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怀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1:54:55

清明怀故

                                             廖敏生(光肃)

在这慎终追远的季节,不由使我这身居异乡的游子怀念起故乡淮南廖家湾的先贤先烈和乡亲们来。新时期以来,每逢清明家乡族人必从各地或海外赶回来聚族祭奠先辈,典礼盛大、隆重,以至于引得淮阜线上列车旅客开窗注目凝视,成为淮南一道靓丽的人文景观。

淮南廖氏一族系明代开国元勋楚国公永安公后裔。明朝正德年间,廖氏族人所敬奉为老来祖(始迁祖)的廖伏元自凤阳迁居本村,已历时四百九十四年许,自那时起,历经沉淀传承,由各代先贤导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家族文化体系,廖氏一门,家族显耀,后辈昌明,正如碑文所述:

公乃明庠生,雅好诗书,著有《柳溪集》,教示后辈耕读为本,崇儒教、明礼仪、重然诺、好施予。历代子孙恪守遗训尊师重教、克勤克俭、从文从武、为国为民。渐之人口繁昌、英华辈出,及至清末民初吾廖氏遂成皖北望族。

 淮南地区在中国历史地理和政治意义中是南北分割线上的兵家必争之地,战略位置尤其显得突出。在清朝末期,农民起义战争风起云涌,连绵不绝。其中有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共和的一代英豪,有试图割据一方,自立为王的野心家,也有趁火打劫、祸害百姓的盗匪贼人。兵火匪乱给淮南地区的百姓带来了严重的侵害,势单力薄的族姓无奈中只得背井离乡迁居他乡。所以自清朝晚期一直到解放前,淮南地区的百姓就有“筑墙为圩,以守家园”的习惯。同时也训练子弟,组建团练,以卫护家园。由于淮南地区各个村落基本上都是由一个或者是少数几个姓氏的家族所组成,同根同族的血缘关系使得凝聚力和战斗力极高。加之江淮地区武风盛行,民风又素来强悍,所以一旦以村落为基地建立寨墙,依险而守,来犯者没有强大的火力配合是难以攻占村子的。同时由于村落间的相互通婚和亲族迁移的原因,使得一村受敌,八方支援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廖家湾与众不同的是在旧中国他一直保持着中国氏族社会的一些优良传统,即每个世代的家族长者(相当于族长)他们不是靠暴力取得或世袭而来,而是族人公认拥护、德才兼备、公正廉洁众望所归的智者,民主自然生成,这样才始终保持了廖族上层领导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例如: 廖氏第二十代先祖廖椿(根磐),清嘉庆太学生。《凤台县志》高度评价了其父子的卓行:“廖椿,字根盘,监生,谦谨喜施予,亲族贫子弟多赖以成立。子四人,三列胶庠。三子振钧成武进士,有以封翁称之。辄踧躇辞焉,一时推为长者。”

    二十一世先祖廖鸿钧(绍卿),前清甲午科武举人,曾任颍州守备。辛亥革命时他支持子、侄、婿参加革命,推翻满清,建立殊勋,满门忠烈。乱世中他洁身自好,助弱济困,护境安民忍辱负重。 1916年,鸿钧公在家乡因护民抗暴而壮烈献身,时赠匾额三面:《名符月旦》、《邦之彦兮》、《捍卫乡邦》而留芳后世。

廖绍信,(字义民)前清武生(秀才)。清末以来淮河水患频繁,村人公推廖绍信率众筑堤坝防洪,疏理排水沟渠、修整村里道路、桥、涵等。各村代表又一致公举他负责石姚段堤坝长。在工地上他身先士卒,冒死勇挡凶险。绍信公为民筑堤抗洪、修桥铺路,办事公平认真,私毫不苟,辛劳一生,至死方休,从未拿过分文报酬。

二十二世祖廖梓英,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事起,年底日寇攻占沪宁,战火硝烟危及家乡,梓英公代表廖氏父老召集全族集议,号召子弟奔赴前线,尽忠报国。并且告诫全族,如有叛逆、全族诛之,开除族籍,不承认其为廖氏子孙。此次集议前后,族内子弟入黄埔投军者达三百多人,不少已在前线与敌浴血奋战,终无一人为汉奸者。抗日战争中梓英公曾任保安司令、区行政公署专员等职,1949年2月在合肥代表省府移交政权,实现皖省和平解放。

过去人们说廖家湾英杰辈出,在于它的风水好。而今人们当然不会去相信这种说法。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廖氏族人历代先辈恪守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道德,形成并传承了自己家族的文化体系,厚积薄发得出硕果,必然涌现出一个个具有高尚品德的优秀人物。可以说没有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孕育熏陶,廖氏一族是不会有这些骄傲的。因此,经明、清两朝五百载,族内考取功名者近百余人,其中进士、举人、贡生、监生、太学生共计36人,行载邑志者114人。就一村落而言,族内功名如此鼎盛,的确出类拔萃。故清末民谚有:“丰收大河湾,廖家湾的红缨顶子遮满天”之说。

淮南廖氏素来崇尚民族节义,有强烈民族感情和爱国主义的思想传统。在近百年的革命历史中淮南廖氏一族涌现出上百名为国为民的著名人物,其中最为著名的有辛亥革命老同盟会员、淮上军骨干的廖氏兄弟:廖少斋(传仪))、廖海粟(传琪))、廖璞纯(传玿)、廖盘箴(传銘)、廖子宾(鸿文)、廖梓英(传信)、廖润斋(文德)、廖楚珍(传珩))、廖瑞然(传琮)等。此时期牺牲的烈士有廖璞纯、廖少斋、廖海粟、廖鸿钧等,同时还有很多普通的族众和下级官兵。

