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中闪烁的道德光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5:54:38

 

    潘琳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康德的这句话目前在中国已经广为沿用了,但大部分人都渐渐形成思维定势,从而忽略这样一个问题:康德为什么要把自然科学研究的星空和人文科学研究的道德律并列?如果人们想通了康德的用意,或将有助于读者们把握记者瑞驰(Eugenie Samuel Reich)花近7年的功夫去揭示舍恩(Jan Hendrik Schön)学术造假事件的深层动机。

从原著标题(Plastic Fantastic:How the Biggest Fraud in Physics Shook the Scientific World) 可以看出,学术造假被视为科学世界的“异端”,表明作者写书的基本出发点是“科学”的,对科研体制是好奇的。抛开“最大造假”等亮眼的名词,仔细体味瑞驰的思路,可以发现,瑞驰在剖析一个大家眼中性情温和、为人谦逊、乐于助人的物理神童,在如何掀起新型超导体造假风潮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深层问题:现今的科研模式下,会不会有第二个舍恩出现?我也不仅联想到:在中国“科学之妖”多吗?命运又会怎样?

为此,瑞驰用了相当多的篇幅,分析了科学文献质量的两个制衡因素:发表论文的激励机制和科学家的责任感。而现今科研机制对学术造假的制约似乎还是有限的,诚如此,还有什么力量来限制更多的舍恩出现呢?触目惊心的造假事件确实在提醒我们:那就是反思万事万物的科学内涵同时,我们能不能反思科学研究的逻辑是否自洽?瑞驰显然对此还是忧心忡忡的,因此在文章结尾出现了“胜利者”的微笑:褐色的卷发,浅浅的微笑,轻轻耸肩的动作,舍恩的形象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他正在展示论文稿中成果,正在询问这些后续的研究成果是否依然有用……

而这一问题已经超出了舍恩造假事件本身,从而也使《科学之妖:如何掀起物理学最大造假飓风》的境界上升到了事关“学术伦理”的层面。读着这本研究学术造假的作品,我也不由自主地回到康德一生所思考的那个问题:康德“批判”人的认识能力及其范围的时候,特意将世界划分为“现象界”与“自在之物”世界,他认为科学所崇尚的理性可以认识“现象”界,但如果科学理性自认为无所不能,甚至能认识“自在之物”世界的时候,理性就会出现二律背反。所以,康德一直限制科学理性的范围,他把“自在之物”的认识范围,留给了人的道德世界。在他看来,认识自然界的科学理性和认识“自在之物”的实践理性同样重要。人“不但要仰望星空”,更要敬畏“内心的道德律”。在瑞驰的整部书里,我们可以读到一种“康德”式的责任。

这种“康德式的责任”,我们在该书中随处可以找到。瑞驰对这名物理神童进入高级科研机构之后会频频造假,先是持一种怀疑好奇的态度,一丝对舍恩的同情心,在抽丝剥茧的揭示造假的过程中,一种泰然自若的舍恩,也让瑞驰的文字变得急迫起来:他难道不能自我反思和纠正吗?是不是今天的科学工作者忙于自身的工作,导致他们忽视了反思科学制度的本身,也忽视了道德制度在科研体系中的地位?是不是今天的科研管理人员忙于自身的工作,轻信了科学研究的自我纠错机制?瑞驰曾经痛苦地写道:“舍恩自己也很难有哪怕是一丝丝良心上的谴责,别人就更不会有机会去注意他的造假行径了。”

瑞驰用通俗的笔法写出了这本书,让人们不仅仅了解到一个造假事件的来龙去脉,更让人们思考科学制度本身的缺陷。她指出,揭露造假中,“贡献最大的并不是那些对现有科研体制自我纠错机制抱有信心的科学家,而是那些对此充满怀疑和担忧的人”。“相反,这次事件中极力延长造假科研‘成果’生命周期的科学家,却是那些坚定地认为科研体制自我纠错机制能够把造假事件揭露出来的人,是那些坚定认为未来的研究会弥补现有研究的缺陷或者改正现有错误的人,是那些坚定认为所有的错误都将被某些现在还无法预知的方式修正过来的人。”

我们阅读这本书时,不仅会对瑞驰的执著精神所折服,而且也会促使我们更多地思考、探索科学研究中的经典问题。或许这是对“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科研工作者的一种警示,提醒大家要敬畏“星空中闪烁的道德光芒”。

科学出版社 作者:(美国)尤吉尼·塞缪尔·瑞驰(Reich.E.S)  译者:周荣庭  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