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我国大豆产业的根本途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38:03

振兴我国大豆产业的根本途径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植物蛋白的需求越来越多,大豆已成为不可替代的战略性保障物资。可以说,没有发达的大豆产业,就没有现代化的畜牧业和食品工业,但近10年来,我国大豆产业一直徘徊不前。经济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创新思路,振兴大豆产业。

   一、我国大豆产业面临严峻形势

   近10年来,我国大豆需求快速增长。2009年,全国大豆总需求量高达5463万吨,而国内只能满足1500万吨左右,约有4000万吨的缺口依赖进口。一般来讲,需求的不断增长是可以拉动供给快速提升的,但这一规律却在大豆产业中“失灵”,需求不仅没有拉动我国大豆产业的长足发展,反而出现了下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土地规模过小,大豆种植户平均每户只有1—2亩,很难取得规模效益。就是在土地资源丰富的黑龙江,专业农户的规模也只有150亩左右。种植规模小,机械化和标准化程度低,导致我国大豆种植成本居高不下,约比美国高出30%以上。

   在大豆国际贸易方面,进口不断攀升,降低了大豆供给的安全系数。我国是大豆种植的发源地。1996年之前,我国的大豆一直是净出口,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对大豆及其产品的消费需求呈持续增长态势。1996年我国首次从大豆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2000年更是成为大豆进口第一大国,且进口量不断攀高。大豆是产业链较长的一个产业,涉及农业生产、油脂加工、食品加工、养殖业、医药、化纤等多个行业,由于对进口的依赖,我国大豆及相关产业发展缓慢。

   在大豆加工方面,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国内加工企业面临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加工国产大豆成本高,利润空间小,加工企业普遍不愿意使用国产大豆。一是用贷款收购国产大豆,年资金周转只有两次,贷款利息每吨需要70元。如果使用进口大豆,可以利用国际信用证运作,使资金周转8—10次,贷款利息每吨只有20元。二是内资企业收购千家万户农民的大豆,要承担收购的短途运费、包装费、场地费的支出,每吨国产大豆的收储成本高达75元,而在沿海进口1吨大豆的上述成本只有25元左右。三是我国大豆主产区主要在东北,而大豆加工企业却集中在东南沿海,东北大豆运到沿海需70元/吨的运输成本,进口大豆在沿海加工则免除了这一部分成本。以上三项成本加在一起,在沿海加工国产大豆要比加工进口大豆每吨多付170元,内资企业谁加工国产大豆多,谁就亏损多。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一边是主产区豆农排长队销售,一边是一些加工企业因原料不足陷入困境这一矛盾现象的症结所在。

   在大豆市场价格方面,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增大,政府调控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由于生产成本差异,随着进口大豆数量激增,国产大豆价格持续高于进口大豆价格,出现了“市场不认可、企业不收购、国家储不下、农民卖豆难”的问题。近10个月来,进口大豆到岸分销价格始终在3100元/吨左右,比我国主产区大豆价格平均低500元/吨。当2008年国内新豆上市价格严重下跌时,虽然国家及时出台了临时收储政策,对稳定国内大豆价格、稳定豆农收益、稳定播种面积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缺乏配套措施,在国内外巨大差价的影响下,难以完全达到预期目的。

   上述分析,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我国大豆产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不仅包括人们所说的供求关系问题,而且包含了产业政策、企业体制、贸易战略等复杂因素。在国内大豆需求急剧增长时,我国大豆生产却出现了滑坡;在国际市场豆油价格不断攀升时,国内大豆价格却一直低迷,等等。这些现象值得我们深思与研究。

   二、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四化”建设

   从内部讲,我国大豆产业之所以徘徊不前,问题不在于家庭经营本身,而在于农户之间缺乏协作与联合;问题不在于大豆加工企业追求利润,而在于企业之间以及与农户之间缺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实践表明,只有创新组织化、特色化、产业化和科技化建设,才能不断挖掘大豆生产潜力,提高我国大豆产业的竞争力。

    组织化。大豆专业合作社是豆农提高产量、增加收入的重要载体。发展专业合作社,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能够实施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大豆科技含量,增强产品竞争力。合作社的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合作社帮助社员选购良种,组织社员统一播种,入社豆农的大豆生产质量和效益普遍提高。与混装大豆相比,合作社的高油大豆油脂含量为21%,高于混装大豆3个百分点,价格每斤提高0.18元;高蛋白大豆蛋白质含量为42%,高于混装大豆4个百分点,价格每斤提高0.4元。二是合作社组织社员批量购买生产资料,可节约生产费用15%—20%。据内蒙古扎兰屯6个大豆专业合作社统计,合作社批量购买尿素、二胺,比单家独户农民购买分别节省费用18.2%、11.1%。三是合作社组织大型农机作业配套服务,机械作业费用明显降低。合作社大面积作业服务比农户独家作业成本要低得多,喷药、耥地、播种、收获四项作业费用合计每亩节约19.2元,比单家独户作业费用降低47%。

