思义,最早的“百元周”就是如何用100元过一个星期。参与者多会用日记的方式把每一天的花费记录下来,公布在社区论坛上。最早的百元周活动是一位叫“郁闷昊”的网友发起的,起初为了还房贷,所以想了这个办法为自己省钱,随即风靡全国。
拼客――拼客是近年来兴起的人群。狭义的拼客是指为某件事或行为,素不相识的人通过互联网,自发组成一个群体;广义的拼客则是指集中在一起共同完成一件事或活动。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摊薄成本、共享优惠,又能享受快乐并从中结交朋友。拼客倡导的是一种“节约、时尚、快乐、共赢”的生活方式。
“账客”热衷利用网络记账工具,随时随地记录钱到底花在了哪里,进而了解哪些支出是必需的,哪些支出可有可无,在合理安排支出的同时与其他人分享“花钱”经历。账客们有理财思维且懂得生活,具有超前意识。他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网上“晒账单”。
“NONO”族应时而生。“NONO”一词来源于加拿大记者克莱恩的畅销书《拒绝名牌》,书中揭示了当今世界疯狂的消费状况,以及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所受到的品牌及其广告的骚扰和欺诈,它为身处高消费社会的西方人敲响了警钟。通过对名牌崇拜说“NO”,对奢华铺张说“NO”,倡导一种都市中的理性消费和简约生活。
就像当下颇为时尚的“虾米族”一样,“不啃老、不月光、将小日子过出大滋味”是他们的信条。“虾米”们经常在网络上的家――“虾窝”交流小户型怎样装修出大空间、哪些服饰品牌推出折扣、有哪些新型经济型轿车推出等信息。他们动脑筋、拼创意,花好每一分钱,无论衣食住行都追求环保、自然和精致,这正是新节俭主义的理念。
第五章 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9)
第五章 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10)
第五章 低碳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的变革(11)
第六章 企业新标准:高碳与低碳(1)
第六章 企业新标准:高碳与低碳(2)
第六章 企业新标准:高碳与低碳(3)
第六章 企业新标准:高碳与低碳(4)
第六章 企业新标准:高碳与低碳(5)
第六章 企业新标准:高碳与低碳(6)
第六章 企业新标准:高碳与低碳(7)
第六章 企业新标准:高碳与低碳(8)
第六章 企业新标准:高碳与低碳(9)
第六章 企业新标准:高碳与低碳(10)
PAS 2050标准是采用英国标准协会严格的会议程序而制定的,包括英国和其他国家在内的近1000位业内专家参与了该项工作。最终,该标准制定了一个比较健全完善的框架,企业和公共部门可以在该框架范围内按照一个统一标准来评估其产品和服务的温室气体排放量。Carbon Trust首席执行官Tom Delay表示:“长久以来,这是企业首次拥有一项可以测定产品和服务碳足迹的完善统一的标准。”此前,英国碳信托有限公司(Carbon Trust)已尝试在多家企业约75种产品中试行PAS 2050标准,这些公司包括百事可乐(PepsiCo)、博姿(Boots)、Innocent、马绍尔(Marshalls)、特易购(Tesco)等。
现在这个标准正在向全球扩大使用范围。2008年7月,Carbon Trust与中国节能投资公司(CECIC)签订了合作备忘录以期建立合资公司,共同发掘中国节能减碳的商机。同年9月,Carbon Trust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目前正与中国节能投资公司(CECIC)携手研究PAS 2050标准在中国市场的应用。
Carbon Trust由英国政府成立,除了跨产品的碳足迹评估,还致力于行业碳足迹评估标准的开发研究。2009年8月,英国奶协(Dairy UK)宣布与Carbon Trust合作,制定英国奶业碳足迹指南,促进奶业企业之间的碳足迹对比,从而改善各自的环境表现。并由此获得零售商和消费者的更大认同。奶业企业及相关领域的企业,如农业企业等,将给予该项目支持。
低碳经济的重要性日益提上各国政府日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企业作为减排主体的碳足迹测量评估,是国家推动减排决策的信息基础。未来企业要打造低碳战略领先,其低碳领导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将依此确定。目前,发展中国家在碳足迹评估和监管方面还十分欠缺,因此很有必要加强我国在碳足迹评估标准方面的研究和主导权。
碳资产负债表
传统的资产负债表是表示企业在某一时点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定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负债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所有者权益是指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本身是没有价值的,也不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形成现时义务。因此,企业资产负债表中从来没有二氧化碳排放权一项。
然而,当碳排放权交易成为一种有可能超过石油的大宗商品,那些拥有碳减排能力的企业,就不能不重新审视这种看不见摸不到的新型碳资产的价值。
图6-3资产负债表的重读
