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28:46
第十一讲  业果    今天我们已经得到这个可以修学佛法的暇满人身,又碰到难值遇的正法,特别是具有分辨善说及恶说的智慧和智力,而且当下我们的身体也没有任何的疾病,在这么多的条件之下,我们知道死无定期,而死的时候只有佛法有助益,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地修学佛法,求取心要。而所取受的心要,不应该只为下一世能得到人天果位,乃至于得到解脱果位而已,应该从各种门径去修学能生起摧灭“我爱执”的方法。一旦生起那种真实“爱他执”的心,就不可能不证佛陀果位的。
    因此,应该在修学爱他执的心之上发心说,为了能够圆满一切众生的义利,希望把他们安置在佛陀的果位上,所以我一定要成佛。以这种菩提心的心境来闻思修教法,先听闻,然后思惟,继而修习。
    动机就像水的源头一样,源头往哪,水就向那里流去;听法开始时的动机调整是很重要的,我们应该要以清净的动机来闻法、思法及修法。菩提道次第教授是涵盖显密双运的圆融教法,它以道次第来圆满“为利众生愿成佛”的菩提心愿行,所以开始时的闻思修动机绝不能错掉,而且应该修学“方便分”与“智慧分”互相不分离的道,才能成就佛陀果位。
    “菩提心”并不是无因而得的,在其之前必须先生起“大悲心”,而大悲心生起之前,必须先生起“出离心”。大乘和小乘出离心的内涵也有不同,这里所讲的是小乘的出离心,也就是指中士道的出离心。要得到中士道次的出离心之前,必须先修学粗分的下士道的出离心──畏惧三恶道的苦而要出离。是以前前不修,后后不可得。
    菩提道次第教授科判分四个门径来说明。第四个是“甲四、如何以正教授引导学徒次第”,这一点分两项,就是:“乙一、道的根本在依止善知识的轨理”以及“乙二、既亲近已,如何修心次第”。已经亲近了师长之后,如何修心的次第又分两方面说明:“丙一、以有暇身劝取心要”以及“丙二、如何摄取心要之理”。其二之“摄取心要之理”分为共下士、共中士和上士道,当下我所教授的是属于共下士道次的修心之理。戊一、共下士道次修心的道理,分成:“庚一、发生希求后世之心”以及“庚二、依止后世安乐方便”两点,我们已经讲到第二点。有关“依止后世安乐方便”又分成“辛一、趣入圣教最胜之门净修皈依”、“辛二、一切善乐所有根本在于发深忍信”两项解脱。
    要怎么实修皈依法门呢?应该在资粮田完全显现之上,行持七支供养及献曼达盘之后,把这个资粮田收摄,化为一尊上师佛,迎请上师佛降临,安住在你顶门之上,再从顶门上师佛的心口放光,化现出三宝皈依境在你眼前,以此作为所缘境而行持皈依法门。修学皈依境有三个内涵。
    首先,把三恶道中的每一个痛苦当作是你真实在受一样,就像你果报成熟,已经堕到三恶道了,每一道的痛苦,都让你产生很大的畏惧,这样实修自己堕入三恶道然后深信三宝能救你,而行持皈依。
    再者,即使我们现在没有堕三途,但是堕三途的因却已积造不少,所以随时都可能堕入三途。因为我们已经造了因,畏惧这个因会感报的缘故,信三宝能救而皈依三宝。
    第三,即使不想因和果,就想三宝的功德不可思议,只要我们一转念,相信三宝有不可思议的能力能救护我们,就以欢喜心去归投依靠三宝。
    以这三个方式来行持皈依。在皈依的时候,不要只想着自己一个人在皈依,要观想身边周遭满布着如母有情,而你带领他们一起来行持皈依的法门。先是净除众生和你对三宝皈依的法行中,不如理的那一部分罪障之后,观想你与众生同样得到三宝身、口、意的加持,并且深信三宝永远都不弃舍你和众生,你与所有众生都已经真实趣入皈依三宝。
    皈依功德分两种传承介绍:(113页科判)“一、摄分所出胜利,二、教授所出胜利”。以“二、教授所出胜利”来说明,皈依的功德总摄起来有八种,我就简要的介绍。第一、皈依之后就是佛教徒,列入佛子之数。换句话说,本来你只是世间的一个众生,皈依之后就成为一个佛教徒了。第二、皈依是一切律仪之基,律仪要在皈依之上来受持,换句话说,没有皈依不得受持任何戒律。第三、我们知道造业的对象只有两种:往上是三宝,往下是众生。要净除对众生所造的恶业,应该修慈悲心及菩提心;对三宝造了不善业,应该修真实皈依三宝。如能真实皈依三宝,我们以前所积造的那些业障会减弱、削薄乃至去除。第四、基于你对最胜福田三宝行持真实皈依,以及对众生行持慈悲心的关系,你的福报在皈依之后会广增。第五、临终时如果生起真实的皈依功德,就不会堕入三途。第六、一般而言,我们会有人及非人的障碍,如果行者心中生起真实皈依,障碍就不能得其便而趣入。
    提到人及非人的障碍,以前有一个人穿了一件红色衣服,在夜间被野兽看到了,就要吃他,这时他真诚地生起皈依的心,以至于野兽不能危害他。另外,护法四大天王(东方、南方、北方及西方四大天王),他们之中的两位曾是海中的龙,另两位是大鹏金翅鸟。由于大鹏金翅鸟会吃龙,所以两条龙很害怕,就去求佛说:“请问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免于这种危难?”佛告诉他们说:“你们要真实皈依三宝。”于是他们就真实的皈依了三宝,并且依教奉行。之后,大鹏金翅鸟就吃不了他们了。大鹏金翅鸟问龙说:“为什么我们以前很容易就可以伤害你们,而且你们也很害怕,但是现在我们吃不了你们,而且你们也都不害怕?”龙回答说:“因为我们向佛求法,皈依三宝的缘故。”两只大鹏金翅鸟就说:“那我们也要皈依三宝。”然后他们也皈依了三宝。两条龙和两只大鹏金翅鸟在皈依三宝之后都发愿说:“由于我们皈依了三宝,所以生生世世都要护持佛的教法。”因而变成现在的四大天王。
    另一个故事,有一位在高山上苦修的闭关者,他很穷,有一天来了个小偷要偷他的东西,并威胁他说:“如果你不把东西拿出来的话,我就把你杀了。”苦修者说:“可以,你把手伸过来,我把法衣给你。”小偷伸出手去拿的时候,苦修者忽然把他抓起来绑。苦修者说:“你要偷东西是不是?你这样偷盗很可恶。”就打他,边打还一边说着:“皈依三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这样以三皈依来打小偷,打得很重。小偷被痛打之后,就求说:“本来是要偷东西的,东西没偷到,却被你打成这样,放我回去吧! ”苦修者就放他回去了。那是快黄昏的时候,他经过一座桥,那座桥平常有很多罗刹、精灵、非人等住在那边等着吃人。那个小偷在过桥的时候口中念着:“今天什么都没偷到,还差点被打个半死,还好那个苦修者只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打了我三次,没有讲皈依四、皈依五。万一还有皈依四、皈依五,我就被打死了。”这个小偷只是这样无心念一下“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那些非人就不能害他了。
    还有一个故事,是一位跛脚的女孩子经过一座桥,桥下有很多鬼聚在那边,桥上也有很多鬼在守候,准备危害过桥的人。那女孩子持着度母咒走过去,而没有被危害到。那鬼问看守的鬼说:“你难道没有看到一位跛脚的女孩子走过去吗?”看守的鬼说:“没有呀!我只看到度母过去。”
    由衷至诚祈求三宝,非人不能危害。如果至心祈求皈依三宝的话,可以心想事成,速捷成佛。
    忆念着皈依三宝的功德,应该早上一起来,就要三次至诚的皈依三宝;晚上临睡之际,也要三次至诚的皈依三宝,在忆念三宝的功德之上,随念三宝的功德与恩泽。最好的饮食在受用时,先供养三宝。即使在嬉时(就是开玩笑),也不能说我要舍弃皈依三宝,这种话不能讲。(115页第8行)“如是忆念诸胜利故,于日日中,昼三夜三,勤修皈依。”应该在忆念皈依三宝的功德之上,至心修学皈依三宝学处,昼三夜三地去勤修三宝皈依。不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恒常忆念三宝,特别是碰到困厄的时候,更应该皈依三宝,不舍三宝的皈依。
    接下来,(117页科判)“第二引发一切善乐根本深忍信”,分三:“思总业果”、“思别业果”、“思已正行进止之理”。“思总业果”又分为“正明思总之理”、“分别思惟”两项。
    关于总业果道理的正思惟,分四项:“业决定一切”、“业增长广大”、“业不作不受”、“业作已不失”。所谓业决定一切是说,当你造了恶业因,不可能感善果;当你造善业因,不可能感恶果,这是决定的。种子是热的话,会感得热的果实;种子是甜的话,会感得甜的果实;乃至很微细痛苦的感报,也都是由“业决定一切”所感报的。苦乐果报不是无因而生的,讲无因而生是错误的。也不会是由不相顺的因,比如说:“业报是来自于大自在天或遍入天的安排等。”也就是说,这些苦乐、得失,都是由教主,或是依怙处赐与的,这是外道的说法,只有佛教有“业决定一切”的这种说法。遭受到各式各样的苦乐果报,是来自于各自所造的各式各样的善恶业因。(117页倒数第2行)“诸苦安乐种种差别,亦从二业(善恶业)种种差别,无少紊乱(没有什么紊乱),各别而起。若于业果,或决定相,或无欺罔,获定解者,是为一切内佛弟子所有正见,赞为一切白法根本。”也就是说,你积多少善因,就感到多少善果,积多少恶因,就感到多少恶果,这是决定的。关于业决定的个别定解,在《戒经》、《贤愚因缘经》、《俱舍》中讲得很多。当你说一个人:“好像狗喔!”你可能就造了下世投生为狗的业。有个典故,曾有人恶口批评一位修学佛法的人:“像蛇一样!”骂人的人,当生就化为蛇身。
    第二个是业增长广大。世间的树种子种下去,会感报很大的树木,荫蔽十方。可是业果的增长广大之理更甚于此,比如说,你杀一只小虫,若没有马上以四力忏悔去净除,到了明天会变成杀二只、四只、八只……的恶业,一年之后还不忏悔的话,杀这只虫的罪可能已超过杀人的罪了。不要轻忽小小的火星,当风吹起来的时候,它能燃遍所有一切,这是比喻勿以恶小而为之。相反的,当你积累很小的善业,虽然当下的业果很小,但它也一样会增长广大。
    在佛世的时候,有两个人同时去供佛,其中一人以微细的金沙供佛,以后他出生的时候手中自然出金子。另一位供养佛骑乘,以后他一出生就有大象供他骑乘使用。另外,有关转轮圣王的缘起,在第二尊佛,也就是在迦叶佛之前,金仙大师的时候,佛托钵,有人供养豆子,但因为个子太矮了,另一个人以背当垫,让他踏上去供佛,以后他们两位一直相互交替做转轮圣王。也曾有小孩子开玩笑地说:“啊! 我供养你金子!”事实上他是以沙子供养佛,但之后得到金子的果报,善业也会如此的增长广大。
    我们献曼达也是如此,曼达中有很多善聚撮(善法聚集)供养在里头,如四大洲八小洲之类,你这样观想整个世间界而行供养,就可以感报梵天王的功德。梵天王是三世间的主宰,他的福报与威力是很大的,四大天王把世间所有的钱财聚在一起,还不及梵天王脚下踩的多。除非你是以染杂的世间八风、或者嗔恚心、或者不回向,否则献曼达会有这样的功德。另外,会摧灭善业的是你的邪见,如果你认为:“我怎么可能因这一点的善业,而感得这么大的福报?”这样一想的话善业就没了,邪见是最能摧坏善业的因。
    “业增长广大者。谓虽从其微少善业,亦能感发极大乐果,虽从微少诸不善业,亦能感发极大苦果。”(118页第2行)举两个例子说明,以前有一只猪因为被追赶而绕塔三圈,它是无意的,却感报而投生天上。以前佛世,有位长者老年想出家,众圣者看不出他有什么善根,只有佛知道,原来他在八万劫之前,曾是一只小虫,待在牛粪上,被水带着绕塔三圈,由于这个因缘,他可以投生人道而出家。看文(第3行)“故如内身因果增长”就是内在善恶业因果增长之理,外面的诸因果是没有办法相比论的。即使是很微细的恶业,也会慢慢增长广大,垢染遍满全身,所以不应该轻忽。善业虽然很小,也不应该放弃,它会增长广大,所以对善恶业增长之理要产生这样的定解。
    善业与恶业,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看最后的动机是善还是恶,如果是善的,就是善业。否则开始的时候是善心,以后也可能会变为恶业,要看究竟;相反的,如果你开始的时候染有世间八风,可是到了最后还是善心的话,那就算善业。总之,是以最后的动机来定夺它是善业还是恶业。业果的守护很不容易,而且很微细,特别是关乎三宝物、僧伽物、还有宝塔。在这些地方就算造了很少的恶业,果报无边;造很少的善业,福报也无边。以恶业来说,分为性罪及堕罪(遮罪)。堕罪是你在师长面前受律仪时,你承诺要持守,之后却又违犯了。出家如果轻视或轻蔑所受的学处,死后会堕寒冰地狱和热地狱。
    “所未造业不会遇者”(120页第2行)是指不作不受。比如说,一个人看起来他没有什么恶业,也没有做过什么坏事情,但是却无缘无故被杀了。以业果来说,他以前曾经造了那个业,才会碰上,没那个业就不会碰到。从前释迦族杀了很多众生,当他们被灭族时,释迦子投到水中,佛以钵将他盖住,还是不能幸免。但是有很多尚未证得阿罗汉果位、只有初果的人,甚至还有很多凡夫,由于他们根本没有造作那个业,所以就逃过了。现实生活中常有很多病痛,这里不舒服,那里也不舒服,就去怪说可能饮食没调理好,其实那不是主因,主要是以前你踢打其他众生所招感的。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却是被外道乱拳打死,那是他从前造的业所感报的。有人问他:“你有神通为什么不把它化解掉?”他说:“我哪里有通,根本没有神。我都不能化了,哪有可能变!”没有可以化的因,哪有可变的果?
