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之路(第一部分) - 熊焰 - 虹桥书吧 - 虹桥门户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23:17
第1节:低碳革命开始了(1)
第一章 /
低碳革命开始了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只能多活4年。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0000低碳革命开始了
第一章
第一节全球气候变化逼近临界点
2009年7月8日,在意大利山间小镇拉奎拉举行的8国集团(G8)峰会上,8国领导人同意,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比工业化前高出不超过2℃的水平——这是科学家认为的安全极限,为此8国到2050年之前会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80%。这是首次在重要的国际论坛上正式采纳这样的目标。次日,在“主要经济体能源气候论坛”上,全球变暖幅度不能超过2℃这一观点再次获得了各国领导人的认同,与会17国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的80%。
2℃:自然界最后的安全阀(CAP)
工业革命以来,在人们享受物质财富急速膨胀的同时,气候变化的阴霾已悄然笼罩。20世纪80年代,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开始逐渐被人们正视。但是,气候变化究竟达到哪种程度是危险的,气温升高多少将是自然界的临界值,并不是一个容易确定的问题。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温室气体咨询小组1990年报告指出,2℃可能是“一个上限,一旦超过可能招致严重破坏生态系统的风险,其恶果将非线性增加。”德国联邦议会的研究委员会也试图确定可接受的范围,认为每10年气候变暖超过0.1℃将对森林生态系统非常危险,德国政府的气候变化咨询委员会1995年发现,2℃应该是“可容忍的”气候变暖的上限。
198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IPCC汇集了世界各地的专家定期评估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迄今为止发表了四次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评估报告,是对此最权威的鉴定。基于1995年的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欧盟的环境部长在1996年呼吁气候变暖要限制在比工业化前气温高2℃的范围内。近10年后,这一立场得到欧盟政府首脑的确认,智利、冰岛、挪威、瑞士,以及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也加入进来,后两个集团的国家进一步主张,要保证他们的安全和生存,2℃都已经太多了。
图1-1工业革命开始以来全球气温变化
在总结了130多个国家2500名科学家的发现后,2007年的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警告,多种因素的叠加将使全球变暖很快突破2℃这个临界点:如今全球气温比工业革命前约高0.8℃,同时还在以每10年0.2℃的速度上升,加上大气中现有二氧化碳带来的0.6℃长期变暖效应,还有北冰洋和南极冰原消融将吸收而非反射太阳辐射,这也会导致再升温0.3℃。
德国波茨坦气候变化研究所的比尔?哈尔博士说,平均气温不能超过2℃,这是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生存的底线。到达这个临界点,将是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开端。IPCC副主席马丁?帕里教授说:“当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的幅度在1~2℃之间,很多人遭遇水资源短缺和洪灾的风险将增加。气温升高超过2℃,产生的影响将更巨大,全球将面临农作物减产、水资源短缺、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疾病增多。”
更为凶险的末日预言来自英国独立科学家詹姆斯?拉夫洛克。他认为,如果全球气温上升接近3℃,且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500ppm(体积浓度:百万分之一),海洋及热带雨林都将净排放温室气体,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吸收二氧化碳,这将把全球平均气温推高6℃,海平面上升至少25米。那时候,地球上大部分地区将不再适合人类居住,90%的物种将灭绝,人类数量可能减少80%。
IPCC第二工作组的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要将全球变暖遏制在2℃以内需要强有力的缓解措施,现在看来这已经“非常不可能”实现,报告预测,未来100年全球地表升温幅度在1?6℃~6?4℃。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负责人詹姆斯?汉森说,如果人类还想维持一个与文明发展、生物适应的环境相似的星球,那么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必须降低到350ppm左右。而现在的二氧化碳浓度为387ppm,并以每年2ppm的速度上升。帕乔里教授说:“10年前,我们说这些影响将发生在我们的子女和孙子孙女身上。而现在,这已经发生在了我们自己身上。”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2节:低碳革命开始了(2)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最具决定性的结论是,数值模拟和归因技术证明,最近50年来大部分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很可能是由于过多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导致的。在46亿年漫漫时空里,地球表面那层薄薄的大气层一直给地球生态系统提供着至关重要的保护,却已经在工业革命后200多年的人类活动中空前耗竭。
不知不觉之间,人类的生存和文明已危如累卵。
气候物理:地球“发烧”了
这一切的起源,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温室顶棚覆盖的玻璃和塑料薄膜,可以让阳光照射进来,同时把大量热量保留下来,使室内温度明显高于室外。大气温室效应最早是法国数学家让?巴蒂斯特?傅立叶发现的,1824年,他在论文《地球及其表层空间温度概述》里首次阐述了这一现象。
太阳辐射主要是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地球大气对长波辐射的吸收力较强,对短波辐射的吸收力较弱。白天,阳光照到地球上,能量部分被大气吸收,部分被反射回宇宙,47%左右被地表吸收;晚上,地表以红外线的形式向宇宙散发热量,也有部分被大气吸收。大气层对于地球,就像覆盖着玻璃的温室一样,为它保存了一定的热量,正是这些热量使地球上生命的大规模繁衍成为可能。
没有大气层覆盖的地球,会是什么样子?看看地球的卫星月球就知道了。月球没有大气层,被太阳照射时温度会急剧升高,不受照射时温度则急剧下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很低,月表白天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则可降低到-183℃。地球当然没有月球这样极端了,香港天文台的专家估计,如果没有大气层,地表平均温度将是-18℃。而目前,这颗适宜人类居住的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维持在大约15℃的水平,正是拜温室效应所赐。
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它们既不吸收也不散发热辐射。那些给地球保温的所谓温室气体大约有10种,最常见也最重要的是水汽,它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大约占整体温室效应的60%~70%,这也是地球上风云雨雪等各种气象活动的主要载体,但它纯粹是一种自然现象。除此之外,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和六氟化硫(SF6)是6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其中,二氧化碳大约占整体温室效应的26%,是最重要的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存留的时间高达200年,即使我们今天完全停止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此前排放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还将持续200年左右。
二氧化碳是地球上各类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空气中吸入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和淀粉等碳水化合物,再将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蛋白质和脂肪;动物则把植物作为食物,将植物组织的有机物消化掉,然后转化为动物组织;植物和动物死亡后埋压在泥土或水底下,在数万年压力及高温的作用下变成煤炭或石油等化石燃料,并储存起大量的碳。与此同时,各类生物都会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细菌和真菌会将生物的尸体分解并释放出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燃烧也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都会回到地球大气中。通过这些复杂的活动,二氧化碳不停地在地球的大气圈、生物圈、地圈和水圈中循环流动。
二氧化碳不仅是上述自然活动的载体和产物,它同时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产物,人类耕作土地、砍伐森林和燃烧木材,都会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在工业化以前的时期,这些活动的规模都不大,因此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地球大气的影响非常微小。
工业革命的到来,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显著改变了自然界的碳循环。工业革命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大致稳定在270~290ppm。但在1800年以后,现代工业和交通发展迅猛,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煤炭和石油消耗快速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而且增加速度越来越快。碳在自然界的循环平衡被彻底打破,地球开始“发烧”了。
WWW.HQDOOR.COM←虫←工←桥书←吧←
第3节:低碳革命开始了(3)
表1-12007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及WMO-GAW监测的全球温室气体趋势CO2(ppm)CH4(ppb)N2O(ppb)2007年全球浓度383?11789320?92007年浓度与1750年相比137%256%119%2006—2007年的绝对增加1?960?82006—2007年的相对增加0?50%0?34%0?25%过去10年平均年度绝对增加2?002?70?77注:工业化前数据分别为:CO2280ppm,CH4700ppb,N2O270ppb。
数据来源:世界气象组织温室气体公报《2007年全球大气观测中的温室气体状态》。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自1750年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已明显增加,1970—2004年期间增加了70%,目前已经远远超出了根据冰芯记录测定的工业化前几千年中的浓度值。在这34年间,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了大约80%。到2005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379ppm,远远超过了过去65万年自然变化的范围。
全球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另一个原因则是土地利用的变化。过去50年以来,除南极洲之外的各大陆都出现了显著的变暖,大部分已观测到的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很可能都是由于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所致。目前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一年超过230亿吨,和1800年相比增加了30%。这些气体在地球大气层制造出一个隐形的温室,热量被封闭在大气层内,造成地球温度上升。
报告警告说,如果到2030年,全球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导,按照二氧化碳当量计算,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0—2030年间将会增加25%~90%。世界气象组织估计,如果按目前排放量继续等值排放,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体积浓度将近乎直线增长,2050年为450ppm,2100年将增加到520ppm,增长趋势令人担忧。
图1-2工业革命前到2015年CO2体积分数和浓度的变化
数据来源:联合国报告和世界气象组织数据。
在这一趋势下,21世纪的地球将会进一步变暖。报告估计,未来2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约0.4℃;即使所有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浓度稳定在2000年的水平不变,仍会升温约0.2℃。科学家相信,地球的平均气温将在未来100年内骤升1.4℃~5.8℃。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科学家们提到了2.5亿年前西伯利亚的一系列火山爆发,当时的火山爆发向大气层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使地球温度上升了6℃,最终导致地球上95%的生物死亡。
冰川和永久冻土带的融化
全球变暖立竿见影的后果之一,就是冰川融化。南极和北极地区形势尤为严峻。南极洲是一片由海洋环绕的大陆,而北极地区则是一片由陆地包围的海洋,她们都极为脆弱,很容易受到人类活动影响。
过去50年内,在千里冰封的南极地区,平均气温上升了2.5℃,冰层已经变得越来越脆弱,最近几十年,已经先后有9个冰架融化坍塌。2002年3月,位于南极洲最北部的巨型冰架拉森B崩塌瓦解。它的面积为3250平方公里,厚200米,估计重量达到50亿吨,仅仅31天,这个庞然大物就不见踪影,化成千万座冰山像羽毛一般飘浮在南极洲东部的威德尔海,比前半个世纪冰川的总和还要多,令冰河学家们瞠目结舌。拉森B的警报拉响之后,科学家迅速把担忧的目光投向了第10个岌岌可危的“大家伙”威尔金斯。2008年3月,威尔金斯冰架上一块面积400平方公里大的冰川断裂入海,2009年美国冰雪数据中心发现,连接威尔金斯冰架和南极洲夏科岛冰桥的最后一段已经出现了坍塌,科学家预计,威尔金斯还将失去3370平方公里的冰层,面积相当于两个卢森堡。
与此同时,类似的一幕也在地球另一侧的北极上演。随着全球变暖化加剧,北极冰川正以惊人的速度融化,千年厚冰正在以每10年8%~10%的速度消失,一些极地区域每年的海冰季节已缩减至三星期。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对比2004—2008年的观测数据后发现,极地的冰盖不只越来越少,更越来越薄。虽然一些冻结超过两年以上的冰盖比较难以融化,但数量已经少之又少。科学家们估计,最快到2030年北极就会迎来一个“无冰之夏”。绿色和平组织“极地曙光号”科学考察船队在格陵兰岛的现场勘察发现,距离北冰洋27公里的冰川上,100平方公里的区域已布满裂缝,有些裂缝宽近500米,融化的冰水已经形成一条大河,河流流量约每秒50立方米,这种速度填满一个奥运会标准游泳池只需不到一分钟。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4节:低碳革命开始了(4)
号称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冰川融化的速度更快。中国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通过4年的遥感监测发现,近30年来青藏高原的冰川总面积已经减少了1/10以上。预计到2050年冰川面积将减少到现有面积的72%,到2090年将减少一半。冰川融化使青藏高原的雪线迅速上升,最大上升距离达350米。国际冰雪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喜马拉雅冰川的收缩速度比任何地方的冰川都要快,可能在2035年之前完全消失。这个地区一直被称为“亚洲水塔”,冰川融化将影响到亚洲地区的24亿人口,占目前全球人口的40%。许多冰川湖蓄水量高达一亿立方米,如果溃决,洪水可能会以每秒一千米的速度席卷而下,对当地居民构成巨大威胁。
另一个不那么引人注目但却同样严重的威胁,是永久冻土地带的融化。俄罗斯大部分永久冻土带正在消退,并在向西伯利亚西北部和欧洲北部扩散。到21世纪末,格陵兰岛南部海岸、美国阿拉斯加州布鲁克斯以南地区和加拿大北极圈大部分地区的永久冻土带将融化,中国的永久冻土带面积也有可能减少一半。这对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构成了直接的威胁,正在计划中的“中俄石油管道”的设计,就必须考虑气候变化在稳定性上的影响,而青藏铁路的设计和建设,通过运用冷却技术,已经把温度上升2.6℃后的各种可能影响综合考虑在内了。
气候失调:极端天气事件
在参与大气与地表水循环的过程中,水分子从液态到气态、再从气态到液态转换时会吸收或释放大量能量,规模之大超乎我们想象。1克水从0℃上升到100℃需要吸收100卡能量,1克100℃的水变成100℃汽需要吸收539卡能量;水蒸气进入大气后又会凝结成雨雪落到地面上,同时释放出同样数量的能量。2005年摧毁了美国新奥尔良城的卡特里娜飓风,它的破坏力就来自水汽凝结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
低碳革命开始了第

章如果地表特别是大洋表面温度维持平衡,大气与地表水循环也可以维持基本平衡,进入到大气中的水汽总量及其所携带的总能量也会基本不变,基于水汽的能量转换所引起的天气波动,无论是波动幅度还是持续时间也会总体维持平衡。这样,天气变化就会显得相对和缓,可以预期。
00但全球变暖打破了这个平衡,使地球上的天气变化更剧烈、更富戏剧性。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说:“全球变暖,引起水分蒸发增加,因而导致极端天气频发。”因为水分蒸发增加使大气中的水汽增多,给大气增加了额外的能量,导致大气环流出现异常。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的是,水汽蒸发量会随着温度升高呈非线性增加,20℃时每立方米空气最多可容纳23克水蒸气,温度上升1℃,可容纳的水蒸气质量会增加6?4%;上升2℃,水蒸气质量会增加13?1%;上升3℃,水蒸气质量会增加20?1%。大气中增加的这些水汽总量,等于增加了同等规模的能量质量,这会给天气系统乃至气候变化带来多大的扰动也就不难想象了。
这些累积起来的能量,肯定会不断释放出来,以其巨大的规模在其辐射范围内演变成一股毁灭性的力量。2004年1月,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戴维?金爵士在《科学》杂志的特约社论中警告说:“气候变化是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最为严重的问题,甚至比恐怖主义的威胁还要严重。”我们可以直接感知到的后果,就是由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事件累积起来的大范围的气候失调和疫病蔓延。下面这个简单的不完全统计表,证明金爵士的警告绝非危言耸听。
表1-2极端气候事件的危害情况极端气候事件发生日期事件危害情况20世纪60年代撒哈拉牧区持续六年干旱粮食牧草极度缺乏,牲畜大量宰杀,饥饿致死超过150万1988年马达加斯加高地传染性疟疾死亡10万多人1998年7月沙嗨玛噔峡谷的冰川湖突发洪水超过100人死亡,当地生活生产受到严重影响1998年米奇飓风席卷洪都拉斯贫困人口增加了8%,低收入家庭失去了15%~20%的生产资本,重建前景暗淡续表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5节:低碳革命开始了(5)
极端气候事件发生日期事件危害情况1998年孟加拉国洪灾2/3国土淹没,1000人罹难,3000万人无家可归2001—2002年马拉维连年旱涝500~1000人死亡,2万人死于营养不良和疾病2002年8月塔吉沙可达拉峡谷冰川湖突发洪水至少23人死亡2004—2005年尼日尔干旱与粮食匮乏250万人需要紧急粮食援助,56个区面临粮食安全2005年8月新奥尔良卡特里娜飓风1500人死亡,78万人流离失所,破坏房屋20万所,该市基本瘫痪2005年中国发生13次严重的沙尘暴水土逐渐减少,沙漠化加剧2008年初中国南方十省市爆发冰冻雨雪天气107人死亡,8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111亿元
中国人关于极端天气事件最新最强烈的记忆,或许莫过于2008年初席卷全国的雨雪冰冻灾害了。在春节将至的寒冬季节,一场史上罕见的寒潮突然袭来,让整个南中国猝不及防,一时间,高速公路冰封、电网被冻雨和冰挂压塌、城市断电停热、上亿的春运人潮滞留在南方几个主要车站附近,南方几个省的日常生活和运作几乎都被冻住了。由于冰灾导致电网崩溃,湖南省郴州市全城居民更是在黑暗和寒冷中几乎与世隔绝地生活了十几天。冰雪灾害还使贯通中国南北的大动脉京珠高速被迫关闭,这不但冻结了南中国的公路物流,也阻断了大批民工的回乡之路。
进入21世纪以来,地球“上火”引起的极端天气事件,其烈度、频度和广度每天都在刷新历史纪录,让过去那些相对稳定的气候变迁显得平淡失色。印度和南欧创纪录的热浪,斯里兰卡和中国的严重水灾,希腊、澳洲与美国加州恐怖的森林和草原大火,美国频频发生的龙卷风,中国和非洲持续多年的大面积干旱,各地越来越多的暖冬天气,每个事件前面都被媒体加上了“史无前例”这样的定语。
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监测,2009年,在从6月27日到7月26日的一个月里,全国有21个省市区152个站点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高温事件标准,17个省区71个站点日降水量达到极端强降水事件标准。与去年相比,两种极端事件均有出现站点多、范围广、超历史极值的记录多等特点。这些枯燥的数据,再清楚不过地揭示出了气候恶化的程度和速度。世界气象组织警告,如果不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地球升温将使剧烈天气现象造成的伤亡同步攀升,人类生活环境将面临一个“巨大的浩劫”,与之相比,目前困扰我们的这些极端天气事件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气候化学:蝴蝶效应
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蝴蝶效应”,今天人们已经耳熟能详了:一只南美洲亚马逊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的美国得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在混沌学中,“蝴蝶效应”是解释复杂现象的一个经典模型。地球上的万事万物之间都是彼此相互含摄勾连和相互映射渗透的,其间的因果关系往往都具有非线性特征,各种因素往往会自我增强并相互强化,因此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往往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对于“蝴蝶效应”,也许我们更熟悉的还是一个中国化的表述方式: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气候变化是自然界在人类时代的第一个全球规模的大事件,让这个巨型事件的剧情变得错综复杂的,正是推动全球变暖的各个因素的自我强化和相互增强作用。下面,我们可以看看最明显的几个例子。
在永久冻土地带里封存着大量远古时期的甲烷等温室气体,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这里包含了7500亿~9500亿吨的有机碳,而目前大气中的有机碳大概有7500亿吨。永久冻土地带的大范围融化会将这些气体释放到大气中,使大气中的碳浓度急剧上升。无论是在西伯利亚还是在青藏高原,这种恐怖的进程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悄然启动了。克里斯?艾伯特:《气候变化:真正的安全威胁》,《中外对话》,2006年6月23日。
在青藏高原至关重要的三江源地区,永久冻土层的融化还会带来另外一个恐怖的长期后果。坚硬致密的永久冻土层对于地表水就像岩石圈一样起着保护作用,从而维持了地表的水量平衡,永久冻土层融化会使地表水失去依托渗漏到地下,不但直接影响发源于此的江河径流,也使当地的地表一步步沙漠化。文成公主入藏时还碧波万顷、水草丰美的黄河源头鄂陵湖和扎陵湖,今天已经基本干涸见底;长江源头的青海当曲和玛曲,当地的草原也已经大片沙化。这反过来又会加速当地冻土层的消融,和锁在冻土下面的甲烷向大气层的碳排放,从而形成一个很难打破的恶性循环。
WWW.HQDOOR.COM▲虹桥▲书吧▲
第6节:低碳革命开始了(6)
在南极和北极地区,冰川融化的启动也是这样一个不断自我强化和相互增强的非线性进程。南极洲50%的海岸都是冰架,一旦冰架倒塌,南极大陆融化的冰就会失去冰架的阻挡,一步步滑进海洋,引起海水上涨。地球上80%来自太阳的光和热都是通过冰雪反射回太空的,冰架冰川减少也会使星体反照率降低,让地球越来越热,目前南极洲的普遍温度已经达到了1800年以来的最高点。北极冰川的融化动因则是同中有异,在北极地区60米深的冰川水分中盐分含量较高,表示来自大西洋温暖的海洋环流正在加速冰川底层的融化,这将使冰川的倒塌比预期来得更快。在格陵兰,冰川倒塌裂开的地方等于打开了一个缺口,让内陆地区的冰块被北大西洋温暖洋流融化。冰川融化不但将使北极熊面临无妄之灾,同时也将使全球渔业走向崩溃,进一步危及人类的生存。
另一个潜在的威胁,可能来自那些千百万年来一直沉睡在冰层底下的不速之客。美国拉特格斯大学海洋与海岸学助理教授凯?贝德勒的研究小组在对5个10万年~800万年的冰样本进行检测后发现,这些被称为“基因冰棒”的冰芯中包含的远古细菌仍具有活性,一些已存在很长时间的细菌此前并未在地球上发现过。经过研究人员的努力,南极“冰棺”中沉睡了10多万年的细菌最终在实验室苏醒过来,并已开始再次生长。由于冰川融化从地下的黑暗世界里苏醒过来的这些未知生物,究竟会给地球上的人类带来什么影响,是否意味着一种新的致命病毒?现在谁都无法判定。
全球变暖这个潘多拉魔盒打开后,人类从此就迈进了高度复杂和高度不确定的“蝴蝶效应”时代。我们也许还有数年的机会去挽狂澜于既倒,也许已经无法回头,只能去努力减缓和适应这个狂暴难测的新世界了。
趁我们还在这里,快来看看吧
地球上规模如此庞大的冰川和冻土地带的冰雪消融,带来的影响可谓无远弗届。冰雪覆盖的山地和高原地区的居民固然会首当其冲,由此带来的洪水泛滥,也会给从这些地方发源的江河下游地区的居民带来直接威胁,就是生活在海洋世界中的岛国居民,他们脚下的立足之地也在海平面不断上涨的过程中一点点失去。
