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在社会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2005-11-17 南方日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2:44:24
国家应在社会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
2005-11-17 09:16:45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郁建兴
西方“福利主义共识”给我们有益启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西方福利国家发展模式可以给我们提供重要的启示。
18世纪以来的西方社会一直奉行亚当·斯密所倡导的自由放任主义,国家职能被限定在维持内外秩序和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上。随着工业化及阶级冲突加剧时期的到来,这种“守夜人”的国家功能观念和国家行为方式不得不发生重大变革,国家开始实施社会救济和保险来缓解工业社会中存在的风险并调和阶级矛盾。但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单纯的社会救济和保险已不足以平衡日益增长和激化的社会矛盾。工人阶级的觉醒使其对改变自身境况的追求指向了更多的经济与政治权利。社会民主主义政党成立特别是利用普选制度进入议会后,社会民主主义借助国家权力实现对社会公正和平等的诉求,很快就在西方社会的经济危机和民主危机中获得了实现机会。
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流行于西方世界的自由放任政策陷入了困境。在西方社会的一片恐慌之中,国家肩负起带领社会走出危机的重任。而随之而来的世界大战更是将国家推上了历史的前台。在战后重建中,从美国到西欧到斯堪的那维亚国家,各国政府充分发挥自主权,通过对经济和社会政策的调整,重振国家经济与社会民主。在这一过程中,西方国家的福利体制逐步确立。
福利国家发展模式在战后曾经给西方带来了稳定和繁荣,使经济发展与政治民主之间建立起了某种均衡。但福利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它也造成了劳动力价格偏高、资本外流、竞争乏力、失业率上升等问题。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政坛开始向右转:从70年代末英国保守党东山再起,到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上台,科尔主政西德,中右翼政党在主要西方国家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统治。在这一时期,西方主要国家进行了新自由主义改革,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的干预范围明显缩小,尤其是“重新私有化”的举措使国家失去了对绝大部分经济资源的控制。但新自由主义所推行的“去国家化”运动并没有真正在实践中削弱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的控制力;它使国家偏向对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全面维护,则改变了在福利国家体制中建立起来的经济发展与民主发展之间的均衡,贫富分化和不平等所导致的城市暴力日益增多,公民领域受利益原则支配而日益商品化,一种对抗政治的力量不断形成。新自由主义改革的不良后果使人们缅怀社会民主主义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政策,同时促使人们更深入地审视福利国家的合理性。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和布莱尔先后在美、英执政,欧洲社会民主党纷纷赢得大选,最终结束了盛行于80年代的里根主义和撒切尔主义,带来了蛰伏已久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的复兴。随之而来的是西方国家的又一次政策调整。在福利体制问题上,中左派以改造福利体制为口号。这一改革在北欧国家取得了较大成功,但在更多国家步履维艰,导致西方政坛出现钟摆现象。以今年9月日、德等国大选为标志,西方政坛将进一步向右转。
在简短考察西方福利国家模式的历史发展之后,我们试图回答构建和谐社会能够从中借鉴什么的问题。尽管由于我国和西方国家在社会结构、历史经验和发展动力等方面不存在可比性,涉及社会发展战略的诸多重要因子如政府、市场、政党、企业、社会组织等等,有着不同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因此无法简单照抄照搬西方福利国家发展模式;也尽管即使在西方,不同国家的福利发展模式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按照伊思品-安德森的分类,它至少存在三种模式:即美、加、澳、英等国的鼓励市场、承诺最小福利计划的“自由的”福利国家,德、法、意、奥等国的关注权利平衡的“社团主义”福利国家,北欧国家的普遍主义的“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制;也尽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福利国家发展模式暴露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常常成为批判、挑战的对象,但必须指出,一种福利主义的共识却存在于各国的政治实践之中,这就是国家应在社会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公正与平等的实现,都有赖于国家的参与、维持;保证“一种相对运转良好的政治民主和一种相对较高的平均生活水平”是国家的基本职能。
进一步说,福利国家发展模式的实质是公民对于经济社会生活的广泛参与,目的是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益,增强政府和社会对发展过程中各种可能问题的控制,使得每个人和每个家庭都更加富裕和公平。就此而言,西方福利国家发展模式的意义已并不仅仅在于消除资本主义残酷竞争常常导致的市场失灵,而更在于认同和确立了实现和维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一种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观。
西方国家“福利主义共识”中对国家职能的界定及其对经济社会协调、和谐发展的追求,正是我们需要进行借鉴的重要思想资源,而结合我国自身社会结构、历史经验和发展动力,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战略,则是我们当下最为重要的任务。
作者系中山大学特聘教授、浙江大学教授、博导、博士
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