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山也作证 水也作证——五说炎帝故里在会同 - 红网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2:46:46
山也作证 水也作证

——五说炎帝故里在会同


 

 

      “炎帝故里在会同”的文章已经连发了四篇。这样写下来,并不是笔者小题大作,也不是事先有个什么写作计划,而是每每写完一篇后又发现新的证据,欲罢不能。这是个好的兆头,说明“炎帝故里”确确在会同。这次、也是第六次到会同又有新的发现,发现会同连山的山水地貌隐藏着玄机。

 

破译“连山”之谜

 

“连山”这个地名是我们论证“炎帝故里在会同”的证据之一,因为炎帝神农氏又叫“连山氏”。但专家指出,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因地名得人名,即先有“连山”地名,炎帝因出生连山得名“连山氏”;另一种情况是因人名得地名,即炎帝连山氏在连山活动过一段时间而留下了“连山”地名。我们需要的是第一种情况。从现有的文字和口碑资料,只能将“连山”地名追溯到宋代,这对于研究五千年前的炎帝来说相距太远。好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连山”地名与当地的自然地貌有关。

连山大平村有一组古人居住过的洞穴,洞穴前面有三处天然水泽。最大的一处水泽宽约六十亩,长着野生莲(荷花),名之为“莲花塘”。从文字演变的规律分析,“连”、“莲”同音,“连”与“莲”曾经是通假字,应先有“连花”后才有“莲花”。“连山”的“连”字与“莲花塘”的“莲”字有关。洞穴群座落的山顶上怪石林立,其中距莲花塘两百多米处的老虎洞山顶上的有块巨石很有来由,几百吨重石头支撑于一点,如金鸡独立,险象环生;且巨石有鬼斧神工之妙,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活象一个甲骨文中“山”字。古人在在给连山命名时很自然首先联想到这些独特性的地貌标志,把“莲(连)”字和“山”字连到一起。我们认为,这就是“连山”地名的来历。

研究地名来历,朝我们所需要的目标接近了一大步。但有人提出中国发现最早的甲骨文在商代,距今只有三千多年,何以证明连山地名形成于炎帝连山氏出生以前?只有证明了“连山”地名形成于五千多年前,才能说明炎帝连山氏是“因地名得人名”的。

首先考究一下“山”字。《说文解字》说:“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象形”。“宣”,指地气,徐锴注“山出云雨,所以宣地气”;“有石而高”是指“地气”产生于高高的石山之上,王筠注“无石曰丘,有石曰山”;“象形”,徐锴说是“山”字“象山峰并起之形”。可见,“山”字的本义不是指山,而是指有石头的山项上可视的“地气”(山岚);因为最古老的“山”字“象群峰并起之形”,因形转意,后来“山”字才富有山的含义。老虎洞山顶上的那块巨石活象“群峰并起之形”的“山”字,其山在连山小平原又相对地势较高,看上去常常有白色云烟状“地气”产生,与“山”字的起源特征完全吻合,于是我们认为中国的“山”字是连山的古人发明的。“山”字发明在什么年代呢?这涉及到中国文字起源的问题。2003年7月8日的《湖南日报》报道,湘西沅陵发现距今一万五千年前古人类洞穴遗址,洞内石壁上有古象形文字。《中国原始社会史》载,中原地区在六千年前的半坡仰韶遗址陶器上发现百多个“Ⅰ”、“Ⅱ”、“ⅴ”、“↙”、“Ο”、“∏”、“△”、“〗”、“〥”等刻画符号,古文字界认为是中国文字的先驱。近年发掘距今七千四百年的洪江高庙遗址的陶器上也有“⊙”、“井”、“圭”、“▽”、“♀” 、“Ⅰ”、“Ⅱ”等符号,其中“⊙”与甲骨文的“日”字一模一样,特别是有“月干母”三个符号连在一起,明显具有一定的表意(只是还没有专家能够解读),这些比半坡遗址的符号出现要早一千多年。众多考古证据表明,中国有文字的历史是相当悠久的,而古黔中地区是中国文字的发源之地。会同属古黔中地区,会同连山与洪江高庙遗址直线距离仅几十公里;“山”字又是一个常用基本字。因此,我们认为,“山”字的发明不会晚于高庙遗址的七千四百年。

