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民增收的新思考-中国选举与治理网orz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44:34
新形势下农民增收的新思考作者:陈 熙来源:中国发展观察来源日期:2009-2-5本站发布时间:2009-2-5 19:11:50阅读量:94次     “农民和农村经济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相对滞后,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不相适应,难以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建设的要求。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困难中,最为突出的依然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并且不同地区之间农民的人均收入差距较大。因此,农民增收问题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关注和关心的问题。

  农民收入变化的特点

  从收入变化特征来看,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收入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农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1978年开始的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农村改革,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性转折点,不仅突破了传统体制的束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农业依靠政策支持,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的调动,特别是2004年至2008年,中央连续发出五个“一号文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出台,使农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2007年的4140元,增长近31倍,平均每年增加138元,年均增长7.1%。实践证明,出台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改善农民多渠道就业环境是农民快速增收的三大“助推器”。

  2、农民收入结构有所改善。随着新型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我国农民收入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经营性收入的比重正在逐渐下降。1978年,农业经营性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84.95%,至2007年下降到53%,下降近32个百分点。二是以农民务工为主的工资性收入正在逐渐上升。1978年,以农民外出务工为主的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仅为16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7.92%,至2007年上升到38.6%,增长近100倍。三是农业转移性收入也在增加。随着政府“四减免四补贴”政策的出台,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从2004年的116元增加到2007年的222元,年均增长24.4%,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2004年的3.9%上升到2007年的5.3%。

  3、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一是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的乡镇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得到迅猛发展。随着新型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转移到建筑、餐饮、加工制造等行业,工资性收入在农民人均收入中的比重迅速增长,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二是大量的工业项目上马,农地征占补偿水平得到提高,土地流转、房屋出租、参股投资等为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开辟了新的空间。三是市场化取向的农村改革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的进程,我国许多农村农业生产走上特色化、品牌化、专业化的道路,不断增加的产品附加值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四是2004年以来,国务院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产品特产税,推行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也拓宽了农民增收途径。

  农民增收面临的困难

  在看到我国农民收入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促进农民增收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持续增收渠道较少,长效增收机制欠缺。2007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是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据分析,近年来虽然农民收入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态势,但农民增收的基础仍比较薄弱,增收的渠道仍比较缺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究其原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根本原因是农民收入基数低,同时受现有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农民增收减负体制不健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土地承包关系、征地制度改革不能适应发展的新要求。从长远看,这种状况得到根本改善还需经过长期的努力,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遏制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产品比较效益不高。一方面,之前农村土地没有打破传统的流转机制,土地经营承包到户,难以形成规模化经营。由于专业化经营投资风险大,加上农业自身的脆弱性,在农村市场发育不全和信息不准确的情况下,农户在生产经营决策时无法把握市场行情,只能靠自己的经验判断进行小而全的生产,难以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化生产格局,造成农产品的雷同。即使某区域有一些特色的亮点,但生产较为分散,并且规模偏小,难以做强做大,无法形成专业化、产业化经营,形成不了整体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主要局限于农业甚至种植业内部,大农业意识不强,农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加上多数农户缺少利用农业先进技术的内在动力,往往以劳动力的投入来替代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凭经验、靠传统技术进行粗放经营。由于农民本身科技文化素质较低,经营手段粗放,使得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不高,主要表现为“四多四少”,即大路产品多、名优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普通产品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对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营养化的消费需求,造成农产品供给与需求脱节,竞争力不强,出现卖难和价格下跌现象,从而导致农民增收难。

  三是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生产愿望难以调动。近年来,特别是2007年来,农资价格均涨幅较大,部分产品几乎月月刷新历史纪录。从市场行情来看,2008年10月份以前,各种农资的价格涨幅最为明显,上涨持续时间长,2008年9月份,绝大部分农资价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国产复合肥、国产氯化钾、国产磷酸二铵等化肥价格同比涨幅均超过40%,钙镁磷肥、普通过磷酸钙、进口磷酸二铵等肥料的涨幅也超过了30%,进口尿素和国产尿素涨幅略低于20%,农用柴油(0号)、饲料、地膜、棚膜的价格涨幅也超过了10%。农资的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大幅提高,抵销了农民收入增长的成效,造成增产不增收,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四是综合素质整体较低,增收手段较为缺乏。据农业部调查,在我国农民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程度占50.2%,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文化程度普遍在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整体较低,一方面,造成了农民难以有效接受一些适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导致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和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开拓市场的胆识和魄力;另一方面,劳动力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外出务工人员在企业的劳作质量和收入水平。因此,在农业生产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劳动力素质的高低成为决定农民收入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

