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片《百年世博梦》第一集全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52:41
2009年05月22日
第一集 世博岁月

2008年8月24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北京圆满落幕,当缤纷的焰火划过夜空,世界开始关注中国的下一个看点——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奥运会闭幕的第二天,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出访韩国。8月26日,他与韩国总理韩升洙共同出席了中韩世博会合作交流论坛并致辞。胡锦涛在致辞中指出,上海世博会将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反映了当前国际社会对人类生存环境的高度关注。
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于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此后一百五十多年间,全世界先后举办了近一百四十次世博会。在人类历史上,像这样的持续上百年的大型国际盛典为数不多,甚至就在现代奥运会举办初期,主办者还希望借助世博会的影响来推广新生的、还并不景气的奥运会。
中国与世博会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851年,商人徐荣村从上海发往伦敦的12包湖丝,在首次世博会上捧得金奖,此后,在英国、法国、美国举办的数次世博会上,都有中国展品亮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博会的关系更加密切。2002年12月3日,国际展览局第132次代表大会作出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决定:中国上海成为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地。
中国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明确了中国作为国际社会大家庭中负责任的一员,对城市发展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问题努力寻求解决之道的决心。
2008年4月,在上海繁华的商业街淮海中路,上海世博会展示中心开幕,关心世博会的市民排起长长的队伍,这些对世博会历史并不了解的人,走进这里,仿佛步入历史长廊,穿越时空。
若赛·富雷希,上海世博会法国参展公司总裁
世博会是人民大众的盛大节日。
伊安·麦卡特尼,上海世博会英国总代表
(世博会)留给世人的是一颗至今不曾减弱的好奇心。
镰田 慧,日本社会学家
我们不妨这样理解,世博会可以成为一个社会发展的催化剂。
V·洛塞泰斯,国际展览局秘书长
世博会展示了国际社会以及世界各国围绕着一个对全人类事关重大的课题可以做些什么。
世博会仅仅是一个展示世界各地新奇物品的展览会吗?为什么历史上众多的国家将它作为展示国力的舞台?世博会对今天的社会又意味着什么?从遥远的蒸汽机时代到飞船遨游太空,饱经沧桑的世博会是怎么一步一步地走到今天的呢?
正片
在上海城区的西南方向,有个叫朱家角的古镇。和江南其他水乡古镇相似,漕运使朱家角很早就与外部世界有了沟通和交流,这里经济发达,人才辈出,后来成为近代著名小说作家的陆士谔就是朱家角人。1878年,清光绪四年,陆士谔出生在朱家角一个读书人家庭,他从小爱读稗官野史,14岁那年,父亲去世后的陆士谔到上海城里行医谋生。
近代上海报刊与出版业的勃兴令中国小说繁花似锦,也为年轻的陆士谔提供了实现自己梦想的舞台,他弃医从文,最终成为市民热爱的小说家,他的作品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
1910年,32岁的陆士谔完成了一部充满幻想的小说《新中国》,全书共分十二回,以一个梦贯穿,虚构了一百年后的上海。主人公“陆云翔”其实就是作者本人。
陆贞雄,陆士谔之孙
我祖父陆士谔,他在1910年的时候就写了一本新中国这样一个理想小说,他在这个小说里面写道:在我们中国上海浦东要召开一个万国博览会,要开这样一个会,中外游客都要到我们上海来。
在小说《新中国》里,一觉醒来的陆云翔与妻子李友琴游历上海,他惊讶地发现,租界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昔日趾高气扬的洋人见了中国人毕恭毕敬,而街头的新生事物则更多,以往经常碰撞行人的电车也改为地下行驶。
“把地中掘空,筑成了隧道,安放了铁轨,日夜点着电灯,电车就在里头飞行不绝。”
更让小说主人公陆云翔惊讶的是:“一座很大的铁桥,跨着黄浦,直筑到对岸浦东。”妻子告诉他,这是二十年前,在浦东开博览会的时候,为了方便往来,才建造这大桥的。因为开了博览会,“现在浦东地方已兴旺的与上海差不多了。”
