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下跪:究竟是百姓“腿软”,还是官员“心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5:13:54

又见下跪:究竟是百姓“腿软”,还是官员“心硬”


又见下跪:究竟是百姓“腿软”,还是官员“心硬”



  近期以来,多个地方接连发生老百姓“集体下跪”事件,官员们表现出来的冷漠、冷酷与冷血,叫人心寒——

  4月13日,辽宁大连下辖的庄河市海洋村千名村民为反映亿元征地款去向不明及村干部腐败等问题,在市政府门口集体下跪半个多小时,而他们求见的市长,始终未现身。

  4月22日,广东化州新安镇梅子坑村因与邻村发生耕地纠纷引发冲突,6村民被以故意伤害罪刑拘,近百村民在化州市政府门前长跪请求对话,一个多小时没人理会。

  4月27日,湖北省公安县314名被辞退的民办教师集体下跪,要求政府落实政策,给予解决公办教师资格,被指“下跪也没有用”……

  下跪,下跪,还是下跪,短短不到一个月里,我们痛心地看到了媒体报道的三起群众集体下跪。请注意,这里讲的是“集体下跪”,单个的下跪不知还有多少;是“媒体报道”的下跪,因种种原因被“封锁”消息的也不知还有多少。

  中国是一个崇尚孔孟之道的国度,“膝下有黄金”、“可杀不可辱”的古训,长期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精神世界。千百年来,国人跪天、跪地、跪祖宗,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言下跪。但是,最近接二连三发生的“集体下跪”事件,难道真是这些人“腿软”、“讨贱”?说到底,他们这是在正当权益无法满足的情况下,用“下跪”这一最原始、最卑微,也是最平和的“抗争”方式,博得社会的同情,唤起官员的良知,引起政府的关注。他们但凡有一点办法,也不致落到卑躬曲膝、面子扫地的田地。

  “集体下跪”屈辱的是百姓,但绝非他们“自取其辱”,这根子,很大程度在少数干部身上。庄河也好,化州也罢,“下跪”事件几乎都是相关干部无视群众诉求、漠视百姓疾苦,乱作为、不作为造成的。胡锦涛总书记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作风飘浮、管理松弛、工作不扎实,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这话振聋发聩,催人警醒!

  30多年前,安徽的小岗村围绕着包产到户展开大辩论。当时,万里同志问一个干部:“你为什么不赞成大包干?”干部说:“因为不符合社会主义。”万里问:“社会主义和群众,你要哪一个?”干部说:“社会主义。”万里说:“我要群众!”这“我要群众”四个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体现了党的宗旨,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应当是每个为官者要时刻铭记在心的。

  但这一点,正是某些官员所欠缺的,他们不是在密切联系群众,而是在切实隔开群众;热衷于与国际接轨,而不重视与群众接轨。有人说得好:“不要怨群众太无聊,而要怨干部太官僚;不要怨群众不通情,而要怨干部没感情;不要怨群众不听话,而要怨干部不像话;不要怨群众爱生事,而要怨干部不管事;不要怨群众不老实,而要怨干部不落实。”对待群众的态度,折射出来的是官员的为民思想、民本情怀。

  中国的老百姓最可亲、最可敬、最可怜,也最可畏,他们中蕴藏着巨大的物质和精神力量。“载舟覆舟”的道理已经讲滥,公权在握的官员们不可能不懂。有资料显示,当年苏联出事之前,安全部门向中央报告:一些大学生说,苏联共产党已经不是为人民服务的党,而是为少数人谋私利的跳板。苏共中央研究之后,认为这是胡说八道,过不了多久苏共就垮台了。偌大一个有着辉煌历史的政党,垮台时竟无人表示反抗,境况十分悲凉。现在,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矛盾多发且易积聚,矛盾排除机制遇有不畅,在一些因素的诱导下,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要有效地缓解矛盾,领导干部应该从台后走到台前,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真正做一个好公仆、一个优秀“勤务员”。

  社会越是以人为本,人越是以社会为重。官员维护百姓的“尊严”,百姓自然会还官员以“体面”。如若不然,今天下跪的是群众,谁能保证明天下跪的不是那些失职渎职的官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