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书市琐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6 09:50:50

青城书市琐记

 

屈指数来,我在呼和浩特已经呆了近十年。说起这儿的书店,本人可以说如数家珍了。

    青城的书店大体分两块儿,一块儿以新华书店为主,就是现在的图书大厦、外文书店等国有系列的;另一块儿集中在文化商城,包括附近的中山书店图书城、复兴书店、巴图淘宝书店、博艺书店以及中山路的壬路书店,均是民营的。从文化商城平日熙熙攘攘的人流就可以看出其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内蒙古图书大厦国字招牌,资金充裕、政策扶持,一直是青城书业的老大。经营的品种多样,大路货居多。这种地方我也去,主要是了解图书出版动态。书一年也就买几本,聊做查遗补缺。原因有四:价高,不打折;我喜欢的书太少;服务质量乏善可陈;坐落于商业闹区,坐车不方便。单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那么豪华气派的大楼,光四楼就空了一年(在南面一角落卖些五折书),体现了规模效益了吗?多少年能收回成本?杞人忧天了。

    较有学术品位的书店,我认为主要是厚德书局、中山书店图书城、文苑古旧书店、旧雨新知半价书店、巴图淘宝书店、博艺书店、学术书店、雨墨古旧书店、吉祥书店、传习堂书店和复兴书店。

    中山书店图书城过去是我首选的书店,从那里买了大量品位较高的文史哲图书。但有几年上书速度趋缓,全靠旧书支撑,给人一种半死不活,濒临倒闭的感觉。二○○八年下半年,他们调整了思路,推出了打折让利活动,进书的速度明显加快,适销对路的品种也多了起来,但客户毕竟流失了不少。今年,我推崇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书颇多,并设有专柜。陈存仁的《抗战时代生活史》、《银元时代生活史》、唐德刚的《袁氏当国》、范泓的《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隔代的声音~历史劲流中的知识人》、李磊的《文武北洋》、雷颐的《历史的裂缝~近代中国与幽暗人性》和《历史的进退~晚代中国与集体记忆》、哈雷特·阿班[美]的《民国采访战》都是从这里买的。遗憾的是,商务版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曾经是这里的“招牌菜”,但已难觅踪影了。

    厚德书局居于文化商城中部,是一连体二楼。底层经营现当代中外文学作品、工具书和文艺评论;二楼以古籍、政治、哲学、宗教、历史、经济类的书籍为主。我是那里的VIP会员,几乎每周必去。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蓬莱阁丛书”就陆续配了二十几种;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蓝星诗丛”我买了五、六种;河北教育出版社的 “年代诗丛”几乎收全了,该社出版的“20世纪世界诗歌诗丛”收集了十九种;译林版的“人文与社会译丛”买了不下十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西方现代思想丛书”见了就买;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可能收藏了二十几种。昨天,我又选购了心仪已久的约瑟夫·列文森[美]的《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以及伽德默尔[美]的《真理与方法》。应该说,在中山书店图书城落败之际,厚德书局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取得了成功。但凡外地来了书友,我都推荐去选书购书。平日来这里采购书的,很多是附近几个大学的师生,这部分客户是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

    文苑古旧书店的老段经营古旧书籍十几年了,收藏有许多珍本典籍,是呼和浩特地区格局最大的古旧书商。和他聊起图书的版本了,语调平缓,机锋迭出,受益匪浅。我从他那里淘的书以古籍和外国文学作品居多。据说,老段做旧书是从练地摊开始的。过去在周六日的旧书市我常见他和摆摊儿的讨价还价。现在他与时俱进,网上售书,问了几次,说效益还可以。粗略算算,本人从他的店了把大几千的书买了。成套的《明史》(中华书局)、侯外庐的五卷精装本《中国思想通史》、《柳河东集》(中华书局)、《龚自珍己亥杂诗注》(中华书局)以及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均是从他的店买的。有一次,听老段自己讲,他一人在书库整理书,突然书架倾倒,把他卡住动不了,散落的书压在他身上,让他喘不出气来。等好不容易换上一口气,他才发出了呼救的声音,后被楼下的书友解救,才躲过一劫。说来后怕。

