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别问动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42:40

【观点·视角】慈善别问动机


慈善,古已有之。
自汶川地震以来,国内慈善事业成空前的汹涌之势,这本是件具有标志性的大事件,但与此相生的却是无休止的质疑声。从余秋雨到“国际章”,从“诈捐”到“作秀”,声讨声一片。质疑者愤怒,被质疑者委屈,无疑使刚起步的中国慈善事业开始扭曲、变形。
面对西南旱区千万同胞干裂的嘴唇,社会各界奉献出了各自的爱心,这爱心很多并不以慈善的名义。近日,网友自发组织了一场赈灾义演,为灾区募集了千万元善款,但义演仍没能摆脱质疑声声。这质疑声令义演的主办者沮丧地感慨:我有一种强烈的挫败感!

 

   互联网上的质疑没有要消停的苗头,尤其是公众所关心的慈善问题,好像触碰了所有人的神经,一个个争得面红耳赤、气喘如牛。质疑者运用各种手段,大有不刨根问底不罢休的架势;被质疑者引证据典,努力摆脱身上的疑问,从而证明自己的纯洁。
   有时候网络很可爱,逗逗闷子、海阔天空地海聊神侃;有时候网络很沉重,不能如人所愿。比如对某一事件的争执,常常与一帮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争得天翻地覆、波涛滚滚。
   争执永远没有满意的结果,就像这次“赈旱2010”的网友慈善义演,尽管已于3月28日在北京三里屯SOHO的下沉广场顺利演出,但引发的口水战却从发倡议之时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无论抱怨网友不理智也好,还是倡议者委屈也好,其目的都是一个——还慈善一个清白。
   在古代,某一老爷面对天灾人祸表现出的赊粥赊药行为,人们表现出了顶礼膜拜的姿势,称此人为大善人,从来不会质疑他的行为到底是为了什么。然而当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瞬间传遍整个地球的时候,不仅对各种事件的传播超过一日千里的速度,各种纷杂的声音也随着互联网在各个角落传播。
   在中国或在世界,只要有大的活动都会引发一系列的质疑,这种质疑无法从根本上杜绝,只能缩小到最少。慈善关系到民生问题,更会引起过度的关注。离现在最近的质疑始于“国际章”的“诈捐门”,当此门的最终结果还未出现的时候,质疑的声音波及到了“赈旱2010”慈善义演。
质疑一  倡议人借慈善盈利?
   中国古话“无利不早起”,而在普遍商业化的今天,这种古话似乎更能印证“无奸不商”这个成语的含义。活动的举办单位或者个人,谁会傻到在没有任何利益的情况下,还能如菩萨心肠般地跑前跑后?指不定在声泪俱下的背后,是坐地分赃的一团和气。
质疑二  广告中是否“插播”慈善?
   广告插播电视剧,广告插播春晚,广告插播两会,习惯了被插播的中国人,怎能放心慈善活动不会被“插播”?慈善活动成了企业广告的展演台,一张张大纸板做成的支票,企业名称大到近视眼不戴眼镜都能看得很清楚,你当老百姓是傻子啊,这不是广告是什么?再加上主持人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个企业的业绩,虽然没有介绍产品,但介绍业绩远比单纯吹嘘产品更煽情,借助慈善做广告效果大于轮番轰炸式的纯商业广告。
质疑三  慈善是作秀的舞台?
   镜头前熙熙攘攘的人们挤在捐款箱前,手掌变魔术似的仿佛把善款塞了进去,放慢镜头才知道,嫩白的手里没有任何东西。明星面对灾情声泪俱下,大有大慈大悲的菩萨情怀,不经过大脑地表示要捐出多少善款,粉丝们面对自己偶像的慷慨,自豪感油然而生更加死心塌地继续粉之。而当你去查询的时候,得出的结果远比承诺的要失望得多。明星如此,企业更是如此,“捐”是认了,但实际款项却迟迟到不了位,如此的承诺与实际不能一致的行为也是慈善中普遍被质疑的。
质疑四  账目是否公开透明?
   “做好事不留名”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然而低调捐款的同时,是不是给了某些人谋利的空子?因此账目不公开,或公开了却很模糊,让人不免有些云里雾里。捐款人的钱财用在了何处,是否到达了受灾人的手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使用现象,都是让人普遍关心的问题。

