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镜湖文化到长江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23:14


 鸠兹广场

鸠兹广场:城市大“客厅”

  每天傍晚,鸠兹广场中心拔地而起的青铜雕塑四周喷泉欢腾,喷出的水柱,色如银,形如剑,直冲天空,与青铜雕塑浑然天成。拄着拐杖的老人、亲昵的情侣、推着婴儿车的一家三口……纷纷从家里来到广场,享受着晚饭后的休闲与欢乐。孩子们尽情地追逐着、嬉闹着,穿梭在高高的喷泉之间,连家长也不禁“童心大发”,忍不住和喷泉亲密接触一把。一只只小船荡漾在镜湖之上,微风习习,垂柳依依,一副欢乐祥和的太平景象。[延伸阅读:感受芜湖人“住”的变化 从“大通套”到生活小区 ]

  如此和谐的美景,是芜湖市委、市政府远见卓识、造福百姓的大手笔。2000年,鸠兹广场开工建设,2001年4月建成使用。建成后的鸠兹广场创造了新颖优美的城市景观,提高了城市中心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了广大市民群众休闲生活的需要。广场与镜湖、中山路步行街连为一体,组成了一个集观光、休闲、购物的中心。

 

  “一家人可以在广场先玩耍一番,累了可以在林间小憩,然后去商场购物,非常方便。”市民马先生说,广场修建之前,购物逛街在一个地方,休闲玩耍在另一个地方,来回非常不方便。马先生认为,鸠兹广场成为芜湖市民免费的休闲游乐场所,大大提升了百姓的生活情趣和生活幸福指数,同时也提升了城市的品位。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好。除了赭山公园、镜湖公园、汀棠公园外,九莲塘公园、奥林匹克公园、滨江公园陆续建成,其中滨江公园更是芜湖人的骄傲。

滨江公园:把芜湖精神引向长江

  在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进程中,芜湖人开拓创新的执著精神再次引领着这座城市“腾飞”。总长近10公里的滨江景观带,以江岸线为支撑,承载了芜湖人从思想观念到城市精神腾飞的梦想。

  市民费先生说,他出生在中江塔对面的小巷里,家里还保留着自己五岁时与表妹的合影。“我俩站在大埂上,背对着‘宝塔根’(中江塔),迎着江面,风太大,我闭着眼睛手指着前方。”这张泛黄的老照片时时勾起费先生童年的回忆。如今,中江塔已成为滨江公园的一部分,原来的1—8号码头已经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滨江公园大型的园林景观。他记得,当初和女朋友谈恋爱的时候,几乎每个夏天的晚上,两人就跑到2号码头坐在货船的甲板上,吹着习习的江风,说着绵绵的情话,感觉特别惬意。现在,当年女朋友已变成自己的老婆,两人再次游滨江公园,还互相打趣当年的情景。尽管不能和各种大小货船近距离接触了,但是站在滨江公园的观景平台上,看着烟波浩渺的江面和不时驶过的船只,心胸豁然开朗!

  要问芜湖市民生活得惬不惬意,幸福不幸福,你可以到滨江公园走一走、看一看:江风习习、烟波浩淼,心情是惬意而满足。无论清晨还是黄昏,这里都呈现出不一样的美;无论你带着何种烦躁的心情来此,都会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生活是如此美妙啊。

  “以前的江边是蔬菜、水产品、皮鞋、服装批发的集散地等,还有很多棚户区。如果没有开放、包容的发展眼光,芜湖现在也不会向世人呈现一个美丽的滨江公园。”长江边生活了60多个年头的刘志恒老人回首这些年的变化,感慨地说:“芜湖的百姓是幸福的。”

  一政府官员曾表示,滨江公园建设是芜湖打造最佳人居环境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芜湖人从思想观念解放到生存状态、生存环境、生存质量改善的全面提升,彰显城市精神和时代特征,体现社会的和谐发展。从社会学角度看,滨江公园建设标志着芜湖人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突破,它已成为芜湖城市形象的另一张名片,把芜湖文化精神从镜湖之畔延引到长江之滨。

  声音:
  吴桂芳(洗布山社区居民):“以前我带着孙子只能在小区门口玩玩,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喷泉,鸠兹广场的建设真的合了百姓的心意。大广场、大喷泉看起来多气派,孩子们玩的也开心。现在有了滨江公园就更好了,整个城市感觉更有品位。”

  王乐陵(公司职员):“小时候我和伙伴们常到长江边玩耍,那时候到处都是破破烂烂的,家长经常不放心孩子在江边玩,也从不带我们去玩。现在这里成了休闲旅游的地方,家长们周末特地带着孩子出来观景,一切都不一样了。”

  何承文(退休教师):“购物有步行街,吃饭有凤凰美食街,休闲玩乐有这么多公园,老百姓吃的、喝的、玩的地方一样都不缺啦,现在的日子跟以前没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