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著名琴师董庭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4:05:04
董庭兰(约695年—约765年),陇西(今甘肃省)人,盛唐开元、天宝时期的著名琴师,善吹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县)古乐器筚篥和弹奏七弦琴。
董庭兰青年时代师从凤州(今陕西境内)参军陈怀古,学得当时流行的“沈家声”、“祝家声”,并把其擅长的《胡笳》整理为琴谱。他的学生郑宥听音敏锐,调弦“至切”,“尤善沈声、祝声”。另一个弟子杜山人也颇能青出于蓝。戎昱在诗中赞他:“沈家祝家皆绝倒”。
董庭兰刻苦钻研筚篥的演奏艺术,并走出琴室,常与西域乐师交流技艺,到市井村邑为百姓演出,在民间汲取艺术营养,也到楼馆茶座为名流学士吹奏,故技艺提高很快,成为当时最负盛名的筚篥演奏家,许多著名诗人都成了他的好友。李颀在诗中描绘了董庭兰的精湛技艺:“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复睛。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诗句描写筚篥声悲咽凄凉,幽咽缠绵,仿佛使生灵都窒息了。
董庭兰有着出神入化的演奏技艺,这在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声》一诗中,有着生动的叙述:“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说他在迟速变化中得心应手,旋律住复中都富于表情,美妙的音乐把诗人引进了一个想象的境地:“幽阴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音乐的表现力是如此丰富、感人。如果没有董庭兰的出色演奏,李颀这首描写音乐的名诗,是不可能产生的。
董庭兰还是一位卓越的作曲家,经他加工整理的《胡笳声》,百年之后在元稹诗中仍受到称赞:“哀笳慢指董家本”。今存《大胡笳》、《小胡笳》两曲,相传就是他的作品。另有《神奇秘谱中》收有他作的《颐真》一曲,据说此曲是他隐居山林,过着“寡欲养心,静息养真”的道家生活的反映。
董庭兰在唐代享有很高的声誉,不少文人和他有交往,他编写的谱集,有善赞大夫李翱为之撰写序言。高适在《别董大》诗中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样的名句,颇能反映出一代名手誉满天下的盛况。
董庭兰一生清贫,高适曾在诗中说他:“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薛易简也说:“庭兰不事王侯,散发林壑者六十载”。在他六十岁以前,几乎都是在其家乡陇西山村中渡过的。天宝末年,应宰相房琯之请,在其门下当过清客,为此曾遭到世人的诽议。
董庭兰的作品见于记载者不多,《神奇秘谱》中有他作的《颐真》一曲,曲调明快流畅,素材精炼,结构完整,是很有特点的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