   特色化。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只有扬长避短,走特色发展道路,才能摆脱困境。相对于进口大豆,我国大豆的优势在于适宜加工食用豆制品,大豆种植具有良好的生态条件,属于高蛋白和非转基因产品,等等。我们应利用这一优势,按照国际成功的经验和管理体系,建立我国大豆产地标识体系。如东北的高油大豆、黄淮海的高蛋白大豆和南方的菜用大豆以及各种专用大豆,都具有区域优势,应推行产地标识。在有条件的地区,要提倡种植有机大豆,通过有关机构认证,打造“非转基因”、“有机”品牌。在日本、东南亚各国和欧洲国家,食用大豆有着广阔的消费市场,是我国大豆的潜在市场。在保证满足本国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我国应着力培育食用大豆特色品牌,形成低价油用大豆进口,高价食用大豆出口,“进出口并重”的局面。

   科技化。有关研究表明,农业科技进步对大豆增产起着关键作用,其中品种和栽培技术两要素对大豆增产的贡献率就达68.2%。目前,由于大豆新品种推广滞后、栽培技术老化、新技术措施不配套、现有品种混杂等因素,使我国大豆单产长期徘徊在120公斤左右。其实,我国大豆增产潜力是很大的。目前,有些地区和有些品种的单产和含油率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如黑龙江农垦系统,种植大豆1000多万亩,2002—2007年年均亩产达168.7公斤,高产区可达194.3公斤。更为可喜的是,我国大豆有些品种亩产已达300—400公斤,如“中黄35”亩产为311.8公斤,“金张掖”亩产达436.8公斤。有些新栽培技术要比常规技术增产10%—30%,如“三垄”栽培技术可增产10%,窄行密植技术可增产20%,行间覆膜技术可增产30%以上。只要解决好科技体制机制问题,这些增产潜力就会很快转变成现实生产力。

   产业化。实践表明,大豆专业合作社与加工企业形成产加销一体化,实施产业化经营,是农民和企业取得双赢的最好形式。以黑龙江省克东县为例,县政府组织大豆专业合作社与加工企业签订种植合同,实行订单生产。合作社按照企业要求,种植高蛋白和高油品种,采用统一良种,实行统一种植,油脂含量可增加3个百分点,蛋白质含量增加4个百分点。企业加工高油和高蛋白品种的大豆每吨分别可增加净利润360元、800元。根据合作社与企业签订的合同,加工企业以国储大豆价格为底价,按油脂和蛋白质含量加价的原则,在油脂和蛋白质增值部分各按50%分配,豆农与企业每吨油脂和蛋白质分别增收180元和400元。这样,以市场交易为基础,以优质优价为原则,合作社和加工企业建立起了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真正形成了利益共同体。据专家预测,合作社与专用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产业化经营,通过统一采购生产资料、采用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以及实行专用品种种植等措施,豆农可节本增收30%以上。通过这种方式,加工企业有了稳定的生产基地和优质原料来源,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了稳定增产增效目标。

   三、积极扶持我国大豆产业发展

   面对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严峻形势,国家政策的导向和支持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推进大豆产业发展机制创新工作。大豆产业发展创新试点工作开展一年多来,取得了显著效果。实践证明,机制创新是振兴中国大豆产业的一条新路子。今后,有关部门应对大豆产业发展机制创新工作给予更多扶持,以加快推进大豆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当务之急是要把试点县合作社专用大豆储运设施列入粮食物流建设项目,支持大豆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建立我国“非转基因大豆种质资源保护区”,并将食品专用大豆纳入“农超对接”计划。

   完善大豆产业扶持政策。国家应将扶持三大粮食作物的政策延伸到大豆,增加大豆主产区豆农贴息贷款额度,按大豆的生产销售年度调整贷款还款期限。制定支持粮食部门收购国产大豆政策和企业利用国产大豆的有关优惠政策。建立内资企业联合采购制度,增强内资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大豆定价话语权。探索制定压榨企业配比使用国产大豆制度,学习泰国“每进口一吨大豆必须认购一吨国产大豆”等措施,并通过其他合理政策,鼓励企业按一定比例使用国产大豆。

   加大对大豆产业的科研投入。建议制定我国大豆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大科研投入,组织力量集中攻关,解决大豆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重点建立并完善我国大豆育种研究体系,鼓励发展具有自主育种体系的种子公司。加强大豆超高产品种选育、配套技术及其应用效果的研究,着力培育超高产大豆新品种。加快大豆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进一步提高优质大豆单产。

   建立东北“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一般非转基因大豆价格比转基因大豆高出20%—25%。目前,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已逐步形成了非转基因大豆的品牌效应和价格优势,我国生产的非转基因大豆在欧洲、日本、韩国等市场深受欢迎。国家应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等地区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严禁转基因大豆进入保护区,以确保国产大豆的竞争优势。

(信息来源:农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