 


   在花样百出的口水战中,慈善好像已失去了它本来的面目与功能,开始扭曲甚至走形。热衷并习惯于低调的众多慈善人士,开始无奈地接受一个现实:高调并证据确凿地展示自己的善举。不知这样的行为还能叫慈善吗?
企业家:若不到账,请媒体公布我在放屁
   1986年,沃伦·巴菲特在《财富》杂志发表《你应该把所有财富都留给孩子吗》。文中写道:“巨大的财富会使他们(孩子)好逸恶劳,成为纨绔子弟,并不能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陈光标被称为“中国首善”,但他坚称自己并不算中国捐款最多的人,却肯定是最高调的人。他把自己的善举称为是一种良性循环:企业赚了钱捐一部分出去,高调进行慈善又是对企业更好的宣传,使企业有更大的利润,这样就可以逐渐把慈善做大,“一个企业家流淌的应是道德的血液,而不是利润的血液”,他希望他的高调可以影响到其他的企业家来共同做慈善。4月3日央视抗旱救灾公益晚会上,陈光标语出惊人:“除了上月捐的2500万元的矿泉水和要打200口井外,现场再捐1300万,我还要捐1200万现金给西部灾区购买大米,下周将全部到账,如果不到账,请媒体公布我陈光标在放屁!”
   这是一句至真至纯的话,看似粗俗却很诚恳的真爷们儿的话!
   中国有“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的古训。为什么鸟会被打?因为鸟飞得太低了!为什么椽子会烂?因为没刷漆。所以企业家要合法经营诚信经营,这只鸟不但打不着,反而会带领其他鸟一起高飞!给企业刷上漆,不仅不会烂,而且会雕梁画栋成为装饰。
   “义丐”:用我的名气来为困难的人募捐
   谁也不会忘记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候的一个画面: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从一个破口袋里倒出所有的钱,捐给了灾区,当人们动容流泪的时候,他却悄无声息地走了,这就是“义丐”徐超。他的身前事无人知道,就在他捐款的时候,很多人也只知道他是个乞丐,是个有良心的乞丐,这些都不重要,人们记住了他,记住了他的招牌装束——花白长发,蓝色破衣服。
   事过一年有余,据传“义丐”成了明星,改讨饭为募捐了。很多人质疑其动机,但老人很坦然,无惧各种流言:我就是要利用我的名气来为困难的人募捐,捐一分他就能少发愁一分!我们无法去真正体会这个动机隐藏的真正意图,但我们唯一能看到的是他确实在为募捐做着事情。
明星:捐了款还要留下收据
   3月22日,冯小刚、张国立、陈道明在为西南灾区捐款后,主动在网上公布了捐款凭证,并说:“我自己也经历过抱着一摞钱往捐款箱里塞,最后连个收条也拿不到的情景。有很多网友提出‘晒发票’的说法,我们也很关注,也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把收据拿出来,也说明我们确实是在做这件事。张扬这种善良也是善事的一部分。”姚晨在捐了13.1万元后也在网上公布了捐款收据。
   4月4日,导演陆川在新浪微博上公布了捐款凭证,并说:原本不想晒发票的,确实没意思,汶川地震时捐了5万元也没晒任何票据,可早上开始各类博友已经开骂,说骗关注的,骗粉的,什么都有,看得都心灰了。世博这几天兄弟们忙到崩溃,天天早上四五点到家,迟点肯定不是故意的,可看到一些博友的话,相当寒心。不过监督是好事,反正我捐了,监督者您呢?