再来考究一下“连”字的年代。我们已经知道“连”与莲花塘的“莲”有关,那么只要研究一下“莲花塘”地名形成的年代就行了。天然形成的“莲花塘”比四周田垅地势要高,又没有积雨面积,证明其积水通过地下石灰岩基孔道经一定物理作用引积形成;当地老百姓也普遍反映连山地下有阴河。根据石灰岩淋溶形成洞穴、阴河的一般规律,推断莲花塘水泽形成至少在百万年以上。而莲植物被称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几千万年以前它就大量生长于我国的许多湖泊、沼泽;人类出现后,莲子又成为人类首选食物,我国西安半坡遗址、淅江河姆渡遗址都发现有莲子实物。考古资料证明,会同连山一带从旧石器至新石器时代一直有人类生活;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莲花塘的莲株不是一般的栽培莲,其植物学特征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考古界在辽宁普兰店发掘出的千年古莲非常接近。古莲种皮坚硬,中科院试验千年莲子还能发芽。“莲花塘”的莲子同样坚如磐石,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会同县志》载,该塘在明末清初曾出现过水塘破坏12年后莲花重发现象,上世纪六十年代后该塘因养鱼二十多年不见莲生长,2000年因故没有养鱼,结果长出满塘莲花。这些证明连山的莲植物亘古就有,也证明了“莲花塘”和“连山”的地名亘古就有。由此可见,炎帝连山氏是“因地名而得人名”的。

 

发现天然山水“太极图”

 

易学界众所周知,炎帝改进“伏羲八卦”发明“连山八卦”,首创《连山易》。而我们在会同连山找到了八个地名和八个庙,其名称、方位与炎帝的“连山八卦”完全一致;同时发现,“连山八卦”与连山有些自然风物相吻合(如“连山八卦”西北方是“兑”卦,代表“泽”(不流动的水),连山中心点的西北方正好有天然水泽“莲花塘”)。这是我们在第一篇讨论“炎帝故里会同”文章中提出的重要依据,说明炎帝的“连山八卦”是在会同连山发明的。这次连山调研,又发现天然山水“太极图”,可作为这一依据的补充。

“太极图”,是由一白一黑两个阴阳鱼相互咬尾环抱而成的圆图,所以又名“阴阳太极图”或“阴阳鱼图”;“太极图”是易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图;在其外围标明“乾”、“坤”、“离”、“坎”等方位就是八卦图。我们发现,连山建设村和高团村境内有一方山水地貌,竟然形似“太极图”:由靖州南来的渠水进入连山建设和建设村一分为三,左右两股水呈圆形环抱,中间一股水蜿蜒穿越土丘,于是形成天然“太极图”。更为奇妙的是在其上下游还有两个巨大的半岛,河水呈“S”形弯曲,又恰好构成一个更大、更逼真的天然“太极图”;且两个半岛的地名与炎帝特征吻合,炎帝称“太阳神”又称“火神”,而两个半岛分别叫“太阳坪”和“火神坡”。

此外,我们发现“老虎洞”的地貌特征也与“连山八卦”有相通之处:如卦有八方,洞穴有八个门,且洞门大体在八个不同方位;“连山八卦”的“乾”卦在西方,老虎洞正西方的那个洞门开口于山顶,正好洞门朝天(“天”即“乾”);更有意思是八卦中有“兑(泽)”卦,而老虎洞内也正好有一口比较大的“阴塘”。据当地人讲“阴塘”里有一种黑色的鱼,每年春夏雨季常有鱼从洞口游出,其洞泽中的鱼叫“阴鱼”,游出洞口见了阳光的鱼叫“阳鱼”。可见古人是从洞泽内的阴阳鱼中得到启发,再抽象为“阴阳太极图”。

众多史料记载,古人发明易经八卦“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为的是“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通俗地说,就是要通过观察、归纳天文地理物象,从中发现人与自然沟通的规律。我们在连山发现诸多山水地貌特征与“连山八卦”有相通之处,说明这一说法是完全正确的,也有力证明“连山八卦”发明于连山;而炎帝只有相当熟悉连山的地理环境、并有过老虎洞的洞居经历,才可能发明“连山八卦”。

 

连山地貌与史料惊人吻合

 

在几千年浩瀚的史书中,我们发现记载炎帝故里与地貌特征的有关的史料有三节:①《水经注》载,“水南有重山,即烈山……山下有一穴……是神农所生处也……水北有九井,子书所谓‘神农既诞,九井自穿’……又言‘汲一井,则众水动’。井今堙塞,遗迹仿佛存焉”。②《路史•后纪三》载,“《荆州记》云‘神农井……重堑围之。广一顷二十亩,内有地云神农宅……神井既育,九井自穿,旧言吸一井则八井动’。《寰宇记》云,‘……按今一穴大木,木傍荫人,即其井处为神农社,年常祠之’。《荆州图》云,‘东有石穴,高三十丈,长二百丈,谓之神农穴,神农生此’”。③〈汉唐地理书钞〉载,“县东有石穴。昔神农生于厉山县,〈礼〉所谓烈山也。穴高三十丈,长二百丈,谓之神农穴。”

