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座城市的天赋与自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32:10

成都:一座城市的天赋与自觉

文/黄俊杰
<<新周刊>>第318期



成都要让自己变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最大的天赋是成都人的田园气质,最大的自觉是将田园梦变成城市定位的行动力。



  “乡村磁铁自称是一切美丽与财富的源泉,但城市磁铁嘲笑它因缺乏社交而孤陋寡闻,因身无分文而寒酸拮据……城市磁铁与乡村磁铁都不能完全反映出大自然的用意与意图……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

  19世纪末,在议会里担任过速记员的英国城市学家霍华德,发明了“乡村+城市磁铁”:“一个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后人将他这发明,叫做“田园城市”。

  100多年后,成都市民张嫦蓉拿起《成都日报》,看到了关于成都要建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新闻。她对城市未来产生了良好的幻想,并且也发表在媒体上:“街道两侧绿树掩映,阳光从树叶缝隙中透下来,洒在带着孩子散步的夫妻身上脸上,旁边街头水景吸引了摄影师们不断闪动快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到处看到的是一张张从容微笑的幸福笑脸……”

  张嫦蓉想象的是未来的、世界的、现代的、田园的城市成都。但是,在她的想象里还找不到田园味。人们或多或少知道“城乡一体化”一词,但民间的想象还不太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什么——成都宣布自己的这个城市新定位之后,有成都人苦寻《明日的田园城市》,发现这本书在网站卖到脱销,甚至出现了价格翻一番的复印书,可谓洛阳纸贵。

  成都又一次引领了中国城市的小趋势——上个世纪,当人们还忙着赚钱、不敢休闲,成都一跃而成中国最有生活质感的城市样板,靠休闲气质占据“第四城”交椅;这个世纪,当市中心人对田园心生向往、农民却带着艳羡拥入城市,当城市日益拥挤、城乡关系紧张成为国家发展难题之时,成都又提出了“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成都最大的天赋是田园心态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完全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世界级、现代化、超大型、田园城市。专家说它的空间定位是世界的,时间上的定位是现代化的,小市民更关心它城市情感上的定位——我们希望是田园的。

  成都的城市CEO对此自有解读。“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在公众面前登场之时,是带着“定场诗”来的:“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镇嵌田园”——语出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在成都政协会议开幕大会上的讲话:“根本改变传统的‘摊大饼’式城市建设模式,在充分保护和利用好水网田园生态本底的基础上,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城乡空间布局和城镇体系,形成‘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镇嵌田园’的整体风貌”。

  成都并不是第一个提出“田园城市”定位的地方,湖州安吉、长沙板仓、陕西安康、云南昌宁、杭州近郊县群,都将“田园”纳入过自己的未来计划。但是,在做传媒出身的成都市委宣传部部长何华章看来,成都却有它让人值得信服的城市天赋。那么,成都的第一个天赋应是地理(它有着“天府之国”的称号,都江堰让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第二个天赋应是政策(它是以城乡统筹为重点的“新特区”),第三个天赋应是人和(城市与乡村早已是生活共同体,城乡户口“一元化”管理,号称“就算租赁3天也可落户成都!”),第四个天赋应是文化(成都有着全中国最热爱农家乐,又最懂得悠闲生活真谛的市民)。

  或许,成都最大的天赋正是它的城市文化所诞生的田园心态。据说成都一个现象:青城山附近的别墅永远滞销,农家乐永远欣欣向荣。成都的农家乐称得上繁荣两字——成都诞生过“中国农家乐第一人”,有“农家乐发源地”之称;2006年成都农家乐数量已达7895家,带来旅游收入7.3亿元,带动相关产业16.3亿元;有成都农家乐还拟请张艺谋出任“川菜大使”拍广告。

  成都有三多:茶馆多、厕所多和闲人多。成都人爱玩会玩,天下闻名——10万成都人赏桃花、7万成都人泡在水里打麻将,这些是新闻标题;搜狐曾有关于何为成都千年信物的网上调查,高达55%的网民将其选中的一票投给了麻将;成都有户外拓展中心举办真人CS野战对抗活动,里面的行程居然包括了大自然赏花和棋牌两项。

