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2:26:15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衮却格西讲授
衮却格西简介    来自雪乡西藏的衮却格西,从小就在许多有成就的上师座下听授种种殊胜的教授,并拜赤绛仁波切为根本上师。
    赤绛仁波切是第一世帕绷喀大师的四大弟子之一,而帕绷喀大师是格鲁派第十九代传承师,堪称振兴宗喀巴大师教法的一代巨匠。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三主要道》、《掌中解脱》就是一世帕绷喀大师亲自讲授的,而赤绛仁波切承续了一世帕绷喀大师的法脉,并被称为大师的心子,是格鲁派第二十代传承师。
    本书的讲授者衮却格西是以赤绛仁波切为根本上师的,由于他如法地依止上师,精进于闻思修,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实证菩提心,得到很高的证悟。
    此书是衮却格西依据《菩提道次第广论》所作的精要阐示,字里行间,点点滴滴中都流露出格西的智慧与慈悲,相信此书定能利益读者的身心。 衮却格西示寂实录
(本实录由衮却格西的侍者巅簪梭巴亲见、笔录)    2001年10月15日晚上,约在尼泊尔时间八点五十四分,衮却格西圆寂了。格西的身躯在2001年10月22日下午一点半送到柯槃山丘火化处,并于下午四点半火化,请大家祈请格西的所有圣愿都能圆满,他的转世能够迅速地回到柯槃寺。
    在火化的过程中,观察到许多吉祥的征兆,例如一些彩虹。一开始在塔中点火的时候,出现一道彩虹,然后慢慢地融入无穷的云朵中。在火化还没有完全结束之前,就在塔中发现了许多舍利子。火化结束的时候,降下细雨。
    在我们打开火化尊贵的衮却格西的遗体的火化塔后,塔内有为数众多的舍利子,我们本来预计花二小时,却花费了近八小时才完成取出舍利子的工作。
    我们在火炉中发现许多不可思议,形态各异的舍利子,包括两三百颗白色的舍利丸,一颗金色的舍利丸,一些黑色的舍利丸,三颗红色的舍利子,和十至二十颗灰色的舍利丸。
    此外,我们还发现格西的心脏(注:密续的大成就者在火化后,他们的心脏、眼睛和舌头通常都不会被烧毁)刚发现时,格西的心脏还是软的,就像活着一般,经过几分钟后,才如同树脂一般开始变硬。我们也找到格西的眼球,我们还找到了格西的舌头。格西的头发在圆寂之前是白色的,但是我们在灰炉中发现多束黑发,我坚信那是金刚瑜伽母的头发;此外,还有一束像忿怒尊般红黄相间的毛发,一些银色如同金属丝线的毛发也同时出现在灰炉中。有些舍利子如同珍珠般,有些像绿松石,有的舍利子非常坚硬,如同泥丸;按照传统,火化具有高证量的喇嘛时,会在其坐垫下放置倒放的圆盘,并在里面放入细沙。我们在火化格西时,也是如此作,我们在火化后发现,圆盘下有高约一寸半的莲花(就像在沙坛城中的莲花一般)。我们将圆盘盖上,当我们再次打开圆盘时,莲花已升高至两寸,其上有宝冠。
    火化之后,就如西藏传统一样,格西所有弟子都聚集在佛堂,并祈请他的转世能够迅速回来。当天下午二点三十分,在宝幡、鲜花和音乐的引导下,我们恭迎格西的舍利子进入大殿中,同时,在大殿举行祈求衮却格西尽快转世的法会。舍利子接着分批放置于衮却格西的房间中。
    伦祝堪喇嘛仁波切告诉我们,尊贵的衮却格西的圣身就是珍贵的珠宝,至于最后要如何安放这些舍利子,将由尊贵的上师梭巴仁波切来决定。对我来说,所有这些征兆证实了我早已相信的格西拉是百分之百的圣者,对此我丝毫没有疑惑。
    我们准备在原本火化塔的所在地建立一座大塔。这座大塔预计有二十尺高,四周围绕着五方佛和优美的花园。准备建立这座大塔的动机是为了要满衮却格西的圣愿,祈请格西转世再回到尼泊尔柯槃寺,协助上师梭巴仁波切的弘法利生事业,利益一切众生。
    这座大塔将会带给格西的弟子,以及那些认识或不认识格西的众生很多利益。因为仅仅只是见到这座大塔,就可以累积很多功德,净化很多恶业。此外,每个修行者都可以在塔的四周禅修或献供。大塔将在2001年12月13日开始建造。
    藉由格西舍利子的示现,让我们能有机会随喜格西伟大的成就。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衮却格西将会很快地回到我们身边。格西的加持和祝祷将会永远和我们同在。而我们的祈请也将使经永不会和格西分离。
    对我而言,毫无疑问,格西即是佛。格西在他此生的最后。藉由表现佛的行迹,让我们深信格西即是佛。格西还在世时,其实就已经示现他是佛的事实。但由于格西的谦恭朴实,以及我们自身的无明业障,让我们在格西还在世时,无法洞悉这项事实。然而现在,我们坚定的相信尊贵的衮却格西即是佛。巅簪梭巴
2001年11月8日
 
见闻得益
(衮却格西印象及荼毗敬记)    很早以前,我就曾经常翻阅有关杂志上衮却格西的课程安排,也经常有缘瞻视那一张虽然饱经风霜,却灿烂得似乎永不凋谢的慈悲的笑脸。有人告诉我,那就是格西衮却──一个不慕世间浮华,徜徉于山水之间的苦行者。
    格西二十九岁时出色地完成了色拉寺格西课程之后,不甘空耗此身,不愿拾人牙慧,放弃了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格西头衔,毅然遁迹于喜玛拉雅雪山岩中苦行。时光荏苒,一隐就是近三十年。在这近三十年中,他也听受了嘎举派耳传实修教授,效法米拉日巴尊者,远离人寰,与世隔绝,曾多年以蔗裹腹。也有以深禅定,长期不食的经历,几乎住遍了米拉日巴尊者曾经住过的山洞。独一无侣,自问其心,得到极高的内在证悟与成就;也是喇嘛梭巴仁波切所极为推崇的除喇嘛耶喜以外的少数大成就者之一。基于以上种种缘由,当两年前我初到这个雪山环绕的美丽地方的时候,就曾极力寻访这位世外的隐者,也许就是所谓因缘未具吧,却始终未遂所愿,备历寻隐者不遇的期待与惆怅。
    结识格西衮却仁波切却是最近的事情,有缘聆听了格西的教诲,是第一次,也竟成了最后一次。
    因为按照一个圣者的要求,我必须先完成为期三年的大手印及那若六法的传统闭关,所以,又步入雪山脚下,出于对苦行实修者的憧憬与向往,再加上好友故知的再再劝勉,我决定在闭关前拜访这位长者,聆听过来人的谆谆教诲。
    初见格西时,老人已示现病相,而且虽然清癯,却精神矍烁。宁静中透露出证悟者特有的安祥和坚毅,格西和霭而谦虚,对山中苦行之事,一直讳莫如深,只说消消业障,修修加行而已;又说那时没有什么条件,只靠一点糌粑和半张羊皮度日,但并不觉得痛苦,只觉内心充满了快乐。格西也开示了大手印与那若六法,教授异常清晰而亲切,并引用嘎举派一位祖师的教导谆谆教诲说:“前行比正行更深奥。”
    临行前,按照藏传佛教的惯例,要求格西加持时,格西出乎意料地说:“谁能加持你? 你要自己加持自己;我可以给你做祈愿,但我也祈愿所有三恶道众生从痛苦中解脱,那可能吗? ”一个禅修者的直接了当,没有世故的寒喧与客套,催促行者励力精进、自把其橹、自救自度。接着格西话锋一转,又开示说:“具格的上师还是能加持具器的弟子,以前阿底峡尊者曾观一位上师给他服用人脑,之后,便得到不同寻常的证悟,后来得见上师询问此事,那位大师说那时他确实在定境中加持了阿底峡尊者。”一转一合,意味深长。
    拜别格西后,虽然有一种不祥的阴影徘徊在心头,但不想竟成永诀。
    三个月后,当我们怀着闭关后特有的收获与喜悦,想重新探视、请教时,不想他竟去了。
    听侍者说,本来格西的病星期六既已严重恶化,但格西说星期一是藏历吉祥日子,他打算这一天走,果然,在星期一的晚上八点四十五分,衮却格西就安祥舍报离开了。预知时至,来去自在,何其洒脱!
    格西在临行前语重心长地对侍者说,他这一生该做的都已经做了,没有什么遗憾,没有空耗这个暇满人身,很圆满也很满足,并说他现在虽然体力衰弱,但除喉部痰多呼吸受阻以外,没有特别的痛苦,内心充满了安乐。
    弥留之际,格西以身示法,握着侍徒的手,告知地、水、火、风等圆满次第临死八法的融合次第正在现前,当格西不再说话,逝去的那一刻,侍者感受一种特有的安祥与宁静,似乎忘记了时间与空间,这或许正是格西融入法性,证悟法身光明的那一刻吧!
    格西去后,按照老人家的要求,没有哭泣,只有如法的诵经祈祷仪式。
    我们去见格西衮却的时候,已是星期三的上午,圆寂后的第三天,老人安祥地躺在床上,一如入深禅定,虽然没有了机缘直接聆听老人家的教诲,但当礼拜完毕,匍匐在老人面前作祈愿时,一股微妙的振颤电流般地布满全身,一如侍者的感受,祥和宁静,忘记了时间与空间,一种喜极而泣的感受,感恩的泪,不觉汩汩而下,这莫不是格西以法性光明的加持吗?
    荼毗仪式定在格西圆寂后的七天,举火的时候已是黄昏薄暮,落日的辉光把盘旋升腾的烟气染成绚丽迷人的桔黄色,风不大,但浓烟却直冲东方,有人说,这预示着格西要转世乘愿再来的方向;在几乎是无云的天空现起一弯美丽的彩虹(当时已近一个月没有下雨,从物理学光的折射效应无论如何都难以解释,笔者若非亲见,无论如何都难以置信,这些都有当时的实况录像为证,有缘者或能得睹)。仪式刚刚结束,天上竟恰到好处地下起几滴零星细雨,仿佛久旱的甘露,滋润着干涸的心田,这难道不是天龙八部也为格西的逝去而黯然神伤吗?
    关炉收取舍利时在荼毗后的第三天,星期四为时候,发现代表身、语、意三所依的眼、舌、心不坏;共得数百颗白色的骨舍利,红色的肉舍利,黑色的发舍利;又有类似金、银、松耳石、水晶的珍宝舍利等为数众多,不一而足,特别是发舍利,老人的头发本来已经全白,而舍利却为乌黑发亮,丝丝分明!而骨灰缸中,又不时会生出各种舍利,真是让人惊奇。一位同行的朋友出于好奇,在别人不知翻找了几百遍的骨灰中,在短短的数十分钟内竟又找到了四、五颗,其中两颗硕大异常,粉红略带桔黄,色泽光洁,犹如珍珠。
    当人们小心翼翼地揭开接托舍利的大铁盘时,在地面的细砂上清晰地出现两个脚印,一稍前一略后,犹如七、八岁的小孩脚的大小。有人说这预示着格西将重回柯槃寺。我们诚挚、殷切地祈祷吧!愿格西早日倒驾慈航,重入娑婆,指点迷津。
    喇嘛梭巴仁波切曾这样评价格西衮却仁波切说:“他是真正的密法证悟者,真正的大乘波罗蜜多实修者和真正的瑜伽士,他已真实地证悟菩提心和空性见……”
    “他是非常有资格的上师,所以你们非常幸运得到他的教授和加持……”
    “象他那样的证悟和成就,我们可能要付出终生精力方能取得……”
    我今生虽然无缘聆听格西法的教诲,但格西把他的一生总结凝聚成最后一刻,给我上了一生中或许是最重要的一课,这一课让我更坚定了对佛法的信心,并不惜毕生精力默默契入那最终的证悟。
    值格西衮却的书籍出版之际,谨把自己的一点经历和见闻,感悟和体会写出来,和大家一同分享,也希望大家生起同样的信心,见闻得益。惭愧  智学
2001年11月5日敬志
目录第一讲  造者殊胜 …………………………………………………
第二讲  教授殊胜及听闻轨理 ……………………………………
第三讲  亲近善士 …………………………………………………
第四讲  修习轨理 …………………………………………………
第五讲  六加行 ……………………………………………………
第六讲  依师之理 …………………………………………………
第七讲  暇满人身 …………………………………………………
第八讲  念死无常 …………………………………………………
第九讲  三途苦 ……………………………………………………
第十讲  皈依三宝 …………………………………………………
第十一讲  业果 ……………………………………………………
第十二讲  忏悔与对治 ……………………………………………
附录附录一  《启胜道门师承启请文》 ………………………………
附录二  《福德本颂》 ……………………………………………
附录三  格鲁巴道次第皈依境 ……………………………………
附录四  《上师荟供》资粮田圣众简图 …………………………
附录五  资粮田简介 ………………………………………………
附录六  献曼达 ……………………………………………………
附录七  曼达平面图 ………………………………………………
附录八  献曼达观想次第 …………………………………………
附录九  菩提道次第科判 …………………………………………
 
第一讲  造者殊胜    就如宗喀巴大师所说的,我们所得到的人身较诸如意宝珠还要珍贵,更胜摩尼宝珠? 那是因为我们所得到的这个人身具有能力、智慧和很多顺缘,能够成办很多有意义的事情。然而这样圆满人身的获得其实唯有这一世而已,这我们可以从譬喻的难得、因的难得、本质的难得、还有果位的难得等方面来说明,今生所获得的这个人身是很难再得到的。除了人身难得之外,我们这个人身还可以成办很大的义利。
    从寿命来看,我们若与长寿天的众生以及地狱道有情的寿命相比较的话,人道所得的寿命,只不过是一瞬间而已。从这个角度去思惟,我们就应该知道,能有这样的人身,却还是迷惑于现世的衣服、饮食、名声的追求,而不去成办大义利,就好像入宝山却空手而返一样。此外,也可以用空瓶子来做比喻:如瓶子是空的,什么都没有,这就像我们得到了的这个人身,而不去取心要,却迷惑于今世的衣食名声的取得一样。我们不应该只是迷惑于衣食名声的取得,而应该在这一世取得佛法的心要。
    宗喀巴大师说:“就像我以所得到的这个人身,日夜无间地去求取佛法心要一样,你们这些想要求得解脱的弟子,也应该日夜无间地去取心要,这样就可以让你的人身得到义利。”因此,如果是有心寻求脱离三恶道及解脱轮回者,应该如此地策励勤修。
    而所要取的心要是什么呢? 就是不应该只执着于今生,也不要贪着于轮回,也不要只是为了个人的解脱,而是为了成办如虚空般的一切如母有情的义利,带领所有众生脱离苦海直到彼岸,而要成就佛道。我们今天是为了这个动机而来听受教法的。
    今天我们所听受的这个教法,就如同是整个佛法的国王一般,至为首要,这个超胜的法即是《菩提道次第广论》(以下或简称为《广论》),这是我们所要讲说、听闻的教法。
    事实上,菩提道次第教授并不是宗喀巴大师编造出来的。宗喀巴大师造这部《广论》于“止”(奢摩他)、“观”(毗钵舍那)二章之前的内容,实际上的传承因缘是,当他到西藏的惹真寺苦修时,曾经向所有传承上师,从世尊到根本上师整体做了祈请,于是整个资粮田的圣众全部现起。特别的是,在七天之内噶当派全部的祖师,包括阿底峡尊者在内,均对他祝愿,并对他说:“如果你好好地造作这部论著,我们会帮助你广弘教法,利益众生。”大师是由于这个因缘而造修行“止”、“观”之前的《广论》内容。
    至于“止”、“观”的部分,大师曾考虑说:“若我再造这个部分的教法,对众生有利益吗? ”当他这样怀疑的时候,文殊菩萨就现身敦促他说:“你应该继续把‘止’、‘观’二章撰述圆满,把这部分的道次第补足。”宗喀巴大师才就此完成整部的《广论》内涵。
    关于法源,这个道次第是源自哪里呢? 是来自我们的世尊──释迦牟尼佛。事实上,世尊在无始劫以前,早就已经成佛了,只不过为了能够度化娑婆世界的众生,而在三千大千世界的无边刹土中,特别是在我们的娑婆世界里,示现了十二法行,十二相成道的事业:首先,为了无边的众生而发起菩提心;其次,为了无边的众生而积集福德、智慧二资粮;最后,为了无边众生而成就圆满的佛道。
    世尊成佛之后,转了许多法轮,在他所转的八万四千法门中,主要是为了对治各类众生的种种烦恼。在这许多法门当中,最为殊胜的是莫过于在灵鹫山所讲的《般若经》。十方无边的诸佛菩萨都是依着《般若经》的教义修行而成就佛道的,所以当大乘教法衰微的时候,这部经就更有它存在的意义。佛曾说:“当我圆寂之后,大乘教法会逐渐衰微隐没。”但佛陀也授记说:“以后有一位菩萨会降世,他会将我所宣说的正确大乘教法,特别是《般若经》的教义加以弘扬并恢复起来,这位菩萨就是龙树菩萨。”
    佛陀圆寂四百年之后,龙树菩萨降世,而他真的如佛所授记一般,为了救度后世众生以及弘扬大乘教法,而把佛陀所说的广、中、略三部《般若经》的经义抉择出来,撷取《般若经》的精华,造了“中观六论”,主要是包括《中观根本颂》等的论著;在广行道方面,则是造了《宝蔓论》。《般若经》所显示的空性次第,经由龙树菩萨的论著而抉择出来,成为深见派。由于整个成佛之道非常广大,隐(密)义的部分,也就是隐藏在《般若经》里头的现观(现证才知)次第,经由弥勒菩萨著述《慈氏五论》(亦即《弥勒菩萨五论》)将《般若经》隐义的现观次第彰显出来,成就了广行派。这之后,再经由他的弟子无著菩萨上升兜率天弥勒内院听受“慈氏五论”,下降人间之后,造了《瑜伽师地论》及其他很多论著,以弘扬广行派的教授,这个教授直到现在一直利益着我们,我就不再赘述。
    总之,深见派与广行派──空性与成佛之道的传承,在印度从佛陀开始,经过历代祖师的抉择,直到目前为止,就像没有断过的桥般地延续下来。正因为这种没有间断的清净传承,因此经由菩提道次第实修而成就的祖师大德,不计其数。
    就传承来说,广行派到最后是由金洲大师所承续,而甚深道的传承则是由月称菩萨以及大小智鹃论师所承续。特别重要的是到了阿底峡尊者时,他把三个传承汇归为一流,而这三个传承是指什么呢? 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广行派、深见派及修行加持派。所以有这样一个说法──佛陀是第一位佛,而第二位佛则是阿底峡尊者,由此可见他的贡献之大。
    而阿底峡尊者把非常广大、甚深的显教经典及密教续部,只以几张纸就完全涵盖的这个教义是什么呢? 就是他所造的《菩提道灯论》(另译《菩提道炬论》)。有关《菩提道灯论》的诸诠释中,诠释得最深广的,莫过于我们现在所要研讨的这部宗喀巴大师所造的《广论》。基本上诠释《菩提道灯论》最广的是《广论》;然而,就口诀或教授来说,则是有所谓的《菩提道次第中论》(也就是一般所说的《菩提道次第略论》);另外尚有《菩提道次第极略论》,就是《四十五颂》。换句话说,一、《菩提道次第中论》,就是所谓的《略论》;二、更为简略的《极略论》是指《四十五颂》,此二者是属于口诀与教授方面的解释。
    关于《四十五颂》的造作因缘是这样的:宗喀巴大师经由广大的闻思经教,特别是对菩提道次第教授的广大闻思之后,亲身实证而产生的功德,根据实证的经验造了《四十五颂》,也就是最精略的《极略论》。
    今天所要研讨、所要讲授的论典,是前面提到的《广论》。关于菩提道次第的教授引导方式,让我们看《广论》第二页第九行,其科判分为四个门径,这四个门径是说明及阐述整个菩提道次第的教授。其中第一个门径是说:(甲一)为显示这个法源是清净的缘故,所以开示造者的殊胜。这里所谓“造者”并不是指宗喀巴大师,而是指佛,就是本尊释迦牟尼佛;更广义的说,这个造者是从释迦牟尼佛开始到我们的上师为止,代代相传的诸位上师而言。若我们观阅他们所有的传记(可能有二大部函的论著),就可以知道造者是很殊胜的。基于阿底峡尊者恩泽极大之故,宗喀巴大师在《广论》里,特别把尊者的传记浓缩,是以尊者为《广论》的造者。宗喀巴大师在《广论》中说:“故彼(《道灯论》)造者,亦即此(《广论》)之造者。”这个“彼造者”是指阿底峡尊者,宗喀巴大师并没有说:“这部《广论》是我自己造出来的。”