以上三节史料,因其中有“厉山”、“烈山”等地名,过去研究炎帝故里的学者一直把它作为“炎帝故里在湖北”的重要证据(因湖北随州境内曾有过此类地名)。我们比较研究发现,三节史料中反映的地貌特征与湖北随州房山所谓的炎帝故里没有共同之处,而与湖南会同连山的地形地貌完全吻合。

史料中反复提到的“神农井”,与会同连山的“斜塘”(“斜塘”在“莲花塘”西北,相距约四百米)特征一致。现存的“斜塘”由两个水井和相近的三块水面形成,包括已经枯竭可能曾经是水井、水塘的地方,面积估约五十亩;“斜塘”地势较低,和“莲花塘”一样水源来自于地下石灰岩孔道,其中有一口井叫作“无底井”,据说用十多根箩绳接起来沉一块石头也没有沉到底;现有井水和塘水有暗道相通;“斜塘”西北方地势略高,西南方三四十米处有一组处于风化坍塌期的石灰岩溶洞,叫作“斜洞”。根据“斜塘”现有地貌推断:这里曾经是有多个“井口”的石灰岩盈水地下溶洞,由于地表坍塌才形成现在这个样子。这些与史料中“有九井”、“吸一井则八井动”以及“广一顷二十亩”、“重堑围之”等特征吻合。

史料中两次提到的“神农洞”与“老虎洞”特征一致。老虎洞等距离介于“莲花塘”与“斜塘”之间,两边直线相距都是两百米左右。“老虎洞”从山脚蜿蜒直通山顶的“山”字形巨石下,高约四五十米,洞穴在地下九曲迂回,长达两三百米,这又完全符合史料所记“高三十丈、长二百丈”的特征(注:古时度量衡与现代不一致,“一丈”只相当于现代六尺六即两米多一点)。此洞穴环境适宜古人居住,我们初步考察,在洞门处及洞内也发现有古人活动留下的痕迹。

史料中提到“神农宅”、“神农社”;“神农宅”大概是炎帝发迹后曾经住过地方,“神农社”是后人敬祀炎帝修造的社坛。这些在连山也发现有相应的地貌遗痕。在莲花塘西侧二十至四十米处的“狮子洞”和“药王洞”之间有块平旷地,北京人文旅游专家何铁成先生在没有得到任何提示的情况下,一踏上这里便惊呼:“这块地有人工开凿的迹象!说不定古人在这里设过祭坛什么的。”在“老虎洞”西侧三十米左右,有一块背风向阳的开阔地适合古人居、也有古人改造痕迹,我们认为很可能曾经是“神农宅”之所在。

——在《古地名•古洞穴•古遗址》一文中,我们肯定了“药王洞”与“炎帝故里”的必然联系,现在又提出“老虎洞”,这并不矛盾。因为我们在此之前只肯定了“药王洞”与连山人敬祀药王炎帝的关系、只肯定炎帝出生在连山,至于炎帝究竟出生在“药王洞”、老虎洞”或者是“狮子洞”、“斜洞”,从学术角度讲是难以确指的;更何况炎帝社会还基本上处于母系氏族的“走婚制”时代,现存洞穴之间最大间距不过几百米。

史料中还提到“一穴大木,木傍荫人”。从地方志记载和口碑资料得知,民国以前连山“药王洞”、“老虎洞”、“斜洞”处都古木森森,浓荫蔽日。直至现在,“老虎洞”前还有四周为良田的千年古树群;疑为“神农社”遗址处也还遗有一株参天古木,少说也有一两千年树龄(这也与一千多年前史料所记吻合)。

口碑资料会因传播产生偏差,文字史料会因抄写出现错误,而山水地貌经五千年风雨不会有多大改变。史料中所描述的风物地貌与会同连山如此惊人吻合,绝不是巧合。“山水作证,铁证如山”。湖南和湖北古时同属荆州,“连山”与“厉山”、“烈山”仅一声之转,我们完全应该相信,史料关于炎帝故里在湖北的记载是会同连山的张冠李戴。

      阳国胜/文  发表于《边城晚报》 作者联系方式:13187152613  0745-2384866

     本站独家首发作者QQ:394379657  作者电子邮件:hhguoshe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