    龙树菩萨也有个故事,他活了很久都不死,外道或敌人用刀也砍不死。但在他过去生中,有一只虫安住在草上,他把草拔起来,虫因而死亡,以这种因缘积累下来,最后他是被一株草割断头而死。以小乘有部的说法,佛陀也同样曾被荆棘刺到,还吃坏了东西、泻肚子等,受这些苦并非是示现的。佛陀在这一世开始生起出离心,趣入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最后成就佛位,小乘主张佛的身体是苦谛。这种说法大乘是不认许的,不过从业果来说,也可以这样讲。
    有一位阿罗汉在托钵的时候证果,由于未获得供品,最后饿死,但是因为他断了烦恼障,虽然身体上有饥渴之苦,心里却没有痛苦。还有一位阿罗汉在屋子里被烧死了,他证果的时候还活着,因为以前没有感报完的恶业要赶快受,所以他用这种方式受报,但由于他已经断了烦恼障,所以在受业报时心中没有什么感受,只是身体上有一点觉受。最后边际身的菩萨(不一定是第十地,比如说六地、七地、八地、九地也一样),如果他的恶业不经过四力忏悔去忏除,还是会受报的,业果是很麻烦的事情。以前有一位独觉圣者,过去生曾毫无理由地把一个人关进监狱十天,以后他到释迦牟尼佛座下出家,证悟独觉道后,仍被关了十天。
    有五十个强盗偷了一只牛,并把这只牛杀了一起吃。以后他们投生为一个母亲的五十个孩子,被杀的那只牛变为一个国王的大臣。大臣挑拨离间的向国王说,这五十个孩子不好,国王听信了,就把这五十个孩子的头全部砍了。还有十八头鱼的故事,以前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外道和出家众辩经,辩不过,他的母亲教他说:“他就骂他们,骂他们是什么什么头,骂十八种名字的头。”他就这样骂了出家众,等他死的时候,就投生为十八头的鱼。这故事是发生在释迦牟尼佛传法时,佛陀为了教化众生业果以及苦谛的关系,听说有这样一条十八头的鱼,就到海边去看。佛以加持力问它说:“你为什么感招了十八个头呢?”它就讲了这个因缘给大家听,佛又问说:“你这个果报结束之后,又要去哪里?”“到地狱去。”说完就哭了。
    以前有位法师看到一个小孩子爬树爬得很灵巧,就说,小孩爬树爬得不错,很像猴子。结果这位法师五百世当猴子。随便为别人安上什么名字,如果对方有好处的话还好,没有好处的话,自己反而蒙受很大的恶报,这就没意思了。杀众生,虽然造业,还有个肉可吃呢!随便乱安人家名字,不但没好处,什么也没吃到还有罪报,实在没有意义。业果的关系实在是微细难知,一些微细的地方,实在无法理解,所以不要随便乱来,要照业果的定律来做。
    就如同业果,律仪也同样是微细难知的,就像是《出家戒学处》所讲授的戒条,还有《菩萨戒》等等。曾有人说:“师长,提起讲授这个《比丘戒》的话,我是不用说了,恐怕连你也都说不清楚。你讲菩萨戒的功德,讲得很好很殊胜,我们都很受益。可是要讲比丘戒,可能连你也都不容易讲清楚,实在太微细了。”
    业是作已不失,已造之不失坏。这个“不失”是说,除非你经过四力忏悔,把恶业净除,特别是以对治力净除,否则历经百千万劫仍会留在那边等着感报,而且不会报在山河、大地、石头上,会报在自己的五蕴身上。
    第二,分别思惟业果,分“显示十业道而为上首”及“决择业果”两种。业道就是造作,善业是在身口意三门之上来造作,恶业也是由身口意三门来造作。(120页第10行)“总能转趣妙行恶行三门决定,三门一切善不善行,虽十业道,不能尽摄。虽(然)十业道不能尽(为收)摄,然诸粗显,善不善法罪恶根本诸极大者,世尊摄其扼要而说十黑业道,若断此等,则诸极大义利扼要亦摄为十,见此故说十白业道(十善业)。”(121页第1行)“由善了知十黑业道及诸果已(诸种果报),于其等起(动机)亦当防护,使其(身口意)三门全无彼杂。习近十种善业道者,即是成办一切三乘(声闻、缘觉、大乘)及其士夫二种义利(现前与究竟二义利),所有根本,不容缺少(不能或缺的功德)。”断十恶行十善,不但出家人当然是如此,居士也要行持的。“故佛由其众多门中数数称赞。”
    接着,(122页)“决择业果分三,一、显示黑业果,二、白业果,三、业余差别”。显示黑业果分三项来说明:“正显示黑业道”、“轻重差别”,以及“此等之果”。十恶业的完成要就“事”、“意乐”、“加行”、“究竟”四方面来说。以杀生做比喻来说,“事”是指对象,一定是指我之外的其他众生,是以我之外的众生为对境;当然自杀也是杀生,但因事相没有圆满,是加行罪,不成根本罪。意乐分三项,就是想、烦恼、动机。“想”要没有错误,你想要杀的对象不要错误,这是“想”。有想要杀他的欲求心,有杀心,有想要杀的心,这是动机。“烦恼”是指基于贪心而杀、嗔心而杀,还有痴心而杀。然后才由心而产生加行,你可能使用武器、兵器、毒药等等,这些都是加行。“究竟”就是被杀的对象要比你早死,否则不算究竟。
    另以贪心来说,可能是基于贪着它的皮、想吃它的肉,所以杀它。杀的时候,“想”要没有错误,而且你不一定要自己做,可以教别人做。唆使别人做也算是杀生,杀完之后,亲手杀生的人有一份罪,教唆杀生的人也有一份罪。又如将领带兵作战,歼灭对方几千人,他们各个同时都有很大的罪。之前我也说了一个故事,提到有五十个人一同杀了一只牛来吃,以后感报时,五十个人一起被杀。动机可能是贪嗔痴(贪图它可以做药材或是为了吃肉将它杀掉,有了杀它的心);然后“烦恼”是基于贪、嗔、痴三毒中的随一;同时“想”也没有错,在这之上用各种方式加行,最后对象命根比你早断掉,这样就是“究竟”了。
    有一种说法,认为杀众生取血去祭祀神祗有很大的功德,可以感报下一世投生到好的地方以及解脱,这种血祭是以愚痴心而杀生。又比如说,当敌方国家人民遭殃的时候、遭到杀害或是有危险的时候,虽然我们没有参与,但却很随喜,那也同样有很大的罪。当有恶人被杀死的时候,如果我们说:“好!他死得好!死得其所。”这也是很危险的。动机很重要,你的动机是什么?只是杀了对方,杀生罪是不一定成立的。如果动机不是烦恼心,是以悲心去杀。就像本尊现忿怒相,或寂静尊以各种忿怒相显现来调伏那些魔怪、人及非人的危害,他的动机是大悲心,他以嗔恚忿怒的相将之调伏,他的因等起(因动机)是大悲心,而当下因缘的动机──时等起(时动机)是嗔恚,这样是可以的。
    佛陀在本生当菩萨的时候,当时他是大商主,为了能够救护贫穷的人,为了能够解脱这些众生的疾病、困厄,带了五百个商人去宝洲采宝,而这里头有一个坏人想要杀这五百个人。菩萨知道了,他想:“与其让他造这个恶业堕地狱受苦,不如我来受好了,让我把他杀了,由我来堕地狱好了。”因为不忍这个坏人造杀那么多众生的恶业而堕地狱,菩萨宁可自己来承受。结果,因为这个动机,菩萨不但没有造恶业,反而很快的积了很大的福报。
    杀生罪从本质、业行来说,都是最重的,为什么呢?因为所有众生最重视、最珍贵的是命根,所以第一个就讲杀生。
    “不与取”就是偷盗。以偷盗来说,不一定要亲自偷,如果亲自偷就变成小偷,没有亲自偷盗的恶业也算是不与取,我们犯此恶业的危险性很大。比如说,你的权力很大,你安立对方莫须有的罪名,让他犯官司,然后间接取得他的财富,这样也算是偷盗。以僧众来说,三宝的公共东西取来受用的话,这样也算是偷盗。又如借人家的钱财和东西,忘记了或故意不还,这也是偷盗。或是别人的东西(有主物),这东西的价值有个定位了,你将它取为己有,即成偷盗。长净(就是大乘的布萨(诵戒)仪轨)里讲到菩萨戒,如果偷盗有主物,像树木、树叶,就算是偷盗了。而小乘的《戒经》里讲到,所偷的东西必须具有一定的价格、价值。犯偷盗罪有可能是基于嫉妒而偷,也有可能因贪心、嗔恚、痴心而偷。有想要偷的心(即成了动机意乐),在人家没允许时去偷(而成加行)。什么是究竟的时候?当你偷到之后,“我得到了,我偷到了!”的“想”生起来的时候,就是究竟了。
    接着是邪淫,在出家众叫堕罪,是根本堕。事的方面有四种情况,比如说在佛塔的地方(非处)、或是怀孕期(非时)、对象是别人的妻子(所不应行)及如口秽道(非支)等,都算是邪淫。邪淫也如前面所言一样,你必须有对象、意乐、加行及究竟。什么是究竟?就是当你生起乐的觉受时,就称为究竟。
    妄语有很多种类,它可分为下品、中品、上品三种。最大的妄语是什么呢?就是没有证得初禅的功德,没得止,却说自己证得初禅的功德,说自己有神通、说自己是佛,这都是大妄语。妄语的呈现不一定要开口讲话,用身体的姿态或是用手指头作一个错误的示现,就叫妄语。但是有一种例外,就是当众生生命有危险的时候,为了要救他,说了不诚实的话,那不算是妄语,没有犯妄语的业。妄语一定要对方了解到自己被骗,才算究竟。
    “离间”又称“两舌”,就是用言语离间和谐的两方,使他们距离更远。但是即使你用两舌离间和谐的两方,如果对方听不懂,就不算犯;如果他们听懂了,而且真的是如你所愿的分开了,那才究竟。所以最坏的是什么?就是令和谐的双方不和谐,不和谐的让他们更不和谐,这是两舌最坏的地方。
    什么叫恶语呢?就是讲难听的话让对方心里不痛快、很难受,好象被刺刺着一样。基于贪心、嗔心所说出来的话,称之为粗恶语,比如说,对方不是小偷却说他是小偷,没有杀人故意说他是杀人犯,用语言刺人的心,就算是粗恶语。犯粗恶语,大部分是基于嗔心。
    绮语包括聊天讲故事,聊历史、作战、军队,谈天说地等等,这样的口业都算是绮语,简言之,没有意义的话都是绮语。我们念经书、课诵的时候,动机没有好好地安立,然后心里想别的事、有口无心地念,那也是绮语。
    接着是贪心,这是意的业。贪心是对别人(不是对自己)的财物,生起贪求的那种心情,就称为贪心加行。什么是贪心的究竟呢?这个东西我非得到不可,我一定要得到!“我决定要得到!”的那种决定产生时,就是犯了贪心的究竟了。
    再过来是嗔心或损心。是指对于你所不悦意(不喜欢)的对方,生起一种嫉妒或者伤损、嗔恚的心,换言之,就是生起一种损害对方的心情。当你有“我一定要去损害他”的心生起时,就是嗔心的究竟了。