    第二个门径是什么呢? 就是(甲二)为了让听者对此教授(这个法),起敬重心的缘故,所以开示这个法很殊胜。第三个门径是(甲三)如何讲说、听闻,二种殊胜的相应法。第四个门径则是(甲四)说明如何以正教授来引导学徒的修学次第。
    那这部菩提道次第究竟有什么殊胜之处呢? 《广论》中提到它有四种殊胜及三种特色。由于它具有四种殊胜的缘故,所以说它像佛的整个教诫中的国王一般,最为殊胜。
    我们现在看《广论》第八页科判,关于(甲二)此论教授殊胜分四点:“乙一、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乙二、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乙三、易于获得胜者密意殊胜;乙四、极大罪行自趣消灭殊胜”,其中,“极大罪行”是指谤法,就算谤法的造罪,也可以藉由此教授很容易地趋于消灭。有前述这四种殊胜。
    “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及“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这两项就以一个譬喻来做说明:例如,对一位非常擅于画唐卡的画师及他的随从来说,如果这个随从是一位很有能力、很善巧的随从,那么他对于画师需要什么画布? 需要什么颜料? 需要多大尺寸的画布? 以及需要什么样子的配料? 他都能够很妥善、很迅速地准备好;和这个譬喻一样,任何佛所教授下来的教法,不管是小乘、大乘、密乘,它们事实上都是因应所有众生成佛的必备条件,互不相违的。这是说明“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的道理,而善巧的助手所发挥的功能,也是无违殊胜。另一方面,要如何去画这幅唐卡? 如何着色? 如何彩绘? 以一位画师来说,只有他本身才有这个技巧,能够把任何颜料任运调配而适得其所,用在该用的地方,不会浪费掉;这是指佛所说的任何教典、教诫,都可以涵盖或含摄为菩提道次第教授来修行。不管你学到的是五大部论,或是千经万论,你都可以涵摄到菩提道次第里来修学,乃至于只有一个字,你也可以将之广大推衍为菩提道次第来修学。以上就是用画师能善用材料、毫无浪费的这个譬喻,来说明佛所说的一字一句皆为殊胜教授,也就是“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的意义。
    经由“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以及“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这两个殊胜的认知上,我们很自然的就可以得到第四个殊胜,亦即“极大罪行自趣消灭殊胜”。这个极大罪行是指什么呢? 就是指“谤法”。假如认为修学大乘法而不要学小乘法,认为小乘法是该断舍的,这种说法即是“谤法”;或是有人认为学密乘不要学显乘,学显乘不要学密乘,彼此互相毁谤、互相排斥的话,这种说法也是谤法。
    谤法的罪行事实上是很重很重的,经典上好象有这么说过,文殊菩萨请问佛说:“什么是谤法众生的罪障?”佛回答说:“不要问我,不要问我,如果我讲的话,众生会因为受不了而心痛得昏倒,因谤法而到无间地狱受苦实在太惨了。”由此可知,谤法罪是最重的,但是,如果我们可以透过《广论》的教授来修学的话,也就是可以很容易地遮止谤法重罪。
    事实上,佛的密意、佛教教义的精髓或是核心就在“三主要道”──出离心、菩提心及空正见。如果我们可以好好的、善巧的听闻、思惟、修学菩提道次第教授,经由《广论》的研讨而修学菩提道次第,那我们就可以得到佛的密意,就可以修证三主要道的出离心、菩提心及空正见。值得一提的是,《广论》可以涵盖所有显乘及密乘的要义,所诠无不圆满;菩提道次第没有错误,没有乖违;一个众生若想要成佛,依着次第修学便可以圆满的成佛,它有这样的殊胜。
    菩提道次第的教授是依二大车轨,也就是由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这两位性相二宗的祖师传下来的,所以说它的传承很超胜。以上是“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的简单介绍。
    接下来继续说明“听闻”及“讲说轨理”的态度,听闻佛法与讲说佛法都是有规矩的,讲说佛法的人应该以清净的动机来宣说,而受持佛法者则应该以“断器三过”及“具六种想”的态度来听闻教授。至于第四个门径,则是(甲四)说明如何以真正的教授来引导学徒,此门径为两点:一是“乙一、道之根本亲近知识轨理;”二是“乙二、既亲近已如何修心次第”。亲近善知识是很重要,而且是要特别殷重强调的。因为一般而言,选择上师或善知识,是必须经过好几年的观察才行,若能够有位可以教授你整个显密双运道体的善知识,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一位所谓的上师最起码要具有三个条件:一、他的功德要超过学生;二、重视来生超过今生;;三、重视别人超过自己。所以事实上,并不是只要来听法之后,那位讲法者就变成你的上师,不是这样子的;你可以把他当作道友、法友而来听受教法,对他保持观察抉择,直到你的心能依赖他之后,并愿以他为上师,才称为上师;并非要先视为上师后才能听受教法,没有这样的规定。所以假若不先观察,一来听法就立刻将说法者当作自己的上师,而上师也立即将听法者视为弟子,彼此之间誓言不清净,而后又互相斗讼,并因观师的过失而产生很多烦恼,这是很不好的事情。
    还有就是,一旦师长为你授了戒,灌过顶,他就是你的上师。倘若你不了解传戒、灌顶的师父即是你的根本上师,却还在不断地寻找上师的话,那是错的,因为他已经是你的上师了。在你们国家中,很多人对佛法有很深的信心,所以当某个人来传灌顶时,就急急忙忙地跑去接受灌顶,这会有很多后遗症的。会犯此错误是因为许多人不懂道次第的缘故,因为一旦你依止了上师之后,就不能再有观上师过失的心了,此时就算他是狗,你也要视他为佛。无论如何,视上师为佛是不能改变的。
    “道的根本在于亲近上师”,这有很大的含义,此处“道”是指“菩提道”,是“显密双运的菩提道”。为什么显密双运的菩提道次第能够让你的功德生起来呢? 这除了依止一位具相的善知识才能成办之外,没有其他的门径了。也就是说,你必须经过观察之后,依止一位具相的上师,然后依着他的教授,学习整个显密双运的道体,并如理依止修行,方能生起整个显密双运道体的证量,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别的方式或门径能令你成就这样的证量了。所以说,道的根本在于亲近善知识,其道理也就在此。
    当我们已经完全地依止一位上师之后,就功德来说,上师与佛是一样的;但就恩泽来说,上师更是超过佛的。依师之理在戒律、显乘及密乘,各有各的说法。在戒律里头讲的依师之理里,是说弟子应该“观师似佛”,也就是说,师长的功德、利益相似于佛。大乘里头的依师之理是“观师如佛”,这个“如”与前述的“似”是不一样的,大乘的“观师如佛”,这个观“师”就是“佛”──释迦牟尼佛;密乘里“观师如佛”,是指要观“师”就是“佛”──金刚持佛。既然明白道的根本在于依师之理,因此你必须加以慎重观察抉择,一旦决定这个人就是我的上师之后,就要好好地依止他。
    为什么说他就是佛呢? 因为他能让我生起很大的功德证量,与佛没有什么差别,要用这样的心态去依止并修习。至于观师如佛的理由何在呢? 第一,因为你不想吃亏,想要得到利益,所以最好是视上师为佛,而不要当他是凡夫,依止佛总比依止凡夫的利益大吧! 第二,“在五浊恶世中,我会示现凡夫相,那就是我来度化众生。”这就是金刚持佛授记的内容;所以师长在你心中就是佛。不过问题是,在别人心中却不一定视他为佛,而且师长本身也不一定是佛,这时该如何解释呢? 基本上,这端赖于自己内心清净与否,若自心不清净,即使是佛现前也会看成不是佛,所以观师如佛并不是问题。
    一旦依止师长之后,我们应该尽量观他的功德,经由强力地串习观师长的功德之后,即使师长有过失,那个寻他过失的心也会愈来愈弱,当观上师功德的力量愈来愈强的话,即使他有小小的过失,你也不会注意到。假如你说:“我不需要依止师长,我只要照书中所述的来修行就可以了。”可是不依止师长的话,你不可能成佛,所有的祖师大德,没有一个不是经由依止师长而得到成就的,十方三世诸佛到目前为止,都是依止师长而成就的,因为这是有关心相续(注一),使心的续流不断,是心的加持。
    事实上,讲授菩提道次第的师长必须具备几个条件:第一,他必须有清净的传承,并且没有间断过;第二,他必须会善巧的讲说,能令听受者得到整个教授的口传;第三,他必须有修证,这样去讲说,才会令听受的对方得到加持并达到证量生起的效果。因此,如果他没有上述的这些条件,只是自己看点书,研讨一点道次第,就去对别人讲说,如此一来,说、闻双方可能都会生起烦恼,也不一定会得到证量,其他的就不用多说了。
    关于菩提道正确的听受方式,是在你听受的当下,同时调适自己的心、检查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得到法的功德,这是听受菩提道次第的方式;否则只是作笔记,记了一大堆,之后再去说给别人听,那不是听受菩提道次第的目的。因而也可能会变成“戏论”,也就是说,你可能听受很多道次第,以为自己都懂了,就去对别人讲说,结果到最后跟自己的心毫不相关,法归法,心归心,那就变成戏论了。我们应该要避开这种缺失。
    关于道次第的修行,若你只是用心在记笔记的话,你一定无法进入菩提道次第的,换句话说,当我们在听受菩提道次第的时候,我们的心要同时随着法义入道,教授到什么地方,我们的心就要到达该道次第,一直往上走,这样才能趣入菩提道。反过来说,若你只是记笔记,心却丝毫都没动过,这样的听受菩提道次第教授是不会有效果的。
    亲近善知识的道理很重要,我们刚才已经提过了。我们经由很多门径、正理、譬喻和圣言量去证成师长就是佛,所以要观师如佛。那么,什么是生起依师之理的量(正确体悟觉受)呢? 经过以上多方面的证成,假以若干时日之后,当你看你的上师如佛一样,与佛无二无别,本尊就是上师,上师就是本尊;十方诸佛就是我们的师长,师长就是十方诸佛,能够这样无二无别地相融在一起的时候,那依师之理的证量就生起了。整个佛陀的事业是经由上师传承来的,没有一个法行不是佛行事业的展现,这个佛行事业来自于智慧法身,而我们的上师本身就是智慧本体,他不过是为了应化众生而示现不同的相来度化我们,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可以证明我们的上师就是佛的化现。
    如理依止上师,具有八种功德,如果不依止的话,则有八种过患。而且依止的方式不如理如法的话,其过患无边,倒不如不要依止的好,因此依止师长绝不要邪依止。如果你能够真的生起依师之理的证量,那么其他法行的证量也就容易生起。这就象当你有了种子,再加上水分、阳光以及所需要的肥料,种子就会发芽、开花一样。依师的道理有前行、正行及结行三部分,这样的分法可用来做为依师之理的修行方式。前行的依止法就是六加行,金洲大师有很详细的说明,其中的第三加行就是皈依、发菩提心。当我们行持皈依、发菩提心的时候,务必要让我们的心相续结合在一起而去修持;一天修四座的道次第,就像闭关一样。
    至于前行法应如何修呢? 首先身体必须在安乐座上,以毗卢遮那佛七支坐法或八支坐法的坐姿安住;然后应该让你的心静下来,用数息或让你的心归之于无记心,然后趋入于善心;在这种坐姿及身心状态之上,去做特别的善心祈请、皈依、发心。行供养时,仅有一尊佛像就可以,有多少佛像或甚至没有佛像,并没有什么分别,整个十方三世诸佛菩萨是一体的。有时候我们会认为家里所供的佛像比较小,所以供养就比较微劣,到了大殿就供养的比较多,事实上任何一尊佛像都是一样的。如果没有很多供品,至少要供水吧! 尊者赞叹水有八种功德,供水可以令你不会生起骄慢心。
    在祈请资粮田上,有广与略两种,广的就是对整个资粮田全部很明显(清楚的显现)的做祈请,略的就是“众宝聚”式,以一尊佛来代表十方诸佛本尊,集十方三世诸佛于一尊。不论所祈请的资粮田是广是略,都必须在其尊前供养七支祈愿(七支供养)。这就像轮子一样,顺着道路、依着道去转,一直滚动自然会到达道的尽头,如果我们可以好好地,不断地行持七支供养,一定可以到达佛地的果位。大师认为所谓的修行,不管是修菩提道次第或修其他的法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净罪集资”──净除罪障,集聚资粮。假设我们修行过程的量有六分的话,其中正行只有一分,而以五分作为净除罪障,集聚资粮的工作才对。不集聚资粮就像什么呢? 如同一粒种子放在没有水和没有阳光的地方,它是不会生起苗芽的。就像这样,如果你要修行却没有集聚资粮的话,是不可能得到证悟的。七支供养是很大的关要,是集聚资粮的重点。我们要在资粮田前面,不管是广或略的都好,好好做七支供养,并且对上师或资粮田圣众们祈求加持,这是很重要的。
    一般修道次第的时候,应该每天念诵《启胜道门》(附录一),并且在念诵完之后,观想从上师佛或资粮田本身或传承师长等诸圣众本身,普降甘露融入我身,把我所有的罪与障,特别是修行道次第的罪障去除,上师身口意的加持也同时融入我身,以此去实修道次第,证量一定会生起。《广论》里面讲到,我们必须净除罪障、集聚资粮,并令其增长无尽,要以这三个方式来做我们的法行。关于在供养献曼达拉时,其中有一项是为了“三事求加”,它的意义是说,我之所以献这个曼达拉给诸圣众是有很大意义的,因为我要向您们祈求加持三件事:
    一、让我很快速的去除颠倒的依师之理,并令从不恭敬善知识,到证得无学道佛位为止的颠倒心,能迅速地灭除。
    二、祈求您们加持我能从依师之理中,生起恭敬与信心的证量,并请让我生起自依师之理,一直到整个止观双运的佛道,以及无学道佛地的全部功德。
    三、为了让我能顺利的生起这样的证量,请您们加持我去除、息灭所有的内外障缘。
    如果你可以经由祈求而得到加持,事实上就是很大的加持了。
    献完曼达拉和七支供养之后,要有一个收摄资粮田的作法,就是观想顶门上有尊外相呈释迦牟尼佛的上师佛,这是总摄所有三宝皈依境的一个对象,并向他做祈求。你必须把整个资粮田总摄为顶门的上师佛,以他安住在你顶门上代表所有三宝的皈依境,在此情境之上,开始去做整个依师之理证量的修行。在正修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个法行的所缘境,以依师之理来说,这个法行可以分成两种步骤(一般也有分为四种的),在此我们用广、略两种来说明,广的一种是把整个依师之理完整的缘念一次,缘念我们的所缘境,去做实修;一个是略的,同样是依师之理,我们将之略要含摄做观想,主要的是应记得这个实修的方式。比如说,依止师长有八种功德:第一个是近佛位,亦即可以靠近成佛之位。那要怎么修呢? 你可以从很多师长给你的比喻、正理、教典、证成之上去做广大的思惟:首先,对于为何依止师长能够令你很靠近佛位的道理确实做广大的思惟抉择,这是第一个阶段;之后,再做一个很扼要的意义总摄,确定你已实在的、没有错谬的了解到,真的依止师长可以使你靠近佛位,对依止师长所得到的功德有了定解(注二),再以这个定解做为所缘境去修行,一心专注的去实修,这就是所缘境的将护方式。也就是由广的思惟抉择得到定解,而后加以实修。
    (乙一)亲近善知识的轨理由两方面来解说:(23页倒数第2行)第一是“丙一、令发定解故稍开宣说”;第二是“丙二、总略宣说修持轨理”。我们刚刚提到所缘境的将护方式是:“我们的心要能够尽可能的靠近所缘境,透过思惟串习,不断地靠近所缘境。” 靠近法的法要是:“现在我们都是为心所自在(控制),所驱使,今后应该要倒过来,我要能驱使心,让心为我所用。”把心安住在所缘境上,称之为“修”。(45页科判)“庚一、总共修法;庚二、此处修法。”“所言修者,谓其数数于善所缘,令心安住,将护修习所缘行相。”同时要注意的是,应该把修行的次第、数目决定好之后再去修,否则随随便便地修,以后会出很大的问题;即使是非常精进地修行,以后也会有障碍。(第9行)“若从最初令成恶习,则终生善行,悉成过失。故于所修诸所缘境,数量次第,先须决定。”所以一开始修时就要很戒慎。再者是牵引的力量,“次应发起猛利誓愿”,你的心要指向誓愿,并以这个牵引的力量去做修行。所得到的定解,应该不令修余,“谓如所定,不令修余。”(第10行)亦即以所得到的定解去修行,不要修习其他。接着,(第11行)“即应具足忆念正知,而正修习”。现在说明“正知”和“正念”的不同处,事实上正知为先,正念为后。就像我手上拿的这只杯子,我明白手上拿有一只杯子,这是正知,但是我的心要放在我持杯子的这件事上才可以,否则心不在焉,杯子就会掉下去,这就是正念。这有两件工作要做:首先,正知把东西交给正念的手,这是正知的工作;再来是把这个东西交给正念的手之后,“正念”必须一直保持观察手上的东西是否还一直存在,这也就是“正三摩地”。以上这种说法是一位祖师大德所讲的。他说:“在因明学里面,关于正念与三摩地(禅定)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可是不管因明学怎么解说,我认为具足正念就是三摩地的本质。”任你所串习的、所习惯的是何种善所缘境(善业),即令你的心能够一直串习它,但也必须具有三个条件才称之为“修”:第一个是安住在善的所缘境上(住分);第二个是要很清楚你所安住的所缘境(明分);第三个是对善法的执持心要很坚固(执持分)。在“住分”、“明分”,还有“执持分”三分具足之上,心对所缘境有这三个特色就称之为“修”。
    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住分”就是让你的心不忘记善所缘境。一般而言,会忘记善所缘境有两个原因,就是“沉没”和“掉举”,使心散乱掉;所以你必须要透过“正知”使心不散乱,紧紧地抓住善所缘境。以执持力来说,所缘境的忘失是指舍掉了所缘境,亦即完全没有执持;若只是散乱,表示对所缘境还执持着。这就如同手上拿着一只杯子一样,如果松手放掉杯子,这是“忘失”,整个杯子掉了就是“散乱”,此时他并没有忘失所缘境;如果心念没有忘失所缘境,但却是散乱的话,称之为“细分的掉举”。如果不具足执持力,也就是说,对所缘境没有很强的执持力的话,称之为“细分的沉没”。一旦你能够具足执持力,就如同手执杯子并稳稳地拿住一样,则可以把细分的沉没打破。如果我们透过九住心去修行的话,虽然尚不能达到圆满佛地,但是按照刚刚所讲的这个方式,我们可以先圆满九住心的修行,也就是说依着粗细分的修行,我们可以用来圆满九住心的修持境界。我们平常一直在讲修行,就应该对所缘境的将护方式有所了解。如果以上的住分、明分、执持分不具足的话,不称为修行。既然我们随时都在修行,所以我讲这些话来提醒大家。以上是说明正行中的总共修法。
