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银行海外探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2:06:15
Rick Carew
潘功胜从堆满投资银行来信的办公桌后走了出来,往沙发上一坐,开始侃侃谈起中国工商银行(Industrial &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的远大抱负。他领导了工行去年10月进行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工作,这一交易高达219亿美元的筹资额创下了全球之最。在潘功胜看来,完成IPO只是中国最大的这家银行走向海外市场的起点,“我们必须跟上中国大企业进军海外的步伐”。他说,工行正在将目光投向东南亚、非洲、北美和欧洲,投向所有中国企业已涉足的市场。潘功胜表示,为实现国际化经营的目标,工行将在“合适的时机以合适的价格”展开收购。
他微笑着说,许多投资银行都在向工行兜揽生意。潘功胜和其他数十位资深银行家引领着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的航程,在这一历程中中国将政治目的融于商业目标的决断和能力将得到考验。
坐拥通过IPO募得的上百亿美元现金,中国最大几家国有银行正在努力为这些资金寻找投资出路。它们将这笔资金大部分放在了海外,以最大限度地获得投资回报并寻机收购境外资产,它们希望通过资产收购来实现收入来源的多样化,并使自己跻身大型跨国公司之列。
中资银行纷纷通过并购手段建立跨国经营的桥头堡,这种局面仅仅5年前还几乎是不可想像的,当时那些摇摇欲坠的国有银行业巨头正在乞求政府向其施以援手,帮助它们冲销掉堆积如山的坏帐。
政府的救援措施以及工行等三大国有银行随后进行的IPO使希望从“中国热”中获利的投资者找到了投资目标。随着中国这些国有银行的坏帐被逐步清除,全球投资者在过去5年半中共买入了价值423亿美元的中资银行股票,他们将这类投资看作是搭上中国经济顺风船的最佳途径,中国2006年的经济增长率高达10.7%。银行贷款的增长速度通常可以达到经济增长速度的两倍,这意味着在经济蓬勃发展时,几乎没有哪个行业的赚钱速度能够赶上银行业。投资者希望,在经济已高速增长了近10年的中国,这些经过重组的国有银行及其5,000余家分支机构将凭借自己的规模优势赚它个盆满钵盈。
这种在某些人眼里具有投机性的投资热情使这些中资银行陷入了一种微妙处境。私人投资者购买它们的股票是为了从中国经济的增长中获益,但政府却在采取措施抑制可促进经济发展的投资增长,这使得那些国有银行难以将在国际资本市场募集的资金贷给国内客户。
因此,这些中资银行纷纷到境外寻找资金使用渠道。这却也契合了中国当前的“走出去”战略,这一战略旨在培养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本土企业。拥有一个具备全球触角的强大银行体系对于确保该战略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这一金融体系将为中国政府竞购海外资产提供充足资金,并为国有企业的海外经营提供资金支持。
那些新近投资中国银行业的人应该庆幸的是,中资银行在海外收购方面迈出的最初几步都有着明确的战略目标,其稳扎稳打的做法也不会招致不利政治后果。迄今为止,中国的三大国有银行已先后收购了一家新加坡的飞机租赁公司、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在香港的零售业务以及印尼一家小型银行,这些都是实现跨国经营和收入来源多样化的扎实步骤。
国内扩张受阻
但这些国有银行为什么不将在海外募集的那部分资金兑换成人民币呢?这些银行可以用这些资金增加在国内的放款,中国的利润率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强劲的经济增长也带来了大量投资需求。任何中资银行的客户都会同意,这些银行有待改进的另一个关键领域是其客户服务,通过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提高员工工资,这些中资银行将得以在高端零售银行市场提高应对外资银行竞争的能力,后者正在北京和上海等中国一线城市加紧扩大着自己的业务。如果外资银行将中国视为一个重要的市场增长点,中资银行为什么不应该向国内投入更多资金呢?