小说结尾,陆云翔被门槛绊了一跤,就此跌醒,方知是梦幻一场。
虽然身处一个信息闭塞的国度,但当时上海中西文化交汇的城市生活使得陆士谔胸怀远大,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个从未走出国门的一介书生对外部世界的密切关注,进而渴望自己的国家“睡狮破浓梦,病国起沉疴”。
黄霖,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当时老百姓就迫切感到国家要亡国的危险。所以强调我们国家要能够强盛起来,这是非常强烈的一种民族情绪。
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当北洋水师致远号的桅杆在黄海水域的波涛中沉没,国内民族危机空前高涨。一批具有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开始挑起对民众进行启蒙的重任,探索实现救国自强的道路。
中国文学史告诉我们,在晚清,幻想小说大量出现,在一个国运衰微、时局动荡的时代,知识分子热衷于构筑一个乌托邦的理想世界,陆士谔并不是第一人。
梁启超的“政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发表于1902年,比陆士谔的《新中国》早问世了八年。小说共有五回,从六十年后的公元1962年正月初一,上海举行大博览会写起,作者的想象是这样的:
“那时我国民决议,在上海地方开设大博览会,这博览会却不同寻常,不特陈设商务、工艺诸物品而已,乃至各种学问、宗教皆以此时开联合大会,处处有论说坛、日日开讲论会,竟把偌大一个上海,连江北,连吴淞口,连崇明县,都变作博览会场了。”
雷颐,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他就希望这个世博会不仅仅是一个商品的展示、物质的展示、中国国力的展示,同时,他希望世博会是一个世界最先进的知识、观念甚至各种信仰在这里汇集、汇合,碰撞、激荡,彼此宣讲、争辩,从而对国人的知识、观念也造成一种更新。
黄霖,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不久以后就是吴趼人他也写了一个《新石头记》,也是理想小说,也提到了博览会这样的情况,表示强盛的中国的一个标志。
如此众多的知识分子在他们的幻想作品中期望自己的祖国能举办一次世界博览会,他们又不约而同地将博览会的举办地点安排在上海,甚至具体到当时还一片荒凉的浦东。陆士谔的小说《新中国》问世的那一年是1910年,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时间相差整整一百年,百年之前的“预言”,竟如此神奇地应验了,是作家突发奇想,还是得到了某种神秘的启示?
唐德顺老人今年75岁,退休前是上海一家纺织厂的高级工程师,工作之余喜欢收藏,而历次世博会的奖章、纪念章,则是他收藏的重点。
唐德顺,上海市民
有时候睡觉之前,经常从盒子里拿出来观摩,用放大镜看了又看,看了又看。因为觉得这里面有历史文化留在上面。
这些纪念章都是当年由举办国政府特别发行的,其中最珍贵的当属1851年在伦敦举行的第一次世博会纪念章,细致精美的图案仍然清晰可辨。
一百多年的历史实在不能说短暂,我们还无法说清这枚纪念章以什么样的方式从伦敦来到上海,也无法还原它是经过了怎样的途径到了一个中国人的手中。我们能够准确表达的是,在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兵荒马乱、风霜雨雪后,这枚有着第一次世博会标志性建筑“水晶宫”图案的纪念章,完好如初地保存在一个上海市民手中,承载着一段珍贵的记忆。
今天,行走在伦敦地铁站内的乘客,已经很难想象一百多年前古老的地铁是如何运行的了,地铁通道里的这些壁画似乎在提醒着人们穿越时空,恢复着遥远的记忆。
这座被称为“水晶宫”的建筑,静静地凝固在地铁海德公园站的壁画上。
这就是唐德顺收藏的纪念章上的那座建筑——“水晶宫”,在已经远去的那个时代,它是一座聚集着梦想与智慧的乐园,曾经被无数的词藻与色彩所赞美和描绘。这段珍贵的画面拍摄于1935年9月,不幸的是,一年后的1936年11月30日晚上,这座气势恢宏的建筑瑰宝毁于一场大火,只留下残垣断壁和世人的无限的遐想与惆怅。
S·普拉萨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主席
水晶宫和它的展品对1851年的英国在文化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我们无论怎样强调也不会过分,因为当时人们还从没有见过这样的东西。
“水晶宫”的故事,要从一对夫妇说起。维多利亚女王,十八岁登基,在位六十三年。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是德国人,虽然当时的英国法律限制他参政,但实际上女王离不开他的辅佐。