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国际社会长期以来致力于促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京都议定书》等国际公约形成了全球碳减排框架和碳交易机制。基于国际减排框架协议和附件一国家的国内立法等形式,由法律的形式强制规定企业的减排义务和排放额度。在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制度安排下,二氧化碳排放权成为一种商品,与有形商品一样由供求关系形成价格,因此具有了价值,从而可以为企业带来预期的利益或形成企业的义务。在企业传统资产负债表中,作为一个新的会计项目,对企业参与碳交易形成的经济利益或义务进行核算与计量,并表内化,就形成了旨在加强企业碳资产管理的“碳资产负债表”。
此外,在企业损益表中,可能需要在传统企业成本之外体现一项新内容,就是环境成本。
环境成本是什么?由于生产活动或提供劳务而相对自然环境或人为环境所要付出的代价。环境包括阳光、空气、水(河川、海洋)、土壤等,新兴的自然资本理论(Natural Capitali*),就是特别在这方面进行探究。此外,环境还包括有形的工作环境、住家环境及无形的人际关系环境。以上这两方面都是传统会计理论“货币评价惯例”下所忽略的环境成本。环境成本,一般分为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内部环境成本,是企业已付出与环境相关的成本,这些成本长期以来被隐藏在各种不同的项目之下。外部环境成本,包括企业对环境和社会的冲击,这是目前企业在财务上无法掌握的。
环境会计学正在兴起。日本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环境会计体系,其环境报告书中明确要求揭示企业环境成本的降低,其中重要一项就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企业环境业绩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单位产品、服务应负担的环境成本,如单位营业额应负担的二氧化碳排出量(吨/元)刘明辉、樊子君:《日本环境会计研究》,《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年10月26日。
企业无论是处于承担强制减排责任的国家,还是非强制减排责任的国家,都有加强碳资产管理的必要。
目前全球减排市场体系是在《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下进行的。附件一国家(发达国家和转型国家)应当承担具体的减排目标,但是由于各国履行义务的能力和意愿不一样,使得碳市场情况千差万别。其中,欧盟减排贸易计划(EU ETS)是强制型减排市场,欧盟交易指令(Linking Directive)规定了EU ETS每一阶段哪些企业必须成为受强制约束的排放源企业。但是,并非所有的附件一国家都愿意以立法和行政手段逼迫企业减排,削弱其竞争力。比如美国和日本。美国在2001年退出了《京都议定书》,而日本始终以自愿方式推动减排,这就出现了美国和日本的自愿式限制―交易型的减排市场。
第六章 企业新标准:高碳与低碳(11)
第六章 企业新标准:高碳与低碳(12)
第六章 企业新标准:高碳与低碳(13)
第六章 企业新标准:高碳与低碳(14)
第六章 企业新标准:高碳与低碳(15)
第七章 绿色供应链(1)
第七章 绿色供应链(2)
第七章 绿色供应链(3)
第七章 绿色供应链(4)
第七章 绿色供应链(5)
第七章 绿色供应链(6)
47年来,信奉“天天平价”的沃尔玛用各种方法从零售供应链中挤出了数百亿美元,这一方面滋养了广大消费者,另一方面也造就了全球范围内的大批“血汗工厂”,这使沃尔玛面临着将自己的灰色供应链变绿的空前压力。2005年,当时的沃尔玛首席执行官李斯阁计划100%采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垃圾零排放,销售“环境和资源可持续性商品”,为此,沃尔玛在其位于深圳的全球采购中心专门设立了一个新部门――道德标准及可持续发展部。
李斯阁的绿色计划,到2008年开始全面付诸实施。在北京举行的沃尔玛可持续发展峰会上,李斯阁宣称要带领公司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一个对环境和社会发展负责的全球供应链。要求那些面向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市场的中国供应商在3个月内按照新标准整改,到2011年全球供应商都将在新的标准下运营。李斯阁说:“从现在开始,我们倾向于在一类产品上选择几家表现好的企业持续合作。既然要把鸡蛋放到同一只篮子里去,那就要挑一只好篮子。”
李斯阁心目中的“好篮子”,除了够便宜,还得够绿,符合沃尔玛“负责任的全球采购战略”;只要够绿,“沃尔玛宁愿为此多付点钱”。这一次,一直标榜“天天平价”的沃尔玛首次希望顾客不要只是一味关注商品的价格,而应该更多地关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如何被生产,如何被出售,如何被使用,以及如何循环再利用。
李斯阁要求,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达到甚至超过社会和环境标准,同时全球的沃尔玛门店将全部变身为“绿色门店”。为此,沃尔玛将率先在中国推行“绿色采购”计划,帮助工厂改善生产卫生条件和提高能效,以生产能耗少质量高的产品。“绿色采购”计划要求沃尔玛在采购政策的制定、实施过程中,采取对环境副影响最小的采购方式,涵盖了对供应商的开发选择和评价、供应商的运作、内部物流、包装、回收重用、资源减量使用以及产品处置等所有环节。
根据新的采购协议,沃尔玛将对供应商及其生产工厂的废气、废水排放以及有毒物质和危险废弃物处理的达标情况进行审查;为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沃尔玛还要求所有直接进口商和所有供应商申报加工工厂的名称与厂址,将绿色采购计划从产品本身扩展到整个生产的过程。