答案很简单,中国政府不允许国有银行将其海外资金注入国内业务。政府担心贷款过快增长将导致投资过热,并担心国有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经受不住考验。国有银行在这方面还缺乏良好记录,它们在经济低迷期无需政府救援而能顺利生存的能力还有待验证。而投资改善银行的基础设施也会直接助长投资热潮。
过去两年中,由于中国的贸易顺差不断加大以及投资者将更多资金投入中国市场,中国的外汇储备大幅增长。除了通过IPO获得的资金,几大国有银行还先后从中国政府获得了用以补充资本金的600亿美元资金,政府此举还可起到减少国家外汇储备的作用,从而缓解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作为中国政府的一家政策性机构,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Central Huijin Investment Co.)在2003年12月一出手就向几大国有银行注入了450亿美元。汇金公司要求接受注资的银行3年内不得使用这笔资金,作为回报,这些银行日后可以以1比8.28的比率将这批资金兑换成人民币。虽然这几家银行已将通过IPO募集的部分资金汇回了国内,并开始援引当初约定的条件逐渐将一部分汇金公司注入的资金调往国内,但政府监管机构仍然对这类资金流入保持着严格控制。
问题在于:国有银行将大量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只有两种结果,要么会让人民币升值,要么会迫使央行出手将这些美元悉数买进,从而使已高达1.07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进一步增加。中国政府担心,外汇涌入会导致人民币汇率的迅速上扬,因为它会刺激人民币升值预期进而引发“热钱”的流入。眼下,面对居高不下的外汇储备,中国政府决定从中拿出2,000亿至3,000亿美元对外投资。为此,国务院正在筹建一家国有投资机构专司此事。政府之所以作此决策,是因为中国目前的储备规模已超出应付国际收支危机的需要,而且,中国央行一直以来奉行的极端保守的投资战略只能获得很低的收益率。
简而言之,对于一个尚有大量贫困人口的国家来说,1.07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一笔令人尴尬的财富。银行如果任何可能导致其进一步增加的举动都会带来政治上的风险。
地区扩张
中资银行吸取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收购美国加州联合石油公司(Unocal)的失败经历带来的教训,不再试图收购美国地区性银行或中等规模的全球性银行,如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等。
中海油的收购计划获得了中国最高领导层的支持。这一尝试将中国国有企业推到了与美国国会反华力量发生对抗的位置上,但在这方面中国企业手里没有任何王牌。中海油出高价收购美国公司的声势实际上却对收购计划产生了不利影响,因为这让它通过国有银行获得收购融资的事实暴露无遗,还显示这一扩张计划不仅是出于商业上的考虑,更透着地缘政治野心的意味。收购失败让北京权力高层警醒,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计划也因此受到很大打击,虽然可能只是暂时的。
联想集团(Lenovo)收购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和TCL收购Thomson电视业务的案例也都存在另一个中资银行目前希望避免的问题。中国企业收购的大牌资产都有过气之嫌,这些资产知名度很高、市场占有率也不低,但就是赚不到钱。
中国企业和银行都在调整心态,将目标转向中国公司和海外华人更有商业作为的东南亚地区。中国与其他亚洲国家的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对美贸易只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6%多一点。
已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三大银行在首次公开募股之后都已进行过海外收购。去年八月,中国建设银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率先收购了美国银行在香港和澳门的业务。美国银行是建设银行的战略投资者。建设银行花了12亿美元收购了美国银行17家港澳分子机构,尽管很多分析人士认为,香港的零售银行业务已经进入饱和阶段,但建设银行通过收购加强了与亚洲各地市场的联系,还获得了经验丰富的客户服务人才。通过收购,建设银行成为香港第九大商业银行,市场占有率上升至与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相当的水平。中国银行是香港三大发钞行之一,在香港有300家分支机构,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有38个分支机构。
中国银行的收购方案到目前来看似乎是最为明智的一个。12月该行成功竞得Singapore Aircraft Leasing Enterprise,用9.6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亚洲最大的飞机租赁公司,该公司旗下有63架飞机。通过收购,中国银行迅速进入增快速增长的亚洲航空市场,并使业务范围扩大到贷款之外。收购这家飞机租赁公司也对中国银行的国内发展战略形成了补充。中国银监会1月底批准中资银行涉足租赁业务,这使中国银行相对其他银行即刻获得了竞争优势。中国三大航空公司中的南方航空是Singapore Aircraft Leasing Enterprise的客户。中国航空企业采购飞机的速度居全球之最,远远超过其他市场(据空中客车(Airbus)预计,中国未来20年将购买超过3000架客机。)
在中国银行界资产排名第一的中国工商银行将收购的第一步投在了印度尼西亚。它收购了总部位于该国爪哇岛梭罗的Bank Halim。对工商银行来说,这是一个很谨慎的选择。之前它为此已筹划数年。
尽管如此,由于工商银行的核心客户都是大型国有企业,因此,它最终会是各家银行中在海外发展方面最踊跃的一家。这些客户需要更多的国际融资,工商银行将努力跟上步伐、满足它们的需求。该行已在香港设立交易中心,作为北京交易业务的补充。2月份,该行将由20人组成的重组及IPO工作组扩充为战略管理部,负责设计发展战略及监管海外并购事务。
高处不胜寒?