    邪见分两种,增益邪见与减损邪见。减损邪见就是把有说成没有,比如有三宝说成没有三宝,有业果说没业果,有前世后世却说没有前世后世,有四谛说成没四谛等,这些都属于减损的邪见,由于有减损邪见、否定有因缘业果的关系,犯粗分的业果,会堕到地狱去投生。减损邪见是把有的说成没有的;而把没有的说成有的,就称为增益邪见。最坏是业就是邪见的业。以上很简要的解释一下十恶业。
    在了解整个十恶业,并且不断地观它的过患之后,当你快犯十恶业时,即以“正知”和“正念”去守护,生起“我要遮止十恶业”的心,称之为行持断十恶业的律仪。好好守护身口意三门,想去偷盗时,对自己说不能偷盗,这种心情称为守护。要能够好好地守护十恶业,应该先有正知和正念。我们会让戒律衰微的理由是因为没有正知正念和谨慎,也就是没有戒慎的心和正念。
    十恶业的果报有所谓的异熟果、等流(注一)果,以及增上果。异熟果最重的是地狱,次为饿鬼,最轻的是畜生。就算已经脱离异熟果,之后又有两种等流果,即为领受等流和造作等流,其中最坏的是造作等流。例如,当你杀生去感地狱的异熟果之后,再投生为人,你仍有造作等流,那种很想杀的心很强,所以还会继续想杀生。就像有些人生下来就很喜欢偷,并不需要别人教他,这就是他以前异熟果感报之后,那种偷心还在,所以很小就会想偷盗,因而一生沦落受牢狱囚之苦。总之,由贪、嗔、痴透过身、口、意三门造十恶业,即使受完异熟果报之后,因为已经相顺(串习成习性)了,在等流果的时候,会越报越多、越感越多,如果不能生起对治力,恶业会一直扩散。对烦恼手下留情,它就会一直加害于你,每一个业都可以让你好几世、好几劫堕落三恶道,不是只有一世,所以身口意的防护是很重要的。
    提到别解脱律仪,虽然心的守护也需要,但主要在于身口的防护、守护,而密乘的教诫、或是菩萨戒,主要是在心的守护。守护心戒尤其不容易,如果我们没有好好地训练正知正念,根本就很难守护心。总之,祈求我能够恒常生起戒慎正知念力,并能够贯彻清净持守律仪。从断十恶业开始到最高律仪的持守上,正知念力和戒慎都是需要的。
    补充说明一下,十恶业包括身三、口四、意三。身有三支,就是杀生、偷盗、邪淫,口有妄语、两舌、恶语及绮语,意有贪、嗔及邪见。其中三种意业是业道不是业,身口七支是业也是业道。
【解惑篇】    问:请格西拉再为我们说明一下“业”及“业道”之不同。
    答:业就只有“思业”与“思已业”两种,业道的话则不限于此,未必是思业与思已业,比如粗恶语是语“业”;文词很鄙劣是“业道”,不是业。“业”是说在造粗恶语文词的当下,同时具有造粗恶语的思心所(要造粗恶语的思心所、要造业);粗恶语的语是业道,我们说语业是粗恶语,它是业也是业道。所谓“业”是在心识上所安立的习气,就像盖章一样,在你的心识上盖个章。所谓“业(造作)道(趣入)”就像输入电脑的动作一样的,只是从事动作所以称为业道。
    意业(贪欲心、嗔恚心、邪见等)是业道,不是业的理由是,业只有两个,就是“思业”与“思已业”。思已业是动作,由心识(思心所)做动机,所鼓动而导出来的身、口的业叫思已业;贪欲心、嗔恚心、邪见是没有这个思已业,所以不是业。那它是不是思业呢?也不是思业。为什么?因为它是业道,所以不是思已业,所以它不是业。它也不是思业的理由何在?因为思业必须是思心所,而贪、嗔、邪见同俱心王和心所,所以它不算是思业或是思心所,意业同俱心王和心所,所犯出来的贪欲心、嗔恚心、邪见是业道,不是业。(“业”分:思业(必须是“思心所”);和思已业(身口之业)。而贪、嗔、邪见同俱心王和心所,所以非“思业”。    问:强盗没有真实皈依三宝,晚上过桥时只是有口无心念三次,怎么会得到救护?
    答:他还是有忆念三宝的名言,所以不被非人所害。他不是只有这样念过去,心里还想说:“不但偷没偷到,而且还被打,还好只有三宝佛法僧而已,打三下而已,还好没有四宝、五宝,不然就被打惨了。”在念三宝的名言之上,他有害怕的心情,所以他有皈依,然后得到救护。    问:上星期格西拉提到,只是不造恶业不会得到功德,必须承诺不造恶业才会得到功德,不造恶业不就是断除十恶?断除十恶不就是十善?为什么造十善不会得到功德?承诺不造恶业,是不是一定要受戒才叫做承诺?
    答:花和桌子不会造十恶业啊! 它这样有什么功德?你要先承诺。    问:如果造十善业并做回向,可是嗔心很强烈,这样会不会被摧灭?
    答:回向有好几种,比方说回向今生长寿、回向来世得人天、回向了脱生死、回向无上菩提,如果是回向无上菩提的话,不会被摧灭,回向成佛之因不会被摧灭。如果是嗔心造善业,又没回向,就可能会被摧灭。没有道理说回向我今生长寿,这不算是回向;仅仅回向长寿虽然没什么不对,但是是为了要成办众生义利、要成佛,所以必须要长寿,这样就又不同了。如果你的回向是回向无上菩提,而且有空性见作摄持的话,嗔恚也摧灭不了的。反之,如果只有菩提心或是一般的善业,那嗔恚心会摧灭善根,或善果会延长时间感报。感报是会感报,只是延长时间感报。嗔恚不能摧灭由空性所摄持的善业的回向。    问:受八关斋戒里面有问遮难,里面有一条是否有与六亲眷属行淫,如果在这一条里面只是受害者,算不算犯?
    答:这取决于你行淫的时候有没有乐受,邪淫的成不成立是看你有没有乐受而说的,如果有就是事实,它还是安立有一个乐受的量。    问:在家人与人相处,一定会谈天说地,那不是犯了绮语,该怎么办?
    答:这要看个人的修行,如果你修行不够的话,就多课诵经书,避免去绮语。如果你修行得比较高了,像密乘,绮语是可以转化的,那时所说的话不算是绮语,是运用观想法,把绮语转化、摧灭。不是闭嘴,而是原来用嘴巴来绮语,现在同样是用这张嘴巴来转掉绮语的本质,就不再是绮语的业。比如说念经就是这样,同样的嘴念经书,那就不叫绮语了。    问:修密法,绮语如何转化?
    答:修本尊法,把自己当本尊想,所有的话都是咒语,都是本尊现的咒语,我的身体就是本尊,心里想佛法,所以那不是绮语。不论外相怎么显现,听到的声音却都是咒语,不论看到任何外相也都是我的本尊身,听到的所有法也都是我内心对法的忆念,密乘有这种修法,只是很难修罢了。    问:是否断十恶业的功德比较大?
    答:方法我都讲过了,功德何者比较大也讲过了。“断”和“不做”不一样,断十恶业表示你承诺了,叫断;只是不做十恶业,不叫承诺,功德就大小不一,没有守护的心。    问:我们有守护的心,可是没有皈依三宝,但有承诺也就有律仪的味道?
    答:以前不是有个猎人,叫他白天打猎晚上不要打猎,他做承诺所以有不同的果报。他晚上不打猎,他承诺了所以得到戒了,得到断的功德,承诺说“我不做”才叫断。到底世间的人不做十恶业是什么理由?为什么不做十恶业了?世间的人不做十恶业是很好的业,会得到乐果。世间人造十善业有功德,仅只不做十恶业,不一定有功德,就像桌子一般。
    问:那这样就不要那么辛苦的去当佛教徒了,不做十恶业还是可以得到人天果报,何必信佛?因为我们断十恶行十善,他们也断十恶行十善,以后的果报是一样的啊! 如果我们只学下士道次的话,为什么要当佛教徒?如果只为了人天果报的话,不一定要当佛教徒,我们可以行十善就好,一样可以感到人天果报。一个凡夫只有行十善,和有皈依行十善,人天果报有没有不一样?
    答:人天果报有胜劣之分,有皈依的佛教徒比较靠近佛位,虽然他皈依后转世人天,也会再进一步成佛,一般凡夫(未皈依者)就不会。外道误认为解脱是什么?以为我这样造善业之后就可以得到解脱,事实上他没有出三界,他造善业,得到无色天的果位,这都是善业所感报的果报,可是他误以为是解脱,结果没有解脱,善业报完之后掉到三恶道。为什么掉到三恶道?因为他认清了无色天果位不是解脱,所以他对解脱起了烦恼(生起根本没有解脱的邪见,认为佛在说谎),就又掉入三恶道。
    格西拉反问:睡觉的时候有没有造十恶业?当你临睡(眠心所)的时候是否以守护断十恶业的心去睡?
    众答:临睡之际,善心睡,当然整个睡觉就是善业。
    答:不是这样子,睡觉时是不善不恶的心,不可能以善心恶心睡觉,睡觉是不是要无记心睡觉?
    众答:以善心祈求睡觉(就《广论》角度而言)。
    答:睡觉一定是用无记心睡觉,不可能以善心恶心睡觉,所以睡觉的心所一定是无记心,那个时候没有造恶业、也没有造善业,怎么造善恶业?
    众答:临睡之际以善心睡,那整个睡觉都是善业了。
    答:睡觉的心所是无记性的,所以没有善、没有恶。临睡之际,用善心睡的话,就整个都是善业;恶心睡的话,整个睡觉都是恶业;用无记心睡觉的话,变成无记业、非善非恶业。
    睡眠的业是不定业、可转业,后悔也是如此,后悔和睡眠都是不定业。
    法音法师补充:如果对造善后悔的话,就是恶业了;如果对造恶后悔的话,就是善业了。    问:邪淫里面有讲到一个非处所,法师所集会的地方、或者塔庙或者讲经说法之地,很多道场是设置在集合式住宅里面,也有很多人居处在里面,这样怎么办?
    答:不会,因为是不同家庭,上面是道场,下面是家庭。很高的楼层不是只有一个处所,那是不同处所的组合。同一个处所是指一个所有权的地方。如果照你这样讲法就很困难了,因为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佛的。    问:业会增长广大,杀死一只虫,不忏悔会变成像杀一个人一样。可是我们无意中杀了,自己并不知道,怎么办?
    答:主要按意乐。造恶业时,你完全知道是在造恶业,在整个意乐、加行都知道,这样才算,造善业也是如此。你无意的或是根本没有杀心,那个不是圆满的业。如果你有杀心,就算你杀自己那也算是杀,割腕也算,只是没有究竟圆满。
    问:自杀是不是杀生?是不是究竟圆满?因为刚刚讲“事”必须是自己之外的其他众生才叫对象,自己杀自己时,杀的对象如何界定?
    答:那种说法是戒律(十善戒)的说法,《戒经》(毗奈耶)说,一定要是自己之外的其他众生才叫对象。
    问:自杀的动机(意乐)还有加行,有没有究竟?因为能杀与所杀同时死啊! 不是说被杀者要比杀者早死吗?