全球变暖引发的海平面上升,冰雪融化导致的水体增加只是其中之一,另一个原因,则是温度升高造成水体膨胀,进一步抬高了海平面。IPCC第四份评估报告指出,如果南极冰盖融化,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6米,淹没包括纽约、孟买和上海在内的一些沿海城市。20世纪以来,摩天大楼建设、地下水超采、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等引起的地面沉降,已经造成沿海地区相对海平面的急剧上升,这和气候变化带来的海平面绝对上升两相叠加,使海平面上升的趋势更加突出。
除了少数内陆国家之外,海平面上升对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会带来冲击,所有主要的经济体都无一能够幸免。东亚、西欧和北美的沿海地区是全球经济的精华地带,美国的沿海城市容纳了全国70%的人口,是全美农业、工业、经济、文化、国防等的重地。中国沿海11个省市,面积不到全国的1/8,人口却占了全国的41%,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GDP和超过60%的工农业产值,位于三角洲和沿海低地的上海、广州、香港、天津、深圳、大连、青岛、珠海、宁波、厦门等大城市及其开发区,都是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海平面上升,将直接威胁到这些经济中心。而远离大海的苏州的“东方威尼斯”之梦,也将在海平面节节升高的过程中不再遥不可及了。
对于太平洋和印度洋里的一些岛国,这个趋势带来的灭顶之灾更是意味着灭国之痛。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一直以美丽的环礁和沙滩闻名于世,是世界著名的度假胜地。但海平面上升很可能让马尔代夫变成印度洋版的阿特兰蒂斯,因为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国土仅比海平面高出1.5米,因此号称“人间天堂”的马尔代夫很可能由于全球变暖而沉入海里,30多万马尔代夫人将失去立足之地,举国沦为气候难民。马尔代夫国家旅游局近年在全球的营销广告语是:“趁我们还在这里,快来看看吧!”调侃中带着深深的无奈。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7节:低碳革命开始了(7)
因为气候变化而岌岌可危的岛国并非只有一个马尔代夫。菲律宾、印尼、太平洋、印度洋及加勒比地区的群岛国家,大多也处境堪忧。如果不采取措施,很多岛屿可能将从海平面上消失,很多城市将会被淹没,慢慢变成海洋鱼类的乐园。自从复活节岛的远古文明社会崩溃以来,我们第一次听到了一些社会在气候变化侵袭面前慢慢走向崩溃的脚步声。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以前所未有的强烈言辞警告,气候变化已经开始并恐怕将对地球造成无可逆转的影响,各国政府必须付出更大努力来对抗全球变暖。在列举了一系列无可辩驳的观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后,报告向公众发出了近乎绝望的呼吁:“不是吓唬你们,我们已处于临界点。”
气候威胁:贫者更贫
气候变化对人类最快的和可预见的严峻威胁,就是加剧了饥荒和水资源的供应,而受冲击最大的则是最贫困的人群。气候变化不仅仅是贫困人口的额外负担,更会削弱他们对抗贫穷的能力,致使穷者更穷。国际扶贫组织乐施会在对大约100个国家进行调研后发现,气候变化正在威胁全球贫困人群,如不及时行动,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抵消所有贫穷国家过去50年扶贫工作取得的发展成果。
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气候变化每年令15万人丧生,其中半数在亚洲。到2015年,气候变化引起的灾难有可能危害到3.75亿人,到2050年,每年会有2亿人因为饥饿、环境破坏和土地减少而迁移。到2020年,全球玉米产量将下跌15%,非洲将为此每年损失20亿美元。加德满都和拉巴斯等城市历史上一直依赖喜马拉雅山脉和安第斯山脉冰川供给水源,由于气候变化也将面临水荒,这样的城市预计到2030年会增加三成。牛津饥馑救济委员会新西兰负责人巴里?科茨告诫说:“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穷国50年的发展成就就会永久性地丧失。”
中国的贫困人口也已经成为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中国的贫困地区与生态环境脆弱地带高度重叠,属于全球气候变化的高度敏感区。在生态敏感地带人口中,74%的人生活在贫困县内,约占全国贫困县总人口的81%,中国赤贫人口有95%生活在内地生态脆弱地区。这组冷冰冰的数据突出表明了这些地区在经济和环境两方面都极度脆弱的处境。气候变化导致的冰川退缩、干旱加重、森林植被萎缩、水土流失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等灾害,使这些生态脆弱区的环境进一步恶化,贫困地区居民受气候变化恶果影响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绿色和平组织与乐施会:《气候变化与贫困:中国案例研究》,2009年6月。
这对中国的减贫努力,将是一个长期持续的重大挑战。长期以来,我国衡量贫富的基本标准是收入,但收入的增加如果没有可持续因素的支撑,刚刚从贫困泥潭里爬出来的人群很快又会重新跌入其中,气候变化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将成为中国贫困人口脱贫过程中最顽强的一个敌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教授表示,从中国近30年的减贫实践来看,减少传统收入贫困人口相对比较容易,而消除气候贫困人口则最复杂、最困难。因为气候贫困不易识别、难以统计,加大了消除气候贫困的难度。
2℃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最后通牒。2007/2008年度的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的开篇,引述小马丁?路德?金在《我们向何处去:混乱还是大同》的话敦促世人立即行动起来:“人类进步既不是自动发生的也不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现在面对着这样的事实:明天就是今天。当今形势异常紧迫。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反复上演着这样一个悲剧:这就是太迟了……我们可能绝望地呼唤时间停下她的脚步,可是对每一次恳求,时间都置若罔闻,并且继续急速前进。在众多文明的森森白骨和杂乱遗迹上面书写着这样令人悲哀的文字:太迟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7/2008年人类发展报告:《应对气候变化:分化世界中的人类团结》。而这一次,太迟的代价可能将是再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
▲BOOK.HQDOOR.COM▲虹桥▲书吧▲
第8节:低碳革命开始了(8)
第二节碳基能源走向终结
煤、石油、天然气,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能源,2006年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87.9%,中国更高达93.8%。像化石一样,它们是千百万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变化形成的,它们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因此也被称为化石能源或碳基能源。200多年来,人类依赖碳基能源创造了很多人间奇迹,但它们燃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是造成大气褐云、灰霾、酸雨和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同时大部分碳基能源将在21世纪内被开采殆尽。如何改变以碳基能源作为人类社会基本动力来源的状况,成了当代社会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碳基能源与人类文明史
人类对能源的利用,最早是从火开始的。火原是一种自然现象,如火山爆发引起的大火,雷电使树木等燃烧产生的天然野火。从现有资料看,人类用火是继石器制作之后的50~60万年前才开始出现的,最早是燃烧树枝杂草来煮食和取暖,后来人们开始用草饲养牲畜,利用畜力和一些简单机械作动力,从事生产和交通运输。从远古直至中世纪,人类最先进的交通工具不过是马车而已。在如此悠长的历史岁月中,柴薪占据着第一代主体能源的位置。那时的用火还谈不上污染,而是一种贴近自然的原始文明,充满诗意的袅袅炊烟。
煤炭的利用,开创了人类的新纪元,把人类社会带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煤气灯的使用,照彻了人类的漫漫长夜;蒸汽机的发明使煤炭一跃成为第二代主体能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纺织、冶金、采矿、机械加工等工业获得迅速发展,蒸汽机车、轮船相继出现推动交通运输业出现巨大的进步。到19世纪,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由蒸汽轮机作为动力的发电机开始出现,煤炭被转换成更加便于输送和利用的二次能源——电能。
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煤炭显得日益重要。1846年,英国煤炭年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国。从此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工业革命不仅对英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面貌,大大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而且对世界也具有极大的影响。当时煤炭是工业的血液,然而,繁重的运输、笨重的锅炉、恼人的振动和飞扬的煤渣让它终于在20世纪初被石油所替代。
早在公元前250年,中国人便发现石油是一种可燃的液体。人类进入石油时代的标志,是埃德温?德雷克1859年8月29日在宾夕法尼亚州泰斯维尔小镇打出了一口深21.69米的油井,这口井被美国称为“世界第一口现代油井”。不过俄国人却认为,谢苗诺夫1848年在里海阿普歇伦半岛开凿的油井才是世界第一口现代油井。不管这顶第一的帽子应该戴在谁的头上,他们都对开启石油时代作出了了不起的贡献:德雷克的成就更快地转化为了大规模产业,谢苗诺夫则最早使用了井架钻井技术,更在1861年建成了世界第一座炼油厂。
19世纪末,人们发明了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奥托内燃机和狄塞尔内燃机。1908年福特研制成功了第一辆汽车。此后,汽车、飞机、柴油机轮船、内燃机车、石油发电等,将人类飞速推进到现代文明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石油取代煤炭,成为绝大多数车辆的主燃料,而航空时代的开启更让石油地位陡升。到20世纪60年代,全球石油的消费量超过煤炭,成为第三代主体能源。
随着全球人口急剧膨胀,人类的能源消费大幅度增长,整个工业就是靠碳基能源支持的。煤炭、石油均是古生物在地下历经数亿年沉积变迁而形成的,储量极为有限且不可再生。按现在的消耗速度,世界上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等能源将在几十年至二百年内逐渐耗尽。20世纪60年代以来,包括水电、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和氢能等新兴和可再生能源陆续被开发出来,开始部分代替碳基能源,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类新能源的占比将不断提高,最终将有望为人类社会提供清洁和持久的动力。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9节:低碳革命开始了(9)
碳基能源灾害:酸雨、褐云和灰霾
碳基能源在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工业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造成了难以承受的环境压力。除了温室效应外,还有各种污染,包括酸雨、褐云和灰霾等重要的副产品。
煤炭和石油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悬胶,或被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它的学术名称是酸性沉降,除了酸雨这种湿沉降外,还有一种叫干沉降。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国家均以 PH值小于5.0 作为酸雨的标准。中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形成的,此外,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有三大酸雨重灾区,近1/3的国土已经被酸雨污染,其中,华中酸雨区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区。排名第二的是西南酸雨区。第三大酸雨重灾区是华东沿海酸雨区。
“印度洋试验”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一个国际科学合作项目,正是它揭开了褐云研究的序幕。大气褐色云团是指以细颗粒物为主,悬浮在大气对流层中的大片污染物,成分包括含碳颗粒物、有机颗粒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以及沙尘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为,褐云中的灰尘和煤烟颗粒可以吸收阳光、加热空气,褐云中的臭氧会加重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中国的北京、上海和深圳以及孟买、德黑兰、曼谷、开罗等13个城市被定义为褐云覆盖的城市,这些城市的煤灰水平是所有人造微粒总量的10%。
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香港等中国东部沿海大都市,天空经常是灰蒙蒙的一片,大气能见度很低。这不是雾,在城市中,我们肉眼所及的朦胧,十之八九都是灰霾。造成灰霾天气的正是我们头顶上的这片褐色云团,不过霾与褐色云团所反映的大气状况有着细微的差别:一次灰霾天气,可能以城市为中心扩大到周围区域;而成片的褐色云团则是一个区域性问题,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地区乃至全球气候和环境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灰霾影响的不仅是人们的心情,还有大家的呼吸系统。人们柔软娇嫩的肺,今天已经变成了城市灰霾的吸尘器,钟南山院士说,广东地区四十岁以上的人,无论男女如今都是“一颗红心,两叶黑肺”。在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国家标准中,只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 这老三样,真正的杀手其实在这份名单之外,它就是直径小于2.5微米的所谓微小颗粒物(PM2.5)。微小颗粒物的致肺癌率猛于尼古丁,因为它不仅可以进入血液,影响肺部组织,诱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甚至还会引起癌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显示,空气中微小颗粒物的浓度上升到每立方米20微克,中国和印度每年会有34万人因此死亡,它导致的经济损失,将分别占到中国GDP的3.6%以及印度GDP的2.2%。贺莉丹、江家岱:《灰霾之下人人都是“吸尘器”》,《新民周刊》,2009年5月1日。
碳基能源时代的尾声
除了严重的污染之外,碳基能源的不可持续性还在于它越来越昂贵的价格。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下,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大起大落已经成为常态。
2008年,国际石油价格一波三折。在1月22日创出86.6美元/桶的调整低点后一路上涨,至7月2日欧佩克油价创下每桶140.73美元的历史高位,7月11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盘中曾创出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新高。此后,油价维持走低之势。至12月23日,欧佩克市场监督原油一揽子价格为每桶34.49美元。这是自2004年7月以来,欧佩克油价首次降到35美元以下。2009年7月1日,油价又一路反弹到每桶69.83美元。
历史上,油价几次大幅飙升,都对全球经济产生了严重冲击,甚至导致西方主要经济体陷入衰退。第一次石油危机时,国际油价比危机前大约增长了2倍,达到48.92美元/桶。由于国际油价的大幅上涨,1974年全球进入高通胀期。发达经济体的通胀水平达到了13.95%,日本更高达23.95%,发展中经济体的物价水平也达到了15.76%。2008年上半年,因油价上涨,导致全球经济运行成本提高,产品价格普遍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10节:低碳革命开始了(10)
油价过山车背后,是公众挥之不去的普遍焦躁情绪,而最大的阴影,则是我们今天高度依赖的碳基能源正在逐渐枯竭。全世界虽有上万个产油田,其中日产量超过10万桶的大油田仅有116个,这些油田占全球石油产量的一半。但这些油田绝大部分已生产25年以上,其中很多已经显现颓势。国际能源机构调查了排名前400位的油藏,发现最大的麻烦是世界几个最大的油田都面临产量递减问题。
2008年,墨西哥宣布坎塔雷尔油田在2007年产量基础上减产25%,每天差不多要少生产41.6万桶石油。由于它的减产,墨西哥2008年第一季度的净出口石油减少了9%。俄罗斯也响起了警报,自从2007年10月,石油产量已下降约2%,而且没有显示出能够恢复的迹象。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油田,占全球产量的7%。尽管沙特官方表示该油田未来几年仍可以满负荷生产,日产量可以维持在500万桶,但加瓦尔油田压力全靠强化注水来维持,产量的快速下滑已经不可避免。
为了填补这些缺口,必须依靠众多新油田的投产。尽管花在勘探开发上的钱越来越多,但最近30年的新储量发现率却在稳步下滑。最近一次新发现储量超过在产油田产量的,还是80年代哈萨克斯坦的卡沙甘油田,不过开采该油田的成本最少需要1350亿美元,最快也要到2011年才能出油。
根据美国能源部的数据,到2030年,世界液体燃料需求预计将达到每天1.176亿桶,而从沥青砂、页岩和生物燃料中合成的非常规石油,每天可以提供1050万桶,但大部分需求的1.071亿桶还得靠常规石油。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我们已经达到石油峰值,世界石油产量将不会超过每天8500万桶。尽管有人寄望于未开发的非常规储备,例如加拿大阿尔伯塔地区丰富的沥青砂资源,北极圈丰富的油气储藏随着全球变暖也会适于开采,可惜时间不在人类这一边。为了不突破2℃这个大限,全球排放必须在未来5~10年达到峰值,并在2050年降到1990年的80%,这迫使各国必须在21世纪中叶实现能源系统的零碳化转型。埃德?克鲁克:《石油峰值将改变我们的生活》,《中外对话》,2009年8月17日。
事实上,壳牌、BP、埃克森美孚这三巨头的液烃产率已经分别在2002年、2005年和2006年达到了最高值。可持续性组织的约翰?艾尔金顿和加里?肯德尔认为,对全球石油工业而言,2008年有可能是巅峰之年。由于运输问题的制约,全球已经进入一个石油供给缺乏可靠性和廉价性的时代,石油时代已经无可挽回地进入衰退期。约翰?艾金顿、加里?肯德尔:《石油的未来》,《中外对话》,2009年11月10日。在《为什么世界将大为变小》一书中,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前经济学家杰夫?鲁宾也断言,我们正走向能源稀缺时代。他认为,最重要的不是生产峰值是否将在2015年或2020年到来,而是向市场供应新的石油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和昂贵。与过去一个半世纪相比,如今新发现的油田要么更小,要么在技术上更具挑战性,或者两者兼具,在这些地方生产原油本身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把石油从这些更偏远的地方运出来成本也更高昂。
鲁宾指出,油价将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再次飙升。从长远来看,不但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的油耗会飙升,中东产油大国的经济发展也将使它们自身的石油消费水平接近西方。2008年在周期顶部油价曾上探每桶150美元,下一个周期油价可能达到200美元,再下一个周期可能还要高。2009年3月,油价约为每桶40美元,到11月已经到70美元,在此期间经济只是出现了一些复苏的迹象而已。
能源战争:油国三硬汉和伊拉克泥潭
碳基能源是当代社会的基础动力,也是每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资源,如何确保其稳定供给,就成了大国博弈的一个核心主题。
70年代爆发的第一次石油危机,是阿拉伯产油国第一次运用油价这个非常规武器对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袭击。从那以后,石油不但成了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商品,也成了各国首都很多政治和军事决定的主要背景因素,国际局势的紧张程度和油价的走势之间,往往也有很深的牵连。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11节:低碳革命开始了(11)
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旺盛需求的刺激和投机商的借题发挥之下,国际油价在21世纪初开始直线上涨,并突破了每桶150美元大关。油价飙涨让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国喜不自胜,滚滚流入的石油美元充实了它们的国库,也强化了一些国家民粹强人的统治地位,而它们和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石油消费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博弈,则每每成为电视新闻的头条。
20世纪前10年,最著名的油国硬汉,则非俄罗斯的普京、委内瑞拉的查韦斯和伊朗的内贾德莫属。在这些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里,政治成功的秘密就是用石油美元来取悦穷人,普京、查韦斯和内贾德都是此中高手,他们在国内的高支持率(2008年内贾德暂时除外)和在国际舞台上的强硬立场,背后的支撑力量都是石油和天然气。
查韦斯近年来在国际上倾力打造“反美斗士”的形象。2006年3月,委内瑞拉要求在该国开采石油的外国公司上交更大的利润份额,2007年,委内瑞拉宣布将4个重油项目国有化,本国资本至少要占60%,2008年初一度威胁要终止向美国供油。普京尤其擅打能源牌,他一再强调,坚持由国家控制战略资源更符合俄罗斯的现实,对恢复俄罗斯国内经济及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尤为重要。普京确立国内强势地位的关键一步棋,就是对全国第二大的私营石油企业、最具有叛逆倾向的尤科斯石油公司进行整肃。
伊拉克战争更是能源问题影响国际格局的极端反映。这场在“9?11”后由布什政府以反恐名义绕过联合国决议单边发起的战争,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地缘政治和控制中东石油的战略考虑。多年过去了,伊拉克国内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战火。从军事角度看,美国已经打败了萨达姆,从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综合起来的战略全局看,至今仍然深陷伊拉克泥潭的美国已经元气大伤。在为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金钱和生命代价之后,油瘾大发的美国在控制和影响产油国局势方面已经力不从心。张国庆:《伊拉克战争与能源问题:美国面对的两个战场》,《北京青年报》,2007年1月12日。
接替布什政府收拾伊拉克残局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心摆脱石油对美国的控制。他的自我期许是:“我将会是这样一位总统:让我们国家的农场主、科学家和企业家们人尽其才,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使我们国家一劳永逸地摆脱石油出口国的胁迫和宰割。我要结束伊拉克战争并让我们的士兵返回家园。”从竞选开始奥巴马就抛出了新能源计划,将大力投资可再生能源、节能技术和电网改造,使节约的能源超过从中东和委内瑞拉的石油进口量。
如果美国能够借此走出石油困局,也许将意味着人类低碳能源时代的到来。虽然碳基能源时代还没有真正结束,甚至还会苟延残喘很长一段时间,但这只是暂时现象,低碳新能源时代的气息,已经开始扑面而来。
第三节哥本哈根的意义
石油等碳基能源是现代社会的动力和血液,至今仍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据主要地位。能源结构向清洁能源方向的转换,意味着给整体经济和社会生活换血,肯定是个长期的转换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迫在眉睫的全球气候变化,留给人们采用行动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近年来,尽管公众对于气候变化的看法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尽管各国政府普遍朝着赞成采取积极行动的方向前进,特别是美国政策风向在2009年发生了根本转变,但在科学家的眼里,这样的努力还远远不够。
气候变化是自然界在人类史上的第一个全球事件,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目前已经到了危急关头,必须凝聚全球共识、采取协调行动去一致应对,才有望成功。但任何全球协同都是国际政治命题和国家战略平衡,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政党和产业集团,在政界、学界和商界的各个领域,利益角逐和博弈无处不在。从唤起关注到形成共识,是一段遥远的路程。而从共识到行动,最终推动结果的改变,则是更为长远的一段路程。2009年底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全球气候大会,将决定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式和力度,很多气候活动家把它看成是达成全球共识并展开协调行动守住2℃关口的最后一次机会。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12节:低碳革命开始了(12)
拯救地球的解决方案
在全球层面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最早始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IPCC1990年发表的《第一次评估报告》,确认了对有关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基础,促使联合国大会作出了制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决定。