“走出去”的做法尽管从一开始看来是明智的,但在前进过程中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正如大型跨国银行所认识到的那样,在本土市场之外进行收购需要让东道国的监管机构相信,这对当地经济是有益的──它们带来的资金能强化其薄弱的金融系统,而战略投资还能将国际上的最佳做法引入到当地机构中。
不过与花旗或汇丰不同,中资银行无法将世界水平的风险管理、金融产品或培训项目带入当地的机构。三大国有银行目前都希望在IPO前向美国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和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出售战略股份,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信誉。但没有一位中国银行家敢说,他们的银行在这个阶段从合作伙伴那里学到的东西足以同世界顶级银行一较高下。
然而,中资银行依靠的将是高于对手的出价和许多发展中国家渴望与中国政府保持良好关系的心理──中国国有银行与政府的关系比任何中国企业都更加密切。这种策略绝非必胜法宝,在拥有更完善的民主体制的国家就更是难以奏效。泰国他信(Thaksin)政府倒台的导火索就是其家族电信公司被新加坡政府的投资控股公司淡马锡控股(Temasek)收购。对淡马锡控股的批评声也蔓延至其他亚洲国家,其中就包括中国──在国内利益团体抱怨淡马锡控股和美国银行所持中国建设银行的股份在后者IPO之后不久就增值近一倍后,淡马锡控股被迫将所持中国银行的股份从10%减少到了5%。
在新加坡等国的收购因其抱有同中国政府相似的管治理念而会更加容易。中国银行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企业有限公司(SALE)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淡马锡控股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Singapore‘s Government Investment Corp.)都持有SALE的部分股份。)
中资银行还将发现,它们难以在拥有大量海外华人的社区之外取得零售银行市场的突破。一位中国银行的前雇员曾告诉我,中国银行伦敦分行的员工中流传着一个笑话,即这家分行应该被叫做“海外华人银行”,因为除了向伦敦的许多中餐馆提供小额贷款和抵押融资外,它很难打入当地华人以外的零售业务。
另一个问题是中资银行从总部向海外分行派遣高级管理人员的做法。在中资银行中,这类海外职务非常抢手,因为它能在简历上添上“海外工作经验”的光彩一笔,而且工作压力也比管理总部的一个部门要小。
相反,希望在中国开展零售业务的大多数外资银行都是聘用来自香港的银行家或中国本地人担任高级职员。花旗和汇丰等跨国银行也会采用将拥有其他发展中国家零售市场经验的银行家进行轮换的做法。中资银行难以很快采用这种做法,它们需要变得更加本地化,否则就可能仅仅局限在中国客户群之中。
中资银行或许会决定坚持发展香港零售市场,避免同在零售业务中已建立了核心竞争力的跨国银行争夺资产。这种决策非常明智,有助于发挥他们的优势。中国政府也会愿意看到这些银行在香港之外发展企业客户,因为归根到底,银行在“走出去”战略中的作用是支持中国企业的扩张。
一个良好的迹象是,尽管中资银行目前坐拥大量现金,但对收购并未表现得过于急切。去年,中国建设银行和民生银行(Minsheng Banking Corp.)竞购香港的亚洲商业银行(Asia Commercial Bank)未果,两家银行报价均低于最终获胜的马来西亚大众银行(Public Bank Bhd)。
在今后5到10年里,中资银行势必将成为主要的地区性银行,但仅会在某些领域成为全球性银行。它们可能成为全球强劲竞争者的一个领域是贸易融资,这也是紧跟中国企业的步伐。中资银行将在香港零售银行业争夺市场份额,同汇丰银行共同垄断这个领域。在这段时间里,他们还可能迈出收购规模较小的美国银行或欧洲投资银行业务的第一步。
当然我们也可能会看到:某家中资银行过早过远地走出国门。这固然是投资银行家愿意看到的炒作卖点,但也是银行应该避免的不利局面。国内经济的明显放缓也将会打击他们的雄心壮志。
如果希望将中国的国内银行巨头转变为全球竞争的强者,那么像潘功胜这样的银行家显然还有很多工作去做。但这也正是他们愿意面对的挑战。
(Rick Carew为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驻北京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