沃尔玛的供应商70%以上是年产值1000万以下的中小企业,正常环境下往往也只能从沃尔玛拿到2%的利润率,在金融危机的艰难环境下要他们承担额外的成本推行绿色采购,难度很大。如何在节能环保和低价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对沃尔玛是最大的考验。除了简化包装、直接向农场采购这些直接解决方案外,沃尔玛还主动介入供应商的节能减排改造活动中,提供技术、资金和知识平台等支持。
2007年,沃尔玛和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为自己的供应商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定了一个节能减排的可持续方案,使这家污染严重的印染企业实现了节约用煤10%,节约用电5%,并使该厂的环保产品黄麻纤维取得了150余项技术专利。为了给环境污染治理项目融资,沃尔玛推出了“防治污染与提高能效”项目,为环境行业能源服务公司发放运营资本贷款、设备租赁和贸易资金。沃尔玛还为供应商定期举办“环保包装推广交流会”、“污染防治与能源高效项目研讨会”,为它们降低成本和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持。
为了确保“绿色采购”计划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实施,沃尔玛雇用了多家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在华采购的商品进行检测,包括天祥集团、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Q)、摩迪国际认证有限公司(Moody)等机构,都成了沃尔玛“绿色采购”标准的看门人。
政府采购的绿色课题
在“绿色采购”方面积极行动起来的,除了沃尔玛等巨型零售商,还有另外一类大买主:政府。
面对巨大的环境承载压力,许多国家开始实施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在政府采购计划中要求产品与服务达到特定的环保标准,并规定政府必须采购符合国家绿色认证标准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各国政府还开始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设置绿色壁垒。1992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在里约热内卢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国际商会的《国际商会可持续发展商务宪章》等国际文件关于绿色采购的规定,也都对企业形成了一定的制约。日本可以说是世界上实行绿色采购最多的国家,制度建设也相对完善。2000年日本颁布了《绿色采购法》,这是日本为建立循环型社会颁布的6个核心法案之一。《绿色采购法》规定,所有中央政府所属的机构都必须制定和实施年度绿色采购计划,并向环境部长提交报告;地方政府要尽可能地制定和实施年度绿色采购计划。德国自1979年起推行环保标志制度,国家规定政府机构优先采购环保标志产品,规定绿色采购的原则包括禁止浪费、产品必须具有耐久性、可回收、可维修、容易弃置处理等条件。2004年8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政府绿色采购手册》,该手册用于指导欧盟各国政府如何在其采购决策中考虑环境问题,主要指导政府采购人员在采购的各个阶段如何考虑环境问题,为此欧盟委员会还建立了一个采购信息数据库,信息库中已经有100多类产品信息,包括产品说明书、生态标签信息等,还提出了一般采购建议。
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政府机构年电力消耗总量占全国总消耗量的5%,能源费用超过800亿元人民币,接近全国8亿农民生活用电消耗量。北京市48个市、区级政府机关单位的人均耗能量、人均年用水量和人均年用电量分别是北京居民的4倍、3倍和7倍。权威部门测算的结果是,我国政府机构(包括教育等公共部门)的能源消费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节能潜力为15%~20%,能源费用超过800亿元,其中50%是IT产品的能源消耗莫神星:《建立和健全政府优先采购节能产品机制》,《学习与实践》,2009年第2期。。建设一个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和谐社会,发展低碳经济,中国政府的示范带动作用是巨大的。
第七章 绿色供应链(7)
第七章 绿色供应链(8)
第七章 绿色供应链(9)
第七章 绿色供应链(10)
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说,中远已经成立了一个船舶新能源的研究小组,研究利用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这也是减少排放、降低成本的一种重要渠道。
欧盟减排及其影响
目前,航空业和海运业的碳排放控制问题,并没有纳入《京都议定书》的管制范围。因为难以判断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属于哪个国家,《京都议定书》对国际航线飞机和轮船的碳排量并未加以限制。全球化和跨境贸易的增长,将会进一步推动海空运输的增长,使这两个领域的碳排放不断加大。因此,要求这两个领域减排的呼声已经越来越高,其中最积极的活动方来自欧洲。
