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54:57
钟鼓楼》这部小说用橘瓣式的结构,通过北京胡同里一家普通市民的婚礼,写到了几十个人物,从一天延伸到了几十年,有着大量的民俗学、社会学的信息,堪称为一部现代的“北京清明上河图”。

《钟鼓楼》-简介

    

《钟鼓楼》是刘心武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并由此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小说截取的是北京钟鼓楼下一个四合院里九户居民,在1982年12月12日晨5时到下午5时一天里的日常生活,却贯串了三、四十个人物几十年的遭遇变化,写出了古老京华的历史积淀和80年代的现实变革,使我们听到了改革时代的足音。这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历史,构成了北京市民社会生态群落图。

《钟鼓楼》-内容提要

    

小说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在北京钟鼓楼一带的故事,展示了极其丰富多彩的社会场景,在风俗、观念开始发生巨变的迷人的北京老城,陈说着市井的悲欢、几代人的命运,穿越岁月烟尘,再看刘心武笔下的动人世相,犹同翻开了城市记忆的鲜活浮世绘……堪称一部洋溢着浓浓京味的现代《清明上河图》

在风俗、观念开始发生巨变的迷人的北京老城,鼓楼在前,红墙灰瓦;钟楼在后,灰墙绿瓦。如果不发生意外的灾变,他们还将巍然屹立下去,不断地迎接着下一刻、下一天、下一月、下一年、下一代,并作为社会历史和个人命运的见证而永存。《钟鼓楼》的生命力,随着时间的侵润会凸现出来,使人再次忆念起那个充满了渴望的年代。

《钟鼓楼》-空间性和时间性

    

这部长篇最显而易见的成功就是它自觉地展示了极其丰富多采的社会生活图景:从城市到乡村,从部长、局长到售货员、家庭妇女,从留学生、文学编辑、京剧演员到厨师、修鞋匠、喇嘛、乞丐,一百年前的神秘传说,30 年前的市井生活,正在进行的婚宴,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在当代小说作品中大约是绝无仅有的。决定作品这种特征的是作家独特的创作心理--自觉的“文化景观”意识和强烈的历史感。作家在小说第19 节中说:“一定的生活方式,它所具有的所有细节,便构成一种特定的文化,不仅包括人们的文字着述、艺术创作,而且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乃至社会存在的各个方面”,并宣称小说旨在描写“20 世纪80 年代初北京市民社会的特定文化景观”.作家的历史感尤其显然,小说扉页的题辞就是:“谨将此作呈现:在流逝的时间中,已经和即将产生历史感的人们”。

文化景观意识和历史感在作品中的具体实践形式,就是对空间性和时间性的注重。空间与时间的交叉构成了小说最内在的结构,这个结构把那些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统一起来。小说有意识地截取生活的横断面,以展示文化景观的丰富多采,因此注重故事发展的“共时性”,把不同场合发生的故事置于同一个时间内来表现:就在薛家操办婚宴的过程中,张奇林在自己家中接待客人、处理公务,荀师傅正在修鞋,姚向东正在街上徘徊,一群老人正在钟鼓楼下说古道今,郭杏儿正往荀家赶来,慕樱在葛尊志那里讨得了珍贵的邮票后去找部长,这样就让读者看到,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不同角落里人们各自演着不同的人生悲喜剧,从而意识到空间的存在与博大。小说把众多的人物和事件集中在短短的12 个小时之中,通过场景的不断转换呈现出来,这种结构方式正是由自觉的空间意识决定的,同时又是为了强化空间意识。