    答:杀生者与被杀者同时死,应算犯了杀生业。
    问:是否究竟圆满呢?
    答:事上的对象是不圆满,但究竟上是圆满了。因为命根断了,所以它不是圆满犯行。因此是否犯了杀业之根本堕仍有待考虑,但杀业却是成立的,因为粗罪是犯了。
    问:自杀是嗔心所为吗?
    答:大悲心吧! (笑)总之,细分罪没有,粗分罪已犯。    问:如果一个人以善心去做,但是最后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反成恶业,那么他实际是做了善业或恶业?
    答:动机若是善的话,应是安立为善业,最主要是以动机为主。不过,既然动机是善的,为什么会反成恶的呢?
    众答:有呀!有时动机虽善,加行及究竟却是不好的。
    答:动机是种子,故以动机为凭据。稻子的种子生不出麦苗来,若是稻子的种子腐烂了,那就另当别论。所以如果你动机是善的,但你又心存嗔恚的话,善心会被摧灭。你说一个动机是善的恶业给我听听看。
    众答:例如我是一个老师,为了学生好(动机),学生打了我,我也打他(加行是错的)。
    答:如果学生打你,你以嗔心反打他时,善的动机种子事实上已被嗔心所毁,善的种子已经没有了,自然是恶业。反之,对学生若以好言劝导不听,而施以处罚责打之后,终令他改过向善,你的加行与动机皆成善业。但若是毫无作用时,你的善业种子等同腐烂了,可能又成恶业。善业应有善的异熟果产生,若没有效用,如同异熟果不生,应不感善业。    问:如此说来,倘若以十元布施对方,给他做特定目的使用(如买车票等),但对方收了之后并未照实使用,岂非没有布施之效果了?
    答:别人如何花用是他的事,当他有了“我得到了十元”、“我被布施到了”的感受时,你的布施就得到功德。别人给你一栋房子,你住不住是你的事,但别人布施的功德不减。布施的成就在于别人有了“得到”之想,受不受用不是重点。事实上,我仍想不出来有什么动机是善的,而加行及究竟是恶的例子。
    问:一般生意场上很容易发生的是,生意人以私心、求利润的角度做生意。例如出版商印书发行,出发点是为了能赚钱,但是由于他的出版,很多人因此有书可看,而得到利益,这样动机非善,但结果却是好的,这样是属善业或恶业呢?
    答:染上世间八风者皆是恶业。一个人为求名声而铺桥造路,为八风所染是恶业,等桥铺好、路造好了,看到许多人因此得到方便,心中生:“能使众生方便,多么好啊! ”这一念,就又转成善业了,变来变去是不一定的。    问:倘若我的朋友不知道她的男朋友用情不专、行为不检点,我站在朋友的立场,告诉对方一些不好的事实,致使我的朋友和她男友分手,在此情况下,我的动机是为了朋友的幸福着想,怕她受伤害,但加行上是离间了两人而使他们分手,这是恶业或善业?
    答:假如你不是基于嫉妒别人谈恋爱之心而说的话,不算恶业。所谓两舌是指把非事实说成事实,使双方不和谐,假使你所说的是事实,不算是两舌。
【注释】    注一:“等流”用在我们补特伽罗(有情)的时候,几乎等于“习气”。但是等流范围比较大,等流包括有情(人类等)及非有情,情器世间都有。藏文的等流是“同类因(相同因)”的意思,外在器世间也有它同类因相等的,如稻子,它的种子就是它的等流,这样才会产生稻穗。至于等流果,造作等流,那是特别指有情感受业报时,把等流加上有情(补特伽罗)这样合起来讲,可以讲是习气。 
第十二讲  忏悔与对治    今天我们具足了修学佛法的顺缘,在此具足的当下,应该好好的利用这个顺缘来修法,成办来世以上的义利,不应该只是把修法的顺缘,放在成办今世的义利。得到的暇满人身就应该用来修法、取心要,否则死无定期,死的时候唯有佛法才能对我们有真正的助益,也只有佛法才能广大的饶益自他一切的众生,佛法之外别无他法。
    如何与法相应?就是当你修学佛法时,能够把心中的烦恼一一摧破、予以调伏,称之为与法相应。否则即使听了很多、懂得也不少,可是心中的烦恼依旧不减少、依旧不能调伏,就是与法不能相应的标志。至于得到听闻教法的功德(效果),有什么标志(相状)呢?当行者在真实的在听闻教法时,外在的行相会很调和安祥,这是与法相应时增上的征兆。并不是闭着眼睛坐在那里,就叫做修,所谓修,是指对所听到的法义能够思惟、能忆持不忘失,并将听闻的法义恒常做观察、思惟、抉择,进而能够把观察、抉择的法义串习,用以对治、调伏自己的心,这样称之为修。当行者心中的烦恼越来越减少,此即为修行的标志,也称之为与法相应。总之,修学道次第之后,如果烦恼越来越多,那就表示修学有了错误,应该是烦恼越来越少,乃至于没有烦恼才是对的。
    当我们听了菩提道次第的教授之后,修学者应该要与其他的宗教团体互相和谐共处才对。这以世间法来讲,叫做和谐,在佛法来讲,称为忍辱。行者本身越来越能够忍辱,与世间的众生或家里的人就能够越来越和谐,这表示修学道次第有效果。听闻修习道次第之后,如果整个家庭、社会以及佛教团体间都能够越来越祥和,这表示道次第的修学是有益、能增上的。否则,若每个人都越学越聪明,越学越狡诈、慧黠的话,这是错误的。
    什么征相能看出修学者已经得到真正的法义?以下三点很重要:
    第一、能够于一切众生修大恩。
    第二、能够于所有的教法自愿取受修学,能够于所有的法门、所有的团体,自愿修清净观。
    第三、碰到外在敌人时,不去调伏外在的敌人而是调伏内在的烦恼敌。
    能以这三个做为修学佛法的内涵,表示你已证得与法相应的征相。
   对于第二点,能够自愿取受修清净观、自愿取学一切法门,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对僧宝,因为僧宝是我们修学佛法的榜样与助伴。而对不同的团体以及修学佛法的人,我们也应该修清净观、自愿来学。
    我们的大悲世尊为了调伏众生心中的八万四千种烦恼,而教说八万四千种法门。若讲这样的法门是为让众生能够得神通、能飞天钻地,那只是末流,他是为了使众生能够一一对治其各自的烦恼而讲的。而我们修学道次第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要使自己能够净治顽劣、难以调伏的烦恼。
    有这样的说法:“光是去听闻、了解菩提道次第的教授,一开始就能够调伏自己的烦恼。”和其他的法门不一样,菩提道次第有这样的效果。我们听受时,不要用这些法去看他人,认为别人应该这么做,这些法的主要目的是在调伏与净治自己的烦恼,是自己应该照着做的。我们修学道次第的目标在成佛,是为了能够成就无住涅槃的果位;也是为了要把所有众生安住在佛果位,所以我必须先成就无住涅槃的果位。唯有成了佛才具有大能力,能究竟圆满成办一切众生的义利,让一切众生安住在无住涅槃,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因此我们要以“要把一切众生安住在佛陀果位”的这种菩提心的意乐来闻法,进而净化自己的烦恼。
    菩提心,就是指发心为利众人而证菩提。它有两种欲求:欲求利他及欲求菩提。这个欲求利他,是指能够真实利益我以外的所有众生,将之安置在无住涅槃的果位上。为了能够真正的把我之外的其他众生安置于无住涅槃上,为了圆满这个义利,所以我一定要先成佛,为此而欲求自己的菩提。以这两种欲求为意乐,称之为菩提心,听受的时候,最起码要有这种造作的菩提心作为动机。现在希望大家以这种动机来听受佛的正法,我们当下所听受的正法是道次第。
    道次第的引导有四个门径,其中第四个门径是“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之次第。”分两项:“乙一、道之根本亲近知识轨理,乙二、既亲近已如何修心次第。”第二点又分两项:“丙一、于有暇身劝取心要,丙二、如何摄取心要之理。”如何摄取心要之理又分:“丁一、于道总建立发决定解,丁二、正于彼道取心要之理”正于彼道取心要之理又分:“戊一、于共下士道次修心,戊二、于共中士道次修心,戊三、于上士道次修心。”于共下士道次修心的第一点“己一、正修下士意乐”。又分两项:“庚一、发生希求后世之心,庚二、依止后世安乐方便。” 依止后世安乐方便,分两项:“辛一、趣入圣教最胜之门净修皈依,辛二、一切善乐所有根本发深忍信。”趣入圣教最胜之门净修皈依,我们已经简要说过了。
    修行的开始应该观自己的心相续、观自己的心理状态,而实践的开始在于奉行业果的道理。一切安乐的根本在于对业果生信,因为我们的一切苦乐果无不是由业所感招的。业果是最严苛的律法,所有痛苦的根本及安乐的根本在于业果,它是定律、是不能转动的。业果的真理具有很大的恩泽,如果没有业果,那么有权力的人就一直有权力,没有权力的人不就一直很苦。事实上,不管有权力或没权力,业果的道理都平等的涵盖。对众生来说,业果的道理是最有恩泽的,当别人轻蔑你的时候,你可以说这是我的业报而安受,或者再进一步修忍辱。在遭遇灾难时,如果你有业果的观念,就可以安然度过。如果我们重视业果,就靠近真理,和真理在一起。这个真理是火不能烧、水不能带走的。
    “第二、引发一切善乐根本深忍信 中分三(117页科判):壬一、思惟总的业果道理,壬二、思惟各别业果道理,壬三、思惟之后如何开遮持犯,如何去正行及进止的道理。‘思总业果’分两项:癸一、正明思总之理,癸二、分别思惟。”
    癸一、业果的道理分四项来说明:一、业决定一切;二、业增长广大;三、业不做不受;四、业做已不失。
    关于“业增长广大”就是“即使很小的恶业,也会蒙受很大的苦报,即使很小的善业,也会感招很大的福报。”如何断恶修善?应该从大恶断除,从小善做起,这样去断恶修善。
    “子二、决择业果分三:丑一、显示黑业果,丑二、白业果,丑三、业余差别。”(122页科判)显示黑业果分三项来说明:“寅一、正显示黑业道,寅二、轻重差别,寅三、此等之果。”我们看“寅二、轻重差别”,分两项:(129页科判)“卯一、十业道轻重”以及“卯二、兼略显示具力业门。”
    十恶业的轻重果报是这样子的:身业中杀生、偷盗、邪淫这三个,前前重于后后,而意业的贪心、嗔心、痴心(邪见),则是后后重于前前。