1992年5月22日,IPCC就气候变化问题起草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同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地球首脑会议)上,150多个国家通过了UNFCCC,并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中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该公约,1993年1月5日交存加入书。截至2009年8月,已有192个国家批准了UNFCCC。UNFCCC由序言及26条正文组成,常设秘书处设在德国波恩。
UNFCCC是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第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定,旨在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将其浓度稳定在使气候系统免遭破坏的水平上。这奠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法律基础,是具有权威性、普遍性、全面性的国际框架方案。UNFCCC敦促人们转变发展观念,并逐步对生产和生活方式作出调整,促使人们增加对共同利益的考虑。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与能源、工业、土地利用、森林等重要基础经济资源密切相关,因此它也促进了全球气候问题与国际能源、贸易、投资等重大问题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
UNFCCC所有缔约方都有义务编定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源和汇的清单。它们同时承诺制定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在社会、经济和环境政策中考虑到气候变化。它们还必须促进可持续管理、节能、增强温室气体汇的功能,包括森林和其他所有陆地、沿海和海洋生态系统。
大气中现存的二氧化碳排放约有70%~80%是由发达国家在历史上造成的,而且它们的发展已经达到高度成熟的阶段,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可持续增长,如果没有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不可能在必要期限内使排放量达到目标甚至开始下降。而且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因为自身发展的需要仍在不断上升。
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义务及其履行程序,UNFCCC的规定有所区别。要求发达国家作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采取具体措施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以支付它们履行公约义务所需的费用。而发展中国家只承担提供温室气体源与温室气体汇的国家清单的义务,制订并执行含有关于温室气体源与汇方面措施的方案,不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限控义务。
UNFCCC指定全球环境基金(GEF)作为它的临时资金机制,并在1996年第二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了同GEF的谅解备忘录,规定了各自的职责和义务。1998年第四次缔约方大会委任GEF为其永久资金机制机构,每四年进行一次评审。资金机制向缔约方大会负责,后者决定气候变化政策、规划的优先领域和获取资助的标准,因此缔约方大会定期向资金机制提供政策指导。
1995年3月28日首次缔约方大会在柏林举行以来,缔约方每年都召开会议。其中,1997年在京都、2000年在海牙、2002年在新德里、2003在米兰、2007年在巴厘岛和2009年在哥本哈根的几次缔约方大会,是几个关键的里程碑,尤其是京都、巴厘岛和哥本哈根这三站,更是决定了这份拯救地球的解决方案的核心架构。
《京都议定书》的得与失
1997年12月11日,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此前,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1995》提交给了第2次缔约方大会,为京都谈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最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这里通过了里程碑式的《京都议定书》,它规定从2008—2012年期间,主要工业化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这是国际社会第一次在跨国范围内设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或限排额度,它和市场交易机制的结合,成为《京都议定书》革命性的制度创新,开启了用市场机制解决环境问题的新时代。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作为UNFCCC的补充协议正式生效。
WWW.HQDOOR.COM▲虹桥▲书吧▲
第13节:低碳革命开始了(13)
《京都议定书》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把缔约方分为附件一国家(发达国家和转型国家)和非附件一国家(发展中国家)。附件一国家在第一阶段(2008—2012年)须各自承担一定的减排承诺:与1990年排放水平相比,欧盟15国减少8%,美国减排7%,日本、加拿大各减排6%,东欧各国削减5%~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不必削减,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同时,议定书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1%。邹骥:《京都义言书生效:国际气候进程就演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网站,2005年2月16日。
非附件一国家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处于人均排放和总排放量激增的阶段,尽管现阶段作出某种明确的量化承诺较为困难,但也应该循序渐进,做出与各减排阶段相适应的努力。这是全球统一碳市场建立的重要条件。
为了降低附件一国家的减排成本,同时把非附件一国家也吸引到减排行动中来,《京都议定书》规定了三种补充性的市场机制:国际排放权交易(IET)、联合履行机制(JI)以及清洁发展机制(CDM)。IET是附件一国家之间针对配额排放单位(AAUs)的交易,各国可以将分配到的AAUs指标根据自身排放情况买入或卖出。JI主要是附件一国家之间的减排单位(ERUs)交易,各国通过技术改造和植树造林等项目实现的减排量,超出自己承担的减排限额的部分,可以进行交易。CDM与JI类似,只是交易双方换成了附件一国家和非附件一国家,附件一国家可以通过向非附件一国家进行项目投资或直接购买等方式,获得核证减排单位(CERs)。京都三机制把温室气体减排量成功变成可以交易的商品,承担量化减排责任的附件一国家及其企业,可以通过买入减排指标来缓解减排约束,或者降低自己的减排成本,这实际上为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其中的CDM项目交易,作为一条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节能减排技术和资金转移的渠道,也在日后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无疑是人类社会迎接全球变暖挑战的重大进展。但这个重大进展的背后,也存在着重大的缺憾,这使它的历史效果大打折扣。
最大的缺憾,是美国的退出。美国是最富裕的国家,也是最大的排放国家,排放总量占全球的1/4,人均排放量20吨/年左右,是英国人均排放量的2倍,中国的4倍和莫桑比克的20多倍。《京都议定书》谈判之际,正值克林顿总统执政后期,在戈尔副总统等的推动下,尽管国会态度消极,美国政府仍然积极参与了京都谈判,不过,克林顿还没来得及将议定书提交给国会审议就已经到任了。随后上台的共和党总统布什全盘推翻了前任达成的协议,表面的理由是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大国没有承担量化减排责任,美国的减排没有意义,真实的理由则是其最大的支持者能源企业不愿受到减排责任的束缚。美国的退出,在京都精心设计的减排防线上撕开了一道巨大的缺口,几乎要了《京都议定书》半条命。牛仔布什消极抵制之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这两个铁杆盟友也借势退出了《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的另一个先天不足是其阶段限制。目前,议定书只规定了第一阶段(2008—2012年)的减排目标,2012年之后的目标还悬在半空,“后京都时代”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减排框架将走向何方等根本问题,都还是一个谜。这也是迄今历次气候谈判的核心课题,由于涉及各自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利益,各国围绕2012年后的博弈也就分外激烈。
气候明星:斯特恩与戈尔
在动员世界舆论关注气候变化方面,尼古拉斯?斯特恩和阿尔?戈尔是两把最嘹亮的号角,真正唤醒了公众的气候意识,并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这两位表情严肃、语调平和、讲话字斟句酌、一丝不苟的学者型政治人物,在全球气候领域却具有摇滚巨星般的影响力。
WWW.HQDOOR.COM←虹←桥书←吧←
第14节:低碳革命开始了(14)
斯特恩是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现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2005年7月,时任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要求斯特恩提交一份研究报告,分析气候变化造成的经济代价,以及减排的花费和收益。2006年10月30日,英国政府正式发布了斯特恩主持完成的600页评估报告《斯特恩回顾:从经济角度看气候变化》,这就是著名的《斯特恩报告》。报告很快在全球范围内激起了爆炸性的反响。
一开篇,报告就用克制和冷静的语言写到:气候变化将影响到全球人类的基本生活元素,包括水的获得、粮食生产、健康和环境。随着世界变暖,数以亿计的人将遭受饥荒、缺水和沿海洪水的威胁。“科学证据现在不容置疑:气候变化是对全球的严重威胁,急需做出全球反应。”
在和IPCC的专家们沟通后,斯特恩相信,如果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稳定在450~550 ppm碳当量,气候变化产生最坏影响的风险就可以大大降低,而当前的水平是430ppm,同时每年还在上升2ppm。因此,要实现稳定,最终必须把每年排放量降低到现有水平的80%以内。在经过计算之后,斯特恩给出的经济学结论很简单:尽早采取有力行动的益处远远超过不采取行动的经济代价。“如果我们现在就开始采取强有力的行动,把水平稳定在500到550 个碳当量,每年的代价大概是全球GDP 的1%。”斯特恩写到,“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气候变化的总代价和风险将相当于每年至少失去全球GDP 的5%,年年如此。如果考虑到更广泛的风险和影响,估计损失将上升到GDP 的20%或者更多。”他认为,这些损失的规模,只有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差堪比拟,而且这些变化很难甚至根本不可能逆转。尼古拉斯?斯特里:《斯特思回顾:从经济角度看气候变化》,《中文摘要》,英国财政部,2006年10月30日。
由于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所以需要所有国家的参与。斯特恩说:“这种反应必须建立在共识之上,既有共同的长期目标愿景,也有在今后十年中加快行动的框架;而且必须在国家、地区和国际层面之间继续采取相互支持的做法。”
在灰暗的调子之外,斯特恩也给全球公众带来了令人鼓舞的信息。他安慰说,世界并不需要在避免气候变化和促进增长和发展之间作出选择,应对气候变化是有利增长的长期战略,而且不会限制富国和穷国的发展愿望。虽然忽略气候变化将最终损害经济增长,但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则将带来可观的商业机会,因为低碳能源技术和其他低碳商品和服务将形成新的市场,每年价值数千亿美元,这些行业的就业机会也将相应扩大。
《斯特恩报告》非同寻常的历史性意义,用英国《独立报》环境版编辑迈克?麦卡锡的话来说,就是用无可辩驳的事实、数据和逻辑“击碎了所有用来拒绝采取行动的借口”,无论这些借口是科学的、政治的、经济的还是道德的。相反,报告简单有力、不容置疑的结论,使得任何对气候变化紧迫性的反对之声在道德上都变得可疑了。麦卡锡说:“反对者原来唯一还能找到的托词就是有关经济发展会受阻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已经不复存在。如果你现在还反对立即采取行动,那就是在自欺欺人了。”
斯特恩用严谨的报告占领了人们的大脑,阿尔?戈尔则是用同样严谨但却更直观生动的电影方式震动了人们的心灵。
戈尔在哈佛大学的老师罗杰?内维尔是第一个在环境中测量碳含量的科学家,是他激发起了戈尔对全球变暖问题的兴趣。进入美国国会后,戈尔成为第一位关注全球变暖的议员,他在1992年推出的《濒危的地球》一书曾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成为克林顿总统的副手后,戈尔开始力推美国政府征收碳税并签订《京都议定书》,但因为参议院反对而未果。在2000年参选美国总统时,戈尔表示当选后将致力推动签订《京都议定书》,最后却惜败于小布什之手。
失之东隅,收于桑榆。没能登上政治舞台中心的戈尔,却在环保舞台上找到了自己的天地。败选后他把主要精力投注到气候变化领域,亲自研究制作了全球变暖的多媒体资料,并在全球各地巡回演讲,呼吁人们关注这一迫在眉睫的风险,数年下来已经不下千场。电影导演戴维斯?古根海姆看了戈尔的演示后感到“极为震撼”,他说:“一个半小时之后我离开,想着全球变暖就是最重要的议题。我不知道要怎么拍这部电影,但我想要试试看。”随后就有了戈尔亲自主演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15节:低碳革命开始了(15)
在影片中,戈尔引用了大量图片、冰芯样本过去60万年间的温度和碳含量检测数值等一手资料,让公众明了气候变化的真相:格陵兰和南极冰床溶解可能使全球海平面升高近6米,沿海地区将被淹没,一亿人将成为难民,冰雪融化后大洋盐分含量降低可能会中断墨西哥湾流并造成北欧地区气温骤降。影片的最后,平静深沉的戈尔呼吁公众,每个人都能有所作为,尽快采取适当行动阻止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比如减少日常生活的碳排放,种植更多植物。
《难以忽视的真相》把戈尔的学术兴趣、政治生活、家庭经历、个人信念和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证据巧妙地融化在了一起,在谨严的事实分析之外,散发出一种无法言传的道义感染力,令人很难无动于衷,不论“左派”还是右派对此片的评价都极为正面。看过电影的19位顶尖气候学者都表示,戈尔在片中表达的科学观念是正确的。知名的气候科学家博客“真实气候”认为,片中的科学观点非常新颖,并引用了许多最新的研究。一直对全球变暖持怀疑态度的科学史学家迈克尔?夏默说,《难以忽视的真相》“让我震惊到不再抱持怀疑”。影评人罗杰?艾伯特写到:“你一定要去看这部电影。如果你没看,而你又有孙子的话,你必须向他们解释你为什么不去看。”
在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上,《难以忽视的真相》获得最佳纪录片奖,片中的主题曲I Need To Wake Up获得最佳歌曲奖。由戈尔编写的同名书籍,也在2006年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更大的肯定来自挪威,在奥斯陆,诺贝尔委员会将2007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IPCC和戈尔。
巴厘岛路线图
京都之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之旅的下一个枢纽站是印尼的巴厘岛。2007年12月3日到15日召开的巴厘岛会议,吸引了来自UNFCCC192个缔约方以及《京都议定书》176个缔约方的1.1万名代表,这也是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气候变化大会。
会议原定14日结束,但美国与欧盟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由于立场上的重大差异展开了激烈交锋,在美国的反对下,会期被迫延长1天。饱受各国炮轰后,美国的态度软化了下来,在大会的最后一刻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欧盟及发展中国家向美国让步,接受折中方案,放弃要求议定书正文内订明减排目标,改行路线图方案,各国将于未来两年内举行会谈,并于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下一轮气候变化大会,届时制订新的减排目标取代《京都议定书》,并于2012年生效。15日,所有缔约方一致通过了《巴厘岛议定书》,为期13天的会议最终闭幕。
“巴厘岛路线图”的最终绘制成功,得益于国际大气候的变化。2007年,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使气候变化在全球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发展中国家纷纷表示愿意为保护气候系统承担相应的责任。中国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执政理念,根据UNFCCC的规定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公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在美国,很多地方政府和企业纷纷自愿采取有利于保护气候的政策与措施,美国国会也开始对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多种方案进行深入的探讨。
“巴厘岛路线图”包含了13项内容和1个附录,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设定了明确议程。它明确重申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实际上否定了美国对中印等发展中国家承担量化减排责任的不切实际的要求。除减缓气候变化问题外,路线图还强调了适应气候变化问题、技术开发和转让问题以及资金问题,这是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极为关心的三个问题。但十几年来,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转让、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支持行动很少,技术转让方面成绩几乎为零,一直令发展中国家强烈不满。路线图还设定了时间表,要求有关的特别工作组在2009年完成工作,并向UNFCCC第15次缔约方大会递交工作报告,这与《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谈判完成时间一致,实现了双轨并进。
▲BOOK.HQDOOR.COM▲虫工▲木桥▲书吧▲
第16节:低碳革命开始了(16)
这份让不少与会代表激动落泪、拥抱庆祝的路线图,最大的成就是把一直游离在全球减排框架之外的“最大一根烟囱”拉入了伙。协议明确规定,UNFCCC的所有发达国家缔约方都要履行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温室气体减排责任,没有签订《京都议定书》的美国这次妥协了,使它变成了一份应对气候变化的真正的全球协议。
为此,其他各方也妥协了。前言内文中没有对工业化国家的减排任务作出具体规定,也没有建议哪些国家应当减排或者减排多少,而是在注释中援引学术著作中的建议减排目标: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比2000年减少一半;到2020年,富裕国家必须减排25%~40%。因此,环保主义者对此非常失望,甚至认为它是废纸一张。
尽管“巴厘岛路线图”不是具有法律意义的国际协议,但它是一个指导今后气候变化谈判的纲领和计划,是一个表示大家都愿意参加后一阶段谈判的“意向书”,确定了谈判的时间表。为了安慰大家,印尼代表希望人们把眼光放到远方的胡萝卜上:“我们希望这次大会像是约会,大家同意聚到一起,而明年在波兰召开的大会是结婚,后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大会则生出小孩(制订新协议)。”美国代表哈伦?沃森说:“在某种程度上,这次大会好比初次约会,我们还没有想过在结婚证上签字呢。虽然最终是什么样子尚难预料,但不管怎样,有(路线图)总好过没有。”
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全球行动的开端,“巴厘岛路线图”留给绝大多数人的,正是这样一种希望。人们同时预期,这个希望的实现之地,就是丹麦首都哥本哈根——2009年12月7—18日,第15届缔约方大会将在那里举行。
一场关于CAP的全球博弈
围绕哥本哈根的一系列气候谈判,实际上是北方国家之间和北南国家之间的复杂博弈,核心在于如何确定和分配地球村村民们各自应对气候变化承担的责任。2℃的临界点实际上划定了大自然给我们的排放总量(CAP)与行动边界,《京都议定书》确认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则确立了这个总量在各国之间分配的基本原则,据此把所有缔约方分为附件一国家和非附件一国家,并给出了附件一国家的减排总量目标。
从原则到行动的距离,就像理想和现实的距离那样似近实远。京都第一承诺期的实际执行效果,迄今并不理想,自从1990年以来,许多发达国家的排放量不降反升,没有一个达到了自己在京都承诺的减排目标,各国成绩单如下:澳大利亚增加了28.8%(目标+8%),加拿大增长了21.7%(目标-6%),美国增加了14.4%(目标-7%),日本增加了5.3%(目标-6%),欧盟降低了2.2%(目标-8%)。即使是表现最好的德国和英国,距离自定的减排目标都有不小的差距,最近3年欧洲国家整体排放量才止住上升势头,大体稳定下来。这样一份成绩单,显然并不令人鼓舞。
虽然坐在同一条船上,但各位村民的盘算显然不同。即使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根本原则,大家的理解也各取所需、南辕北辙,发达国家看到的是“共同”的责任,发展中国家强调的则是“有区别”的责任。在北方国家中,美国表现最极端,一直以中印等发展中大国没有承担量化减排义务为由拒绝承担起自己那份责任。为了鼓励和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京都议定书》还要求发达国家对其给予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方面的支持,多年来也是口惠而实不至,尤其在至关重要的技术转让方面更是鲜少行动。
奥巴马上台后,在布什政府的气候政策上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奥巴马的善意姿态和明星效应,一下子把各国对美国的敌意化去了大半。随着中国开始有可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头号排放大国的趋势,加上中国在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中增长势头不减,各国开始把更多的减排期望和压力,投向了中国。
在历次谈判中,中国和印度一直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京都原则和强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转移和能力建设支持的“巴厘岛路线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石,理由有三:现有的温室气体主要是发达国家在过去200多年的历史排放积累下来的,它们应对此负有最大的责任;中国现在还在发展过程之中,很多排放是必不可少的生存排放,而且人均排放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距离;目前记到中国名下的排放,很大部分来自跨国公司在华向发达国家市场出口商品的生产,这实际上属于发达国家排放向中国的转移。为此,发达国家应该至少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40%,同时把GDP的1%用于扶持发展中国家的减排事宜。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17节:低碳革命开始了(17)
这是一场阵线变幻不定、复杂混乱、令人精疲力竭的争吵,美国、欧盟和日本、中国与77国集团,构成了谈判桌上立场泾渭分明的三方。各方都不敢否认自己的责任,因为这在道德上站不住脚,但同时都希望别人作出最大的让步,因为可以让自己损失最小。为此,各方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美国是数一数二的排放大国,财力和技术实力也最雄厚,面对着最大的减排压力,一些即将被淹没的小岛国更把矛头对准了这个排放大户,认为它不负责任的政策令自己难免灭国之祸。奥巴马也希望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以重建美国受损的全球领导地位,但面对着国内农业、能源等利益集团的反弹,同时医疗改革也耗去了奥巴马的大部分政治资本,为此他必须想法子让中国做出更大更明确的减排承诺。美国11月25日最新减排承诺是,到2020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排17%,据专家推算,这一目标仅相当于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4%。这使环保主义者大失所望,一些人甚至认为布什唱的红脸为美国争取了8年免排时间,占了各国的大便宜。
欧盟独特的绿党政治,和在战后国际外交领域首次发挥领导作用的机会,使它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态度一直很积极。不过,美国和中国这两个排放大国的减排行动一直让它不甚满意,因此在谈判中的态度是待价而沽:欧盟承诺到2020年将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如果其他国家承担量化减排责任,欧盟还可以减排到30%,既便如此,这离中印等国一直期待的40%的减排下限还有很大距离。日本则承诺,到2050年比2005年的排放水平减少60%~80%,建立核证减排量交易市场。
由于对中印在谈判中的三条理由无可辩驳,欧盟和日本开始寻找让中印量化减排的渐进式办法。斯特恩爵士认为,中国内部差异极大,虽然中西部地区还处于落后状态,但沿海一些省市的人均排放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些地区应该和欧洲一样承担量化减排义务。日本人想出的办法是行业减排,只要一个行业一个行业地减排下去,加到一起整个国家的总量帽子就可以戴上了。
有人说:在气候问题上,我们希望奥巴马“做的有他说的好”,胡锦涛“说的有他做的好”。中国是个“讷于言而敏于行”的行动派,已经制定和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提出2005—2010年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可再生能源比重等有约束力的国家指标。仅通过降低能耗一项,中国5年内可以节省能源6?2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15亿吨二氧化碳,这比欧盟迄今为止的整体减排量还要多。
