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意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07:32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地把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原则的和谐文化,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而道德建设历来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路径,自然地,以优化社会道德和个体美德为己任的道德教育,就成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此重大的历史际遇和社会实践过程中,道德教育能够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承载什么样的职责,道德教育与和谐文化建设之间有着何种内在的关联,这是考量道德教育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意蕴所关涉的前提性问题。
道德教育的目标要求与构建和谐社会总的要求是一致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的要求可以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总的要求既构成了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又与道德教育的目标要求相一致。因为,其一,这些总的要求都关涉人民群众直接、现实的利益,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又是对每个社会主体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一系列思想与行为的规范。而道德在本质上也是一种调节人-我、群-我、类-我、人与自然等利益关系的规范性准则,既有利他性要求,又有自利性诉求,以此为目标引导的道德教育显然也须把如何使学习者学会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作为自身的基本目标。二者都建立在如何处理利益关系这一核心问题上,有着相同的旨趣。
其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每一项总要求都与道德教育的目标要求相关联、相耦合。如“民主法治”的教育要求在于培育学习者科学的民主素养和法治意识,它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贯彻依法治国方略、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的必然的道德教育要求;“公平正义”的教育要求在于引导学习者学会正确处理各种不同的利益纠纷与冲突,它是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利益分配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诚信友爱”本身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或道德的底线要求,它是道德教育的常规性内容;“充满活力”的教育要求在于充分调动每个学习者的智慧潜能、生命活力和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它是道德教育的终极追求;“安定有序”的教育要求在于使学习者体认、理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它是保持和谐的社会秩序对于一切学校教育的最根本的道德诉求,也是历史上一切道德教育形态一贯的教育目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要求在于使学习者学会“道德”地处理人与自然的种种利益关系,真正地善待自然、呵护人类的生命家园,它是生态伦理、环境伦理及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对于道德教育的新的要求,是人类的道德情怀由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延展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的教育要求,也是拓展道德教育内容的新途径。由此,道德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能够有所作为的,二者有着目标诉求上的根本一致性。
道德教育的具体任务与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要求相契合
建设和谐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要求,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根本要求与道德教育的具体任务相贯通、相契合。道德教育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教育的全过程,把“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作为道德教育一以贯之、常抓不懈的任务。
事实上,学校道德教育的一系列具体的任务已经体现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如学校道德教育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这不仅一直是学校德育的具体内容,而且也与和谐文化建设所依循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统合。至于当前正在全社会开展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业已进入了学校德育课堂,它对培育学习者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形成健康、文明、高尚的道德风尚和行为规范,将产生积极而有效的影响,必然地,这也将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产生可预期的积极的促进作用。因而,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为根本旨归,自觉地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路径和力量。
道德教育的实践运行与推进社会全面科学发展的时代诉求相吻合
和谐社会的主旨在于,在社会全面发展和多头并进的时代境遇下,如何使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系统协调发展、相得益彰;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现实背景下,如何使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和个人的利益主张得到妥善协调和切实保障。一句话,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就在于建立一种和谐的社会关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而道德教育实践运行的目标也正在于使学习者学会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利益关系,在获得较高的道德素养和行为品德的基础上,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而这与和谐社会的主旨一脉相承。
作为特殊文化形态的道德教育,通过自身的实践是可以对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建设有所作为、有所裨益的。道德教育实践以和谐文化的建设为指向,和谐文化的建设以道德教育实践为途径,二者都构成、且促进着和谐社会这一最终目标的达成。道德教育应该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和谐文化的建设,以有所作为的姿态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中国教育报》2007年2月17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