2009年,法航、英航、国泰、维珍大西洋四大全球性航空公司联合英国机场运营商和气候组织,共同发布了一个减少航空业碳排放的43点全球性提案,提案拟定的碳排放交易草案覆盖了国际航空业所有的碳污染领域。该草案提议,航空承运商应上交与每年所购燃料的含碳量相当的配额,联合国的相关机构将负责管理该交易体系,包括对排放配额的拍卖,碳排放配额拍卖所得将用于《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发展中国家适应基金、资助航空用可持续生物燃料的研发和联合国支持的保护欠发达国家森林的行动。
和欧洲航空企业的“自律”要求相呼应的是欧洲政府的明确减排要求。欧盟明确要求航空公司承担更多的碳减排责任,准备将全球2000多家航空公司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任何国家的航空公司飞经欧盟的天空都必须为排放的温室气体付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航空公司也不例外。2012年,航空公司必须将碳排放量减少到2004―2006三年平均排放量的97%,2013年在这个基础上再减排2个百分点。
欧盟此举背后的原因和动机都不简单。绿党政治气氛浓厚的欧盟,选民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反应比较强烈,政府在这个问题上面临着很大压力。由于美国“老大哥”态度消极,气候变化问题也是欧盟迄今为止真正能够发挥全球影响力和领导作用的第一个领域,因此它的表现很积极。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不断增加的排放一直让美国和欧盟不悦,但囿于《京都议定书》发展中国家可以不承担任何量化减排责任的规定,让他们一直找不到施压的着力点,航空业减排问题则提出了一个完美的施压方案:飞机进出欧盟领空,它被污染了,同时它又有管辖权,要求外国航空公司进行补偿既顺理成章,又让它们无路可逃,除非它们不想再做欧盟市场的生意了;此外,通过引导它们进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既扩大了该市场的地盘,又不动声色地把中印等国的企业纳入了行业减排交易机制,下一步就可以顺势诱导它们在国内推广行业减排了;航空业成功之后,下一个就是海运业了,然后一个一个行业推下去也就不难了。
对于中国政府部门和航空企业,这都是一道棘手的考题,而且迫在眉睫。它直接触及了中国的两条底线:对于相关航空企业,这相当于直接征收碳关税,无疑会加大其运营成本,欧盟航空市场已经成熟饱和,中国航空市场还处于发展期,接受欧盟的要求等于将中国航空业的发展空间封死了;对于政府而言,这等于暗度陈仓绕开了《京都议定书》,把还不应该让中国承担的量化减排责任加到了中国头上,此门一开,量化减排的紧箍咒就会相继套上其他行业,中国20年的发展机遇期也就会被套上一个沉重的枷锁,这是中国最不希望看到的。
围绕碳减排的中欧海空博弈,序幕才刚刚拉开。对于连接“中国制造”和欧美市场的全球供应链管理,这将会成为一个重大的成本变量。
第四节新的贸易脸谱:
碳进口国、碳消费国与碳出口国
谁为污染买单,这是个问题
在减排的问题上,哈姆雷特式的问题已经没有了,所有的地球人都想生存不想毁灭。剩下来的是一个纯粹夏洛克式的问题:谁来为减排买单呢?这才是真正的大问题,而且是成系列的:在供应链上,谁该为减排负责,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还是大家一起来承担?如果一起负责,各自该承担多少?怎么测算和支付?谁来认可?
在这里,人面对的其实是自己的本性,是理想的一面和现实的一面不停的博弈和挣扎。当涉及切身的利益时,真正能够高扬理想大旗的始终都只是少数派,大多数能够给予的只是道义上的支持。消费者在面对调查表时可能理想高涨、热情洋溢,但走到收银机前面的时候,他们就会本能的捏紧自己的钱包。2007年下半年,麦肯锡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两次大型调查都印证了这一点,无论是企业高管还是消费者个人概莫能外。
麦肯锡的这两次调查对象,分别是各国的2687名高管(1/3以上为首席执行官),还有巴西、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印度、英国和美国8国的7751名消费者。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环境问题受到了企业高管和消费者的高度关注。90%的高管和消费者都对全球变暖非常担忧或有些担忧,超过一半以上的高管和消费者更把它选为未来五年最受关注的三个社会政治问题之首,而且绝大多数人都同意,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都能发挥作用。很少有一个课题,能够同时在各国企业界和消费者层面达到如此之高的全球共识。
不过,千万不要高兴得太早,思想和行动之间永远都是会有时差的。虽然对环境问题漠不关心的消费者绝对是少数派,但那些真正愿意购买具有环境和社会效益的产品并且真正付诸行动的消费者同样也是少数派。在87%关心环境问题的消费者中,真正的主流是沉默的大多数,超过一半以上的是那些虽然关心环境问题但是不愿采取行动的消费者。这些热心的观望派犹豫不决的原因,除了缺乏相关知识外,还包括不希望由此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便利性――当然,你猜对了,价格也永远都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
第七章 绿色供应链(11)
第七章 绿色供应链(12)
第七章 绿色供应链(13)