    接下来(45页第12行)“此处修法者,先应思惟依止胜利速成佛等,及不亲近(上师)所有过患,谓能引发现法后世诸大苦等。次应多起防护之心,谓不容蓄,分别尊长过失之心。随自所知,应当思惟,戒定智慧闻等诸德,乃至自心未起清净行相信时,应恒修习。次应思惟如前经说,于自,已作当作诸恩,乃至未发诚敬而修。”依师之理的修习轨理分成三个部分,前行就是前行六法,正行就是以上所讲的,接着说明“后时如何行者”。
  “后时如何行者:应将所集众多福善,以猛利欲由普贤行愿,及七十愿等,回向现时毕竟诸可愿处。如是应于晨起、午前、午后、初夜(各一座),四次修习。”(46页第3行)初修习时,时间不应该很长,因为我们是凡夫,很容易被沉没、掉举所自在(主宰),而染到沉没、掉举的过患,千万不要贪坐很久,实际却都在修沉没、掉举,这样不好。时间可以很短,但尽量修得很完美。修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当你看到法座时要很快乐才对。当沉没、掉举出现的时候,赶快下座,这是没关系的,我们应该要以很快乐、很宽广的心情来修行。如果不这样,日子一久,可能会有两个问题的产生:一是勉强修习,却修得不快乐,而有风疾;二是一看到法座就想呕吐,很害怕,不想上去。变成这样子就很不好。(第7行)“若待稍固,时渐延长,于一切中,应离太急太缓加行过失。”就是修行时不要太急也不要太缓,当你对所缘境已有把握,就可以把这个修行的时间延长,能够避免这个太急促或太缓慢的过失之后,“由此能令障碍减少,疲倦昏沉等亦当消灭。” 这是在正座修时应该注意到的事项。
    至于正修之外,应如何做呢? (第8行)“未修中间如何行者:总之虽有礼拜、旋绕及读诵等,多可行事;然今此中正主要者,谓于正修时励力修已,未修之间,若于所修行相、所缘,不依念知,任其逸散,则所生德,极其微鲜。故于中间,应阅显说此法经论,数数忆持;应由多门,修集资粮、生德顺缘。亦由多门,净治所有违缘罪障。一切之根本应如所知,励力守护所受律仪。故亦有于所缘行相净修其心,及律仪戒积集资粮三法之上,名为三合而引导者。”也就是说,我们在正修之外应该去阅读与正修有关的书,或是去问别人修行的相关问题。并且由多方面去净修自己的心,以期所缘的逆境、罪障得以净除,努力的守护律仪、积集资粮,如此修行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另外,有四种资粮需要积聚,最后一行提到:“复应学习四种资粮,是易引发奢摩他(止)道,毗钵舍那(观)道之正因,所谓密护根门、正知而行、饮食知量、精勤修习悎寤瑜伽,于眠息时应如何行。”没有睡的时候要怎么修? 正睡的时候应该怎么去行持? 这些都应该注意到。
    “密护根门”方面,(47页第2行)“初中有五:一、以何防护者,谓遍护正念及于正念起常委行。其中初者,谓于防护根门诸法,数数修习令不忘失。二者谓于正念,常恒委重而修习之。”即是如前所说,在正知之上好好的忆起正念。“二、何所防护者,谓六种根。三、从何防护者,谓从可爱及非可爱,六种境界。”当遇到可爱境和不可爱境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生起乐受和苦受;当乐受生起的时候,就想继续受,因而产生贪着;苦受生起时,又想要加以排斥。
    “四、如何防护,其中有二,(一)守护根者,谓根境合,起六识后,意识便于六可爱境六非爱境,发生贪嗔,应当励力,从彼诸境护令不生。(二)即以六根而防护者,若于何境,由瞻视等,能起烦恼,即于此境,不纵(容)诸根而正止息。其守护根者,是于六境,不取行相,不取随好。若由忘念烦恼炽盛,起罪恶心,亦由防护而能止息。取行相者,谓于非应观视色等,正为境界,或现在前,即便作意彼等行相,现前往观;取随好者,谓于六识起后,能引贪嗔痴三之境,意识执持,或其境界,虽未现前,由从他闻,分别彼等。”如噶当派奔恭甲格西的修法一样,当他生起恶心的时候,自己马上知道要去除恶念,因而善心立刻滋长。他初修行时,当一念恶心生起的时候,便拿一粒黑色的小丸子放在一边;当一念善心生起的时候,就拿一粒白色的小丸子放在另一边。开始的时候小丸子多是黑色的,很少有白的;之后黑丸子愈来愈少,白丸子愈来愈多了。时时看察住自己的心,就像警察拿着枪,防范着犯人,专心一意地,就只注意这个工作而已。“五、防护为何者,谓从杂染守护其意,令住善性,或无记性。此中所住无覆无记者。谓威仪等时,非是持心住善缘时。”
    “正知而行者有二,(一)何为所行事,(二)于彼行正知。初中有二,谓五行动业及五受用业。其中初五(行动业中)之身事业者,谓若往赴所余聚落余寺院等。若从彼还。眼事业者,一若略睹,谓无意为先,见种种境。二若详瞻,谓动意为先,而有所见。一切支节业者,谓诸支节,若屈若伸。衣钵业者,谓若受用及其受持三衣及钵。乞食业者,谓饮食等。寺内五种受用业中,身事业者,若行谓往经行处,或往同法者所,或为法故行经于道。若住谓住行处,同法亲教,轨范尊重,似尊等前。若坐谓于床等上结跏趺坐。语事业者,谓若请受,曾所未受(之),十二分教,分别了解。诸已受者,或自诵读,或为他说,或为引发正精进故,与他议论所有言说。意事业者,谓诸默然,若于中夜而正眠卧,若赴静处,思所闻义;若以九心修三摩地;若正勤修毗钵舍那;或于热季极疲倦时,于非时中起睡眠欲,略为消遣。昼、夜二业者,谓于永日及初、后夜,不应睡眠。此亦显示身语二业;言睡眠者,显示唯是夜间之业及是意业。”(第11行)此段旨在说明行、住、坐、卧的规矩。
    在此,我会把《广论》很快地逐字念一遍,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就是《广论》的口传,如此才有圆满的传承。
  “于此十事正知行者(即上述之‘二、是于彼行正知’),谓随发起若行动业,或受用业,即于此业先应住念,不放逸行。由彼二种所摄持故,应以何相而正观察,如何方便而正观察,即以是相,如是方便观察正知。此中复有四种行相,初谓于其身事业等十种依处,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于是处以是行相,如是观察。譬如于其往返事业,如律所说,往返行仪,正了知已,即于其时,正知现前,行如是事。二谓于其何种方所,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于是方,以是行相如是观察,譬如行时,应先了知沽酒等处,五非应行,除此所余是可行处,于彼彼时,安住正知。三谓于其何等时分,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于是时,以如是相如是观察。譬如午前可赴聚落,午后不可,既了知已,即如是行,尔时亦应安住正知。四于所有此诸事业,应以何相如何观察,即应于其尔所事业,以如是相,如是观察,譬如宣说行时应当极善防护而入他家,所有此等行走学处,悉当忆念。”(48页第8行)
    这一段在说明下座时的行持方式。一般来说,若以正座修与下座修来相比较,下座修比较重要。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当你在正座上修时,你会很小心地守护根门,但下座后就很危险了,因为所遇的境很多,如果你乱来的话,会把整个上座修所获得的功德全都破坏掉。所以下座后好好地修持,才是一个好的缘起。
    对于饮食的量而言,吃太少了会让人肚子饿,太饿了就不能修善法;但也不能吃太饱,太饱了对修法也会有障碍,吃的量应该是在快饱之际就要停止。饮食太多会使身体太沉重,有如负重担一样,而且会增长昏沉及睡眠,如此一来,根本没有能力去断除烦恼。因此,饮食知量者是:如果吃三分会完全饱满的话,那就只吃三分之二就好了,让三分之一是空着的;如果吃到三分之三,全部满的话,你可能连呼吸都很困难。饮食不知量会引发贪欲,会有三种过患:(49页最后1行)“过患有三,一、由受用因所生过患者,谓应思惟任何精妙色香味食,为齿所嚼,为涎所湿,犹如呕吐。二、由食消化所生过患者,谓思所食至中夜分,或后夜分,消化之后,生血肉等,诸余一类变成大小便秽不净,住身下分。此复日日应须除遣,及由依食生多疾病。三、由求饮食所起过患,此有五种,(一)由为成办所生过患者,谓为成办食及食因,遭寒热苦,多施劬劳。若不成办忧憾而苦;设若成办,亦恐劫夺及损失故,发起猛利精勤守护,而受诸苦。(二)亲友失坏者,谓由此故,虽父子等互相斗诤。(三)不知满足者,由于饮食爱增长故,诸国王等互相阵战,领受非一众多大苦。(四)无自在过失者,诸食他食者,为其主故,与他斗竞,受众多苦。(五)从恶行生者,谓为饮食,饮食因故,三业造罪,临命终时,忆念其罪,追悔而死,没后复当堕诸恶趣。虽乃如是,然亦略有少许胜利,谓由饮食安住其身,若唯为此故,依止饮食,不应道理。故应善思而后受用,谓由身住,我当善修清净梵行。施者施主,亦为希求殊胜果故,榨皮血肉而行惠施,亦当成办彼等所愿,令得大果。又应忆念《集学论》(寂天菩萨著)说,应当思念饶益施主,及身中虫,现以财摄,于当来世,当以法摄。又应思惟当办一切有情义利,而受饮食。《亲友书》(龙树菩萨著)亦云,‘应知饮食如医药,无贪嗔痴而近习,非为骄故非慢故,非壮唯为住其身。’”
    前段说明:食物在我们未吃之前是很鲜美,颜色很好看,但吃下去之后就不一样了;而且人为了求取饮食,可能需要很劳累的去取得,为此一直很辛苦。为了饮食而引发贪欲,致使在一生中浪费了太多时间为了饮食而工作;得到了之后又有怕被夺走的苦恼;而且由于贪求饮食的缘故,使我们造作了很多身口意的恶业。反观菩萨的法行,若要菩萨为了求饮食而造恶业,那他宁愿饿死。
    我们取用饮食不应以食物的美好而生贪着,而是要以“为了要维持此身体来修善法,以及为布施、供养寄生在身体内的那些小虫”的心态来摄取饮食才对。而且要在心里存有“现在我摄取这些饮食来供养体内的八万四千虫,现在以财物施,以饮食来行布施,日后我更要以佛法来度化它们,以为法施”的意乐;然后以此意乐来受用饮食。更进一步说,我是为了无边众生的义利才来受用这些饮食,把饮食当成药石来受用,不应是为了增长自己的贪、嗔、痴等烦恼,也不是为了身强体壮而受饮食;只是为了安住此身躯以便修行善法的缘故。这些是下座后有关“饮食知量”的修持准则。
    关于悎寤瑜伽,(50页最后1行)“精勤修习悎寤瑜伽,于眠息时如何行者。《亲友书》云:‘种性之土于永昼,夜间亦过初后分,眠时亦莫空无果,具足正念于中眠。’此显永日,及其夜间初、后二分,若正修时,若其中间,如所应行。故行坐时,应从五盖,净修其心,令不唐捐,如前已说。此与护根、正知三中,皆具修时修后二法,此中所说,是修后者。眠睡现行是修后事,故此莫令空无果。如何眠者,谓于永日及夜三分,于(夜之)初分中,修诸善行,过(夜之)初分已至(夜之)中分时,应当眠息,诸为睡眠所养大种,由须睡眠而增长故。若能如是长养其身,于诸善品修二精进,极有堪能,极为利益。”关于这点,我要补充说明:我们睡眠是一定要的,不睡不行,虽然得到三摩地,证得“止”功德的时候就可以断除睡眠;但在这之前我们还是需要睡眠的。
    “临睡息时,应出房外,洗足入内,右胁而卧,重叠左足于右足上,犹如狮子而正睡眠,如狮子卧者。”(51页第5行) 这个说法是小乘有部的说法,大乘的说法不一样,大悲心具有四身果位,对佛功德的描述认知不同。这里一定要用狮子卧的理由是小乘有部的说法,认为世尊虽然经由持续地修行而进入资粮道,然后加行道、见道、修道,乃至无学道,而证得佛的果位,但因为成佛时的身体,是由他的父母净饭王及其王妃所生的,是由惑业所感召的有漏身体,虽然成佛了,但是这个身体是有漏的,不是无漏的。因此(51页第6行)“犹如一切旁生之中,狮力最大,心高而稳,摧伏于他。如是修习悎寤瑜伽,亦应由其大势力等,伏他而住,故如狮卧。饿鬼诸天,及受欲人,所有卧状,则不能尔。彼等一切悉具懈怠,精进微劣,少伏他故。又有异门,犹如狮子右胁卧者,法尔令身,能不缓散,虽睡沉已,亦不忘念,睡不浓厚,无诸恶梦。若不如是而睡眠者,违前四种,一切过失,悉当生起。”
    为了不使诸位因听受时间太长而起昏沉、掉举,今日就讲到此为止。
【专有词汇】    依据中国北京民族出版社于1985年3月出版,张怡荪主编的《藏汉大辞典》
    注一:相续、流,自体前前后后众多刹那所成的事物。传统、系统,前后不断一脉相承的系列。自相续──新陈代谢的肉体。心相续──前后演变的心思。
    注二:定解的藏文有确定、决定、肯定、一定、真实、真正、确实不假等意思。 
附录一
启胜道门道次师承启请文──     启请文              配合《上师供养》资粮田图具德珍贵根本之上师  A.喇嘛宗喀巴大师──根本上师,
请来安住我顶莲月座    外相为宗喀巴大师,内在为释迦
并以甚深恩惠摄持我    牟尼佛及其金刚持的官续相
赐予身语意之诸成就            B.“广大行派”(方便)传承上师无比导师世尊人天师  薄伽梵
贤圣补处尊主阿逸多  主尊:弥勒佛(无能胜)
胜者记别圣教无著尊  1 圣者无著菩萨
此三佛陀菩萨我启请 
赡洲智者顶饰之世亲  2 世亲菩萨
证得中道圣教解脱军  3 圣者解脱军
安住信地大德解脱军  4 大德(尊)解脱军
开世间眼三尊我启请 
转依希有奇特最胜军  5 最胜军(殊胜军)
以其深道修心调伏军  6 调伏军
成为广行珍宝遍明照  7 毗卢遮那──(寂护)
众生亲友三尊我启请
广弘智度胜道狮子贤  8 狮子贤
全持胜者教授古萨利  9  大古萨利
慈惜一切有情妙净善  10 小古萨利(妙净善)
众生舵手三尊我启请
内心证得菩提之金洲  11 金洲上师
继诸大乘传承之燃灯  12 阿底峡尊者(吉祥燃灯智)
显扬贤道珍贵之大师  13 种敦巴杰微炯内(佛陀生处)
教法中柱三尊我启请          C.“甚深见派”(智慧)传承上师言语无比胜导释迦主  释迦牟尼佛
聚集胜者诸智妙吉祥  主尊:文殊(妙吉祥)
直观深入至圣之龙树  1 圣者龙树菩萨
言教顶饰三尊我启请
显扬圣者旨趣之月称  2 月称
月称高足大正理杜鹃  3 大正理(智)杜鹃
以及佛子正理之杜鹃  4 小正理(智)杜鹃
正理自在三尊我启请
如来直观甚深之缘起  5 阿底峡尊者(吉祥燃灯智)
显扬贤道珍贵之大师  6 种敦巴杰微炯内(佛陀生处)
赡洲庄严二尊我启请          D.噶当“道次派”传承上师相应自在具德衮巴哇  主尊:衮巴哇•汪秋坚赞(自在幢)
依持甚深三昧纽苏巴  1 纽苏巴(《广论译》“内邬嗉巴”)
全持调伏箧藏塔玛巴  2 塔玛巴•噶瓦达僧
边鄙明灯三尊我启请
勇猛精进修习空狮子  3 洛札•南喀生格(虚空狮)
贤圣赐予加持虚空王  4 堪钦•南喀生波(虚空王)
断除世间八法贤狮子  5 堪钦•生格桑波(狮子贤)
杰色桑玻诸尊我启请  6 杰色•脱麦桑波(狮子无著贤)
以觉心视众生为子女  7 洛札珠钦•南喀坚赞(虚空胜利幢)
天中天所摄受及加持
浊世引导有情胜善友
虚空胜幢尊者我启请          E.噶当“教典派”传承上师继承胜者善友博多瓦  主尊:博多瓦•仁钦赛(宝明)
智慧无比无敌霞惹哇  1 霞惹哇•雍丹札(功德称)
奉行菩提心之切喀哇  2 切喀瓦•耶协多杰(智金刚)
满众生愿三尊我启请
教证君王菩萨吉布巴  3 吉布巴•却吉紧赞(法幢)
无垢经教自在学者主  4 拉•隆吉旺曲(教法自在)
三界众生珍贵之怙主  5 拉•旧维贡波(众生怙主)
大雄长老三尊我启请
清净戒律香气桑钦巴  6 桑钦巴•达玛索南(盛福德)
十万律部君王措那巴  7 措那瓦•喜饶桑波(智慧贤)
穷尽毗昙大海门札巴  8 门札巴•楚臣札喜(戒吉祥)
有情导师三尊我启请
精通甚深广大佛正法  9 札廓堪钦•却嘉桑波(法依怙贤)
一切有缘众生皈依处
以贤事业弘扬诸教法
具德上师足下我启请          F.噶当“教授派”传承上师大德成就自在促青巴  主尊:京哦•促青巴(戒律燃)
如法依止善友熊奴宇  1 大甲域瓦•熊奴宇(童光)
以胜乘道修心杰贡主  2 杰贡饮波•迅努札巴(童子称)
胜者之子三尊我启请
希有功德藏主佛陀子  3 桑杰温敦(佛德)
贤圣赐予加持虚空王  4 堪钦•虚空王
断除世间八法贤狮子  5 堪钦•狮子贤
杰色桑玻诸尊我启请  6 佛子无著贤
以觉心视众生为子女  7 洛札大成就•虚空胜利幢
天中天所摄受及加持
浊世引导有情胜善友
虚空胜幢尊者我启请           G.格鲁派(即“新噶当派”)传承上师无缘悲心大藏观世音
无垢智慧至尊妙吉祥  主尊:宗喀巴(善慧名称)
雪域智者顶饰宗喀巴
罗桑札巴足下我启请
成就自在之绛白嘉措  1 绛白嘉措(曼殊海)第八世嘉瓦仁波切
言说大日吉祥之克珠  2 克主•格雷贝桑(善乐吉祥)
耳传教授藏主巴索杰  3 巴索•却杰坚赞(法幢)
无比上师三尊我启请
获得双运身却吉多杰  4 珠钦•却吉多杰(大成就者•法金刚)
现证三身嘉瓦温萨巴  5 嘉瓦温萨巴•洛桑顿珠(善慧义成)第三世班禅
教证君王桑杰耶舍主  6 克珠桑杰耶舍(佛智)
大德贤哲三尊我启请
罗桑却吉坚赞能持尊  7 罗桑却吉坚赞(善慧法幢)第四世班禅额尔德尼
及其心子之衮却坚赞  8 衮却坚赞(胜宝幢)
显扬贤道之罗桑耶舍  9 罗桑耶舍(善慧智)第五世班禅额尔德尼
圣主上师三尊我启请
广弘释教之阿旺将巴  10 至尊•阿旺将巴(语王慈)
及其心子洛桑年札尊  11 洛桑年札(善慧誉)
犹如大海云丹塔耶主  12 云丹塔耶(德无垠)
具恩上师三尊我启请
罗桑耶舍遍弘教法主  13 赤钦•丹巴饶杰(善慧妙智教法增广)
罗珠桑玻普度诸有情  14 罗珠桑玻(善慧解脱•慧智贤)
罗桑善知布施佛正法  15 榜却堪钦•罗桑京巴(善慧施)
无等上师三尊我启请
开示牵引善缘四教证  16 杰赛•格桑凡增(贤劫持教)
教说行持二者具无双
深恩无等根本之上师
我以三门恭敬诚启请
多闻教法广弘盛坛城  17 杰•格桑巅簪克珠(贤劫持教智成)
显扬修二次第野兽影
善缘化机明灯白莲亲
巅簪克珠足下我启请
无余积集三世依处身  18 达波仁波切(帕绷喀仁波切的根本上师)
精宣罗桑将贝善说语     罗桑张贝伦珠嘉措(善慧妙吉祥任运成就)
自成三学因果大海意
有恩化现之身我启请
以慈持戒等诸圣者财  19 帕绷喀仁波切(慈氏持教事业海)
善满心流护持佛教主
披着四种事业大海衣
普遍至尊上师我启请
罗桑札巴及诸胜者智  20 赤绛仁波切(善慧智持教海)
摄一执持无垢胜教主     (此偈颂由廖本圣居士恭译)
集化无量坛城海怙主
大恩上师足下诚启请
双运近传珍异大宝藏  21 色贡仁波切(阿旺要敦)
此世证得双运度善缘
示双运道阿旺根敦尊
我兹启请赐予俱生智
以佛罗桑经续正教法  22 宋仁波切
心流无余希有勤精进
高举佛教胜幢有恩主
具德上师足下我启请
善持佛教心命之胜幢  23 巅津嘉措(语王善慧持教海)
波涛大海善心语自在
三界之王无比无等有
证得解脱尊前我启请
善持实净佛教之心命  24 喇嘛梭巴仁波切
娑婆无等唯一之庄严
引导殊胜解脱息界尊
圆满资格上师我启请
直观一切广大经典眼
善缘走向解脱胜津渡
由悲感动善用方便尊
令人明了善友我启请
愿于具德上师一生事    总启请文
刹那亦不生起颠倒见
以视所作皆善感恩信