  五是农业生产环境恶劣,制约农民增产增收。自然环境方面,在我国仍有较大部分农业没有走出“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收入水平与生产环境有很大的关联。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我国冬夏风向更替明显,容易形成台风、寒潮等强对流天气;降水地区分布不均衡,容易形成南涝北旱;雨热同期,每到水稻成熟时期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灾害天气的发生都会让农业产出率下降。基础条件方面,虽然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农业生产投入比例逐年增长,但我国农业生产基础环境依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依然较差。多发的自然灾害对农业基础设施的破坏程度较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不明显,农业生产得不到有效保障,农民增收受到制约,导致部分农民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土地抛荒现象日益严重。

  农民增收的主要路径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顺应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发展中不断促进农民增收。

  (一)优化产业结构,在凸显特色中实现农业增效

  要提高农业的产业效益就必须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按照“因地制宜、适应市场、凸显特色、注重效益”的原则,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凸显特色中实现农业增效。一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优化。目前,我国粮食的优质品率仅为10%左右,农产品的综合优质率也仅为15%左右,普通农产品出现“卖难”现象,专用、优质产品供不应求成为市场主要特征。因此,要加快品种改良和良种推广,下决心淘汰劣质品种,大力开发优质品种,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这是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首要目标。二是加快养殖业的发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国外经验表明,当人们的收入足以满足温饱需求以后,食物消费结构将要发生两次重大转变:由谷物类食品为主导转向以动物性食品为主导;由动物性食品为主导转向更加有利于健康、安全和享受等高层次需求的食品。调查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50%以上,而我国还不到30%。因此,我们必须与消费结构的这种转换趋势相适应,大力发展养殖业及其后延关联产业的生产,加大农业产业结构横向调整,不断增加高层次需求农产品的生产。三是因地制宜适当集中,推进农业区域布局结构优化。应根据资源比较优势,形成不同的特种农产品生产基地;引导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凸显地方特色,以“特色”和“精品”来实现农业增效。

  (二)延伸产业链条,在转化流通中实现产业增值

  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是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增加农业产业效益的有效途径。农业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应当是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产业体系。实现农业产业增值,主要还要在加工、流通等环节下工夫。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根据市场需求,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对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来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各级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精心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实力、辐射面广、技术含量高、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鼓励并支持工、农、企联合,发展龙头企业集团,实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经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集团的规模效应和带动示范作用。积极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实行保护价格收购、按农户出售产品数量返还部分利润等方式,与农民建立稳定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积极探索农民用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资金要素入股,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逐步与龙头企业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二是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发展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业产业增值,既要抓生产加工,又要抓市场流通。要发展各种产销衔接形式。在农产品的生产区,建设一批产地专业批发市场,成为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重要集散地;积极推进和完善土地合理流转,使劳动力不再集中于农业的生产环节,向产前、产后环节转移,进入流通市场,成为农产品销售队伍;积极培育和扶持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以免分散的农户直接面对变化的市场,增强抵御和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要规范市场流通秩序,加强农产品流通的管理;加快建立农产品信息系统,为农民和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防止盲目生产。

  (三)发展非农产业,在加快劳动力转移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非农产业是指农村中的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贸易业、餐饮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是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形式,已经成为我国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一是要增加对农村发展非农产业的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引导社会公众到非农产业中投资,盘活民间闲散资金,加大金融系统对农村非农产业投入力度,让劳动力、土地、房产、资金、科技在非农领域自由流动,优化组合。各级政府也要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二是切实壮大乡镇集体经济。据测算,农村工业每增加百万元产值,可直接为农民增加纯收入6—8万元。各地可以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兴办家庭、集体或民营企业,通过农村工业化来带动农民增收。三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党的三中全会的召开,有力地推进了农村改革进程。新一轮的土地流转改革,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必将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更多的劳动力逐渐从农业生产中“洗脚上田”。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非农产业发展意义重大。一方面,对“4050”等年纪稍大或不愿外出打工的农民,可通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让他们成为新型现代“职业农民”,或到附近的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中成为产业工人;另一方面,根据市场和企业的要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实行定向培训,加大农村职业技能教育,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进厂入企,创业经商,以实用技术来增收。

  (四)落实惠农政策,在加大投入中激发农民自主增收

  一是落实惠农各项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坚定不移的将党中央、国务院“四减免四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激发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二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农业产业发展。要整合各项产业引导资金,调整建设重点和投向,积极扶持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转化。金融机构要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合理调整贷款结构,适当增加农业贷款总量,拓展多种担保形式,对附加值高、技术含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企业信誉等级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适当扩大授信额度。农村信用合作社要坚持以农户为主要服务对象,支持农户调整农产品的生产结构,对发展非农产业予以重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