2009年9月2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发表的讲话,实际上是如今最权威和最完整的中国气候政策声明,声明包含了四点强有力的行动计划:加强节能、提高能效,争取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
站在联合国讲坛上的胡锦涛必须保持一个艰难的平衡:既要把握20年的战略机遇期带领13亿人民脱贫致富,又要减少排放降低对地球的损耗。他的四点政策声明,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逼近维持这种平衡所需张力的极限。当然,这种自我加压的高难度平衡,本身也可以为中国创造一个更加繁荣和可持续的未来。
为了给哥本哈根气候谈判注入最后的政治动力,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纽约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敦促各国首脑立即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失败不是选择。没有候选计划。我们必须在哥本哈根把协议达成。”这位一向不喜欢以强势姿态示人的韩国籍外交家以简短有力的语句说,“如果不能在哥本哈根达成广泛协议,那将在道德上不可原谅,在经济上目光短浅,在政治上也极不明智。”
WWW.HQDOOR.COM←虫←工←桥书←吧←
第18节:低碳革命开始了(18)
不过,在两周后的曼谷,激烈的争吵还是爆发了。在哥本哈根前的最后两场关键谈判中,欧盟节外生枝,主张彻底抛弃《京都议定书》,把UNFCCC和《议定书》双轨谈判合并成一条轨道,在UNFCCC下重新谈判制定一项单一法律文件,这实际上是在临近终点时突然改变整个游戏规则,中国首席谈判代表苏伟认为“这严重背离了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根本基础”。他坚持,谈判要取得进展,必须回到“巴厘路线图”的要求,坚持UNFCCC和《京都议定书》双轨谈判的原则。苏伟说:“如果放弃其中一条轨道,气候谈判这列车就无法顺利开往哥本哈根。”
美国白宫11月25日宣布,美国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据专家推算,这一目标仅相当于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4%,与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要求相距甚远。白宫还表示,美国的减排目标还包括到2025年减排30%,2030年减排42%,2050年减排83%。
1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决定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会议指出,我国始终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国情和实际出发,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积极推进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实施鼓励节能、提高能效果政策措施,不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研发投入,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会议提出,面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与行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会议还决定,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等行动,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达到15%左右;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管理,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会议强调,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分展的重要阶段,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能源需求还将继续增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巨大压力和特殊困难,实现上述行动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气候变化已经时不我待,它已经不单是一个环境问题,很快也将成为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和安全问题。唯一的问题是:如果《哥本哈根认定书》能在今年的缔约方会议上达成共识并获得通过,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如果不能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签署新的协议,全球将没有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这将导致人类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受到重挫,也因为这个原因,本次会议被喻为“拯救地球”的最后一次机会。
第四节增长的极限
物质的有限性和精神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一直是人类摆不脱的生存困境。庄子把这种矛盾主要体现为智慧追求与时间之间的冲突:“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而对于当今的人类,这种矛盾则主要体现为欲望需求与空间资源的冲突。
这个天然的限制,40年前就已经被学者们提出来了。20世纪60年代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美国、欧洲的GDP保持了5%以上的高速增长,而日本刚刚创造了连续10年GDP增长超过10%的奇迹。1968年4月,来自10个国家的30位企业家和学者聚集在意大利罗马的山猫科学院,在佩切依博士的倡议下,讨论人类未来的困境,包括人口增长、资源耗竭、环境污染,以及由此导致的增长极限,这就是著名的罗马俱乐部。他们在最著名的一份报告《增长的极限》中得出的忧心忡忡的结论,在充满自信乐观氛围的60年代曾是那样的不合时宜,不过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并没有逃脱这些“乌鸦嘴”的冷酷预言。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19节:低碳革命开始了(19)
从马尔萨斯、洪亮吉到罗马俱乐部
人类社会始终面临的根本困境,就是人类与日俱增的需求与其生产能力及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能否成功协调“需求—生产—资源”这个“矛盾三角”之间的三边关系,并实现动态平衡,其实是检验一个社会的文明和健康程度的重要标尺。
这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马尔萨斯。在1798年发表的《人口学原理》中,英国牧师托马斯?马尔萨斯作出了一个著名的悲观预言:如没有限制,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而食物供应呈算数级数增长,人口增长超越食物供应,会导致人均占有食物的减少。“周期性灾难持续存在的原因自人类有史以来就已经存在,目前仍然存在,并且将来会继续存在,除非我们的大自然的物理结构发生决定性的变化。”这位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的经济学家写道,“将人类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主要特性是人的生存能力,和具有大量增加生存手段的能力。”他认为,当人口增长超过供养能力时,正面的抑制因素会发挥作用,这些抑制因素的本质将对生物社会系统的其他部分产生影响。
尽管一些国人对马尔萨斯的悲观预言不以为然,但这仍然不妨碍他们自豪地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看成是清朝乾嘉学者洪亮吉类似观点的小老弟。顺治年间(1651—1661年)中国人口不过1亿,到乾隆年间(1785—1791年)已经剧增至3亿,而百余年间耕地面积所增有限,人均耕地面积则从原来的5亩多下降至2亩。在《治平篇》一文中,洪亮吉通过这一简单的推论发现了“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之间巨大的矛盾,虽身处治平之世,却难免黍离之忧:“一人之居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一人之食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
洪亮吉和马尔萨斯前后相隔5年不约而同发出的这个警号,被随后响起的工业革命的汽笛声渐渐掩盖了。工业文明最大的贡献,在于通过对能源和机械的大规模使用,极大地扩展了人类社会的生产能力,使人类从技术角度告别了物质匮乏的时代,走进了现代消费社会。至此,人类需求增长与生产能力之间的尖锐矛盾,几乎一举得到了根本解决。无论从哪种角度看,这都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空前伟大的成就,我们今天的丰裕生活,都是拜工业文明所赐。
但工业文明只解决了一个问题(生产能力),却不但无法解决反而加剧了另一个问题(资源消耗),同时还附带制造了第三个问题(环境污染),把人类从“矛盾三角”推进了“烦恼四边形”。真正揭示出这个困境的,是罗马俱乐部。
1972年公开发表的《增长的极限》,是罗马俱乐部提交给国际社会的第一个报告。在这份里程碑式的报告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米都斯博士带领的研究小组,首次用模型对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结论是当时普遍的高增长其实是不可持续的。
图1-3生命地球指数(1970—2005年)
资料来源:WWF《地球生命力报告2008》。
报告认为,世界人口和经济的增长是一种指数增长,它将带来对粮食和不可再生资源成倍的需求,同时也使污染按指数增加,这个过程还看不到上限。但生态修复过程的自然滞后和污染物质在全球的扩散,很快就会达到自然界的极限,因为我们置身其中的其实是一个有限的世界。当然,人们可以寄希望于技术的革新来缓解这个困境,比如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控制污染、增加粮食产量和控制生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但在任何一个时代,技术本身也有其极限,现实世界中的技术进展往往远远跟不上人们需求的增长,更遑论技术本身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甚至还有副作用。因此,人类最佳的选择,是自觉抑制增长,并从盲目追求增长逐渐过渡到全球均衡状态。
为了让人们明白自己在这种指数型增长状态下的真实处境,《增长的极限》举了一个例子:一个池塘,如果其中的荷叶每天增长一倍,需要30天铺满池塘,那到第29天会是什么样子呢?荷叶只覆盖了一半,池塘看上去还有大片的空间,你仍然可以泛舟采荷——不过第二天一早,你的船就将无路可走了。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HQDOOR.COM
第20节:低碳革命开始了(20)
我们目前正处于第29天。400年前世界人口是5亿,1970年增长到36亿,今天联合国的数据是67.7亿,这近70亿人的消费欲望已经远非以前清心寡欲的时代可以想象,而他们的消耗能力借助强大的信贷工具更会成倍放大,这是一个普遍透支未来的模式。
生态足迹:人类生存空间尺度
这种需求与自然资源的困境,今天被人们用生态足迹的概念形象直观地呈现了出来。
生态足迹也被称为生态占用,是1992年由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规划与资源生态学教授威廉?里斯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显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指定的人口单位需要多少具备生物生产力的土地和水域等自然资源,来生产所需资源和吸纳所衍生的废弃物。
图1-4人类的生态足迹(1961—2005年)
资料来源:WWF《地球生命力报告2008》。
生态足迹提供了一个核算地区、国家和全球自然资本利用的简明框架,通过量化的土地面积来折算人们不断发展的生产、生活需求,比如,一个人的粮食消费量可以转换为生产这些粮食所需要的耕地面积,其碳排放总量可以转换成吸收二氧化碳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因此,生态足迹可以形象地理解成:一只负载着人类及其创造的城市、工厂、铁路、农田的巨脚踏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脚印大小。通过这个脚印的大小,我们可以评估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小到一个人和一个城市,大到一个国家,概莫能外。
图1-5生态足迹总量排名居前的国家(2003年)
资料来源: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08年6月。
地球以自身的生物生产力面积来制造资源的能力被称为生物承载力,当人类每年的生态足迹小于地球生物承载力时,人类活动造成的资源消耗可以被及时恢复,而当生态足迹大于地球生物承载力时,人类对资源的消耗就超过了极限,不能可持续发展。地球的生物承载力,就是人类生存空间的最大尺度,我们无法突破这个尺度。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研究表明,就世界整体而言,1980年生态足迹已超过了地球生产能力。2001年的地球生态足迹为113亿全球公顷(1全球公顷指生物生产力与全球平均值相等的1公顷土地),约为地球表面积的1/4,即每人1.8全球公顷,超出地球生物承载力约20%。1992—2002年,世界上高收入的27个国家人均生态足迹增加了8%,但中低收入国家却减少了8%。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认为,一个国家的人类发展指数超过0.8,就是高人文发展水平,人均生态足迹低于全球人均可用生物承载力1.8,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生活方式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持续复制。从现在的人类社会发展速度要求的生物承载力和人均GDP变化来看,生态足迹的快速增加是显而易见的,这种生态承载力严重超载的现象将使得地球的生态系统日趋失衡,社会发展不可持续。
为了让各国对自己的生态足迹有清楚的认识,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2004地球生态报告》中列出了一份“大脚黑名单”。阿联酋以其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和近乎疯狂的石油开采“荣登榜首”,其人均生态足迹达9.9公顷,是全球平均水平(2.2公顷)的4.5倍;美国、科威特紧随其后,以人均生态足迹9.5公顷位居第二;贫困的阿富汗则以人均0.3公顷生态足迹位居最后。资源稀缺的日本人均生态足迹为4.3公顷,是世界人均值(1.8公顷)的2.4倍,远远超过日本土地、水源所具备的生产能力(0.8公顷),只好依赖进口别国资源。而在那些生态足迹小于生态承载力的“生态盈余榜”上,位居榜首的是生态足迹小国巴西,它提供了高达37%的生物承载力;加拿大、印度尼西亚等国由于国土面积辽阔、人口相对稀少同样位居前列。
人类最近100年的消耗,超过以前全部人类历史消耗的资源的总和。生命地球指数显示,仅在过去的35 年里,人类就丧失了近1/3 的地球生态资源。然而,由于人口增长和个人消费的不断增加,我们的需求还在持续扩大,我们的全球生态足迹已经超出地球承载力的30%。2003年,仅美国、欧盟和中国三个经济体就占到世界全部生态足迹近一半,而其生物承载力只有全球的30%,属于“生态赤字”国家。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21节:低碳革命开始了(21)
在《2006地球生命报告》中,时任世界自然基金会总干事詹姆斯?利比指出:人类的消费方式和需求已经远远超出了地球的可承受力。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消费型方式,我们不能再继续这样的消耗了。西方人正在以难以持续的极端水平消耗自然资源,北美人均资源消耗水平不仅是亚洲或非洲人的7倍,甚至是欧洲人的2倍。到2050年,如果都像美国人那样生活需要5个地球,都像日本人那样生活则要准备24个地球。即使以目前世界平均增速来算,也必须有2个地球的自然资源量才能满足人类每年的需求。资料来源:WWF《地球生命力报告2008》。
图1-6生物承载力总量排名居前的国家(2003年)
资料来源: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 《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08年6月。
不过,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永远都只有一个。
“中美国”面临生态瓶颈
在最近20年来蓬勃增长的经济大潮中,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组合:“中美国”(Chimerica)。这是哈佛大学经济史教授尼尔?弗格森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在2007年3月5日《洛杉矶时报》上一篇名为《买下中美国》的文章中,弗格森宣称,美国和中国不是两个国家,而是同属于一个叫“中美国”的国家,它们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一个储蓄一个消费,一个出口一个进口,一个提供产品一个提供服务,一个储备外汇一个印制美元。他说:“这是极好的联姻。”当然,这也是一种高碳的联姻。在前所未有的环境压力面前,这两个国家原有的增长模式都已经难以为继了。
在罗马俱乐部眼中,从长远来看,世界经济的“模范生”美国其实是最大的“问题儿童”。按照美国这种极度消耗资源的模式实现的经济增长是不可以持续的,《增长的极限》给出的模型表明,如果发展中国家都复制美国的增长道路,那么绝大多数资源(能源和金属)最迟在22世纪初就会被消耗一空。
在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面前,美国人一直引以为傲的高碳生活方式已经走进了死胡同。美国国土辽阔,是个坐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人均汽车保有量居于世界前列,同时美国人酷爱大块头、大排量的汽车,这使美国的石油消耗一直居高不下。中产阶级的美国人典型的居所,往往是一套大公寓或独栋房子。美国人的饮食结构以肉奶蛋为主,他们的衣服和日常用品折旧很快,很多东西离使用寿命还很远就被快速淘汰了。美国人均拥有的电脑和其他消费电子产品,也都位居前列。这些商品从在遥远的境外工厂生产出来,到运送到美国消费者手中,再到最终被扔进垃圾箱,整个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和能源,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长期以来,美国都是一个消费主导型的国家,储蓄率非常低。美国消费者是世界上最庞大的消费力量,这种购买力其实早已超过了美国人实际拥有的财富水平。放大这个购买力的工具,就是金融市场提供的各种信贷杠杆。在美国,从房子到汽车,从水电费到电话账单,信用消费无处不在。买房者很少会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通过贷款来实施的。消费成为美国经济的最大动力之一,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成为世界各国十分羡慕和竭力推崇的消费模式。以至于那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在房价上涨期间也能稳稳当当通过银行贷款购房。
美国依靠美元的特殊货币地位,独享铸币税收益,向外过度举债发展,向内过度贷款消费,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所催生的消费泡沫毕竟难以持久,这种寅吃卯粮的消费发展模式最终在2008年走到了尽头。表面看来,这是里根时代以来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所挨的当头一棒,究其实质,则是美国经济虚拟化所带来的高寄生性已经在经济层面无法维持。美国这种生产过程的去物质化和消费过程的高物质化并存的增长模式,从环境角度看也早已不可持续。
走到十字路口的,还有这对经济双胞胎中的另一位。美国式的超前消费的背后,是中国式的凶猛生产,两者其实是一体两面、互为表里。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22节:低碳革命开始了(22)
在最近几轮经济周期中,中国经济的推动力主要来自投资和出口这两台引擎,它们本身也高度相关。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生产过程的“去物质化”进程同步的,是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快速崛起,以及与此相关的重化工化。世界市场的主要商品生产活动向中国的转移,给中国带来了走出贫困的重要推动力,也直接推高了中国的资源和能源消耗。与此相适应的,则是中国国内行政力量主导下的快速城市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热潮。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中根深蒂固的GDP主义,则不断为这股热潮推波助澜、火上浇油。
把中国经济增长中的高物质化倾向推向极端的另一个关键变量,是我们发展模式的粗放和低效。作为看得见的政绩,硬件投资建设项目在各级地方政府大受欢迎;作为近乎免费获得的资源使用权,无论是国企还是私营企业,首先关注的都是如何把它们快速变现,很少顾及它们的开发效率和长远发展。
这是一个巨大的失去平衡的经济体,而她对生态环境的冷酷无情、对能源和自然资源消耗的速度及规模,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很少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以如此之高的激情加速折旧自己的环境未来,义无反顾地展开一场生态自杀。2008年6月,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发布的《中国生态足迹报告》,在评估中国的生态资源消耗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概览。
在过去的40年里(1961—2003年),中国因为人文发展指数快速增加,尽管生物承载力也在不断增加,但中国消耗的资源还是已经超过了其自身生态系统所能提供资源的2倍以上,平均每10年增加0.2公顷。中国从20 世纪70 年代中期就出现生态赤字,即每年需要的生物承载力大于其自身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大部分生态赤字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碳排放。不断发展的能源需求,迫使中国只能通过以自然资源的形式进口生物承载力来弥补部分生态赤字,到2003年,中国进口的自然资源几乎等于德国全国的生物承载力。这一年,中国的消费需求加上排放的废弃物,需要两个中国的生物承载力才能满足。
2003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为1.6公顷,在147个国家中列第69位,尽管低于全球平均生态足迹,但乘以13亿之众的庞大人口,仍使得中国的总生态足迹毫无悬念地冲到了世界的前列。2005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进一步增加到2.1全球公顷,资源消耗是承载能力的2.3倍。而在《2008地球生命力报告》里,中国的生态足迹总量已经和美国相同,约为全球生物承载力的21%,人均足迹也已接近全球平均人均生态足迹。
知名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2006年在《纽约时报》的一篇专栏里指出,近30年来,年均增速高达10%的中国创造了一场经济奇迹,但数量空前的中国工厂毫无顾忌地将废弃物排进江河、将废气排入天空,同时也带来了一场环境噩梦,今天在设计、运输、生产和发电等所有环节,中国必须进行根本变革,摸索出一条更具持续性的发展模式。弗里德曼援引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丹尼尔?罗森的话说,中国著名的“猫论”应该进行版本升级了:“现在这只猫最好是绿色的,否则还没等捉到老鼠它就死了。”
表1-3中国及其主要国家生态足迹与发展指数表(2003年)国家地区生态足迹发展指数美国9.60.94澳大利亚6.60.96匈牙利3.50.86意大利4.20.93韩国4.10.90南非2.30.66巴西2.10.79中国1.60.76印度0.80.60
工业文明赋予了人类前所未有的巨大能力,上天、入地、登月、下海均无所不能,地球上几乎已经没有人类无法到达的地区,只要我们愿意。农耕时代的人们只能在几公里的范围内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巨大的自然环境对他们而言意味着永恒;而今天,我们的生活足迹已经可以扩展到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在征服了地理限制的同时也让自己从此远离了永恒,因为我们实际上把属于后世若干代人的资源都提前预支了,从地球资源消耗的代际分布角度看,我们已经把人类时代大大缩短了。
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所带来的副产品不但改变了地区土壤和水的成分,还显著改变了地球大气的构成,由此改变了亿万年来太阳能在大气圈、水圈、地圈和生物圈中的均衡分布。这是一种无比巨大的能量,而它的反作用力也同样巨大,今天已经开始通过融化的冰川、上涨的海水和变幻莫测的气候显现出来了。如果说美国人过度的消费透支引爆了全球经济危机,那么在人类过度的资源透支之后,等待我们的又会是什么,其实已经不难想见。在震怒之日到来之前,我们必须尽快转换航道,避开大自然即将对我们展开的环境清算。
WWW.HQDOOR.COM←虹←桥书←吧←
第23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1)
低碳革命的大幕必须拉开了。/ 第二章 /
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一个控制不了自己能源的国家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未来。
——贝拉克?奥巴马《无畏的希望》
10年前,我们说这些影响将发生在我们的子女和孙子孙女身上。而现在,这已经发生在了我们自己身上。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主席、2007年诺贝尔
和平奖获得者拉金德拉?帕乔里(Rajendra Pachauri)
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第

章00
第一节瓦克斯曼—马基法案:美国
撬动低碳世界的杠杆
2009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备受瞩目的《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ACES法案,以下简称瓦克斯曼—马基法案),这是奥巴马总统能源与气候新政推进过程中的一次重大胜利。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美国国内的立法逐渐清晰,如果该法案能在年底或稍晚的时候顺利通过参议院的表决,美国很可能将以此法案为蓝本,在接下来的几轮谈判中,逐渐落实各等级国家相应的义务和权利,也将会为美国在今后的时间里领导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向低碳经济转型奠定一个坚实的政策和制度基础。