愿有上师加持入我心(《启请文》偈颂由高明道居士恭译) 
第二讲  教授殊胜及听闻轨理    寂天菩萨说:“饶益自己善业的心,尚且不曾在梦中出现,怎么可能会去想到利益其他的人呢? 自利都不想了,怎么能够去成办利他呢? ”(“彼等为自利,尚且未梦及,况为他有情,生此饶益心? ”《入菩萨行》第一品第二十四颂)。
    今天我们在获得这个暇满人身的当际,不但修学佛教的诸逆缘都已排除,而且修学佛法的很多顺缘也都具足了,所以在得到暇满人身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去成办善业、利益他人。如果在得到这个具有大能力的人身,可以去成办善业时,却不好好的去断恶修善,再也没有比这个更欺蒙、更愚痴的事了。因此不自欺,不虚度此珍贵的暇满人身是很重要的。今天我们能够值遇真正的教法,修学到佛法的心要,就应依于闻、思菩提道次第,进而调心,调伏自己的心相续。事实上,听闻菩提道次第的主要目的,是在调伏自心的烦恼,如果只是博闻教法而不去实修,就像教法的骗子,不会得到任何的利益。如果自认为什么都知道,心呈僵硬、骄慢的话,佛法对他不但未能调柔心相续,反成戏论,这样是很不好的。所以,不论是说者或是听受的人,都要依着菩提道次第的教授进行闻思修,来达到调心的目的,这种认知是很重要的。
    我们所听闻的与所行持的法是指什么呢? 如何区分、判别哪些法是我们要修持的? 什么是法的界限(分界点)? 就如阿底峡尊者所说:“什么是法的界限呢? 就是你要着眼于希求来世的义利。如果只为今世义利而去礼拜、旋绕(经行)听法的话,这不是佛法的修学者。我们应该要以未来生生世世的益利做为诉求,来修学佛法,这才是法的界限、法的最究竟,才能够成佛。”就算你所修学的是大乘的教法,是正法,可是动机(发心)却是为了今世的益利,那是造入三恶道的因,是非常危险的。如果说,我们修学佛法是为了自己下一世得到人天的果位,这样可以吗? 其实,如果只为下一世得到人天的果位,就和为今世修好福报是一样的,一旦恶业现前,还是会堕入三恶道的,所以说是不究竟的。
    因此,如果我们不从根本上断除轮回当中,这个以行苦为主体的五蕴合成的身体,就算过去所蒙受的痛苦已经很多了,但是未来还是会因此五蕴身,不断地蒙受更多的痛苦,这是必然的。那么,如果只断除个人自己的行苦可以吗? 不可以的,因为我们所修学、所行持的这个法是大乘法,却因为自己的动机──只为断除一己之苦──而掉入小乘道去了,令所得到的果位也成为小乘果位,这是不可以的。仅仅所修的法是大乘法,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心也一定要是个大乘行者才可以。
    大乘、小乘的分野,是以我们的心相续有没有发菩提心来判定的。因为我们所修的是大乘法,就要认识到,如同我蒙受无边的痛苦,那无边的众多如母有情,也都和我一模一样的受着无边的痛苦,因而生起“我一定要解除所有众生痛苦”的那种心力,如果这心力无法生起,是不可能修大乘法的。无始以来到目前为止,我们都是为“我爱执”所驱使;现在,我们很幸运地听闻到大乘教法,我们必须去除我爱执,反过来修学“爱他执”。然而要使爱他执的心自然生起,是必须恒常地串习,养成习惯,才有可能,只有一、两次的修习是生不起来的。因此依教修学。不断地串习,就会渐次地得到菩提心。
    菩提心是什么呢? 很明白的说,“是为了要把所有众生安置在佛的果位,所以我要成佛”。“要把所有众生安置在佛的果位”是利他;换句话说,为了安置我之外的其他众生于无住涅槃的果位上,我必须先成佛。怎么修呢? 就像世尊一样,他也不是一修就成佛的,他刚开始的时候,也是先遇到善知识,再于依止善知识之上修学道次第,然后依次不断地修学而成就佛道的,我们的修学也当如是。佛陀的示现也都是为了摄受后世这些随行弟子而作的,要成就佛道的行者,就必须依止佛法来修学。
    如何修学佛法呢? 佛法的修学次第就是我们必须先听闻,然后思惟,再进而串习。如果只有听闻,只是用耳朵听一听,这样是没有办法串习修学的,应该要更进一步地去思惟,在思惟之上再进而去串习修学。应该是闻、思、修三者互不分离,一以贯之地去修学,而成就佛道。
    以上我所讲的是出自《入菩萨行》的内涵,这部论著的作者是寂天菩萨。《入菩萨行》的全部内涵是在讲授菩萨的行持之理。就像盖房子,若下层的地基尚未打好,就不可能加盖上一层的房屋。同样的,如果我们想要修学伟大的菩萨行,就必须先把前面的共道基础,也就是下士道次及中士道次的道体先建立起来。在座的诸位,也许有人已经听闻并修学过下士道次及中士道次的教授了,不过,佛法本应要恒常、反复的修习,再听一遍只有好处,并没有坏处。接下来我不再漫谈,而是以《广论》的科判作为基础,将整个学佛的道体做一次简扼的介绍,以此来为大家建立一个完整的概念。
    或许有人会质疑说,科判无法含括所有的细节,恐怕会有遗漏。有关这个疑问,我们可以这样来解释:如果你是一位具有大智慧,而且又有很好的因缘及很大心力的人,那么你就应该要广学《广论》,而且要精进地、好好地去学,并且确实地去修行。但是如果各位也像我一样,既没有什么功德,也没有什么精进力,又没有分辨的智慧,只是想要把所学到的简要教授用在自己的修行上,这样也就够用了。就像富豪人家,物资丰足,随时想要煮顿饭菜,就有很多的材料可以取用;可是富人就算有很多食物,一个人也只有一个胃,无法消化所有的食物。所以说,一位很谦虚的平凡人,虽然只有一个很小的炉子自炊自煮,也同样能饱足自己的肚子;也就是说,虽然做饭的材料很少,炉子也不是很好,但实际上,因为吃的有限,肚子一样会饱的。同样地,《广论》的科判虽然不是很广,不能涵盖所有的道体内容,但是用来建立我们的概念,如同令自己肚子饱一样,也足够了。
    菩提道次第所教授的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所行的趣向佛果之道,如果我们每天可以做“从依师之理到止观双运”的菩提道次第道体的略修,也就是忆念修,这样就可以让你得到人生的核心要义,那这人生会很有意义;但是这必须用心去配合,由自心生起这个量,再一直修上去才可以。听闻教法不是只用来告诉别人,这样是不行的;在你修学的当下,心也就要随之忆念。因此,听受道次第的教授,不要问说别人有没有修,而是要将所听到的教授用来自我省思,看我的心修到什么地方了? 观自己有什么缺失,自己修正;自己有什么功德,自己随喜。如此依止去修才对。听受教法的时候,应该懂得听受教法的规矩,这样就可以让心入于佛法,并如理的与法相应。
    现在讲一个罗刹的故事,罗刹本来不是罗刹,而是一位国王的伙夫。国王喜欢吃肉,有一天他找不到肉给国王吃,就杀了一个孩子,把他当一般的肉煮给国王吃,国王吃了觉得味道鲜美,还想再吃,所以伙夫天天想办法去杀一个孩子来煮给国王吃。这时他已经变成罗刹而不是伙夫了。他接二连三杀了九十九位王子,最后剩下一位叫月菩萨的王子,也被罗刹抓了去。抓去的时候,月菩萨就哭了,罗刹问他:“你为什么掉眼泪,是怕我吗? ”月菩萨说:“我不是怕你。”“那你为什么掉眼泪呢? ”“是因为我向一位婆罗门求法,还没求到,也还没有供养他。”“是这样子啊!那好我先放你回去,供养完之后,再回来这里让我杀。”月菩萨答应了,就到婆罗门那里去行供养、求法,然后再回到罗刹的山洞来报到。罗刹见到他就说:“你怎么那么笨,还回来让我杀。”王子说:“我是一位菩萨,不打妄语,因为深信业果,所以根本不害怕。”“你这个人好奇怪!我先去把要炸你的油热一热,再来杀你。”罗刹想了一下,又问说:“你到底去婆罗门那里求什么法? 你先讲给我听,再杀你。”月菩萨说:“可以啊! 但是你要先铺设法座让我坐,我再说法。”罗刹听了,真的就去铺法座,而且在铺设法座的当下心就动了,“这个人从一开始就一直是这样诚恳,真的很令人感动。”因此启发了他的善根。等月菩萨为罗刹讲完法之后,“喔!佛法的镜子果然照到我的心。”从此罗刹就信了佛道。
    以上面这个故事做譬喻,连罗刹都可以听到了法而悔改,我们还不至于像他这么差吧! 后来罗刹请问月菩萨:“我杀了这么多人,罪障不是很重吗? 我的罪这么重,可以接受教授吗? ”月菩萨告诉他:“可以的,只要你一心专注,仰求佛法,然后痛改前非,一样可以受教。”由于当时罗刹的心整个的转变,生起渴求佛法的心,月菩萨说了很多偈颂,他一讲完,罗刹就完全体认到“佛法如镜”“法镜果真照见我的缺失,让我看到我的缺点。”从此以后就完全进入佛法的修学。就像这个公案一样,在我们听受菩提道次第教授的时候,菩提道次第就像法镜,是心的法镜,用来照自己的内心,而不是眼镜(去寻求别人的过失)。修学菩提道次第主要是在修心,在听受的当下就要调伏自己的心续。
    接下来开始讲《广论》的本文,先是礼赞文:“南无姑如曼殊廓喀耶……”(第1页)造此论者敬礼至尊文殊菩萨。然后礼赞导师──释迦牟尼佛,他是贤劫千佛的第四尊佛。接着礼赞传承教法的两位菩萨──弥勒菩萨与文殊菩萨;之后是执持教证功德,佛所授记的菩萨──龙树菩萨与无著菩萨。也就是说,我向导师释迦牟尼佛及文殊、弥勒、龙树、无著四菩萨稽首礼赞。菩提道次第教授,是经由世尊及几位菩萨没有间断的传承下来的,这样的教授汇归于阿底峡尊者,又传承不断地依次传至自己根本上师为止的所有善知识,对于这些祖师大德,他(造论者──宗喀巴大师)至诚地敬礼。所传承的教授是什么呢? 三士道次第教授。事实上,区分为三士道次第教授,是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众生的根器不同,有些众生只想修学下士道,他就可以依着下士道来修学;心量大一点的可以依中士道来修学;如果他是修学上士道的,可以把之前的下士道转为共下士道,中士道转为共中士道,以共道基础来成办上士道的修学,是依这样的次第来学。
    我们修学三士道次第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将动机安立在菩提心之上,要以非造作的、具相的(真实的)菩提心为前提,来修学道次第。非造作的菩提心,除非是无始以来已经修习过,否则很难生起。然而,就算我们没有非造作的菩提心,但是行者在听受或修学道次第的时候,仍应该以菩提心作为动机,在菩提心的摄持之上,去修学下士道及中士道。事实上也是这样的,不经由初级班怎么可以进入进阶班呢? 因为我们所学的是大乘教法,所以要以菩提心为修学的动机,而下手处仍是从下士道、中士道依序开始。为了明白的阐释道次第的教授,造者并不广说漫谈,就直接把精要抉择出来教授,做为修学指导,就像照亮暗地的明灯一般。
    接着讲造论的因缘是什么? 原因之一,是为了我个人生生世世都能够深广的实修菩提道次,其次,也为了引导与我同样有善根因缘的行者往赴佛地,趋入成佛之道,所以我造这部论著,不管是广或略的道次第教授,都是一样的。
    整部论由四个门径来说明这个教授:“甲一、为显其法根源净故开示造者殊胜”;“甲二、令于教授起敬重故开示其法殊胜”;“甲三、如何讲闻二种殊胜相应正法”;“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之次第。”
    关于造者殊胜这部分,我就不广说阿底峡尊者的历史了。简要的说,造者殊胜分三:“乙一、圆满种中受生事理;乙二、其身获得功德事理(教、证功德);乙三、得已于教所作事业。”(第2页最后1行)。关于阿底峡尊者本身如何在种姓当中受生的道理,如拿错大译师所造《八十赞》云:“东萨贺胜境,其间有大城,谓次第聚落。其中有王都,名为有金幢。其宫极广博,受用位饶盛,等支那国王。其国王善胜,妃名吉祥光。父母有三子,名莲藏月藏。并其吉祥藏,太子莲华藏,有五妃九子。长子福吉祥,现时大善巧,称为陀那喜。幼子吉祥藏,比丘精进月。次子月藏者,即现至尊师。”(第3页第1行)。尊者获得功德事理,分为二点:“丙一、知见广博获教功德事理;丙二、如理修行获证功德事理。” 关于教功德方面,尊者在“二十一岁以内,学习内外四共明处。声明、声明、工巧业明、及医方明,善巧究竟。”“十五岁时,仅闻一次正理滴论(辩经),与一黠慧戏论外道兴辩,令彼堕伏,美誉遍扬。”不只如此,又依止很多师长去求受灌顶,在二十九岁以前,于多位获得成就的上师前,习金刚乘教典教授,善巧无余。接着他又随请大众部持律上座,已证得加行道一分真实三摩地者,其号戒铠为亲教师,而后出家。“三十一岁,习学相乘内明,上下诸藏。”“由是度越自他诸部宗海彼岸,故是无倒解了一切教正法中枢要处者。”(第4页第2行)
    尊者如理依着教法而得证的功德有哪些呢? 真正证悟了增上戒学功德、增上定学功德及增上慧学功德。尊者善巧地圆满成就了增上戒学的功德,包括:最胜别解脱律仪、菩萨律仪还有金刚乘律仪。在持守别解脱律仪方面,尊者皆能圆满的守护,即令很小的学处也不坏失;并且是第一位精通十八部粗细比丘戒的微细差别,所以成就大持律上座的美名。
    在菩萨律仪方面的成就呢? (第4页最后1行) “总具修习慈悲为本,菩提之心众多教授,特依金洲大师,多时修习,至尊慈氏(弥勒菩萨)妙音尊(文殊菩萨),传授无著及寂静天,最胜教授(学习爱他胜自的菩提心)。如赞中云‘能舍自利以利他,为胜是即我师尊。’谓心发起,爱他胜自菩提之心,以此愿心所引行心,受学菩萨广大妙行,学受随行所有学处,行贤妙故,能不违越诸胜者子所有制限。”制戒及遮戒学处都能够好好的守护着。
    在金刚乘律仪的功德上有哪些成就呢? 成就定学的“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三摩地(第5页第7行),“如是于三种律仪(别解脱律仪、菩萨律仪及金刚乘律仪)净戒学处,非仅勇受,如其所受随行防护,不越制限,设少违犯,亦以各各还出仪轨,疾疾令净。如是净传(尊者清净的传承),应知是诸通达圣语扼要智者,所喜爱传。随诸正士应当修学。”有关受戒后的防护不犯,尊者随时带一尊佛塔在身边,以便犯戒时可以马上净除还初。
    其次是成就增上定学的功德,分共与不共两种:(第10行)“共者谓由奢摩他门(止),得堪能心(得到身心的堪能)。不共定学者,谓具极稳生起次第(三摩地、密乘)。”至于成就慧学中,也分共与不共,共者谓得止观双运毗钵舍那三摩地(止观双运定)。不共者谓得圆满次第殊胜三摩地。”
    (乙三)在得到教证功德后,尊者如何执持于圣教所作事中分两点说明:(第6页第1行)“丙一、于印度所作事理;丙二、藏中所作事理”。关于尊者在印度所作事理者,(第6行)“于胜金刚座大菩提寺,曾经三次以法战败外道恶论住持佛教。即(使)于自部(自宗),上下圣教,所有未达,邪解疑惑,诸恶垢秽,亦善除遣,而弘圣教。故一切部(所有宗派),不分党类奉为(头)顶(的庄)严。”尊者在西藏中所作事理者。“天尊师长(智光、菩提光)叔侄,如其次第起大殷勤,数数遣使洛拶口缚]贾精进狮子,及拿错戒胜,往印迎请。菩提光时,请至哦日(阿里)铎,启请治理佛陀圣教。依是因缘,(尊者)总集一切经咒要义,束为修行次第,遂造《菩提(道)炬论》等,而兴教法。此复住于哦日三载,聂塘九岁,卫藏余处,五年之中,为诸善士,开示经咒教典教授,罄尽无余。圣教规模,诸已没者,从新建树。诸略存轨倍令增广,诸被邪解垢秽染者皆善治除,令圣教宝悉离垢染。总之雪山聚中前弘圣教,谓圣静命及莲华生,建圣教轨。然由支那和尚堪布,解了空性未达扼要。以是因缘,谤方便分,遮止一切作意思惟,损减教法,为莲华戒大阿闍黎善破灭已,决择胜者所有密意,为恩极重。于后宏圣教,则有一类妄自矜为善巧智者及瑜伽师,由其倒执相续部义,于教根本清净梵行,作大损害,为此善士,(尊者)善为破除。复能殄灭诸邪执著,弘盛增广无倒圣教,故其深恩普遍雪山一切众生。”第一门径“为显其法根源净故开示造者殊胜”简介到此。
    接下来讲说第二门径,为令学者能够对于教授起敬重故,开示其法殊胜,分四点说明(第8页第10行),“此论教授殊胜分四,一、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二、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三、易于获得胜者密意殊胜;四、极大罪行自趣消灭殊胜。”“通达一切圣教无违”的意思就是说:“谓于此中解了是一补特伽罗成佛之道,此复随其所应,有(的)是道之正体,有(的)是道之支分。”(第9页第1行),换句话说,不论是哪位众生,当他修学佛法的时候,有些道是佛法修行的根本正体,有些是支分,但彼此不互相排斥取舍,是一位补特伽罗成佛必要的修行根本,所以称为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如果这样讲的话,很明显地,所有的经教、经典──甘珠尔(经藏)、丹珠尔(论藏)都可以经由五大部论(《释量论》、《现观庄严论》、中观的论典以及戒律、《俱舍论》),涵盖摄归到菩提道次第上来。比如说戒律是属于中士道次,《现观庄严论》是属于大乘成佛之道的;中观则可以安立在胜观里,《释量论》可以摄入到四谛法门和胜观里面的,所以不论你学五大部论也好,大经大典也好,都可以涵盖摄归到道次第的教授里来修学,所以说圣教无违。
    包括密乘,可以分成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每个密乘续部的内涵也都是用以成佛的。换句话说,没有一个教法、教授是不能成佛的,乃至于一个字都可以引为成佛之用。既然整个所学的法都可以引为菩提道次第修学,自然可以称为圣教无违。佛说教法的用意,是让众生能一分一分地尽除垢染,圆满功德。也就是说,佛所说的教法,没有哪一点是对众生没有用处的,所有一切的教典都可以涵摄到菩提道次第的教授里来修学,特别是针对大乘佛法的修学者来说,尤其是必须如此。有些法虽被安立为前行法,有些被安立为支分,然而这些都是能够引为道用的。
    至于“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是说佛法的修学,有的是“观察修”,有的是“止住修”,不管是观修或止修,都是修学,不能说修归修,讲归讲,这样是不对的,如果我们如理地修学道次第,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而把一切圣言引为教授。
    “甲三、易于获得胜者密意者,至言及论诸大教典,虽是第一最胜教授,然初发业未曾惯修补特伽罗,若不依止善士教授,直趣彼等难获密意。”(第14页第5行) 就是说,如果你未能依着道次第修学,即使学了很多之后,心也会散掉,收摄不回来;而且若是没有遵照这样的教授,也很难获得佛的密意,即使获得,耗费的时间也会很久,因此又提到“若能依止尊长教授(即《菩提道炬论》),则易通达,以此教授,能速授与决定解了经论扼要。”(第7行)
  “甲四、极大恶行自趣消灭殊胜”,极大恶行就是谤法。(第9行)“一切佛语,或实或权,皆是开示成佛方便。有未解是义者,妄执一类为成佛方便及执他类为成佛障碍,遂判好恶,应理非理(非理作意),及大小乘,谓其菩萨须于是学,此不须学,执为应舍,遂成谤法。……”这样去执持的话,会变成谤法重罪。如果修学者可以对前面所提到的三个殊胜产生定解,很自然的,就可以把第四个极大恶行“谤法重罪”消灭,至为殊胜。
