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地理变迁与地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23:52:23
地名具有地理性和历史性。地名不但指出当地的地理类型,通常还反映出命名时代当地的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特征。广州自五、六千年以来,其地理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许多历史地名和现代地名都与当时的环境变迁密切相关。
(一)五、六千年前至秦汉时期。
距今五、六千年至二千五百年前,海水曾两次入侵广州,海岸线曾一度推进到越秀山下,淹没了几乎整个广州,只有宝岗、燕子岗、赤岗一带地势较高的山岗露出海面成为孤岛。著名的“七星岗古海遗迹”就是当时海侵的见证。海珠区新滘镇的“蚝壳洲”就是因为有大量当时浅海生物蚝(牡蛎)的贝壳堆积而命名的村庄。
二千五百年前海水开始逐渐退出广州,但仍大部分为海水占据。公元前三世纪秦在此设郡,取名“南海”,南海县也因此得名。秦汉时期,海水已退至儿童公园、中山四、五路一带,一些地势较高的基岩相继出露,当时有“番山”和“禺山”。番山在中山图书馆北,建有番山亭。禺山一说在中山四路市文化局一带高地,1974年却在此发现秦汉船台,证明此处当时仍是海岸,并非禺山所在。
东汉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交州刺史步骘到南海(广州),但见当时广州“负山带海,博敞渺目,……覩巨海之浩茫,观原薮之殷阜。”说明广州大部分仍被海水掩盖。汉代海水退到旧番禺城南,城南有“安澜门”(又名鱼藻门)等临水城门。
距今一千七百至一千五百年海水退至惠福西路坡山一线,成为珠江溺谷湾。在坡山伍仙观前有“坡山古渡”,为当时通向广州河南的重要渡口。五仙观内仍保存俗称“仙人脢迹”的古江岸遗迹,它是江边洪水冲刷红色砂岩形成的脚掌状凹痕。当时广州西郊仍是一片水泽之地,西郊最早见诸记载的地名为“泥城”,是古代广州最重要的水陆码头.广州西关华林寺前的“西来初地”为梁朝江岸,梁大通元年(公元527年)达摩从西竺渡海至此,建西来庵,后来称华林寺。东效岸线则在南海神庙一带,庙前浴日亭小丘向海坡急陡,为海水冲刷的结果。南海神庙为当时的外贸码头。
唐代城东的东关讯是当时的江边,城西则在惠福西路的甜水巷,因唐代海舶在这里汲取淡水而得名。附近光塔原是岸边的灯塔,为海泊导航标志。唐代西关一带地势低平,湖沼星罗棋布,虽有大片陆地出露,但仍大半是塘,帮有“泮塘”之名保留至今。
宋时广州城下仍称小海,在今广州酒家处建有“南海西庙”,与东庙(南海神庙)相对应,同属贸易码头。今日大新路、下九路、第十甫一线为当时江岸。宋代已有海珠石、浮邱石等海中小岛的记述,西门口附近的浮邱石即因在水面突出如浮水中而得名,说明西门口以西仍被海水所淹。东山区的“云海通津”亦因面临广阔的江面而得名,。宋代广州经济繁荣,对外贸易发达,城南江边为商业区。有专门经营珠宝的玛瑙巷,以及米市街、纸行街、象牙街、梳篦街、麻行街等专业街道名保留至今。
元明期间,广州城西南郊已有大片滩地淤出成为沙洲,如黄沙、中流沙、太平沙等,经过不断的淤积并岸,成为今日的黄沙、沙面。城东则有筑横沙、永胜沙等并岸,成为今日街名。元运街的“元运”为“盐运”的谐音,为当时运盐的水路。建于明初的五层楼仍取名“镇海楼”说明当时岸线离广州并不很远。明代开始,淤积作用加强,清代以后岸线后退加速,海珠石,浮邱石,海印石相继并岸成陆地。东边的海心沙并岸后称大沙头。原来溺谷湾逐渐演变成今日的珠江河道。今天离珠江岸一、二百米的街道仍保留清代江边名称,如东山的水讯卷、南关海傍街、横水渡街等,西关的新填地,海傍街等。
西湖是珠江岸线后退中留下的湖泊之一,在今西湖路、教育路、仙湖街一带,呈南北长形,北达越华路西段。原是文溪的一支,南汉时凿大,周长五百丈。内有药洲和九曜石,“药洲春晓”为明代羊城八景之一。宋代西湖仍未淤塞,只淤去药洲西侧成白莲池。元代仍湖水浩荡,明代文溪开凿东濠,西湖淤干很快,白莲池已成一小池,明末白莲池,西湖淤平。现今西湖路沿用“西湖”之名,观莲街为古莲池所在,九曜石今天仍在,附近有九曜坊。西湖又名仙湖,故今有仙湖街。朝观街因当时西湖地势特低,潮水可入灌之意(即潮灌之谐音)。
兰湖又称兰芝湖,在今流花湖、兰湖里一带,是广州天然湖泊之一。兰湖在隋唐时代湖水尚深,外国商船可从驷马涌出珠江的澳口上溯兰湖避风,象岗为湖东高丘,上筑余慕亭,作为船舶归航标志,为广州重要的水陆码头区,从隋至宋,南海县署设在兰湖里一带。明代兰湖开始淤积,湖面缩小,东边近山处泉水出露,双井街因当时有双井泉水得名。兰湖清代淤积成沼,但仍有多条水道分布在湖区,由洗马冲入兰湖中心处,设有大步头,为去佛山的船渡码头,称“佛山渡高码头”,民国时兰湖成为大片沼泽地,50年代后期挖深为流花湖。
(一) 文溪与东澳
文溪发源于白云山东麓蒲涧滴水岩,宋时为羊城八景的“蒲涧濂泉”即在此。文溪下游在明代老城北分为两支,一支经大石街入西湖,一支沿登峰路南下长塘街,为文溪的主流。文溪上游曾经三次被抢水,入城水量大减。尤其是明成化年间(1467年)人工凿渠引文溪水入东濠,造成西湖淤积成地。文溪主流唐代称东澳,宋代还可以航行,为运盐河。当时盐仓就设在溪边,今天此地仍有“仓边路”“旧仓巷”等地名,宋代建东城时把文溪南北两端截断,元代成为清水濠。明代古河道淤塞成塘,今仍有长塘街、大塘街等地名,大塘旧为“盐运提举司”之地,简称盐司,后演变为盐司街,即今贤思街。清代长塘和大塘淤为平地,只余金鱼塘,地名保留至今。
(二) 西澳与南濠
西澳在今擢甲里至南濠街一带。唐代以前已经存在,唐代仍可通商船,为宽阔的河口港湾,其东建有光塔,为归航标志,附近又为番坊所在。今光塔街古称番巷,这一带为番商聚居之地,今仍有普宁巷,即蒲夷人巷改称,是宋代蒲姓番商所居。说明西澳为当时重要外贸港口。宋代江潮仍可涨通,今海珠中路西祥龙里有龙起井(宋井),因井水和江潮上涨相通而得名,宋代以后西澳逐渐淤塞成濠,南宋以后,只余擢甲里南一段,称南濠,至今有南濠街之名。清代淤濠成渠,成为下水渠道和民居。
引文来源  广州地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