如果说空间意识构成了这部小说的经线,那么时间意识则构成了它的纬线。

时间意识造成了小说的历史纵深感。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小说取名“钟鼓楼”,叙述的故事也主要发生在钟鼓楼一带,于是,钟鼓楼这种古代报时建筑就作为一种标志着时光流逝的意象,给小说提供了一种总体氛围;其次,小说有意使用卯、辰、巳等古代计时概念,唤醒作为现代人的读者一种遥远的记忆,让读者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其三,在描绘小说中人物“此时此地”的存在状态的同时,也将他们的过去叙述出来。如薛师傅的喇嘛历史,卢胜七的乞丐生涯,詹丽颖1957 年的遭遇,等等。其四,小说开头叙述的100 多年前发生在贝子府的神秘故事,表面看来与小说主体关系不大,实际上它作为一种参照物,造成了时间的距离,亦即造成了历史感。从总体上看,作家的时间意识所蕴含的,既有历史的沧桑之感和深刻的命运感,又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焦灼与急迫感,小说实际是把时间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结合现实人生与民族命运,从哲学的意义上来思考。所以小说最后一节专讲“怎样认识时间”,把人物的命运和使命放到飞逝的时光中来认识、评价。在这个意义上时间意识既表现为历史感,又表现为对进步与发展的渴望。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篇小说独特的美学风格:对原始生活形态冷静、客观的现实主义描写与以自觉的历史文化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哲学思辩的交溶。由于作家力图描绘“一定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乃至社会存在的各个方面”,因此它对于人物的生存状态,对于四合院、婚俗乃至酒宴上的菜肴的描写,都细致而又真切,充满生活气息。与此同时作家又自觉从文化与哲学的高度对人的存在与社会历史作宏观把握,于是又有了诸如小说开头那种富于哲理性的题辞、小说最后一章对于时间的思辩、以及具体描写中对北京市民生存方式、心理状态的分析,和对于四合院文化意义的揭示。

《钟鼓楼》-评价

    

这部小说用橘瓣式的结构,通过北京胡同里一家普通市民的婚礼,写到了几十个人物,从一天延伸到了几十年,有着大量的民俗学、社会学的信息,堪称为一部现代的“北京清明上河图”。喜欢那种古色古香的意境,喜欢充满地方特色的作品,这部小说完全满足了我的口味。我最佩服的,是作者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全书共六章,分别以地支名卯、辰、巳、午、未、申命名,记录了从晨5时至下午5时共12小时的事情,但文章的笔触决不停留在这十二小时里,作者纵横千里、信手拈来,娓娓的向你讲述了中国几十年的历史,几十年的物事变迁,由钟鼓楼一带而延伸至整个北京,整个中国,物是人非,钟鼓楼风雨不变的屹立着,鉴证的人世间的对与错,见证着时间的款款而逝…… 作者借薛大娘家二儿子的婚事,向读者展现了几十张鲜活的脸孔,形形象象的人尽收于眼底。善良本份却与不能与儿媳好好相处的薛大娘,内心平静悠闲的薛永全大爷,时髦活力的冯婉珠,多情善感的张秀藻,钟情艺术的澹台智珠,才华横溢的荀磊,人格低作的卢宝桑,淡泊名利的海西宾,积极向上的路喜纯,敢做敢为的慕樱,心地善良性格不好而招人讨厌的詹丽颖……喜欢刘心武的这种叙事方式,你说他的小说,不太觉得他在写小说,只觉得他就就象在你的耳边轻轻的说,他与读者的距离特别的近,读起来觉得很亲切。对于一个人,他基本上也不给他定调,不象我们长期看到的作品,好人很好,坏人很坏,他总是给他笔下的人物留下了一点余地,让人感觉那些人仿佛就活在我们身边。

对于历史,他也是这样:要从历史的发展眼光来看……现实无论留给你多少伤痛,无论世道多么的不公,如果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也是微不足道的,也是可以面对的。 一部作品,写活了一群群北京的市民,写活了一个活生生的北京城,这是不容易的。人常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而这本书却可以说是:读一卷书,走千里路…… 鼓楼在前,红墙灰瓦;钟楼在后,灰墙绿瓦……这是一部我喜欢的小说,是一本独特的小说,一本蕴含非富的小说,一本值得珍藏的小说。