在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日战争中,廖族子弟义不容辞纷纷奔赴国难,前赴后继,抛头颅、撒热血。其中将星闪耀,浴血卫国的将军有:廖运升、廖运泽、廖运周、廖传枢,四人皆功绩斐然。廖家湾这个坐落在淮河之滨的普通乡村,能在中国近代革命大潮中有三十七名廖氏子弟考入黄埔军校,在国共两党中涌现4位将军,各级指战员数百人。这不仅在安徽省仅有,而且在全国也实属罕见。

淮南廖氏一族尊师重道,相习成规。佼佼者如廖元翘、廖明轩、廖多济等人。民国初年廖元翘从南京政法学堂毕业后,联络族间志同道合者廖明轩等人创办廖家湾小学,这是当时凤台县境内仅有的两所高级小学之一。廖氏族人为办学,无论贫富,皆慷慨解囊。殷实之家固然重视对子女的培养和教育、即便家境贫寒者亦千方百计不惜举债供养子女读书。对此村内早有谚云:“孩儿不读书,不如养窝猪。” 正是:“平身无奢求,唯子女成才是所愿耳”。学校前后毕业学生数百,第一届甲班学生中即有廖运升,廖运周、廖运泽、廖多荩、廖多访、廖多瀚等人,日后皆有所成就。

在子弟中,虽有不少人只读过小学,但后来在实践中却都逐渐成长为名医、将军、工程师、书法家、教师、农艺师以及各级行政领导干部,足以说明廖家湾小学办学的成功,对当地的巨大影响力。这种强大的家族影响力遂致有“廖家湾,大小官一百三十三”的说法,正如淮南市地方志办姚尚书先生文中所言:“廖家湾素有卧虎藏龙之谓。”

上述先贤大多已作古。使我时常记挂的尚有幸存的两位黄埔抗日英雄,一位是95岁的廖多愉叔叔、 另一位是现90岁的廖光舜大哥。

多愉叔是父亲少时的好伙伴。他参加过西安事变、在娘子关率领连队与日寇的血战中受重伤。1937年,父亲随军开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12月,经 徐州、宝鸡、撤往西安与疗伤住院的多愉叔意外相会,父亲还把他心爱的勃朗宁手枪送给可敬的兄弟。1989年春我和母亲、儿子祖孙三代回家乡为父亲安坟时,年逾古稀的多愉叔不辞辛苦步行爬上大东岗、自始至终陪同指导我们,他说:“让我为英年早逝的哥哥尽点心意”。

1945年9月,在新疆乌苏保卫战中,先锋连连长廖光舜胸部被异国的子弹贯通,鲜血浸透军服,昏迷不醒,后经迪化转送兰州治疗,与我家亲密相处两年。当时父亲将光舜大哥接回家中,请姥姥细心调养,一年后才稍有恢复。89年他特意找汽车带我们去淮河大桥观光。至今大哥还记得60多当年前抱我玩耍的情景。他和我是姥姥一生中最喜欢的孙子,其情其景终身难忘。五十多年中他们曾经受了各种政治运动的错待和穷困的折磨。虽身残位卑,长期处在逆境中,但他们忍辱负重、甘守清贫仍不断洁身自好、追求文化锲而不舍、尽心抚育祖国的下一代。文革结束后他们又发挥余热,担任淮南市政协委员、黄埔同学会负责人为祖国的统一事业尽心尽力。在战争中健康严重受损的光舜大哥1994年脑血管中风曾瘫痪数年但凭着他坚强的毅力潜心钻研保健知识,借助中医和气功竟至痊愈,大家说他再创了奇迹。春节间我与二老通过电话,他们年迈九旬仍脑力不减、思维清晰,令我赞叹,我预祝二老长命百岁。

新中国成立后,家乡淮南成为祖国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电力能源基地。许多廖氏子弟为祖国的能源发展又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子女,成为骨干力量,其中的著名的代表人物有:

廖多荪:高级工程师,前国投新集煤电总公司副总指挥兼总工程师。

廖光圣;前淮南发电总厂厂长、党委书记。

为共和国的能源发展他们贡献了一生、参与和见证了淮南煤电事业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是祖国能源开发的功臣。

廖兴和:创办企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心系国家,福泽乡里。累计上缴国家税金1.5亿元以上,年实现产值近3亿元,为淮南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积极扩大就业,努力惠及民生,解决就业3000人左右,使家乡同胞共同脱贫改善生活。正是他的崇高的品德、宽广的胸怀,铸就了今日之辉煌。

目前廖氏在淮南地区已达万人之多,散居祖国各地和海外的近千人以上,据2008年统计,廖氏族内有大专学历156人,本科学历218人,硕士29人,博士8人,其中中级职称161人,各种高级职称100人,县处级以上干部35人。这个数据准确的反映出淮南廖氏宗族素有的重教、重学、尊师之家风。

现在的廖家湾也已今非昔比,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早已摆脱贫困,正昂首阔步在和谐、富裕的社会主义大道上。春节前从家乡传来好消息,为教育子孙继承先人留下的精神遗产,我族宗亲凝全族之力兴建宗祠和历史陈列馆,重修宗谱,总结家族历史和文化传统。此事承前启后将家族文化以传统形式注入新世代的内容,同时与时俱进及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道德风尚来影响教育后人、意义深远。主持人廖兴和、廖光龙还在电话中邀请我回家乡参加相关活动,我非常欣慰,但我因身体原因不能回家乡亲自参加这一盛事,感到十分遗憾。

值此清明祭祖敦亲睦族之时,我们更加应该缅怀已远去的廖氏祖辈先贤,为弘扬家族文化,缅怀先辈们的千秋功德,表达对先祖的崇敬心意,追古慎今,特撰此文,以示感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