    旧雨新知半价书店是我去年发现的。老板叫老李飞刀(实际姓李,年纪不大),据说在北京万圣书园打过工。他进书的档次明显高于同类书店,一看就是行家里手。我第一次去就没少淘书。这里以文史哲的图书为主,全部五折。国内许多著名出版社的书他都有,且货源充足。比如《吴宓日记》(三联书店)、《资本论》(人民出版社)、《胡塞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蒂里希选集》(上海三联书店)、《爱默生集》(三联书店)、《上帝之城》(人民出版社)、《莫泊桑中短篇小说全集》(上海译文出版社)、 《茨维塔耶娃文集》(东方出版社)、《歌德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徐志摩全集》(百花文艺出版社)及东方出版社的“现代稀见史料”丛书和三联书店的“读书文丛”、“三联精选”等等。临河的书友来呼,必去旧雨新知。他那里帮忙售书的几位朋友,也是学养不同寻常之辈。我写周海婴的《鲁迅与我七十年》读书笔记时,对鲁迅去世时花费的两千多大洋的折算办法一直存疑。一次和小梁聊起了此事,他随手抽出一本书,说这里有计算方法,并给我翻到那页。我一看,是陈明远写的《何以为生:文化名人的经济背景》,谈的就是鲁氏兄弟、章太炎、蔡元培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收入状况。里面正好有大洋的折算办法。对此我连连感谢。

    巴图淘宝书店的前身是文化商城里的巴图旧书店。兄弟俩经营的挺不错,颇具特色,人气也旺。图书以文史哲为主,我买了不少外国文学作品。后来房租暴涨,他们分开经营了。弟弟仍以旧书为主,哥哥以艺术设计类的新书为主。最近又开始上了一部分社科类的书(包括折扣书)。我由衷地感谢他给我推荐赵一凡的《从胡塞尔到德里达:西方文论讲稿》(三联书店)。书友尉强说,巴图是呼和浩特书业界唯一还在读书的卖书人。我感觉到他是在认真读书的,并有相当的鉴赏力。

    复兴书店和博艺书店也经营文史类的图书。复兴书店紧挨内蒙古社科院,那里的研究人员常从书店订书。博艺书店的外国文学作品种类较齐全。今年好像有“高人”指点,“进步”之快出乎我的意料。

    位于文化商城二楼西南的学术书店、雨墨古旧书店是经营旧书的书肆。学术书店现在向 史志类型的专业书店转型。雨墨古旧书店的新版《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我光给临河的朋友就发回四套。单价600元。

    吉祥书店专门经销宗教类图书,在文化商城二楼外围的西南角。我编胡适推荐书目的补充材料时,从那里查过资料。那个女老板似信佛。初次见面,她说我肺部有毛病,我不知她的根据是什么。实际我的肺部一点问题也没有。

    传习堂书店现在中山路天元商场对面,帝王药店西巷北六十米左右。三年前比旧雨新知书店火得多了。仅在鼓楼东开的店就有两百多平米。那时图书正版五折是非常吸引人的。我几乎每周去三几次。译林版的外国文学名著买了二十多本。成套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精华本),《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就是从本店买的。今年一月去北京给临河席殊书屋进书,我和苏敏特意去了他们的北京总部(海淀区立交桥南)。去时估计天气不冷,穿的少了。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晃去,赶紧找了面馆吃面,是为了增加体温。在地下书店选书时,屋里居然没有暖气,简直无法忍受。不得不佩服服务员耐冻,能在那种环境下坚持工作。最后,预计去的风入松和万圣书园只得放弃。

    壬路书店是目前青城规模最大的民营图书卖场,在中山路新世纪商场东侧和海关大厦西各有一个门店。这个书店最早靠海拉尔大街八一市场里的夫妻小店起家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贺雄飞主编的秦晖、钱理群、朱学勤,徐友渔等人的文选以及“九十年代思想散文精品丛书”,竟陆陆续续快收全了。那些书籍无疑是我真正的思想启蒙老师。那几本文选我有时还翻得看。他们的营销风格趋同于新华书店的模式:大而全。我曾经和巴图探讨过他们的赢利能力。巴图说,有教辅这一块,应该可以。但愿。

    外文书店撤了后,新华广场东面的图书音像广场的场地挺大,格局不小,但没有什么特色。和服务员说起打折来,对方满口新华书店的腔调,好像指责我不该提出如此“无理”要求。对不起,少去为佳。买了普列汉诺夫的《俄国社会思想史》(商务版)后,我快半年没去了。

    文化商城二楼还有不少经营蒙古学方面的书店,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

    其实商城位置最好,规模最大的是一家新华书店。但忙碌一年下来,连工资也发不了。后转包民营,员工不上班还有奖金。还是国有好啊!

    呼和浩特旧书摊只在周六日出现。古玩和小部分旧书,在中山路内蒙古人才交流市场旁,艾博电子城西巷。旧书主要集中在中山书店东北,社科院东巷。平时有三几十家。四、五年前,好像东西还多些,去年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有价值的书画“偶尔露峥嵘”,价格也不好还了。不过,淘书就得有耐心,得靠时间耗。可能十次白跑,一次就有惊喜。周日闲来无事,蹬自行车淘书,既可锻炼身体,又可淘到好书,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2009-6-1于呼和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