《钟鼓楼》-思想艺术性

    

“时间流到了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二日那一天”,“有心人”刘心武在《钟鼓楼》中带我们来到了钟鼓楼附近一条胡同中的四合院,向我们展示了一天中这里所发生的喜怒哀乐的故事,通过不同人不同心态和不同的言行,反映了80年代初北京市民的社会生活面貌,被认为是一部《清明上河图》式的作品。

《班主任》是刘心武伤痕文学的代表作,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但艺术上失之粗糙。《钟鼓楼》继承了伤痕文学的成就,并使之得到了发展。
《钟鼓楼》中,作者不仅描述了人物的当前,还追溯人物的过往,揭示文革对人物的心理所产生的影响,以解释人物现在的行为,心理变化成为联系人物过往与现在的桥梁。

文革十年浩劫对人们的心理、观念等精神层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处于塑造期的青少年,他们的人生观还没有完全确立,环境中的各种复杂因素都会引起心理上的变化。“在他们上幼儿园的时候,阿姨教给他们‘打倒叛徒内奸大工贼’的歌谣;在他们小学快毕业的时候,老师又给他们讲刘少奇爷爷的丰功伟绩……原来社会向他们灌输‘爱情’和‘金钱’是羞耻的观念;如今社会上充斥着无处不见的‘爱情’,并且通过对‘万元户’的宣传,使他们懂得了钱越多越光荣的道理。”作者由此提出了他的疑问:“小小的年龄,贫乏的经验,尚未发育完全的中枢神经系统,承受如此巨大的、频密的、戏剧性的大转折,他们会产生一些什么问题,出现一些什么心态,导致一些什么后果?”青少年姚向东便是被作者剖析的一具活例。父母与老师的教育方法粗糙无效,使姚向东这个“后进生”在他们面前渐渐变得虚伪,而将来毕业后的没着没落又使他心中不免茫茫然。姚向东上小学的时候,原是很听话的人,不骂人,不说脏话,但由于社会上庸俗因素的渗入,儿童世界中产生了另一套“不美”的语言,再加上自尊心的匮乏,姚向东这个老师口中的“小流氓”结识了一些小流氓,与朋友交谈用一中既粗野又亲昵、既蛮横又义气的语气,总是为赢得“哥儿们”的喝彩而做出一些带有破坏性的事情。这天,他因为换了同学的羽绒登山服穿而惹恼了父亲,被赶出家里,百无聊赖地在街上走着。感到饿了,身上的钱却不够,就向路上遇到的同班同学“阿臭”借了一元钱,买了一碗牛肉汤面吃得飞快,结果牛肉汤把他身上那件羽绒登山服下摆污染了一大片。他想很豪气地还同学一件新的羽绒登山服,但价钱的昂贵让他根本买不起。带着惆怅的心情,他偶然走进了一条胡同,发现一个四合院里正在进行婚宴,就混进去偷了人家的钞票和雷达表。但他忐忑不安起来了,连平时说“横”话的阿臭也不沾他的“包儿”,更使他双腿发软,心里十分矛盾。在姚向东的成长过程中,既有历史因素的个性的影响,也有教育因素的共性的影响。文革这一特殊的历史环境造成了他思想观念上的混乱,青春期的特征也在他身上得到了体现。他迷茫,他叛逆,他“流氓”,最内在的是,他善良。

书中的人物都有过去,所以作者总是在讲述故事当天每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以后,都会补充一段过往经历,以其所产生的心理变化来解释行为的动机,既丰富了故事的情节,又增强了故事的合理性。

