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知学习理论的兴起背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3:04:36
认知学习理论的兴起背景
一般认为,认知学习理论发端于早期认知理论的代表学派——格式塔心理学的顿悟说。从认知学习理论的科学技术背景来看,它也是心理学与邻近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控制论、信息论以及计算机科学与语言学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了认知学习理论的产生与取向。
1.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首先,认知学习理论要研究的是个体处理其环境刺激时的内部过程,而不是外显的刺激与反应。
其次,学习的基础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与改组而不是外显的刺激-反应联结的形成或者行为习惯的加强或改变。
最后,无论是早期的以格式塔心理学为代表的早期认知学习理论和还是今天的以加涅等人为代表的认知理论,几乎都认可两条基本原理:第一,不平衡原则。即认为如果个体现有的认知结构在进行学习的时侯,试图加工所选择的刺激,如果不成功,则会导
致结构的失衡。个体在力图重新得到平衡的时候,认知结构的变化也就随着发生了。
第二,迁移原则。新的认知结构始终会受到以往的认知结构的影响。具体到课堂教学中,认知学习理论都强调要根据学生
已有的发展水平,构造合适的问题情境,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掌握一般原理,用布鲁纳的话来说,就是我们的学生要学会学习
2.从学习观到教学观
根据以上认知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与教学实践结合,国内外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教学设计的原则,国内学者将它们归纳为:
用直观的形式向学习者显示学科内容结构,应该让学习者了解教学内容中涉及的各类知识元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习材料的呈示应适合于学习者认知发展水平,按照由简到繁的原则来组织教学内容。这儿所说的由简到繁是指由简化的整体到复杂的整体;
学习以求理解才能有助于知识的持久和可迁移;
向学生提供认知反馈可以确认他们的正确知识和纠正他们的错误学习。
学习者自定目标是学习的重要促动因素;
学习材料既要以归纳序列提供,又要以演译序列提供;
学习材料应体现辩证冲突,适当的矛盾有助于引发学习者的高水平思维。
(二)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观点
1.早期认知学习理论
一般而言,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多以动物作为研究对象,同时研究结论往往来自研究者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后期的认知学习理论则直接研究人类的教学过程,同时多采用比较严谨的实验设计。
(1)格式塔学派的顿悟说
格式塔学派的观点直接影响到今天认知学习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格式塔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考夫卡、韦特墨、苛勒等。该派认为,学习的实质是构造与组织一种完形,而不是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
(2)托尔曼的认知—期待说
托尔曼吸收了完形说的思想,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S—R的二项式,而是S—O—R的三项式。O是中介变量,即中介过程或心理过程,是介于实验变量与行为变量之间并把二者联结起来的因素
2.现代认知学习理论
(1)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为了促进学生最佳地学习,提供信息是必要的;但是,掌握这些信息本身并不是学习的目的,学习应该超越所给的信息。
布鲁纳的理论称之为认知发现说,原因在于两点:
其一,布鲁纳强调指出学习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他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连串的新知识,每个知识的学习都要经过获得、转化和评价这三个认知学习过程。
其二,他非常重视人的主动性和已有经验的作用,重视学习的内在动机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倡知识的发现学习。
(2)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说
奥苏伯尔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派教育心理学家,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即“认知同化说(又称认知—接受)。”
认知同化说的基本观点是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就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从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识最有联系的就知识,并且加以“固定”或者“归属”的一种动态的过程。过程的结果导致原有的认知结构不断地分化和整合,从而使得学习者能够获得新知识或者清晰稳定的意识经验,原有的知识也在这个同化过程中发生了意义的变化。