6月26日下午5点43分,在众议院通过该法案后的第一时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自己的微博客Twitter上立即作出了公开的反应。奥巴马说:众议院今天通过了历史性的清洁能源与气候议案,感谢你们这些来自草根阶层的支持。次日,奥巴马收回了早已录制完毕、主要内容为推动美国医疗改革的讲话,改为祝贺众议院刚刚通过的瓦克斯曼—马基法案,进而敦促参议院抓紧时机通过此法。
在国会山,多数民主党人将瓦克斯曼—马基法案的通过视为一个里程碑式的重大成果。法案的提案人之一、马萨诸塞州众议员爱德华?马基甚至将此法与阿波罗登月计划和民权法案相提并论。另一位提案人、众议院能源和商业委员会主席亨利?瓦克斯曼说,该法案是提高美国能源安全以及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决定性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行动”,一旦这项法案成为法律,美国将减少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并成为清洁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领域的世界领袖。
突破性的妥协法案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之初就明确表示,将在美国实行温室气体减排,立法促进清洁能源及能效领域的发展。2009年3月31日,在奥巴马新政府宣誓就职两个月零十一天之后,美国众议员亨利?瓦克斯曼和爱德华?马基公布了瓦克斯曼—马基法案讨论稿。5月21日,该法案在瓦克斯曼掌舵的众议院能源与商业委员会以33票对25票的较大优势顺利过关。在提交给众议院全体表决前,该法案一共要在9个委员会闯关,其中有4个委员会先后开了免于审议直接通过的绿灯。近年饱受攻击的众议院议长、与瓦克斯曼一样来自加州的民主党人佩洛西,也将众议院在美国独立日前通过瓦克斯曼—马基法案列为其首要日程,作为重塑领导形象的关键一步。
瓦克斯曼与佩洛西面对的是众议院共和党人几乎一边倒的反对之声。共和党人一直批评这一法案无异于“国家能源税”,将损害美国的经济,增加消费者的成本,使美国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并将引起人们大量失业。有的共和党议员甚至放言,该法案对美国“有百害而无一利”。
WWW.HQDOOR.COM§虹§桥 虫 工 木 桥 书§吧§
第24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2)
甚至在他们的民主党同僚内部,意见也并不完全一致。来自明尼苏达州、控制着众议院势力的农业委员会的民主党人彼得森就是一个重量级的反对者,而该委员会掌握着27票。彼得森认为,瓦克斯曼—马基法案严厉的减排限额,将大大影响到美国农场主和牧场主们农村小电网的利益,因此很难接受。
由于兹事体大,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和游说团体几乎都被动员起来了。虽然批评之声不绝于耳,但支持的力量也同样强大,支持者名单中,包括了绝大多数环境保护组织,比如美国环保协会、自然资源保护理事会、大自然保护协会和全国消费者联盟,此外还有通用电气、道氏化学、杜克能源等巨头,甚至还有钢铁和煤矿工人,美国七大电厂中的六家都表示支持。华尔街则对法案的通过表示默许,因为该法案会在市场上造就大量新能源交易,令华尔街从中受益。
6月26日,众议院开始就瓦克斯曼—马基法案进行表决。在随后的表决中,瓦克斯曼—马基法案以219票赞成,212票反对的微弱多数在众议院过关。整个表决过程堪称惊险,44名民主党议员投票反对这一法案,而在共和党中,只有8名议员投票支持这一法案(具体投票数如图2-1所示),瓦克斯曼最后拿到的赞成票,只比最低门槛多了一票。
图2-1瓦克斯曼—马基法案投票情况
在众议院通过后,这一法案在参议院将面临更大阻力,在100名参议员中需要至少60张赞成票才能使其在参议院过关。
在评论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推出的多项变革计划时,《华尔街日报》助理总编兼华盛顿分社执行编辑杰拉尔德?赛博说:“奥巴马的计划一出台就会面临两边不讨好的问题。有的人觉得他的提议太激进,有人又觉得太温吞。只有一部分人会觉得恰到好处。然而不管是美国本土还是海外,人们都希望能够采取一些措施。”作为奥巴马能源与气候新政的关键立法行动,瓦克斯曼—马基法案似乎也面对着同样的困境,共和党人和农业团体认为该法案过于超前,而世界自然基金会、绿色和平组织、地球之友等环保组织则认为法案中的措施还不够有力,承诺的减排额还远远不够,因此无法支持“这么弱”的法案。
从现状来看,瓦克斯曼—马基法案作为层层妥协之后的产物,无疑有诸多不足。但对它更公正的评价,可能需要我们眼光放得更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它。尽管在承诺的程度上,它做得还远远不够,但在未来发展趋势上,它以国会立法的方式确立了一个根本的方向,而这是决定性的。更重要的是,本法案的提出和通过是美国众议院史上的一次突破。由于每位众议员代表着50万选民,他们只对自己的选民负责,且任期只有2年(参议员任期6年),提出的议案往往显得短视。瓦克斯曼—马基法案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战略性立法,能在众议院率先提出,确实是一个意味深长的举动。
巨资投向新能源,打造经济新引擎
每次大规模经济危机都会带来产业的大调整和全球分工格局的深刻变化。面对30年代的大萧条,美国实行了以凯恩斯主义为基础的罗斯福“新政”,通过加强政府控制和政府投资来对付经济危机。70年代,中东石油危机促使日本的电子、汽车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后,美国出现了互联网高科技的高速发展。
而此轮经济危机则将成为发展新能源经济并以此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最佳时机,这也在瓦克斯曼—马基法案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法案将巨资投向了新能源领域。新能源技术和能源效率技术的投资规模将达到1900亿美元,其中包括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这两个领域到2025年达到900亿美元的投资规模,碳捕捉和封存技术600亿美元,电动汽车和其他先进技术的机动车200亿美元以及基础性的科学研发200亿美元;并要求电力公司到2020年,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提高能源效率满足20%的电力需求;法案要求2012年后新建成的建筑的能效要提高30%,2016年后新建成的建筑需提高50%。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25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3)
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和环境保护署的最新分析,到2020年,该项法案将使每个家庭每天支付额外的低于50美分的成本(这其中还未考虑能源效率节省的成本)。为帮助低收入家庭应对能源价格上涨,法案要求对这些家庭提供退款。
从法案内容本身来看,影响最大的就是能源行业,严峻的危机驱使各国竞相通过技术创新寻求出路,美国正在酝酿着以新能源为主导的跨产业技术革命。奥巴马政府经济复苏计划的核心是推出“能源新政”,巨资投向新能源,使其成为经济复苏的发动机。在其经济复苏的法案中,约400亿美元用于能源传输和替代能源的研究及节能产业的发展。
目前除美国外,英、法、德、日等国也都有了各自的新能源计划。以太阳能为例,法国政府已经提出到2011年前每个大区至少建造一座太阳能发电站的目标。一旦新能源技术成熟,美国将结合其依然强大的金融服务优势以及丰富的新技术产业化经验,在全球范围内掀起自新经济革命之后的又一次产业革命,再次占据世界经济的制高点,确立新的国家竞争优势。
以下几组数据可以帮我们更好地了解这部将对美国乃至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法案:
(1)170万个工作岗位。根据相关工业巨头的估算,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将释放数以几十亿美元计的工业投资,并创造大量的工作机会。最新的研究表明,美国清洁能源法案与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将创造170万清洁能源的新岗位。
(2)每个家庭节省1050美元。美国节能经济理事会最近估计,单单到2020年,法案中的能效条款就将为美国每个家庭节省1050美元。这还不包括新技术、污染降低、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带来的好处。
(3)每年为消费者节省2900亿美元。美国节能经济理事会发现,法案中的能效条款在2020年将为美国消费者节省2900亿美元。
(4)减少超过2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分析,单单在2020年一年将减少22?65亿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5)平均每个家庭将支付80~175美元。来自国会预算办公室和环保局的最新分析表明,不包括能源效率的节省,根据法案,平均每个美国家庭在2020年每天将为该法案支付50美分。
(6)40%的美国家庭将不用支付任何费用。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的估计,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减少,40%的美国家庭将不用支付任何费用。
瓦克斯曼—马基法案的一个目的就是减少美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增加美国的能源独立。根据美国节能经济理事会的估计,单单2020年一年,法案就将为美国节省2?4亿桶石油。
可以看出,瓦克斯曼—马基法案所代表的奥巴马能源新政,真正的战略意图在于改变国际资源的分配体制,造就一个达数万亿美元的新型产业,大量增加国内就业需求,拉动美国经济再次崛起,实现美国从消费社会向生产社会的转型,彻底改造美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一场新的经济革命,将比十年前的互联网革命意义更为重大,影响更为深远,是21世纪人类最大规模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总体革命,有望使美国再次占据主导全球经济的制高点。
美国重返气候舞台中心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也是全球头号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政府一直担心“减排”会伤及自身经济发展,前任总统布什任期内,索性退出了旨在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其间,对于凡是涉及全球气候会议的减排议题,美国政府也大多持消极态度,这令国际社会备感失望,美国也因此广受抨击。在此背景下,从国际气候谈判的角度看,瓦克斯曼—马基法案在众议院通过,其意义尤其显得不同寻常。
如果说马基声称的“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能源和气候变化立法”尚有王婆卖瓜之嫌的话,那么美国前副总统、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戈尔的看法应该更能为人们接受了。他认为,法案中的一些措施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具有实质意义的第一步”。
虹桥门户网WWW.HQDOOR.COM
第26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4)
关于应对气候变化,法案要点如下:
(1)规定美国到2020年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到2050年减少83%。
(2)引入了名为“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机制。根据这一机制,美国发电、炼油、炼钢等工业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配额将逐步减少,超额排放需要购买排放权。
(3)依据法案,美国联邦政府将设置一个排放上限(CAP),这个排放上限将覆盖美国主要的经济部门,这些经济部门产生美国8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法案中的补充减排措施,如防止热带雨林砍伐的投资计划,将实现重要的额外碳减排。
(4)允许各企业通过植树和保护森林等手段抵消自己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求到2020年时,电力部门至少有12%的发电量来自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5)批准每年投资10亿美元,供新建立的燃煤发电站进行碳捕捉,要求2012年后新建成建筑的能效要提高30%,2016年后则需提高50%。
(6)法案授权政府限制工厂、炼油厂、发电厂等的排碳量,规定2020年时,排碳量必须从2005年的标准降低17%,2050年时降低83%。
若瓦克斯曼—马基法案最终获得通过并成为法律,全球碳减排权交易市场必将迎来爆炸性增长。2010—2019年,法案将为政府提供6930亿美元的免费排放配额,估计到2012年每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价格将达到13美元。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在6月19日的分析,到2020年,美国二氧化碳配额的价值将达到914亿美元,其中碳补偿的价值将达到133亿美元。按照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的预测,如果美国最终通过了该法案,全球碳市场交易将会从2008年的1100亿美金上升到2012年的5000亿美金。到2020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可能会达到3万亿美元。
美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对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十年来,美国近两届政府和五届国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态度,从反对、质疑到关注、积极推动立法,也已发生明显转变。美国国会和各界都已经深刻意识到了气候变化的真实性和严重性。自奥巴马执政以来积极推动经济转型,敦促国会对气候问题进行立法,他一再呼吁美国必须转变生产和能源消费方式,因为在这一领域的成功必然会创造出新的数以百万计的就业机会。奥巴马认为,这一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转型也必然有利于美国经济在21世纪继续领先全球。
在6月中旬结束的波恩会议上,美国代表团提出了将各国分成三个等级并区别对待的建议,作为参加哥本哈根气候谈判的策略,对此其他发达国家没有表示异议。《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把世界各国成功地连接起来应对气候变化。美国提出的“等级划分和区别对待”谈判策略,则希望具体落实各类国家不同的减排责任,以图打开僵局,为哥本哈根谈判定调。瓦克斯曼—马基法案在以后从议院获得通过并提交给参议院表决,美国很可能基于“等级划分及区别对待”的原则和该法案的框架,在今后的谈判中,寻求落实各个等级国家的相应权利和义务,把气候变化问题的领导权从欧洲人手中夺回来。
奥巴马的优势在于,他在布什政府所累积的巨额道义负资产的基础上,只要做出“变革”的姿态,就已经在为此庆幸不已的欧洲人那里赢得了分数。通过调整气候政策,严肃对待气候谈判,奥巴马已经把美国推上了应对气候变化全球领袖的道义制高点。如果说,瓦克斯曼—马基法案承诺美国承担强制减排义务是他递给世界的胡萝卜的话,那么碳关税就是他握在手中逼迫各国就范的一根大棒。
另外一根大棒则藏在碳减排交易的胡萝卜堆里。法案规定,如果一个国外企业要取得碳减排供应商的资格,必须该企业所在国家已经有强制性的排放额度目标,如果想以行业减排的方式来操作,也需要这个国家为该行业设置强制性的排放指标。不仅如此,美国还需要与该国签订协议之后,才能开始相关碳排放指标的交易。因此,尽管法案画出了10亿吨国际碳补偿贸易空间的大饼,中国企业也是国际碳减排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但从法案设置了一道极高的“门槛”来看,如果中国政府不采取行业限排等举措并与美国政府达成气候协议,这个饼中国企业一时还无法吃到嘴里。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27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5)
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第

章内藏玄机:奥巴马顺势而动
对整个国际社会而言,今年12月将在哥本哈根举行的全球气候变化大会意义重大,美国的态度和表现尤为引人关注。因此,美国众议院刚刚通过的瓦克斯曼—马基法案具有积极意义,表明华盛顿已进入了严肃的谈判状态,也向与整个国际社会携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正确方向迈出了第一步。
瓦克斯曼—马基法案规定,美国到2020年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仅相当于在国际公认的1990年基础上减排4%,这与欧盟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0%的承诺差距很大,更不用说欧盟之后提出的减排30%的目标了。换言之,美国的减排承诺与其自身所处地位相距尚远。
5月20日,中国政府在其有关气候变化的政策文件中指出,作为历史上最大的污染源,发达国家应该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到1990年的60%,即在国际公认的1990年基础上减排40%;发达国家还应该至少将GDP的0?5%~1%贡献出来,帮助发展中国家更新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适应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很明显,美国在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
瓦克斯曼—马基法案是美国在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最重要的谈判筹码,也是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谋求世界领导权的重要一环。许多美国政要也都借口该法案,要求中国、印度做出更明确的减排承诺。早在5月26日,美国参议院外事委员会主席约翰?克里在北京主持中美清洁能源论坛时,就做了类似的表示。因此,法案虽然规划了美国绿色经济蓝图,但距离付诸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大程度上,法案只是奠定了美国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的基调。
在其他国家都在防止气候变化问题上取得了进步的情况下,美国如果没有颁布任何法律就去参加哥本哈根会议无疑是尴尬的。如果由于美国立法者们的作为,使得美国代表们不用面临一丝不挂地参加哥本哈根会议的危险,那么法案就为美国与会者们提供了一块不错的遮羞布。如果12月全世界有很强的政治意愿,奥巴马就可以顺势而动。对奥巴马来说,目前的进度应该是很理想的了,届时无论是进退攻守,众议院6月26日的表决结果和尚待参议院审议的事实,都给了他很大的灵活性,使美国谈判代表在哥本哈根占据了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
碳关税:一石激起千层浪
奥巴马上台后,最引人注目的人事布局之一就是提名美裔华人朱棣文当能源部长。美国新科能源部长上台没几天,最关键的招数就出来了:“碳关税(Carbon Tariff)”。朱棣文称要对不承诺产品碳排放进行计量的国家征收碳关税,即对进口的排放密集型产品,如铝、钢铁、水泥和一些化工产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而瓦克斯曼—马基法案中的“征收特别关税”条款实质就是碳关税,它规定美国将可对未达到美国碳排放标准的外国产品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以覆盖出口至美国的产品的碳含量。瓦克斯曼的理由是,如果其他国家没有实施温室气体强制减排措施,那将使为此付出成本的美国制造商处于不公平的竞争地位,因此美国将采用征收特别关税的方式来抵消这一成本。
将气候问题与贸易问题挂起钩来,以碳减排名义出现的这个新型贸易壁垒,构思确实非常精巧。瓦克斯曼们提出碳关税条款,有国内政治的考量,通过为美国企业增加这一保护手段,以换取他们对法案的支持。它既占据了应对气候变化这个道义高地,又保护了美国制造业者,同时也为囊中羞涩的美国政府新辟了一块财源,一箭三雕,名利双收。《华盛顿邮报》就直言指出,这项法案目的是保护本地产业的竞争力,使其产品较进口产品具有较高的价格优势。
瓦克斯曼—马基法案对于应对气候变化这个迫在眉睫的全球挑战来说,它给了8年来一直缺席的美国政府一个姗姗来迟的推动力,唤起了世界对美国重新承担节能减排领导责任的期望;而对于竭力从经济衰退的泥潭中爬出来的另一个迫在眉睫的全球挑战国际贸易来说,美国出于危机时期的保护主义本能,是以环境保护为名,通过碳关税条款行贸易保护之实。
WWW.HQDOOR.COM§虹§桥书§吧§
第28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6)
碳关税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本身非常复杂,极具争议。美国老大哥一开此头,欧盟等其他小兄弟必然有样学样,令已趋严峻的贸易保护主义形势更加紧张。碳关税的靶子,其实是以中印等为首的发展中排放大国,这两个国家也迅速做出了强烈反应。印度环境部长杰伦?兰密施认为碳关税是“恶毒的”,并坚决拒绝了在WTO谈判气候变化的想法。
7月2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说,中方坚决反对利用气候变化之名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因为其“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损人又不利己”。次日,中国一位政府发言人再次对碳关税表示“坚决的反对”。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说,碳关税不仅违反了WTO的基本规则,也违背了《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严重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姚坚语气强硬地警告,碳关税无助于增强国际社会合作应对经济危机的信心,也无助于各国共同为气候变化谈判做出的努力,只会扰乱国际贸易秩序,引发贸易战。
看来,碳关税可谓是在最不合时宜时被抛出来。目前世界各国正期待同舟共济,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同时为今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竭力凝聚共识,最不需要的就是跑出来一个让世界心神不宁的碳关税。这对奥巴马重塑美国领导地位的努力,也是一种意外的干扰。面对音量越来越高的抗议声浪和全球贸易混战的风险,奥巴马也深感忧虑。他警告说,开征碳关税可能会发出一种保护主义信号,“我认为也许有其他途径达到目的,而不需要采取征收关税的方法。”
但山姆大叔会轻易放下这根在未来低碳世界里敲打贸易对手的大棒吗?它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世界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第二节奥巴马能源新政
作为世界头号大国,美国的能源和气候政策随着新任总统奥巴马的上台发生了戏剧性转变,引人关注。
奥巴马早在参加竞选前的很长时间里就开始关注气候变化问题。2006年奥巴马在担任参议员的第二年,就与另一名参议员一起动议了两个提案,一个是要求提高燃油经济的标准,另一个是鼓励使用替代燃油。当年6月,奥巴马邀请了一些环保团体的领导人一起讨论关于增强燃油经济的立法。2007年5月在对底特律经济俱乐部的2000名汽车工业管理人员讲话时,奥巴马建议使用新技术来改善能效,批评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几乎没有做出任何努力来提高能效,减少美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当外国汽车行业的竞争者正在投资于发现提高能效的技术时,美国的汽车制造者却把时间和金钱都花费在了生产更大更快的汽车上,而且每当国会想要做出努力来提高美国的能效标准时,这些汽车公司就会通过游说激烈反对通过这样的法案。
当选总统后,奥巴马更是不遗余力推动美国经济向低碳化转型。在奥巴马看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与振兴美国经济的目标并不矛盾,为缓解气候变化所做的投入并非一种负担。比如清洁能源的开发就是振兴美国经济工作的一部分,能够创造出数百万个就业机会,成为美国摆脱经济危机促进经济振兴的新增长点。
奥巴马认为,作为世界头号经济、政治与军事大国,其能源和气候政策必然会对全球未来局势产生长远影响。奥巴马提出在未来10年内必须通过开发替代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将汽油消耗量压缩20%的能源安全战略目标,试图通过《瓦克斯曼—马基法案》,用立法来强调能源安全和能源独立的重要性,为美国下一步的经济、外交、安全利益和保持全球范围内领导力而服务。
小布什的单边主义和两面下注
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东京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要求在2008—2012年期间,附件一国家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发展中国家暂不承担减排义务。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29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7)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最初坚持把市场减排机制写进《京都议定书》的美国,却耽于损害国家竞争力的忧虑,在2000年11月海牙召开的第6次缔约方大会期间,坚持大幅度折扣它的减排指标,因而使会议陷入僵局。大会主办者不得不宣布休会,将会议延期到2001年7月在波恩继续举行。
美国的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3%~4%,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近25%。尽管前任总统克林顿曾于1998年11月签署了《京都议定书》,布什政府仍然在2004年3月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宣布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
令人记忆犹新的是,2005年2月15日,即《京都议定书》生效的前夜,美国政府尽管表示当年会拨款58亿美元用于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研究,但拒绝《京都议定书》的立场依旧。小布什政府为何不惜损害大国形象而中途退出,在其8年任期内始终顽固地说“不”?