当时,占尽工业化先机的英国同时拥有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霸权,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个角落,面积大约有3300万平方公里,是地球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英国本土面积的135倍;殖民地的人口达5.6亿,相当于其本土人口的10倍。甚至可以说,凡是有阳光照射的地方,就有一部分是英国的殖民地,它因此毫不惭愧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凯瑟琳·霍尔,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历史系教授
1851年英国工业化程度已经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高。英国为它自身所能展示的财富与繁荣,以及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的英国在制造业方面的天赋而感到骄傲。
钱乘旦,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到了工业革命差不多结束的时候,英国在当时煤的产量占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二,铁的产量占了二分之一,棉织品的产量是整个世界所有其他国家加在一起的总和。
1850年的维多利亚刚刚31岁,可是她在女王的宝座上已经稳坐了13年,并且受到万民拥戴。女王和她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决定在伦敦举办一次国际性的博览会。
杨豫,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英国它希望通过一次博览会这样一种仪式性的活动,把它的世界经济领先的地位把它确立下来。
安德鲁·凯恩,英国贸易投资总署署长
英国在1851年所要传达的讯息是:如果你想获得最佳的制造技术、最佳的设计、最佳的产品,非英国莫属;如果你希望进行贸易,非英国莫属。
博览会皇家委员会很快就在伦敦成立,关于博览会展馆的设计与建造却遇到了麻烦。他们希望,未来的展馆不仅宏伟壮观,更重要的是,因为展馆建筑所在地的海德公园是皇家狩猎场,不能允许出现笨重的永久性建筑,所以,博览会的展馆必须便于在闭幕后拆除。
格里·阿彻,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主席
他们举办了征集设计方案的竞赛,总共收到大约250份方案,但其中很多方案都采用了传统的建筑形式,也就是那种永久性建筑的设计方案。
吴焕加,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
因为当时的建筑师,只会做那种宫殿啊、教堂啊,都是用石头砖石做的拱啊什么的,墙是非常厚的。所以怎么办呢?
博览会举办的时间日显紧迫,有什么办法能够峰回路转呢?就在博览会皇家委员会的贵族们一筹莫展之际,一位名叫约瑟夫·帕克斯顿的园艺师毛遂自荐,抛出了自己的创意。
张越翔,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研究员
当时因为到了设计比赛的截止日期还没有找到一个适当的设计,他(帕克斯顿)就根据温室的设计很快地在一张纸上面画了一个素描,就呈上去了。
1837年,一位探险家在英属圭亚那发现了美丽的王莲,他把种子带回英国,交给园艺师帕克斯顿种植。三个月后,王莲开了花,叶子越长越大,园艺师把自己的小女儿抱在其中一片叶子上,叶子竟然完好无损。据说,帕克斯顿因此受到了启发,并结合自己设计温室的经验,完成了展馆的设计。
韦斯·萧,英国皇家植物园园艺师
如果把王莲的叶子翻过来看的话,会发现它们具有这样的筋脉,用来帮助支撑它们所承负的所有重量,我想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水晶宫的灵感就是由此而来的。
在十九世纪,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建筑形式,整个建筑的主体为钢铁结构,外墙和屋面由明亮的玻璃构成,当地一家报纸称它为“水晶宫”,尽管当时这个名字带着一种调侃的意味,但因为它的贴切而一直沿用到今天。
爱德华·罗伊尔,英国约克大学历史系教授
对于水晶宫这一建筑的选择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建造这座庞大的宫殿只花了17个星期。它使用了最新的工业材料,铁框架和100万平方英尺的玻璃。这本身便是一项巨大的成就。
吴焕加,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
金属和玻璃工业化建造的方法构造一直影响到今天,开创了一个时代,所以我管它叫做现代建筑的第一朵报春花。
1851年5月1日上午9时,50万多人聚集在恢宏壮观的“水晶宫”四周。12时的钟声敲响,维多利亚女王骄傲地宣布: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开幕。