《钟鼓楼》对伤痕文学的发展,表现为其中的反思成分。作品中渗透着一种历史责任感,作者在最后的结尾部分用了很大篇幅来阐述对时间的各种认识,并且把钟鼓楼作为社会历史和个人命运的见证:“钟鼓楼高高地屹立着,不断迎接着下一刻、下一天、下一月、下一年、下一代。”作者认为,“人类社会的流动变化,从整体角度来说,便构成了历史;从个体角度来说,便构成了命运。”作者进而发出了质问:“在匆匆流逝的时间里,已经和即将有多少人,意识到了一种神圣的历史感和庄重的命运感呢?”作者把这沉重反思的完成寄托在年轻人身上,荀磊和张秀藻由“西安事变”周年纪念日,同时意识到了一种超乎个人生命、情感和事业之上的无形而坚实的东西——历史,荀磊更清楚地意识到了所谓的使命感,就是在流失的时间中所应奔赴的位置和所应承担的责任,那是“一种把人类历史和个人命运交融在一起的神圣感觉”。厚重的钟鼓楼见证了已成过去的沉痛的历史,也会见证即将来到的快速前进的未来,年轻一代从过去文革十年、甚至更久远的历史中觉醒过来,从迷茫走向清醒,这是对历史的反思,超越了伤痕文学的成就。

艺术上,《钟鼓楼》有着独特的叙事结构,而且京味十足。作者运用蒙特奇的拍摄手法,把镜头转换于一天内的不同场景、不同人物以及人物的过往,顺叙一天内众人的故事,插叙各人的过往经历,这样以现在为横,以过去为纵,纵横交错,编织出一幅结构严密、情节繁多的经纬网。

浓郁的京味表现为北京口语方言的大量运用和对北京各种文化习俗的介绍。使用当地方言俚语,能够更准确地表现当地文化习俗和人物风情的特色,口语化的语言更加符合人物的性格。众多的口语方言中,有的透露了文化风俗的信息,如“全可人”,即全福人,迎亲的人要求是夫妻子女俱全的全可人;有的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如“足撮”,即放开胃口吃别人请,“丫挺的”,即私生子,是骂人话,都十分切合卢宝桑的流氓本色;有的增添了幽默的氛围,如“嗝儿屁”,死的鄙称,又说成“嗝屁潮凉”,旧时代北京小市民认为人死时先要打一个嗝,再放一个屁,然后七窍流水(潮),最后全身冰凉;有的概括了某一类人物的语言特点,如“盖”、“盖了”、“盖帽”,都是了不起的意思,张扬个性的青少年最喜欢用这一类的词语;有的是别具风味的俚语别称,如“佛手”,即扒手,“抠门大仙儿”,形容人吝啬得出了奇,“老爷儿”,即太阳,“姥姥”,即根本不可能,表示藐视;还有的是某一社会团体的语言,如“雷子”,是小流氓的黑话,指公安局的侦察员。这些口语让人体会到一种语言的新鲜感,而且对于人物和文化的展现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各种文化习俗也为北京添彩不少。书中不仅介绍了许多特色景物,如“什刹海”、“豆汁”、“地安文化大街”、“老人岛”、“荷花市场”等等,还展示了一些文化习俗和常见景观的变化、不同,如婚俗、敲门、乞丐、饭馆、钟鼓楼等等,更用了整整一节的篇幅来详细解说四合院的构成和历史。

然而这些都只是北京文化中的冰山一角,《钟鼓楼》之所以被认为是一部《清明上河图》式的作品,最重要的,在于它描绘了形形色色的北京小市民。这里说的市民是“起码在三代以上就定居在北京,而且构成了北京‘下层社会’的那些最普通的居民”,这些“芸芸众生”的存在及其素质,“实在是强有力地影响着北京城的总体社会生态景观”,所以作者“将钟鼓楼下那平凡琐屑却蕴含更丰富的一面,向读者加以展现”。《钟鼓楼》的闪光点就在于其中的人道主义。在作者笔下,有各行各业的人物,有小饭馆厨师、京剧演员、普通车工、修鞋师傅、农村姑娘、售货员、高中生、女大学生、无赖等低收入行业人员,地位收入稍高的有教师、医务工作者、老编辑、翻译人员等等,官员干部的有技术情报站站长、局长,但无论地位收入高低,无论缺点或多或少,作者都体现和肯定了他们的光辉之处,那就是人性。迷途学生姚向东弄脏了同学的衣服后,就想要赔一件新的,而不是不了了之;当他偷了别人的财物后,心里很矛盾、很痛苦。路喜纯虽然出身低下,然而他心地善良,处处为别人着想。詹姨因为性格大大咧咧而处境不太好,但她总是以一股热情去温暖别人。就连最讨人厌的无赖卢宝桑也在无意中感动了别人。作者着力于对人性美好的发掘,是作品获茅盾文学奖的一个很大的原因。