首先,小布什政府出于对石油、汽车等工业集团利益的保护。全球每年的温室气体排放美国占了近21%,如果美国按《京都议定书》要求履行减排义务,其石油和汽车工业等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其次,小布什政府认为,石油、煤炭等能源的地位还相当重要。从政策上不应减少天然气以外其他资源的发电量,煤炭将仍然扮演重要角色。
再次,小布什政府上任即奉行“单边主义”,强调美国的绝对领导力量,不愿意也不接受国际组织或协议的约束,甚至动用国家机器以战争为代价打击敌对国家。
小布什政府的这一做法不断遭到国际社会指责,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分歧,已经成为美国和欧盟等国的主要矛盾之一。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虽然民主党和共和党在温室气体减排的阶段性目标、政策重点、实施手段和美国全球作用定位等方面存在很大分歧,但是对于减缓气候变化、促进能源安全方面的长期战略问题还有一定共识。小布什政府执政期间,美国对环境和可再生能源也做了相当的投入。据统计,过去8年间,美国联邦政府已投资超过120亿美元用于研发、推广替代性的可再生性能源。与此同时,美国的私营部门也不断向新能源技术领域投资。
甚至在小布什执政的后期,政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也有所松动,对能源问题的关注也在持续提升。
在2007年小布什发布的国情咨文演说中,尽管外交政策和伊拉克问题还是占据了较大篇幅,但小布什也同时强调开发替代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提出了将汽油消耗量压缩20%的能源安全战略目标;2007年6月的G8峰会上,布什政府宣布重回谈判桌是首个证明;2007年底的巴厘岛会议上,最终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同意开启后京都谈判。2008年3月5日,小布什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上发表讲话称:1985年,美国只有20%的石油从国外进口,如今这一比例已攀升至近60%。“美国不得不改变固有的习惯,从石油中解脱出来”,过分依赖石油对国家经济构成实质威胁,油价上升势必拖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从国家安全角度看,这已经成为了一个问题”。
作为世界头号经济、政治与军事大国的美国,其能源和气候政策必然会对全球未来局势产生长远影响。通过技术改进来增加国内能源供给的政策可以缓解以往美国依赖进口来平衡国内石油缺口的被动局面,也有助于改变美国在气候变化的全球问题上不作为的负面形象。
小布什政府在能源和气候政策上内外两边下注,特别是后期在能源和气候问题上的转向,与其说是为了美国大石油公司的利益,倒不如说是美国国家能源气候安全战略某种程度的转变。
奥巴马能源与气候新政
奥巴马政府上台执政以来,抛出“新能源计划和气候政策”,可谓其能源新政“路线图”,其“绿色”如何转变为产业?我们来看看主要内容: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30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8)
首先,在未来的10年中投资1500亿美元来刺激私人开发新的清洁能源,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创造50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到2012年使美国的电力有10%来自可再生能源,到2050年有25%来自可再生能源,这是一个最引人注目的指标;到2015年,使在美国使用的汽车中有100万辆采用油电结合动力,使在美国制造的汽车达到每加仑汽油行驶150英里。
其次,在美国经济中,建立一个“碳排放限制和交易制度”,来限制大工业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具体的做法是,给每个企业都规定一个排放上限,未达到该上限的企业可以把多余的排放配额出售给其他可能超标的企业;建立一个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年度目标,到2020年把排放降低到1990年的水平(《京都议定书》要求37个工业国家最迟到2012年实现这一指标,目前美国的排放超过1990年的17%),到2050年实现把温室气体减少80%的目标。
再次,在创造新的绿色就业、提高燃油经济的标准方面,除了上面提到的提高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例外,还包括使用最廉价的、最清洁的、能效最高的能源资源,每年提高100万个家庭的房屋过冬御寒性能,发展和使用清洁煤技术,修建阿拉斯加的天然气管道等措施。
奥巴马的能源和气候政策在英国前首相布莱尔2008年主持撰写的《打破气候僵局:低碳未来的全球协议》中也得到印证,报告指出:在美国,1998—2007年期间有超过200万人受雇于可再生能源行业,新环保技术的投资从100亿美元上升到660亿美元。
不止在美国,目前在中国,可再生能源领域估计已经拥有超过100万从业人员,其中60%在太阳能制造和服务领域工作。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预测,到2020年,全球在零温室气体排放能耗方面的投资将达到1?9万亿美元。目前,全球大约有200万人就职于风力与太阳能产业,其中一半在中国。在巴西,其蓬勃发展的生物能源产业大约每年能创造100万左右的新职位。在德国,到2030年,环保领域的投资大概是现在的4倍,占工业产值的16%,就业人数将超过其汽车产业所吸纳的工人。
正如“关怀科学家联盟”主席凯文?诺布洛克所言,“在奥巴马看来,解决经济问题与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需要采用的方法是相同的。”
奥巴马反复强调,美国过分依赖进口石油,无论是对经济还是国家安全都构成威胁,美国的能源政策需要进行调整。过高的油价、对石油进口的过度依赖已经严重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全球战略。
长期以来,美国都是世界上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和进口国,美国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在2007年美国的能源结构中,化石燃料占84?9%,核电占8?3%,生物质能占3?5%,可再生能源(水电、地热、太阳能和风能)仅占3?2%。而在化石燃料中,石油占39?2%,天然气占23?3%,煤炭占22?4%。这些年来,伊朗、委内瑞拉、俄罗斯等国明里暗里与美国叫板,伊战泥潭至今拖累,让美国深感过去“削弱自己,加强敌人”能源政策的失败。
值得庆幸的是,奥巴马能源新政所包含的内容,实际在美国州一级的政府早已经在“摸着石头过河”了,拥有一定制度基础和经验积累。奥巴马所要做的不过是在联邦政府层面给予这些制度创新一个政策确认和支持。
我们清楚地记得,小布什在其执政的8年中,基调是否认世界存在着紧迫的气候变化问题,甚至认为气候问题不过是一个“愚蠢的、误导人的神话”。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奥巴马打着“变革”的旗帜反其道而行之。他在竞选胜利两周之后明确表示:“我的总统任期将标志着美国在气候变化方面担当领导的新篇章”。
这番表态在国际上,尤其是在美国的欧洲盟国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被看做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小布什政府时期的结束和奥巴马时代的开始。奥巴马气候变化政策的基点在于不是孤立和消极地看待气候变化的挑战,与之相反,强调的是潜藏的经济机会和制度收益,特别是有助于重塑和巩固美国全球领导力。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31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9)
美国是一个实用主义至上的国家,奥巴马的新政策在能源与气候议题上的积极转变并不是突然良心发现,而是在新的国内外环境下, 为保持全球范围内领导力而设计的,为美国下一步的经济、外交、安全利益服务的。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奥巴马政府不是在玩“美国秀”,气候变化政策也不是新一轮的美国式“忽悠”,能源和气候政策已经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实实在在连接了起来。
加州帮:佩洛西、瓦克斯曼与朱棣文
奥巴马能源新政的另一大亮点是拥有一批坚定的政策拥护和执行者。加州一直被认为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先行者。下面要出场的三位,就是来自加州或者与加州颇有渊源的重量级人物:南希?佩洛西、亨利?瓦克斯曼与朱棣文。
在美国政坛,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和希拉里、赖斯一起并称“三朵玫瑰”,她们都以作风凌厉、办事干练而著称。作为议长,佩洛西拥有两大权力,首先是控制立法日程以及与多数党领袖共同管理各项议程的权力。其次可以在众议院各委员会和小组委员会主席的任命程序中发挥主导作用。
今年已69岁的佩洛西是奥巴马改革计划的关键人物之一。佩洛西说,当前全球都面临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如全球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等,应对气候变化事关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美国应该在绿色技术、清洁能源开发等领域加大投入,并降低能源成本。她反复强调:“我们有责任为后代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
《瓦克斯曼—马基法案》最终能够在众议院获得通过,佩洛西作出了很大努力。为了拉到法案在众议院通过所需的最低门槛218票,佩洛西抓住了每个她所能利用到的沟通机会,在演讲、闭门会议、内部磋商、记者会等不同场合,展开了密集游说。佩洛西甚至难得地跨越了党派政治的界线,在国会走廊向共和党人伸出了友善之手,以换取他们的支持。
亨利?瓦克斯曼与佩洛西一样也是来自加州的民主党人,是国会众议院能源委员会主席,而该委员会是新能源相关法案的起草地。著名的《瓦克斯曼—马基法案》就是由瓦克斯曼与另一位议员爱德华?马基共同提出。为了启动议程,他曾于2009年1月召开新能源听证会。包括通用电器、力拓集团总裁在内的33家企业和组织的领导人都前来作证。
华裔朱棣文1976年取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1997年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又成为美国能源部下属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首位华裔“掌门人”,最终被奥巴马相中并委以重任,出任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能源部长。
美国在小布什时期的能源政策一直饱受争议,奥巴马早在竞选时期就曾承诺将改变旧能源政策,要达成这些目标,都需要能源科技研究作为支持。而朱棣文在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领导的高级能源技术、大气科学、室内外环境治理等项目,都与奥巴马能源政策的重合度很高。美国电子可靠性协调委员会主任斯科特?塞加尔认为,朱棣文的经验与奥巴马把新能源技术及时引入市场的竞选主张完美契合,“他具备从现实角度评估未来能源技术的专业能力”。
2009年7月,现任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与另一位华裔部长骆家辉首次联袂访华。在其到访期间,推动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成立,两国联手投入1500万美元作为启动资金。中美在清洁能源合作上的机制化开端,标志着两国战略对话和能源合作步伐的加快。作为“科班”出身的能源部长,朱棣文在推动新能源领域发展方面的努力广受认可。
但是,他在征收碳关税问题上的表态却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存在较大分歧。朱棣文在就职不久后公开表示,如果其他国家没有实施温室气体强制减排措施,那么美国将征收碳关税,这有助于避免使美国制造业处于不公平的竞争状态。
可以预想,朱棣文的能源之旅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在美国能源政策的制定方面,他的话语权有待扩大,同时,还要考虑到其减排与贸易挂钩的主张在其他国家可能引起的反弹。
BOOK.HQDOOR.COM←红←桥书←吧←
第32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10)
财富泡沫之后的新经济与新实力
美国经济刚刚显露复苏迹象,仍没有把握能够持续向好。回想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跌宕起伏。
在次贷危机爆发前夕,在大约5万多亿美元的美国抵押贷款总量中,房利美和房地美的业务量约占一半以上。房利美和房地美成为全美次贷危机首当其冲陷入困境的贷款融资机构。
在危机中,很多人还不起房贷,车贷,信用卡债务……住房净值贷款危机提高了信用卡贷款的违约率,加剧了信用危机。据报道,2008年上半年信用卡发放机构已经注销210亿美元信用卡坏账,预计在随后的一年半时间里信用卡发放机构至少还会损失550亿美元。
如果说,2007年夏季房利美和房地美陷入困境,标志着美国次贷危机的开始,那么,2008年9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破产,则标志着美国信贷危机发展成为投行危机。
2008年9月14日,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惊呼:美国正在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危机使很多美国人深感恐惧,把这场危机与偷袭珍珠港的恐怖事件相提并论,好比“经济珍珠港事件”。还有人把这场危机与“9?11”恐怖事件相比拟,称之为“9?11经济恐怖事件”。2008年10月5日,美国《华盛顿邮报》甚至发表评论文章称,这场危机“比‘9?11’更严重”。
在投行危机中,银行和客户违约率大幅度上升,银行营运失灵,正常业务中断或停止,大批投行陷入困境,直至排名前五位的世界顶尖投行相继破产和重组。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和美林公司被收购的消息一出,股票市场犹如晴天霹雳,美国和全球股市大动荡。这个“黑色星期一”被认为是“‘9?11’以来华尔街最悲惨的一天”。金融危机席卷而来,从虚拟经济开始,逐步进入到实体经济,很快发展成为生产过剩的全面经济危机。
美国家庭财富损失惨重。据美联储2009年3月2日公布的数据,美国家庭财富在2008年全年损失额高达11?2万亿美元。在这场危机中,美国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失业率迅速攀升。2008年,美国失业总人数达到258.9万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一年。2009年1月,美国裁员61?4万人。2月,又裁员69?7万人。进入经济危机以来,美国已经损失了400多万个就业机会。美国经济学家预测,2009年,会有200万~300万人或更多的人失业。到2010年春季,失业率将攀上10%,甚至更高。此外还有大量无法找到全日工作、只好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情况出现。美国劳工部称,2008年11月,不得已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有730万人,同比增长62%。
随着失业人数的上升,美国贫困人口也不断增加。2008年11月17日,美国政府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说,大约有3620万美国人吃不饱,其中1/3的人有时会挨饿。据统计,美国有2950万人靠领取食品券过活。2008年1月—8月,登记领取食品券的人数增加了200万人。美国政府公布的这些数字还是经济衰退前的数字,危机爆发后的数字在大幅上升。2009年2月7日,美国劳工部宣布,美国申领失业救济金的人数现在已经到498?7万人的创纪录水平。这表明,美国经济危机正在进一步深化。
小布什不得不承认美国进入经济危机了,而奥巴马提出了自己的应对之策——新能源经济。奥巴马已将能源产业作为美国经济复兴的核心。能源战略的目标就是:实现美国石油独立、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控制温室气体、提供大量绿色就业岗位、提高美国石油的能源利用效率等。
从短期来看,开发新能源和推进节能改造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摆脱经济危机;从中长期来看,可重新建立美国的竞争优势,占领后石油时代的经济制高点。奥巴马能源战略构想显示,美国希望改变能源利用方式,开发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争夺未来能源和科技制高点。
当然,不只是美国,各国都在争夺能源的先机,积极寻找新的途径。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33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11)
2003年就开始大力推进气候变化问题的欧盟,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进一步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为此,欧盟各国在新能源开发与利用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投入,相关产业化技术已经位居世界前列。
德国通过了温室气体减排新法案,使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从现在的14%增加到2020年的20%。法国环境部于2008年11月17日公布了一项旨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计划,政府希望能够通过一系列举措,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例。
欧洲议会于2008年12月17日批准了欧盟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以保证欧盟到2020年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总体消耗中的比例提高到20%。
对美欧之外的国家而言,发展新能源一方面是为了促使经济摆脱危机困境,另一方面可以增强能源供给安全,提高自身在未来低碳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力。
国际能源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激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
澳大利亚2008年12月17日公布了可再生能源立法草案,要求到2020年该国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的比例升至20%。
日本通过实施“绿色新政”,计划将太阳能发电量增加20倍,新型环保汽车使用量增加40%。
韩国将在2030年前投资1030亿美元用于开发可再生能源,把化石能源比例从目前的83%减少到61%,把可再生能源比例从目前的2?4%提高到11%。
印度政府2008年12月26日通过新的能源安全政策,其中之一就是倡导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
中国正在制定中的新能源发展规划中,将把新能源放在战略地位,加强新能源的技术研发,大力增加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创新体制,促进新能源的发展。新能源振兴规划将涉及2009—2011年三年内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目标与任务。而要实现2020年规划总目标,预计可再生能源总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以上。
奥巴马的能源新政标志着一个开端。在这场变革中,谁不行动就将落后。而每一轮技术浪潮中,美国往往担当创新国的使命,绝大多数的国家为了不被动落后,只好跟上,充当模仿国角色。历史证明在每次争夺变革主导权的过程中,自然会形成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重新调整。而这次以气候变化和新能源的大变革机遇,美国已经迟到了8年,对其他国家来说既是遗憾也蕴含着迎头赶上的机会。面对着同样广阔的空间,犹豫和迟缓就意味着丧失主动权。
第三节低碳能源世界的新边疆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各国都是世界经济的弄潮儿,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人类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一场涉及实体经济的金融危机从大洋彼岸袭来,面对危机,中国在寻找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世界在寻找摆脱固有发展模式的良方,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在试图将经济复苏与经济转型结合起来,积极寻找引领全球经济的新技术和新产业。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能源的发展和新能源的利用,并将它作为增强能源供给安全,走出经济危机和提高自身在未来低碳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力,以期实现能源生产和社会消费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世界各国都把新能源发展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据国际能源署不完全统计,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激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美国不惜投入1500亿美元发展新能源,计划用3年时间使美国新能源产量增加1倍,到2012年,将新能源发电占总能源发电的比例提高到10%,2025年这一比例将增至25%。日本经济产业省制定最新计划,到2030年,风力、太阳能、水力、生物质能和地热等的发电量将占日本总用电量的20%。德国也表示将来新能源领域就业人数要超过汽车领域就业人数。
就中国而言,由于社会在高速发展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产业前景十分诱人。
◇欢◇迎◇访◇问◇BOOK.HQDOOR.COM◇
第34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12)
我国正在制定新能源发展规划,将把新能源放在战略地位,加强新能源的技术研发,大力增加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创新体制,促进新能源的发展。按照规划,到2020年,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总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其中,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成为新能源振兴规划的重点发展领域。
各国政府在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过程中,都对新能源产业给予了高度关注和肯定,并将新能源利用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纳入国家战略考虑之中。对比美、欧、日、韩等发达国家对待新能源的态度,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曾警告说:“如果我们再不重视,不能从一个更高的视野审视新能源发展问题,预计再过10年,将会突然发现,我们又落到别人后面了。到时候,我们即使想追也追不上了。”警告并非危言耸听。这种战略层面的重视,必将促使新能源产业相关支持这个政策的出台,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
可以预见的是,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将成为各国新一轮科技竞争和产业竞争的重要“战场”,而中国作为经济大国和能源消费大国,必然要参与这一轮新能源产业的竞争。面对这场新能源技术革命,中国的能源战略应做出什么样的应对和调整?中国能否在这场创新性技术革命中抢占发展先机?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太阳能我就能”: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目前,在国际社会公认的可规模开采的新能源中,太阳能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无运输、无垄断、无采购成本等一系列优点,被誉为最理想的能源,并成为常规能源的最佳替代品。在同样亮度下,太阳能LED灯用电量仅为白炽灯的1/10,寿命却是白炽灯的10倍,因此,占人类消耗电力总量20%的照明系统面临重大技术改革。只要有一半的白炽灯被其取代,每年就能为国家节省用电近1000亿度,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照明。
近两年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把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作为国家能源替代策略。2007年下半年太阳能发电已经被许多发达国家列入与火电、水电、风电和核电等并列的主要电力能源,这预示着人类大规模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开始。2008年,全球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59?5亿千瓦,比2007年增长了110%,其中新增量的近九成被欧美国家占有。
作为能源消耗大国,中国目前的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仅为发电总装机容量的万分之一,处于行业发展的初始阶段。2004年以来,在国际光伏市场的强大需求拉动下,我国光伏产业迅速发展,2006年底光伏电池生产能力达到1645兆瓦,全年生产光伏电池500兆瓦,占全世界产量的10%以上,仅次于日本和欧洲。但是,目前我国太阳能行业产值仅有300亿元的规模,且这些产值还是由6000家以上的企业共同创造的。而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表示,太阳能发电装机总容量在2010年达到30万千瓦,2020年达到180万千瓦。据此,有业内机构乐观地预计,随着成本的不断降低、效率的不断提高、政府补贴的到位,太阳能发电产业将迎来长期、爆发式的增长,未来发展的空间十分巨大,这也使得太阳能行业充满了创业豪情。正如力诺集团董事长高元坤曾抛出这样一句豪言壮志:“太阳能行业将迎来一个空前的发展高峰期,机会稍纵即逝,绝不能等!”
图2-2力诺集团太阳能产品产量对比图
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2010年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量要达到1?5亿平方米。这无疑对太阳能光热行业是个利好消息,意味着未来3年内该行业每年有着30%以上的发展速度。目前已有江苏、广东、海南等10多个省市明确要求,12层以下建筑要强制、全面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为太阳能光热应用提供了数百亿元的市场前景。
譬如,目前国内最大的太阳能屋顶项目——山东省博物馆新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项目,其总规模450千瓦,投资2000万人民币。而该项目由中海阳集团下属子公司——中海阳(北京)新能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整体设计与施工,预计2009年10月完工试运行。该项目的整体设计方案与施工标准均达到或领先于国际同行标准,工程共计铺设近3000块多类型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此项目充分反映了我国在太阳能光电领域的前景。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35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13)
再来看无锡尚德太阳能有限公司,目前在全球太阳能发电光伏电池市场排名第三,拥有多项全世界领先的太阳能发电技术专利。尚德电力2005年12月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市值曾一度突破100亿美元,公司董事长兼CEO施正荣本人也在2006年被《福布斯》评为中国首富。2008年尚德电力实现产品500兆瓦,纳税销售收入超过19亿美元。除无锡总部外,尚德目前在美国、日本和欧洲都设有子公司。
对于太阳能发电的前景,施正容认为,尽管目前太阳能发电的成本还相对较高,但随着技术的成熟和产业链的完善,太阳能发电的成本会降低到1元钱1度电以下,相比核能等发电方式优势明显。他还表示,整个人类的文明有5000年的历史,但实际上有4800年都在使用可再生能源,只有在最近200年人类才开始使用化石类的不可再生能源,结果是给地球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让人类生存面临着全球变暖、能源与资源危机。“使用太阳能发电,是我们要向祖先学习,让可再生能源回归。”面对巨大的市场,谁先开发利用太阳能,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谁就能在竞争中赢得先机。
风车一响,黄金万两
在新能源开发中,风能发电无疑是最为风光的一个。在自然界中,风是一种可再生、无污染而且储量巨大的能源。随着油价不断上涨,环境愈加被人们所重视,随着风电技术的成熟,近些年来风电不断受到追捧。
说到风力发电,最早要算丹麦了,现今使用也很普遍。丹麦虽只有500多万人口,却是世界风能发电大国和发电风轮生产大国,世界10大风轮生产厂家有5家在丹麦,世界60%以上的风轮制造厂都在使用丹麦的技术,是名副其实的“风车大国”。
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的统计,全球的风力发电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过去10 年平均年增长率达到28%,2007年底,全球装机总量达到了9 400 万千瓦,每年新增2000万千瓦,意味着每年在该领域的投资额达到了200 亿欧元。目前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已超过1亿千瓦,尤其是美国和中国风电产业近几年保持迅速发展。
自2003年以来,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增长迅速,2004—2007年每年新增装机容量增速均超过100%。2007年,按照累计风电装机容量数据排名,全球前五名国家依次是:德国(2230万千瓦)、美国(1690万千瓦)、西班牙(1470万千瓦)、印度(780万千瓦)和中国(590 万千瓦),中国位居第五。但是,如果按照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来看,2007年中国则仅次于美国和西班牙,高达330万千瓦。这一年,全球风电资金中15% 投向了中国,总额达340 亿人民币,即34 亿欧元左右。2008年,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新增630万千瓦~1221万千瓦,第一次超过印度成为亚洲第一,位居全球第四,中国真正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之一。
中国风电装机在短短不到8年时间里突破了1千万千瓦,让人始料不及。据估计,2009年,中国的风电新增容量很可能仍以接近翻番的速度增长,占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1/3。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的预测:3000万千瓦最快2010年就可实现,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将在明年一举超越德国和西班牙,而且还将提前1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设定的“2030万~3000万千瓦”的目标。
图2-3中国风电装机增长
数据来源:《中国的清洁革命2:低碳商机》,气候组织。
风电场和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将是风电行业的两大投资机会,其中发电设备尤其重要。金风科技是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当之无愧的龙头,2007年12月上市首日大涨263?9%,受到了投资者疯狂的追捧。金风科技是我国风电整机制造龙头,在风电设备行业中排名国内第一、全球第十,目前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3%,全球市场占有率2?8%,实力可见一斑。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不少投资者已经意识到了风能行业在我国的发展潜力之巨大,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将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36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14)
“风沙大、路难走”,这些恶劣的自然环境曾经制约着张家口坝上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两年,这些昔日曾经让人头疼的大风刮来了滚滚财源。如今在张北县,昔日的荒坡秃岭已经换成了风电设备安装的火热场面,受冷落的风电开始走俏了。大风把滚滚的财源刮进了张北,也刮进了占全国风电设备一半产能的保定高新区。2006年保定天威集团只组装出了一台风力发电机,而2009年生产能力就猛增到了200台。张家口和保定的例子好像我国风电发展的一个缩影。10年前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发展不足300万千瓦,未来3年内却将突破1000万千瓦。在新能源政策的撬动下,我国风力发电的年产值已经突破100亿元。
风电行业的超速增长与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鼓励政策密不可分。除了在宏观发展规划中为风电发展设定了颇为激进的发展目标外,降低风电价格、支持风电设备的国产化、保障风电并网是最主要内容。
表2-1政策促进风电上网
政策名称相应规定1《可再生能源法》要求电网公司全额收购新能源的发电量。2《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明确大型风电场接入系统工程由电网企业投资。3《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和《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暂行办法》确定了风电项目的价格分摊机制:风电与常规电源上网的电价之差在全国用电量中进行分摊,分电场接网费用纳入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给予补偿。4《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实施有效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规范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行为。资料来源:《中国的清洁革命2:低碳商机》,气候组织。
高空风电
现代风电机组正在日益向大容量、更高处发展,大容量机组不仅发电量高,而且发电成本较低。人们一说到风力发电,可能很多人会想到的就是在空旷的草原上、荒漠等地域的风力发电站。但事实上,凭借着安装在城市上空1600~40000英尺(1英尺≈30厘米)外高空发电机,就能满足人口稠密的城市用电需求。
2009年5月,美国斯坦福大学环境和气候科学家克莉丝汀娜?阿彻和肯?卡尔代拉在《能源》期刊上发表了一个报告,称高空急气流在任何时候所含的风能,超出地球上消耗所有电能的100倍。这就是高空风电的原理,同样规模的风电场,如果应用大容量机组,能够利用更高处的风能资源,还可以减少机组台数,相应的运输、安装、电缆连接等成本也会降低,高空风力发电正处于一个新生期。
这似乎听起来不可思议,但是美国能源部已经有过一个高空风力发电项目,当然规模不大。然而,由于20世纪80年代能源价格暴跌,里根政府时期的能源部官员将经费挪为他用,最终致使其无疾而终。
几百年来,我们一直在利用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由于石油供应日益紧张和对气候变化的担心让绿色技术获得了新生。不幸的是,可再生能源的分布一般漫无边际,这意味着往往需要开发大片区域才能获取需要的能量。而高空风速度很快,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的同时比地面风更易于预测,并且具有高度的密集性,在这种情况下,高空风看上去非常具有前景。
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爆发,因而各类新的能源概念不断涌现,工程师和发明者们申请了多项利用高空风设计的专利。其中两个主要设计构架沿用至今:一是在空中建造发电站,运用高空发电,然后通过电缆输送到地面;二是通过模拟风筝,先将机械能输送到地面,再由发电机将其转换为电。不过这些都还只是在理论上讲行得通,要真正地实施起来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为了捕获高空风能,研究者正在构想出一种风力涡轮风筝模型——这类风筝与一根电缆相连,而且有与大型客机并肩飞行的高度,而飞速旋转的叶片可能把风能转换成电能,最后通过电缆传输到达电网传输系统。为捕获高空风力急流中蕴藏的能量,风能制造商正在设计、制造各种风筝涡轮机,从而可以将风力动能转化为电能。
WWW.HQDOOR.COM§虹§桥 虫 工 木 桥 书§吧§
第37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15)
发电风筝能否“飞得更高”?