    本教授次第的第三门径:(15页第7行)“如何讲听二种殊胜相应法中分三,一、听闻轨理;二、讲说轨理;三、于完结时共作轨理。”
    听闻轨理的方法:首先我们一定要思惟闻法的所有胜利;接着对说法的法师和法本身要发起恭敬承事;再来应有正行听受的轨理。听闻佛法有何种胜利呢? 《听闻集》说:(第9行)“由闻知诸法,由闻遮诸恶,由闻断无义,由闻得涅槃。”经由听闻,可以让我们了知很多佛法;再者,听闻之后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就能“由闻遮诸恶”。由于听闻的功德,把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断除,做到“由闻断无义”。把听闻深入结果,证得解脱成就佛的果位──由闻得涅槃。
    听闻轨理第二项,对于法及法师发起恭敬承事者,如《地藏经》云:(第16页第7行)“专信恭敬听闻法,不应于彼起毁谤。于说法师供养者,谓于师起如佛想。”本来诸法师说法前,我们应该要先铺设法座的,这并不是因为那位说法师很了不起。比如说,汽车很好、很华贵,但是我们买车并不是因为汽车的华贵,而是因为有需要。就像这个比喻一样,是法师所说的法很重要,我们为了要听受的缘故,才庄严陈设法座。所以说,我今天坐在这个法座上,并不是因为我有多了不起、有多尊贵,而是我所要讲说的佛法很重要。
    最后是正听闻的轨理,听闻的方式有二:一、断器三过;二、依六种想。
    关于“断器三过”,佛陀常讲,“谛听谛听,善思念之”,第一个“谛听”的意思是指,当我们在听受的时候心不可散乱。也就是把第一个过失“器皿倒覆”改过来,断除散乱心。第二个“谛听”是说,闻法之后我们必须好好的忆念思惟,不要听完就忘了,如同“器有穿漏”,杯子有破洞,进去后又流失掉,不可以的,这种过失要断除。再过来的“善思念之”是什么意思呢? 去除“杯子的杂染”,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听法的时候,若染着世间八风的动机,以为听法可以得到名闻利养,听法就可以和别人竞争,以致于想得到美名妙誉,这种听法的心态,就如同杯子有垢染,盛再干净的水也都会染浊,一定要断除。所以要善思念之,殷切的去思念。
    总的来说,所谓断器三过就是说:你虽然来听法,但心不在焉,没听进去──“如器倒覆”,这个过失是要避免的;接着是说杯子有杂质,你起了邪念头,以不清净的动机来听受教法;再者,虽然你没有前述的二个过失,但是听过之后就又忘失掉了,就像“器有穿漏”也是不行的。所以这三个过失我们应该先断除。
    (丙三)正听闻轨理第二种是(丁二)依六种想:“戊一、听法者要当患病想”,这不是邪见,不是把“无病”硬说是“有病”,事实上我们是在大病当中。(17页第9行)“延长难疗,发猛利苦,贪等惑病,于长时中,而痛恼故,于彼应须了知是病。”就像凡夫一样,生病的时候医生告诉你不能这样做,你就不会做;要你这样做,你就照做。事实上,自己的病是很重的,也已经很久,很难治疗,应发猛利的心想:我贪等的一切烦恼就是我病的所在,所以将所听受的教法当做法药,用来治好自己的病。
    (戊二)对说法的法师至诚的当医师想,(第12行)“于说法师住如医想者,如遭极重风胆等病,便求善医,若得会遇发大欢喜,随教听受恭敬承事。如是于宣说法善知识所,亦应如是寻求,既会遇已,莫觉如负担,应持为庄严,依教奉行,恭敬承事。”遇到善知识不要觉得是负担,而要觉得庄严,就像有人身上戴了很多的饰品,虽然实在是很累赘,可是不觉得是负担,我们就要用这种心情,对说法的法师视如医生一样,应该依教奉行,恭敬承事。
    (戊三)“于所教诫起药品想者。”对所说的法应起药想,(18页第3行)“如(是)诸病者,于其医师所配药品,起大珍爱。于说法师,所说教授,及其教诫,见重要已,应多励力,珍爱执持,莫令由其忘念等门,而致损坏。
    (戊四)像药一样的法,如果你殷重修学,贪等重病总是可以去除的。所以要非常慎重、严谨的修,对殷重修学作疗病想。(第5行)“犹如病者,见若不服医所配药,病则不瘥,即便饮服。于说法师所垂教授,若不修习,亦见不能摧伏贪等,则应殷重而起修习,不应无修。”就像我们一样,学了那么多法依然没有什么用。我们都没有例外,有一首偈这样说:“虽然具有重大意义的心法、心要已经广大的听闻过了,然而真正能去实修的,就像手掌上的毛一样的稀少。”既然我们都已经听过很多广大的教法,为什么实修就像掌上的毛一样的少呢? 虽然听过很多法门,并在广闻之后,也经过了思惟,然而用在实修的时候,却是少之又少,不能前进的原因就在这里。
    (戊五)要视佛陀为善知识想。“于如来所住善士想者,随念世尊是说法师,发起恭敬。”(20页第2行)
  (戊六)“于正法理起久住想者,作是思惟,何能由其闻如是法,令胜者教,久住于世。”(第3行)
  “说法轨理分四:一、思惟说法所有胜利;二、发起承事大师及法;三、以何意乐加行而说;四、于何等境应说不说所有差别。”(20页科判)
    思惟说法师的胜利,说法师本身不应该为名闻利养,去与别人比较竞争,起我慢嫉妒之心,这种贪求的烦恼不应该有。(最后1行)“若不顾虑利养恭敬名等染事,而说法者胜利极大。《劝发增上意乐》中云:‘慈氏,无染法施,谓不希欲,利养恭敬,而施法施,此二十种是其胜利。何等二十,谓成就念,成就胜慧,成就觉慧,成就坚固,成就智慧,随顺证达出世间慧,贪欲微劣,嗔恚微劣,愚痴微劣,魔罗于彼不能得便,诸佛世尊而为护念,诸非人等于彼守护,诸天于彼助发威德,诸怨敌等不能得便,其诸亲爱终不破离,言教威重,其人当得无所怖畏,得多喜悦,智者称赞,其行法施是所堪念。’于众经中所说胜利,皆应至心发起胜解。”
    发起承事大师(佛)及法者,对佛与法要起恭敬心,(21页第7行)“如薄伽梵说佛母(般若经)时,自设座等,法者尚是诸佛所应恭敬之因,故应于法,起大尊敬及应随念大师功德,及其深恩起大敬重。”
    说法者应以何意乐来说法,(第9行)“以何意乐加行而说中,其意乐者,谓应安住,《海慧问经》所说五想。谓于自所应起医想,于法起药想,于闻法者起病人想,于如来所起善士想,于正法理起久住想,及于徒众修习慈心。应断恐他高胜嫉妒(怕他人胜过自己),推延懈怠,数数宣说所生疲厌,赞自功德举他过失,于法悭吝,顾著财物谓衣食等。应作是念,为令自他得成佛故,说法功德,即是我之安乐资具。其加行者,谓先沐浴具足洁净,着鲜净服,于其清洁悦意处所,坐于座已,若能诵持伏魔真言,”原来说法者在没有上法座之前,应先将整个传承上师祈请文念诵一次,同时作忆念,然后从佛陀到我们的根本上师为止的所有师长融入我们的身心,上座之后,并应念诵《金刚经》的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第三讲  亲近善知识    正如寂天菩萨所说的,现在我们已经获得一个圆满具足,可以修学显密双运的人身,在这具有自主能力的当下,如果不好好地专注修学佛法,等死亡来临,定会堕入三恶道。一旦堕入三恶道,不要说是修学佛法,就是连佛的名号,也不可能再听到的。所以今天在得到人身时,应该专心一意地把握时间,将余生尽可能地投注于佛法的修学。当此成办佛法的内外因缘都已经具足之际,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可以让此得来不易的人身获得意义。
    暇满的人身比摩尼宝珠还珍贵难得,就算是获得了摩尼宝珠,也不过是去除今世的贫穷匮乏罢了,却不能避免三途苦。相反的,如果善用这个人身,就可以成办很多根本究竟的安乐,即令是短短的几分钟,就可以有成办转轮圣王果位的威力。
    如果我们不重视这个很宝贵而且难得的人身,从自利来说,就好象在一个具有百千万亿宝物的宝洲里,这座宝洲一直等着你去取宝,而且你也已经到了那个宝洲,却是空手而返。我们所希求的这个宝是正法宝,我们具有这个能够修学正法宝的人身,却不好好地去利用,反而迷惑散乱于今世无意义的事物上,然后再次地空手往赴下一世,这样是很不值得的。因为我们的人生都已经过了一半,因此我们要向前看,看来世的义利才是最重要的。大家都知道,唯一能够利益来世的方法唯有佛法。
    我们所修学的法,不应该只为求自己的下一世继续得到人天果位,也不该只是为个人的了生脱死而已,那我们应该怎么安立动机呢? 我们应该“为了解脱所有无边如母有情众生,脱离三苦的折磨,要将他们安置在佛陀果位的缘故,所以我必须成佛。”以此为动机去修学佛法。而修学佛法必需先了知,了知之前必先听闻,因此才有我们现在的听闻教法。
    我们所听受的教法,是三世诸佛所趣入之道──特别是龙树、无著菩萨所庄严的超胜传承──是所诠无不圆满、次第也无误的菩提道次第,是很多的祖师,包括阿底峡尊者的修学精髓。这样的菩提道次第教授,主要是用来调心,是每一位众生能从头到尾,一步一步地循序而上,完整修学显密双运的教法。
    如果弃舍、脱离菩提道次第,而有别的成佛之道的话,那我们根本不需要来这里听闻,事实上,就是因为可以依菩提道次第而成佛,所以我们才来听受这个教法。讲授菩提道次第,要由几个科判来说明它。
    次开为四门:“甲一、为显其法根源净故开示造者殊胜”;“甲二、令于教授起敬重故开示其法殊胜”;“甲三、如何讲闻二种殊胜相应正法”;“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之次第”。现在我们讲到“甲三、如何说闻二种殊胜相应正法”。
    说法前要先能够诵持《伏魔真言》,一般来说,我们以《心经》来替代。同时讲者必须(22页第1行末)“次以舒颜,具足审定义理所有喻因至教,而为宣说。”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以正理来安立而作说法,教就是先以正理来安立而讲说。然后为了让听者更容易了解,所以用譬喻来说明,又由于这个是有法源依据的,所以引用圣言来做教授。
    “于何等境应说不说,所有差别者:如《毗奈耶经》云‘未请不应说’,谓未启请不应为说,虽其请白亦应观器,若知是器,纵未劝请,亦可为说。”(第2段)很多祖师大德都有这种说法。一般而言,在听闻菩提道次第教授之前,我们对于师长都必须经过两、三年的祈请,之后,师长才予以说法的。有这种风俗,其理由倒也不是吝啬传法,而是为了让师长观察行者的法器,堪受与否;第二是看行者是否对法起敬重心和珍贵想。“未请不应说”,这种说法并非菩提道次第的作者编造的,这是有一段法源的。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成佛之后,四十九天沉默不语,也就是说没有人请法,之后梵天王基于应以诸正道度化众生,就以千辐经轮由天上降到人间,然后劝请世尊讲法。因此,世尊才去鹿野苑对五大弟子初转法轮。
    即使弟子已经祈请师长说法,仍然是要观察听受者的法器,如果不是法器,还是不应该为他讲说。相反的,如果观察发现这个行者是个法器,即便他没有劝请说法,仍应为他讲说。
    正讲说时的姿态以及该不该说,引用《毗奈耶经》(戒经)的说法有二十种:(第10行)“‘立为坐者不应说法,坐为卧者不应说法,坐于低座为坐高座不应说法,妙恶亦尔。在后行者为前行者不应说法,在道侧者为道行者不应说法,为诸覆头抄衣双抄抱肩及抱项者不应说法,为头结髻著帽著冠著蔓缠首不应说法,为乘象马坐辇余乘,及著鞋履不应说法,为手持杖伞器剑钺,及被甲者,不应说法。’返是应说,依无病也。”此是对师徒如何讲授、听闻教法的轨理作个简说。
    事实上,师徒之间经过一座的讲说听闻,就算是一座(座上修),后行也要作完结的回向轨理。(23页第2行)“于完结时共作轨理者。由讲闻法所获众善,应以猛利欲心回向现时究竟,诸希愿处。”这几次所讲的,是引导修学的前三个门径,是正教授的前行。
  “第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次第分二。”这是正行。(第11行)“一、道之根本亲近知识轨理; 二、既亲近已如何修心次第。初中分二:一、令发定解故稍开宣说;二、总略宣说修持轨理。”(第24页第7行)“由是亲近知识之理分六:一、所依善知识之相,二、能依学者之相,三、彼应如何依师之理,四、依止胜利,五、未依过患,六、摄彼等义。”我们所要依止的师长应具有十种德相,“如《经庄严论》云:‘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应依止。’”就是,善知识应该具有调伏的德相。指的是什么呢? 具有增上戒学的德相,“静”是指增上定学,“近静”是指增上慧学。
    或许有人有这种怀疑:“西藏人很重视上师(藏语‘喇嘛’),他们的教是‘喇嘛教’,所以说西藏的教不是佛教;关于依师之理当然是指依止上师的道理,这也是西藏人自己造的,不是佛经讲的。”事实并非如此,依师之理并不是西藏人新造的,法源是来自于佛说的《戒经》、显教(显乘)、密续(密乘)里都有的。《经集》(寂天菩萨编)里讲:“一切功德来自于上师,所以必须依止师长。”不仅如此,在佛说的广本的《般若经》,中本的《般若经》以及略本的《般若经》,经文开始的前面,都有讲到依师之理。在《华严经》里面,佛讲到说:“善财童子不但要观师如佛,依止师长修学佛道,还要观众生如佛。”各乘中皆有广说这方面的道理。
    《般若经》里面有一品“常啼菩萨品”,常啼菩萨为什么会常常哭呢? 因为他想要学《般若经》,可是一直没有遇到善知识,很焦心,常常哭泣,所以叫做常啼菩萨。因为常啼菩萨是这么殷切的渴求教法,并且欲求依止善知识,所以佛菩萨示现告诉他:“你的法缘在东方,有位法圣论师与你有缘。”当他得到此信息时的那种快乐,像是得到奢摩他的功德一般,非常的轻安欢喜。马上日夜无间地一心奔向东方,既不觉得渴、也没想到饿,只想去上师那里依止供养。
    常啼菩萨非常的穷,当他一心奔向他的法圣论师时,是以听法的心供养。当法圣论师问他:“你有什么好供养? ”“我没有什么可以供养。”但是常啼菩萨想,我应该供养的,便准备把自己的肉割下,拿去卖钱,好去买供品来行供养。于是常啼就跑到大街上去叫卖:“谁要买我的肉啊! ”梵天王不相信,以为他只是大声喊叫而已,是假意的,就化现成一位婆罗门到眼前。常啼菩萨就问他说:“你要买我的肉吗? ”婆罗门说:“我要买供养用的供品,只需要骨髓。你卖不卖骨髓呢? ”常啼菩萨说:“当然卖啊! 很高兴可以把骨髓卖给你。”马上就用铁石把身体部分砸碎取出骨髓。虽然他非常地痛,但是当他一想到,这样便能有能力供养师长,又能听受教法,得到很殊胜的利益,就非常的欢喜。
    在城里有一位富有人家的女儿,看到这个情况就问他说:“你为什么要受这种卖骨髓痛苦? ”常啼菩萨回答:“因为我想要听受法圣论师的教法,却没有钱买供品,所以要卖骨髓。”“你千万不要再这样做了!我去向父母请求,你需要的供品由我们来负担,助你成就这个因缘。”梵天王这时终于开口了:“原来你是真心的佛子,真的是想要在法圣论师前求《般若经》的教法,才舍身卖骨髓的。我只是在试探你的心,看看你是不是真的对教法那么虔诚,你果然如此,我很感动,我会祈求让你很快的恢复原状。”这位富有人家的女儿,于是到她父母那儿求取了很多的宝物,另外有五百位才女也愿意随同常啼菩萨,一道去法圣论师面前求受《般若经》,去修学这个法。
    但是法圣论师并没有马上为他讲法,法圣论师自己先修了七年的三摩地。七年之后,当他起座时看到常啼菩萨,就要摄受他。常啼菩萨立刻就殷切地铺陈法座,恭敬地请上师讲法。可是在洒扫净地时,没有水可用,他就把自己以及五百位才女的身体刺破,用血代替水来洒地。他们能以如此广大的心行供养,并殷重地祈请法圣论师为他们讲授教法。在听受教法的时候,常啼菩萨已经是大乘资粮道的上品,已得到法流三摩地的功德了。常啼菩萨以大乘资粮道上品的功德,仍旧不顾自己身躯的苦楚和疲厌,殷切猛力地一心求法,因此功德广增。法圣论师讲《般若经》,先用琵琶做比喻来讲授,当下常啼菩萨立刻跳升到七不净地(大乘的初地到七地,七种不清净地,八地以上才清净)的第七地,把两大阿僧祗劫的资粮全都圆满了。很明显的,虽然他所求受的《般若经》是很殊胜,但是能够令他很快圆满资粮的理由,是因为他能那么真诚地以密乘的教法去依止上师,因此他可以从一个凡夫地的菩萨位,迅速圆满的成就两大阿僧祗劫的资粮果位,进而证得七地。
    我们应该要知道这法源是来自于佛所说的依师之理,广、中、略三部《般若经》里都讲得很清楚。那么只要我们是佛陀的随行弟子,就应该要像常啼菩萨一样,尽所能地行持依师之理。至于什么是上师的德相呢? (24页第9行)“然于此中所说知识,是于三士所有道中,能渐引导,次能导入大乘佛道。”在此所说的上师需:一、具足增上戒学功德;二、具足正知正念为本体的三摩地的功德;三、具有通达真实意(智慧)的功德;四、广大听闻经律论三藏的功德;五、他必须有亲证无我空性智慧的功德;六、他的功德必须超过他的弟子;这是上师自身应具的德相。
    而在摄受众生时所需具有的德相有四种:一、能善巧的说法,要能很圆满的依次第引导;二、具大悲心,能调伏弟子相续的心,特别是要以大悲心为动机,引发其慈爱心;三、于利他能够精进,四、讲说教法不疲厌。要找到同时具有这十种德相的善知识是很难的。虽然最好能够十种都具足,但是由于很难找到具有这十种德相圆满的师长,所以只要具有主要的功德就可以了。什么是基本的德相呢? 就是功德胜过弟子、重视来世超过今生,以及重视他人超过自己。
    至于依止的弟子又该有哪些德相呢? 一、一定要能正住,不堕党类;二、有分辨善(正)说与恶(邪)说的智慧;三、对佛法具有特别希求之心;四、对法及说法的老师要能够敬信;更必须五、善摄心听;这五种。就像《释量论》中说,弟子必须具有分辨善恶说的智慧,而且必须没有嫉妒的垢染,如果心有垢染,听了也不会有什么意义。
    “如是应知,曾受法恩,特于圆满教授,导心知识,如何依止。其理分二:一、意乐亲近轨理;二、加行亲近轨理。初中分三:一、总示亲近意乐;二、特申修信以为根本;三、随念深恩应起敬重。”(29页科判)
    先说明“总示亲近意乐”,如何亲近善知识呢? “弃自自在,舍于尊重令自在者,如孝子心。”“谁亦不能离其亲爱能坚固者,如金刚心。”换句话说,不管谁对你讲什么,你都不会动摇,那亲近师长的心像金刚一样的坚固。对善知识的事业,“荷负尊重一切事担者,如大地心。”“荷负担已应如何行,”任何苦恼都不能动摇他那如轮围山环卫须弥山般的心。不但依师之理要很善巧,上师也要很善巧。举个公案:白教有位祖师冈波巴大师,住在高山上苦修,他让弟子背负包袱上山去。但弟子背负到一半就抱怨说:“住在那么高的山做什么? 让我背得那么辛苦。”冈波巴大师知道了,就立刻替弟子煮茶,给他东西吃。弟子说:“上师真好,吃的东西也更有味道。”总之,师长不能很善巧的话,弟子是会起烦恼的。上师要如何善巧的让弟子依止? 最重要的一点是上师一定要具有悲心,因为具有悲心才能摄受弟子,不让弟子堕三恶道的地狱。有些弟子因做错事而很烦恼,师长要忍耐,不要马上苛责排斥,要以善巧方便加重他的心力,慢慢的引导他不堕三恶道的地狱才对。