博览会结束后不久,英国著名画家亨利·赛伦斯用他的画笔重现了当时的盛况。维多利亚女王居中侧立,在她左右两侧是前来出席博览会的各国宾客。引起我们格外注意的是,在这样的盛典上 ,还出现了一个身着大清国朝服的中国人身影。而经过对史料的查询,中国方面当时并没有派人以官方身份参加这届博览会。
吴建中,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
我们经过考证发现这个中国人叫希生,希望的希,生命的生,他是当时停泊在泰晤士河畔一艘船上的中国人,这艘船叫耆英号。
在这次博览会上,近两万个参展商所提供的十万多件展品,在水晶宫内呈现出一片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美妙图景。在众多的展品中,最受欢迎的是各种机器。
钱乘旦,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所有的机器都在轰隆轰隆在那开着,展示出非常巨大的力量,那个力量是由蒸汽所产生的,我们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它所产生的一种新的动力就是蒸汽,在当时蒸汽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
凯瑟琳·霍尔,伦敦大学学院历史系教授
许多参观者在这里看到了他们平时绝无可能看到的商品,看到这些神奇的机器承担以往只能靠人工、而无法借助机械的帮助来完成的工作。
参观游览这届博览会的600多万人,几乎是当时伦敦人口的三倍。历史上,除了战争和迁徙,人类还从来没有过这样大规模的汇聚。可以这样说,1851年的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标志着人类大规模文明交流新形式的出现,同时,英国作为世界强国的地位也进一步得以彰显。
爱德华·罗伊尔,英国约克大学历史系教授
1851年世博会有着出人意料的成功。它让人们为他们取得的成就感到非凡的信心和自豪。因此,1851年世博会帮助塑造了英国的形象,也帮助英国人认识自己和自身的能力。
与已经阔步走在世界工业化前列的英国相比,此时尚且年轻的美国,也派出了5000多名商人,他们飘洋过海来到伦敦,在博览会上显示了自己强劲的实力。一位美国参展商回国后,就向纽约市政厅递交了举办1853年纽约世博会的申请。
这是一次国家间实力的比拼,不是通过战争,而是以文明的方式彬彬有礼地较量。
马丁·当顿,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主席
其它的世博会将随之而来,它们举办的目的同样是要说明这些国家也已经加入到了世界发达工业国的行列。比如美国在芝加哥举办了自己的世博会,法国也在巴黎举办了世博会,诸如此类。举办世博会因此也成为显示本国国际竞争力的一种方式,用它来证明“我们也加入了发达工业国家的行列。”
1851年博览会的举办几乎使所有的英国人感到,他们走在了世界工业文明的最前面。最感自豪的英国人当属维多利亚女王。当夜色降临伦敦,她在这一天的日记中写道:“这是我们历史上最隆重、最辉煌的日子。”
几乎就在英国女王感叹自己的国家强盛的同时,遥远的中国却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苦痛。鸦片战争后,大批中国人被迫到海外充当苦力,这些被屈辱压迫着的人们被称作“华工”。
1903年,在创作了政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一年之后,梁启超赴美游历,在旧金山等地,他详细了解了华工的生存状况,记录在《新大陆游记》一书中。在圣路易斯,梁启超与三十名建造世博会中国馆的华工不期而遇。
“时方溽暑,圣路易炎热尤甚。其工人皆裸体赤足,列坐门外,望比邻之游女,憨嬉而笑……”
一直期望中国能主办一次世界博览会的梁启超目睹此景,感慨万千。他是多么希望中国人能在世博会这个舞台上精神抖擞地亮个相,风光一番,不输英美,但此时此刻,他又深知自己的祖国是何等的羸弱。
梁启超在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建设工地中绕行一周,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去。一年后,圣路易斯世博会开幕。
今天的历史学家普遍认为,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开创了世界博览会的先河,当时世界上其他先期工业化国家也都敏感地发现了世博会的重要意义。
1851年12月,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发生政变,路易·拿破仑·波拿巴由总统摇身一变为皇帝,拿破仑三世亟需一个机会向世界展示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实力,和欧洲第二大城市巴黎的魅力,要达到这些目的,还有什么比举办世博会更好的途径呢?