  2000多年不更名不迁址,成都成了舒服的代名词。外地人纳闷这些整天在耍的成都人怎能创造那么多GDP?外地人说成都人是小农意识,活脱脱一个当世阿斗,但成都人不这么看:“我的确是一个成都主义者,我为我的乡亲们感到骄傲,为他们的达观、幽默、镇定、低调感到骄傲,我为自己是一个成都人感到骄傲。”作家洁尘如是说过。

  这就成都人的心态——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是成都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难怪城市营销专家王志纲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上海一万块钱买不到的幸福感,在成都4000就足矣。”

  这般平和和笃定的成都人,也许最适合住在“田园城市”里。事实上,这个时常在春天市民倾巢而出踏青的城市,已经有网友概括出一种城乡界限模糊的“桃花生活方式”:“有人酿出了桃花酒,做出了桃花菜,写下了桃花诗,甚至还发明了桃花象棋、桃花地图……徜徉在桃花丛中,你也分不出哪些是城里人,哪些是乡下人。因为‘城里人’此时可能正两手泥巴地择菜,而‘乡下人’正在端详刚刚草就的桃花对联。”

  美国社会学家谢尔丽认为全世界最理想的生活形态就在成都:“这是个全球都在追逐经济利益的时代,很多人丢失了生活,而成都人是令人感动的一个群体,他们也在搞好自己的经济,但不会丢失安逸的生活。”

成都城市定位的自觉

  当一个城市乐观指数排名第一而不是GDP排名第一,它就最有软实力;当一个城市的吸引力排名第一而不是CPI排名第一,它就最有巧实力。成都显然是最具巧实力的城市之一,可能也是中国自我定位最多的城市之一。

  东汉末年,成都得到了“天府之国”的称号,代表的是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2000年,“第四城”成了成都的又一个代名词,北京有大城之美,上海有时尚之美,广州有创富之美,成都则有生活之美;2004年,成都推出让人匪夷所思的旅游新名片“东方伊甸园”,源头是成都科幻世界网站上出现的文章《中国·成都——东方伊甸园》(文章指出,《创世纪》中说“有一条河由伊甸流出,灌溉乐园,由那里分为四支”,与四川盆地的生态状况完全吻合……)。除此之外,成都与杭州并称“休闲之都”,也有过“美食之都”、“美女之都”、“多彩之都”、“熊猫故乡”、“成功之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等城市名片。

  《地产新闻》曾对此有过评论,认为成都拥有如此多的城市名片,全因它的城市身份的焦虑症——成都在西部是领头羊,但与东部城市相比又有不如:“一些真正的成功人士,可能名片上面什么头衔都没有,而一些还处于中间层次的人士,往往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有焦虑感,所以他们的名片上头衔会有长长的一串”(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旅游学院教授谢元鲁语)。

  成都城市形象提升协调小组媒体策划组长谢文向《新周刊》介绍说,2009年12月20日至21日召开的成都市委工作会议,确立了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定位。

  成都因此行动了起来。周边县市为融入“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生活圈而摩拳擦掌、环保主义者及时提出低碳设想,有市政协委员更是提出构想,打造一款以成都优美多样的田园风光和优雅闲趣的城市生活相结合为主题的网络游戏。

  不能忽视的是,早在“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成为新闻焦点之前,成都已经展开了一场“城乡一体化”改革,并且渐入深水区。起码,我们看到成都农民纯收入在30年里增长了45倍;成都农民工入户变市民的难度并不高;成都的进城农民工能享受公积金制度,用公积金租房子;成都农民也能自主选择养老保险;2008年,成都农民人均收入增速,更是首次超城镇居民。
  
中国城市的未来形态

  一项针对台北的调查显示,近五成的都市人,想要回归田园,其中更有八成的人想在40岁以后拥有一块田地。

  田园城市是一门城市的OFF学。三毛曾经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亩田,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梦;周公解梦则说“田中生草主得财,种田宽大有禄位”——市中心人早就对田园心生向往,但偶然在小区里的有机农场种菜、在网上偷菜、去去农家乐和“城市山民”咖啡店,就算活在城市与乡村的生活共同体中吗?我们的城市,能不能提供田园般的幸福感?