拜上述因素和相对廉价的能源之赐,过去10年的全球贸易量翻了一番。不过,在能源价格飙涨和全球变暖越来越突出的今天,供应链的成本结构正在发生微妙的改变,如何提高供应链的能效并实现减排,开始成为跨国公司越来越重视的一个变量。由于企业为自己的碳排放付出经济代价将成为必然趋势,它们必须尽力淡化甚至消除自己在供应链上的碳足迹,这必将促使公司改变其供应链的运作方式,长途空运、小批量、准时制生产以及在环保标准较低的国家进行能源密集型生产等传统做法,将不得不做出重大调整。
国际碳信托研究机构的一项调查显示,一罐普通的可乐饮料在销售环节排放的碳,比它在原料采集、制造、顾客使用和弃置、再循环过程中所排放的碳要多出几倍。这个事实提醒企业,不但要从自己所在供应链环节来考虑碳排放,更要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考虑碳排放,因为每件商品在进入超市之前的制造、运输和贮存过程,以及卖出之后在顾客手中保存、使用的过程,甚至在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的废物处理与再循环利用的过程中,都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产生温室气体排放,这种在碳足迹方面的延伸责任无疑会影响供应链原来各环节的价值构成,促使企业对外包生产重新进行时空布局。
麦肯锡法兰克福分公司副董事托比亚斯?梅耶认为,缩短平均运输距离可将货运的能耗降低4%,这需要对生产和外包活动的地理位置进行重新安排,可以对外围组件本地外包,将包装环节放到消费市场附近,将钢铁业的原料处理迁到原产地。梅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对供应链的重组可以采取三种方式:推迟组装、近岸外包和生产、调整经销网络结构。托比亚斯?梅耶:《提高供应链的能效》,《麦肯锡季刊》,2009年10月。
在欧洲电脑市场,厂商已经开始采用新的运作模式,不再在远东的工厂里组装完毕后再运到欧洲,而是将最后的组装环节放到了波兰,使之更接近消费市场。电脑厂商通过空运方式运输高价值密度的处理器组件,通过海运方式运输电脑机箱等低附加值但体积更大的部件,这些部件送到波兰的工厂后再根据最终订单完成组装。不过,这对厂商的业务流程分离和管理是个很大的挑战,因为供应链管理层次更复杂,同时贴近市场的组装成本也更高。
为了兼顾美国市场和供应链能效两个目标,戴姆勒SUV汽车则在美国阿拉巴马州设厂进行近岸外包生产,该车型的大部分组件的生产都放在了这里,这样和消费市场的距离更近,大大降低了运输能耗。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工厂规模较小,这种近岸组装的要素成本偏高。
梅耶认为,在设计经销网络时,要降低供应链的能耗,还可以采用多个分销中心和港口,这样可以缩短到最终消费者的平均陆路运输距离。比如,如果你要主攻南欧和东南欧市场,就可以使用南欧的港口,因为这里拥有密集的仓库布局,企业可以采用短途公路运输,不必去占用空运所需的中心仓库。
归根结底,梅耶的思考重心其实主要还是运输环节的效能配比,这只是外包布局的要素之一。此外,采购地的布局也是一个应该仔细斟酌的因素,因为供应商的位置远近会影响到组件成本、碳排放量和库存,未来在定义到岸成本时,除了要计算供应商费用、海关税、其他税、代理费和相关物流成本外,还应该考虑到基于碳排放的风险和成本。在这方面,最大的潜在考验将是碳关税,一旦开征碳关税并成为其目标地区,现有的海外外包生产基地的低成本优势可能就会丧失殆尽,无论对跨国公司的外包生产还是新兴市场的增长前景,无疑都是重大打击。
也许到那时,自产自销、自给自足的分布式区域化市场模式将成为主流,全球化的统一大市场的梦想将变得更加虚无缥缈了。
第八章 绿色IT:从高碳先锋到减碳利器(1)
第八章 绿色IT:从高碳先锋到减碳利器(2)
第八章 绿色IT:从高碳先锋到减碳利器(3)
第八章 绿色IT:从高碳先锋到减碳利器(4)
第八章 绿色IT:从高碳先锋到减碳利器(5)
第八章 绿色IT:从高碳先锋到减碳利器(6)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人们在画计算机流程图时常用一个云状图案来表示互联网,云也就约定俗成成为互联网的隐喻。在很多方面,云计算只是目前各种计算能力和数据资源逐渐向互联网上大规模迁移的一个形象方便的比喻,因此在这里,云不但指称互联网,同时也是对相关底层基础设施的一种抽象概念,比如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台电脑组成的超级计算机群,以及各种软件系统和计算能力。
随着访问流量的猛增,谷歌和亚马逊等大型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需要不断扩建自己的网络基础设施,一种新的架构模式于是应运而生:大规模扩展、水平分布的系统资源被抽象为虚拟IT服务,并作为持续配置、合用的资源进行管理。2006年10月,乔治?吉尔德在《连线》杂志发表的《信息工厂》一文中详细介绍了这种架构模式,吉尔德将它称之为“服务器庄园”。吉尔德写到:“在此架构中,数据大多驻留在互联网某个位置的服务器上,而应用程序则运行于‘云服务器’和用户浏览器上。”在这里,云计算实际上是一种把IT资源当作服务来提供的手段,涵盖应用程序、计算能力、存储容量、联网、编程工具,以及通信服务和协作工具等,几乎无所不包。
云+端:网络就是计算机
在《巨大的转变》一书中,《哈佛商业评论》前编辑尼古拉斯?卡尔断言,100年前曾经在机械动力领域出现的一幕正在今天的计算领域上演。19世纪末期,如果企业需要运转一台机器,只能自己建造一个动力部门来生成动力,当尼古拉?特斯拉发明了电力传输方式之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你只要处于一个供电网络之中,接上一个插座就可以获得来自远方的电力。今天,在宽带网络大规模普及后,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就像当年的电力一样变成一种由“云”提供的公共资源,企业将不再需要自己的数据中心,个人也无需再拥有自己的桌面软件,人们可以把目前主要储存在个人电脑及其他终端设备上的存储内容和计算能力都放进“云端”,需要的时候随用随取,就像今天我们使用自来水和电力一样,打开龙头和开关就行了。而目前的PC应用方式,就像我们每家每户要用水和电时,都要自己去挖口水井、建个电站,这个水井和电站,就是我们每天都在升级换代的电脑和软件。