根据将要学习的新内容与学习者已经知道的相关内容之间的关系,奥苏伯尔把学习分为下位学习(subordinate learning)、上位学习 (super-ordinate learning)和并列结合学习(combinatorial learning)三类。(1)如果将要学习的新内容在包摄和概括水平上低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内容,这时的学习就是下位学习或类属学习(subsumptive learning)。(2)如果将要学习的新内容在包摄和概括水平上高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内容,这时的学习就是上位学习或总括学习。如,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概念,在学习新概念轴对称图形时,发生的就是上位学习。(3)如果将要学习的新内容仅仅是由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内容的合理组合构成的,因而仅仅能与认知结构中相关内容的一般背景相联系,而不能与认知结构中某些特定的内容构成下位关系(从属关系)或上位关系(总括关系),那么,这时的学习就是并列结合学习。学生在数学、自然科学、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中所学习的大部分概念都是并列结合学习的例证。在并列结合学习中,由于只能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一般的非特定的相关内容起固定作用,因此对于新内容的学习和记忆都比较困难。
从自己的学习的分类原则出发,奥苏贝尔提出了教材编写应该遵循不断分化、综合贯通的原则:“一个特定学科的教材内容在人的心中的组织,是由一个层次结构组成的。包容范围最广的那些观念位于这个结构的顶点,它们容纳概括性越来越低和更高度分化的命题、概念和事实材料。”
与此同时,奥苏伯尔根据学生进行学习的方式,把学生的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过程的性质,则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的学习。
接受学习,即学习者把以现成的定论的形式呈现给自己的学习材料,与其已形成的认识结构联系起来,以实现对这种学习材料的掌握的学习方式。
发现学习,是在教师不加讲述的情况下,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获得新知识,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发现学习依靠学习者的独立发现。与布鲁纳强调发现学习相反,奥苏贝尔更强调接受学习。
机械学习,即不加理解,反复背诵的学习,亦即对学习材料只进行机械识记。
有意义的学习指的则是语言文字或者符号所表述的新知识能够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旧知识建立一种实质的、非人为的联系。有意义的学习需具两个条件:外部条件——学习材料需有逻辑意义
内部条件——1学习者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2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有适当的知识。3努力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上和非任意的联系
(3)加涅的累积学习说
加涅被公认为是将行为主义学习论与认知主义学习论相结合的代表,引进现代信息论的观点和方法,从而成为认知学习理论流派中强调信息加工模型的代表人物。
加涅认为学习过程是信息的接受和使用的过程,学习是主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个体的先前的学习导致个体的智慧日益发展。”因此,他在教学上主张给学生最充分地指导,使学生能够沿着仔细规定的学习程序,一步一步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加涅的认知学习观又可以称之为认知指导学习理论。
根据上述关于学习的一般观点,加涅在《教学方法的学习基础》一文中认为知识学习可以看作成动机阶段(预期)→了解阶段(注意选择性和知觉)→获得阶段(编码储存通道)→保持阶段(记忆储备)→回忆阶段(检索)→概括阶段(迁移)→作业阶段(反应)→反馈阶段(强化)的这样的一条链锁。
加涅认为,外部事件可以使用激化、维持、促进或者增强学习的内在过程的种种方式加以计划和执行。这个过程就是教学过程。加涅将与上述学习过程有关的教学过程也划分为八个阶段。
加涅的累积学习说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他关于学习的分类。加涅1965年出版了《学习的条件》,加涅根据产生学习的情境,把学习分成八类,由低而高顺次排列成一个层级:
第一类,信号学习:经典条件反射,包括不随意反应;第二类,刺激反应学习:操作条件反射;第三类,连锁学习:一系列刺激反应动作的联合;第四类,语言的联合:与第三类学习一样,只不过它是语言单位的连接;第五类,多重辨别学习:区分多种刺激的不同之处;第六类,概念学习:在对刺激进行分类时,对事物抽象特征的反应;第七类,原理学习:概念的联合;第八类,解决问题:在各种条件下应用原理达到最终目的。
1977年,加涅在对自己的著作进行修订的时候,指出这八类学习的划分仍然对于学校学习不适合,于是他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提出五种学习结果的划分:1)言语信息,指的是能够陈述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知识;2)智慧技能,指的是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3)认知策略,对内的、控制以及调节自己的认知活动的特殊认知技能;4)动作技能,指的是习得的、协调自身肌肉活动的能力;5)态度,指的是习得的、决定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三、对认知学习理论的简要评价
1.认知学习理论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2.认知学习理论的操作性较强,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不过,必须指出的是,认知学习理论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认知学习理论缺少统一的理论体系。尽管认认知学习已经成为当代学习心理研究的主流,但从认知研究情况来看,其理论范式十分松散,从本书中,我们可看出加涅的观点与布鲁纳的取向截然不同,前者代表了信息加工模型取向;后者则更侧重于纯认知研究。而且,认知学习理论家们的研究角度也各不相同,像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奥苏伯尔则提倡接受学习等。再如,加涅有一套关于学习的分类,奥苏贝尔又有一套分类。
2.认知学习理论较少地考虑到情绪、意志等因素对于教学过程的具体作用。如,加涅就把能力级级归结为大量有组织的知识,在能力的构成因素上,只看到知识的作用,而忽视了思维和智力技能的作用,这有一定的片面性。本书所述的情绪智力、多元智力等在认知学习理论家们的研究体系中究竟处于何种地位?近期关于认知学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