    “初中有五,例如杀生,一、由意乐故重者,谓猛利三毒所作。”(第129页第2段) 意乐若是基于三毒所作,因意乐很猛利的关系,所以比较重。“二、由加行故重者”,由加行门来看,“谓或已杀生,或正或当(将杀生),具欢喜心具踊跃心,或有自作或复劝他,于彼所作称扬赞叹。”都算是加行很重。“三、由无治故重”,造业时没有对治、或没有后悔,罪会变重;如果有忏悔,或许重罪会变轻。“四、由邪执故重者”,因为邪执(邪见的执着)的关系,认为造十恶业没有什么关系,这样的邪见去做,就比较重。(第130页第1行)“五、由事故重者”,由于对象不同的缘故,比如说有德尊长、自己的师长或者具有恩泽的父母,你把他们杀害,所以业比较重。以上是杀生,再来说偷盗。如果对象是贫穷者,你偷盗他的财物,他会很痛苦,这个罪就很重。另外,偷取三宝东西的业也特别重。
    “第二兼略开示具力业门分四(种),一、由福田门(产生的)故力(量很)大者。”(131页最后1段) 比如说,对三宝、师长,或是父母造恶业,虽然没有很猛利的意乐,但是因为对象是我们的福田,所以略作损益,损就能得很大的罪过,益则能得很大的福报。所谓“智者罪重亦为轻,愚者罪轻亦为重。”端看善巧不善巧。就像水中的一个铁丸,如果里面是空的话,它会浮上来;如果是实心的,虽然很小,就会掉下去。这比喻是说,恶业造完之后,善巧的忏悔或遮止,也就是追悔和发露,是很重要的一点。造恶业之后,如果能在他们的面前发露、追悔,这种去除恶业的功德很大,而且恶业也不会变得很重。同时,不要说别人的过失,即使别人有过失也必须要隐藏。但是自己的过失则要能够说出来,不要隐藏。如果能“不说人过,严以律己,自说自过”,即使造恶业也会变得很轻。
    该如何善巧地忏悔罪障,把罪业减轻?有几项可以做:首先追悔所作过的不善业;然后是防护(以后不做);再加上发露;另外为了能够净罪的缘故,去行持一切善业,是为对治。这样的话就可以把以前所造的罪业减轻。相反的,如果不善巧的忏罪,比如说,一开始明知道错,却不追悔,罪就不能净;或者即使追悔,却不防护,就有缺失;即使防护,却不发露,不能对他人说,这也是有障碍;即使具有追悔、防护和发露,但是没有一个为了净罪所作的善业(对治力),那罪业还是不能善巧的净除。因为没有确实地追悔、防护、发露以及对治的缘故,所以这个罪业就净得不善巧。
    “由所依门故(而)力大者”(133页第2段)所依门是指行者本身所依的对象而定,这个力量比较大,对治力比较。《宝蕴经》里说:“三千所有一切有情,皆入大乘,具轮王位,各以灯烛器等大海,炷如须弥,供养佛塔,其福不及出家菩萨,于小灯烛涂以油脂,持供塔前,所得福德百分之一。”也就是说,由于对象的关系,所依门不同,即使是转轮圣王位的在家菩萨,这么盛大的供养佛塔,其功德不及出家众以小灯烛供养佛塔。他的功德不及是因为所依门的关系。因此我们常讲说,即使你平常仅供一盏微不足道的小灯,但是你是以菩提心摄持为动机去供养,那功德无量无边,因为菩提心所缘的众生是一切法界众生,所以所得的福报是法界的福报。同样的,如果供养的灯遍及三千大千世界之多,可是意乐动机不是菩提心的话,再怎么多的灯去供养,因为它的数目不可能超过法界一切众生,所以功德是有限的。这是依意乐的不同,所以产生福报的力量就有大小的不同。(134页第2行)“较诸世人,具十不善,经百岁中,恒无间缺所集众恶。若有比丘毁犯尸罗,仙幢覆身,经一日夜,受用信施,不善极多。”这也是基于所依门的关系。
    再由事物之门,去分别它力量的大小。以布施来说,法布施的功德较之财施更大。即使对佛菩萨供养无量无边的财宝,也比不上行者的修行供养。修行供养是什么?就是依教奉行,对上师的言教奉行,或依真实义来实修菩提心,这种实修菩提心的功德,远超过对无量诸佛的财物供养。
    “由意乐门故力大者。《宝蕴经》说:‘较(之于)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各建佛塔,量等须弥。于此诸塔,复经微尘沙数之劫,以一切种可供养事,承事供养。若诸菩萨不离一切(种)智(的)心(菩提心或智慧心),仅散一华,其福极多。’”(134页第3段)。(第4行)“又于恶行,若烦恼心,猛利恒长(非常的猛利持久),其力则大(这个力量是非常大的,造的业也非常大),其中复以嗔力为大(嗔心的力量最大,因为意乐是嗔心的关系,所以会让这个业更大)。《入行论》云:‘千劫所集施(所积集布施的功德),供养善逝(诸佛菩萨)等,此一切善行,一恚能摧坏(一嗔恚能够摧灭掉)。”所以基于意乐是嗔恚的关系,可以把所有的善根善行都摧灭掉,不能感善果。
    “第三其果分三(这个“果”有三类),(第一类是)异熟果者,谓十业道,一一皆依事(对象)及三毒(强弱的关系,而有)上、中、下(三)品,有三三等(果报)。”(135页第2段) 比如说上品杀生感得地狱,中品杀生感得饿鬼,下品杀生感得旁生。行持断十恶、行十善也是一样,上品善投生无色界,中品可能是色界,下品是欲界。
    第二是等流果,即使众生已经脱离恶趣,再投生人道当中,“如其次第(如上面十恶业的次第),寿量短促。”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如果断杀生的话,可以长寿。杀生者从地狱道受报完,回到人道时,这杀生的等流果会导致短寿及多病;相反的,如果断杀生,等流果会变成在人道当中,长寿而少病。另外,不与取(偷盗),如果行偷盗的话,那异熟果就是饿鬼,等流果是再投生为人时,资财匮乏,很穷困;相反的,如果可以断不与取,再投生为人天时,就会很圆满,而且资具丰饶。所以从“寿量短促(短寿、夭折),资财匮乏,妻不贞良,多遭诽谤,亲友乖离,闻违意声,言不威肃”,这都是身三口四的等流果的果报;相反的,如果断此恶业的话,会有与前述相反的果报。(135页第3段第3行)“设生人中,寿量短促多诸疾病,资财匮乏与他共财,眷属不调或非可信妻有匹偶,多遭诽谤受他欺诳,眷属不和眷属鄙恶,闻违意声语成斗端,语不尊严,或非堪受无定辩才,贪欲重大不知喜足,寻求无利或不求利,损害于他或遭他害,见解恶鄙谄诳为性。”这是十恶业整个的等流果,以上所说的是属于领受等流果。等流果有两种,就是领受等流以及造作等流,其中以造作等流比较严重。
    第三增上果,比如杀生,“能感外器世间所有饮食及药果等,皆少光泽,势力,异熟及与威德,并皆微劣,难于消变,生长疾病。由此因缘,无量有情,未尽寿量,而便中夭(夭折)。”而不与取者的增上果:“众果鲜少,果不滋长,果多变坏,果不贞实,多无雨泽,雨多淋涝,果多乾枯及全无果。”欲邪行者、虚妄语者、离间语者,我们就会过去:“粗恶语者,谓其地所多诸株杌,刺石砾瓦,枯槁无润,无有池沼,河流泉涌,干地卤田,丘陵坑险,饶诸怖畏恐惧因缘。诸绮语者,谓诸果树不结果实,非时结实,时不结实,未熟似熟,根不坚牢,势不久停,园林池沼,可乐极少,饶诸怖畏,恐惧因缘。贪欲心者(的增上果是),谓一切盛事,经历一一年时月日,渐渐衰微唯减无增。嗔恚心者,谓多疫疠,灾横扰恼,怨敌惊怖,狮子虎等,蟒蛇蝮蝎,蚰蜒百足,毒暴药叉诸恶贼等。诸邪见者(的增上果),谓(外面)器世间,所有(的一切)第一胜妙生(来)源悉皆隐没。”
    “思惟白业果分二:一、白业;二、果。”(136页科判)十种善业是白业以及它的果报。断十恶业的身三业是断杀生、断偷盗、断邪淫,对这三个恶业起过患想,并生起胜解心及善心。“若于彼(等)起静息方便(对治方便及不做方便),及于彼静息究竟中,(之)所有身业(这是三种身的善业),语四意三,亦皆如是。其差别者,谓云语业及云意业,事及意乐,加行究竟,如应配合。例如远离杀生业道事者(对象),谓他有情。意乐者,谓见过患,起远离欲。加行者,谓起诸行静息杀害。究竟者,谓正静息圆满身业,以此道理,余亦应知。”
    十善业的果报有三种,(137页第1行)“异熟者(果),谓由软(下)中上(三)品善业,感生人中,欲界天中,上二界天。”换句话说,下品的善业感生人道,中品的善业感生欲界。上品的感生色界无色界天。“诸等流果,及增上果,(相)违于(十)不善(业),如理应知。”去做类比,可以了知。
    第三显示业余差别。这是指业的广分,业有引、满二业的差别。引业是什么?能够引取乐趣的业是诸善法,引取恶趣的业是诸不善法,这是指投生的道是善趣、恶趣而说的,称之为引业,“引业”在中士道次的时候会讲到。“满业”则是没有什么决定的,比如说有一只狗,比人还好命,它的引业是恶趣,满业是善趣。比如说有些人投生为人的时候,他所受的痛苦比畜生还多,而且是只有痛苦而已,所以他的引业虽然是由善业感到人道,但满业是恶业,所以转生为人时就很坎坷。(137页第8行)“于乐趣(善趣)中,亦有断支,关节残根,颜貌丑陋,短寿多疾,匮乏财等”都是不圆满的。“旁生及饿鬼中,亦有富乐极圆满者,是善所作(是善业所作)。”比如说,畜生道的龙是很富有,某些饿鬼道众生也是很富有,这都是引业是不善业,满业是善业所感。
    “定不定受业者。”(138页第2段) 这地方划分为决定受及不决定受。思而增长,想了而作并继续增长,是决定受的;思已,作了但不增长,不一定受。
    业的感报有三种:第一是顺世受,顺这一世受,比如说这辈子造善,这辈子感善果;或者是这辈子造恶,这辈子感恶报,又称为现世受。第二是这一世造善、恶业,下一世就感受乐、苦报,第二世就感果,为顺生受。第三是顺后受,这一世造善恶业,三世圆满,第三世以后才感果报,称为顺后受。
    造业之后,哪一位先感果报?最重的业先成熟感报,虽然你业造得很重、很多,但还是不一定的。虽然平常造很多善业,却因为临终之际生起恶心,平常造的善业也不管用,就以临终时的念头作为取决。(138页第2段)“诸业于生死,随重近串习”,因此造业之后,随业的重、近、串习而去成熟感报,而且是“随先作其中,即前前成熟。”
    思惟各别之业(别业)。(139页科判)“谓由远离十种不善”,断断十恶行十善,就一定能够获得妙善所依身(人天果报)。但是如果能成就一个圆具(圆满具足)德相,能够修习种智(一切种智,佛陀的智慧),要具足超胜的所依处,这样的话,修道的速度是其他人所不能比的。所以除了断十恶处,还必须具有圆满德相的所依身。要圆满地成办这个所依之身,就必须去观修异熟八果的功德、果报、和因缘。
    八果是指:一、寿量圆满,如果说下一世还能继续做人的话,就要长寿。不长寿,很难修法。二、形色圆满。三、族姓圆满。四、自在圆满。五、信言圆满。六、大势名称。七、具有男众身。八、大力具足。以上是异熟八果。如果能具有这异熟八果的人身和功德的话,等于是成就了所有修学佛法的顺缘,就像阿底峡尊者一样。