   不管是为了作秀也好,还是为了做广告也罢,结果才是重要的,被捐助者得到实际的关爱才是最终目的。虽然有质疑有监督不是坏事,但过分的怀疑和揣测甚至诬陷,则是种变态。刘德华在最近一次大型募捐现场,谈及西南灾民数度落泪,难道这也是作秀吗!
   任何领域都有涓涓细流,也有惊涛骇浪。多年前甚至是今天,福特家族、洛克菲勒家族、盖茨等美国财富巨人开启美国慈善时代让国人自愧弗如,如今“中国首善”陈光标、中国“公民”曹德旺、陈发树等人步后尘崛起,他们只不过应了内心的需要,同时完成填补中国慈善的使命。低调做事一贯是中国的传统美德,然而,在中国慈善制度初期阶段背景下,要想摆脱公众质疑或推动整个慈善事业的发展,高调慈善不失为是个好办法。
   企业高调做慈善,一来摆脱信任危机,二来带动慈善良性发展。2009年11月,闽商曹德旺持股“套现”23亿,以现金行善;2010年1月,在中国工商银行江苏分行会议厅里,中国首善陈光标站在一共有10道用人民币330万元堆砌而成的墙旁,声势浩大令人叹为观止。
   相比企业家们,明星们也应该效仿其高调行为。明星拥有庞大的粉丝团,这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现在的追星族远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更为理智,当自己的偶像做了件好事时,粉丝们会为他自豪,甚至效仿他的善举;但偶像出现了负面影响,粉丝们也会立即叛变!这就是现在追星族们的追星方式。除了粉丝,明星们在自己的业界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可以带动其他演艺界人士一起来做慈善,不失为一种金字塔式的传播模式。
   最近,冯小刚夫妇、张国立夫妇、陈道明夫妇和林建岳、毛剑锋联合发起捐款倡议,并各自通过中国红十字会“送水”项目向旱灾地区捐款20万人民币,共100万元。
   冯小刚和张国立、陈道明曾经有一个约定:“我们三个中任何一个,只要看到严重的灾难,就会打电话给对方,商量大家是否要捐款。这是从印尼地震开始的,到后来的雪灾、地震。这次倡议的启动也是延续我们这个约  定。除非我们三人有人死了,否则会这样一直下去。”
   这样做的动机在哪里?张国立说,他们靠自己的影响力,号召演艺界人士都来进行慈善活动,响应的人越多,募集到的善款将会更多。有人将他们比作是内地的“曾志伟或成龙”。
   冯小刚的话则更加直接,希望大家都为灾区出一份力,少一些质问与怀疑,“每个人能力不一样,即使是捐一毛钱,也是好的,就是捐不了钱,为灾民着急的,也是好的。比什么都不给却说风凉话的人好多了。既不出钱,也不着急,这些人就特无聊”。



 

YIWAN:个人认为;慈善募捐的最佳模式应该是,电视台、纸媒捐出点时段、版面;艺术家捐出点作品;艺人捐出点节目;企业家和有钱人捐出点钱财;没有能力捐款的朋友,捐出你的祝福和赞美。千万不要矫情捐款人的动机和捐款的多少。这样才能使慈善事业持续的发展。
陆建:写了一会儿回复,突然遏制不住地哭出声来。我这是哗众取宠吗?我难道不是在全力帮助灾区吗?企业捐款又怎么了?害得企业总担心借公益作秀,花钱都不敢自己拿出来,不敢自己说出来,这样的公益环境是大家喜欢的?
哑口行:捐款留名,当然可以大大方方。无论动机如何,被捐助的人受了益,这就是慈善事业的真谛。该被指责的,是说捐不捐甚至贪污善款的人。
木马漂:即便是炒作总比其他方式来得无愧。
胡淑芬:在慈善屡被当成作秀工具的今天,对慈善的监督与质疑,应该成为慈善的一部分,促其更善。可以不问动机,但好心办坏事和坏心办坏事,都不是慈善想要的结果。在慈善占领道德制高点的时候,质疑更需要勇气。
周长欣:为了维护硕果仅存的那一点点善良,让我们一起收起质疑,收起妒忌,真诚的相信,真诚的付出,真诚的善良一把。
我非名人:质疑者大多是不做慈善的人。有的人还非常卑鄙无耻。
作家毛颖:慈善事业本来可能只是愿望的体现。对西方不甚了解,大抵是政府服务能力的延伸。因政府也“私化”,慈善的“所有制”也宽松。东方,尤其是中国,就肯定含着“积德”、“赎罪”一类的心理动机了。到了今天,没人相信报应了,就“产业”化了。既是产业,就什么都不奇怪了。
葵阳:我赞成杨澜的话,社会不应该苛求人们的表达方式,低调有他的谦虚,高调能够起到宣传和鼓动的作用,关键是做了什么,慈善的事不要过多的计较动机,而是看结果。退一万步说,哪怕这个人虚荣心想做好事,又有什么不好呢?这个社会应该对做慈善的人更宽容一点。
赵国富:目前的不少慈善可以说都存在动机,否则完全可以把钱打入账户即可。经常看一些电视捐款的镜头,可笑的是领导或者名人特意把写着数额的信封朝向观众,最滑稽的是还和周老虎那样,做一个纸板支票,以达到广告的目的。
董崇飞:无利不起早。动机决定结果。