岁月悠悠。时间毫不间歇地流逝着。钟鼓楼默默地俯视着下面的一切,见证着一切,尤其是美好的变化。《钟鼓楼》是一个进步,社会也在进步。一切事物正朝着美好的方向,曲曲折折,但是在前进。

《钟鼓楼》-作者简介

     刘心武

刘心武(1942~) 当代作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四川成都人。1950 年随父迁居北京。中学时期爱好文学。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后任中学教员15年。1976年后任北京出版社编辑,参与创刊《十月》并任编辑。1979年起任中国作协理事、《人民文学》主编等职,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1987年赴美国访问并在13所大学讲学。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 [1]

创作上,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 ,开伤痕文学先声,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首奖,并由此取得在文坛上的地位。后又发表《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我爱每一片绿叶》(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等小说,曾激起强烈反响。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班主任》、《母校留念》、《刘心武短篇小说选》,中篇小说《秦可卿之死》,中短篇小说集《绿叶与黄金》、《大眼猫》、《都会咏叹调》、《立体交叉桥》、《519长镜头》,中篇小说集《如意》、《王府井万花筒》、《木变石戒指》、《一窗灯火》、《蓝夜叉》,纪实小说《公共汽车咏叹调》 ,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风过耳》、《四牌楼》等,还出版有散文集、理论集、儿童文学等作品以及8卷本《刘心武文集》,刘心武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作风严谨,意蕴深厚。

由《钟鼓楼》、《四牌楼》、 《栖凤楼》组有心的三“楼系列”构成了一个世纪的北京叙画卷,“饱蓄着我对北京这座古老城市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那悲欣交集的复杂情愫”。 

茅盾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

展开收起 第一届 (1982年 六部长篇小说)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周克芹 | 《东方》 魏巍 | 《李自成》(第二卷) 姚雪垠 | 《将军吟》 莫应丰 | 《冬天里的春天》 李国文 | 《芙蓉镇》 古华 第二届 (1985年 三部长篇小说)   《黄河东流去》(上下集) 李准 | 《沉重的翅膀》 张洁 | 《钟鼓楼》 刘心武 第三届 (1988年 五部长篇小说) 《平凡的世界》 路遥 | 《少年天子》 凌力 | 《都市风流》 孙力余小惠 | 《第二个太阳》 刘白羽 | 《穆斯林的葬礼》 霍达
(荣誉奖二部) 《浴血罗霄》 萧克 | 《金瓯缺》 徐兴业 第四届 (19891994年 四部长篇小说)   《战争和人》 王火 | 《白鹿原》(修订本) 陈忠实 | 《白门柳》(一二部) 刘斯奋 | 《骚动之秋》 刘玉民 第五届 (2000年 四部长篇小说)   《抉择》 张平 | 《尘埃落定》 阿来(藏) | 《长恨歌》 王安忆 | 《茶人三部曲》(1、2)王旭烽 第六届 (2005年 五部长篇小说)   《张居正》 熊召政 | 《无字》 张洁 | 《历史的天空》 徐贵祥 | 《英雄时代》 柳建伟 | 《东藏记》 宗璞 第七届 (2008年 四部长篇小说)   《秦腔》 贾平凹 | 《额尔古纳河右岸》 迟子建 | 《暗算》 麦家 | 《湖光山色》 周大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