    接着说明八果的利益:一、寿量圆满(长寿)有什么好处?下一世长寿的话,就有很长久的时间去成办、修持,利益自他众生的善业。二、形色圆满,庄严的好处,就是你所要度化的众生看到你,会很欢喜、很乐意被你摄受。三、出生高贵的话,除了别人的恭敬之外,也能够映蔽(遮止)一些欺侮。四、自在圆满,具有大财位(资财),当你要调伏众生时,就比较方便。开始时施之以财,等他能听你的话后,就会接受你的教法。五、信言圆满,你说话人家都想听,基于资财圆满,在行持四摄(布施、爱语、利他、同事)善法时较为方便。特别是第五点,你讲的话大家想听,所以你的爱语大家会接受,然后以利他的方法于帮助众生,自己再和大众一起去做(同事),这样就具足了度化众生的四摄法。六、大势名称,这大势名称不只是有名誉而已,不但权力很大,名誉也很清高。由于美誉遍扬,众生基于权及誉,也会接受你的教化。七、具有丈夫性(男众身)有什么好处?你可以处众无畏,和大家来往、一起到处行走,说法都没有问题,尤其是能够独自去静僻之地修,就像密勒日巴尊者一样住在山洞,都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是女众就比较麻烦了,所以具男众身有这些功德。八、大力具足。这是指身心,身体没有病痛,心理也很勇悍强猛,这样身心都具有大力量,成办善业很快,有这种效果。
    必须有什么样的因,才能生起异熟八果的功德呢?比如说要得到 一、寿量圆满必须断杀生,要有护生的想法;二、形色圆满的因是要供灯、布施法衣给僧众。三、种姓圆满的因,在于对上师特别恭敬,断除我慢、恭敬上师和众生。四、自在圆满,(141页第4行)“于乞求衣食等物,悉皆施惠,设未来乞亦行利益,又于苦恼及功德田(病恼、痛苦的、疾病的,或者贫乏的众生及功德田),乏资具所,应往供施(上供下施)。”五、信言圆满,“谓修远离语(之)四不善(业)(妄语、两舌、粗恶语及绮语)。”六、大势名称,是真有美名而且权力很大,这样是怎么的因来的?就是“发(广)宏(大)愿,于自身中摄持当来(下一世)种种功德,供养三宝,供养父母,(供养)声闻独觉,(还有自己的阿闍黎)亲教轨范,及诸尊长(等)”。七、丈夫相,就是具男生相,要怎么修因?要喜乐男众所有的功德,厌患妇女之身,深见女身之过患,把好乐女身的想法遮止。八、大力具足的因是,别人所不能做的事情,“自当代作,若共能办,则当伴助,惠施饮食。”这样八种因去成就异熟八果。
    另外还有三缘:心清净、加行清净及田清净。心(意乐)要清净,然后加行要清净,对象要清净。什么叫心清净?(141页第9行)“于其三缘,心清净中(观)待自有二,谓修彼因所有众善,”把所有众善回向无上菩提,而且不需求果报。“由纯厚意,修行诸因势力猛利。”观待于他有两种:见同法行者,如果他比你高,就要远离忌妒;和你一般时,要远离比较;比你差的,要远离轻毁、轻蔑的心,勤修随喜,“设若不(能)如此而行,亦应日日,多次观择所应行事。加行清净中,观待自者,谓于长时无间殷重;观待他者,谓未受行赞美令受。已受行者,赞美令喜,恒无间作不弃舍作(之行)。田清净者(对善知识),谓由彼二意乐加行(以上面的两种,心及加行清净),能与众多微妙果故,等同妙田。”
    一四二页科判,思惟已进止的道理。该作不该作的道理分两点:总的开示以及特以四力净修道理。关于由善业因感苦乐果定理,不只是要了知通达而已,还要奉行实践。业果的道理微细甚深,所以要接受佛陀圣言的教诫,并且依教奉行。布施能得到圆满受用,可是要怎样才能从布施得到受用圆满?这我们就无法知道,无法推断,它非常隐密,只有靠佛陀的圣言量去相信、去奉行。(第10行)“如其黑白成熟果,如此理趣门贤妙,微细难见佛行境。”“是故应于缘起二业,及诸因果发生定解,一切昼夜观察三门,断截恶趣。”不论白天晚上,不断地去观察身、口、意三门,是否随顺业果的道理,以截断堕落恶趣之门。假若不善巧分别因果的差别,纵然少少了知佛法,“然将三门放逸转者,唯是开启诸恶趣门。”接着(143页第1行)“若能如是观相续者”,诸先觉说:“此因果时,校对正法,全不符顺,于此乃是我等错误,全无解脱。校对业果,是观顺否,若以法校自相续时,全无符顺,而能至心了知如是,是为智者。”
    一四四页第二段,“第二特以四力净修(罪障的)道理者。”最主要是还净的道理,是指“破坏现行(破坏力)、对治现行(对治力)、遮止罪恶(防护力)及依止力”四种。
    第一个力量是破坏力,就是追悔力。对于无始所造的诸不善业,生起追悔。要生起追悔心,就要好好地修习“恶业必然感到异熟、等流及增上果的”道理。追悔所缘念的对象应该是,自己今生与前生所知道的恶业,特别是追悔今生所造的恶业。一般说来,我们要以从无始以来几乎每种恶业都造过的心情,把所有知道及不知道的恶业,全都加以追悔,就像误食了毒药的恐惧、懊悔的心情。修持时,应由诵持《胜金光明经》忏悔,或由礼拜三十五佛忏悔。
    第二是对治力。分六种来对治。一、“依止甚深经(典)者,谓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多等契经文句。”二、“胜解空性者,谓趣入无我光明法性,深极忍可本来清净”法意。三、依念诵,就是持咒、百字明咒等等。四、依形象,以对于佛陀所生的信心,造立佛形像。五、依供养者,于佛所及佛塔庙,行种种微妙供养。六、“依名号者,谓听闻受持诸佛名号,诸大佛子(菩萨)所有名号。”这些都是对治力的范畴。
    “第三力者(防护力),谓正静息(灭)十种不善(业)”(145页倒数第2行),摧灭“一切自作教他(作,还有)见作随喜,杀生等门(业)。三门业障,诸烦恼障及正法障。”这些是防护力。
    第四依止力,(146页第3行)“(是)修皈依及(发)菩提心。此中总之,胜者(佛)为初发业(初发心学者),虽说种种净恶之门,”如果具足四力忏悔的话,即能圆满对治一切罪障。
    “第二生此意乐之量者”(150页第2行)。下士道次修出的意乐之量是什么?“谓先有无伪(真实的),希求现世(的心),其求后世,唯虚言辞,”换个位置,“令成希求后世为主,(以)现在为副,”让它生起。“然须令坚固,故此生已(生起重视后世,轻视今世,这个要好好坚固),仍须励力善为修学。”这是生起下士道次的修行之量。
    第三除遣(排除)此中邪执分别(见解)。“谓有一类,以佛经说,悉应背弃生死所有一切圆满,”而认为说,身体受用圆满这些增上生是生死之轮回,发起希求增上生的心是不应该的,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是邪执。然所求中,略分两种,“谓于现位,须应希求,及是究竟所应希求。生死之中身等圆满,(是)希求解脱者,于现法中,亦须希求,以由展转渐受此身,后边乃得决定胜故。”这并不相违,并非不要修学的对象。不能说增上生是生死,就不该希求,这是错误的。引为邪见的理由有二:一、我们所追求的义利是为了现前增上生,及究竟生决定胜,但是现前增上生是导引究竟决定胜的因,所以它不是错误的。第二、身的圆满究竟,就是佛的圆满色身、净土和眷属,这是不相违的。
    菩提道次第的教授,完全是在修心,下士道说完了。明天起讲中士道次。
【解惑篇】    问:在读《略论释》时曾提到饿鬼道是卵生,我不太能够理解?
    答:这是不一定。鬼母生五百个鬼子,是胎生。    问:《广论》120页提到“假使经不劫,诸业无失亡。”就是我们所造的业不失。那为什么嗔恚的力量这么大,甚至使一切善功德都火烧功德林,为什么会这样?如论中所述是不失的话,为什么以前的善功德会失掉呢?
    答:经过嗔恚摧灭就不会感到异熟果,就好像瓶子打破了,就根本没有瓶子了。刚刚讲过,定受与不定受(决定受与不决定受),有各式各样,不一定受。
    问:“业决定一切”的话,为什么善业不会感到善果,这样不是与“作已不失”相违了吗?
    答:不是这样,虽然业决定没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对的。但是在造善业之后,再造嗔恚的话,就不会感果,因而摧灭掉了善果。虽然造了恶业,经由四力忏悔,就不会感恶果。种子堪能(可能可以)长出芽来,可是种子不一定要长出芽来。没有经过清净忏悔,或者是没有忏悔干净的话,造了恶业就一定会感报。即使证得阿罗汉果位(声闻的圣者)还是会感报业果。虽然已经证果了,以前曾造恶业还是会感报。菩萨在最后边际身(最后的身位)时,还是会感得以前造的恶业之果。而有的业是所知障(烦恼习气),如果没有经过爱、取、有的润泽它不会感报。比如说种子,没有阳光、水和其他的因缘就不会生长发芽。
    问:造无间业的话,不是造已不失吗?就算忏悔,还是会感果才对。
    答:如果这样,那还学佛法做什么?众生就无法成佛了。如果只有造业的过失,净罪没有功德,是不对的。五无间业是从生有到中阴,直接感报,很快地一下子就掉下去。在还没感五无间业之前,是可以忏悔清净的。就以谤法罪来说好了,虽然很难,但还是可以忏悔。我们生生世世造的业不知忏悔的有很多,所以即使证到最后边际身,比如说,无色界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再下一世就要出三界了,还是要先把业净除完全。就算烦恼断尽了,还是有所知障(烦恼习气),小乘阿罗汉就尚无以断除烦恼习气,也就是所知障断不了,只是断了烦恼障而已,必须回小向大,趋入大乘,要经过三清净地,八、九、十这三地才能断所知障,只有成佛才能断尽所知障。异熟感报的时候没有办法转变,只有受报。异熟果的感报是很复杂的。无量寿佛也说:过去世所造的恶业,今世异熟果成熟感报时,是没有办法转的,只有受报。异熟果未感之前我们可以净除罪障,显密均有讲到这个净障之法,不过必须在异熟果没感之前做。总之,业果是决定的。
    问:我们常说舍弃今生,可是这里又说求增上生是不违背的,能否请格西拉再解释一下?舍弃今生不是要舍弃今生的福报吗?
    答:舍掉今生不是舍掉现世的福报,是舍掉现世衣食名声的需求心。当然不是舍掉现世,现世是舍不掉的。为了佛法舍掉现世(的名闻利养)是对的,如果为了其他舍掉现世就不一定对。
    问:但是这与希求后世增上生的果位有什么差别?