“云时代”的自来水公司和国家电网,将是谷歌和亚马逊之类的网络公司,它们将托管全球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其他企业只需付费使用即可。因此,谷歌成为云计算最热心的布道者也就毫不为奇了。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认为,人们对计算机的使用正在从以PC桌面系统为中心转向以网络为中心,过去我们把所有东西都放在计算机里面,计算机丢了所有信息也会随之丢失;而在以网络为中心的新模式中,这种情况将不再发生,因为所有的服务和应用都是通过在线提供的。施密特对谷歌的期待是成为所有用户的数据银行:“银行给你存钱并提供自动取款机,而你无需把所有的钱都带在身上。”通过互联网,人们无论在什么样的终端上都可以随时得到所有的信息。
如果您觉得这样还是比较费解,不妨想想搜索引擎,它应该是最早的云计算的应用之一了。因为它的数据和计算都在数据中心里面,用户只需进入搜索引擎的首页输入搜索要求,搜索引擎就会在远端的数据中心寻找相关数据并进行计算排名,然后把结果反馈回来。
目前,谷歌已经有了好几朵这样的“云”,微软、雅虎、亚马逊、IBM等公司也正在建设各自的“云”。云中的电脑及其系统软件可以随时更新而不会影响系统的运行,这样的一朵“云”实际上变成了一个与时俱进且长生不老的超级大脑。就像电网所能承载的负荷是发电机难以比拟的那样,云计算中心所具有的计算能力也是个人电脑甚至单独一家企业的数据中心难以比拟的。如今,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云计算中心的顶尖计算能力得出自己想要的结果,既提高了效能,又降低了成本。依靠云计算这个简单却很强大的理念,谷歌的目标是取代个人电脑和企业数据中心,成为全球的计算机,如果你还把谷歌只是当成一家搜索引擎公司的话,那你的看法就已经过时了。
“云计算是一种思考我们将来如何提供计算服务的奇妙方法。”奥赖利媒体公司CEO提姆?奥赖利说,“它是一个‘网络即所有计算的平台’的世界,其中我们现在视为计算机的一切东西,都只是一个连接到我们所构建的大型计算机的设备。”《经济学家》杂志则在2008年10月23日的一篇文章中欢呼“让它兴起吧”。作者写到:“云的兴起并不仅仅是使杂耍表演者兴奋的另一个平台。它无疑会变革IT行业,它还将会深刻变革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公司的经营方式。”加特纳公司则在2008年的一份“关键预测”中预言,到2011年,早期技术采用者将会抛弃资本支出,转而作为服务来购买其40%的IT基础设施。“云计算即将起飞,因而将会把应用程序从特定基础设施中解放出来。”
加特纳预计,2009年全球云计算服务营收将达到563亿美元。美林证券的预测则是,到2011年全球云计算行业营收将达到1600亿美元。
云计算成为潮流后,依靠贩卖使用许可证和不断升级软件版本牟利的微软和甲骨文等传统软件巨头,已经感觉芒刺在背,尤其是在谷歌推出了自己开放式的互联网和手机操作系统之后。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直斥云计算是“愚蠢的概念”,“我完全搞不懂那帮家伙在说些什么,简直就是一派胡扯。”尽管如此,在2009年年中面对华尔街分析师的一次电话会议上,埃里森表示,甲骨文即将发布的软件已经为云计算做好了准备。面对势头很猛的云计算潮流,微软虽然同样不情不愿,但在采取守势时却要委婉得多。微软中国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更乐于提倡“云+端”,云固然不可否认,终端也绝非无足轻重(微软操作系统的落脚点都在这里),终端也会有计算、存储、平台和软件服务的能力,因为未来的很多应用都是端到端,而且安全要求更高,谷歌宣称的轻终端肯定行不通。同时,微软还推出了自己的云计算服务Azure,意思是“万里无云”。
第八章 绿色IT:从高碳先锋到减碳利器(7)
SaaS:告别高成本大规模部署时代
云计算成为互联网的核心,谁都不想错过这个机会。2007年,亚马逊推出了名为“弹性计算机云”的收费服务,中小软件企业可以按需购买亚马逊数据中心的计算能力;太阳微系统公司推出了“太阳云”和“黑盒子计划”,为政府、企业和大学的数据中心随时提供额外的计算能力;IBM也宣布了200名工程师参与的“蓝云”计划,并在中国无锡建立第一个云计算中心,为新兴软件公司提供计算能力。
Salesforce的CEO马克?贝尼奥夫,最近成了一个关于云计算的神奇故事的主角。2007年,贝尼奥夫读到了一篇关于谷歌和亚马逊等云计算先驱的报道,立时醍醐灌顶、茅塞顿开。Salesforce是一家通过网络为企业提供客户关系管理等应用程序管理等服务的公司,此前在宣传自己的业务时一直落入了IBM“随需应变”的窠臼,让客户和自己都云里雾里不明所以。读了那篇报道后,贝尼奥夫被云计算这个词深深吸引住了,深信它会带给Salesforce神奇的力量。在随后的一次演讲中,贝尼奥夫在PPT里临时加上了“云计算”一词,从此开始四处鼓吹。此后一个财年,奇迹真的出现了,Salesforce的营业收入增长了44%。贝尼奥夫说:“我想,这没准是IT工业最神奇的一个术语了。”