  这个问题甚至事关大局。“田园城市”理论在上世纪50年代进入中国时,是与消灭“三大差别”的社会动员相合的,即“消灭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严重差别”。中国未来的城市,仍必须解决一个乡村与城市的关系的问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曾经发问:“我认为未来20年,是中国城乡变动最剧烈的时期。现在有1/3的村庄要消失,或者是有1/3的人口要转移出去,未来20年有3亿人将移居在城市和城镇。这些人会到哪里去?想到哪里去?哪些城市和城镇能够接纳他们?”

  世界生态建筑之父保罗·索莱里接受《新周刊》采访,说到中国的城市问题和未来形态,也有类似观点,认为应该将中国的城市带到农村去:“中国特有的问题是农民为了寻求城市生活和在城市中被雇用而抛弃了土地。他们相当于美国整个人口的数量。这就需要提供一个计划:把城市带到农村中去,取代以往城市被拥挤、混乱的人口侵袭。”

  深圳要在20年内建成全球先锋城市,粤港澳三地欲在2030年建成世界级城镇群,成都则将眼光放在了用20年建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成都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定位,其实是应势而生——有人发问,成都、重庆成为中国“新特区”,为啥将统筹城乡放在第一位?西南交大教授、区域经济研究专家戴宾曾有解读:农村发展更需要的是产业发展。就像一个饿汉,你给他饭钱,而不给他工作,永远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成都如何田园?如果说中国城市化是一出电影,那也是一出按着“快进钮”跳跃播放的大片,里面的重要角色成都,现在要让自己变成“田园城市”,与其说是一种野心,不如说是一次反其道而行之的城市突围——这个城市最大的天赋是成都人的田园气质,最大的自觉,是将市中心人最遥不可及的田园梦,变成一个城市需要努力20年的自我定位。




6个田园城市的国外样本
莱奇沃思 1903年,基于霍华德将乡村健康与城市舒适相结合的理念,花园城市有限公司开始在莱奇沃思 3818 英亩的土地上建造实验城市,是世界上首座田园城市。

日内瓦 日内瓦以田园风光闻名于世,这座城市看不到钢筋丛林般的建筑,只有田园牧歌般的风景。其合适的城市管理模式,是这座城市成为世界顶级宜居城市的秘诀——运气好的时候,你能看到牧民在市区放牧。

库里蒂巴 巴西的库里蒂巴是世界上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人均绿地面积581平方米,这个数字是联合国推荐数的4倍。除了绿化,这座城市在交通规划中特意考虑了自行车,自行车通道四通八达。此外,这座城市还具有世界上最具效率的BRT系统——早在1990年,这座城市就被联合国评选为“生态之都”。

波恩 波恩是欧洲最绿的城市——森林和公园面积总和超过了这座城市1/3的面积,大量工商活动被分散到10公里以外的科隆市。此外,波恩市政当局严格控制建筑物的高度和密度,留出大片绿地,使新市区保持原有的田园风光。

富良野 富良野是日本的普罗旺斯,薰衣草是这座城市的象征。连绵不断的群山加以彩虹般的花田,使富良野的薰衣草成为北海道的经典景观。有人甚至说:“前往北海道的目的就是去欣赏这个人工与大自然合作的绝美作品。”

清迈 泰国清迈的城市和乡村没有明显的界线和分野,超过城乡建筑面积两倍多的森林及其绿化覆盖,使清迈被绿色包裹其中。清迈近郊的素贴山和坤丹山,使得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居民既可得现代城市之便利,又可享受清新的田园生活。 (辑/张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