在英国,世博会是对帝国形象的巩固,而在法国,首要的目的则是亮相。对举办世博会的期待与热情,伴随着强烈的政治动机,成为当时法国统治者的坚定方向。
杨豫,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拿破仑三世从他个人性格来讲他还是一个好大喜功,非常自负的一个君主,他希望把法国变成欧洲的最大强国,由法国来统治整个欧洲,因此他要把巴黎变成欧洲的首都。
1855年巴黎世博会约有2.1万件展品参展,展现了当时工业和艺术方面的成就,包括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内的一些参展国首脑参观了博览会,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还在颁奖典礼致辞,他声称:
“我们的愿望是:希望这次世博会不仅仅是新奇的玩艺的集合地,而是全世界的工业、商业和文化艺术领域的一个传播文明文化的渊源。”
巴黎和世博会的缘分就此开始,并形成了每隔11年举办一次世博会的传统。
X·马勒维尔第,法国巴黎高等建筑学校教授
如果说1855年的世博会旨在彰显第二帝国,宣示巴黎即将成为欧洲的首都,同时显示法国刚刚起步的工业。相对于英国人大量展出其工业成就和机器而言,法国人也试图向世人证明自己也占有一席之地。
从1855年开始的世界博览会仿佛推进器,迅速改变着塞纳河两岸的巴黎面貌。1884年,法国政府宣布,五年后将举办新一届世博会,同时建造一座300米的铁塔,这一决定顿时在巴黎引起满城风雨。
让·贝尔纳·布罗,埃菲尔铁塔管理公司总裁
因为每当一个社会在创新并出现创新建筑时,就会有论战。
让·皮埃尔·恩格米,法兰西学院院士
法国是个热衷论战的国家,而且这些论战会形成一种舆论,这种舆论则会演变成一种鲜活的文化,而这些论战恰恰都发生在博览会期间。
300米的铁塔,这将是19世纪世界范围内最高的建筑。在人类对建筑所能达到高度的认识还颇为有限的时代,要想让所有人,尤其是那些热衷于古典文化的巴黎人,改变对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的态度,还是相当困难。
郑时龄,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
在1887年2月《时代报》上就有一百多位作家艺术家建筑师等等联名写信,反对这座建筑,认为它亵渎了巴黎的审美。
B·勒莫瓦纳,法国国家研究中心现代建筑研究所主任
这些艺术家联名反对建造埃菲尔铁塔,认为它会破坏巴黎的审美感。它那像工厂烟囱一样过于技术化的结构,会成为巴黎石质建筑景观中的一大败笔,还将表明这座城市的空间几乎已被工业建筑侵占了。
不过,争议归争议,建筑界人士却纷纷响应,两个星期内,政府就收到100多个建筑师的方案,最终,桥梁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中标。对于来自方方面面的质疑,埃菲尔作出了回应。
B·勒莫瓦纳,法国国家研究中心现代建筑研究所主任
埃菲尔说,我要建造的铁塔绝非一件崇高的建筑艺术品,它可以类比为埃及的金字塔,只是金字塔是由石块堆砌而成,而我的铁塔则是用金属搭建的。
S·阿日昂格斯,《追寻巴黎世博遗迹》作者
因此,埃菲尔明白他跟巴黎市签了一份合同,规定铁塔的期限为十五年,也就是说铁塔由他出资建造,铁塔建成后十五年内可以让人参观,参观的收益归埃菲尔所有。
埃菲尔称得上是“钢铁诗人”,钢材在他的设计中仿佛被赋予了律动的生命。虽然这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工程,但他高超的金属建筑技艺,使他能够娴熟地使用铁条和铆钉,保证铁塔顺利完工。在西方传说中,人类准备建造一座通天塔,结果功败垂成,埃菲尔却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高的铁塔。