Salesforce是最著名的一家SaaS服务提供商。SaaS意指“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提供软件服务的模式。厂商将应用软件放在自己的服务器上,用户直接向提供商从互联网上租用软件服务来管理企业经营活动。用户不用再购买软件,无需购买使用许可和升级费用,也无需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SaaS是Salesforce公司最早提出来的,并被它用于帮助它的客户进行各自的客户关系管理。在国内,阿里巴巴集团和微软公司也在2007年合资成立了阿里软件,为中国的中小企业提供SaaS服务,为它们管理包括客户关系、供应链、人力资源等业务活动。
SaaS应该是目前最成熟的企业级云计算应用之一了,通过集中管理客户的应用软件服务需求,它最显著的一个成果,就是帮助客户告别了成本高昂的大规模部署时代。原来,办公室每增加一位员工,都需要为他或她架设电脑,安装繁多的系统和应用软件,如果升级或者感染病毒,系统重装的工作量对于支持部门更是一场噩梦,对于员工和老板,这也是一场折磨,而且成本不菲。前几年流行的虚拟化技术是主要的云计算技术之一,可以帮助支持部门大大减轻内部大规模部署的负担,SaaS则让这一切快彻底成为了过去。
和应用传统软件相比,SaaS具有四大特点,即低建设成本、低维护成本、低应用门槛、低投入风险,这使它受到了欧美用户的欢迎。AMR研究公司早在2005年11月的一份报告中就披露,在美国的各主要垂直行业和不同规模的企业中,超过78%的企业已经在使用或考虑使用SaaS。
云计算的节能减排
最近,一位开发人员在《纽约时报》网站的博客上发了一篇帖子,讲述了通过“自助式比例分配”云计算中心提供的“超级计算能力”,轻松搞定了一个海量工作项目的故事。《纽约时报》计划将它从1851年到1980年的档案转换成PDF文档,包括1100万篇文章和图像。它的内部IT部门估计,这项工作需要花上7个星期。后来,这位开发人员利用云计算技术,花了不到300美元,在24小时之内就完成了这项工作。
这个小故事生动地展现出了云计算非凡的功效。由于对计算能力的集中管理和使用,互联网的更大潜力开始在“云时代”释放出来。云计算包含的思想是,把力量联合起来,给其中的每一个成员使用。计算能力将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就像煤气、水电一样,取用方便,费用低廉,而目前占据主流位置的电脑及软件,在终端用户那里则将大大弱化。未来只需要一台笔记本或者一部手机,就可以通过网络服务来实现我们需要的一切,甚至包括超级计算这样的任务。
对地球来说,这也将是一个好消息。最直接的好处,就是随着闲置计算能力的集中和优化使用,硬件购置成本将直线下降,无论在云端还是终端都是如此。
谷歌中国区前总裁李开复曾表示,云计算可将硬件成本降低40倍。如果不采用云计算,谷歌每年购买设备的资金将高达640亿美元,采用云计算后仅需16亿美元。在他看来,未来将有99%的网络应用需要云计算。对于终端用户,云计算意味着没有硬件购置成本、没有软件许可证或升级、不需要雇用新的员工或咨询人员、不需要租赁设施、没有任何种类的基建投资,而且还没有隐性成本,只有一种成本,那就是订购费,这是按需付费的。
整体成本的下降,首先来自云端服务器的整合,其中虚拟化技术帮了大忙。太阳微系统公司估计,在虚拟化之前,企业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和存储利用率通常为10%~15%。虚拟化可以把工作负载封装并转移到空闲或使用不足的系统。通过整合现有系统减少购买更多的服务器容量。除服务器和存储整合之外,虚拟化还可以整合系统架构、应用程序基础设施、数据和数据库、接口、网络、桌面系统甚至业务流程,从而可以大大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
通过把多个虚拟系统整合到较少物理系统上,虚拟化带来了三个直接的好处。第一是缓解数据中心的空间压力,在美国,每增加1平方英尺空间,就会平均增加数千美元建筑成本。第二是降低运维成本,一般企业在新基础设施上每花费1美元,就得花费8美元进行维护工作,虚拟化可以改变服务器与管理员的比例,减轻总体管理工作负荷。第三是省电,在服务器硬件上每花1美元,为了让服务器运行和散热,还得再花1美元电费,通过虚拟化进行整合,可以降低总能耗,节约大量资金。
第八章 绿色IT:从高碳先锋到减碳利器(8)
第八章 绿色IT:从高碳先锋到减碳利器(9)
第八章 绿色IT:从高碳先锋到减碳利器(10)
第八章 绿色IT:从高碳先锋到减碳利器(11)
第九章 绿领就业:帮地球降温的热门工作(1)
第九章 绿领就业:帮地球降温的热门工作(2)
第九章 绿领就业:帮地球降温的热门工作(3)
第九章 绿领就业:帮地球降温的热门工作(4)
第九章 绿领就业:帮地球降温的热门工作(5)
第九章 绿领就业:帮地球降温的热门工作(6)
第九章 绿领就业:帮地球降温的热门工作(7)
第九章 绿领就业:帮地球降温的热门工作(8)
第九章 绿领就业:帮地球降温的热门工作(9)
第九章 绿领就业:帮地球降温的热门工作(10)
这些部门的绿色岗位主要有:环境技师、空气质量和水质量控制工程师、温室气体排放许可顾问、大气污染专员、空气资源和水资源工程师、排放会计和报告顾问、可再生能源顾问。
(11)废物减量和管理。
污水和垃圾的处理由来已久,也不算是陌生的绿色岗位。在环境保护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工厂的污水废物处理部门,还有市政污水和废物的处理,必将得到更快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作人员将会奋斗在与污染物斗争的第一线。
表9-17与废物减量相关的绿色职位
相关工作具体岗位市政垃圾处理和回收运营垃圾回收卡车司机,回收中心运营人员,危险材料处置工人,危险垃圾管理专员,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师,可能废料管理工程师污水处理和管理污水处理机构运营维护人员,废水处理工程师,市政废污水处理厂工程师
(12)非营利组织。