    “如世间仆使心者,谓虽受行一切秽业,意无惭疑,而正行办。”(30页第11行)就像仆人一样,无论主人叫他做什么也不会抗拒,只要是上师交给你的事,不论好坏,都要没有怀疑的去承办。“如除秽人心者,(弟子)尽断一切慢及过慢。”师长德行比较高,应予尊重,弟子应时时自处比较低劣。或许有的弟子会想:“我的种姓高贵,超过师长。”因而生起我慢;也有人以为,我比较有钱,上师比较穷(尤其生意人比较容易这样想);这些都是我慢心,应该断除的。“如乘心者,谓于尊重事,虽诸重担极难行者,亦勇受持。”“如犬心者,谓尊重毁骂,于师无忿。”毁骂包括轻蔑及辱骂二种,自认为没有做错,上师却对你轻蔑辱骂,而你对师长也没有生气的意念,这很困难吧! 如果上师对弟子辱骂得太厉害了,弟子心理不平,受不了,想要回嘴的时候,不妨如此想:“上师对我的轻蔑辱骂是一种加持,就如同持咒一般,可以消我很多业障,责骂我是给我加持,能令我早日成就。”要以这样的心去接受师长的责骂。不过这种事情,在当今很难。
    在西藏,有位祖师讲《大藏经》,刚开始有很多弟子跟随他修学。有一次他上课的时候,弟子求法心殷切嘛!想恭敬的求受,很早就到了,不过师长很晚才到,师长就说:“你们怎么那么早就到了。”把弟子们打了一顿。隔天弟子要来听课的时候,想说师长很晚才到,今天就不要那么早到,结果师长却到得很早,又骂他们怎么到的那么晚,又把大家毒打了一顿。师长在冬天特别找在很高很冷的雪山上教授经典,夏天又在很低热的地方教授,这些都带给弟子很大的困扰。结果那部《大藏经》全部听完的只有三个人。事实上,师长冬天把他们带到雪山上讲授,是为了尽除寒冰地狱的恶业;夏天把他们带到很低热的地方去,可以尽除热恼地狱的罪障;槌打弟子是为了消除过去的罪业。以现在而言,这位上师可能要移送法办。
    对上师的事情,“如船心者,谓于尊重事任载几许,若往若来悉无厌患。”就像船一样来来回回地往返,却不会为自己邀功,说我来回几次了;对师长的事业就应该像船一样,无有疲厌。就像玛尔巴上师教诫密勒日巴尊者的故事一样,尊者很辛苦地遵照上师的指示去建造九层的塔屋,上师说:“你造完之后,我就传你法。”尊者很高兴地造完塔。此时师长不但没有教他,反而把他打了一顿,还将他的行李丢出去,“学什么法!”这种情形不是一次、二次,或一年、两年,而是经年不断地折磨他。当时密勒日巴想说:“这位师长是不会传我法了。”于是逃走。之后去赶经忏,当他念到《般若经》的“常啼菩萨品”的时候,看到常啼菩萨依止师长的心是那么的恳切,就又立刻跑回去。我们是绝望的,即使念了几百遍的“常啼菩萨品”,心也不会动的,最多想说,我念了那么多的《般若经》,明天会不会有钱赚? 不过只要你不这么想,可能还好一点吧! 以上为亲近善知识所应有的九心。
    第二,“修信以为根本者”。信什么呢? 信上师如佛。信上师如佛的理由何在呢? 因为如果你可以真心的观你的上师如佛,那么至少不会生起寻伺上师过失的心。若以师长的功德,做我们主要的观察处,即能把寻师过失的心逐渐减少以至断除。相对的,即使上师的功德很大,而你一直观他的过失,变成障碍,就会形成成就不了功德的逆缘。因此,就算师长有过失,你不去看他的过失,只看他的功德,反而可以成就悉地。
    一般而言,错乱的心识有两种:一是短暂的错乱心识;一是长远的错乱心识。什么是现前短暂的错乱心识呢? 例如患黄疸病的人看白色的雪山会是黄色的,看白色的法螺是黄色的,这里由于他心识错乱的缘故,因为他病了,把不是如此的外相看成如此。至于究竟、长远的错乱心识是什么呢? 无始以来由于我们的颠倒串习无明、我执,看什么都是错的,即使是真的佛降临到你的眼前,你也不会把他当佛看,这是我们要对治的一点。
    从前在尼泊尔的时候,有两位沙弥,文殊菩萨对他们讲,你们的法缘在西藏国王松赞冈布那边,他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他们听了文殊菩萨的话,去了西藏松赞冈布那边。可是当他们到了的时候,松赞冈布示现了杀人的事相(其实是幻化的示现)。两个沙弥看到了,想说,他哪里是什么观世音菩萨,也不是什么法王,是魔王!松赞冈布法王知道他们的心思,他的头顶上现起阿弥陀佛,问他们说:“你们需要什么? ”两个沙弥回答:“我们什么都不要,今天晚上也不要住在这里,明天一早让我们回到我们原来的地方好了。”松赞冈布说:“这个很简单,装两袋沙子让你们睡在上面,明天早上你们就会到尼泊尔了。”果然他们睡在上面,隔日早上就到了尼泊尔,然后那两袋沙变成了金子。如果他们两位有信心的话呢,本来这一世就可以得到成佛的悉地,结果他们只得到两袋金子。
    这是随念师长恩泽而恭敬,念念生敬。(34页第10行)“《十法经》云‘于长夜中,驰骋生死寻觅我者,于长夜中为愚痴覆而重睡眠,醒觉我者,沉溺有海,拔济我者,我入恶道示善道者,系缚有狱解释我者,我于长夜,病所逼恼为作医王,我被贪等猛火烧燃,为作云雨而为息灭,应如是想。’”有关亲近善士之“根本净信”及“念恩生敬”是意乐依止的两种方法,简说至此。
    再过来是讲第二加行,亲近依止的道理。首先,应尽己之所有,把最好的供品,供养师长。讲一个公案,密勒日巴尊者遵照玛尔巴上师的命令,盖好九层塔屋之后,仍得不到上师传法,尊者于是逃到玛尔巴上师的一个弟子俄巴喇嘛那里去。玛尔巴上师有个庆祝会,写信给俄巴喇嘛说:“把你所有的供品都带过来,并且把我那个可恶的弟子(尊者)也带过来。”俄巴喇嘛很听话,真的把家里的家畜等一切东西都带了过去,只有一只少了一只脚的羊没有带来。玛尔巴上师说:“你那少了一只脚的羊还是要去带过来。”如理的依师之理,对你的成就会有很大的关系。这个说法只是为了讲依师之理而做的譬喻,从前很多人都是这样做的,但如今,这样的做法,会生起邪念的。师长并不是贪着你的供品,他什么都不要,只想让弟子能一心靠近师长、依止佛法,接受供品是为了让弟子能够成就佛位。
    尊者一直向玛尔巴上师祈求传法,上师都不肯传。有一天,又在请求传法的时候,玛尔巴上师说:“把你的供品拿来。”尊者太高兴了,上师居然答应传法了。他到村民那里去乞讨供品,回来供养,上师却把供品丢到外面去。没了供品,也没有得到教法,他很感伤。玛尔巴上师的佛母(妻子,对尊者的恩泽很大),很怜愍他,把自己的玉拿给尊者说:“你把这块玉当供品,去供养上师。”“你这个牧人,拿出求法的供品来。…就是这块玉”问他:“这玉哪里来的? ”“佛母给的。”“达妹玛是我的妻子,她的一切都是我的,这玉也是我的,你滚!”结果还是没能得到听法的机会。尊者一直这样被折磨着,同时他的罪障也得以净除,就因为他的罪障净除了,所以之后,一讲法就能受用。上师并不是吝啬佛法,之所以刻意对密勒日巴尊者苛刻,是为了要净除尊者求法的业障,一旦把求法的业障净除了,他才能成为法器。一般而言,其实就算没有任何好供品,就算拿最卑微的东西,只要诚心供养,一样可以的。
    佛在世的时候,曾有一位供养者,供养马食用的麦给世尊。阿难尊者拿着马麦,觉得这么粗劣的东西怎么可以供养给世尊,佛说:“没关系,没关系。”就拿来食用,还分一部分给阿难吃;当阿难食用的时候,却觉得味道美妙无比。但是如果你有很多好东西放着不供,却挑那很微劣的当供品,这样就是违背了师徒的誓言。
    很诚心的供养上师,等同供养十方三世诸佛,要能这样累积福德资粮,最后才可以成就最胜悉地。噶当巴祖师这样说:“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上师一个毛孔。”而这一切的功德,全凭供养时的发心而定。《上师荟供》文也说,如果想将一切所有供养十方三世诸佛,只要供养自己的上师,十方三世诸佛也都会很欢喜地趋入那供品中受用。
    以身业承事师长的方式,(36页第10行)“谓为洗浴按摩擦拭及侍病等”,以前冈波巴大师奉侍他的师长时,师长示现病相他把师长的粪便捧着去倾倒,因为这样,得到很大的功德;还有种敦巴尊者,也一样是这样地服侍阿底峡尊者。“当如实赞师功德等”即是口业承事。“谓于教授遵行无违”,师长不欢喜的要断除,师长欢喜的要奉行。依教奉行是最令师长欢喜的法行,也是最好的供养。有个偈讲:“最能够利益的,而且最能够令师长欢喜,又让师徒都受益的,就是如你所听到的,完全地依教奉行。”
    “第四亲近善知识的功德胜利”(37页第9行)。亲近依止善知识的殊胜利益:一、近诸佛位──依止师长,依教奉行,必能趋入正道,成就佛果;而你又能够以恒常的恭敬心服侍师长的话,这也同时积了很大的福报,去除更多的罪障。二、诸佛欢喜──就算我们跟随一位比我好不了多少的上师,听受他的教法,如理的依止于他,诸佛都会很欢喜的;不依止师长,而能令诸佛欢喜的方法是没有的。三、终不离大善知识──如果我们可以依止,生生世世终不舍离善知识的摄受,又能观师如佛,便可以得到很多大善知识──包括文殊、弥勒等诸菩萨──的摄受。四、不堕恶趣──依止师长能让你知道如何去修行,特别是断恶修善,知道什么是该取的,什么是该舍的学处,就不会堕恶道;反之,就会有堕三恶道的危险。以功德来说:五、如果依止师长,听受教授,烦恼自然会慢慢解除,恶业与烦恼悉不能危害,这是很必然的,而且有法源根据的。六、终不违越菩萨所行──《华严经》里讲到,一位蒙受善知识教导的行者,他的修行正念具足,所以功德与福报就渐渐广增。七、只要你依止师长,就可以成办下一世的人天果报的果位,以及解脱成佛的究竟胜果位。因为承事师长的关系,意乐加行都能获得善业,就自然能得到善根,因此能够利益自他而圆满的成就。相反的,就是不依止的过患。
    所以说,没有依止师长之前要好好观察,这位师长是不是你所需要的。一旦依止之后,就不能悔改,没有退路。即使师长是只狗,你也必需将他安置在头顶上,好好供养,这种说法来自噶举派(俗称白教)。依止不如理的话,今世会遭受很多疾病困扰,为非人所害,来世也会堕三恶道,受无量苦,以前未生的功德也不会让你生起,已经生起的功德也会渐渐衰微。不如理依止的过患在密续里讲到很多。如果轻蔑毁谤上师,等于毁谤诸佛。经文里有讲到,毁谤诸菩萨的;罪过很大,更何况毁谤自己的上师,即使你依止密乘教义去修学,也不会得到最胜悉地的成就。一般来说,只要不违逆依师之理,即使犯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五无间恶业,你修密乘还是能得到成就。
    “第六摄彼等义者。世遍赞说尊长瑜伽教授者,应知即是如前所说。若一二次,修所缘境,全无所至。若是至心欲行法者,须恒亲近,无错引导,最胜知识。尔时亦如伽喀巴云:‘依尊重时,恐有所失。’谓若不知依止轨理而依止者,不生利益反致亏损。故此依止知识法类,较余一切极为重要。见是究竟欲乐根本。”(40页第11行)
    “略说修习轨理分二(41页科判):一、正明修法,二、破除此中邪妄分别。初中分二,一、正修时应如何,二、未修中间应如何。初中分三,一、加行,二、正行,三、完结。”开始是前行六法,即六加行。是由洒扫净地设佛像开始,关于净地,是指打扫自己的住处和修学的佛堂等。一个得到道次第教授的人,不是只为自己的健康或厌恶灰尘而打扫,而是为了修法,要迎请十方诸佛到你的地方来,所以像迎贵宾一样地好好打扫,来恭敬的迎请。扫地的时候,臂膀、手和扫把结合,这有两种说法:一是把臂膀、手和扫把比喻为三主要道: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另外也可以比喻为戒、定、慧,增上三学;光是扫地净地就是大修行。
    有这么一个公案,佛有一位大弟子叫周利槃陀伽,生性钝黯,记性很差。他的哥哥却非常的有智慧,他哥哥曾经教他念“嗡”与“布”这两字,他念“嗡”的时候就忘记“布”字,念“布”的时候就忘记了“嗡”,根本没办法记住这两个字。他想随佛出家,心想这么笨,可能与佛是没缘了,没想到佛陀还是收了他。佛陀教他扫地:“你念扫尘除垢就好了。”但是周利槃陀伽念了扫尘就忘了除垢,念了除垢又忘了扫尘,而且扫把放在哪里也忘了,实在是没有办法。可是他还是一直很专心的念:“扫尘除垢”。有一天,他终于明白,哦!扫尘原来是扫心尘,除垢原来是除心垢。他悟出来了,就一直拼命地扫,把整个僧团的竹林精舍都扫干净,最后亲证空性,把一切烦恼都净除了,证了阿罗汉果位。
    佛在世的时候,有个规矩,佛陀会派证道的比丘去比丘尼僧团说法。就有一次佛陀派周利槃陀伽去说法,众比丘尼哗然!心里很不开心的想,怎么派一位念了“嗡”字就忘了“布”字的人来说法,是不是佛陀轻视我们比丘尼。比丘尼们很生气,心想,好!为了让世尊以后更重视比丘尼僧团,能派一位会善巧说法的比丘来说法,于是就准备刻意地羞恼周利槃陀伽,故意到处对人们说,某天有一位很大的阿罗汉要来我们僧团说法,你们全部都来听。经过这样宣传,真的来了很多人,非但如此,她们还故意将法座搭得很高,却没有梯子可以上去,想看周利槃陀伽出丑。周利槃陀伽依着佛陀的教示,来到比丘尼僧团说法,也不想比丘尼们都很轻视他,对他很不恭敬,当他到了法座前,手一按,就上了法座。他只讲了:“扫尘,扫心尘;除垢,除心垢。”当下比丘尼众中有一部分人证果,有部分人得到见道位,证了空性,而且不是少数,是很多人。因此她们明白,虽然有些说法的人,能很善巧的讲经说法,但是真能度众的,却是周利槃陀伽。所以后世有个偈颂:“礼赞最胜讲法者,周利槃陀伽。”他是一位由扫地证道,却成为一位最会讲法度众的人。因此,扫地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修行关要。阿底峡尊者到了晚年,仍是百事都自己来,不假他人去做,净地扫地都是自己做。他的弟子众多,很多成名的弟子都说:“尊者我来帮你做,你年纪大了。”“是的,你们可以替我做,但是你们可以替我吃饭吗? ”
    像常啼菩萨为了承侍师长,扫地后又以血水净地,那时候他是以一种意乐去做,不是随随便便,所以能圆满二大阿僧祗劫的资粮,直登七地。
    讲到道谛与灭谛的功德,在清扫的时候,要观这些让我不能成就佛道、不能解脱的罪障、垢染等等,所有的修学障碍,要以菩提道次第这把扫把,依次第的把这些垢染净除。扫完之后,丢弃尘垢时,同时观想断除垢染。如此经由修道,得到灭谛的功德,灭谛是指去除垢染后的解脱,把那些痛苦与苦因全部净除了,称为解脱,称为灭谛。这样扫地是在修道谛功德,而丢弃垃圾时是去除心的垢染,并得到灭谛的功德。灰尘垃圾是指自他众生(心)相续的三毒(贪嗔痴),所有由烦恼衍生而来的所知障等都是垢染,要这样观想。当扫完地之后,把灰尘拿去倒的时候,要观想,地底下有要危害我的无常、危害我命根的阎罗王正张大了口,就把这些灰尘当成供品,悉数倒入阎罗王的口中,因此他很满意。只要他很满意,就不会再来危害我了。并观想在他嘴巴上加一个十字金刚杵封住,因为封住的缘故,生生世世都不会再危害你,也不会危害上师的事业,让我们能够具足成就佛法事业的顺缘,得以长寿。这样的修法才是最好的长寿观想法。
    如果现在能很清净的洒扫净地,清净你所居住的地方,可让你在将来成佛的时候,有清净庄严的净土。这在《现观庄严论》讲得很清楚,事实上也是如此。扫地的共同功德是什么呢? 自己的心净化,别人的心净化,然后易于趋入佛法的修学等等五种。所以说,如果你懂得怎么修学,光是扫地就是很大的修行方法了。扫过地,清净完之后,在自己修行的地方,好好地陈设身口意之所依──佛像、佛经、佛塔。就是在自己课诵的地方,把佛像、佛经、佛塔安置好。对佛所说的经、律、论教典更应该特别恭敬,视为真正的法宝,事实上它就是法宝,对法宝不恭敬,随便的放置或践踏,以后会投生寒冰地狱。
    佛像的摆放应该以释迦牟尼佛为上首,再来依次是本尊,菩萨,护法等,依次而下。佛像的摆设至少要有一尊释迦牟尼佛,见到佛像就要当佛想。往往我们是摆设了很多尊佛像,或者相片一大堆,却不当佛想。本来这样做是积福德的,现在反而是在造罪,实在很危险。我们尤其要重视这个问题,把自己修行的地方所摆设的佛像,视为真正的佛,并以很恭敬的心来供养。不要说,这是我的房间,我的佛陀,反正没有人看到;只有在有人看得到的地方才做供养,那样就成为世间八风,供得再好,也只是给别人看的,这样很不好。而且法界一味,只要你好好恭敬供养自己房间里的佛陀,十方诸佛也都会来到你房间接受供养,供养都是一样的,没有内外大小的分别。另外,不要认为家里的佛像不是你的朋友,只是来作伴的,不是这样的,要认定他是佛,佛就在这里,在基于佛想之上向他做祈请、行供养才对。我们的佛像、佛经、佛塔是身口意之所依,因为平常都陈设在家里,和我们住在一起,你会觉得他好象是与我们作伴一样,就不用供养了,这是不对的。至于供养的对象,应该是出世间的护法,世间的神祗不应该放在一起。如果这样做,等于你弃舍皈依了。
【解惑篇】
    问:我们一直说要依止上师,视师长如佛,前一阵子宋七力等事件,那些信徒也视他如佛,但那是邪见啊! 我们这些凡夫众生,初学佛,还没有智慧,要怎么去分别呢?
    答:依止上师前要先观察、抉择,善知识本身不会有错,自己若未善加观察而随意依止,又因自己信仰心太强,可能变成真伪不分的邪依止;而信仰心太弱,即使佛来到你的头顶,你也不会相信的。当然你的看法很对,我们不容易分辨。到底是上师做错? 还是你的的看法错了? 这很不好分辨。假使对上师的印象与实相不相符合,以实相看他如此做是错的,那他就不是善知识,这是在观察期就要分辨清楚的事情。一旦依止,就算他是只狗,你也要将他顶在头上,没得说了。有的人的做法是有点缺失,问题是你要先观察,不要一碰到师长,就像狗子碰到肉包子一样,一窝蜂地冲上去吃,不要这样子。只在一个法座上互相共结法缘,成就讲说听闻教法,不一定要变成师徒关系。要先经过二、三年的观察,这个人真的能够让我生起很大的信心,增加我的功德,可以真正依赖,才能依止,整个程序应该是这样子的,否则会有问题。不是说,只要听闻,讲说者就是上师,没有这回事的。    问:师徒之间的关系如何确立?
    答:你要先知道什么是师长德相,什么是弟子德相。如果要依止这位师长,一定要先观察他是否具足师长的德相;收弟子也同样要先观察他有没有做弟子的德相。    问:什么时候是依止意乐或什么时候开始,他是我的上师呢? 这要怎么衡量?
    答:就从你依止的时候开始。    问:那依止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答:就是当你的心里想:“他是我的上师”时。    问:那上师需要知道吗?
    答:我是不是你的上师,取决于你。一般而言,你总会向上师表达你想依止的心愿,不过,这也不一定,有的上师不常在,只要你心里想说,他是我的上师,这样也可以,这样的人也很多。只要对师长的信心强烈,不退不变,就可以依止他为你的上师。阿底峡尊者有一百五十位上师,他都没有邪信,都好好的依止。他的上师中,最亲近的是金洲大师,在“见”地上虽然金洲大师不如尊者,但在“行”上的恩泽却很大。我们应该对师长具有信心,并只观他的功德,所有师长的功德皆如佛,没有错,但是如果师长恩泽对你最大的时候,就适合做你的上师,就可以依止,依止的量是建立在这里。
    我对众人讲过很多次的法,但是从没有想过我是听法者的上师,我从没对人说过哪个人是我的弟子,至于对方要怎么想,我就不知道了。我从没想过我是上师,也没想过谁是我的弟子。    问:如果向师长表白想依止,师长是否会受纳?
    答:师长不承认的话,你就不能成为弟子,如果你对他表白:“我对您有信心,我想依止您。”而他不接受的话,这师徒关系就不能成立。    问:这么说来,依止师长还是要向师长表白才可以?
    答:这不一定,我们只要对他有信心,就可以了。    问:弟子应具有什么样子的德相才可以成为法器? 应如何修行?
