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枪的前世今生:中国79式冲锋枪的实战表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9:17:19

一代名枪的前世今生:中国79式冲锋枪的实战表现

(2010-05-14 11:51:14)转载 标签:

杂谈



 1979年式7.62mm轻型冲锋枪,简称“79式冲锋枪”,是在1979年设计定型,1983年生产定型。从1981年试生产算起,截至1992年,79式冲锋枪生产总量近20万支,最高生产年份是1988年和1991年,年产量均超过3万支。一般枪械的研制周期为5-7年,主要研制人员为4~10人,而79式冲锋枪的研制时间长达15年之久,参加研制的主要人员多达几十人。 

    79式冲锋枪的研制工作最早可追溯至1965年8月。起初,原军械部属下的一家研究所接受任务研制一种适合丛林地带使用的冲锋枪,简称“丛林冲锋枪”。当时研制条件极端艰苦,没有试验室,也没有必要的试制加工条件,而且技术人员又是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大中专生,缺乏工作经验。因此初步方案样枪是在一个民用机械加工厂进行试制的,装配成枪后根本就没打响。

 

    1966年5月,“文革”开始,研制工作受到很大干扰,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停止了“丛林冲锋枪”的研制。1967年根据要求恢复研究,而到1969年又再次下马。期间科研人员频繁调动,科研工作几乎是处于无人管的状态。

 

    1970年3月,解放军总参二部要求研制一种适合侦察兵、通信兵、炮兵、空降兵等特种专业分队以及公安人员使用的便于携行的武器。此项目交由中国兵器工业第二○八研究所(简称“208所”)研制,在4月份重新组织人员继续上马研制“丛林冲锋枪”,此时改名为“7.62毫米轻型冲锋枪”。

 

    1971年12月~1972年1月,新型冲锋枪的样枪第一次在国家靶场试验,当时出现的问题是卡壳、卡弹、主要零部件强度不够。改进后在1974年第二次进国家靶场,但仍未顺利通过试验。到1975年9月,第三次进入靶场试验,武器仍存在一些细节问题。之后,项目组在工厂试制了100支冲锋枪,先后到济南、沈阳、兰州、昆明等地进行部队试用,并分别进行高温、泥沙使用试验,得到部队认可。

 

    由于第三次国家靶场试验仍遗留一些问题,在部队试用后,1978年4~5月,新型冲锋枪第四次前往国家靶场进行补充设计定型试验,这一次终于顺利通过。1979年9月25日,这支冲锋枪被轻武器定型委员会批准设计定型,正式命名为“1979年式7.62mm轻型冲锋枪”。

 

    由于79式冲锋枪是为空降兵等特业分队研制的,所以,研制中与空军部队有协作关系。1971年,空军部队曾向单位索要当时还被称为“丛林冲锋枪”的设计图纸和两支样枪,之后,将图纸还回。当项目组拿回图纸时,发现图纸上带有圆规孔,且图纸被磨毛,显然已被抄袭。事后得知,图纸与样枪到了林彪反党集团手中。9月13日,林彪出逃时机毁人亡,事后在清查时发现上海藏有私造7.62毫米冲锋枪上百支,就是仿制“丛林冲锋枪”的。冲锋枪研制的项目组因此而受到牵连,幸好研究所保存了调取图纸的全部手续,完全符合组织程序,才免于被审查。

 

    另一次是在1976年。当年2月,国防工办邀请有关人土召开会议,定下一个耐人琢磨的基调:上海方面以208所冲锋枪图纸为基础,对其进行改动并试制。后来我们才知道,上海方面试制出的冲锋枪实际上落入了王洪文反党集团手中,粉碎“四人帮”后,这些枪交由208所。上海试制的冲锋枪,主要机构沿袭厂79式冲锋枪,但对机匣盖进行了改动,增加了散热孔,弹匣仓和拉机柄也做了改动,不过,这些改动不太适用,而且武器射击精度也较差。

 

    79式冲锋枪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枪机回转式闭锁机构。这种机构具有工作可靠安全,运动平稳,闭锁支撑面在发射时受力均匀等特点。枪机前端有左右对称的闭锁突笋,开闭锁定型槽设在机心上,减小了自动机的高度和宽度,使活动件的质心接近弹膛轴线,有利于提高射击精度。79式冲锋枪还设有缓冲机构,由缓冲垫座和橡胶垫组成,用以吸收自动机多余的后坐能量,起到缓冲后坐的作用。

 枪弹击发后,火药燃气推动弹头向前运动,一部分燃气经导气孔进入气室冲击活塞,活塞撞击枪机框使其获得动量向后运动。枪机框走完自由行程,带动机心完成开锁后,继续后坐,完成抽壳、压倒击锤、压缩复进簧、抛壳、后坐到位。然后,在复进簧作用下,枪机框向前复进,完成推弹入膛、闭锁、解脱到位保险,并复进到位,至此,完成自动机整个循环过程。 

    79式冲锋枪与54式冲锋枪一样,采用51式7.62mm手枪弹,所不同的是,54式冲锋枪采用弯弹匣,79式冲锋枪则采用直弹匣。这是考虑到51式手枪弹锥度较小而采取的结构,实践证明,这种弹匣与51式手枪弹非常相配,便于使用。79式冲锋枪采用刚性折叠枪托,不论展开或折叠,均能可靠地进行射击。另外,枪托折叠时,恰好被气塞前卡销卡住,便于固定。握把的弯形设计便于握持,且握把内装有冲子、毛刷等附件。