吴焕加,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
这些东西表示结构科学,这个叫科技之光。那么法国也扬眉吐气,你们有皇帝也不管用,我们是共和制,表现了法国大革命的勇气。
这次巴黎世博会吸引了3200万名参观者,其中近十分之一的人登上了埃菲尔铁塔,从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俯瞰巴黎市容。爱迪生最新发明的白炽灯使展览在夜晚也能向观众开放,这在世博会的历史上还是破天荒的事情。埃菲尔铁塔顶端的三色探照灯把半个巴黎城照耀得如同白昼。
1889年的巴黎世博会成为一个世界各个国家都无法不予理睬的盛大的狂欢节。在巴黎,反对世博会的声音消失了,在国家荣誉的驱使下,人们走到了一起,展示了前所未有的合作。巴黎,继续担负着“文明前哨”的使命。
让·皮埃尔·恩格米,法兰西学院院士
我认为1889年世博会的重大意义,除了为了扩大国际影响外,还在于让全法国的人都能来参观他们前所未见的东西。
阿兰·傅天,上海世博会法国参展局总代表
巴黎是一个跟博览会有着不解之缘的城市。巴黎的建设和城市化与博览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05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欧洲的中国政治家康有为来到法国巴黎,三次登临铁塔,凭栏四顾,并留下诗作:
“浩浩凌天风,高标卓碧落。邈邈虚空中,华严现楼阁……俯视下界人,城市何莫莫……问此何都市,巴黎称霸国。”
康有为在分析法国政府造塔的目的时写道:
“盖见败于德后,民力甫复,因赛会作此塔,以著民物之丰亨光复也。”
朱维铮,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他就很感慨,你看1870年普法战争战败以后不过三十年法国人就自己站起来了。
雷颐,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他就希望这个世博会不仅仅是一个商品的展示、物质的展示、中国国力的展示,同时,他希望世博会是一个世界最先进的知识、观念甚至各种信仰在这里汇集、汇合,碰撞、激荡,彼此宣讲、争辩,从而对国人的知识、观念也造成一种更新。
康有为不愧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他敏锐地认识到,这个在普法战争中战败的国家,需要一次世界博览会鼓舞民众、重振国威,在工业化的潮流中追赶遥遥领先的英国,并在与德国、比利时等国家的竞争中抢占先机。这座耸入云霄的高塔,不再仅仅是冰冷的钢铁,而是承载着法兰西民族重新屹立在欧洲大陆上的坚定信念。
然而在康有为的祖国,举办世界博览会还只是天才小说家落在纸上的梦境。生长在上海的陆士谔还在继续做着他的白日梦,在梦中,他从浦西来到浦东,他看到:
“长虹般的铁桥,横卧波心。……一时渡过了桥,只见洋房鳞次栉比,马路八达四通,往来车马,像穿梭一般,哪里是浦东!”
不过,再好的梦总是要醒的。小说《新中国》的结尾,陆士谔记下了他和妻子这样的一段对话:
妻子说:这是你痴心梦想久了,所以,才做这奇梦。
丈夫说: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
我把这梦记载出来,以为异日之凭证。
陆士谔夫妇的一番夜话,酸楚中有着一丝乐观,他是个天才的幻想家,现实不能呈现给他的,他的梦想会给他;蘸着浓墨书写这些并不存在的内容,他的内心深处一定充溢着快乐。其实,他未必就真的相信,有朝一日,这一切会在他的祖国出现。他和妻子当然看不到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的那一天,因为从他们梦中的“预言”算起,这个日子的到来,还要等待整整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