    答:没有,因为当你舍掉现世的衣食名声需求,就可以得到增上生。这两个是有关系的。烟和火是相违的,可是两个又有关系。 
附录九
菩提道次第广论科判表【表一】科判 ┬ 初归敬颂及略述本论之重要                            
分二 └ 次开为 ┬ 甲一 为显其法根源净故开示造者殊胜【接表二】
          四门 ├ 甲二 令于教授起敬重故开示其法殊胜【接表三】
               ├ 甲三 如何说闻二种殊胜相应正法【接表四】   
               └ 甲四 如何以正教授引导学徒之次第【接表五】  【表二】甲一 为显其法 ┬ 乙一 圆满种中受生事理                    
     根源净故 ├ 乙二 其身获得 ┬ 丙一 知见广博获教功德事理
     开示造者 │      功德事理 └ 丙二 如理修行获证功德事理
     殊胜     └ 乙三 得已于教 ┬ 丙一 于印度所作事理     
                      所作事业 └ 丙二 藏中所作事理        【表三】甲二 令于教授起敬重故 ┬ 乙一 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
     开示其法殊胜     ├ 乙二 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
                      ├ 乙三 易于获得胜者密意殊胜
                      └ 乙四 极大罪行自趣消灭殊胜【表四】甲三 如何说闻二种 ┬ 乙一  ┬ 丙一 思惟闻法所有胜利           
     殊胜相应正法 │ 听闻  ├ 丙二 于法法师发起承事           
                  │ 轨理  └ 丙三 正听轨理 ┬ 丁一 断器三过  
                  │                        └ 丁二 依六种想  
                  ├ 乙二 讲说 ┬ 丙一 思惟说法所有胜利       
                  │      轨理 ├ 丙二 发起承事大师及法       
                  │           ├ 丙三 以何意乐及加行而说     
                  │           └ 丙四 于何等境应说不说所有差别
                  └ 乙三 于完结时共作轨理                    
 
【表五】甲 ┌ 乙 ┬ 丙 ┬ 丁一 所依善知识之相                              
四 │ 一 │ 一 ├ 丁二 能依学者之相                                
如 │ 道 │ 令 ├ 丁三  ┬ 戊一 意乐 ┬ 己一 总示亲近意乐          
何 │ 之 │ 发 │ 彼应  │      亲近 ├ 己二 特申修信              
正 │ 根 │ 定 │ 如何  │      轨理 │      以为根本              
以 │ 本 │ 解 │ 依师  │           └ 己三 随念深恩              
教 │ 亲 │ 故 │ 之理  │                   应起敬重              
授 ┤ 近 │ 稍 │       └ 戊二 加行亲近轨理                       
引 │ 知 │ 开 ├ 丁四 依止胜利                                    
导 │ 识 │ 宣 ├ 丁五 未依过患                                    
学 │ 轨 │ 说 └ 丁六 摄彼等义                                    
徒 │ 理 │                                                        
之 │    └ 丙二 ┬ 丁一  ┬ 戊一 ┬ 己一 加行                     
次 │       总略 │ 正明  │ 正修 ├ 己二 ┬ 庚一 总共修法         
第 │       宣说 │ 修法  │ 时应 │ 正行 └ 庚二 此处修法         
   │       修持 │       │ 如何 └ 己三 完结                     
   │       轨理 │       └ 戊二 未修中间应如何                   
   │            └ 丁二 破除此中邪妄分别                          
   └ 乙 ┬ 丙一 于有暇身 ┬ 丁一 正明遍满 ┬ 戊一 闲暇            
      二 │      劝取心要 │               └ 戊二 圆满            
      既 │               ├ 丁二 思其义大                         
      亲 │               └ 丁三 思惟难得                         
      近 └ 丙二 ┬ 丁一 ┬ 戊一 三士道中总摄一切至言之理          
      已    如何 │ 于道 └ 戊二 显示由三 ┬ 己一 显示何为由三     
      如    摄取 │ 总建       士门如次引 │      士道引导之义     
      何    心要 │ 立发       导之因相   └ 己二 如是 ┬ 庚一 正  
      修    之理 │ 决定                     次第引导  │  明因明  
      心         │ 解                       之因相    └ 庚二 所  
      次         │                                        为义    
      第         └ 丁二 正于彼道 ┬ 戊一 于共下士道次修心【接表六】
                       取心要之理 ├ 戊二 于共中士道次修心【接表七】
                                  └ 戊三 于上士道次修心【接表八】   
【表六】       ┌ 庚 ┬ 辛一 ┬ 壬一 未修念死所有过患                     
   ┌ 己 ┤ 一 │思惟此├ 壬二 修习胜利                             
   │ 一 │ 发 │世不能├ 壬三 当修何等念死之心                     
   │ 正 │ 生 │久住忆└ 壬四 ┬ 癸一 思决定死                     
   │ 修 │ 希 │念必死   修念 ├ 癸二 思惟死无定期                 
   │ 下 │ 求 │         死理 └ 癸三 思惟死时除法外余皆无益       
   │ 士 │ 后 └ 辛二  ┬ 壬一 思惟地狱 ┬ 癸一 大有情地狱         
   │ 意 │ 世    思惟后│      所有众苦 ├ 癸二 近边地狱           
   │ 乐 │ 之    世当生├ 壬二 旁生所   ├ 癸三 寒冷地狱           
   │    │ 心    何趣二│      有痛苦   └ 癸四 独一地狱           
   │    │       趣苦乐└ 壬三 饿鬼所有众苦                        
戊 ┤    └ 庚 ┬ 辛 ┬ 壬一 由依何事为皈依因                       
一 │       二 │ 一 ├ 壬二 由依彼 ┬ 癸一 正明其境                
于 │       依 │趣入│  故所皈之境 └ 癸二 应皈依此之因相          
共 │       止 │圣教├ 壬三 ┬ 癸一 知功德  ┬ 子一 佛功德         
下 │       后 │最胜│由何道├ 癸二 知差别  ├ 子二 法功德         
士 │       世 │之门│理而正├ 癸三 自誓受  └ 子三 僧功德         
道 │       安 │净修│皈依  └ 癸四 不言有余而正皈依               
次 │       乐 │皈依└ 壬四 ┬ 癸一 摄分中出                       
修 │       方 │    既皈依已└ 癸二 摄 ┬ 子一 别学 ┬ 丑一 遮止应学
心 │       便 │    所学次第    授中出 └ 子二 共学 └ 丑二 修行应学
   │          └ 辛 ┬ 壬 ┬ 癸一 正明思总之理                     
   ├ 己二        二 │ 一 └ 癸 ┬ 子一 显十业道而为上首           
   │ 发此意      一 │ 思    二 └ 子 ┬ 丑一 ┬ 寅一 正显示黑业道 
   │ 乐之量      切 │ 总    分    二 │ 显示 ├ 寅二 ┬ 卯一 十   
   │             善 │ 业    别    决 │ 黑业 │ 轻重 │  业道轻重 
   └ 己三        乐 │ 果    思    择 │ 果   │ 差别 └ 卯二 兼略显
      除遣此      所 │       惟    业 │      │          示具力业门
      中邪执      有 │             果 │      └ 寅三 此等之果     
                  根 │                ├ 丑二 白业果  ┬ 寅一 白业 
                  本 │                └ 丑三 业余差别└ 寅二 果   
                  发 ├ 壬二 思别业果 ┬ 癸一 异熟功德              
                  深 │               ├ 癸二 异熟果报              
                  忍 │               └ 癸三 异熟因缘              
                  信 └ 壬三 思已正行 ┬ 癸一 总示                  
                             进止之理 └ 癸二 特以四力净修道理                                                          
【表七】戊 ┬ 己 ┬ 庚一 明求解脱之心                                      
二 │ 一 └ 庚 ┬ 辛 ┬ 壬 ┬ 癸一 显示四谛先谈苦谛之意趣          
于 │ 正    二 │ 一 │ 一 └ 癸 ┬ 子二  ┬ 丑一 三恶趣苦         
共 │ 修    发 │ 由 │ 思    二 │ 思惟  ├ 丑二 人苦             
中 │ 意    此 │ 于 │ 惟    正 │ 别苦  ├ 丑三 非天苦           
士 │ 乐    之 │ 苦 │ 苦    修 │       └ 丑四 ┬ 寅一 欲天三苦 
道 │       方 │ 集 │ 谛    苦 │          天苦 └ 寅二 上二界   
次 │       便 │ 门 │ 生    谛 │                       粗重苦   
修 │          │ 中 │ 死       └ 子一 思惟 ┬ 丑一 思惟八苦     
心 │          │ 思 │ 过           生死总苦 ├ 丑二 思惟六苦     
   │          │ 惟 │ 患                    └ 丑三 思惟三苦     
   │          │    └ 壬 ┬ 癸一 ┬ 子一 正明烦恼                
   │          │       二 │ 烦恼 ├ 子二 如何生起之次第          
   │          │       思 │ 发生 ├ 子三 烦恼之因                
   │          │       惟 │ 之理 └ 子四 烦恼过患                
   │          │       集 ├ 癸二 ┬ 子一 正明所集之业 ┬ 丑一 思业
   │          │       谛 │ 彼集 │                   └ 丑二 思已
   │          │       流 │ 业之 └ 子二 如何集业之理         业 
   │          │       转 │ 理                                   
   │          │       次 └ 癸三 死 ┬ 子一 死缘                 
   │          │       第     没及结 ├ 子二 死心                 
   │          │              生之理 ├ 子三 从何摄暖             
   │          │                     ├ 子四 死后成办中有之理     
   │          │                     └ 子五  次于生有受生道理    
   │          └ 辛二 由于十二因缘起思惟 ┬ 壬一 支分差别         
   │                                     ├ 壬二 支分略摄         
   ├ 己二 彼起之量                       ├ 壬三 几世圆满         
   ├ 己三 除遣于此邪执分别               └ 壬四 此等摄义         
   └ 己四 决择能趣解脱道性 ┬ 庚一 以何等身灭除生死               
                            └ 庚二 修何等道而为灭除                 
【表八】戊 ┬ 己一 显示入大乘门唯是发心                                     
三 ├ 己 ┬ 庚一 由依何因如何生起                                   
于 │ 二 ├ 庚 ┬ 辛 ┬ 壬一 于其渐 ┬ 癸一 开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
上 │ 如 │ 二 │ 一 │  次令发定解 └ 癸二 诸余因果是此因果道理    
士 │ 何 │ 修 │ 七 └ 壬 ┬ 癸一 ┬ 子一 引发生 ┬ 丑一 于诸有情  
道 │ 发 │ 菩 │ 种    二 │ 修习 │  起此心所依 │      令心平等  
次 │ 生 │ 提 │ 因    如 │ 希求 │             └ 丑二 修此一切  
修 │ 此 │ 心 │ 果    次 │ 利他 │                     成悦意相  
心 │ 心 │ 次 │ 教    正 │ 之心 └ 子二 正发此心 ┬ 丑一 修慈    
   │ 道 │ 第 │ 授    修 │                       ├ 丑二 修悲    
   │ 理 │    │          ├ 癸二 修习希求菩提之心 └ 丑三 修增上  
   │    │    │          └ 癸三 明所修果即为发心           意乐  
   │    │    └ 辛二 寂天教授 ┬ 壬一 思惟自他能换胜利及不换过患  
   │    │                     ├ 壬二 若能修习彼心定能发生        
   │    ├ 庚三 发起之量       └ 壬三 修习自他 ┬ 癸一 除其障碍   
   │    │                           相换法次第 └ 癸二 正明修法   
   │    └ 庚 ┬ 辛 ┬ 壬一 所受之境                               
   │       四 │ 一 ├ 壬二 能受之依                               
   │       仪 │ 未 └ 壬三 ┬ 癸 ┬ 子一 ┬ 丑一 庄严处所安       
   │       轨 │ 得    如何 │ 一 │ 受胜 │  布塔像陈设供物       
   │       受 │ 令    受之 │ 加 │ 皈依 ├ 丑二 劝请皈依         
   │       法 │ 得    轨则 │ 行 │      └ 丑三 说皈依学处       
   │          │            │ 轨 ├ 子二 积集资粮                 
   │          │            │    └ 子三 净修意乐                 
   │          │            ├ 癸二 正行仪轨                       
   │          │            └ 癸三 完结仪轨                       
   │          ├ 辛 ┬ 壬一 ┬ 癸一 为于发心增欢喜故               
   │          │ 二 │ 修学 │      应当修学忆念胜利               
   │          │ 已 │ 现法 ├ 癸二 正令增长所发心 ┬ 子一 不舍所  
   │          │ 得 │ 不退 │ 故应当修学六次发心  │      发心愿  
   │          │ 守 │ 发心 │                     └ 子二 学令增长
   │          │ 护 │ 之因 ├ 癸三 为利有情而发其心应学其心不舍有情
   │          │ 不 │      └ 癸四 修学积集福智资粮               
   │          │ 坏 └ 壬二 修学余生 ┬ 癸一 断除能失四种黑法      
   │          │        不离发心之因 └ 癸二 受行不失四种白法      
   │          └ 辛三 设坏还出之方便                               
   └ 己三 既发心已学行道理接【表九】                                 
【表九】己 ┬ 庚一 发心已,后须学学处之因相                              
三 ├ 庚二 显示学习智慧方便一分不能成佛                          
既 └ 庚 ┬ 辛 ┬ 壬一 净修欲学菩萨学处                          
发    三 │ 一 ├ 壬二 修已受取佛子律仪                          
心    正 │ 于 └ 壬三 ┬ 癸一 何所学处                          
已    释 │ 总    受已 ├ 癸二 其中能摄 ┬ 子一 正义数量决定     
学    学 │ 大    如何 │      诸学道理 └ 子二 兼说次第决定     
行    习 │ 乘    学习 └ 癸三 于此如何 ┬ 子一 初 ┬ 丑一 学修六
道    学 │ 学    道理     如何学习道理 │  于总行 │  度熟自佛法
理    处 │ 习                          │         │   【接表十】
      之 │ 道                          │         └ 丑二 学习四
      次 │ 理                          │              摄熟他有情
      第 │                             │            【接表十六】