尽管高空气流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但长期来看,风筝涡轮机面临着风力不稳的挑战。即便高空位置达到理想状态,一年也有会有5%的时间不刮风。其次,高空风筝发电的另一个障碍就是飞机的干扰,当然,如果发电风筝能像建核电站和炼油厂取得批准一样,取得上空飞行的限制许可,空中交通也将不是个大问题。
斯坦福大学生态学家肯?卡尔代拉说:“高空风能最终会被证明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但它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确保高空风能发电可持续运行。”
核电:浓缩的有精华还有糟粕
目前,全球近90%的一次能源消费依赖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三大化石能源,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约70%依赖污染严重的煤炭,能源结构急需调整优化。
图2-4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能源消费结构
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9》预计,2009年中国原油产量1?93亿吨,增长2?1%;石油进口量2?07亿吨,增长2?1%。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0%。这意味着,我国每天需进口567万吨石油才能维持社会经济正常运转。
图2-52006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国际油价的波动加剧了人们替代化石能源的迫切性。石油价格从20世纪60年代的几美元/桶上升到2007年的70美元/桶之上,2008年以来更是一度快速攀升至140美元/桶以上,并且国际油价的持续走高带动了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价格的升高。虽然,最近石油价格有所回落,但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价格长期向上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核电是清洁高效的能源。核电产生的能量来自于原子结构的变化,相对于火电而言,具有显著的清洁特性。一座百万千瓦的火电站需要260万吨煤,而核电站只需要30吨的铀原料就可以。核电站一年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同等规模燃煤电站排放量的1?6%,核电站不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发展核电是改善环境的重要途径。此外,核电发电成本普遍低于燃煤、燃油发电成本。
目前核电占能源结构的比例在逐步增加,核电已经成为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核电建设速度有所加快,核电的春天即将到来。
据国际原子能公布的消息,预计到2030年全球的核电发电量将实现翻倍。美国能源部2007年宣布,美国在未来2年内将兴建32座核能发电厂;俄罗斯计划在2020年前建造40台核电机组;英国于2008年1月决定恢复建设核电站;印度计划到2020年使核电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预计到2030年全世界在核电站建设的总投资在2000亿美元以上。
中国对核电发展的战略也已经由“适度发展”过渡到“积极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核电能源将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据数据统计,截止到2008年末,我国已投运的核电机组装机容量为913?6万千瓦,目前在建与已获准开始前期工作的核电装机容量为3158万千瓦,预计2020年还将开工建成3800万千瓦左右,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将达到8000万千瓦左右。以此估算,到2020年,中国核电建设总投资将达到约7500亿元,其中设备投资约3400亿元,如果设备核岛国产化率达到70%、规岛国产化率80%、辅助设备国产化率90%计算的话,则国内设备企业至少面临超过2500亿的市场。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有人对核电站心存畏惧呢?
原因是核电发展面临两大瓶颈。首先,就是铀矿的瓶颈。众所周知,核裂变的原材料主要是铀,核电的发展离不开天然铀的供应和铀资源的保障。虽然,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进行过铀资源的勘查工作,但只有40多个国家公布了有铀矿的分布。虽然,2003年麻省理工学院(MIT)发布报告(The Future of Nuclear Power)认为:假定到21世纪末,全球核电装机容量发展到10亿千瓦,不考虑利用快速反应堆实现核燃料增殖等因素,全球的铀也还够用100年。但是,100年也是有限的,那100年以后呢?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38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16)
图2-6世界铀矿分布
其次,核废料的处理以及安全问题,显然成为核电发展过程中的另一根软肋。
虽然,总部位于华盛顿的世界著名环保智库“世界资源研究所”专家戴维?吉拉德表示,核电产业的安全记录相当好,但也有着唯一可致命的“软肋”——如何解决放射性废物的储存和管理问题。为此各国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来处理这个难题。
法国人想到了一个很好的方法。与其把废料储存起来、埋到地底或水下,不如使用先进技术回收这些核废料。法国人在诺曼底海岸建起了一座大规模的工厂,对核废料进行循环回收利用。法国所有的核废料都会被运送到此,置于水池之中。经过5年后,等这些物质冷却下来后,技术人员就再次利用它们生产新燃料,这一循环利用的过程大大减少了核废料的数量。但这也有其缺点:循环利用会生成副产品——高浓度的钚,可用于制造核武器。这些钚一旦不慎外流,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将会对公众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曾在40年前提出著名“盖娅假说”的洛夫洛克教授最近在《盖娅的复仇》一书中开出一剂猛药,认为应当全力发展核电。他将地球比作一个因常年吸烟而罹患肺癌的病人。在病入膏肓的情况下,减少香烟吸入的数量已经无济于事,唯有彻底改变病人的生活方式,才有希望阻止盖娅的复仇。
洛夫洛克认为,首先,公众对核电的风险存在误解,因核电死亡的人数比例远远低于煤电、天然气电和水电;其次,核废料也有适当的处置方式;最后,针对全球铀矿很快就会耗尽的说法并不恰当,因为许多花岗岩中含有铀,而印度已经计划采用钍作为替代铀的核反应燃料。当然,洛夫洛克的观点不能代表所有人,核电也不可能是解决问题的万能药方。
但是,总体来看,核电的开发与利用已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
水电是非
2008年4月2日,《南方周末》刊发了一篇题为《西南水电大跃进 “八个三峡筹划开建”》的报道。记者在四川成都、雅安和云南怒江实地调查采访后认为,在能源价格大涨的背景下,各大电力公司在西南各大江河的干流上开工建设大量的水电站,其总装机容量相当于8个三峡工程,这种大跃进式的开发方式不仅严重破坏当地生态,还将导致一系列隐患。
文章甫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水电开发的是非之争被再次端上台面。媒体之间自成“正反”双方,“反方”如《南方周末》者大肆渲染水电开发的弊端,“正方”则浓墨重彩水电开发的利好。双方掐得难解难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孰是孰非,僵持不下……
综观双方的“观点”,好像都是“有理有据”,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样一个基本常识:凡事没有绝对,如同一枚硬币,具有两面性。“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一方面开发水电,在发电、防洪、灌溉、航运等方面意义重大;另一方面,将其定义为“对生态、气候完全没有影响”也是不客观的。因此,水电的开发与不开发,必须充分权衡利弊。在做的过程中,应当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使其产生最大的价值。
以我国怒江开发中存在的争论作为一个例子来看看国内的情况。在这场争论当中,我们不断地在“保护”与“开发”之间徘徊着,似乎还没有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我国水能资源丰富,能用于发电的将近5?4亿千瓦左右,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我国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在我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的大幅项目地图前,可以清楚地看到,西部几乎所有的江河都被大坝拦腰斩断。只有怒江的原始生态流域相对保存完好,也已规划开发。截至2006年,实际开发的水电在1?29亿千瓦左右,利用率不到25%,大大低于发达国家50%~70%的开发利用水平。
位于滇西横断山脉纵谷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3条大江,在东西150公里内紧密地排列依偎着,群山高耸,峡谷深切,构成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地理奇观。整个区域达41万平方公里,雪山和冰川环抱其间,古老的孑遗植物在这里延续生命,珍稀的动植物在其间繁衍生息,这是地球精心营造的一个最雄奇瑰丽的自然宝藏。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将我国这一“三江并流”的自然景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虹桥门户网WWW.HQDOOR.COM
第39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17)
准备在这里实施的怒江水电开发方案,刚一出台便引发巨大争议。双方争议的焦点在于:“建坝”所带来的生态破坏问题。反对者们列举了“建坝”后将出现的污水问题和泥沙淤积问题,说明“建坝”是不可行的。而支持者则认为,如果不进行开发,当地的群众无法脱贫而继续维持“刀耕火种”式的发展模式,生态环境同样会遭到严重破坏,因此支持者们认为只有当地老百姓不需要刀耕火种来维持正常生存,怒江的环境保护才能进行,才能可持续发展。我们难以评判谁是谁非。因为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政府可划拨的财政资源有限,不可能在完全不开发的情况下,实现怒江环境的保护。但是在怒江修建大坝真的符合当地人民的长远利益吗?
国外的相似案例也许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借鉴。20世纪70年代,埃及建成了阿斯旺水坝。这座水坝给埃及人带来了廉价的电力,控制了水旱灾害,灌溉了农田,然而也破坏了尼罗河流域的生态平衡。几千年来定期泛滥的尼罗河水带来的肥沃土壤,冲积形成了富饶的三角洲。阿斯旺大坝建成后,截断尼罗河,阻挡了尼罗河夹带的大量淤泥,使两岸土地日渐贫瘠,尼罗河两岸绿洲失去了肥料的来源,没有足够的淡水冲刷土壤中的盐分,土地盐渍化、沙漠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埃及这片美丽富饶的绿洲日渐消失。同时,高坝下游河段沉积物日积月累,使污染情况更加严重,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影响。1965年地中海产沙丁鱼1?5万吨,而大坝建成后的第二年(1971年),埃及海域已见不到沙丁鱼了。尼罗河下游成了静止的“湖泊”,为血吸虫、蚊子的繁殖提供了条件,阿斯旺地区附近居民的血吸虫发病率高达80%~100%。基于对水利开发弊端的考虑,在瑞典,几乎所有未被大坝截流的河流均被法律保护起来,以免受到人为开发的破坏。在美国,大约有l6000千米的“杰出”河段在1968年通过的联邦《国家自然与风景河流法案》中得到了保护,还有许多河流也受到州一级的立法保护。
然而,田纳西流域的水电建设却被证明是一个成功范例。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在20世纪20—30年代,该地区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由于森林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泛滥成灾;加之交通闭塞、水运不通,环境恶化,疾病流行,文化落后,成了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国会立法,成立田纳西流域管理局(TVA),开始了规模宏大的田纳西流域治理工程,从在田纳西流域建设水电设施开始,经过40多年的规划和建设,田纳西流域的自然资源得到了综合和合理的开发,区域经济得以振兴。到1977年,全流域平均国民收入比1933年增加了34倍。可以说,正是从水电工程建设开始,TVA改变了田纳西人的生活,把一个贫穷的田纳西,建设成了以工业为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的田纳西。
在水电开发方面,结合当地居民的利益至关重要。在加拿大和美国等一些国家和地区,考虑到生态资源一直是当地居民在使用,所以采用居民以生态资源入股的方法,个人入股大约占30%左右。只要电站还在发电,还在创造经济效益,失去土地的当地居民就不会为生存担忧,他们一直与电站、与电力企业贫富与共。
正反两方面的案例还有很多。放到中国的具体国情,发展是需要的,但不能操之过急,因为“欲速则不达”。保护也是需要的,但不能片面地保守地认为保护就是“不作改变”,因为事物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停滞”所带来的将是更大的危险。
水电“是非”之争,也许终将在客观中趋于平静。
潮汐的能量
据海洋学家计算,世界上潮汐能发电的资源量在10亿千瓦以上,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天文数字。
潮汐发电是海洋能中技术最成熟和利用规模最大的一种,主要研发的国家包括法国、前苏联、加拿大、中国和英国等。20世纪初,欧美一些国家开始研究潮汐发电。第一座具有商业实用价值的潮汐电站是1967年建成的法国郎斯电站。该电站位于法国圣马洛湾郎斯河口。郎斯河口最大潮差13?4米,平均潮差8米。一道750米长的大坝横跨郎斯河。坝上是通行车辆的公路桥,坝下设置船闸、泄水闸和发电机房。郎斯潮汐电站机房中安装有24台双向涡轮发电机,涨潮、落潮都能发电。总装机容量24万千瓦,年发电量5亿多度,输入国家电网。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40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18)
1968年,前苏联在其北方摩尔曼斯克附近的基斯拉雅湾建成了一座800千瓦的试验潮汐电站。1980年,加拿大在芬地湾兴建了一座2万千瓦的中间试验潮汐电站。试验电站、中试电站,那是为了兴建更大的实用电站做论证和准备用的。
世界上适于建设潮汐电站的二十多处地方,都在研究、设计建设潮汐电站。随着技术进步,潮汐发电成本的不断降低,2l世纪,将会不断有大型现代潮汐电站建成使用。
我国潮汐能的理论蕴藏量达到了1?1亿千瓦,在中国沿海,特别是东南沿海有很多能量密度较高,平均潮差4~5m,最大潮差7~8m。其中浙江、福建两省蕴藏量最大,约占全国的80?9%。中国的江夏潮汐实验电站,建于浙江省乐清湾北侧的江夏港,装机容量3200千瓦,于1980年正式投入运行。
2009年7月7日,亚洲第一大潮汐能电站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完成首次技改,这是该站自1985年建站以来最大一次技改。该站位于浙江省温岭市西南角的江厦港,离温岭市区16公里。作为我国潮汐能开发利用的国家级试验项目,它的装机容量为世界第三,亚洲第一,仅次于法国朗斯潮汐电站和加拿大安娜波利斯的双向潮汐电站。温岭江厦潮汐电站于1985年建成投入运行以来,利用潮汐能共发电1?6亿多千瓦时。温岭江厦潮汐能实验电站颜建华站长透露,由于温岭江厦潮汐电站为我国海洋新能源开发所起的典范作用,我国计划将在三门湾再建一个万千瓦级的潮汐电站。
从总体上看,现今潮能开发利用的技术难题已基本解决,国内外都有许多成功的实例,技术更新也很快,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到目前为止,由于常规电站廉价电费的竞争,建成投产的商业用潮汐电站不多。然而,由于潮汐能蕴藏量的巨大和潮汐发电的许多优点,人们还是非常重视对潮汐发电的研究和试验。
清洁煤炭
在各种新能源之外,事实上,传统能源也由于清洁节能技术的进步而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化石能源在世界长期能源需求还将占据相当地位,因为每种替代能源都有自己的局限性,目前看来不是规模太小、就是比较稀缺。即使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到2030年,全球80%的能源消费仍要靠常规能源。
过去5年,煤炭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燃料,有大约80个国家正在建立新的燃煤电厂。受全球经济影响,近期能源需求暂时走软,但是从长期来讲,其需求仍将十分强劲。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未来1/4世纪,世界能源需求将增加45%,2030年全球煤炭用量将增加61%。从现在到2025年,煤炭需求量将超过天然气、核能、水电、太阳能和风电消费量的总和。中国、印度和美国将占全球煤炭需求增量的90%。
由于煤炭的规模与成本优势,即所谓“三E”——能源安全(Energy security)、刺激经济(Economic stimulus)和解决环境问题(Environmental solution),各国在一定阶段仍将大量使用。比如,在美国,2008年煤炭交付使用的成本比石油低83%,比天然气低79%。煤炭对寻求能源安全的国家来说吸引力可谓超强,现在世界各国每年要新建燃煤发电能力2000亿瓦,用煤量达7亿多吨,由此可创造450万个就业机会,直接经济效益达1万亿美元。全球有50多个国家从事煤炭商业开采,储量大、地理分布广,既有大国,也有小国,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煤炭运输不用管道,储存方便,燃煤发电不受天气影响。正因为此,Peabody能源公司董事长兼CEO格雷戈里?博伊斯在《世界能源》杂志甚至这样撰文:“常听人说,煤炭是通向未来的桥梁。而我要说,煤炭就是未来。”
然而,煤炭一直被认为是很“脏”的能源,体现在会释放大量温室气体,这对全球变暖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一方面,是煤炭的不可或缺,另一方面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使命。
“清洁煤炭”技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清洁煤利用碳捕集存储技术(CCS),将煤燃烧时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降至最低程度。其原理是使用碳截存的技术,使二氧化碳从废气中分离出来,注入地下的贮液器中,而不是排放到大气中造成全球变暖。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HQDOOR.COM
第41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19)
美国的清洁煤发展已经颇见成效。在过去几十年里,美国在减排方面投资上万亿美元。1970年以来,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和煤电都增加了两倍,而煤的环境效率却大为改善,每吨煤的正常排放减少了84%。下一阶段,美国的目标就是要达到零排放,减轻“碳足迹”。新建煤电厂效率更高,要比现有电厂碳排放更低,清洁煤技术要在美国和全世界持续推广。据国际能源机构称,现在各国在碳捕集存储技术示范项目上已斥资200多亿美元,有近120个项目在开发。奥巴马政府提出,要建立新的燃煤电厂,开发新的燃煤技术,创造就业机会和低成本能源,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
减少二氧化碳是全球性的问题。对于中国和印度这样的用煤大国来说,未来的新电厂多为燃煤电厂,因此,碳捕集存储技术的应用不是一个选项,而是一个必须。未来几十年世界的用煤量肯定要超过现在,所以,关键在于如何以清洁的方式用煤。当美国还在争论是否应建造那种更节能的燃煤发电厂时,中国已经以每月一座的速度开始了建设。这种新一代煤电厂在燃煤前要先把煤炭气化。此外,还在一些城市周边建立了小型实验装置,以去除排放的二氧化碳并使用它为饮料提供碳酸化作用。美国气候工作基金会主席哈尔?哈维表示,中国采取这些步骤的迅速性和严肃性,堪与世界电力发展史上的所有国家媲美。
然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煤炭储备国,煤炭仍是其广泛领域里最便宜的能源。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一篇题为《碳帝国》的文章中犀利指出,主要基于煤炭发电的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于1996年及2006年间翻了一番,增速远快于过去10年,而且此种趋势似将延续:中国于2009年1月宣布,计划继续将煤炭作为主要能源,到2015年将增加30%产量以满足经济增长需求。仅是这一决策,就将抵消世界任何其他地区所作的减排努力。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在清洁技术上到底能走多远。
超导电网与智能电网
超导电缆就是采用高温超导材料制作的电缆,与传统电缆相比,它具有输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低、输送容量大、体积小、电磁污染少等4大优点,在相同截面下,输电能力是常规电缆的3~5倍。尤其适应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欧盟等幅员广阔的国家。譬如,从中国内蒙到上海,通过传统输电方式至少需要500千伏的电压,但是,通过超导电缆可使用220伏的电压输送。因此,将国家电网革新提升为超导电网,是全球生产力面临的最伟大变革之一。
不过,世界上超导电力技术研究的带头国家是美国,1999年美国开始推进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超导伙伴行动”(SPI)研究计划,该计划的研究内容就包括超导电缆、超导变压器、超导电机、超导磁悬浮飞轮储能、超导限流器等项目的研究。美国在《美国电网2030》的规划中,也提出了采用超导技术建设其骨干电网的建议。
2007年4月7日,美国超导公司成功演示了世界上第一根同比例的高温超导消磁电缆。它不仅减轻了电力系统的重量,也减少了安装成本。这种消磁电缆系统将可能被今后世界上的海军舰艇全面使用,市场广阔无比。
如果美国借此全力发展超导电网产业,8—10年内这个产业规模将超过30万亿美元,这正是奥巴马提出建设美国统一电网的动因。美国经济复苏计划明确表示:将铺设或更新3000英里输电线路,并为4000万美国家庭安装智慧电表。这意味着奥巴马政府能源计划的下一步战略将发展智慧电网产业。难怪有专家说,美国的新能源革命能否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两张网”的成败:一是超导电网,二是智能电网。
所谓“智能电网”,简单来讲就是具有人工智能的电力供应网,它能实时机动地整合调配用电供需,并达到最佳节能的电力管理。智能电网包括了输配电网络、先进电子电表、各式储能设施、信息分析管控软件及电路安全保护机制等。它能更灵活有效地调配电力供需,更需利用先进电子电表所提供的实时用电信息,来改变用户的用电行为模式、节约用电;同时,它还能透过差异电价,进一步降低尖峰用电,避免增建电厂的庞大投资。因此,智慧电网对电力供需双方都有利,有助于全面大幅节能减碳。智能电网的本质就是能源替代、兼容利用和互动经济,是最先进的通讯、IT、能源、新材料、传感器等产业的集成,也是配电网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储能技术的合成,对于推动新技术革命具有直接的综合效果。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42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20)
积极发展智能电网已成为世界电力发展的新趋势。目前英国、瑞典均在积极规划推动智能电网,意大利及美国已率先试行,加州完成了第一阶段试验性200万户小区先进电表系统(AMI)的安装。初步分析显示,节省电力可达16%~30%之多,效益十分可观,预计未来全球各国将会陆续展开建设。
为顺应这一趋势,中国也已经首次提出全面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早在2007年10月,华东电网就正式启动了智能电网可行性研究项目,并规划了从2008—2030年的“三步走”战略,即:在2010年初步建成电网高级调度中心,2020年全面建成具有初步智能特性的数字化电网,2030年真正建成具有自愈能力的智能电网。该项目的启动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智能电网领域。
2009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表示,国家电网结合基本国情和特高压实践,确立了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即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国网公司将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原则,在加快建设由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1000千伏直流构成的特高压骨干网架,实现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同时,分阶段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发展。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智能电网发展道路,将是整合新能源利用效率和提高能效传输的关键方向。
可再生能源利用无疑将是中国低碳商机的最大赢家,世界各国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可再生能源,并将它作为走出经济危机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在低碳战略转型的背景下,太阳能、风能、核能、水能和潮汐能等新能源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行业发展风生水起。与此同时,清洁能源技术、超导电网和智能电网也正迎来更大用武之地。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技术的革新进步为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的战略选择。中国政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密度和质量出台的政策是对配合该战略、实现低碳经济的有力支撑。归根到底,技术是第四次低碳工业革命的源动力。低碳经济社会的转型,依赖于支撑我们这个世界运转的轮子更加轻巧、清洁和有力。
第四节双通货时代
2009年9月,包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在内20国集团(G20)齐聚美国匹兹堡,相继发出呼吁,成立新的全球储备货币,改革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取代目前美元独大的地位,来解决单一储备货币带来的全球失衡问题,终结美元独霸的时代。此后不久,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宣布,鉴于美元长期走低的趋势,2010年1月1日起放弃以美元计价的西德州中质油指数(WTI)作为原油销售标准,改为采用以一揽子货币计价的阿格斯含硫原油指数(ASCI)作为新标准。此举意味着改变了30多年来以美元作为出口石油唯一定价货币的惯例,美元作为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交易计价货币的垄断地位受到威胁,而这正是美元霸权地位的象征之一。此前,伊拉克、伊朗、委内瑞拉和俄罗斯等已经先后尝试以欧元等其他货币取代美元作为石油交易计价货币。
美国政府目前面临两难选择:既要不断增发国债来为持续扩大的财政赤字融资,又要将市场利率维持在低位以刺激居民消费与企业投资。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警告说,美元能够成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是美国用了约200年的辛苦努力换来的,美国对此不应想当然。如果美国不能很好地处理贸易和财政“双赤字”问题,美元就有可能失去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
我们的货币,你们的问题
黄金非货币化之后,衡量国际范围内货币价值稳定的最客观标准消失了。作为当前关键的国际储备货币、国际结算货币和锚货币,美元相当于替代黄金而成为信用货币本位下的国际货币价值标准。
然而,国别货币充当国际本位货币永远面临悖论。1960年,在《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一书中,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敏锐地指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矛盾,即作为国别货币的美元同时担当本位货币,在保证国际清偿力和保持本位货币币值稳定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矛盾,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由尼克松政府的财政部长约翰?康纳利直言不讳地告诉欧洲人了:“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的问题。”
◇BOOK.HQDOOR.COM◇欢◇迎访◇问◇
第43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21)
20世纪90年代以后,强势美元格局下出现了“新特里芬悖论”。最早提出“新特里芬悖论”的国际清算银行亚太代表处首席代表罗伯特?麦考利认为,美国通过相对安全的负债来吸引东亚资本,弥补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使东亚成了美国的“准银行”,但是“准银行”的货币(美元)供给有赖于美国对东亚的直接投资和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当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不可持续时,“准银行”的“货币供应”就会收缩,反过来影响美国的金融市场,威胁美国的国际金融中介地位。
作为这一体系的核心国家,美国的行为难以约束也加剧了美元的信用危机。美元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事实地位,让美国拥有独一无二的货币政策自主权,不需考虑汇率波动,只关心国内价格水平稳定和自身货币对实际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力,而他国要想稳定国内价格水平必须极力维持与美元的汇率稳定。利用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国可以为其增长的外债融资并支付较低的利率,或通过汇率变动使原有的债务“缩水”。依靠霸权维持单边货币格局,美国独享巨额的铸币税收益,实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一系列经济利益和优势,外围国家则承担了资源输出、通货膨胀和金融危机等越来越多的成本,形成了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马太效应”。美国在享受货币金融收益的同时,却经常拒绝履行自己维持系统相容性的责任,使美元无法作为良好的价值标准发挥名义锚作用,并使国际汇率体系协调稳定。张兆杰:《强势美元政策:由来与未来》,《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第2期。
为应对2008年全面爆发的金融危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开始开动印钞机来刺激经济。这种美联储所谓的“量化宽松”政策,是指在利率接近或达到零的情况下,央行通过购买各种债券向货币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资金,目前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已膨胀至约两万亿美元,措施频繁、金额庞大,令人咋舌。美联储的超低利率、市场的大量流动性以及美国政府的高额负债一旦处理不慎,就有可能导致美元急剧贬值、通胀恶化,让人自然想起经济学家拉弗的警告:“尽管深度衰退带来的短期阵痛非常剧烈,但两位数的通胀造成的长期后果才是毁灭性的。”
美国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当前美元贬值符合美国的最大利益。根据美联储的宏观经济模型,美元每贬值10%可以促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2%,同时也有利于美国产品的出口,缩小贸易赤字和经常账户赤字。美元贬值还意味着美国可以向全世界征收“通胀税”,美国是一个净债务国,35%的政府债券、23%的公司债券、13%的美股及14%的直接投资由外国投资者所持有,美元回落意味着各国以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缩水,间接让境外投资者分摊了美国债务,何乐而不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元永远存在贬值冲动。
也许,“强势美元”从根本上仍将是美国政府的长期政策目标,因为这关乎它的全球领导地位,但在中短期内它则可能在政策操作层面“善意忽视”美元下跌,通过美元的技术性贬值对冲掉它的一部分贸易逆差和债务包袱。只要贬值能够控制在一定区间内,就是可以接受的。
只有一个问题:其他国家会接受吗?
