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汉尼拔就在城门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21:26:59
       公元前213年叙拉古败亡之后,从迦太基本土到意大利南部的补给线被切断了。这让汉尼拔对塔兰托更加志在必得,次年,他终于找到了打开坚城大门的钥匙。
  
  话说塔兰托城里有个猎户头领,名叫菲勒梅诺斯(阿庇安书中写作康诺尼阿斯)。此人习惯夜间出猎,技法高超,每次都能打到各种野味,兼之会做人,狩猎归来总拿出不少战利品孝敬把守城门的罗马兵卒,一来二去混得烂熟,出入城门不受阻拦。后来塔兰托一批在罗马城作人质的贵族子弟试图逃跑,被抓住杀了,事发后塔兰托民怨沸腾,颇有心投奔迦太基人,报复此仇。菲勒梅诺斯利用自己进出城的便利条件,乘打猎之机与汉尼拔接上了头,商定由他赚开城门,放迦太基人进去。
  
  汉尼拔派小股骑兵佯攻周边村寨,吸引塔兰托守军注意力,自己则悄悄带主力潜到城侧埋伏。到了约定的日子,菲勒梅诺斯果然依计而行,这天夜里他带人出去打猎,一切如常,回来时两个迦太基战士扮作随从跟在他身后,抬着一头大野猪。菲勒梅诺斯叫开城门,当卫兵们看着巨猪啧啧称奇时,迦太基人暴起发难,后边阴影里藏着的人也抢上前来,杀尽门卫冲入城中。塔兰托守将盖亚斯·李维乌斯见机快,黑夜之中不知敌人来了多少,他就率身边不多的士兵退入港口附近的一处碉堡,凭着坚固的工事据守,从此做起了钉子户,迦太基人数次组织强制拆迁都未能奏效。
  
  拿下塔兰托,收益是普里亚地区(意大利“靴根”部分,塔兰托所在的地区)的其他城邦望风而降,包括梅塔蓬托、赫拉克利亚(当年皮洛士的登陆点)等港口,这让汉尼拔最为期待的海上补给船有了新的着陆点,同时也使得布鲁提安、普里亚,以及半个坎帕尼亚,三大解放区连成一片,迦太基军在意大利南部声势更盛。而与之俱来的麻烦则是,这些城邦也提供不了多少兵员,反而需要汉尼拔分兵保护。
  
  收益兑现得很慢,此时距离坎尼之战已有四年,迦太基本土被大胜激发出来的热情渐已冷却,尤其经历了西西里的挫败后,议院里厌战情绪又占了上风,当小波尔米卡被派回去搬兵时,议员们反问他:“你不是说汉尼拔一直在打胜仗吗,怎么还老朝我们要钱要人?真正的胜利者,应该是把战利品送回后方才对啊。”汉尼拔听罢外甥的转述,无语。
  
  但麻烦来得很快,汉尼拔的主力自公元前213年夏天起,已经在普里亚地区停留了一年,卡普亚防御空虚,罗马人看准这个机会,派了四个军团,围困卡普亚。
  
  汉尼拔回兵去救,于途大破罗马人的增援部队,全歼三个军团,击斩前执政官提比略·格拉古。但卡普亚之围并没解除,迦太基人赶到时发现,罗马人在城墙外又筑了一圈城墙,内困城市外御援军。这些人真拉得下脸来装缩头乌龟,他们人数有4万之众,约为迦太基军两倍,但就是缩在掩体里高挂免战牌,任凭对手百般叫骂。而且罗马人早就实行了坚壁清野政策,附近的粮食被他们焚掠殆尽,汉尼拔军需不能久持,只好提兵继续北上,行进中有顺手又歼灭了两个来增援的罗马军团。
  
  连战连捷,调动罗马围城部队的战略意图却始终没能实现,如果再折回去和他们对峙,防御工事和军需的问题还是无法解决。于是,汉尼拔决定兵行险招,攻敌之不得不救:进军罗马。
  
  来的路上,汉尼拔在赫多尼亚热了个身,当时他面对的执政官孚尔维乌斯·弗拉库斯难得地敢于正面交锋,于是他的两个加强军团1.6万人也死得更快,弗拉库斯仅以身免。败军之将先于汉尼拔逃回罗马城,这又为后者的恐怖传说增加了最新篇章。
  
  公元前211年的3月,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罗马人有机会近距离看到他们的梦魇,汉尼拔,他就在城门外,东北门。
  