 

   大概是中国公益机制的不完善,以及某些公益机构或个体给民众带来了很多恶劣的记忆。因此,在中国,公民的公益行动和真正的公益机构的行动经常会被质疑,而我个人感觉这种质疑的无限制泛滥是不健康的,也是悲剧性的。
   我们这次发起的为西南旱区募捐公益行动,最大的感慨就是被质疑之后的挫败感,这个感觉非常不良。因为,如果每一个人在实施公益的时候,都要经受一场质疑的考验,那么我想,将来,从事公益的人会越来越少。
社会变得麻木,并非每一个人的期望;公益呼唤良知,我想那是保证每一个人的利益所在。如同一个被诬陷的人一样,真正的罪犯逍遥法外,而替罪羊的心情可想而知,比喻虽然不是那么恰当,但某些现象我们可以这样来等同。替罪羊与受害者的利益都受到了侵害,那么,我想,谁又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呢?
   但是,悖论的是,但凡有公益行动之处,就一定会有质疑“在场”。这是一个很不正常的现象,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但我已经深深体会到了质疑对我的伤害。尤其当我本人经历这次如同“广场公益”一样的洗礼后,我对此更加印象深刻。
   质疑,是阻碍公益的全部动机么?当然不是,但质疑无疑会损害公民公益。当质疑气势汹汹地来到你面前时,你最后的感慨一定是“我图什么啊?”。
   我最大的惊诧是:离真相最远的人,反而会说他知道的“真相”最多。我不知道这些所谓的“真相”从哪里来,一个连当事人都不知道的“真相”又有多少真实成分呢?这些由猜疑构成的质疑,是公益的大敌。因此我想对那些喜欢质疑的人说,请慎用质疑!
   质疑,本是公益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果质疑不在场,那么,公益活动中的腐败行为会轻易滋生。但是,“过度质疑”会使一部分人放弃善良。何苦来啊!
   我并不反对质疑和监督。正确的质疑,一定是建立在严谨的逻辑基础上和健全的法律程序上的。人无完人,都有犯错的可能,公益也不例外。你可以质疑,但是一定要有证据;你也可以没有证据,但是在逻辑上你必须说得通。你不能以所谓的经验来质疑善良,更不能捏造事实来凭空质疑。在你尽到了质疑责任的时候,请一定要预料到质疑的后果,即这种结果带来的严重伤害性。这种伤害会让更多善良的人对公益事业望而却步,提到公益犹如惊弓之鸟,这也一定不是你所希望的。
   中国的公益环境如同目前的自然环境,破坏性灾害已经进入非理性公益时代,它带给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遏制在萌芽状态已是不可能的事,但亡羊补牢应该为时不晚,这是所有中国人必须重视的事情。
公益机制的完善,除了舆论监督以外,正常而且可信的审计系统必须跟上。公信力的丧失,是所有公民的悲哀。今天你不做,明天他不做,后天你出现了困难,谁来管你?
   公益环境的公信力重构,是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否则,谁都有受不了的时候。
   我们中的很多人惯性地喜欢探讨所谓的慈善动机,貌似很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公益行为分析来分析去,非要找到不可告人的理由不可,否则以他的价值观无法理解别人的善举。在我看来,探讨慈善的动机本身就是种伪慈善,是可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