2009年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放出了一颗试探气球。在中国央行网站刊发的题为《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的署名文章中,周小川基于三个标准重新界定了国际储备货币:它的币值应有一个稳定的基准和明确的发行规则以保证供给的有序,它的供给总量可及时、灵活地根据需求的变化进行增减调节,这种调节必须超脱于任何一国的经济状况和利益。
因此,周小川认为,当前以主权信用货币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只能是个特例。它给经济全球化带来了莫大的好处,但这种货币的制度缺陷也令金融危机屡屡发生且愈演愈烈,让使用国和发行国都付出了越来越大的代价。“全世界为现行货币体系付出的代价可能会超出从中的收益。”这位国际知名的“人民币先生”写道,“危机未必是储备货币发行当局的故意,但却是制度性缺陷的必然。”而由一个全球性机构管理的超主权储备货币,将使全球流动性的创造和调控成为可能,从而降低未来危机发生的风险、增强危机处理的能力。周小川:《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09年3月23日。
WWW.HQDOOR.COM←虫工←木桥 书←吧←
第44节:新能源:新的财富之源与新的世界体系(22)
周小川眼中的这个超主权储备货币,目前的最佳候选者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969年创设的特别提款权(SDR),“SDR的存在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了一线希望。”SDR亦称“纸黄金”,因为它是IMF原有的普通提款权以外的一种补充,所以称为“特别提款权”。它是IMF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会员国可用它向IMF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IMF的贷款,还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但它只是一种记账单位,不是真正货币,使用时必须先换成其他货币,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
这显然触到了美国的痛处。美国总统奥巴马立即出面为美元辩护,称美元“异常坚挺”,没必要创建新全球货币,同时反对有关设立全球储备货币取代美元的建议。美国财长盖特纳则反复强调,“美元仍将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对新兴国家更换储备货币的建议,西方国家大多表示反对。负责经济和货币事务的欧盟委员华金?阿尔穆尼亚表示,他还没有看到“美元今天作为一种主要储备货币所发挥的作用在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他说:“所有人都认为目前的全球储备货币美元仍在这里,而且将继续存在很长一段时间。”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也在华盛顿表示,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无可争议。由此可见,尽管美元地位渐显颓势,但是其本位货币的地位尚无人能代。
周小川的“SDR方案”,其实是被巨额美元储备绑架的中国的无奈选择。周小川的言论可以作为一种创新战略测试一下国际货币体系的反应,增加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发言权,推动美国实行强势美元政策,也可以为中国外汇储备从美元体系中部分撤出奠定舆论基础。SDR可能不是最终解决方案,但可以是一个诺亚方舟。与此同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开始铺开,人民币国际化正在衔枚急进。
纸币与能源量双通货时代
美元是美国主导国际金融市场的核心工具,也是美国经济霸权的基石。奥巴马政府实施的能源新政,除了置换美国实体经济重建其财富基础之外,其实颇有“醉翁之意”:美国政府的深层战略意图,可能并不只在解决财政赤字问题上,而更多是要通过这一新政,来改变目前美元体系面临的困境。
当今的世界经济是建立在美元纸币这样一种单一的通货基础之上,全世界所发生的任何一次振荡,都要用美元来抹平,而在今天金融衍生品如此复杂的情况下,又有谁能控制得住不出一点振荡呢?周小川的文章已经揭示出了这种以美元纸币为基础的单一通货体制的固有缺陷,他的思路是以SDR为基础的“双货币体制”来校正它。
美国人当然不会这么想。除此之外的另一个途径,就是一种美元与能源量的“双通货体系”。通货是什么?是货币。货币是什么?货币是人类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什么可以充当货币?在人类早先时候,海边的贝壳都是货币,是通货。要当通货要有什么特征?要有流动性,有支付能力,有偿债能力。现在,能源好像也具备了类似的条件,若干年后可能会出现一种新的类货币的东西,就是叫“能源量”。一个能源当量就可以相当于一桶石油,它可以作为一个计量工具,或者作为一个支付手段,还可以作为一个偿债的工具。这就可以校正美国当前制度上的一个重大危机。
这种与美元并驾齐驱的新通货,当量要足够大,现今的国际M2大概到了80万亿美元的水平,这种新通货的规模要能达到这样的当量。有人认为,能源量现在已具备了替代美元纸币本位的能力,世界市场这部汽车要在依托使用美元纸币这个轮子的同时,还要依托能源量这个新轮子。美元可以作为支付手段,能源量也可以作为支付手段,美元可以作为债务凭证,能源量也可以作为债务凭证。美国人的这种设计就校正了美国现在出现的问题,单一美元纸币体制在为美国人民带来巨大的利益同时,还给美国带来了责任和包袱,现在要把它们校正过来,就可以依靠这么一套模式。
有学者构想,美国可以将从能源的物质资源中提升的能源量要求权作为一种金融要求权和债务凭证,赋予其流通功能,在一定范围内将其他商品连接起来,成为一种新型的信用通货。其国际转型的标志之一就是2012年美国污染方购买排放许可,由此能源量通货将包括物质资源和权力资源多层次体系,能源量通货的金融要求权、流动性来源和债务凭证功能将更加完善,能源量通货将成为一种主权生产力。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以能源量通货概念为基础的主权生产力、金融要求权和物质资源支付基础的整合,能源量通货将成为在商品、服务支付和债务偿还时被普遍接受的凭证。通过这几个阶段的整合,能源量通货将囊括水、土地、粮食等基本资源成分。武建东:《打造能量通货:奥巴马拯救美国的创新秘诀》,《发展战略》,2009年3月13日。
美国人的谋略还有一个深层背景。“二战”之后世界所发生的几场大的战争,都是以美国作主战国,而这些战争多数又都与石油有关。很大程度上,美国的整个国际战略就是基于石油来展开的,无论是打伊拉克,还是制裁伊朗,都跟石油有关,为什么要这样去做?因为伊朗、伊拉克有油,有实力,值得去打。美国有智囊说:石油是上帝安排的,但是技术是美国可以创造的。石油蕴藏在哪儿美国管不了,但是美国可以变个思路,奥巴马可以通过“反弹琵琶”从后边绕过去。
石油在“二战后”不过是10~20多美元一桶,但2008年却最高涨到了147美元。为什么会这么高?就是因为有需求,世界的主要能源消耗都是以石油为基础。现在美国准备换一个思路去考虑——不用石油了,用别的能源,用可再生能源。这不但可以解决美国面临的难题,而且在道义上也好听,比布什政府那种让全世界人民指责的做法高明得多。它可以显示美国在为全球变暖做了贡献,美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一旦这个目的实现了,美国的石油需求如果降低50%,那么中东、俄罗斯、南美等石油供给国将会沦为低层次国家,它们在世界上的话语权自然会降低下来,从而实现对原有基于石油关系形成的国际间均势结构的重组。
在自传《无畏的希望:重申美国梦》中,美国总统奥巴马写道:“增强美国竞争力的最后一个关键投资是能源基础设施,这一投资可以帮助美国走向能源独立。”他认为,美国目前的状况,需要采用和艾森豪威尔政府成立国防先进技术研究计划署(DARPA)、肯尼迪总统启动阿波罗登月计划相同的办法来应对能源问题。而这两个计划带来的技术和商业革新,几乎重新塑造了今天整个世界的面貌。奥巴马说:“一个控制不了自己能源的国家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未来。”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45节: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1)
/ 第三章 /
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诗经?大雅?烝民》
东方主张天人合一,人与自然要成为朋友,不要成为敌人。……救之药方并不复杂,无非是改弦更张,改恶从善,同自然交朋友,不再征服自然。
——季羡林《自然的报复》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第

章00
第一节人类来到又一个十字路口
文明循环与汤因比的挑战—应战机制
1978年的一天,在美国犹他州西部的羚羊镇,美国哈奎尔兹公司的科学家W?J?曼斯特正在聚精会神地研究一块距今数亿年的化石。当曼斯特慢慢割开寒武纪地层,他呆住了,地层里豁然显露出一个清晰可辨的人类脚印,长约28厘米,宽约8?5厘米。在这只脚印底下,曼斯特发现了被踩踏的三叶虫的痕迹。三叶虫是一种六亿年前生活在古生代浅海中的甲壳类动物,在二亿八千万年前已经绝种,而人类在三叶虫灭绝了二亿七千多万年之后的二百万年前才出现。
自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以来,主流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都一致认为,人类文明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逐步上升的过程。然而,这种说法现正受到挑战。在人类诞生以前的50亿年漫长地质年代里,地球上的高等智能生物真是一片空白吗?会不会在我们以前曾经有过类似人类的高等智能生物呢?于是,有人提出了地球文明循环说:在地球诞生以来的45亿年中,地球生物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经历了5次大灭绝,时间大约是5亿年前、3?5亿年前、2?3亿年前、1?8亿年前、6500万年前。好莱坞的科幻大片《人猿星球》也为这种理论提供了视觉化的,更具冲击力的脚注。
※BOOK.HQDOOR.COM※虹※桥书※吧※
第46节: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2)
虽然地球文明循环说仍只是一种猜想,但是无论最终能否被证实,它都为我们探索人类文明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率先提出,一个文明等同于一种有机体,要经历幼年、青年、中年和老年的历程,无论人类还是任何其他有机的生命莫不如此。当代影响最大的史学家之一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在其12卷本的鸿篇巨制《历史研究》中运用斯宾格勒这一理论,将人类6000年的历史划分为21个文明,他强调诸文明并无优劣之分,但都不能避免包含了起源、生长、衰落、解体、死亡五阶段的“生命周期”。不过,汤因比不同意斯宾格勒的文化宿命论,他不认为任何一种已知的文明在过去或现在是注定要灭亡的,决定性的因素在于该文明对环境或人为挑战所做出的反应。这种“挑战—应战”机制构成了文明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人类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又会提出新的问题,因此“挑战—应战”也就会周而复始地循环着。
在汤因比看来,人类文明之所以能不断向前发展,主要因为人类面对某种困难的挑战进行了成功的应战。原始社会,人类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大自然,我们的祖先用石头、草木做成简易武器,击退了来自猛兽飞禽的攻击;人类发明了火,战胜了黑暗;后来,人类建造了房屋,抵御了风雪严寒;修筑了大坝,驯服了洪水。由于成功地应对了来自大自然的这些挑战,人类社会因此繁衍至今,生生不息。有些文明更是在人与环境之间建构了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比如日本社会早在幕府时代就推行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和举措,今天已经成为社会繁荣和环境优美的文明典范。
当一个社会面对复杂的环境问题无法做出正确的应对和决策时,往往会走向崩溃,这个文明也会步入衰落甚至消亡。位于罗布泊西部的楼兰古城,作为丝绸之路上南北贯通、东西交汇的重要交通枢纽曾经盛极一时,来往中原地区和西域的许多商队载着丝绸、茶叶、珠宝经过这一片绿洲时,都要在这里暂时休憩。然而,这个显赫一时的古代商城却在公元四世纪左右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从其现在地处的位置新疆塔里木河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我们可以推测生态环境的逆转在“楼兰文明”的毁灭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今天湮没在漫漫黄沙之中的绝非只有一个楼兰古国,还有传奇般的高昌、尼雅、精绝、黑水等西域36国。
在《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一书中,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理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贾雷德?戴蒙德把目光投向了历史上若干个人类社会的失败者,包括格陵兰岛上的维京社会、复活节岛和玛雅文明。他认为,正是某些人类文明对土壤、树林和水这些地球生态系统中最平凡元素的误用,导致了他们的失败。
戴蒙德告诫说,不要以为这些悲剧只会发生在过去,它其实也是我们今天无法回避的现实,甚至在当今世界最富庶强大的国家生态环境破坏最少的州——号称“苍穹之乡”的蒙大拿,情况也不容乐观。虽然在蒙大拿苍穹下的比特鲁谷绿草青翠如茵,溪流迤逦蜿蜒,大陆分水岭的峰顶白雪皑皑,辽阔壮美的景色给人宁静的感觉,然而这里仍然面临诸多环境问题的困扰,包括人口增长、缺水、水质恶化、季节性或地区性空气质量不良、有毒废物、森林火灾日趋频繁、滥砍滥伐、土壤及其营养物流失、生态多样性减少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尽管没有美国其他大都市严重。而在2005年,一场卡特里娜飓风不但刮走了布什总统“9?11”后居高不下的支持率,也几乎彻底摧毁了一派繁华的“美国爵士乐之都”新奥尔良城。
今天,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两场危机的考验。肇源于华尔街的金融海啸几乎动摇了全球经济的根基,而曾经只存在于《圣经》等典籍传说中的大洪水,在全球变暖引发的海平面上升过程中正在步步变成现实。走出全球经济衰退的阴影相对容易,要解决全球变暖的问题则至为艰难,不论最富有的人群还是最贫困的人群,在气候变化面前都无所遁逃,前者会因为海平面上升淹没全球沿海精华地带而遭受灭顶之灾,而气候模式改变带来的频繁灾害则让后者始终难以爬出贫困的泥潭。面对生态危机的巨大挑战,人类又将如何应战呢?
※BOOK.HQDOOR.COM※虹※桥书※吧※
第47节: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3)
天人合一与众生平等
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接踵而至,说明人与他所赖以生存的系统环境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冲突。根本而言,经济危机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失调,生态危机意味着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失调,自然是人生存所依的天然环境,他人的集合则构成了人生存所依的天命力量,无论从群体还是个体角度,今天我们都需要重新审视人与天之间的关系,建构面对新挑战的新观念。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并没有简单灵验的济世良方和四海通用的解决方案,但我们可以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的思考中吸收养料,获得灵感。20世纪70年代,汤因比和日本佛教日莲宗领袖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进行了一场长时间的东西方文明对话,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在对话的最后展望21世纪时,耄耋之年的汤因比提出:“挽救21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而其思想核心,则是天人合一和众生平等的观念。
中国儒家和道家认为,我们自母体生出后,整个人体器官就按一定的规则在运作,整个身体的运作规则,就是道。老子认为道生成了天地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人虽各有其道,在本质上却以道相贯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实际表明了人与自然的一致相通。因此,若自然遭到了破坏,人也无法独善其身。汉儒董仲舒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崇尚天、地、人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学说,概括了中国千百年来传统文化所持的“天人观”。
而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个神在诸神之中最早出现,所有天神皆为她的子孙后代,她就是大地女神盖娅(Gaia),西方社会常以“盖娅”代称地球。20世纪60年代末,英国大气科学家詹姆斯?拉夫洛克提出了一个地球生态系统的理论,他应友人建议将其称之为“盖娅假说”(Gaia Hypothesis)。该假说的其核心思想是“地球是活着的”,她本身也是一个生命有机体,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假如机体内部出现了有害因素,“盖娅”具有的反制回馈机能就会把有害因素除掉,以保持机体的健康。今天,气候变化其实就是“盖娅”对人类社会的报复,因为人类把自己和盖娅对立起来了。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还是西方的“盖娅假说”,在看待人天关系时表述不同,其理则一。“盖娅假说”启示人们,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都是地球母亲的后代,人类既不是地球的主人,也不是地球的管理者,只是地球的寄生生命而已。洪亮吉说:“天地不能不生人,而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因此,人类的自处之道是遵从自然法则,需索有度,使自己与整个系统相容,超过这个“数”,就会遭到自然的反制。
近年来,人们开始以全新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工业生态学即为其中一个例子。工业生态学把整个工业系统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特殊形式来看待,据此改进工业系统使之能与生态系统相兼容,最终持久生存下去。目前,在欧美30多所大学内设有该课程,工业生态学思想也被美国、日本、欧盟、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以及通用汽车、壳牌石油、施乐、道氏化学和ABB等跨国企业所接受。
人是一种有观念的动物。观念决定文化,文化决定行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表明,观念改变带来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美国之所以能把工业文明发展到极致,今天领导全球,作为其立国精神的《独立宣言》所阐述的“人人生而平等”的信条,应该是最重要的文化基因。“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主要来源于基督教的“原罪”思想,尽管美国人只在国内严格贯彻了这一信条,但它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今天已经有目共睹。
而在生态危机面前,“人人生而平等”信条的盲区已经显现了出来。归根结底,人类尽管常以万物灵长自居,但对于地球这个大系统而言,却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虽然人类可以自视为地球的主宰,以为万物皆为我而生,皆为我所用,但无形中仍有一个限度在那里,一旦突破了这个临界点,就会反受其伤。
WWW.HQDOOR.COM▲虹▲QIAO书吧▲
第48节: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4)
2003年,由于人类食用果子狸引发的SARS大流行,造成全球8437人受到感染、813人丧生,经济损失达800亿美元,我国直接损失逾百亿美元。世界自然基金会2008年《地球生命力报告》显示,由于海水温度上升,毁灭性捕捞和海水污染造成海洋生物锐减,海洋生命地球指数从1970—2005年减少了14%;由于农地开垦和滥伐滥捕导致森林和生物栖息地丧失,从1970—2005年,陆地脊柱动物平均减少了33%;由于过度捕捞、物种入侵、污染、建坝和调水导致20世纪湿地减少了50%,内陆水域的物种平均下降了35%。这些冷冰冰的数据背后,是人类自身的生存空间的一步步压缩。
也许在观念层面,佛教千百年来一直崇信的“众生平等”思想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概略而言,佛家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上的有情众生因为因果律的制约而际遇不同、祸福各别,但在生命尊严这个尺度面前则完全平等、无有差别:“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证得”。这给我们审视人类自身与其他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无疑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视角。人类仍将不得不把其他生物当做满足自己生存的基本资料,但当我们在向生物圈进行索取时,如果能够意识到“众生平等”的实相,就会让我们在自然界的生命面前生起一些敬畏谦和之心,给其他生物留有余地,这样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也给自己的持续生存留下余地。因为人类只是生物链条中的一环,无论这一环多么重要,多么特殊,也无法脱离其他环节而独立存在。
我们每天都在免费享受着阳光、空气和水,几乎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更没有意识到它们的价值。实际上,它们的价值大大超过我们想象。2005年4月1日,联合国发布了由95个国家的1300名研究学者联合完成的《千年生态环境评估报告》,报告估计地球自然资源每年提供的物产价值15万亿英镑,包括新鲜的水、清洁的空气和鱼等,这些构成了人类维持生存的基础环境。按照当年汇价平均水平折算,这笔资产约合27?15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美国、欧盟和中国GDP之和。
重新想象:人类文明循环与社会福祉第

章但过去50年中,人类活动已经破坏了大约2/3提供上述资源的生态环境,包括湿地、森林、菜地、河流和海岸等。目前,地球上10%~30%的珍稀野生动物濒临灭绝,24个生态系统中的15个正在持续恶化,大约60%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服务行业,如饮用水供应、渔业、区域性气候调节以及自然灾害和病虫害控制等,无法进行可持续性生产。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将危及人类健康与长久发展,如果情况继续恶化,生态环境就可能发生突变,导致水资源质量发生突变,新疾病蔓延,海洋生物死亡,地球气候出现异常变化。为此,报告呼吁人类改变消费方式,增强环保意识,加强资源危机与保护教育,以减轻对生态系统所带来的破坏。
第四次工业革命
今天,我们需要开启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低碳革命。
1770年,瓦特发明蒸汽机,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机器动力时代。
1880年,爱迪生发明电灯,开启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力工业时代。
1950年,固态电子元件发明,开启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也许将来的史书会这样记载:2009年,因为新能源问题与应对气候变化,催生了第四次工业革命,人类从此进入低碳经济时代。
每次工业革命,背后都有一个巨大的推动力量,使人类发展突破某个瓶颈,进入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前两次革命的技术突破都来自动力领域,人类分别驾驭了蒸汽动力和电力,从而推动了工业生产规模和日常活动范围的扩大。第三次革命的技术突破则来自信息通信技术,使人们的信息交换成本极大降低、信息传播范围空前扩大。而这三次革命所消耗的实体能量,则主要来自燃烧煤炭和石油等碳基能源。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