随着环保意识的复兴,一批环保领域的非营利组织相继诞生。它们不以赢利为目的,旨在保护我们生活的家园,维护环境的健康稳定。这样的国际非营利组织有很多,比较著名的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环境情报网、绿色和平组织以及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等。中国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非营利组织也有很多,比如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华环保基金会、环保产业协会、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等。
这些与环保相关非营利组织的绿色就业岗位主要有以下三类:环境保护政策分析人员和倡导人员、气候变化和能源政策专员和倡导人员、水资源政策专员和倡导人员。
公平而公正的过渡
随着绿色就业的发展,可再生能源逐渐开始替代原有的化石能源,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逐渐被淘汰,旧的技术被淘汰,商业模式也在发生改变。绿色就业在带来千百万个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使得一大批人失去了他们的工作。有人得意就有人失意,在为绿色就业呐喊之时,不能忘掉那些正在或即将经受失业之苦的人们。这一过渡时期的存在将不可避免,但重要的是不能忽视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
因此,必须号召“公平而公正的过渡”,那些在时代潮流中被伤害的人们应该得到妥善帮助,社会和政府应该为他们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其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框架,从社会各个层面,大到全球范围内,小到一个车间、一个社区,从而实现公正的过渡。面对失业的挑战,这一框架应该建立具体可行的措施,调动政府劳动部门、贸易团体、工会、工商业企业和社区组织的积极性,使得失业者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并且获得新的工作机会。一个基本的原则是过渡时期的成本和收益应该由全社会共同承担,而不是少数行业或者少数企业独立承担。政府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来确保过渡时期的公平公正。
国际劳工组织为这一过渡时期制定了一个框架,供各国进行参考:
(1)工人的权利。工人有自由结社的权利。强有力的公会组织是公平过渡实现的一个重要条件。
(2)尊严劳动。体面(尊严)工作是指工作必须是自由、公平、安全和有尊严的,并且是有报酬和保险的。
(3)社会保护。国际劳工组织提倡对工人的基本权利实行必要的保护。在过渡时期,这一保护体现在:工人在转向一个可持续经济活动(或者说转向绿色就业)的过程中,不用害怕进入非常贫穷的境地。因为会有失业救济、低保,甚至对由于企业进行绿色变革而造成的失业人员提供额外补偿。同时也鼓励失业工人在绿色领域从事创新性活动或者创业活动。如果没有相应的保护活动,那么将不足以促进经济转型和公平的就业过渡。
(4)社会对话。为了实现公正公平的过渡,相关领域的各个层次,包括工人、雇主、农民和政府必须展开对话与合作。社会对话使得国家和社会在为过渡时期进行的准备能够更加公平和有效。社会对话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的过渡机制。
(5)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在2007年6月,国际劳工组织会议讨论了推进可持续商业模式的精神。会议提出了17个关于建立可持续商业模式的支柱,描绘了6个企业层次的原则,为社会和政府机构提供了一个指导性建议。与可持续企业相关的重要手段是联合国全球契约(UN Global Compact)。该契约要求企业接受、支持并且执行与*、工作标准、环境和反*有关的十大原则。这一系统为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一个平台和行为框架,站在企业的立场,从*、工作环境和工作保障等一列方面做出建设性倡议,从而促进企业为气候变化制订相应的对策,帮助实现公正的过渡。
不管时代怎么变化,一句颠扑不破的真理是:落后就要被淘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旧的行业和职业退出历史舞台。就像前面提到的欧洲煤炭矿工失业的例子由于近年来煤炭产量不断下降,大量工人失业,其中只有4000人在高效能源领域找到了新的工作,但是剩下的10万人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一直拿着政府的失业救济。这些人不能与时俱进,或者因为意识落后,或者因为没有再培训和获得新技能的机会,结果加入了失业的大军。政府和社会要关注和大力发展绿色就业,但是同时决不能遗忘了这些曾经为我们创造大量产品的黑色就业岗位的人们。社会应该公平公正的对待他们,给他们机会能够学习新的技能,适应即将到来的低碳时代。
第四节中国的绿色就业之路
国家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就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年10月15日。。
第九章 绿领就业:帮地球降温的热门工作(11)
第九章 绿领就业:帮地球降温的热门工作(12)
第九章 绿领就业:帮地球降温的热门工作(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