         │                             └ 子二 特于后二波罗蜜多学
         └ 辛二 特于金刚乘学习道理             习道理【接表十七】 
【表十】丑 ┬ 寅 ┬ 卯一 布施度性                                          
一 │ 一 ├ 卯二 转趣发起布施方便                                  
学 │ 学 ├ 卯 ┬ 辰一 总一切依当如何行                            
习 │ 习 │ 三 ├ 辰二 观待别依所有差别                            
六 │ 布 │ 布 └ 辰 ┬ 巳一 法施                                  
度 │ 施 │ 施    三 ├ 巳二 无畏施                                
熟 │    │ 差    布 └ 巳 ┬ 午 ┬ 未 ┬ 申一 惠施何由            
自 │    │ 别    施    三 │ 一 │ 一 ├ 申二 何心惠施            
佛 │    │       自    财 │ 实 │ 舍 ├ 申三 如何行施            
法 │    │       性    施 │ 舍 │ 财 └ 申 ┬ 酉一 略示应舍      
   │    │       所       │ 财 │ 道    四 │      不应舍物      
   │    │       有       │ 施 │ 理    施 └ 酉 ┬ 戌一 广释内物
   │    │       差       │    │       何    二 │      可舍不舍
   │    │       别       │    │       等    广 └ 戌二 ┬ 亥一 
   │    │                │    │       物    释    广释 │ 不舍外
   │    └ 卯四           │    │                   外物 │ 物道理
   │       此等略义       │    ├ 未二 若不能舍     可舍 └ 亥二 
   ├ 寅二                 │    │      当如何行     不舍    惠施外
   │ 学习持戒【接表十一】 │    └ 未三 习近对治             物道理
   ├ 寅三                 │            布施障碍                  
   │ 学习忍辱【接表十二】 └ 午二 唯意乐施                        
   ├ 寅四 学习精进【接表十三】                                    
   ├ 寅五 学习静虑【接表十四】                                    
   └ 寅六 学习道理【接表十五】                                      
【表十一】寅二 持戒度 ┬ 卯一 尸罗自性                  
            ├ 卯二 趣入修习尸罗方便          
            ├ 卯三 尸罗差别 ┬ 辰一 律仪戒   
            │               ├ 辰二 摄善法戒 
            │               └ 辰三 饶益有情戒
            ├ 卯四 修尸罗时应如何行          
            └ 卯五 此等摄义                   【表十二】寅 ┬ 卯一 忍之自性                                                
三 ├ 卯二 趣入修忍之方便                                          
忍 ├ 卯 ┬ 辰 ┬ 巳 ┬ 午一 ┬ 未一 显示 ┬ 申一 观察境           
辱 │ 三 │ 一 │ 一 │ 破除 │  理不应嗔 ├ 申二 有境             
度 │ 忍 │ 耐 │ 破 │ 不忍 │           └ 申三 所依嗔非应理     
   │ 之 │ 怨 │ 除 │ 障乐 └ 未二 显示理应悲悯                  
   │ 差 │ 害 │ 不 │ 作苦                                       
   │ 别 │ 忍 │ 忍 └ 午二   ┬ 未一 破 ┬ 申一 思惟誉等无功德之理
   │    │    │ 怨    破除不 │  除不忍 ├ 申二 思惟有过失之理   
   │    │    │ 所    忍障利 │  障誉等 └ 申三 故于破此应当欢喜 
   │    │    │ 作    等三作 │  三                              
   │    │    │ 害    毁等三 └ 未二 破除不忍作毁等三            
   │    │    └ 巳二 破除不喜怨家富盛、喜其衰败                  
   │    ├ 辰 ┬ 巳一 必须安受苦之理                              
   │    │ 二 ├ 巳二 ┬ 午一 有苦生时破除专一执为不喜            
   │    │ 安 │ 引发 └ 午二 ┬ 未一 思惟苦之功德                
   │    │ 受 │ 此之    显示 ├ 未二 思惟 ┬ 申一 思解脱等诸大胜利
   │    │ 苦 │ 方便    其苦 │  能忍众苦 └ 申二 思能遮止无量   
   │    │ 忍 │         理应 │  难行之功德       大苦所有胜利   
   │    │    │         忍受 └ 未三 从微渐修无难之理            
   │    │    └ 巳三 处门广释                                    
   │    └ 辰三 思择法忍                                          
   ├ 卯四 修忍时应如何行                                          
   └ 卯五 此等摄义                                                  
【表十三】寅┬ 卯一 精进自性                                                
四├ 卯二 趣入修习精进方便                                        
精├ 卯三 精 ┬ 辰一 正明差别 ┬ 巳一 擐甲精进                    
进│  进差别 │               ├ 巳二 摄善法精进                  
度│         │               └ 巳三 饶益有情精进                
  │         └ 辰二 发生精进 ┬ 巳一 舍离障碍 ┬ 午一 明所治品   
  │                 之方便   │      精进违缘 └ 午二 修断彼之方便
  │                          ├ 巳二 ┬ 午一 发胜解力            
  ├ 卯四 正修行时应如何修    │      ├ 午二 发坚固力            
  └ 卯五 此等摄义            │      ├ 午三 发欢喜力            
                              │      └ 午四 暂止息力            
                              ├ 巳三 依上二缘发勤精进            
                              └ 巳四 由此身心堪能之理             【表十四】寅五 静虑度 ┬ 卯一 静虑自性       
            ├ 卯二 修彼方便       
            ├ 卯三 静虑差别       
            ├ 卯四 正修彼时应如何行
            └ 卯五 此等摄义        【表十五】寅六 般若度 ┬ 卯一 慧之自性                      
            ├ 卯二 生慧方便                      
            ├ 卯三 慧之差别 ┬ 辰一 通达胜义慧   
            │               ├ 辰二 通达世俗慧   
            │               └ 辰三 通达饶益有情慧
            ├ 卯四 正修慧时应如何行              
            └ 卯五 此等摄义                        
【表十六】丑二 学习四摄熟他有情 ┬ 寅一 四摄自性       
                      ├ 寅二 六四之理由     
                      ├ 寅三 四摄之作业     
                      ├ 寅四 摄受眷属须依四摄
                      └ 寅五 略为解说        【表十七】子二 别学后二波罗蜜多 ┬ 丑一 修习止观之胜利
                      ├ 丑二 显示此二摄一切定
                      ├ 丑三 止观自性
                      ├ 丑四 理须双修
                      ├ 丑五 次第决定
                      └ 丑六 各别学法 ┬ 寅一 学奢摩他法【接表十八】
                                       ├ 寅二 学毗钵舍那法
                                       │     【接表十九】
                                       └ 寅三 学双运法 
【表十八】寅 ┬ 卯一 修止资粮                                               
一 ├ 卯 ┬ 辰一 加行                                             
学 │ 二 └ 辰 ┬ 巳一 身何威仪而修                               
奢 │ 依    二 └ 巳 ┬ 午 ┬ 未一 系心所缘先如何修               
摩 │ 止    正    二 │ 一 ├ 未 ┬ 申一 ┬ 酉一  ┬ 戌一 正明所缘
他 │ 资    行    正 │ 引 │ 二 │ 明心 │ 总建立├ 戌二 显示何等
法 │ 粮          释 │ 生 │ 住 │ 住之 │ 所缘  │      补特伽罗
   │ 修          修 │ 无 │ 所 │ 所缘 │       └ 戌三 显示所缘
   │ 奢          习 │ 过 │ 缘 │      │               异门    
   │ 摩          之 │ 三 │ 时 │      └ 酉二 明此处之所缘     
   │ 他          次 │ 摩 │ 应 └ 申二 心于所缘 ┬ 酉一 立无过规
   │             第 │ 地 │ 如         如何安住 ├ 酉二 破有过规
   │                │ 法 │ 何修                └ 酉三 示修时量
   │                │    └ 未三 ┬ 申一 ┬ 酉一 ┬ 戌一 决择沉掉
   │                │       住所 │ 有沉 │ 修习 │      之相   
   │                │       缘后 │ 掉时 │ 对治 └ 戌二 于正修时
   │                │       应如 │ 应如 │ 不知         生觉沉掉
   │                │       何修 │ 何修 │ 沉掉         正知方便
   │                │            │      └ 酉二 修习知已为断彼故
   │                │            │              对治不勤功用   
   │                │            └ 申二 离沉掉时应如何修       
   │                └ 午二 依彼引生住心次第 ┬ 未一 正明引生    
   │                                         │      住心次第    
   │                                         ├ 未二 由六力成办  
   │                                         └ 未三 具四种作意  
   └ 卯三 修已成就 ┬ 辰一 显示奢摩他成 ┬ 巳一 显示正义         
           奢摩他量 │      与示成之界限 └ 巳二 有作意相及断疑   
                    ├ 辰二 显示依奢摩他趣总道轨                  
                    └ 辰三 显示别趣 ┬ 巳一 显往粗静相道         
                            世间道轨 │      须获得正奢摩他       
                                     └ 巳二 依奢摩他离欲之理       
【表十九】
寅 ┬ 卯 ┬ 辰一 明了义不了义                                       
二 │ 一 ├ 辰二 如何解释龙猛意趣                                   
学 │ 依 └ 辰 ┬ 巳一 悟入真实义之次第                             
毗 │ 止    三 └ 巳 ┬ 午 ┬ 未一 必须善明所破之因相               
钵 │ 毗    决    二 │ 一 ├ 未 ┬ 申 ┬ 酉一 说其所欲             
舍 │ 钵    择    正 │ 正 │ 二 │ 一 └ 酉 ┬ 戌一 ┬ 亥一 明     
那 │ 舍    空    决 │ 明 │ 遮 │ 明    二 │显彼破│中观胜法     
法 │ 那    性    择 │ 正 │ 遣 │ 所    显 │坏中观├ 亥二 彼     
   │ 资    正    真 │ 理 │ 余 │ 破    其 │不共胜│如何破坏     
   │ 粮    见    实 │ 所 │ 派 │ 义    非 │法    └ 亥三 诸中观师
   │       之    义 │ 破 │ 未 │ 遮    理 │              如何答彼
   │       法       │    │ 明 │ 破       └ 戌 ┬ 亥一 观察堪不堪
   │                │    │ 所 │ 太          二 │  忍正理思择而为
   ├ 卯 ┬ 辰一     │    │ 破 │ 过          显 │  破除然不能破 
   │ 二 │  破他宗  │    │ 而 │             所 ├ 亥二 观察由量成
   │ 毗 │          │    │ 妄 └ 申二 明     设 │  不成立而为破除
   │ 钵 └ 辰 ┬ 巳 │    │ 破     所破义     难 ├ 亥三 观察是否四
   │ 舍    二 │ 一 │    │ 除     遮破太     皆 │  句所生而为破除
   │ 那    立 │ 双 │    │        狭         非 │  然不能破     
   │ 所    自 │ 修 │    │                   能 └ 亥四 观察有事无
   │ 有    宗 │ 止 │    │                   破     事等四句而为破
   │ 差       │ 观 │    │                          除然不能破   
   │ 别       │ 之 │    └ 未三 自派 ┬ 申一 正明所破义          
   │          │ 理 │        明显所破 ├ 申二 于余所破加不加此之理
   ├ 卯三     │    │        之理     └ 申三 释于所破应不        
   │ 修习毗   ├ 巳 │                         应加胜义简别        
   │ 婆舍那   │ 二 ├ 午 ┬ 未 ┬ 申一 破除他宗 ┬ 酉一 出计      
   │ 之法     │ 于 │ 二 │ 一 │               └ 酉二 破执      
   │          │ 彼 │ 破 │ 明 └ 申 ┬ 酉 ┬ 戌一 显 ┬ 亥一 出计
   └ 卯四     │ 断 │ 所 │ 应    二 │ 一 │示所依有 └ 亥 ┬ 金一
      由修习   │ 诤 │ 破 │ 成    安 │ 正 │法不极成    二 │ 义不
      故毗婆   │    │ 时 │ 自    立 │ 破 │之宗过      破 │ 应理
      舍那成   └ 巳 │ 应 │ 续    自 │ 自 │            执 └ 金二
      就之量      三 │ 成 │ 之    宗 │ 续 └ 戌二 由此        喻不
                  略 │ 能 │ 义       │        过故显示        相同
                  摄 │ 立 │          │        因亦不成           
                  修 │ 以 │          └ 酉二 自不同破之理         
                  要 │ 谁 └ 未二 身生正见当随谁行                 
                     │ 而破                                        
                     └ 午三 依其能破于相续中生见之法【接表二十】   
 
【表二十】午 ┬ 未 ┬ 申 ┬ 酉一 ┬ 戌一 显车无性而为假有                
三 │ 一 │ 一 │ 立喻 ├ 戌二 于彼断诤                        
依 │ 决 │ 正 │(车喻)├ 戌三 由名差别皆得成立                
其 │ 择 │ 决 │      └ 戌四 依此速得正见胜利                
能 │ 补 │ 择 └ 酉 ┬ 戌一 合 ┬ 亥一 破我与蕴性一品         
破 │ 特 │ 我    二 │ 无自性义├ 亥二 破我与蕴性异品         
于 │ 伽 │ 无    合 │         ├ 亥二 破我与破诸余品         
相 │ 罗 │ 自    义 │         └ 亥四 依彼能见补特伽罗犹如幻化 续 │ 无 │ 性       └ 戌二 合由名差别成就义                  
中 │ 我 │                                                    
生 │    ├ 申二 显由此成我所无性                              
见 │    └ 申三 此诸正理于余例明                                之 ├ 未二 决择法无我                                          
法 └未三 修习此见净障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