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诚实正直的高盛哪儿去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44:06
那个诚实正直的高盛哪儿去了?身家数十亿美元的对冲基金大亨约翰•鲍尔森(John Paulson)名下公司与一位投资者开会讨论一个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投资组合,而鲍尔森的公司最终计划做空该投资组合中的证券。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的图尔(Fabrice Tourre)用“超现实”一词来形容那次会议。高盛这块招牌曾经等同于“专业”和“正直”,如今却面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欺诈指控,这或许也可以被视为“超现实”。

很难想像事态的发展已经对高盛的声誉造成了怎样的破坏。高盛一贯的公开立场是,投资银行的业务依靠的是信任、正直以及客户利益至上的原则。

这些客户是否依然忠诚于高盛,该公司是否能够吸引新的客户,这些仍有待观察。投资者对消息的反应迅速而不利:在SEC起诉高盛后,高盛股价上周五收盘跌了13%。高盛称自己是清白的,并将反对指控。高盛有权在法庭上证明自己的清白,法律专家说,在证明高盛在复杂投资工具的构建方式上误导了投资者这个问题上,SEC面临着艰巨的任务。鉴于公众对华尔街的愤怒以及对SEC没能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实施更有效监管的批评,无论此案真相如何,值得考虑的是高盛是一个诱人的政治目标。

高盛没有对SEC陈述中的如下基本事实提出异议:(1)高盛允许客户鲍尔森参与选择次级抵押贷款投资组合(这是可以想像的最糟糕的次级抵押贷款,之后被打包成债权抵押证券(CDO);鲍尔森因押注次级抵押贷款违约而赚了数十亿美元);(2)高盛没有向购买这些CDO的客户披露自己实际上已经引狼入室。高盛辩称,经验丰富的客户不会在意这类信息,或认为这类信息重要,不过如果真如高盛所言,它为何还要掩盖信息呢?高盛从做空不良证券的鲍尔森和投资于其中的客户手里获得了数百万美元的佣金。

很多年里,我都曾是高盛股东。1999年高盛上市后不久,我就买进了它的股票,直到去年才卖掉,正如我在本专栏中曾说过的一样。我持有高盛股票,并多次向读者推荐,因为我信任高盛的正直和孕育它的文化。我有朋友在高盛工作或曾经在那里工作过。对我来说,他们体现了华尔街的最佳品质。他们聪明、受过良好教育、周到、专业、勤奋。这才是我投资过的高盛,而不是那个涉嫌与像鲍尔森这样的人同流合污欺骗投资者的高盛。我甚至不那么在意鲍尔森交易是否能通过法律的检验。对我来说,它没有达到高盛曾经体现出来的、现在急需重新树立的诚实、专业的更高标准。到那个时候,只有到那个时候,我才会再次持有高盛股票。

在周二早间有关一季度收益的电话会议上,高盛依然否认有任何违法行为,并以公司在鲍尔森交易上遭受的净损失为证。高盛首席法律顾问帕尔姆(Greg Palm)说,高盛永远不会故意误导任何人,公司永远不会宽容任何不当行为。

为了重新取得投资者的信任,高盛必须摒弃“全面防守”的传统公关和法律战略。高盛应该停止说它会全力反对指控、SEC的指控是毫无根据的。无论高盛管理人士现在感觉有多委屈,他们必须把这些情绪放到一边,以客户、投资者、政界人士和公众的视角看待这个问题。高盛的战略应该是合作,而不是挑衅。

当一家依靠信赖为生的机构被控有违法行为时,它需要赶在调查人员之前。它需要获知事实并与公众分享、追究员工的责任、并采取任何必要手段加以补救、重新获得信任。多年来我都在撰文讲述华尔街违法行为,曾看着Kidder Peabody和Drexel Burnham Lambert等曾经令人尊敬的公司忽视这样的忠告而化为过眼烟云,我是以这样的立场提出忠告的。

高盛不必重蹈覆辙。对于牵涉鲍尔森公司的这笔交易,我们的了解渠道是SEC和媒体,而不是高盛本身,这已属不幸,更何况自去年7月份以来它就被告知,SEC可能会对它发起诉讼。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高盛应当采取大胆的措施,恢复人们对它的信任。它需要解释以下几个问题:

──鲍尔森的公司正打算做空这批CDO,高盛为什么让它来挑选基础证券?虽然这家公司可能是有先见之明,因而做空次级抵押贷款,但这笔交易本身却变得有如瓮中捉鳖。其他还有谁获得了这种机会?高盛从中获得了什么好处?他们的作用有没有披露?(SEC没有指控鲍尔森有任何过错,但如果了解到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提供给美国国际集团(Amercan International Group)、高盛等公司的资金最后有多少流入了他的腰包,那将会很有意思。)

──让鲍尔森获得此种良机,然后又不予披露,高盛公司内部是谁对此负有责任?肯定不是31岁的斯坦福毕业生、被SEC列为被告的图尔。他向谁报告?监管层级是怎样的?也就是说,最终责任应该归在谁的头上?

──抛开法律问题不谈,高盛是否真的相信这笔交易符合它自己诚实、公平、专业的标准?说购买证券的人不会关心鲍尔森的作用,这样的说法已经经不起常识的检验。如果是购买证券的客户而不是高盛来说这样的话,说服力要大得多。而且其他推出类似交易的公司都进行了相关的信息披露,高盛还有什么话可以说?

──如果高盛最后认为这种交易不符合自己的标准,那么它就要予以承认,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这类事情再次发生。必须要有人站出来负责,甚至有可能是一位声望很高的高管。高盛应该在被法庭、监管机构或国会逼迫它这么做之前自觉行动。这个过程将是艰难的,它需要勇气、客观、远见,最重要的或许还是谦卑。

──将来高盛会怎样防范这种利益冲突?其内部正在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恢复一种诚实的文化?如果图尔或其他雇员觉得自己处在一种“超现实”的环境中,他应该向谁表达这种担忧,获得一个公平申诉的机会?

──SEC的诉讼不是高盛唯一可能成为丑闻的事件。《华尔街日报》上周报道,高盛董事古普塔(Rajat Gupta)因卷入盖伦(Galleon)内幕交易案正在接受调查。在这篇报道中,高盛拒绝透露古普塔有没有把收到检方通知的消息告诉公司。对于可能存在的内幕消息泄露,高盛知道哪些情况?古普塔于3月份向高盛表示不再谋求连任的时候,高盛首席执行长布兰克梵(Lloyd Blankfein)为什么发表公开声明对他的功劳大加赞扬?高盛为什么没有因为此事要求古普塔立即辞职?检方尚没有指控古普塔存在过错,高盛有理由避免未审先判。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应该无视证据,或无视董事会有人正在接受调查的事实。

──还有没有其他我们应该知晓的调查?

这些事件很有可能是孤立的,只限于少数几个人,发生的时间不幸都碰在了一起。如果是这样,高盛更有理由赶在丑闻扩散的前面,摸清事实并披露出来。这或许会要求它稍稍低下高贵的头颅、接受一些批评。这也是应该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