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 房贷新政冲击了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40:10
房贷新政冲击了谁
作者: 钟伟
2010-04-21 22:20:28
发展商总体上钱松、地贵、存货不多。新政可能导致开发商拿地和新开工意愿下降,但降价的意愿和压力也不显著,带来的最先冲击,可能是交易量的逐步滑坡。
房贷新政更多地起到的是引导市场预期的作用,以及加速中等收入阶层的“市场挤出”,对富裕群体、对低收入群体没有太大的直接冲击。
人口算术
供应:2000-2008年间,中国商品房销售总面积为40亿平米,其中住宅为35.8亿平米,即便假定这些商品住宅全都是90平米以下的商品房,那么总套数约4000万套,也就是每年约450万套的供应量。中国目前户均人口不足3人,因此这些商品住宅每年可多容纳约1350万城镇人口。
需求:2000-2008年间,中国城镇人口从4.59亿人增长到6.07亿人,增加了1.48亿人。大致年均增加城镇人口1640万人,至少550万户(之所以用“至少”二字,是因为这样的估算,假定了所有新增城镇人口,在进入城市当年就立即结婚并立即生育,也假定了原城市居民不存在任何改善居住需求)。
未来:依据这样的城市化进程,未来20年,中国人口约16亿人,其中城市人口可能为9.3亿人,城市化率水平仍然不高。
最简单的供求关系:中国城市化进程,始终伴随着商品房供不应求的缺口,这不可能不推高房价。
中国商品房市场长期以来面对供求失衡,舍供求之外的其他渠道根治房价,是相当困难的。
交易量将滑坡
平衡市场供求的方式,既需要增加土地供应,也需要抑制住房需求,尤其是投资性、投机性需求。
这次房贷新政的主要思路,出自增加供给和抑制需求的双管齐下,在土地供应方面大幅度放量至年供地计划16万公顷,这几乎是此前年度供地量的翻倍,同时通过紧缩性的信贷税收政策,抑制住宅需求。这样的大思路无疑正确。
但应该看到:土地供应的放量不能立即形成商品房供应,在执行环节上,地方政府供地以及发展商拿地的热情均将下降。加上住宅需求被抑制,市场可能逐步出现供求双向萎缩的情况,房地产投资、新开工、销售均将滑坡,政策调整促使了一个更为萎缩的市场。
同时考虑到发展商资金来源和资金支出之间的差额,在过去16个月,发展商大约出现了2万亿元左右的流动性过剩,土地储备大约11亿-12亿平米,取得销售许可的商品房新房可供销售月数仍然不足12个月,因此发展商总体上钱松、地贵、存货不多。新政可能导致开发商拿地和新开工意愿下降,但降价的意愿和压力也不显著,新政带来的最先冲击,可能是交易量的逐步滑坡。
挤出效应
为了抑制投机需求,新政的主要手段是提高购房者的首付比例,这提高了购房门槛,可能加速中等收入阶层在房地产市场上“被挤出”。
在目前的房贷政策调整下,购房者的进入门槛明显提高了。对高收入群体,其购房很少使用按揭,因此新政与其基本无关;对低收入群体,商品房价格即便对折,也超出其购买能力。
考虑到2009年全国商品房新房和二手房交易金额高达7.5万亿,而去年银行新增按揭贷款仅8400亿,按揭率仅11.2%,因此房贷新政更多地起到的是引导市场预期的作用,以及加速中等收入阶层的“市场挤出”,对富裕群体、对低收入群体没有太大的直接冲击。
即便房价下跌30%,首付比例的提高也会使得购房者的首付款不降反升。
也许目前放缓货币供应速度,提高贷款利率,包括提高住房按揭贷款利率,比单纯提高首付比例更为重要。
在今年温和通胀,以及明后两年通胀预期强烈的背景下,在目前商业银行超额储备金率不足2个百分点,以及再度展开银行揽储大战的情况下,房贷价格的调整,显然应该优先于数量的调整,或者说,房贷不应是一块福利蛋糕如何分配的问题,而是银行随行就市获取正常风险收益的业务。提高按揭贷款利率并同步实施差别化政策,比仅仅提高首付比例要好。
而且,这次调整的实施特点,是从量不从价,似乎房屋大了多了就是投资和泡沫,夹心层中的改善性需求可能受到较大抑制。
新政中,对首次购房超过90平米的,以及购买两套以上住宅的,都采取了严格限制措施。这都是仅仅考虑住宅的面积和套数,但不考虑住宅的品质、单价和总价的做法。一套80多平米的地处京沪城市核心区的“都市小豪宅”,很可能总价在500万以上,购房者不受这次房贷政策的影响。而本有一套房改房再购置商品房的刚性需求者,以及购置低单价、低总价面积在90-120平米之间的新房或者二手房的购房者,却遭受这次政策调整的限制。