 

    在研制前期,开始论证时的主导思想是超过国内曾经装备过的同等威力的仿苏冲锋枪--54式冲锋枪。54式冲锋枪也是发射51式手枪弹,有效射程200m,但重量却有3kg多。当时提出要搞1.8kg左右与54式同等威力的轻型冲锋枪,确实感到是在搞“大跃进”。既要减轻重量,又要保证武器坚固耐用、性能可靠,在设计中遇到不少难题,主要问题是:拉机柄易断裂,抽壳钩抽壳不利,以及易卡弹等。这些问题经过技术攻关后逐一得到了解决。

 

    79式冲锋枪装备部队后,参与过对越自卫反击战,战争中有这样一个战例:在我境内有一哨所被越军占领。我军某侦察分队3名侦察员奉命将其拔掉并抓一“舌头”。3名侦察员配备79式冲锋枪和匕首执行任务。一天深夜,他们突然闯入哨所,一名侦察员将室内4名越敌击毙,一名侦察员在室外作弧形扫射,击毙4名越敌并打断一名越敌的双腿,另一名侦察员上前用匕首直逼被打断腿的越敌,将其拖走,抓住了“舌头”。他们用了40秒钟完成任务,我方无一人伤亡。

 

    另一个战例中,我军某侦察分队奉命在我边境某地潜伏,越敌特工队同时也窜至该处埋伏,两军相距约20m,互相均未发现。经过三昼夜的潜伏,我军奉命转移,敌军也得令撤走。几乎在同一时刻,双方都发现了对方。双方指挥人员同时下令射击,但我方的枪稍快一步,敌方顷刻全部毙命。我军在战后总结经验时说:“此次遭遇战的胜利,一是指挥员指挥果断,二是79式冲锋枪平战转换性能好,出枪快,它起了决定胜负的主要作用。”

 

79式狙击步枪是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从越军狙击手那里缴获的前苏联德拉贡诺夫(SVD)半自动狙击步枪仿制品,1979年正式定型,1981年投入批量生产;老山作战时期,大量我军狙击手使用该枪投入对越狙击作战,曾有一名副连长用79式狙击步枪创造了1300米的狙杀记录,使用该枪最高的中国狙击手仍不为人所知,目前解密的最高者为郑珏,狙杀越军50余人。

  该枪是边防哨所和步兵狙击手使用的单兵武器,主要杀伤中、远距离上的单个重要目标,射击精度较好,有效射程远,重量轻,机构动作可靠。但因使用的不是专门的狙击步枪专用弹,因而射击精度不及 SVD.且其瞄准镜倍数过低,已不适用反恐需求。

  配有4倍放大率的光学瞄准镜,减小了瞄准误差,提高了射击命中率。本枪采用导气式复进,闭锁方式为枪机回转式刚性闭锁,击发机构为击锤回转式,只能行单发射击,具有射击精度良好,有效射程远,重量轻,机构动作可靠等特点。本枪除配有弧形表尺与圆柱形准星的机械式瞄准系统外,还配有光学瞄准镜,从而减少射击时的误差,提高第一发命中率。半自动射击提高了战斗射速,便于抓住机会,命中目标。装有可卸式的多功能刺刀,不但可用于白刃战,还可作为剪刀和锯使用,能剪铁丝网和锯钢条等,是士兵野外生存的辅助工具。

  实施半自动射击,战斗射速较高。它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枪机回转式闭锁,10发弹匣供弹,发射7.62毫米53式枪弹,

    79式冲锋枪的性能可靠,由于采用闭膛待击和导气式自动原理,因此射击精度比较高,而且重量也比较轻巧,由于射速很快,短时间内就能用弹雨覆盖目标区,是一种优秀的近战武器。另外79式冲锋枪的扳机力很轻,据说有经验的射手可以在连发状态下轻松地打出单发或2发的点射,据说有些巡警或特警队员利用这个优点,把79式冲锋枪用作近距离的精确射击武器。79式冲锋枪的缺点是弹匣容量只有20发,不利于持续火力。

79式轻冲及其配用的20发弹匣和51式手枪弹 

    全枪长枪托展开 740mm 枪托折叠 470mm

 

    枪管长250mm

 

    全枪重不带弹匣 1.75kg 带空弹匣 1.9kg 带实弹匣 2.1 kg

 

    发射方式单发、连发

 

    弹匣容量 20 rds

 

    枪口初速 515 m/s

 

    枪口动能 725 J

 

    理论射速 1000 RPM

 

    战斗射速单发 40 RPM 连发 70~100 RPM

 

    有效射程 200 m

 

    随着近年来各地治安机构纷纷成立特警部队,现在79式冲锋枪正成为国内特警的主要武器,并出现了许多改装套件使其更加适应这个新的角色。刚开始时,这些所谓的改装仅仅是在枪管上挂装SUER-FIRE战术灯和激光指示器,后来开始出现用MP5护木改装的战术灯护木,现在还出现了采用M1913皮卡汀尼导轨的护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