  在安全的时候慷慨陈词做视死如归状是一回事,而当危险真的到来时,则是另一回事。汉尼拔来了,英勇无畏的罗马人民说不怕,那是假的。美国人杜普伊斯在《战略之父汉尼拔》中援引波利比乌斯的记述,还原了当时的景象:“……市民中掀起一片极度的混乱与恐惧——汉尼拔这个行动突如其来,出人意料,以前他从未如此逼近过这座城市。同时,人们立即觉得,包围卡普亚的军团必定已被歼灭,否则汉尼拔不会如此逼近。这个想法使他们更加惊慌失措。于是,男人们登上城墙占据城防工事的有利地点;妇女们则纷纷来到神殿祈求保佑,用她们的头发扫拂这些庙宇的地面,这是国家面临严重危险时她们惯用的祈祷方式……”
  
  就在罗马妇女忙着以头戗地时,老谋深算的费边没有失去冷静,他看出了汉尼拔并不是真想攻城——真想攻城他就不等到今天了。费边洞悉了汉尼拔的围魏救赵之计,一面严令罗马城里刚募集的新兵们坚守不战,一面在元老院力排众议,传令给围困卡普亚的部队(此时已增至6个军团)坚守岗位不要回援罗马。尽管不是本届的执政官,但此时费边的威望已无人能及,最终元老院按照他的意见,仅从前线召回1个军团以备不测,其余部队仍驻卡普亚城下,并加大围攻力度。
  
  坎尼战役后使汉尼拔无力攻打罗马的不利因素现在依然存在,他深知现下的兵力和攻城器械远不足以克敌,确如费边所料,他此行只盼能用自己的威慑力战胜罗马人的神经,让他们调回卡普亚城下的军团。此虚声恫吓的意图既不能在第一时间奏效,则其震慑作用就将随着时间递减,越来越多的人看出来他“技只此尔”。
  
  在汉尼拔和费边隔着罗马城墙比耐力的时候,卡普阿城里的元老们先耐不住了。也难怪,他们从去年(公元前212年)夏天就被围困,粮食封锁已九月,囊中存米清可数。眼见汉尼拔指望不上了,卡普亚人决定自救,但方式不是拼死一战,而是开关投降。
  
  本来费边对重回罗马怀抱的意大利城邦是主张怀柔的,但这次的攻城指挥官昆塔斯·弗拉库斯肝火旺盛,下令将投降的53名卡普亚元老尽数处死(另有28位,因不忿投降的决议在献城前自杀),人民系数卖为奴隶。卡普亚也被取消了城邦资格,变成罗马的属地,这座一度与罗马一时瑜亮的意大利第二大城市,为它的首鼠两端付出了代价。
  
  汉尼拔终于等到了罗马大军回师的消息——是在攻陷卡普亚并屠城之后回来的。这等于宣告他的战略意图破产了,而且现在还有在坚城之下被四倍于己的敌军包饺子之虞,得赶快走,趁着还来得及。
  
  次日,迦太基大军列阵于罗马城下,永恒之城,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汉尼拔单骑出阵,驰到科林门前,拔剑长啸,随后奋力朝着城头掷出了一支标枪。对垒的两军都成了观众,直着眼睛看着他气雄万夫的表演。
  
  接下来……撤吧。装狠很累的。
  
  “汉尼拔就在城门外”,这句话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成为罗马家长吓唬小顽童的箴言,屡试不爽。不过,汉尼拔兵抵罗马的影响也就仅此而已。富勒在《西洋世界军事史》中评价,在卡普亚陷落之后,“汉尼拔能做的仅仅是来到罗马城墙脚下,立马科林门外,挥动他的宝剑。这固然是英雄的姿态,但已经迟了5年的时间,实在是太迟了。”我们前文谈论了汉尼拔不携坎尼余威直薄罗马的战略考量,那在当时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但此后几年的较量中,汉尼拔完全应该看清敌人最可依仗的战术手段就是坚城壁垒,可他没能拿出克敌之策,这使得战争的主动权一点点地从他手中流失。这一年中,他在战术层面上仍然所向无敌,三战消灭7个罗马军团,歼敌总数还在坎尼之上;但在战略层面上,卡普亚陷落象征着他在意大利组建反罗马同盟的努力失败,整场战争的胜利天平已逐渐向罗马倾斜。这固然有外援不力内援不济的客观原因,但汉尼拔本人没能及时地调整战略,创新战术,终归也难辞其咎——此非苛责,他理应做得更好,因为他不是别人,是汉尼拔。
  
  公元前211年,汉尼拔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兵临罗马城,这一年他36岁,按照中国的说法,正是本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