在商品房需求中,新增城市人口的需求,以及因拆迁安置的需求,正在逐步让位给2亿多户原有城镇居民以小换大、以旧换新的改善性需求,这种需求的特点就是购置新房后再出售老旧房,新政对这部分需求的抑制明显。
此外,没有城市户籍的高校毕业生,也可能受到新政的较大冲击。这种从量不从价的房贷政策调整应可更细致,至少应适当考虑改善型需求,以及购置低总价商品房的刚性需求群体的利益。
对二三线城市抑制力度较大
这次调整的应用方式,是普遍性的而不是差别化的,对二三线城市更为不利。
既然强调房地产是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过猛,那么就全国而言房地产泡沫问题尚不至于是全局性的问题。在措施上,如果考虑过去数年不同城市的房价上涨情况,把城市房地产划分为基本正常、偏热和过热等不同形态,采取差别化的房贷调整措施,可能比目前的方式更加适宜一些——毕竟一些大中城市的房价上涨过猛更需抑制投资需求,而相对边远和投机气氛较淡的中小城市,可能未必需要如此严厉的房贷政策调整。目前房贷新政全国普适,对二三线城市抑制力度较大,而对财富加速集中的大城市抑制力度可能不足。
即便在房价上涨较快的一线城市,较好的方式也是把投资需求和保障需求的利益诉求一致起来,而不是对立起来,例如在土地出让中,可以要求获得商品房用地的开发商配建保障性住房;或者成交价超出基准地价的土地出让金溢价部分,随着溢价程度的上升,拨出较多的资金用于保障性住房。
更为根本的问题
这次调整的配合措施,尚有加大保障性住房的供应以及后续的税收措施。但上述配套政策应非常谨慎。
建议在保障性住房的保障群体中,考虑把利润丰厚的大央企、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排除在保障群体之外,这些群体很难被视为中低收入群体,分享保障性住房只能导致资源扭曲分配。
住房信贷政策必须和住房税收政策相配合,住房保有环节的税收政策也应该有差异性,例如在美国,纽约、新泽西等就实施较高的保有税,而大湖地区则物业税相对很低。中国也应尽量促使保障性住房被恰当地用在应该被保障的群体之上,并有区域性差异性的保有税政策。
尤为重要的是,近期陆续采取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以及有可能后续出台的住房税收政策,都应更关注和着眼于影响商品房价格的一些更为根本的问题。
房价和股价等资产价格,根本上是一种货币现象。中国货币化进程已延续了30年,有其合理性,也掩盖了贫富分化的程度,但目前到了适当反思和更为谨慎的时候了,否则币值不稳带来的不仅是企业包负债扩张、创新动力不强的问题,不仅是高房价和民怨问题,可能会对经济增长的整体质量都有相当负面的影响。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问题,中国的经济增长应该依靠工业化和城市化两条腿走路,工业化创造供给,即便是结构转型,也只是用高科技等高端供给替代劳动密集等低端供给;城市化创造需求,2000-2008年间,为增加约1.5亿城市人口,人均市镇基础设施投资约37万元,城市化是昂贵的。但每次城市化真正启动,总会出现政策摇摆和退缩,因此总体上,中国经济仍然依托在工业化上跛行。
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事权分割问题。中央出政策、地方来埋单的情况较为严重,在地方财权事权对称,在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下,土地财政几乎应运而生,有必要考虑展开地产保有税的试点,更有必要展开地方政府以公开地方政府预决算为基础的、基于地方政府信用的市政债券的发行试点。
中国在人均GDP4000-5000美元之间的“中等收入陷阱”阶段,如何加速缓解贫富分化问题,这并不仅仅是居民之间贫富群体的结症,更是政府、企业和居民如何切割GDP蛋糕的问题,政府的预算公开、国有企业的利润上缴国库,以及针对富裕群体的个人所得税的有效征收,都比单纯关注房价重要得多。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教授)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44118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4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