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线学兵”:隐秘战备铁路的建设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22:34
 揭秘“三线学兵”:隐秘战备铁路的建设者    

    20世纪60年代末,面对外来战争威胁和西方封锁,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三线建设要抓紧”的动员令。在这个背景下1970年战备线--襄渝铁路紧急上马。陕西段部署了铁道兵3个师、民工40万,战场铺开,仍显人力不足。当时省革委会主任李瑞山提议,将来自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等地区的25000余名69届、70届初中毕业生调去补充。于是这些学生在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环境走出了一条有别于千百万知识青年的特殊道路,组成了三线建设中的一个英雄的特殊群体。他们俗称“三线学兵”,组成141个连队,编入铁道兵建制,成为“不戴领章帽徽的解放军”,在秦巴山上,汉江之畔安营扎寨,以年轻人的肩头撑起了共和国的大梁!

    当时他们平均年龄只有十六七岁,正是人生最灿烂的花季。然而,就是他们,毅然在陕南265公里沿线的崇山峻岭,和铁道兵、民兵一起逢山开洞,遇水架桥,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以艰苦卓绝的战斗和流血牺牲,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使这条隧桥占80%的铁路顺利贯通,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铁路史上的奇迹。

    1971年3月,我和咸阳市第二批的70级初中毕业生700多人唱着“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的雄壮歌曲,满怀豪情投身于支援襄渝铁路建设的伟大洪流,在旬阳、安康、紫阳一线和先来的铁道兵、民兵摆开了三线建设的战场。我们学兵18连驻扎在旬阳展园的山坡上,首先要过的是艰苦的生活关。开始先住在稻草做地铺的帐篷里,后在那简陋的干打垒油毛毡房里一住就是两年多。陕南夏日的闷热潮湿令人难以忍受,还有那不知名字的小蚊虫飞到人身上咬得奇痒,一抠就破。在家从未做过家务的学兵们还学着缝补衣服,有的吃针过深将被褥连在一起。有的干脆将要拆洗的棉袄、被褥整个扔进汉江边的水里棒打脚踩。那时,单从装束上就能认出学兵来,大都不修边幅,纽扣掉了用别针一别,有的干脆在腰间系一根导火索,特殊的经历形成一种特有的气质。文化生活相对的匮乏,两年多看的唯一一场朝鲜故事片《卖花姑娘》成了我一生中最难忘的电影。几千人坐在汉江边上的大沙滩上,营长在开演前讲话:“我们要早日修好襄渝线,支援世界革命。”电影中顺姬的悲惨遭遇使学兵个个看得不断擦眼泪。

    学兵们最难熬的莫过于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下,吃不饱肚子。百万筑路大军开进陕南山区,吃饭成了大问题,粮食不断告急。安康山区道路不通,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便是汉江水路。为了抢工程进度,物资保障的原则是“先工程,后生活”,粮食供应常常是连队就地想办法,搞到什么吃什么。每日三餐常是一人一个馒头,就的是一丁点压缩菜或一小匙盐水煮的黄豆,偶尔才能吃到一点新鲜蔬菜,更不要提肉了。断粮时玉米面、高粱米,红薯片、南瓜汤什么都吃过。为了吃饱肚子,学兵们拿着家里寄来的粮票或旧衣服,偷偷跑到附近的老乡家换红薯、柿饼、桔子吃。上山扛木头饿得头发昏,爬在农民地里偷吃生豆角,有的学兵摘野果子吃中毒上吐下泻。逢上难得的星期天,我们几个扒上铁道兵的汽车到三四十里外的蜀河镇小食堂能馒头、面条的美吃一顿,那是最高兴的事情。

    在建设工地上,我们学兵14连、15连、17连、18连和女学兵20连承担了2096米长的罗向岩隧道施工任务。我们以智慧和顽强的精神,很快在一两个月内就适应了环境,掌握了各种施工技术,开始独立施工。从隧道的开挖、掘进、被复,以至于打风枪、打边墙、拱圈、架支撑木、爆破等每道工序,都可以看到三线学生熟练的身影。那个年代,机械化条件不高,由于地质异常复杂,安全措施无法完全到位,工程采用的“人海”战术。极艰难的施工条件,使每个学兵都冒着洞内缺氧,毒烟、瓦斯、粉尘、爆炸和随时塌方的危险施工,人人都不知面临着多少次生与死的考验。为了早日打通大动脉,许多学兵进洞前都把遗书悄悄地写好、藏好,随时准备献身。永远忘不了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山洪暴发,齐腰深的洪水涌进了隧洞,我们照样在掌子面前坚持施工;随着掘进不断向洞内纵深发展,爆炸后的硝烟排不出去,一排人中毒昏倒撤下来,另一排人又冲上去。战友们宁让自己险万分,不留同志一分险,奋不顾身冲在最前,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大塌方抢险。

    1973年7月,在铺轨机即将轰隆隆地开来时,我们学兵光荣退场。一晃三十多年过去,如今我是档案战线的一名普通工作者,每当我翻起咸阳市档案馆档案中三十多年前的三线战士花名册,就想起了当年激烈壮观的三线战场和活泼可爱、并肩战斗的学兵战友,更忘不了为了襄渝线而长眠在秦巴山上的学兵、民兵和铁道兵战友,也不断激励着我用三线建设的精神来努力搞好现在的每一项档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