    答:弟子要变成法器有几个条件:第一、不能贪着世间的红尘俗事;第二、要具有分辨善恶的智慧;第三、你的心要希求广大的义利;第四、你必需对法及法师有很强的信心;第五、你必须断除或远离嫉妒的垢染;第六、你必需恭敬师长。在祈愿文中讲到弟子的德相要具有大悲心,不能有我慢、骄慢,智力要很清明,心要很善良,对师长要恭敬,要具有这几种德相才可称之为法器,要好好的祈愿才可以成为法器。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关键,依师之理不是只有现在要学,就算到了十地菩萨,还是要学的。十地菩萨之后就成佛了,是无学位,就不用学了。阿底峡尊者说,直到成佛之前都必须有师长的教授,所以我们在成就佛果位之前都要恒常的恭敬师长。
 
第四讲  修习轨理    虽然我们已经得到很珍贵而且难得的暇满人身,可是我们却把大部分的心力投注在今世的红尘世事上,所作的是罪业,所想的也大部分是三毒烦恼,像是疯狂了一样。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应该把这暇满的人身,用来成办坚固的根本究竟安乐,也就是说,把这样的一个人身,放在成办现前增上生(短暂的投生人天)与究竟决定胜(究竟的解脱果),这两种的义利上。而成办这样的义利,唯有靠着多多学习佛法的心要。
    成办究竟决定胜,同时也涵盖着成办现前增上生,然而我们不能只把目标锁定在成办现前增上生。虽然究竟决定胜里涵盖着解脱和成佛两种果位,但是我们也不应该仅以经由增上三学的修持,来得到解脱果位为满足。
    那什么才是我们正确的动机呢? 就是,为了要成就佛果位,我必须修学以大慈心、大悲心为本体的菩提心。换句话说,为利众生,所以我一定要成佛;为了成佛,我一定要修学并证得佛法;因为要修证,所以我必须先了知;为了知,我必须听闻教法,要以这个动机来听受这场法宴。
    今天我们所听受的教法──菩提道次第,是来自于龙树菩萨与无著菩萨,两位大菩萨的特别传承教授;是三世诸佛成就佛道的康庄大道;也是阿底峡尊者及宗喀巴大师的修行精髓;不仅次第无误,而且是很完整的成佛之道,它的次第编配得非常之好,包括了众生成就佛道的所有内涵。也就是说,菩提道次第是引导具有菩提心善根的大乘种姓众生,往趋佛地的教授。我们现在所要讲的,就是这具有以上几个特色的菩提道次第教授。
    一般来说,菩提道次第的教授是由四个门径来讲说阐述,(《广论》第2页科判)“由是菩提道次引导分四:甲一、为显其法根源净故开示造者殊胜”;“甲二、令于教授起敬重故开示其法殊胜”;“甲三、如何讲闻二种殊胜相应正法”;“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之次第”。(23页科判)关于“第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次第分二:乙一、道之根本亲近知识轨理”,道之根本亲近善知识的轨理分两点,“初中分二:丙一、令发定解故稍开宣说;丙二、总略宣说修持轨理。”(24页) 由是亲近善知识的道理分六项来说明它,(丁一)是说明所依止的善知识的德相是什么? (丁二)是说明能依止的学者的德相是什么? (丁三)是正依止的方法;(丁四)是依止的胜利以及(丁五)不依止的过患,还有(丁六)摄彼等义,做一总结论。
    善知识怎么依止的方法分二(29页科判):“戊一、意乐亲近(的)轨理”及“戊二、加行亲近(的)轨理”等两点。意乐依止又分三项:“己一、总示亲近意乐;己二、特申(特为重视)修信以为根本”,就是净信为本;“己三、随念深恩应起敬重(念恩生敬)”,念其恩泽生起恭敬。
    我讲这些科判不是为了耗时间,是为了帮大家复习以前所讲过的,同时也把以前所学的放在心上用功,不要当我是在浪费时间。
    我们知道整个菩提道次第证量的生起,后后证量的生起必须倚赖前前证量的生起才行得通。虽然我们前面都已听过这些法了,也都懂了,却不一定记住了,更没什么证量,也就是说,没什么大效用。有一个故事说,西藏有一种动物(好象是马熊),它挖洞抓老鼠,抓到一只就往屁股底下放,再往前伸手抓的时候,身底下的那只就跑了,抓到最后,结果一只也没留下。
    亲近善知识道理的第六项就是“摄彼等义”,我们前面已经简要讲过了。(40页最后1段)“第六摄彼等义者。世遍(整个世间)赞说尊长瑜伽教授者,应知即是如前所说。” “尊长瑜伽”就是上师相应法,上师相应法受到整个世间普遍的赞叹。“若一二次修,修所缘境,全无所至。”可是应该知道上师相应法,只修一两次的话并没有什么效果。“若是至心欲行法者”顺恒常亲近善知识,接受没有错谬的引导。(40页最后1行)“故此依止(善)知识法类,较余一切极为重要。”那是因为“见是究竟欲乐根本”,它是究竟欲乐根本的缘故。
    依止善知识的道理比一切法行重要,那是因为整个菩提道次第的教授,自听闻、思惟、修行,完整地引导到证悟,可以次第圆满无误地让你成就。这样的证量,来自于开头的如理依止师长,所以依师之理是很重要的一项法行。
    “略说修习轨理分二:丁一、正明修法(正式的修法是什么);丁二、破除此中邪妄分别。初中分二:戊一、正修时应如何;戊二、未修中间应如何。”(41页科判) 是讲修法分成座上修及座下修(另译座间修)。这个正修是座上修的意思,你好好的将护所缘境。“将护”是什么意思? 将护是守护所缘境,好好的缘所缘境。
    行者在修学依师之理的时候,应该一天分六等分,有六段时间。其中仅有六分之一用在正修依师之理。为什么呢? 因为六分之五要用在前行法──净罪集资(净除罪障、积集资粮)。为什么会有正行不如前行来的深,也就是说,前行比正行来得更深要的说法? 如果不一方面去净除罪障,一方面同时积集资粮,就马上趋入正行正修,会因为资粮不够、福德不够,有罪障挡住你、盖覆着你,整个所缘境会不清楚,即使你的心中清楚,也不能生起证量。我们讲“听闻不能持文,思惟不能解义”,听到的佛法会忘失,思惟又无法了解文义,然后不能成办所闻文义的证量。所以要用六分之五的前行法来净罪集资,这很重要。
    每天的菩提道次第修行,你倘若不能完全了解、背熟菩提道次第这么大的论典内涵,那么前行六法(六加行)一定要做,再不然就持诵《福德本颂》(另译《功德之本》)。《福德本颂》(附录二)也是宗喀巴大师写的,如果可以依着《福德本颂》的偈语,做简要的缘念,就可以涵盖菩提道次第的整个内涵。修学菩提道次第的教授不能像吃饭一样,饭可以明天再吃,这菩提道次第的修学一定要持续,而且是要每天持续的去缘念。
    又正修时应如何? 分三项,就是:加行(前行法),正行,还有结行。我们现在讲六加行,六加行的第一个是净地,把修行的处所打扫干净之后,迎请十方诸佛菩萨来到我们这里,做为我们的皈依境;要观想佛菩萨真在我们眼前。第二加行就是将无谄供品端正陈设,要庄严陈设无谄供品,并做无谄曲的供养。供品不能染有外在行为举止及内在意乐(动机)等两种谄曲(谄诳)。供养动机的谄曲就是以世间八风的动机去供养,这是不对的。
    同时要避免供品的来源不清净,也就是得到供品的方式要离开五邪命。什么是五种邪命? 第一个是谄媚奉承,就是由谄媚而得到的供品是不清净的;第二个是赠微博厚、供小而换大,布施少许东西而希望换取较大的回报,再将回报的东西拿去供养,这也是没有什么利益的;第三个是迂回索供;第四个是强取讹索;第五个是诈现威仪,这是五邪命。
    用这些方式所得到的供品是不清净的,比如说,你为了得到别人的供养,而以非常善巧,能言善道的嘴巴去对人家讲说,那东西有多好多好,因而得到供品去供养三宝,这是不清净的,那是谄媚奉承。
    那什么是迂回索供? 去年人家供养你一个东西,你觉得很好用,当这个人再来时,你心里希望他再给我,而讲说:“喔!你去年给我的那个东西太好了,我很受用。”虽然你没讲说:“我希望你再给我。”可是心里却有这样的想法。要是以这样迂回方式所得到的东西去供三宝,是意乐上不清净的供养。
    赠微博厚,比如说,供养上师或供养佛的时候,你以很少的水果,却希望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更大的日报,希望供小的换大的,以这样的动机去供三宝也不清净。
    第四个强取讹索。如同把慈母的儿子夺过来,母亲是不会高兴的一样,不管众生本来有罪或是没罪,以强迫的方式来处罚,把他的财物夺为你所有,去供养三宝,佛不会高兴的。为什么? 因为这会让众生痛苦。众生本来不需要有那种惩罚,而你让他痛苦。三宝是希望众生快乐,得到安乐是以让众生痛苦而得到的供品,拿来供养三宝,佛根本就不会高兴。
    再来是诈现威仪。就是说,你根本就没有什么修行,为了得到供品而对众生说,我有什么修行,我有什么证量,其目的是为了得到供品。再以这个供品去供养三宝,这叫诈现威仪。比如说,一位法师每天早上起得很晚,这一天,因为知道信众要来朝拜,就很早起来,表现一付很有修行的样子,目的是为了得到供养。用这种诈现威仪所得到的供品去供养三宝,是不清净的。但是有一个开缘(例外),就是说,如果你是为了防患众生造恶业,为了不让众生造口业,所以你适当地诈现威仪,这是可以的。
    不管用什么方式,你欺骗众生,伤害众生而得到的供品;或者供品是属于僧团的东西,这两者:一个是欺骗、伤害众生去供养三宝;一个是拿公众的东西去供养三宝;三宝不会欢喜的,这些都是不清净的。另外千万不能有一种心态,就是根本不是真心供养三宝,而是为了让别人知道我的名声、知道我是一个大善人、大施主。这样去供养三宝是要不得的。
    噶当派一位很有名的奔恭甲格西,平常他在禅堂内是没有什么供养的,有一天他知道施主要来探望,前一天晚上他就好好的打扫禅堂、摆设供品,摆好之后,就坐下来等信徒。突然他想到,“为什么我平常不打扫,不供养,而今天要特别扫地,摆供品? ”见到自己的动机是世间八法,马上抓一把灰洒在供品上面,“去他的世间八法!”。印度白当桑结巴(是一位很有名的祖师)有神通,看到这种情况,赞许地说:“在整个西藏,最超胜的供养,莫过于奔恭甲的这一把灰。”因为动机清净。
    如果供养时的动机染到世间八风,或是供品的来源是以伤害众生而得到的,三宝绝不会欢喜。如果我是基于前面两个不清净的动机,或者供品是伤害众生而得到的,那这份供品我到底该供不该供? 回答是:“还是要供。”
    阿底峡尊者说:“我们以水做供养是很容易的,而且不容易染到世间八风。”做很多的水供不会让你生起我慢吧! 这样不生起我慢而能行广大供养,很明显的就不染及动机的谄曲,而供品的谄曲也不会染到,因为水很容易拿到,我们不需经过邪命,以不正当的方式取得。较之于水,供花就很危险了,为什么呢? 你会觉得要花钱去买,可能还有吝啬心,供花之后又会因为“这花是我供的”而起了我慢,那完全都染到世间八风了。所以较之于水,花的供养是比较危险的。如果你没有任何意乐上的缺失,那广大供养是很好的。
    因为水具有八功德,既然功德有八,所以供养水有八种福报,八种福报怎么积聚,在此就不详讲。供水的功德,比如说很清澄、很干净、很柔软、不伤喉等共有八种功德。如果你以具有这八种功德的想法去供水,每一种都有相对的功德福报,比如说,水不伤喉咙,所以以后你就不会得病;因为很柔软所以你的心也会很柔软、安祥、慈和等等,供养水有这些功德,福报也是相对应的。
    唯识派的说法,一碗湿性的东西,饿鬼看到是脓血,人看到是水,天人看到是甘露。供水的时候,千万不要想这只是供水,你要观想所供养的水是真正的甘露;再来,供养的心态,要像服侍一位具有很大权力的国王,要非常恭敬地去供养。在侍候国王用膳的时候,你都戴口罩之类的,把嘴巴遮起来,所以你也要掩鼻遮嘴。并不是说弄得不好就要受罚,像畏惧国王一样的畏惧佛,不是这样的,而是说,象对待国王一样的去恭敬佛。对国王可能是基于畏惧而服侍,对佛是不用畏惧,而是以一种恭敬心去承事。
    如何摆供杯,杯与杯之间不能摆太远,供杯与供杯之间如果摆太远,以后会导致你与上师之间距离很远;杯子与杯子碰在一起,教示不恭敬;供杯的间距以一颗豆子或一粒青稞种子为准。
    至于如何供水? 献供的时候,不要说像给乞丐一样,把水哗啦啦的倒下去,这是不行的,要很恭敬的以容器将水倒入供杯。倒水的时候,先小量,再渐增至中大,后小(水快满的时候,又少量慢慢地倒)。不要一下子倒下去,先慢慢地倒,中间倾倒时增多一点水量,再少少的加满,不要让水洒出来,很庄严地去做。倒水时不能倒满,如果溢出来,会变成恶慧的缘起,所以我们不能让它满出来,倒一半也不对,要倒得刚好。
    有人说不需要供水、不需要供养。怎么会有这种看法? 我不认为如此。我认为每一项法行,微细处都要如法的去做,就会有相对的功德,从小处去积累功德。我们为众生也为自己积聚福报,所以样样都要注意,很慎重、如法地去做。佛陀不会像法官一样的判你刑,说不这样做会有什么罪。这是金洲大师的说法,不是我自己随性说的。如法的去做对自己只有好处,倒不是为了怕人家处罚而做。
    我好象很罗嗦地讲这些和修行不相干的事情,其实不是这样的,即使我们只有供水,但是如果从意乐到整个作法上都能很如法,供得很完美的话,会福德无边。反之,若没有这种意乐,又不能如法去做的话,即使供养很多,福报却是很小。以前阿育王只以沙子供养佛,却因为这种功德,成就转轮圣王的果位。
    资粮田是可以植福的好地方,有很大的利益,可是不善巧的话,却会变成没有利益。到市场做交易,懂得如何买卖,会有很大的利润,反之,会吃亏的。如果你想得到很大的利益,就要如法善巧地去行供养。
    要注意,供养的意义在于让三宝欢喜,不在于供品,这点很重要。因为供养是要让诸佛欢喜,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小心,如法的去做,三宝才会欢喜。如果三宝不欢喜,不管你供多少东西,也只是摆一些东西在那边,而不是供养三宝。所以说,最重要的是要让三宝欢喜。例如把一些花放在供桌上,那只是观赏物罢了,而不是供养。“供养”在藏文是令欢喜的意思,所以说如何让诸佛欢喜,才是最好的供养。既然提到了令诸佛欢喜才是最好的供养,我更要慎重地告诉大家,依教奉行是最好的供养,因为诸佛最欢喜的是依教奉行,如果你可以好好修习菩提心的话,那就是最好的供养,诸佛最欢喜的莫过于此。
    有人问:“我很穷,没有供品可供,那就不供了吗? ”不是这样的!因为供品无边际,供养也就无边际。如果我们有信心及胜解,供养就无边际。供品分两种,有主物与无主物。你们学过《入菩萨行论》吗? 论中提到供养有:有主物的供养和无主物的供养。以无主物来说,如山河大地、日、月、沼、池、岛屿等等,这些都是没有主人,用心观想,基于信心和胜解来观想而行供养,这样是很好的。比如说我们去逛百货公司,因为东西很多,本来这些东西会让你起贪欲,但是如果善巧懂得观想,把它们供养三宝,反而是积福报。如果说把百货公司的东西供养三宝没有福报,那献曼达也没有福报了!以前我跟赤绛仁波切学《入菩萨行论》的时候,他说,西藏妇女很喜欢装饰,整个头戴着金银玛瑙之类的装饰品,如果善巧,懂得加持供养,那会变成最好福报的来源,否则她们的装饰只不过是戴石头、把很重的包袱带在身上而已。当我们去餐厅吃饭的时候,常有钢琴乐队的伴奏,如果我们将它以信心加持来供养三宝,这也是积福报;坐在草地上的时候,可以把草地供养三宝;看到清澄的水,也可以供养三宝。总之,不论外在的器世间,或内在的有情众生,只要是美好的,看到、听到了,都可以马上供养三宝。不要认为我没有钱,不能做供养,日、月、整个世界的灯光,都可以供养。你晚上点多少灯,加持一下,就可以供养三宝;游公园,奇花异草很多,只是去享受,只有损福报而已,当我们逛花园,看到好地方,即刻以信心加持后供养三宝,把享乐变成一个很好的供养物品。不懂得佛法的修行,是边走边造业;懂得佛法了,就边走边积福报。《普贤十大愿王》有讲这些,把最好的花,最殊胜的香,诸佛菩萨净土里面最胜的莲花,最胜的花蔓,都观想来供养诸佛。
    六加行的第二加行,我主要是讲,要以何种意乐来陈设供品,第二加行──无谄供具、端正陈设,简要说明如上。
    “故于安乐卧具,端正其身,结跏趺坐,或半跏趺,随宜威仪。”(41页倒数第2行)安乐卧具是指禅坐的坐垫,我们如果不能全跏趺坐,可以像度母一样的单盘。一般来说,双盘就是全跏趺坐,特别是密乘的修法里头,所谓脉的全跏趺坐、气的全跏趺坐、气脉明点的全跏趺坐,有不同的说法。现在讲全跏趺坐的坐姿,第一个是双足盘坐,坐时背脊要挺直,双肩自然平放微弓,两臂不要与自体紧贴,有一点空间,这是为了修行时风可以流动。双手在肚脐的前面结等持印,指头把红白菩提盖住,这样做是为了能生起菩提心的缘起。颈脖子微俯,头稍微低下来,眼观鼻尖,往下看,这是为了让身体挺直。眼不能全闭,防止可能变成放逸、养成坏习惯,半闭微俯观鼻尖;眼睛像鱼一样张开也不行,苯教修行就是眼睛张开的修。如果不持咒的话,应该舌抵上颚,舌抵上颚可以让你长久修行不口渴,还有口水不会流下来,这是毗卢遮那佛的七支坐。如果以后以五方佛身成就,清净五蕴转为五方佛身,清净色蕴是毗卢遮那佛身。换句话说,我们的身体会以毗卢遮那佛身而成佛。
    修毗卢遮那佛的七支坐法可得的缘起有:以后成佛时,我们这五蕴身,清净色蕴会转成毗卢遮那佛的本质;可得将来成佛之净土清净(坛城清净),身体清净的缘起。现在以双盘坐姿清净修行,可种下成就毗卢遮那佛身的种子。西藏的玛尔巴上师曾很自豪地说:“所有西藏的修行者中,像我这种坐姿的没有了。”
    端身双盘正坐修行,并不一定让你生起证量。以前有一个大瑜伽士帕让答,就是这样端身正坐,可是一直不能生起证量,请问人家,回答说:“你那坐姿,坐下来,整个气脉像牛一样的乱窜,所以你睡着修比较好。”结果他睡着修而得到成就。修菩提心是不一定要这样端身正坐的,有一句话说,端身正坐修嗔恚,倒不如躺着修菩提心。寂天菩萨自称只会做三件事情:吃饭、大便、睡觉。虽然他现这样的外相,其实他一天到晚都在修菩提心。
    宗喀巴大师住世的时候,有很多教派的祖师都来向他请教,其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修行开始应该修什么?是修观想上师,还是修观想皈依? ”大师回答:“不是这些,是应先观察自己的心,先看你的心在想什么,如果你的心具有菩提心的功德,修菩提心是最好的;如果没有,或是你有善业也很好;如果没有善业而是与烦恼相应,一旦生起烦恼恶心,就要赶快想办法,在能了知的状况下把它转为无记性,等善心生起后,再继续做下面的修行,是这样的一个次第。”水混着沙一定很混浊,应该等它沉淀之后再喝,就可以喝到清澈的水,就像这个比喻,要先把心转为善心后,再去修法。
    要让我们的心平静,我们修数息法或修九节风法。九节风法就是透过观修,在你心很乱的当下,先盖住一个鼻孔,通常是右边,用左鼻孔吐气,吐气时观想去除所有的贪嗔痴,然后吸气,吸气时观想众生的苦受吸入己身内;这样一边三次,左边三次右边三次,然后双鼻孔皆不盖也三次,共九次,所以叫九节风。这样有什么好处? 会让你的心情比较平静,而且让你的心转为善心,转为无记性。有时间就这样修,因为工作没有时间的话,就没办法。总之,内心嗔恚,透过风把它呼出去,不要呼在台湾,也不要呼在日本,要呼在这个世界之外,到别的刹土去,你要把三个烦恼透过九节风的修习,赶得越远越好,如果我们赶得很近的话,它就会再靠过来。透过九节风的修法,让贪嗔痴远离之后,那时候的心,不是恶心也不是善心,而是无记心,这是很重要的。
    当你的心安住在无记时,应该做一次完整道体的简修,从暇满难得到念死无常、三恶道苦再到菩提心,对整个法行做一次忆念修,很简单的修过去,或是好好地修皈依及发菩提心。
    在藏文的前行六法(六加行)里,有很清楚的三宝皈依境观想法。先观想皈依境在面前,然后向他们祈求:“所有众生及我自无始以来轮回生死,到目前为止都仍在痛苦当中,祈求三宝指引救护我们。”皈依境的观想是随文做观,至于仪轨我就不多讲了。然后要怎么观想我们的周遭呢? 观想你自己是维那,右边是你父亲(不管是否仍活着)以及所有六道轮回中的男性众生,他们现人相,正在受六道轮回的苦;左边是你母亲以及所有六道轮回中的女性众生,他们也现人相,也在受六道轮回的苦;前面是你所有的怨敌;然后你带着他们全体去做皈依。
    接下来讲皈依境(附录三),在你眼前虚空中,由八大狮子所撑举起来的十一层花瓣的莲华宝座,上层坐着本质是自己的根本上师,外相是释迦牟尼佛的世尊;右边是以弥勒菩萨为主的广行派的祖师们;左边是文殊菩萨为主的深见派祖师们;上边是修行加持派的祖师;前面是所有与你有法缘的师长;这是五方宝座。往下是本尊、佛、菩萨、缘觉、声闻、空行、护法等,这样的十一瓣莲花皈依境。
    【问:“这样不就是资粮田吗? 怎么是皈依境? 】
    如果是由如意宝树撑起的为资粮田(附录四、附录五),而由八大雪狮撑举起宝座的,可以是资粮田,也可以是皈依境。
    如果有人对此皈依境感到繁复的话,可以将之浓缩成一,也就是说,如果观不出来那么多尊的话,可以观一尊即可。所谓三宝即是佛、法、僧,你可以把佛和本尊们,还有五方宝座里的所有这些祖师们,都融入佛里面去,都变成佛宝;僧宝包括菩萨,包括护法、空行、勇士、声闻、缘觉,还有弥勒菩萨以及文殊菩萨等等,都融入僧宝菩萨像;法宝就是圣众所说的法。接着把佛宝融入释迦牟尼佛,僧宝也融入佛中,法宝也融入佛中。换句话说,那尊释迦牟尼佛像就代表佛法僧三宝,十一层资粮田变成一尊佛像,代表三宝,这样去做观想也可以,不一定要那么的繁复。也可以以上师佛代表一切,涵盖一切,这样去做观想。如果你能够以广大分别抉择来观想,就用广的方式来做观想。
    我现在要讲很重要的修行口诀──如何去观想资粮田。刚才我们已经把十一层莲花座架构出来了,现在我们先从最下一层往上观想,由下而上,让资粮田现出来。然后再从上往下观想,让它明显。就这样由下而上,又由上而下,然后从右而中,从左而中,全部观想一次。就好像他看到你,你看到他,然后从右边看到中间,再从左边看到中间,之后安住下来,停在资粮田当中。这样观想资粮田让它明现出来。至于资粮田的位置,太高的话会生起掉举,太低会产生昏沉,太远会和你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在你眼前的虚空中就好。
    道次第的修行,是为了自己得到证量的缘故而修的,既然是如此,就不应该数数目,算给别人听,也算给自己听,好象和自己没有关系,这是不对的。应该说,这整个都是为我修行用的,一切的做法都与我相关,应该用这种心情来面对整个法。菩提道次第听受者应该边听边修,边听边与自己的心结合,让所听到的法与自己的心结合后,进而改变自己的心,要这样去修。讲的人更需要如此,边讲要边将所讲的法与自己的心结合,修正自己的心,如果可以这样做,就会使讲说者与听闻者都得到菩提道次第的内涵。如果不是这样,变成做笔记,然后听录音带,之后再讲给别人听,就像在学校一样,这样一点也没用。
    对皈依境做广或略的观想,是自己的自由,就象是我们请客吃饭,把皈依境请来,东西摆在这里,与我们没相干,不是这样的,是要真的迎请皈依境,真的佛法僧三宝现在眼前,要有这种想法。而且对我及所有众生的轮回痛苦我很畏惧、深感畏惧,一心的归投依靠,以依赖、求救护的心,来面对皈依境;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如果没有这种心态就没有效果。当你看到别人受苦,被侵害、被迫害,你会掉泪,这种悲心:“怎么这样,好可怜!”就是这样子。你看到所有的众生,堕在轮回中很痛苦,一直在生死中流转,你受不了,很痛苦,很畏惧,一心仰求,一心寄望三宝,三宝是唯一能够救护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众生力量,有那种心情就对了。俗语说:“看到很多人哭,我们一起哭,看到很多人笑,我们一起笑。”现在不是哭笑的时候,但是众生真的有值得我们哭的原因。为什么? 因为真的是掉入三有轮回,不光是我自己,所有的众生都同样的在生死中轮回,没有例外,放眼看去都在受生死轮回的苦,这才是该哭的时候,所以要很畏惧、很悲痛地一心仰求三宝来救我们。
    皈依的意义是:我们自己畏惧轮回三恶道的痛苦,一心相信三宝能救我们。“惧怕三恶道的痛苦”以及“相信三宝能救我们”,这是皈依的因,“畏”和“信”是皈依三宝的因。再加上看到所有众生的痛苦,我们不能忍受,生起大悲心,然后去求救护,希望三宝能够救护我及所有众生的痛苦。有这种大悲心是大乘不共皈依的主要元素,这是很重要的。我是维那,带领所有的众生一起来行持皈依,我是引领者带着他们做,这是一种观想修,你不用拿着麦克风大声的念。
    真正修皈依与发菩提心不在嘴上,口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那是皈依的文词,不是皈依。真正的皈依在于心,心有皈依和发菩提心的内涵,才是真正的皈依与发菩提心。皈依很重要的是那种很真实的畏惧,畏惧轮回及三恶道的苦;还有我是完完全全、一心一意地相信只有三宝能救我,我的苦、乐、得、失、好、坏,完全需要三宝的引导,那样的畏惧和信心就是皈依的内涵。如果不具有这种心念,只是嘴上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变成是空话。如果我们行皈依法门的时候,内心没有我刚才讲的感觉,而是一副坐姿很威严端庄的样子,嘴上念着三皈依,那不是皈依,那是念皈依文。
    “既安住已,归依发心,决定令与相续和合。”(41页最后1行) 相续就是心,皈依的时候一定要与“心”和合,可没有说皈依发心决定令与“口”和合吧! 不是只用嘴和合,说说而已。皈依的法门及发心的内涵大家都学过很多了,所以应该把所学到的尽可能运用。“于前虚空明现观想,广行派及深见派,传承诸师。复有无量诸佛菩萨,声闻独觉,及护法众为资粮田。”这是资粮田的内涵,之前讲的是皈依境。
    “又自相续中,若无能生道之顺缘,积集资粮,及除逆缘净治业障二助缘者,唯励力修所缘行相之正因,亦难生起。”换句话说,你不能去除“净除罪障”的逆缘,并且聚集“积集资粮”的顺缘,是很难修道的,所以必须有这两个顺缘。倘若我们不能广大行持净罪集资的法门,也应该要以很简要、很殊胜的七支供养,做为我们净罪集资的法行。
    七支供养法的第一支,是所谓的礼敬支,礼敬诸佛。礼敬支分三门总礼及个别:身的礼拜、口的礼拜、意的礼拜,有不同的内涵。我们礼敬的对象,(42页第2段)“非缘一方世界及一时之佛,应缘十方过去当来及现在所有一切诸佛,以至诚心,三业敬礼,非随他转。”就是说,别人怎样煽动你,不要被他转动,而是以至诚心,以身口意三业至诚的礼敬。身体的礼敬是指西藏的长拜及短拜(像一般中国人是短拜),还有合掌,这是身体的礼敬。
    礼拜时应该双手合掌,依序先从顶门,然后眉间、喉间、心口,碰到这四处然后做礼拜。双手合掌触及顶门,这样是为成佛以后可以成就佛顶髻,就是顶髻功德的缘起。眉间的礼拜可以成就成佛的白毫相(三十二相里头,白毫相是最难成就的,要很多因缘才能成办),同时可以净除自己的罪障,佛的功德有很多是从这里出来的,为成就这个法缘的关系,所以触及眉间。合掌触及喉间,是为了把我们所积造的口业净除,同时以后成佛时,可以成就佛的六十种妙音功德。放在心口是说净除自己意的恶业,以后可以成就佛的意业功德。身的礼拜有两点是很重要的,把我最尊贵的顶门去碰触佛最低下的足,这样称之为身体的礼拜,额头一定要碰地,不碰地的话会有缺失。双手合掌(两手的大姆指微弯于两掌中,代表手中握有宝物),如果掌间是空的,以后成佛,你的净土都是空的,当然就没人去,那不行,要观想里面有如意宝,就好比你供佛时,手里面有宝物,总比双手空空的功德大一点吧!
    长拜就是我们的大礼拜,可以做的话,福报积得更大更好。长拜时整个身体覆地所得的功德一如身体所覆盖地的微尘一样多,能得这样多微尘数的转轮圣王果位功德。我们说暇满义大的“刹那刹那义大”,是指我们能用这个暇满人身长拜,积集如微尘数的转轮圣王果,真是刹那刹那的义大。
    长拜怎么拜法呢? 拜的时候要能够缓慢观想,很专注缓慢恭敬的、慢慢的拜下去,拜下去后不应该停在那里,这样子来世不能做人,你拜下休息很久,就造了以后变为爬虫类的因缘,要赶快起来,才能造作迅速脱离轮回痛苦的缘起,赶快出离三界。地狱道里有些众生是头朝下走路的。如果我们礼拜时额头不着地的话,会有这个危险,额头一定要触地。长拜时手臂要直接往前伸,不要像翅膀一样的往两旁伸,避免以后到边地、没有佛法的地方出生;站起来时一定要用双掌触地站起来,有的人是手握拳头站起来,这不对,这样是畜生道的方式,畜生道是爪是蹄,我们要用人的方式站起来。
    总之,七支供养的每一支都可以类比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智慧等六度。这样类比去观想,你能够守护如法礼拜的内涵,遮止不如理的礼拜方式,称为持戒。礼拜时很辛苦,但忍耐其苦,所以称之为忍辱。因为礼拜有很大的善业,你很精进、很欢喜地去做所以精进。对于礼拜的所缘境完全不散乱,称为禅定。礼拜时增长自己的善业,把自己的善业布施回向给众生,称之为布施。因为自己的动机是基于菩提心的关系,把自己菩提心所礼拜的功德完全回向给无上菩提、给众生,所以是一种布施。因为你通达、了知能拜的我,与所拜的对象,以及礼拜的法行都是无自性的,所以是智慧。每个善业都能够类比六度去观想、去做,是很重要的,可以成就你不共成佛之因。每一种法行、每一种善业都与布施等六度结合去做,这是内心最好的修行内涵。就这样,有没有问题要问?
【解惑篇】    问:请问不清净的供品该如何处理?
    答:就算你知道这个供品是由不清净的方式得到,也要拿去供养三宝。如果你不供养三宝而自己受用的话,那就变成有罪。以不清净、不如理的方式取得供品已经不对了,而又自己受用,那是罪上加罪。反之,你知道这是不清净的供养,但仍拿去供养三宝,向三宝忏悔,说我错了,供养您。三宝会受用,同时净你的罪障,你也积了福报。能以这种心情供养,就是积福报,还是有功德的。如同刚才所说的奔恭甲,当他把供品摆好后,却又丢上灰尘,那份去除八风的心,就是最好的供养,因为在意乐上,他做到最清净的供养。    问:如果我们不供养,丢掉好不好?
    答:丢掉干嘛? 不要丢掉,上供下施,上供三宝,下而布施给众生,这也是有利益;这里的重点是修心。以前噶当派对道次第有这种说法,就好比前方有一座红色的城堡,很漂亮,你只是看到了那座城堡,就去告诉别人有这么一座城堡,可是对它没什么概念,也不太清楚。今天我得到道次第的修习,不要让自己落入只有一点大概的印象,这样是没用的。修习道次第的重点,在抓住整个修习的内涵,不是丢不丢供品的问题。    问:如果今天有学员拿东西来,结果制造日期过期了,这种东西要不要供?
    答:没有关系,可以加持后再供养,你就供吧! 佛不会生病,佛病了的话还称什么佛,你供养毒药,佛也不会生病,重点在你的心,不过你供佛的物品有毒的话,会造恶业,但是佛是不会生病的。    问:九节风的修法,把贪嗔痴丢出去,离我们远一点,但这样会不会伤害到其他的众生,把贪嗔痴抛到别的刹土去,会不会伤害到那里的众生?
    答:不会的,它会和云夹在一起,所以不会让众生去承受。这是观想修,我观想把心中的贪嗔痴,透过气把它们抛远去。如果真的可以抛出去倒好,就怕抛不出去。如果你觉得说,吐气会塞满房子,那贪嗔痴那么多,岂不是要盖很多房子去装吗? 那不像是丢石头一样会伤到众生,是把它抛远去给风,给云,并不是让众生去承受。而且这样对众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为什么? 因为如果你真的能把内心的三毒远远抛开,便得到清净,可以利益众生,对众生只有好处。而不要想成像是丢石头一样,如果丢贪嗔痴真是像丢石头的话,我们国家都不需要军队了。    问:我们虽用心做大礼拜,但是因为不了解正确的礼拜方式,反而造了一些不好的缘起,是否不做比较不犯错?
    答:因为我们不知道修行所以痛苦,现在知道了难道不修行? 如果我们以前无知不懂修行而痛苦,现在已经知道修行的方式,却反而不修行了? 以前因为无知,不知道礼拜的方式,造了恶业,现在既然知道礼拜的方式,难道还会像以前一样的礼拜吗?
 
附录二
福德本颂
宗喀巴大师  撰;高明道居士  恭译。惟愿加持令我先善见 于诸功德之本恩惠主
如理依止是乃道之根 然后精进恭敬诚依止
惟愿加持令我先体悟 一次所得此善有暇身
难得有义然后不间断 昼夜生起取其精华心
惟愿加持令我先念死 身命飘摇犹如水泡沫
迅速即为死魔所毁灭 并且确知黑白业诸果
逝后跟从犹如影随形 然后令我时时不放逸
众恶中连小罪皆断除 并且成就一切善法聚
惟愿加持令我先认清 世间圆满诸过众苦门
不可依赖享受不餍足 然后勇猛追求解脱乐
惟愿加持令我善巧用 由彼清净心念所引发
正念正知及大不放逸 主修教法根本别解脱
惟愿加持令我先观察 诸母有情同我落有海
然后谙习殊胜菩提心 负荷救度众生之重担
惟愿加持令我先善见 若仅发心却于三种戒
并不修持不能成菩提 然后精进勤学佛子律
惟愿加持令我心流中 息灭于诸妄境之掉举
并且如理伺察真实义 迅速生起止观双运道
惟愿加持令我于共道 修成法器随即顺利入
诸乘中最殊胜金刚乘 彼具善缘众生正津渡
彼时加持令我真确知 所谓清净誓言及律仪
乃是成就二悉地之本 宁可不顾身命护守之
于是加持令我先通达 续部精要及二次第心
然后遵照圣者之教诲 坚定勤修四座瑜伽法
惟愿加持令我诸如是 开示贤圣道之善知识
如理修习伴侣皆长寿 并愿内外障碍尽平息
惟愿世世不离真上师 惟愿随时享有盛正法
并于地道功德圆满后 迅速证得金刚持果位 
附录三
格鲁巴道次第皈依境  
附录四
格鲁巴《上师荟供》资粮田圣众图 
 
附录五
《上师荟供》资粮田简介    在此只是把格鲁派,以宗喀巴大师为主尊的《上师荟供》资粮田做一简略的介绍,至于师承细节,请向自己的上师请教。
    资粮田以宗喀巴大师居中为主尊,而皈依境是以释迦牟尼佛为主尊。
    资粮田的五方是指:主尊宗喀巴大师、主尊右方的广行派(另译广大行派)、左方的深见派(另译甚深道派)、后方的密乘传承、及其前方的诸佛圣众。
    主尊宗喀巴大师──是实修显密教法者,所以在他心口有释迦牟尼佛(经部),释迦牟尼佛心口又有金刚持(续部)。因为法是透过上师传给你的,而上师的源头是宗喀巴大师,所以主尊现宗喀巴大师的像,观想时要观宗喀巴大师的体性与你的上师无二无别。
    宗喀巴大师今天能成就无边功德的来源,右边是广行派的祖师,广行派的主尊是弥勒尊佛,弥勒尊佛的主要衔接弟子是无著菩萨与世亲菩萨,之后有解脱军,圣解脱军,尊解脱军等等,这些一直到总汇集者,B12阿底峡、B13种敦巴。左边是深见派的祖师,主尊是文殊师利菩萨,首要弟子是龙树菩萨与提婆、圣天(龙树父子)、佛护论师、月称论师,一直到C8也是阿底峡,然后亲传给C9种敦巴。
    广行派与深见派两大车轨是由阿底峡尊者汇集后,传给种敦巴尊者。种敦巴尊者开创噶当派。阿底峡尊者把广行与深见一起讲,在他之前是分开讲。
    噶当派又分三个传承,依各人根器(非高下之别)修行,均可以成就:
    一、道次第──以《菩提道次第》为主。
    二、教典派──以经典为主,必须读很多经典。
    三、教授派──以口诀为主,好好依止上师,以所教授口诀为主,不需去学摄类学、心类学等等。这仍要靠福德因缘,能像密勒日巴那样好好依止的行者,毕竟是少数。
    以道次第为主的就是D衮巴哇(意译“阿兰若”师);
    E、教典派的是以博多哇为主;
    F、以教授派为主的就是促青巴(意译“戒律燃”师),亦名瑾哦哇。
    图上DEFG重复,表示“广行”与“深见”两大车轨兼具,而在广行派下讲广行,在深见派下讲深见的内容。两大车轨在阿底峡尊者之前是分流:以“广行”为主的无著菩萨,与以“深见”为主的龙树菩萨,到阿底峡尊者开始汇流融合。但不能说龙树菩萨不懂广行,无著菩萨不懂空性,而是我们所学的广行内容源自于无著菩萨,深见的内容则来自龙树菩萨。
    再传G,就是指格鲁派,又名为新噶当派。除了以噶当派为基础之外又加了“密续”及“戒律”。因宗喀巴大师的时代噶当派渐次衰微,很混乱,戒律持守不严谨,不像当初之噶当派,视持守戒律为当然,所以宗喀巴大师特别强调戒律,以弘扬戒律为主。噶当派是不广传密法的,只是对少数几位类似种敦巴尊者,有这种根器的弟子,阿底峡尊者才依其根器传他密法,然后再辗转耳传伽喀瓦,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传。所以表面上,噶当派好象没有密法,事实上,纯粹是依根器而密传,不同的根器走不同的传承。
    等到宗喀巴大师的时候,时代又不一样了,那时候大家都追逐密法,而不顾基础,所以他才改革,以戒律为基础,衔接到上面的四部瑜伽,这才把密法全部公开。密法上的密集金刚、胜乐金刚、大威德金刚等等,在噶当派来说,这全部要看根器而传。理论上,应该像噶当派这样学的;但是时代都不一样了,既然大家都公开了,那宁可将所有的次第都讲清楚,知道之后,自己是否适合无上密,由自己来决定,所以将显、密宗道次第全讲清楚。
    在宗喀巴大师以后,色拉寺的杰札仓,有十八尊传承上师是共同的,另外也有二十三尊的说法,后面五尊就依个人上师的传承而有不同。就如受教于来自哲蚌寺、甘丹寺、洛色林的传承上师,其十八位以后的传承上师排法也因人而异。以本书《道次第纲要》的传法上师衮却格西拉而言,他的道次第传承主要接自赤绛仁波切以及林仁波切。
    资粮田正中,宗喀巴大师之前的三尊,是你根本上师、亲教师的位置,可以是一位或数位,不限三位。如何排法,全凭个人意愿,上师不会与你计较的。具恩上师分:
    经部──只传经教、授业、解惑等,不传灌顶。
    H──密集金刚传承图。灌顶是为实修,若接受到密集金刚灌顶,整个传承图就需要了解。
    I──大威德金刚传承图。
    J──金刚持佛,J1是文殊师利菩萨,J2宗喀巴大师,…~19,是外现文殊师利菩萨,内在是甘丹大手印的传承祖师(甘丹赤巴(黄教法王)的大手印传承)。
    K──噶当十六滴(明点)传承图。
    L──轮戒(胜乐)金刚传承。
    O──1~15是无上瑜伽部密续本尊。
    P──1~13是瑜伽部密续本尊。
    Q──1~17是行部密续本尊。
    R──1~17是事部密续本尊。
    S──1~16是经乘诸佛。
    T──菩萨。
    U──独觉阿罗汉。
    V──声闻阿罗汉。
    W──空行及勇父(或勇士,另译空行及空行母)。
    X──出世间护法。
    Y──四大天王(四天王天):一、持国天王,二、增长天王,三、广目天王,四、多闻天王。
    如何将资粮田圣众圆满安排,就看个人灌过哪些顶,每个人不一样。
    以上所述全为格鲁派宗喀巴大师传承的本尊。如果是噶举、萨迦等等的排列就不是这样。